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每日一练试卷A卷含答案_第1页
2022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每日一练试卷A卷含答案_第2页
2022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每日一练试卷A卷含答案_第3页
2022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每日一练试卷A卷含答案_第4页
2022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每日一练试卷A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每日一练试卷A卷含答案单选题(共80题)1、某教师上一堂诗歌欣赏课,学生要求逐字解释,老师就请学生一一解释并加以探讨。但又有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并以参考书为依据。老师激发学生讨论,科代表说:“不同的版本是会有不一致的解释,有分歧是允许的。”这个教学片段体现了教学互动方式的()。A.单向性B.双向性C.多向性D.成员性【答案】C2、“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反映出对人产生影响的因素是()。A.社会文化B.家庭因素C.自然环境D.早期经验【答案】D3、教材包括()。A.教科书B.CAI软件C.教学参考书D.以上三者皆是【答案】D4、小学教育的对象一般为()岁的儿童。A.5~11B.6~12C.5~12D.7~12【答案】B5、班级活动的主要形式是()A.班级例会B.主题班会C.常规班会D.生活班会【答案】B6、课程内部各要素、各成分间的联系和结构方式往往可以用数量关系来说明,这表明课程结构具有()A.可替代性B.可转换性C.可度量性D.可操作性【答案】C7、为了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各地可以对国家统一规定的中小学课程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这体现了课程结构的()。A.可操作性B.可替代性C.可转换性D.可度量性【答案】A8、对不听话的学生不可采取的矫正方法是()。A.倾听心事B.端正态度C.情绪疏导D.侮辱打骂【答案】D9、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A.杨贤江B.徐特立C.蔡元培D.陶行知【答案】C10、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会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知识和浅显的道理;在教学方法上,一般多采用直观教具。这体现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特点。A.稳定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答案】C11、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需要借助于头脑中的表现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这种思维形式是()。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动作思维D.语词逻辑思维【答案】A12、适合于解释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的遗忘理论是()。A.消退说B.动机说C.干扰说D.同化说【答案】A13、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到的结果一致性较高,说明该测验的()较高。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答案】A14、下列选项中,没有体现思维的概括性的是()。A.借助思维,人可以认识植物与动物、动植物与人类的生态平衡关系B.借助思维,人可以把形状、大小各不相同而能结出枣子的树木归一类,称为“枣树”C.人们通过有关秦朝的历史资料和兵马俑等文物,回顾秦始皇时期社会政治发展的状况D.内科医生之所以能诊断出人们的内脏疾病,是因为医生掌握了系统的医学诊断理论【答案】C15、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们对真理的追求。这种情感是()。A.道德感B.美感C.理智感D.责任感【答案】C16、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在校内或校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是()。A.实验法B.演示法C.读书指导法D.实习作业法【答案】D17、学习是学生通过尝试一错误,使某情境和某行为之间形成稳定的联系。该学习理论观点的提出者是()。A.巴甫洛夫B.桑代克C.布鲁纳D.加涅【答案】B18、沈从文小时候经常逃学,而且长时间对老师的批评、斥责非常抵触,但是他的一位姓毛的小学老师利用校园里的一棵楠树激发了他的进取心,沈从文最终成了杰出的作家。这个故事主要告诉我们学生具有发展的()。A.普遍性B.现实性C.可塑性D.差异性【答案】C19、学习课文《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学生对伽利略不迷信权威追求真理的精神有了深刻理解,这一教学目标属于()。A.知识与技能B.思维与创新C.过程与方法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答案】D20、针对某一教学单元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其目的不在于评定学生,而是为了调控教学,这种测验是()。A.安置性测验B.形成性测验C.诊断性测验D.总结性测验【答案】B21、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A.方向性B.可能性C.现实性D.必然性【答案】B22、记忆过程包括()。A.识记、保持和遗忘B.识记、再认和回忆C.识记、保持和联想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答案】D23、课程的特点在于动手做,在于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种课程类型体现了()的理论。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学生课程D.