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脊柱转移瘤的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脊柱转移瘤的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脊柱转移瘤的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脊柱转移瘤的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概述骨骼是转移性疾病的第三大好发部位,仅次于肺和肝·脊柱是骨转移最常见的部位(占90%),最常见于胸椎,其次是腰椎和颈椎5%-10%的癌症患者会发展为脊柱转移易发生骨转移的肿瘤包括:乳腺癌(72%)、前列腺癌(84%)、甲状腺癌(50%)、肺癌(31%)、肾癌(37%)、胰腺癌(33%)脊柱转移瘤可以侵犯骨质、硬膜外间隙、软脊膜和脊髓。硬膜外病变占脊柱转移病灶的90%以上硬膜内髓外转移和髓内转移较罕见,分别占脊柱转移瘤的5%-6%和0.5%-1%初中学生音乐素养是多方面的,包括识谱、演唱、欣赏、演奏等,培养中学生的音乐素养有助于中学生从音乐中获得美的感受和体验,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学习创作的热情,积极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音乐知识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陶冶情操。然而农村中学生的音乐素养并不尽如人意,其中存在很多问题。下面我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从几方面谈谈体会。一、农村初中生音乐教学的现状(一)学校、教师、家长及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农村初中音乐教学中,某些学校领导认为音乐课可有可无,教师认为可上可不上,家长认为音乐课没什么用,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认为农村学生上学的目的是考上大学,只要学好考试科目就行,造成农村初中音乐教学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在音乐教学软硬件上的投入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在中考沉重压力面前,学生普遍感觉学习时间不够,因此,对于音乐这门“不需要考试的科目”,他们往往会产生错误认识:“反正中考的时候不考音乐,还不如直接取消这门课程,那样的话我们也能将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更好地用到其他需要考试的科目上”。学生的这种错误认知导致初中音乐处于非常被动的教学状态。(二)教学方法形式不科学。虽然近年来音乐教育改革呼声很高,但改革步子不大。首先,各课都强调“双基”,那么唱歌的“双基”是识谱也是必然的,有的把音盲与不识谱画画等号。把音乐课变成识谱课,因为要识谱,就讲有关识谱的乐理,让学生背八分音符加八分音符等于四分音符,几乎成了音乐算术课,枯燥乏味,有的学生虽在教师的教授下音符的时值背得滚瓜烂熟,但一唱谱仍然是无节奏、音不准。(三)大部分学校不能按教材完成教学内容,特别是一些偏远贫困的地区。有些地方音乐课成了流行音乐的“唱歌课”,歌曲内容不加筛选。农村音乐教育这种流行音乐的“唱歌课”,决定了它的教学形式是单一的,学生唱着通俗歌曲,心理上有满足感,音乐教师因为学生的这种“满足”而忽视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及技能、音乐欣赏教学,许多学生不懂音乐的基本常识,不识谱。二、针对现状的应对策略(一)提高认识,加大农村中学音乐教学基本设施的投入。音乐教学的设备是完成教学内容的保证。不少学校没有音乐教室,没有录音机,没有电视,没有钢琴、风琴,这些现代化的设备在音乐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有条件的农村学校应适当增添音乐教学设备,改进教学设施。(二)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是儿童十分宝贵的内在素质,他们天生就对动听、悦耳音乐有好奇心,成人司空见惯的现象,对儿童来说很可能完全是新鲜的。教师要通过良好的身体语言、动作语言、神态语言等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音乐情境,在音乐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发挥能力,自然参与体验,使好奇心得到极大地满足,从而形成良好的兴趣品质。采用适合的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沉醉在音乐意境中,唱好歌曲。(三)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1.运用学生感兴趣的语言、方法传授音乐知识。例如,我采用绕口令进行节奏教学。例如:“老爷堂上一面鼓,鼓上一只皮老虎。皮老虎抓破了鼓,就拿块破布往上补。只见过破布补破裤,哪见过破布补破鼓。”几遍下来,不仅学会了绕口令,节奏的难点――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型也迎刃而解了。2.充分利用集体表演形式、讨论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群体协调能力。例如:在教学“青春舞曲”这一单元时,根据新疆民族音乐风格,分小组活动。第一组学生根据新疆节奏特点用碰铃打节奏;第二组学生根据节奏跳新疆舞;第三组、第四组学生唱。整节课在学生相互合作中和愉快活泼的气氛中进行,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非常喜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音乐课充满生机。(四)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因为现行教材大多为一些经典老歌,与学生生活相脱离,学生难以理解,对音乐课不感兴趣,新课程理念下的开放式教学,要求激活教材,善于取舍,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易被学生理解,易产生情感共鸣。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组合,难易程度组合,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学习俄罗斯民歌时,可以用流行音乐民歌导入,授新课时让学生欣赏印度民歌,再欣赏俄罗斯民歌,从中找出民歌的特点,最后学唱《喀秋莎》。