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第一册 第01课 人类历史的开端_第1页
世界历史第一册 第01课 人类历史的开端_第2页
世界历史第一册 第01课 人类历史的开端_第3页
世界历史第一册 第01课 人类历史的开端_第4页
世界历史第一册 第01课 人类历史的开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资料仅供参考文件编号:2022年4月版本号:A修改号:1页次:1.0审核:批准:发布日期:世界历史第一册第01课人类历史的开端此课为选学课文,指导学生自读完成。一、人类的出现1、从猿到人的转变现代人类学研究表明:现代猿类和现代人类有一个共同的祖先,那就是古猿。古人类学家发现,最早的古猿化石,已发现的有埃及猿、森林古猿和腊玛古猿,大约生活在距今3500-1000万年之间。这些古猿大小如猫,均栖息和攀援于林间,与人相去甚远。2、"完全形成的人"人类学家几乎都同意,两足行走成为区分人和猿的重要标志。人类形成于三四百万年前。最初的人类称为"完全形成的人"。我国人类学家把处于这一阶段的人类再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早期猿人:肯尼亚1470号人和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都处于东非,距今约250万年。由于早期猿人化石目前都出现于非洲,很多人都认为人类的祖先可能来自非洲。晚期猿人:主要特点是完全用两足行走,直立人有两个著名代表:一是"爪哇猿人",二是"北京猿人"。引导学生回忆"北京人"的有关知识。同时向学生指出:世界史的学习一定要立注重和中国历史的结合和联系。早期智人:约20万年至10万年,人类进化达到新的水平。德国尼安德人和中国丁村人。体质结构与现代人无异。晚期智人:主要的代表是中国的山顶洞人。引导学生回忆"北京人"的有关知识。此外还有法国克罗马人。二、氏族公社学生讨论:原始社会时期,女子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的情景。女子是生产和组织者。随着男子加入原始农业的生产,生产能力为断提高,男子成为生产和生活的组织者。人类进入父系氏族公社时期。联系中国历史中的有关知识进行讨论。提高学生和综合问题的能力。

三、原始社会的瓦解和国家的产生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开始有了剩余,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发展起来。生产工具、牲畜、农产品、部分土地逐渐变成家庭私有。甚至公用财产也被家族长和氏族首领掠为已有,集体所有制开始被破坏。人们不再杀死战俘,而是把他们变成奴隶。私有制度和奴隶制度的不断发展,使人类社会中出现贫富分化,阶级差别为断扩大。一些近亲部落形成部落联盟,领导军事、行政和宗教事务的贵族们地位日益显赫,发展成为统治阶级。当阶级矛盾发展到无法调和的程度时,奴隶主阶级为加强自己的统治,开始设置一系列机构、组织、设施,如军队、监狱、城墙等,它们的出现标志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 世界历史第一册第02课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一)教学目的一、基础知识:古代埃及国家出现和统一的时间;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埃及奴隶制军事帝国。两河流域的古代国家;古巴比伦王国和汉谟拉比法典。腓尼基人;希伯来人国家的建立和分裂。二、思想认识:1、金字塔既是埃及国王残酷奴役人民的历史见证,也是埃及人民以智慧和力量创造的世界古代一大奇迹。2、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都是世界古代文明发源地。汉谟拉比法典是现在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它保护奴隶主利益,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奴隶主专政的实质。