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课件_第1页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课件_第2页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课件_第3页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课件_第4页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防火防爆技术精选课件第一节防火防爆基础知识精选课件定义:燃烧是可燃物与助燃物相互作用,同时伴有发光、放热效应的激烈的化学反应。一、燃烧基本概念1.燃烧的定义精选课件

(1)生成新的物质;

(2)发光;

(3)放热思考:(1)铁与稀硝酸反应,是不是燃烧?(2)电灯在照明时是否是燃烧?(3)氢气在氯气中反应,是不是燃烧?燃烧特征的是什么?精选课件2.火灾的定义定义: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指失去控制蔓延成灾的燃烧现象。或指超出有效范围的燃烧。通常造成人员和财产的损失。人员和财产损失较轻时,有时也称火警或未遂火灾事故。精选课件3.燃烧发生的必要条件燃烧的三要素(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构成火三角:

三个基本条件同时具备,并且相互作用(即构成燃烧系统),才能发生。

在火灾防治中,阻断火三角的任何一个要素就可以灭火。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精选课件4、燃烧过程、形成可燃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其受热后所发生的燃烧过程也不同。除了结构简单的可燃气外,大多数可燃物质的燃烧并非物质本身在燃烧,而是物质受热分解出的气体或液体蒸汽在气相中的燃烧。精选课件精选课件气态可燃物:

——通常为扩散燃烧,即可燃物与氧气边混合边燃烧。

可燃气体燃烧所需的热量只用于本身的氧化分解,在火源作用下被加热到着火点(燃点)就能氧化分解燃烧,是最容易燃烧的。精选课件液态可燃物:——通常为先蒸发为可燃蒸气,可燃蒸气再与氧化剂发生燃烧。

可燃液体首先蒸发成蒸气,其蒸气进行氧化分解后达到自燃点而燃烧。精选课件固态可燃物:——简单固体物质,受热后首先熔化,蒸发成蒸气进行燃烧,没有分解过程。如硫、磷等;——复杂物质,受热后受限分解为气态或液态产物,其蒸气进行氧化分解燃烧;如塑料等;有的可燃固体,不能分解为气态物质,在燃烧时呈炙热状态,没有火焰,如焦炭等精选课件5、闪燃、阴燃、爆燃、自燃的概念(1)闪燃

——可燃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遇明火发生一闪即逝的燃烧,或者将可燃固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后,遇明火会发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闪燃往往是持续燃烧的先兆。由于可燃液体在闪点温度下,蒸发速度还不太快,蒸发出来的气体仅能维持一刹那的燃烧,而来不及补充新的蒸气以维持稳定的燃烧,因而一下就灭了。精选课件(2)阴燃——没有火焰和可见光的缓慢燃烧。很多固体物质,如纸张、锯末、纤维织物、纤维素板、胶乳橡胶以及某些多孔热固性塑料等,都有可能发生阴燃,特别是当它们堆积起来的时候。阴燃通常产生烟和温度上升等现象,能分解出可燃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成有焰燃烧。阴燃发生的条件:(1)内部条件:可燃物必须是受热分解后能产生刚性结构的多孔碳的固体物质。(2)外部条件:有一个适合供热强度的热源。精选课件(3)爆燃

——伴随爆炸的燃烧波。以亚音速传播。爆燃产生的三个必要条件(即爆燃三要素)(1)有燃料和助燃空气的积存;(2)是燃料和空气混合物达到了爆燃的浓度;(3)有足够的点火能源。爆燃由于发生在瞬间,加上火焰传播速度非常快,达每秒数百米至数千米,火焰的球状向四方传播,在百分之几至十分之几秒内燃烬,这就等于燃料同时被点燃,烟气容积突然增大,这样造成的烟气阻力也非常大,因而来不及泄出而发生爆炸。精选课件(4)自燃

——可燃物质在没有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行燃烧现象。根据热源的不同,分为自热自燃和受热自燃两种。精选课件根据发生的机理,自燃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七种类型氧化发热自燃。如褐煤、黄磷等;分解放热自燃。如硝化棉、硝化甘油等;聚合放热自燃。如乙酸乙烯酯、丙烯腈等;吸附放热自燃。如活性炭粉、木粉等发酵放热自燃。如稻草、树叶、锯末等。活性物质遇水自燃。如碱金属、保险粉等。物质混合接触自燃。如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混合,产生具有分解爆炸特性或强氧化性的不稳定物,都能爆炸。精选课件6、闪点、燃点、自燃点的定义(1)