应用这种方法旨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丰富学生学习生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五)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与反思。教学评价是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的参与态度、音乐兴趣、交流合作、情感反应、知识技能等方面的表现,用较为准确形象的文字进行定性评价,给予更多学生在某方面的鼓励,促进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在新音乐课程标准中,要求对课堂教学开展多元性评价,尤其注重过程评价,让学生更注重自己的课堂表现,以此作为课堂考核内容。教师要改变传统评价中教师一人说了算的做法,重视自我评价。改革“统一化”的教学评价模式,为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采用赞赏性评价,增强被评价同学的自信心,促进其提高学习积极性。总之,音乐教师任重而道远,要坚持不懈;音乐教师、教研人员和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庭要共同配合,相信只要我们与时俱进,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育人为本,真正发挥音乐的功能与价值,就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音乐能力,培养出当前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0020-01由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难以达到统一的教学目标,如果设定的目标低,学习能力中、低等的学生基本能达到,学生有成就感,信心增强,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则吃不饱;如果设定的目标过高,照顾不到学困生,则容易造成潜力生厌学,甚至可能会导致学生辍学。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了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本人在实际教学中引入分层教学理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做好学生分层,为分层教学打下基础学生分层是分层教学的基础。在学生分层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符合实际、合情合理、尊重学生”的原则,在兼顾学生实际情况、不伤害学生自尊的基础上,保证学生的积极性。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将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较为合适,即A、B、C类,分别代表高、中、低三个层次。在层次划分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之前阶段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以及非智力因素等,同时保证分层的隐蔽性,不能向学生透露,只能由教师自主掌控,防止伤害到学生的尊严。二、制订分层目标,明确教学要求“因材施教”是分层教学的主导思想,制订教学分层目标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因此实施分层教学要求我们对A、B、C三层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要求,A、B、C三层学生教学目标的制订中要遵循以下原则:①A层学生在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能够适当地拓宽知识的广度,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及现学知识解决一些数学问题。②B层学生要求理解教学内容,能够达到数学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得到适当的提高。③C层学生要能够基本理解所学内容、掌握所学内容的基础知识、明白基本概念,达到基本合格水平。比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简单的分数》中,笔者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B类学生为主线,分别对A、B、C三层学生制订了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B类学生要能够对简单分数的含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能够运用分数来表示相应的操作结果,能够运用适当的操作来表示相应的分数,并对具体情境出现分数能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描述。C类学生的教学目标要适当降低,要求他们能够正确的认识分数(认识分子、分母等),会读、会写分数,并能够初步运用适当的操作表示分数。A类学生的教学目标要适当的提高,要求在B类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还能够主动参与有关的操作和探索活动。通过上面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划定,很好地解决了“好学生吃不饱、学困生学不会”的问题,兼顾到了每个学生,使学生都能够得到提升和进步。三、落实分层教学措施,保证分层教学目标的实现课堂教学是保证教学分层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在分层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做到统筹兼顾,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对知识内容进行精心设计,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指导的梯度性。对于C层学生来说,要依据课程标准的最基本要求,落实知识点,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模仿、举三反一,让他们能够从中寻找出规律。