三、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分析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板书设计:一、金字塔的国度1、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出现和初步统一2、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3、两次大分裂4、埃及古代军事帝国的兴与衰5、埃及的灭亡二、新月地带的国家1、两河流域南部出现奴隶制小国2、古巴比伦王国3、汉谟拉比法典4、希伯来人国家的建立和分裂5、腓尼基人建立的奴隶制小国教学重点: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教学难点:埃及古代军事帝国的兴衰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采用挂图《亚非欧古代各大文明发源地》,概述一下非洲东北部产生古代埃及,西亚两河流域产生古代巴比伦,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产生古代印度,东亚的黄河、长江流域产生古代中国。强调: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最先出现在亚非地区。一、金字塔的国度(板书)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是非洲大干旱地区的一部分,终年雨量稀少,尼罗河成了唯一的水源。由于尼罗河定期泛滥,河水灌溉了两岸的土地,还给地面铺上一层肥沃的淤泥,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河水退却后,埃及人依靠集体的力量,用粗糙的工具,清除荆棘莽丛,排干沼泽,开沟筑坝,兴修水利,在肥沃的土地上辛勤耕耘。难怪当时人们用诗歌赞美尼罗河:"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生命枯竭,我们就要随你而逝去。"充分说明了古代埃及和尼罗河息息相关。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也曾指出:古代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请学生回答所知的有关尼罗河的知识。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大河,位于非洲东北部,南北流向。它发源于乌干达,经苏丹、埃及流入地中海,全长6,671千米,河谷宽3至16公里。此河有两大特点:每年泛滥并且准时,总是7月开始涨水,10月达到高潮,11月必退水;但水量差别不大,泛滥而不成灾。这给古代埃及人掌握尼罗河的规律,利用尼罗河流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根据考古发现,在埃及阿斯旺地区的库班尼雅、伊斯纳等地,陆续发现了一此属于前15,000-前10,000年旧文化遗址,有了农业的萌芽。但与埃及古代文明的兴起有直接联系的不是库班尼雅等文化,而是拜里达等文化,而在这些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小麦、大麦、绵羊、山羊等动植物的遗存,从品种上看均来自于西亚地区,显然是经巴勒斯坦和西奈半岛引入的,因此人们不难推测,古代埃及文明是和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有着直接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古代埃及是世界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1、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出现和初步统一(板书)考古发现,前5000年-前4000年的古埃及文化遗址中已经有钢刀、铜锥和薄壁陶艺,说明当时埃及人已迈入铜石并用时代。到前4000年-前3500年,埃及中部形成了一个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即涅伽达。约前3500年-前3100年,出现了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希拉康波里以及其它一些城镇。据考古发现,当时尼罗河流域共有这类城镇42个,上、下埃及各有22个和20个,这些城镇在希腊语国称"诺姆",古代埃及人称之为"塞普",中国翻译为"州"。经过长期的兼并战争后,北部形成下埃及王国,国王戴红冠,以蛇为保护神,以蜜蜂为国徽。南部为上埃及王国,国王戴白冠,以神鹰为保护神,以白合花为国徽。根据一块雕刻精美的石板所反映的情况,人们认为那尔迈已成为初步统一的埃及王国的国王,因为图案上他正面的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王国的白冠,而背面的王冠则是代表下埃及王国的红冠,红白冠集于一身,这是第一次发现,从石板两面都刻有以鲇鱼和凿子符号表示的王名,其读音是"那尔迈,"即美尼斯,他是古代云集第一个国王,据推算,古代埃及统一的时间大约在前3000年。首都在孟斐斯(开罗符近)。