闪点

——在规定的条件下,加热试样,当试样达到某温度时,试样的蒸汽和周围空气的混合气,一旦与火焰接触,即发生闪燃现象,发生闪燃时试样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闪点越低,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越大。按照《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可燃液体的分类如下:甲类液体:闪点<28℃的液体(液化烃除外)乙类液体:28℃≤闪点<60℃的液体丙类液体:闪点≥60℃的液体。精选课件(2)燃点——将物质在空气中加热时,开始并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叫做燃点(着火点)。燃点对可燃固体和闪点较高的液体具有重要意义,在控制燃烧时,需将可燃物的温度降至其燃点以下。如:纸130℃,木材295℃等。在不同大气压下燃点也会有所变化,一般气压越低,燃点越高,如柴油机。柴油机正是通过将空气压缩,降低柴油的燃点,达到燃烧的目的。精选课件(3)自燃点——在规定条件下,可燃物质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如:黄磷30℃,煤320℃。液体和固体可燃物受热分解并析出来的可燃气体挥发物越多,其自燃点越低。固体可燃物粉碎得越细,其自燃点越低。自燃点越低,发生火灾的危险性越大。精选课件7、引燃能、着火延滞期、引燃源(1)引燃能(最小点火能)——指释放能够触发初始燃烧化学反应的能量。影响其反应发生的因素:温度、释放的能量、热量、加热时间它是表达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的爆炸危险性的重要参数。如氢气的最小点火能为0.02mJ。正庚烷为0.7mJ精选课件(2)着火延滞期(诱导期)——指可燃性物质和助燃气体的混合物在高温下从开始暴露到起火的时间。混合气着火前自动加热的时间称为诱导期,在燃烧过程中又称为着火延滞期或着火落后期。单位用ms标识。从安全角度考虑,希望作为引燃源的金属表面温度在某可燃气体的诱导期内能降低到其能量小于最小点火能,使存在于环境内的某可燃气体混合物不能着火。精选课件(3)引燃源主要的引燃源有:焊接、敲击、喷砂、切割和类似的操作;危险区域内吸烟、使用火柴、打火机等;铁器摩擦、撞击等摩擦热,电气设备火化,静电火花,雷击,聚光或光电效应;热射线能,高温表面、绝热压缩、高压气体压缩分解、自燃、自燃性硫化铁等。精选课件思考:水会成为引燃源吗?精选课件二、爆炸基本概念精选课件1、爆炸定义——是物质的一种非常急剧的物理、化学变化。也是大量能量在短时间内迅速释放或急剧转化成机械功的现象。它通常借助于气体的膨胀来实现。2、爆炸的4个特征爆炸过程进行得很快;爆炸点附近压力急剧升高;发出或大或小的响声;周围介质发生震动或邻近物质遭到破坏。精选课件3、爆炸过程:第一阶段:

物质的能量以一定形式(定容、绝热)转变为强压缩能;第二阶段:

强压缩能急剧绝热膨胀对外做功,引起被作用介质的变形、移动和破坏。精选课件4、爆炸分类

一般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原子爆炸。物理爆炸:物质状态参数迅速发生变化,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并对外做功的现象。如种气体或液化气体钢瓶、锅炉和压力容器超压爆炸等化学爆炸:物质由一种化学结构迅速转变为另一种化学结构,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并对外做功的现象。如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质的爆炸。原子爆炸(核爆炸):核爆炸的能量相当于数万吨到数千万吨TNT(黑色炸药)的爆炸的能量,可形成数百万到数千万度的高温,爆炸中心产生数百万兆帕的的高压。精选课件5、常见爆炸类型(1)混合气体爆炸(2)气体分解爆炸(3)粉尘爆炸(4)危险性混合物质的爆炸(5)爆炸性化合物的爆炸(6)蒸汽爆炸(7)雾滴爆炸精选课件(1)混合气体爆炸——指可燃气体和可燃液体蒸发出的蒸气,与助燃气体在密封的容器内发生的爆炸。

石油化工企业中,常见的混合气体爆炸有以下以下8中情况:1)容器内的可燃气体、液化气体以及易燃液体泄漏于空气中,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2)容器内可燃液体遇高温变为蒸气雾进入大气;