隐性课程【答案】B24、某学校开发一门介绍当地风俗、物产与人物的课程,该课程属于()A.地方课程B.校本课程C.隐性课程D.分科课程【答案】B25、近些年,很多小学开设的“艺术课”——将音乐、美术、形体、美学鉴赏等诸多必修课程融为一体,让学生在美的世界里全方位地感受美、学习美、发现美,这种艺术课属于()。A.学科课程B.分科课程C.综合课程D.选修课程【答案】C26、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B.文献法C.行动研究法D.读书法【答案】C27、小学德育工作常用的奖惩属于()法。A.榜样示范B.品德评价C.陶冶教育D.说理教育【答案】B28、小学教育的对象一般为()岁的儿童。A.5~11B.6~12C.5~12D.7~12【答案】B29、在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六大类,其中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A.应用B.分析C.综合D.评价【答案】D30、“拔苗助长”违背了()的教学原则。A.启发式B.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D.直观性【答案】B31、根据载体不同,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A.校内课程资源与校外课程资源B.教授化课程资源与学习化课程资源C.条件性课程资源与素材性课程资源D.文字性课程资源与非文字性课程资源【答案】D32、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12岁儿童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A.勤奋感B.主动感C.自主感D.自我统一感【答案】A33、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订的学习计划,包括()。A.意识和能力B.规则和技能C.认知策略D.经验和方法【答案】B34、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A.并不重要的时期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C.没有效果的时期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答案】B35、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不包括()A.讲授法B.读书指导法C.发现法D.讨论法【答案】C36、听到隔壁班班主任高跟鞋的声音,以为是自己班的班主任回来了,全班同学顷刻间鸦雀无声。这体现了刺激的()A.泛化B.分化C.获得D.消退【答案】A37、()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A.科顿B.波斯纳C.布鲁纳D.布鲁巴奇【答案】B38、皮亚杰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标准是()A.主导作用B.人格特征C.种系演化D.认知发展【答案】D39、学校中的“三风”是指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构成,就其课程类型而言,它主要属于()。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显性课程D.隐性课程【答案】D40、小学各科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A.参观法B.实验法C.练习法D.实习法【答案】C41、()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书中赫尔巴特强调必须有“一种教育者自身所需要的科学.有科学与思考力”并与相邻学科取长补短。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民主主义与教育》D.《康德论教育》【答案】B42、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关心的是()。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B.学生的听课效果C.后进生的感受D.人际关系的影响【答案】D43、适用于学生少、教师少、校舍和教学设备较差的农村以及偏远地区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班级授课制B.复式教学C.现场教学D.个别教学【答案】B44、“人实际上因为生活在社会中才是人,教育在于使年青一代系统地社会化。”这句话体现了()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教育社会化D.实质教育论【答案】B45、构成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A.教育影响B.教育形式C.教育内容D.教育工具【答案】A46、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A.积极作用B.消极作用C.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作用D.没有作用【答案】C47、()是对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的要求,是教育的核心问题。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答案】C48、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A.性格B.气质C.能力D.兴趣【答案】C49、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学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将教师的成长划分为三个阶段,下面不属于教师的成长阶段的是()。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自我阶段C.关注情境阶段D.关注学生阶段【答案】B50、在下列各种学习动机中,属于内在动机的是()A.班级排名B.老师表扬C.家长鼓励D.学习兴趣【答案】D51、学习策略的核心是()。A.计划性B.规则C.方法D.监控【答案】A52、“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中国古代()的教育主张。A.朱熹B.墨子C.荀子D.孔子【答案】D53、学科标准是指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称为()。