2、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板书)埃及国王又称法老,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也是最大的奴隶主,代表整个奴隶主阶级掌握政治、经济、军事、司法大权,他把自己称为神的化身,太阳的儿子。金字塔是法老们为自己修建的巨大的陵墓。金字塔的外型从四面看,象汉字的"金"字,我们中国人就称其为"金字塔",在古代埃及人那里,叫"庇里穆斯",意思是"高",古希腊人到埃及时,看它像古希腊人日常食用的一种尖顶状糕点,就叫它"糕饼",念做Pyramis.英国人则引申为Pyramid。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根据英文的称呼来命名金字塔,我国早期也称金字塔为埃及王陵或英语的谐音"皮拉米",大概在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中期,不知是哪个聪明的中国人突发灵感,把它命名为"金字塔",一下得到国人认同,流传至今。1904年康有为在游历埃及后写的文章中已经提到了"金字塔"。已经勘查到的金字塔大约有八十座,其中三十多座可见原有轮廓,其余的只剩下一些废石堆了。最著名的三座是:胡夫金字塔,考夫拉金字塔,孟考拉金字塔。这三座金字塔好似三座伟岸的山峰一样雄立尼罗河畔,傲视埃及大地。3、两次大分裂(板书)按照西方史学家的推算,第一次分裂开始于前2108年至2040年,第二次分裂大约开始于前1786年至前1567年。两次分裂期间,王权衰落,国家分裂,社会动荡。前18世纪末,正值埃及处于第二次大分裂时期,西亚的游牧民族喜克索斯人大量进入埃及,定居下来,他们破坏城市,奴役人民,埃及人民经过长期的斗争,直到前1567年前后,才以底比斯为中心的新王朝率领下,彻底打败喜克索斯人,并把他们赶出埃及。4、埃及古代军事帝国的兴与衰(板书)重新独立的埃及进入空前强盛时期,前15世纪,第十八王朝国王图特摩斯三世先后17次入侵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又西侵利比亚,南侵努比亚,直到尼罗河第四瀑布。他强迫被征服地区的国家向埃及纳贡。强盛的埃及奴隶制军事帝国维持了200年左右的左右时间,5、埃及的灭亡(板书)前13世纪起,人民起义和被征服地区的各族反抗,使埃及两次走向衰落。前525年,埃及被来自西亚的波斯所灭。二、新月地带的国家(板书)学生观察"新月沃地"图,阅读小字体。1、两河流域南部出现奴隶制小国(板书)前3000年起,两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国家。2、古巴比伦王国(板书)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在他统治期间,建立了全国性的交通网,使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广泛。3、汉谟拉比法典(板书)学生阅读小内容,了解法典的性质。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保护奴隶主对奴隶的所有权,奴隶无生命和安全的保障。强调:汉谟拉比法典是现在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成文。4、希伯来人国家的建立和分裂(板书)希伯来人建立了以色列-犹太王国,后在约前953年,分裂为以色列和犹太王国。这两国先后被外族所灭,希伯来人从此流落四方。5、腓尼基人建立的奴隶制小国(板书)建国、擅长航海和经商,在海外建有殖民地。课堂小结:本节课重点学习了古代埃及和古代巴比伦王国的知识,其中,金字塔既是埃及国王残酷奴役人民的历史见证,也是埃及人民以智慧和力量创造的世界古代一大奇迹。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都是世界古代文明发源地。汉谟拉比法典是现在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它保护奴隶主利益,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奴隶主专政的实质。课堂练习:完成课后习题习。世界历史第一册第03课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二)【教学目的】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古代印度早期奴隶制城邦。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印度等级制度。佛教兴起和传播。2、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印度的等级制度是奴隶主阶级对奴隶和其它劳动人民进行统治的社会制度。它是印度奴隶社会的特点。佛教的兴起和传播。认识统治阶级为什么要利用宗教,并把它定为国教。