对于B层学生来说,要以再现学习为主,要夯实基本内容、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A层学生要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具体教学环节中既要有分的环节又要有合的环节。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字母表示数》中,笔者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①复习导入:在提问检测上节所学知识的环节,主要面向B、C层的学生;在问题的引出环节面向的是A、B、C层全体学生;在归纳总结描述环节面向的是A、B层学生。②建立概念、论证概念:此过程是基础内容,要面向A、B、C层全体学生。③新知识应用:在这节课中,笔者选择了一道典型的例题,如下:例题:爸爸比小军大10岁,今年小军的年龄是a岁,那么爸爸今年多少岁呢?针对上面的例题,我们鼓励A、B、C层全体学生去完成,对于能够完成的C类学生给予鼓励表扬。同时,引导A、B层学生去变式,对能够完成变式的B层学生给予鼓励表扬。上面的教学过程,很好地体现了分层教学的“分”与“合”,对于针对制订的分层教学目标,进行分类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知识内容的提升。分层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分层教学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自身情况,对于实现学生的“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小学数学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在全面了解学生和深入钻研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做到各个环节的灵活组织教学,同时,要更加关注C层学生,要注重提高他们学习的信心,让他们享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自身的数学成绩。(责编林剑)脊柱转移瘤的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脊柱转移瘤的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1脊柱转移瘤的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脊柱转移瘤的影像表现2概述骨骼是转移性疾病的第三大好发部位,仅次于肺和肝·脊柱是骨转移最常见的部位(占90%),最常见于胸椎,其次是腰椎和颈椎5%-10%的癌症患者会发展为脊柱转移易发生骨转移的肿瘤包括:乳腺癌(72%)、前列腺癌(84%)、甲状腺癌(50%)、肺癌(31%)、肾癌(37%)、胰腺癌(33%)脊柱转移瘤可以侵犯骨质、硬膜外间隙、软脊膜和脊髓。硬膜外病变占脊柱转移病灶的90%以上硬膜内髓外转移和髓内转移较罕见,分别占脊柱转移瘤的5%-6%和0.5%-1%概述3概述原发肿瘤转移途径直接侵犯淋巴转移血行转移(更加常见)其发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脊柱含有大量的红骨髓及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易于肿瘤栓子的生长;·椎体后正中的椎体静脉直接与Batson椎体静脉丛相通,而Batsoη椎体静脉丛血流缓慢,缺乏静脉瓣,并与胸、腹腔静脉之间存在许多吻合,当胸腔压力增高时,癌栓就会直接进入椎体后部生长概述4分类按骨性破坏分型可分为溶骨型、成骨型、混合型3类溶骨型:最常见(占80%),骨质破坏多呈蚕食或鼠咬状,边缘不规则,无硬化边,可出现病理骨折,很少有骨膜反应,多有巨大软组织肿块乳腺癌、肺癌、肾癌、甲状腺癌、咽癌、黑色素瘤、肾上腺癌、子宫体癌)·成骨型:此型相对少见,主要表现为斑点状和块状硬化,常为多发,椎体广泛转移时,整个椎体可呈均匀性硬化,边缘清楚或模糊,骨外形大多不变(前列腺癌、乳腺癌、鼻咽癌、膀胱癌、肺癌和胃癌等)·混合型:兼有成骨和溶骨改变,可同见于一骨,亦可见于不同骨乳腺癮和肺癌乜可岀现混合性改变,混合性改变常见于卵巢癌、睾丸癌、宫颈癌等)分类5临床表现疼痛,为发生骨转移的主要症状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神经压迫临床表现6影像学表现X线表现·以溶骨型病变最常见,开始呈局部虫蚀样改变,进而大面积骨质破坏发生在脊椎椎体的骨转移瘤一般不超越椎间盘,破坏椎体可呈扁平压缩样变形(而外伤性压缩性骨折多为楔形改变)成骨型主要表现为斑点状、片或结节状边缘模糊的高密度影影像学表现7影像学表现CT表现·骨转移瘤的¢τ表现可为溶骨性病灶呈局灶性骨破坏或骨缺损,·成骨性病灶呈弥漫性或局部斑片状密度增高·病灶可呈跳跃式分布,易累及椎弓根,受累椎体间隙无明显狭窄。骨质破坏可造成椎体塌陷并可形成局限软组织肿块,增强有强化影像学表现8影像学表现MR表现恶性肿瘤细胞随血液循环到达骨骼时,首先侵犯骨髓,高含水量的转移灶与正常的脂肪有很强的对比性,呈骨髓水肿征;病变在T1W上呈低信号,T2Wl、STIR呈中等或者高信号,增强后有强化:成骨性病灶在T1W和T2W均为低信号,增强后可为轻度或无强化。脊柱病变呈膨胀性改变并可见椎旁软组织肿块时,极少有骨膜反应,如合并病理骨折则可能会有骨膜反应,呈TW、T2W骨皮质外均匀或不均匀低信号的长条状影影像学表现9影像学表现CT横切面A示椎体前缘有一圆形溶骨性骨破坏区B示右侧椎板、椎弓后结构溶骨性破坏,无硬化边,软组织肿块影像学表现10影像学表现肾透明细胞癌T1转移,T2W示T1椎体破坏伴周围软组织肿块呈低高混杂信号,累及附件;T1W及横断增强示T1椎体右侧溶骨性破坏呈低高混杂信号,椎体膨胀脊髓受压,椎体后可见软组织影,CT平扫示椎体及附件溶骨性破坏伴软组织肿块影像学表现11脊柱转移瘤的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课件12脊柱转移瘤的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课件13脊柱转移瘤的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课件14脊柱转移瘤的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课件15脊柱转移瘤的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课件16脊柱转移瘤的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课件17脊柱转移瘤的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课件18脊柱转移瘤的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课件19脊柱转移瘤的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课件20脊柱转移瘤的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课件21脊柱转移瘤的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课件22脊柱转移瘤的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课件2351、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52、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卢梭