A.教学标准B.教学计划C.教学课程D.课程标准【答案】D54、一名熟练的汽车驾驶员在开车过程中,一面观察道路的情况,一面操纵方向盘,这种现象属于注意的()。A.预定B.转移C.分配D.集中【答案】C55、一名学生在学习上非常努力和勤奋,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是学习成绩不理想。这种情况可能是()A.多动症B.学习焦虑C.学习困难D.人际障碍【答案】C56、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江西金溪有个名叫方仲永的少年,小时候比较聪明,5岁时就能作诗,但由于缺乏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及时的教育培养.l2~l3岁时写的诗已经不如以前的好了,到20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这说明()。A.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B.后天的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C.后天的生活条件和教育对人发展的重要意义D.社会环境是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因素【答案】C57、有研究表明,学习熟练程度达到()左右时,记忆效果最好。A.100%B.120%C.150%D.200%【答案】C58、教师开始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需要,并考虑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等问题。这表明该教师处于专业成长的()。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情境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发展阶段【答案】C59、“左手画圈,右手画方”描述的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注意的()。A.广度B.分散C.分配D.转移【答案】C60、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这是()的观点。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D.综合论【答案】A6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A.《大学》B.《学记》C.《孟子》D.《论语》【答案】C62、虽然小明的期末测试成绩不高,但与其中相比有所提高,老师仍颁给他“学习进步奖”这种评价属于()A.相对性评价B.绝对性评价C.个体内差异性评价D.综合性评价【答案】C63、我国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是()。A.培养人的智力B.为其上一级学校输送拔尖人才C.培养各种专门人才D.为人的发展奠定德智体等各方面的基础【答案】D64、英国教育家沛西·能认为,教育是天生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这一观点属于()。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答案】B65、数学课程总体目标的四个方面是知识技能、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和()A.过程方法B.数学方法C.数学思想D.数学思考【答案】D66、综合实践活动课从小学()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课时。A.44B.33C.22D.55【答案】B67、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A.学校的产生B.学制的建立C.教育实体的出现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答案】B68、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的是()。A.教育的神话起源说B.教育的劳动起源说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D.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答案】C69、通常所说的备课要“三备”,除了钻研教材、设计教法之外,还包括()。A.研究学生B.设计作业C.设计评价D.指导学法【答案】A70、取近似值的方法有多种。如,有14吨煤,用载重4吨的汽车运,需要运几次?解决此问题需用到的取近似值法是()A.四舍五入法B.去尾法C.进一法D.以上都可以【答案】C71、小明学习不是为了获得家长的赞许,也不是为了赢得名次,只是他发觉知识学习过程本身就有乐趣。根据奥苏伯尔关于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理论,小明的学习动机属于()。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自我效能感【答案】A72、“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的教育目的观。A.教育无目的论B.社会本位论C.科学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答案】B73、小学教育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学制中第一个阶段的教育,也称为初等教育,教育对象一般为()岁的儿童。A.5~11B.5~l2C.6~12D.7~13【答案】C74、在学生掌握了“蔬菜”后,再学习“萝卜“白菜”等概念,属于()。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符号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答案】B75、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后,掌握了“四边形”的概念。这种学习是()。A.连锁学习B.概念学习C.辨别学习D.规则学习【答案】B76、林老师教学《借生日》时,先板书“生日”,让学生说说自己生日是哪一天?又是怎样过生日的?接着又板书“借”,并提出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为什么要借生日?”“生日能借吗?”这种导入方法是()。A.故事导入B.情境导入C.