3、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分析印度等级制度和佛教教义,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印度的等级制度和佛教兴起难点:印度的等级制度和佛教的教义【教学工具】幻灯片【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板书设计】一、古代印度1、古代印度早期奴隶制城邦2、雅利安人入侵3、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二、佛教的产生1、佛教的产生2、佛教的教义和传播【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第一个阶段,随着生产的发展,原始社会逐渐走向解体。在亚非地区的几条大河流域孕育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同学们还记得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亚非文明古国有哪些吗?答得很好。除埃及和中国外,还有西亚两河流域的文明古国和南亚印度河流域的印度。这两个地区也是世界古文明的摇蓝。2、讲授新课:(放幻灯片)一、古代印度1、古代印度早期奴隶制城邦结合课本地图<古代印度>和插图<印度河流域古城遗址>,说明:(1)古代印度与今日印度地理范围不同(2)印度河流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发祥地(3)约在公元前2500年起在印度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邦2、雅利安人入侵利用课本地图<古代印度>进行讲解3、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指导学生阅读<印度等级制度表>,然后进行提问古代印度等级制度每一个等级的名称、所包括的社会阶层及职权与义务分别是什么什么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

关于四个等级之间的差别及在法律面前的严重不平等可适当补充材料,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佛教的产生1、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时间、创始人可适当补充佛教产生的一个传说故事――<王子成佛记>,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佛教的教义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相关内容,然后提问学生佛教教义中有哪些进步意义有哪些局限性以此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佛教的传播利用课本的插图,同时回顾中国历史相关内容进行讲解。3.巩固小结:利用板书,联系上节内容,把知识条理化,力求做到重点突出。4.作业:P12练习题另外,成立历史课外小组,讨论:(1)如何评价汉漠拉比法典(2)如何评价印度的等级制度和佛教

【教法建议】讲述法。内容多,力求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世界历史第一册第03课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二)教学目的一、基础知识:古代印度的早期奴隶制城邦。雅利安人入侵印度。种姓制度。佛教兴起与传播。二、思想认识:1、印度的等级制度是为巩固奴隶主阶级对奴隶和其它劳动人民的统治的社会制度。2、通过佛教兴起与传播,使学生认识到统治阶级为什么要利用它。三、能力培养:分析佛教的兴起与传播,提高学生辨证看问题的能力。板书设计:一、古代印度1、古代印度早期奴隶制城邦2、雅利安人入侵印度3、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二、佛教的产生1、产生的背景2、佛教教义与传播教学重点:等级制度、佛教兴起教学难点:等级制度、佛教教义与传播教学过程:一、古代印度(板书)印度是我国的邻国,但今天讲的"古代印度"不是今天的印度。古代印度是一个地理名词,两者的地理范围不同,古代印度包括今天的整个南印次大陆。1、古代印度早期奴隶制城邦(板书)印度河流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发源地。古代中国称印度为"身毒"或"天竺"。前三千年中期,印度河流域兴起许多的城市,其中最重要的是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请学生观看课本彩色插图,选用的是摩亨·佐达罗城的遗址。