3)负压容器密封不严,外部空气被吸入而与可燃气体混合;精选课件4)容器内残存易燃液体的蒸发,可燃性物质的热分解,洗涤用盐酸和特制容器的化学反应等产生可燃气体;5)贮存在密闭容器中的易燃液体,在高于闪点和爆炸温度上限之间的危险温度下保持蒸汽平衡时;6)在容器内的混合气体,因某一成分被液化或被反应掉而进入爆炸范围;7)因容器的内压降低,而使被其他物质吸附或溶解的可燃性气体释放时;8)容器内由于空气量的减少而减压,使可燃性液体的蒸汽分压在整个混合气体中占的比例增大而达到爆炸范围。精选课件(2)气体分解爆炸气体分子分解过程中,有时会发热而发生分解爆炸。如纯净的压缩乙炔,不与空气混合,若有火源,则分解成氢气和二氧化碳,同时也会发热而发生爆炸。除乙炔外,环氧乙烷、乙烯、叠氮化氢、臭氧等(3)粉尘爆炸指可燃性固体的细微粉尘分散在空气等助燃性气体中,当达到一定浓度时,被引火源引爆。如镁粉、铝粉、面粉、煤粉、木粉、塑料粉等。精选课件粉尘着火爆炸的条件1)可燃性2)微粉尘状态;3)在助燃性气体(空气)中搅拌和流动;4)存在点火源;精选课件粉尘爆炸的特征

A、燃烧时间长,产生的能量大,破坏力和烧毁程度大;

B、产生的能量是气体爆炸的数倍,温度可上升到2000-3000℃左右,这是因为单位体积内碳氢化合物多。粉尘爆炸首先出现爆炸,过0.1-0.2s后,形成火焰,在常温常压下,火焰波初期速度为2-3m/s,因燃烧粉尘的膨胀,继而压力上升,其速度以加速度增加。由爆炸引起的冲击波传播速度约为300m/s,并且随火焰速度的上升而上升,比火焰速度快得多。精选课件

C、爆炸粒子四面飞散燃烧,受其作用的可燃物产生局部的严重炭化,特别是碰到人体时造成严重烧伤;

D、最初局部性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使得周围粉尘飞舞,会造成二次、三次爆炸,增大了损害;

E、与气体相比,粉尘易引起不完全燃烧,含不完全燃烧的气体里,存在大量一氧化碳,最有有引起一氧化碳中毒的危险。精选课件影响粉尘爆炸的因素粉尘的化学性质和组成。发热量大、挥发性大的粉尘爆炸性大。粒度及粒度分布。平均粒子直径越小,密度越小,比表面积越大,表面能越大,爆炸性越大。粒子形状和表面状态。水分。粉尘中存在的水分抑制了粉尘的浮游性。精选课件(4)危险性混合物质的爆炸——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或接触时,由于受到冲击或加热,或是混合物相互进行化学反应而发生的爆炸,如黑火药等(5)爆炸性化合物的爆炸——指化学合成炸药在制造、加工或使用过程中发生的爆炸。精选课件(6)蒸气爆炸

——指液体(包括液化气体)处于过热状态时,瞬间急剧蒸发汽化引起的爆炸。液体的过热状态有两种:当液体接触高温物体时,两者的温差使得大量热从高温物体的表面移至液体,导致液体瞬间变为过热状态;高压容器内的液体,由于泄漏而使得内压急剧下降时,打破了液体的蒸气压平衡,瞬时变成不稳定的过热状态容易引起蒸气爆炸。(7)雾滴爆炸——可燃液体的雾滴和蒸气-空气混合物浓度极限是近似相等的。精选课件6、化学爆炸三要素1、反应的放热性;2、反应的快速性;3、生成气体产物

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精选课件7、燃烧与爆炸的区别燃烧和爆炸都是迅速的氧化过程,它们有以下区别:1、一般燃料的燃烧需要外界提供助燃的氧,而炸药的化学组成或混合组分中含有较丰富的氧元素或氧化剂,发生爆炸变化时无需外界的氧参与反应,爆炸就是瞬间的剧烈燃烧反应。2、燃烧的传播是依靠传热进行的,而爆炸的传播是依靠冲击波进行的。精选课件8、燃烧转化为爆炸的条件固体或液体炸药由燃烧转化为爆炸的主要条件有以下三条:1、炸药处于密闭状态下,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增大了压力,使燃烧转化为爆炸;