悬念导入D.直接导入【答案】C77、美育最高层次的任务是()。A.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B.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C.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D.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答案】C78、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通过课时比例调整使其保持适当的比重关系。这强调了课程结构要体现()。A.均衡性B.综合性C.选择性D.统一性【答案】A79、李老师为研究近年来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状况,需要收集有关信息,最可靠的信息来源(??)A.教育论文B.教育年鉴C.教育辞书D.教育著作【答案】B80、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说明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必须贯彻()原则。A.知行统一B.渗透熏陶C.集体教育D.因材施教【答案】A大题(共15题)一、材料一:21.5除以10、100、1000各是多少?用计算器计算,并观察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再任意找几个小数,分别除以10、100、1000,观察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并在小组里交流。一个小数除以10、100、1O00……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材料二:《珍珠鸟》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我把它们养在一个竹条编的笼子里。笼子里有一团干草,那是小鸟又舒适又温暖的巢。有人说,这是一种害怕人的鸟。我把笼子挂在窗前。那儿有一盆茂盛的法国吊兰。我让吊兰的长满绿叶的藤蔓覆盖在鸟笼上,珍珠鸟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阳光射进窗来,把吊兰的一串串小叶照得如同碧玉。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三个月后,那一团愈发繁茂的藤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叫声。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睛去惊动它们。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正是它们的雏儿!这个小家伙能轻易地由笼子里钻出身。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又跳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在笼子里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我不管它。就是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答案】[示例]《珍珠鸟》一、设计理念实践“让语文教学成为有根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立足打好学生素质基础,让学生在快乐读书中积累语言,形成语感;同时,注重陶冶学生情怀,让多彩而悠久的文化、正义和爱心这些永恒的东西根植于学生心灵深处,发展健康个性,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二、教学目标1.了解珍珠鸟的外形特点,活动范围,理解“信赖,不就能刨造出美好的境界吗?”的深刻的含义。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那种和睦、信赖的境界,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那种和睦,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教学难点:体会“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让学生懂得构建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是要以关爱、诚信为基础的,呼唤学生对他人、集体、社会付出更多的爱。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教学过程(一)回忆课文,了解内容1.复习词语,概括课文内容出示三组词语:二、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跨越式跳高是跳跃类教学主要训练内容之一,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而且对促进学生的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及内脏器官的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同时对提高学生的灵敏、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也有促进作用。因此,具有很好的锻炼价值。但跨越式跳高在小学教学中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内容。要想完成技术动作也确有一定的难度。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简要说明“跨越式跳高”的教学重点、难点。(2)如果指导水平三的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跨越式跳高”的练习方法并说明理由。【答案】(1)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助跑有节奏,起跳有力。教学难点:助跑与起跳紧密结合。(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改进跨越式跳高助跑和起跑相结合的动作方法,发展跳跃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游戏教学发展身体协调能力和身体平衡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积极进取的意志品质和创造力。