古代印度文明在历史上称"印度河文明",因为这一文明最早发现于南亚次大陆的核心地区的西北边陲,所以很多文化遗址已不在今天的印度境内,而是在巴基斯坦境内。在1925年以前,人们只知道印度历史上的雅利安人和吠陀文明,以为它就是印度最古老的文明,可是历史学家也知道雅利安人是外来的,那么,在雅利安人来之前,印度的主人又是谁?历史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地,只到1925年,考古学家宣布,在印度河流域发现巨大的城市遗址,其文化大约兴于前3000年,前3000年中后期进入繁盛时期,大约在前2500年前后,出现了一些奴隶制小国家,大约最晚于前1750年后结束,这就把印度文明史提前了2000年。此后的考古发现,在印度河中下游和西部沿海地区发现大小城镇约200余处,其范围从西边的伊朗边境到南边的阿拉伯海,总面积达130万平方公里。到目前为止,这一古代文明的代表性遗址是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前者位于北部旁庶普印度河主要支流拉维河畔,后者位于南部信德境内的印度河畔。考古发现,两城市的布局整齐,主要街道宽达10米,房间一般用砖砌成,既有简陋的小屋,也有设计精美的宫殿,这些情况反映了明显的贫富分化和阶级对立。(用生动的语言解说插图)这一文明虽以哈拉帕命名,但保存最完整的还是摩亨·佐达罗。大家请看课本彩色插图,这是遗址一角,此城占地85万平方米,人口约3-4万人,其规模当时少见。分东西两区,西区是卫城,东区是居民区。卫城的重要建筑是"大浴池",正是我们插图的内容,"大浴池"的构成十分引人注目,是干什么用的呢?它位于卫城的北部中央,南北走向,池长12米,宽7米,深2。5米。浴池旁有8个专用小浴室,具体用途学者众说纷纭,不过共识是认为与宗教用途有关。

考古发现,这里的居民是最早种植棉花的人。哈拉帕文化的发现表明:古代印度河流域已经有相当高度发达的文化,它为后来的印度文化的发展打下基础。2、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板书)古印度河文明尚未达到它的繁盛阶段,王权可能已经出现,但是很软弱,没有出现大的奴隶制国家,小国林立,这很可能是其走向衰落的内在原因。前二千年代中期,自称"雅利安"(意思是高贵者)的白种人,从中亚细来经印度西北山口陆续入侵印度,逐渐征服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据推测,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声调被毁与雅利安人入侵有关,也有人认为是自然灾害所致。)3、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板书)雅利安人从原始社会向奴隶制过渡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森严的制度,即种姓制度。"种姓"一词在印度梵文中称"瓦尔那",意思是颜色、品质。社会成员分为四个等级,享受不同的权利,义务也不同。学生看课本表格,自读内容。指出,第三、四等级是被统治阶级。各个等级职业世袭,互不通婚,界限森严,贵贱分明,甚至不能共食、共住,久而久之,下层愈演愈繁,出现贱民,又称"不可接触者"。二、佛教的产生(板书)1、产生的背景(板书)种姓制度的盛行,与婆罗门教有密切的关系,婆罗门教是印度古代宗教之一,它由雅利安人的原始宗教演变而来。它信奉多神教,不设庙宇,不崇拜偶像,但规定有繁琐的祭神仪式。它为了维护等级制度,引用古代印度文学作品《吠陀》中的神话,造物神是"梵天",用口、手、腿、脚造出四个等级。还宣扬"轮回"说,凡是循规蹈矩、安分守已者,来世可以升到较高等级,否则降级。(注意:在佛教兴起后,婆罗门教逐渐衰落,至8世纪,经过改头换面后在印度重新得势,易名为印度教。)2、佛教教义与传播(板书)在反对婆罗门教的过程中,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基本教义是"四谛",也就是所谓的四个真理,第一是"苦谛",说明人生所经历的生、老、病、死等一切皆苦;第二是"集谛",说明一切苦的原因在于欲望,有欲望就有行动,有行动就会造业(平时所说的造孽),造孽就不免受"轮回"(转生)之苦;第三是"灭谛",说明必须消灭一切欲望,达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才能消灭苦因,断绝苦果;第四是"道谛",说明要达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必须修道。佛教主张修行以五戒为主,即不杀生、不偷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佛教宣扬"众生平等",不承认婆罗门教经典《吠陀》的权威性,反对杀生献血的祭祀和烦琐复杂的宗教仪式,否认必须通过婆罗门祭司才能修行得道。