2、燃烧面积不断增大,使燃速加快,形成冲击波,从而使燃烧转化为爆炸。3、药量较大时,炸药燃烧形成的高温反应区将热量传给了尚未反应的炸药,使其余的炸药受热而爆炸。精选课件9、爆炸极限爆炸极限定义:

——可燃物质(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氧气)的混合物,遇着火源能够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简称爆炸极限。

精选课件CO空气混合物<12.5%不燃不爆=12.5%轻度燃爆燃爆逐渐增强=30%左右燃爆最强烈燃爆逐渐减弱=80%轻度燃爆>80%不燃不爆精选课件爆炸下限:可燃性混合物能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爆炸下限越小,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COH2C2H2NH312.5%4%2.2%15%精选课件爆炸上限:可燃混合物发生爆炸的最高浓度。爆炸上限越高,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COH2C2H2NH380%75%81%28%精选课件如:NH3—空气:15~28%CO—空气混合的爆炸极限为:12.5%~80%H2—空气:4~75%C2H2—空气:2.2~81%可燃物质的爆炸极限越宽,则爆炸危险性越大。精选课件据此,可燃物质(燃气,蒸气,粉尘)化学性爆炸的条件为:⑴可燃物质(燃气,蒸气,粉尘)⑵可燃物质与空气或氧气均匀混合,浓度达到爆炸极限⑶在火源作用下精选课件第二节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精选课件(一)防火防爆通用技术措施1、防火技术措施(1)以不燃溶剂代替可燃溶剂;(2)密闭和负压操作;(3)通风除尘;(4)惰性气体保护;(5)采用耐火建筑材料;(6)严格控制火源;(7)阻止火焰的蔓延;(8)抑制火灾可能发展的规模。精选课件2、防爆技术措施根据爆炸过程特点,防爆应以阻止第一过程出现,限制第二过程发展,防止第三过程为基本原则,主要措施如下:(1)防止爆炸性混合物的形成;(2)严格控制点火源能;(3)及时泄出燃爆开始时的压力;(4)切断爆炸传播途径;(5)减弱爆炸压力和冲击波对人员、设备和建筑物的破坏。精选课件3、建筑技术易燃易爆场所的建筑物如厂房、装置、仓库等,必须按照《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或《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建设,防火防爆建筑物能限制火灾、爆炸的扩散蔓延。精选课件4、工艺安全(1)温度控制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的生产过程中,伴随着热量的变化,为了使过程能正常进行,必须对系统换热,进行加热或冷却,使得系统的反应温度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2)压力控制许多反应需要在一定压力下才能进行,或者要用加压方法来加速反应速度,提高效率,正确操作,为此压力稳定,是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精选课件(3)投料控制主要控制投料速度、投料配比、投料顺序和原料纯度等。(4)流量、液位控制物料的流量是石油化工生产中很重要的工艺参数。对危险性较大的生产过程,控制物料流量尤为重要。为保障安全生产,在液体控制上要设有液位低报警、高报警,对于危险物料,还要设置危险液位报警和自动切除进料或出料联锁控制。精选课件(5)防止跑冒滴漏生产过程中跑冒滴漏往往导致易燃、可燃液体和气体向环境中扩散,这是造成火灾爆炸事故的重要原因。(6)防止误操作对比较重要的管线应涂不同的颜色予以区别,对重要的阀门采取挂牌、上锁等措施。精选课件(二)防火防爆管理措施1、建立防火防爆安全管理制度。如《用火作业管理制度》、《防火防爆生产禁令》等。2、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管理。3、火源管理:生产中的火源主要有炉火、反应热、电热、电火花、机械摩擦热、撞击火星、高温表面等,这些火源是引起易燃易爆物质燃烧爆炸的常见原因。