53、伟大的事业,需要决心,能力,组织和责任感。——易卜生
54、唯书籍不朽。——乔特
5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谢谢!51、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52、24脊柱转移瘤的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脊柱转移瘤的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脊柱转移瘤的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脊柱转移瘤的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概述骨骼是转移性疾病的第三大好发部位,仅次于肺和肝·脊柱是骨转移最常见的部位(占90%),最常见于胸椎,其次是腰椎和颈椎5%-10%的癌症患者会发展为脊柱转移易发生骨转移的肿瘤包括:乳腺癌(72%)、前列腺癌(84%)、甲状腺癌(50%)、肺癌(31%)、肾癌(37%)、胰腺癌(33%)脊柱转移瘤可以侵犯骨质、硬膜外间隙、软脊膜和脊髓。硬膜外病变占脊柱转移病灶的90%以上硬膜内髓外转移和髓内转移较罕见,分别占脊柱转移瘤的5%-6%和0.5%-1%初中学生音乐素养是多方面的,包括识谱、演唱、欣赏、演奏等,培养中学生的音乐素养有助于中学生从音乐中获得美的感受和体验,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学习创作的热情,积极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音乐知识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陶冶情操。然而农村中学生的音乐素养并不尽如人意,其中存在很多问题。下面我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从几方面谈谈体会。一、农村初中生音乐教学的现状(一)学校、教师、家长及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农村初中音乐教学中,某些学校领导认为音乐课可有可无,教师认为可上可不上,家长认为音乐课没什么用,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认为农村学生上学的目的是考上大学,只要学好考试科目就行,造成农村初中音乐教学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在音乐教学软硬件上的投入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在中考沉重压力面前,学生普遍感觉学习时间不够,因此,对于音乐这门“不需要考试的科目”,他们往往会产生错误认识:“反正中考的时候不考音乐,还不如直接取消这门课程,那样的话我们也能将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更好地用到其他需要考试的科目上”。学生的这种错误认知导致初中音乐处于非常被动的教学状态。(二)教学方法形式不科学。虽然近年来音乐教育改革呼声很高,但改革步子不大。首先,各课都强调“双基”,那么唱歌的“双基”是识谱也是必然的,有的把音盲与不识谱画画等号。把音乐课变成识谱课,因为要识谱,就讲有关识谱的乐理,让学生背八分音符加八分音符等于四分音符,几乎成了音乐算术课,枯燥乏味,有的学生虽在教师的教授下音符的时值背得滚瓜烂熟,但一唱谱仍然是无节奏、音不准。(三)大部分学校不能按教材完成教学内容,特别是一些偏远贫困的地区。有些地方音乐课成了流行音乐的“唱歌课”,歌曲内容不加筛选。农村音乐教育这种流行音乐的“唱歌课”,决定了它的教学形式是单一的,学生唱着通俗歌曲,心理上有满足感,音乐教师因为学生的这种“满足”而忽视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及技能、音乐欣赏教学,许多学生不懂音乐的基本常识,不识谱。二、针对现状的应对策略(一)提高认识,加大农村中学音乐教学基本设施的投入。音乐教学的设备是完成教学内容的保证。不少学校没有音乐教室,没有录音机,没有电视,没有钢琴、风琴,这些现代化的设备在音乐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有条件的农村学校应适当增添音乐教学设备,改进教学设施。(二)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是儿童十分宝贵的内在素质,他们天生就对动听、悦耳音乐有好奇心,成人司空见惯的现象,对儿童来说很可能完全是新鲜的。教师要通过良好的身体语言、动作语言、神态语言等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音乐情境,在音乐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发挥能力,自然参与体验,使好奇心得到极大地满足,从而形成良好的兴趣品质。采用适合的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沉醉在音乐意境中,唱好歌曲。(三)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1.运用学生感兴趣的语言、方法传授音乐知识。例如,我采用绕口令进行节奏教学。例如:“老爷堂上一面鼓,鼓上一只皮老虎。皮老虎抓破了鼓,就拿块破布往上补。只见过破布补破裤,哪见过破布补破鼓。”几遍下来,不仅学会了绕口令,节奏的难点――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型也迎刃而解了。2.充分利用集体表演形式、讨论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群体协调能力。例如:在教学“青春舞曲”这一单元时,根据新疆民族音乐风格,分小组活动。第一组学生根据新疆节奏特点用碰铃打节奏;第二组学生根据节奏跳新疆舞;第三组、第四组学生唱。