(3)练习方法及理由①助跑起跳击掌方法:学生两人一组,彼此观察对方助跑起跳击掌的练习,从而对彼此的练习动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理由: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指导,实现学生彼此对短距离助跑,最后一步节奏要快,起跳有力的理解。同时,实现两臂经体侧向前上方击掌,以带动身体积极向上的练习。②利用学校自然环境发展学生弹跳力方法:有效利用操场周边杨树垂下来的枝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身高及弹跳力,自由选择一个可以用手触得到的枝条。理由: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自然环境因素的能力,实现课堂与生活的结合,从而在生活中也能实现学生助跑与起跳的练习。三、请观看小学高年段《落花生》教学片段,并按要求回答问题。问题(一):请结合本教学片段评析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10分)问题(二):试论述教师课堂提问的功能。(10分)【答案】问题(一):该教师课堂提问行为以启发引导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带领学生逐渐深入阅读课文,符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该教师的提问设计巧妙,语言简练;有针对性的设问,使学生快速抓住重难点;教师对每位回答问题的学生都有所反馈,及时纠正错误,肯定正确,增强学生的信心。问题(二):(1)增进师生交流。好的提问犹如一条纽带,能将师生间的认识和感情紧密联系起来,架起师生双向交流的桥梁。(2)吸引学生注意。当教师提出问题时,往往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使所有学生都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驶进。(3)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精心设计的新奇蕴疑的教学提问,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4)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中一个巧妙的提问,常常可以瞬间打开学生思想的闸门,使他们思潮翻滚,奔腾向前,有所发现和领悟。(5)提供教学反馈信息。通过教学提问活动,教师和学生可分别从中获得对各自有益的反馈信息,以作为进一步调整教与学活动的重要参考。四、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下面是一位教师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1)抓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反复揣摩、体会鲁迅“博爱”的胸怀;(2)通过“读写拓展”等生动有趣的言语实践活动,发展语言;(3)在读中提升情感,唤起对鲁迅“博爱”的共鸣。问题:请从目标把握和目标叙写的角度进行评述。(20分)【答案】这是一个交融式目标。课程目标的设计虽然体现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但缺乏一定的层次性,语言表述不够准确,教学的可操作性不强。“抓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反复揣摩”,虽然语言简洁,却表述模糊,“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如何揣摩,揣摩到怎样的程度应说清楚。目标2对读写拓展的言语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没有具体写出,缺乏教学的可操作性,“发展语言”的要求没有明确指出,缺乏教学效果的可测度。教学目标的第3点,叙写无误,却显得空洞笼统。五、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问题:(1)如指导高年段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15分)(2)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部分的教学流程,并简要说明理由。(25分)【答案】略六、材料:2015年的春天,幸福小学的马老师正给一年级三班的学生上课。片段一教师:“树上有十只小鸟,用枪打掉一只,还有几只?”学生1:“九只。”教师:“不对,树上一只小鸟也没有,这是因为其他的乌听到枪声后吓飞了。”学生2:“还有两只!有一只聋哑的小鸟听不到枪声仍在树上.还有一只没有长齐羽毛的小鸟被吓得钻进树洞里去了.”教师:“你这孩子,总是说些不着边际的话,鸟怎么会有聋哑的呢!”片段二教师:“一张四方桌,锯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学生1:“还有三个角。”教师:“错!应该还有五个角。”学生2:“是还有三个角!如果沿对角线锯就是三个角。”【答案】【知识点】新课改下教学行为的转变(1)马老师的做法是错误的。马老师的行为反映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忽视了学生的独特性和创造性.违背了新课改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2)导致上述教学片段的主要原因是马老师受传统教学观、学生观的影响,以教师为中心,而忽视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需要和兴趣等。作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避免上述情况:首先.教学应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主动性,创设智力操作活动,更多地引导学生思考创新。其次.教学应从“教给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只关注学科知识内容.更多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再次.教学应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教师要改变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所有学生的做法,尊重学生的创造个性;教师要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允许学生自行探索,容纳学生不同意见。