控制火源,严格动火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防火防爆措施。精选课件(三)爆炸控制措施防止爆炸的一般原则1、控制混合气体中的可燃物质含量处在爆炸极限以外;2、使用惰性气体取代空气;3、使得氧气浓度处于极限值以下。在实际生产过程应做到:防止可燃气体向空气中泄漏或防止空气进入可燃气体中;应控制、监视混合气体组分浓度;装设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另外控制点火能源。精选课件防爆的主要通用措施1、惰性介质保护化工生产中,采用的惰性气体主要有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一般以下情况需要考虑采用惰性介质保护:(1)易燃固体物质的粉碎、筛选处理及其粉末输送时,采用惰性气体进行保护;(2)处理可燃易爆物料系统,在进料前,用惰性气体进行置换,以排除系统中原有的气体,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精选课件(3)将惰性气体通过管线与有火灾爆炸危险的设备、储罐等连接起来,在发生危险时使用。(4)易燃液体用惰性气体充压输送。(5)在有爆炸性危险的生产场所,对有可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电器、仪表等采用充氮增压保护。(6)易燃易爆系统检修前,用氮气等惰性气体进行吹扫置换。(7)发现易燃易爆气体泄漏时,用惰性气体(如水蒸气)冲淡。发生火灾时,用惰性气体进行灭火。精选课件2.系统密闭和负压操作为防止易燃气体、蒸气或可燃性粉尘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应设法使设备密闭。为了保证设备的密闭性,对危险设备及系统应尽量少用法兰接连。为防止有毒或爆炸性危险气体向容器外逸散,科采用负压操作,对于在负压下生产的设备,应防止空气吸入。精选课件3.通风置换通过通风置换可以有效的防止易燃易爆气体积聚而达到爆炸极限。排出含有燃烧爆炸危险物质的粉尘的排风系统,应采用不产生火花的除尘器。含有爆炸性粉尘的空气,在进入风机前,应进行净化处理。4.阻止容器或室内爆炸的安全措施(1)抗爆容器。这种结构形式的设备在剧烈爆炸情况下没有被炸碎,而只产生部分变形,操作人员就可以安全了。(2)爆炸泄压。通过固定的开口及时进行泄压,则容器内部就不会产生不可容纳的高爆炸压力,把没有燃烧的的混合物和燃烧的气体排放到大气中。精选课件(3)房间卸压。主要用来保护容器和装置。房间里的设备必须是遥控的,并在运行期间严禁人员进入房间,一般可以通过窗户、外墙和建筑物的房顶来进行卸压。5.爆炸遏制。爆炸遏制系统由能检测初始爆炸的传感器和压力式的灭火剂罐组成,灭火剂罐通过传感装置动作。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把灭火剂均匀地喷射到应保护的容器里,爆炸燃烧被扑灭,控制住爆炸的发生。精选课件(四)火源的控制与消除1、明火主要是指生产过程中的加热用火、维修焊割用火及其他火源。属于明火范围的有以下几种情况:(1)加热用火的控制。加热易燃物料时应用蒸汽或其他载热体加热,不应用明火。明火加热设备的布置,应远离可能泄漏易燃气体或蒸气的工艺设备和储罐区。应布置在其上风向或侧风向,并且布置在装置的边缘。精选课件(2)维修焊割用火的控制金属切割时,飞散的火花及金属熔融物的温度高达1500-2000℃,高空作业时飞散距离可达20m。因此焊割用火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输送、盛装易燃物料的设备、管道上,或在可燃可爆区域内动火时,将用火系统与其他设备隔离或加盲板隔绝,对用火系统进行进行彻底的清洗、吹扫和置换,并且进行用火分析合格后方能用火。精选课件2、将动火点周围的可燃物清理干净,现场配备消防器材或水源。对用火点周围的可燃物进行清理,30米内无可燃气体排放,15米内无可燃液体排放,对动火点周围的地沟、电缆沟、下水道等用防火布、石棉布等覆盖。3、电气焊的工机具要完好。乙炔气瓶禁止卧放,要有回火器,电源线要完好。不得利用与易燃易爆生产设备有联系的金属构件作为电焊接地线,防止在电路接触不良的地方能够产生高温或电火花。精选课件(3)其它明火用明火熬沥青等固体可燃物时,要选择在安全地点进行,防止烟道飞灰、热锅破损、过满外溢。