由于这些原因,佛教成为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反对婆罗门教的重要武器,更易为人接受。但是佛教又因袭了婆罗门教的的轮回说教,作为因果报应的根据,主张劳动人民安分守已,放弃斗争,不许违背国王的法令,又把刹帝利摆到最高的地位。历代统治者利用佛教宣扬的"众生平等"的假平等来掩盖阶级社会中真正的不平等,以达到维护剥削统治的目的。引导学生回忆所学过的有关知识,联想佛教的东来。东汉明帝时派人到西域求佛。中国佛教寺院中大雄宝殿里"如来"、"大雄"都是对释迦牟尼的称呼。讨论:中国佛教现状。课堂小结。课堂练习:完成课后习题习。世界历史第一册第04课灿烂辉煌的古代亚非文化教学目的一、基础知识:埃及象形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字母文字。太阳历、太阴历、星期制度。卡尔纳克神庙。阿拉伯数字,十进位法和六十进位法。《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史诗。"诺亚方舟"的故事。二、思想认识:1、科学知识产生于生产劳动的需要和实践。劳动人民创造了古代亚非文化。2、古代亚非人民在文字、天文、历法、建筑、数学、医学等方面的杰出成就,标志古代亚非地区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三、能力培养:通过对各项成就的掌握,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板书设计:一、古老而神秘的文字1、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2、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3、腓尼基的字母文字二、天文和历法1、太阳历2、太阴历3、星期制度三、古代建筑奇迹四、古代数学成就五、木乃伊六、史诗和神话教学重点:古代东方文字的影响,太阳历、阿拉伯数字,建筑奇迹教学难点:史诗和神话教学过程:文明古国之所以得名,就是因为它们首先创造了非凡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一、古老而神秘的文字(板书)文字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1、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板书)前3000年,古代埃及人已经使用象形文字,它是用象形符号把客观物体形象描摹下来的一种文字,即所谓"画成其物",属表意符号。用一定的图形表示一定的事物或概念。古代象形文字大约有700个,后来象形文字有了一定的发展,它不仅表示一定的概念,还具有表音的作用,并出现了音节字,在此基础上,音节字中有一小部分简化成字母符号,共有24个,只有辅音,没有元音。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最初是刻在石头、木头或草纸上通常是由右向左书写,但也可以从左向右书写。在埃及的神庙、陵墓、石柱、石碑、悬崖岩石至今还保留有象形文字。象形文字为研究古代埃及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重要资料。古代埃及象形文字有三种:碑铭体、僧侣体、人民体。因图形文字符号中有人插入物和动物,其面孔向哪一边,字就从哪一边开始写,故字序并不难认。罗塞塔石碑、商博良、成功释读。2、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板书)大约在前3000多年,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文字。苏美尔人的文字是逐步产生的,其间由借助图形表达某种观念到文字的出现经过了一千多年的演变过程。最古老的楔形文字是从右到左直行写的,因为书写不便,后来就把字形侧转90度,改成从左到右横行。苏美尔人就地取材,用黏土制成泥版作为"纸",每块重约1千克,他们用形状尖头的芦苇杆、骨棒、木棍当"笔",在泥版上勾勒出各种符号,由于落笔处印痕较深宽,提笔处较细狭,形状很像木楔,所以这种文字称"楔形文字"或"箭头字"。书写好的泥版不受虫蛀,不会腐烂,可以保存数千年,楔形文字后来传到西亚很多地方,阿卡德、巴比伦、波斯对它略作修改,改成西亚通用的文字。罗林生、《贝希斯顿铭文》、楔形文字释读。3、腓尼基的字母文字(板书)腓尼基人经过长期的发展,发明了22个字母,为后来的字母文字产生奠定了基础。二、天文和历法(板书)太阳历(板书)埃及的太阳历早在6000多年前就问世了。它的创立与计算尼罗河水的涨落期的需要有关。埃及人为了不误农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渐掌握了尼罗河泛滥的规律。它们发现两次泛滥之间大约相隔365天。