最后.教学应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面对学生的独特思考,教师更应该尊重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和满足感。七、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有趣的试验: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两个不同的街区,一辆完好地停放在一个中产阶级社区,另一辆则摘掉车牌、打开顶棚,停放在相对杂乱的街区。放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辆车,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打开顶棚的那辆车当天就被偷走了。于是,该研究者把完好无损的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发现,刚过了几个小时,这辆汽车就不见了。因此,有研究者以该试验为基础,提出了著名的“破窗理论”。问题(一):基于上述材料,请从教育学、心理学视角谈谈你对“破窗理论”的理解。(8分)问题(二):试述“破窗理论”对班级管理的启示。(12分)【答案】问题(一):(1)榜样示范法和观察学习。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观察学习则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就能学会某种行为。学生正处于善于模仿的时期,可塑性强,榜样及观察到的行为能使抽象、高深的思想具体化、人格化,能给人极大的感染和激励。(2)环境的重要影响。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即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个信息必然会导致这种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3)从众现象。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在学校及班级中,学生会相互学习、相互影响。问题(二):(1)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积极学习的氛围。(2)教师应为人师表,成为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加影响。(3)以英雄人物、劳动模范及各方面比较优秀的学生为榜样,让学生向他们积极学习。(4)当学生发生错误或出现问题行为时,教师应该立即纠正和补救,以免扩大范围。@jin八、沈老师走进教室,发现黑板上有一副嘲弄他的漫画,同学们嬉笑不已,沈老师看后笑着说:“头像画的很逼真,这位画画的同学很有天赋,我为班上有这样的学生而感到高兴,建议他多向美术老师请教,充分发挥特长,说不定将来会成为美术家呢。”沈老师停顿一下,接着说:“可是这节课不是美术课,而是作文讲评课,现在我把它擦掉好吗?”沈老师正要去擦,只见一位同学疾步走上讲台,向沈老师深深地鞠了一个躬,然后抢过黑板擦,擦掉了他的“得意之作”。多年以后,一副赞美老师,反映自己思想转变的美术作品《悟》被选为参加全国美术展的参展作品,作者就是当年在黑板上画漫画的学生。问题:(1)评析沈老师对“漫画事件”的处理。(10分)(2)谈谈教师在处理课堂上突发事件时的注意事项。(10分)【答案】(1)沈老师的处理方式很恰当。①沈老师运用了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沈老师发现黑板上有一副嘲弄他的漫画没有生气,而是因势利导,是具有教育机智的表现。②沈老师做到了长善救失。虽然是学生对他的嘲弄,但是沈老师还是能看到学生的特长,并进行了赞扬,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③沈老师遵循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在教学中能够从思想品德方面给予学生一定的启发,使学生自我感悟。④沈老师运用了教师期望效应。教师如果对学生有期待,并能鼓励指导学生,学生就会取得很大的成就。沈老师对画漫画的同学的鼓励和期望,给他带来了进步的动力,最后取得了成功。(2)①沉着冷静面对。这是处理突发事件的基础。沉着冷静面对事实,尤其在发生师生冲突时,要求教师具有很高的教育修养和心理调控能力,要豁达大度,要有极大的忍耐力。②机智果断应对。要尽可能地平息事端,为当事人平静感情,为思考进一步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拖延时间。还可采取“转移话题,暂避锋芒”“冷处理”等方法。③公平民主处理。处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时,教师应以事实为依据,依法秉公办事,要有民主意识,不偏袒班干部和优等生,也不以老眼光看人,贬低“差生”。④善于总结引导。把处理一桩突发事件看成一次了解班级情况、教育引导学生的机会,要允许有“突发事件”的存在。善于从不良事件中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九、有位体育教师在讲授前滚翻和后滚翻的动作技能时,他首先讲解了前滚翻和后滚翻的动作要领,然后他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问学生:“什么样的东西最容易滚来滚去”同学们齐声回答道:“圆的东西。”教师又进一步问:“既然圆的东西最容易滚来滚去,你们能不能在做这个动作时把身体变圆一点呢下面我做一次示范你们要认真看。”然后教师请学生们按照要求进行分组训练,很快全班学生便掌握了前滚翻和后滚翻的动作技能。问题:该体育教师主要运用了哪些教学方法【答案】该体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分别运用了以下四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体育教师通过语言讲授前滚翻、后滚翻的动作概念,使学生明确课堂学习内容。(2)谈话法。体育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问答,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引发思考,进一步深化对动作要领的明确理解。(3)演示法。体育教师通过亲自示范做现场演示,让学生明白如何操作。(4)练习法。体育教师通过分组进行训练,让学生切实去做,进而掌握动作技能。