整节课在学生相互合作中和愉快活泼的气氛中进行,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非常喜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音乐课充满生机。(四)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因为现行教材大多为一些经典老歌,与学生生活相脱离,学生难以理解,对音乐课不感兴趣,新课程理念下的开放式教学,要求激活教材,善于取舍,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易被学生理解,易产生情感共鸣。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组合,难易程度组合,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学习俄罗斯民歌时,可以用流行音乐民歌导入,授新课时让学生欣赏印度民歌,再欣赏俄罗斯民歌,从中找出民歌的特点,最后学唱《喀秋莎》。应用这种方法旨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丰富学生学习生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五)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与反思。教学评价是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的参与态度、音乐兴趣、交流合作、情感反应、知识技能等方面的表现,用较为准确形象的文字进行定性评价,给予更多学生在某方面的鼓励,促进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在新音乐课程标准中,要求对课堂教学开展多元性评价,尤其注重过程评价,让学生更注重自己的课堂表现,以此作为课堂考核内容。教师要改变传统评价中教师一人说了算的做法,重视自我评价。改革“统一化”的教学评价模式,为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采用赞赏性评价,增强被评价同学的自信心,促进其提高学习积极性。总之,音乐教师任重而道远,要坚持不懈;音乐教师、教研人员和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庭要共同配合,相信只要我们与时俱进,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育人为本,真正发挥音乐的功能与价值,就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音乐能力,培养出当前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0020-01由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难以达到统一的教学目标,如果设定的目标低,学习能力中、低等的学生基本能达到,学生有成就感,信心增强,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则吃不饱;如果设定的目标过高,照顾不到学困生,则容易造成潜力生厌学,甚至可能会导致学生辍学。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了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本人在实际教学中引入分层教学理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做好学生分层,为分层教学打下基础学生分层是分层教学的基础。在学生分层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符合实际、合情合理、尊重学生”的原则,在兼顾学生实际情况、不伤害学生自尊的基础上,保证学生的积极性。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将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较为合适,即A、B、C类,分别代表高、中、低三个层次。在层次划分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之前阶段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以及非智力因素等,同时保证分层的隐蔽性,不能向学生透露,只能由教师自主掌控,防止伤害到学生的尊严。二、制订分层目标,明确教学要求“因材施教”是分层教学的主导思想,制订教学分层目标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因此实施分层教学要求我们对A、B、C三层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要求,A、B、C三层学生教学目标的制订中要遵循以下原则:①A层学生在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能够适当地拓宽知识的广度,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及现学知识解决一些数学问题。②B层学生要求理解教学内容,能够达到数学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得到适当的提高。③C层学生要能够基本理解所学内容、掌握所学内容的基础知识、明白基本概念,达到基本合格水平。比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简单的分数》中,笔者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B类学生为主线,分别对A、B、C三层学生制订了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B类学生要能够对简单分数的含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能够运用分数来表示相应的操作结果,能够运用适当的操作来表示相应的分数,并对具体情境出现分数能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描述。C类学生的教学目标要适当降低,要求他们能够正确的认识分数(认识分子、分母等),会读、会写分数,并能够初步运用适当的操作表示分数。A类学生的教学目标要适当的提高,要求在B类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还能够主动参与有关的操作和探索活动。