禁止在生产现场抽烟。点燃的烟头的温度为650-800℃。

机动车辆排气管喷火、电瓶车打火,都会引燃可燃气体。2、摩擦与冲击机器中轴承等转动的摩擦、铁器的相互撞击或铁制工具打击混凝土等都可能发生火花。危险场所要用铜制工具。精选课件3.其它火源(1)高温表面可燃物的排放口应远离高温表面,高温表面要有完好的隔热保温措施。(2)自然发热自然发热指可燃物本身内部发生化学、物理、生化作用放出氧化热、吸附热、聚合热并且积蓄热能,当温度超过自然点时,就会自行燃烧。这些物质不能堆积过多,要放置在安全地点及时进行处理。精选课件(3)绝热压缩气体绝热压缩使温度高,也可导致可燃物着火。(4)热射线红外线虽然眼睛看不到,但有温度效应,长时间局部加热也会使可燃物着火。直射阳光通过凸透镜等会发生聚焦作用,其焦点可称为火源。精选课件(五)危险化学物的防火防爆1.按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需采取的防火防爆措施

(1)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了解各种物料的理化特性,并根据不同的性质采取相应的防火、防爆和防止火灾蔓延的措施。从本质安全出发,应通过工艺改进,以危险性小的物质代替危险性大的物质。

(2)对于具有自燃能力的物质、遇空气能自燃的物质、遇水能燃烧爆炸的物质等,应采取隔绝空气,防水防潮或采取通风、换热、降温等措施,以防止物质的自燃和爆炸。精选课件

(3)不能将两种互相接触会引起燃烧爆炸的物质混存;遇酸碱有分解爆炸燃烧的物质应防止与酸碱接触;对撞击、摩擦敏感的物质要轻拿轻放。

(4)易燃可燃气体和液体蒸气要根据它们与空气的相对密度,采取相应的排污方法。根据物质的沸点、饱和蒸汽压,考虑容器的耐压强度、贮存温度、保温降温措施等。

(5)对于不稳定的物质,在储存中应添加稳定剂。例如丙烯腈在贮存中易发生聚合,因此必须添加稳定剂对苯二酚。

(6)液体具有流动性,因此要考虑到容器损坏后液体流散和火灾蔓延,尤其是流淌火,因此要设置防火堤。精选课件2.按生产工艺特点需采取的防火防爆措施(1)系统密闭及负压操作。经常对现场设备进行检查,防止跑冒滴漏的发生。在负压下生产的设备,应防止吸入空气。(2)惰性气体保护。(3)通风置换。

在有可燃气较多的场所,常用敞开式框架结构或露天布置,保持良好的通风自然扩散。(4)严格遵守工艺纪律。

操作人员掌握工艺操作和应急处置,一旦发生异常,能够迅速处理,避免事故扩大。精选课件第三节防静电知识精选课件一、静电的危害1、产生危害的原因静电能够引起各种危害的根本原因,在于静电放电火花具有点燃能量(电火花能量WH),其大小为WH=0.5CV2(焦)因此客观存在常常成为引起燃烧、爆炸的能源。但静电火花能必须大于爆炸性混合物点燃所需要的最小能量,WH>WIWI-周围物质的最小点火能如汽油类蒸汽混合物,最小点火能量为0.26mJ,而人体静电电压为2000V,人体对地电容为200µµF时,放电火花的能量为WH=0.5CV2=0.5×200×10-12×20002=0.4×10-3=0.4mJ即:放电火花能量约为混合物引燃能量的两倍,有可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精选课件2、静电的危害(1)爆炸或火灾静电放电可引起可燃、易燃液体蒸气、可燃性气体以及可燃性粉尘着火、爆炸。在化工生产中,物料泄漏喷出、磨擦搅拌、液体以及粉体物料的输送均可因产生静电而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1)泄漏喷出引起爆炸事故。某高压聚乙烯装置的乙烯压缩机在恢复供电后重新启动,由于压进管道的新鲜乙烯气体使管道冷却,压缩机第三喷出端检测阀、过滤阀产生间隙,高压乙烯气体泄漏喷出,产生静电导致乙烯与空气爆炸性混合物爆炸。2)摩擦搅拌引起的爆炸事故。某树脂厂搅拌槽,当加入矿物松节油和树脂白光粉后,搅拌2小时发精选课件现搅拌轴发红随即发生爆炸,槽盖炸开,火焰高达3米。因为加入槽中的树脂是预先辊压过的,在辊压过程中树脂带上静电,搅拌操作中,可测得槽壁静电压为20千伏,槽中心部分静电压为60千伏。3)液体物料输送带电引起爆炸。有一内存25吨航空煤油有贮罐,将存油泵入槽车,刚输进不久槽车突然爆炸,死伤5人。因为油槽车原装过汽油,残存有汽油蒸气。煤油是通过30米长的聚乙烯软管输送的,流速过高产生静电导致槽车内汽油蒸气混合物爆炸。4)粉体物料输送带电引起爆炸。某化工厂,ABS塑料粉末在干燥过程中由于铝管内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