一十、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材料一四年级写作课“说说心里话”的教学内容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你是不是有很多心里话想说,却没有机会说出来?这一次,就让我们在自己的习作中一吐为快吧!例如,对老师说,为了我们的成长,您操碎了心;对妈妈说,我已经长大了,别再把我当小孩看;对邻居叔叔说,谢谢您多年来对我们家真诚的帮助;对小伙伴说,我们不要再互相起外号了,这样不文明……总之,敞开心扉,把自己最想说的心里话,,在习作里向对方说一说。说句心里话,就一定要真实,要说出内心的想法。写完后可以读给对方听,再根据别人的意见改一改。材料二某小学生的习作我很想很想变成爸爸,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当爸爸的话,生气就可以随便打儿子或者打女儿,他们都不可以还手,不然他会被说不尊敬长辈,而且天天穿西装穿皮鞋多帅啊!如果上班当了领导就好了,可以叫别人做这个做那个,那种感觉可真爽呀,如果儿子求我帮他买玩具,可以傲慢的说不买,他会一直求到我帮他买的时候,他才会停下来求我,当爸爸好处真多啊!我再告诉当爸爸最后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随便买东西,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当儿子的话什么都不可以买。咦!我想到了还可以当妈妈,我们家爸爸最怕妈妈,我还是很想当爸爸。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设计本次写作课的教学目标。(15分)(2)分析学生完成该写作内容的难点。(15分)(3)为上述学生的习作写一则100字左右的评语。(10分)【答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通过恰当的语言和具体的事例来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能够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过程与方法: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倾诉,尊重别人独特的内心感受,提高自己的认识。通过观察、讨论和回忆等形式发现自身的真实感受,学会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写作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书面表达,愿意与他人分享内心的真实感受,感受习作的快乐并增强习作的自信心,逐步养成留心观察勤动笔的写作习惯。(2)难点教学难点:能够敞开心扉,真实地说出内心的想法,表达真情实感。分析:习作意在引导学生学习用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因此习作要求学生能敞开心扉,以书面形式表达自己最想说的心里话,做到内容真实,言语真诚。这一学段的儿童经过低年级写话训练后,已有一定的言语表达基础,有参与习作的愿望。但儿童受先见思维定式的影响,会觉得无话可写,或者一味表达烦恼、不满等灰色信息,倾诉对象也容易局限在身边熟悉的人等较为陈旧的题材。因此,教学中应积极创设一吐为快的宽松环境,调动学生的生活储备,激发表达欲望,启发思维,打开思路,在表达方式和内容上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促进其易于动笔,乐于表达。(3)评语这般丰富的内容真是出乎老师的预料,说明你平时一定非常注意观察爸爸,这么多的感叹句也让老师能够感受到你内心强烈的渴望。但是当爸爸有没有什么坏处呢,是不是还要照顾你啊。另外还要注意错别字哦,“在”和“再”的区别还记得吗。一十一、记得在我上小学时,有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英语教师,她有一个重要的教学秘诀——在结课时总能把较为复杂的英语语法概括成几句顺口溜。讲语法时先讲口诀,然后对应口诀讲例题,做练习时再要求我们用口诀加以印证。这样,一般学生颇为头疼的语法在我们学起来就容易得多了。在她的启发下,我也尝试使用“口诀记忆法”教学。不同的是,我让学生在学完某一部分知识后自己概括总结。例如,学完风景类文章,我引导学生总结出“景物描写口诀”,学完人物传记后我又引导学生总结“记人类文章的写作口诀”。实践证明,这种口诀记忆式小结有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提高课堂的吸收率。问题:(1)评析材料中所运用的结课方式。(10分)(2)材料中的“我”所采用的结课方式又好在哪里(10分)【答案】(1)材料中教师把所学零散知识经过整理总结出的口诀,不仅朗朗上口,便于记忆,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们在阅读书目、接受知识时,往往不能注重课题对课内知识的统领作用,总是孤立地看待各个知识,不注重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知识记忆支离破碎。这时,就需要老师在结课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找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规律,使知识得到深化、升华。(2)材料中的“我”在高中英语老师的启发之下,对口诀结课法进一步改进,提出让学生自己归纳、梳理,充分尊重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结课时,一般采用教师概括式以及学生参与式两种。材料中的高中英语老师所采纳的是教师归纳式。教师归纳式是指教师能以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教学内容,使得知识能够融会贯通。而材料中的“我”所采用的是学生参与式。学生参与式是指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总结方式。在教学进程中和教学的结束阶段,都要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总结,不仅仅能够训练学生的分析、表达能力,还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这对优化学生的思维是极为有利的。一十二、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火烧云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天空中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马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它在前边跑着,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问题(一):请分析《火烧云》这篇文章的特点。