同时,还发现每年的17日或18日早晨,尼罗河开始变绿,这是尼罗河即将泛滥的预兆,当尼罗河的潮头来到今天的开罗附近时,天狼星和太阳同时从地平线升起,埃及人把这一天作为一年的开始,两次泛滥之间为一年,以此为根据,把一年分为泛滥期(7-10月)、播种期(11-2月)、收获期(3-6月),生动反映了天文历法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密切关系。埃及人把一年定为365天,分为12个月,每月30天年终加5天作为节日。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虽然它每隔4年就误差一天,但使用起来方便简单,后来传入欧洲,经过罗马教皇格利哥里十三世的不断改进,成为今天通用的公历。)太阴历(板书)两河流域的气候条件恶劣,人们为了知道播种和收获的准确时间,不得不想方设法找出某种标明时日行程来确定周而复始的农作周期。于是当地的人通过对月亮的圆缺变化规律的观察,制定了太阴历。太阴历一年分为12个月,每月以月牙露出这一天不开端,以月亮最圆的一天不月中,以月亮又变成月牙为一月的终结。一年12个月中有6个月为30天,另6个月为29天,全年354天。这同地球绕行太阳一周的时间相差11天,过两三年就要差一个月,这就是"年日不足",他们就设置闰月加以补充,就是每二年或三年加一个闰月,即一年有13个月。汉谟拉比在位时,由政府命令规定置闰,后来逐渐有了固定的周期。3、星期制度(板书)两河流域的人能够区分五大行星和恒星,对五大行星的运行轨道观察得相当准确。他们把星宿和诸神联系起来,星就是神,因此星的符号也就用来表示神的概念。每天有一位星神值班,七天一轮回所以把七天作为一周,分别用日、月、火、水、木、金、土七个星球来命名。所谓"星期",就是星的日期。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去掉了加在星期上的迷信色彩。星期制度一直沿用至今。三、古代建筑奇迹(板书)学生观看课本彩色插图《卡尔纳克神庙遗址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番。卡尔纳克神庙又称"阿蒙神庙",因位于埃及的卡尔纳克村而得名。阿蒙是底比斯的庇护神,后来被尊为太阳神,成为国家最高的神。埃及国王认为自已是太阳神的儿子,每次对外征战后,都认为是阿蒙的保佑,战争结束后,就把大批的战利品献给阿蒙神庙。经过埃及国王几百年的建造,形成一组庞大的寺庙建筑群。它占地18万平方米,相当于从七中到商场,这么长,从七中到夷陵大道这么宽的面积。其主要建筑按一条轴线排列,主庙两旁分出一系列的附属建筑和庭院,整体恰似一座天宫,四周有四尊兴建寺庙的国王的雕像和高达25米至35米的四棱尖顶柱,由整块花岗岩制成,上面布满象形文字,尖端镀有黄金。一条2公里长25米宽的大道通往神庙,两旁各有500个狮身人面像石雕。寺庙入口上部有象征埃及的带翼的太阳,神庙共有十个高大的塔门,其中一个宽113米,高46米,厚15米。主殿内有134根圆柱,蹭的12根最大,每根高达21米,低的也有14米,柱顶上可站100人。层层大殿的地面依次升高。内院设有中央祭坛,四周有圆柱环绕。神庙十分宏伟壮观。卡尔纳克神庙和金字塔一样是古代埃及文明的标志。四、古代数学成就(板书)古代印度人发明了包括零在内的个数字符号,还发明了一般通用的计数法。十个数字符号后来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被误称为"阿拉伯数字",当然,阿拉伯人对十个数字符号也有修改,那就是把印度人的实心"零"改写为"0"。阿拉伯数字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数字。五、木乃伊(板书)木乃伊就是经过防腐处理的干尸。学生阅读课文相关内容。六、史诗和神话(板书)《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世界上最长的两部史诗。其中《摩诃婆罗多》反映了古代印度各阶层广泛的生活面貌,是一部古代印度的社会百科全书,马克思把它比喻为"印度的《伊利亚特》。"《罗摩衍那》经过长时期完成,其基本内容在前5世纪已形成,笈多王朝时才编定成本,其中有大量的神话和传说,有哲学、宗教、和法学的论述,也人抒怀诗、戏剧成分、规戒性的箴言和各种科学知识。这部史诗是古代印度人民世代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文学的珍宝,受到各国学者的高度重视和评价。课堂小结:略课堂练习:完成课后习题习。 世界历史第一册第05课西方文明之源--古代希腊教学目的一、基础知识: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斯巴达、雅典,希腊奴隶制经济的繁荣,伯利克里当政期间的雅典,希腊城邦的衰落,亚历山大的东侵和亚历山大帝国。二、思想认识:1、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希腊的繁荣是建立在奴隶制经济的基础上的。