通过上面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划定,很好地解决了“好学生吃不饱、学困生学不会”的问题,兼顾到了每个学生,使学生都能够得到提升和进步。三、落实分层教学措施,保证分层教学目标的实现课堂教学是保证教学分层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在分层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做到统筹兼顾,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对知识内容进行精心设计,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指导的梯度性。对于C层学生来说,要依据课程标准的最基本要求,落实知识点,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模仿、举三反一,让他们能够从中寻找出规律。对于B层学生来说,要以再现学习为主,要夯实基本内容、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A层学生要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具体教学环节中既要有分的环节又要有合的环节。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字母表示数》中,笔者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①复习导入:在提问检测上节所学知识的环节,主要面向B、C层的学生;在问题的引出环节面向的是A、B、C层全体学生;在归纳总结描述环节面向的是A、B层学生。②建立概念、论证概念:此过程是基础内容,要面向A、B、C层全体学生。③新知识应用:在这节课中,笔者选择了一道典型的例题,如下:例题:爸爸比小军大10岁,今年小军的年龄是a岁,那么爸爸今年多少岁呢?针对上面的例题,我们鼓励A、B、C层全体学生去完成,对于能够完成的C类学生给予鼓励表扬。同时,引导A、B层学生去变式,对能够完成变式的B层学生给予鼓励表扬。上面的教学过程,很好地体现了分层教学的“分”与“合”,对于针对制订的分层教学目标,进行分类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知识内容的提升。分层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分层教学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自身情况,对于实现学生的“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小学数学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在全面了解学生和深入钻研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做到各个环节的灵活组织教学,同时,要更加关注C层学生,要注重提高他们学习的信心,让他们享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自身的数学成绩。(责编林剑)脊柱转移瘤的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脊柱转移瘤的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25脊柱转移瘤的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脊柱转移瘤的影像表现26概述骨骼是转移性疾病的第三大好发部位,仅次于肺和肝·脊柱是骨转移最常见的部位(占90%),最常见于胸椎,其次是腰椎和颈椎5%-10%的癌症患者会发展为脊柱转移易发生骨转移的肿瘤包括:乳腺癌(72%)、前列腺癌(84%)、甲状腺癌(50%)、肺癌(31%)、肾癌(37%)、胰腺癌(33%)脊柱转移瘤可以侵犯骨质、硬膜外间隙、软脊膜和脊髓。硬膜外病变占脊柱转移病灶的90%以上硬膜内髓外转移和髓内转移较罕见,分别占脊柱转移瘤的5%-6%和0.5%-1%概述27概述原发肿瘤转移途径直接侵犯淋巴转移血行转移(更加常见)其发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脊柱含有大量的红骨髓及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易于肿瘤栓子的生长;·椎体后正中的椎体静脉直接与Batson椎体静脉丛相通,而Batsoη椎体静脉丛血流缓慢,缺乏静脉瓣,并与胸、腹腔静脉之间存在许多吻合,当胸腔压力增高时,癌栓就会直接进入椎体后部生长概述28分类按骨性破坏分型可分为溶骨型、成骨型、混合型3类溶骨型:最常见(占80%),骨质破坏多呈蚕食或鼠咬状,边缘不规则,无硬化边,可出现病理骨折,很少有骨膜反应,多有巨大软组织肿块乳腺癌、肺癌、肾癌、甲状腺癌、咽癌、黑色素瘤、肾上腺癌、子宫体癌)·成骨型:此型相对少见,主要表现为斑点状和块状硬化,常为多发,椎体广泛转移时,整个椎体可呈均匀性硬化,边缘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江西省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中学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统编版2025届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双鸭山市重点中学物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宠物日常护理课件大全
- 二零二五版高端商务空间设计施工协议书
- 2025版动画电影编剧聘用及创意开发合同
- 2025年度车床租赁与维护保养服务全面协议
- 二零二五年紧急救援搬运服务免责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重型货车挂靠运输合同协议书
- 百万销售日常管理办法
- 天津市南开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 安全培训-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专家版
- 2025年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试题及答案
- 土木工程结构力学课件
- 2024年计算机二级WPS考试题库380题(含答案)
- 人教版小学英语单词表(完整版)
- 上海永大日立电梯按键的使用方法
- 注射用卡络磺钠销售培训学习资料
- WB/T 1069-2017乘用车运输服务通用规范
- MT 314-1992煤矿假顶用菱形金属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