问题(二):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问题(三):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答案】以上题为例:【参考设计】问题(一):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实际含义。②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③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学习,形成合作意识,具备一定的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将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2.教学重点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会读写小数。问题(二):一、创设情境,引入小数1.教师出示PPT课件:小数的初步认识师:开学了,妈妈给小华买了一些文具,有书包、文具盒、铅笔、彩笔、橡皮擦和日记本等。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把这些文具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怎么分呢?学生小组交流,教师选代表说明自己的分法和理由。一十三、以下是《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教学片段,阅读并回答问题。师:辛弃疾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你们了解他吗?生:(略)师:是呀,当时宋朝的大半江山已经被金人占领。辛弃疾从小就目睹了生活在金兵铁蹄下百姓的血泪艰辛,饱尝了亡国之恨,从小就立志平定中原,收复河山。二十年哪!想想看,在这二十年的生活里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生:可能天天以泪洗面,想一死了之,可想到抗金事业没完成,想到老百姓的苦难,又不能死。师:痛苦,悲愤呀!生:非常难过,可能整天借酒痛骂统治者的无能!师:是呀,这又是多么的无奈、苦闷。在这个时期,辛弃疾写了很多的词,但表现的却是另一番心境与风格。《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就是其中一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师:古人说,品一壶清茶,读一首好词,是人生的一大乐趣。那怎样才能读出词的乐呢?不能只满足于字面的意思,还要深入字句里,用我们的想象去感觉,去品味,去推敲,去补充,才会品出词的意境与趣味来。咱们再读读开头两句,你看到哪些景……师:辛弃疾在江西农村生活的20年里,深深懂得每年庄稼的收成对农民意味着什么,他多么渴望每一年都是个丰收年,多么渴望农民过上好日子!看,这弥漫着浓郁的稻花香里,响奏着群蛙的呜叫声里,你听到了吗?辛弃疾的心也在欢唱着呀,他在为谁欢唱呢?生:是在为老百姓!生:为即将到来的“丰收年”欢唱!师:作者分明是为这预示丰收的场景而欢喜,不直接说出,而是借稻花香、蛙声代自己诉说“丰年”。你觉得是这样的吗?(生纷纷点头)真是妙不可言,再来一起读这两句词,读进辛弃疾的心里去!师:在江西上饶20年的生活里,表现辛弃疾这种快乐欢喜的词还有很多,那么在江西上饶的闲居生活的快乐是否让辛弃疾忘记了家仇国恨呢?忘记了自己的人生抱负呢?师(深情引述):1207年,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辛弃疾僵卧在病榻上,临终之际,他突然用尽了全身力气,大声呼叫着,你知道他最后呼叫的是什么吗?杀贼!杀贼!(CAI出示)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数重山。(CAI出示)师:你看,一轮明月,几阵清风,两三点雨就让辛弃疾欣喜欲狂,辛弃疾的快乐是如此的简单,可他留给历史、留给我们的却是一生的眼泪……问题:针对上面的教学片段,评价其优缺点。【答案】回顾这节课的教学,优点在于:能抓住一个“情”字,以情感为主线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对辛弃疾身世的深情引述,引领着学生走进辛弃疾的精神世界,通过品味词韵意趣,想象情景,让学生深刻感悟辛弃疾夜行黄沙道中的欣喜之情。教学中每个环节的设计不仅饱满而且能够紧密相扣,学生亦能为情所动,随情而读,课堂洋溢着浓郁的诗情。但也有一些缺憾之处:(1)缺乏开放性,教学设计过于严谨。驾轻就熟的梳理与密集流畅的引导,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显得过于“抢眼”,而学生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在一定程度上淹没在大容量和快节奏的教学中。学生处处有被“牵”着的痕迹,教学设计显得不够开放。(2)忽视了学生的阅读期待。在理念上,我们都懂得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为了预设目标的完成,往往忽视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例如,本教学片段中的教师在教学中引入诗词,但是预设导语中夹杂着现成理解的直接呈现,因而就忽视了学生品味诗词的方式与过程。虽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作者的情感,对用词的妙处有亲切而自然的体悟,但是没有主体情感的积极参与,领悟就不会深刻。一十四、在某小学新教师入职培训中,围绕“什么样的教师是真正的好教师?”这一问题,大家展开了热议。有的说:“好教师是热爱学生的老师”;有的说:“好教师应该为人师表”;还有的说:“教学好才是好教师”------这时,培训教师跟大家分享了一位作家的故事:“小时候,我非常胆小害羞,上课从不举手发言,老师也从不叫我回答问题。一次,我写了一篇题为《每一片叶子都有一个灵魂》的作文。上课时,老师轻轻地走到我面前,问我是否愿意和大家分享我的作文。它的问话是那么柔和,那么的亲切,让我无法拒绝。我用颤抖的声音读了作文,她感谢了我。下课了,当我走到教室门口时,她建议我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可以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这些我都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