2、亚历山大的东侵给被征服地区的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但他把广大地区统一为一个大帝国,加强了这一地区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三、能力培养:指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认识亚历山大的东侵的后果,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板书设计:一、爱琴文明二、古代希腊城邦的兴衰1、斯巴达2、雅典3、希腊奴隶制经济的繁荣4、伯利克里当政期间的雅典的昌盛5、希腊城邦的衰落三、亚历山大帝国1、马其顿控制希腊2、亚历山大东侵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教学重点:斯巴达和雅典。雅典的繁荣。教学难点:对伯利克里和亚历山大的正确评价。教学过程:欧洲文明的发源地是古代希腊。而古代希腊文明的分期是:1、爱琴文明时代。2、荷马时代。3、早期希腊。4、希腊古典时代。5、马其顿控制下的希腊。共分五个时期。一、爱琴文明(板书)克里特迈锡尼文明存在于大约前2000年-前1100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欧洲最古老的文明。因克里特和迈锡尼地处爱琴海,并集中反映了爱琴文明的特点,又称"爱琴文明"。前约12世纪,从北方来的尚处于原始社会的多利亚人入侵,毁灭了迈锡尼文明,氏族制度重新盛行,希腊历史的发展出现暂时的倒退。约前11-前9世纪,希腊原始公社制度逐渐瓦解,奴隶已经出现,正处于阶级社会的前夜。二、古代希腊城邦的兴衰(板书)约前8世纪-前6世纪,是希腊奴隶制城邦形成时期。1、斯巴达(板书)欺斯巴达人就是入侵的多利亚人,通常指统治斯巴达的奴隶主阶级。斯巴达人把被征服地区的土著居民大部分变作奴隶,称为"希洛人",小部分驱逐到边区,称"皮里阿西人"。全体斯巴达成年男子都是全权公民,构成统治阶级。前5世纪,他们大约有9千户,每户从国家领一份土地和耕种土地的希洛人。土地和奴隶的所有权属于国家,不得转让买卖,以防斯巴达人财产分化。希洛人约二十万人,他们住在斯巴达人庄外,固定在土地土地上,有自己的家庭,带着自己的农具和种子给斯巴达人耕种,每年向主人缴纳大量的谷物和乳酪。他们没有人身自由,战时还要担任运输、修筑工事等劳役。斯巴达人对希洛人严加防范,为了巩固统治,每年监察官上任,就屠杀一次希洛人,以铲除可疑分子和在体力上、能力方面较强的人,防止他们造反。正因为如此,斯巴达人有极其独特的教育模式。2、雅典(板书)3、希腊奴隶制经济的繁荣(板书)4、伯利克里当政期间的雅典的昌盛(板书)5、希腊城邦的衰落(板书)三、亚历山大帝国(板书)1、马其顿控制希腊(板书)2、亚历山大东侵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板书)课堂小结:课堂练习:完成课后习题习。世界历史第一册第08课欧洲早期封建国家教学目的一、基础知识:法兰克王国的建立、查理曼。9世纪英法德意四个主发欧洲国家已奠定了基础。西欧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特点:封建等级制度、封建主和农奴、城市重新兴起。二、思想认识:1、封建社会比奴隶社会进步,因为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农奴和奴隶的处境也有所不同在生产中表现出一定的主动性。2、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欧早1000多年,在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都显示出先进性。三、能力培养:思考"西欧封建社会初期和当时的中国的情况有什么不同"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进行比较的能力。板书设计:一、从法兰克王国到查理曼大帝1、法兰克王国2、查理曼帝国二、西欧主要封建国家1、查理曼帝国分裂2、英吉利王国形成三、西欧封建社会1、9世纪西欧封建制度开始确立2、封建等级制度3、封建主和农奴4、城市重新兴起教学重点:西欧主要封建国家和西欧封建社会教学难点:西欧封建社会教学过程:学生回忆希腊、罗马历史的有关内容。指出: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是西欧奴隶社会瓦解的标志。同时也是西欧封建制度逐渐形成的开始。强调:我国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欧早1000多年。一、从法兰克王国到查理曼大帝(板书)1、法兰克王国(板书)6世纪初的法兰克王国发展为西欧最强大的国家。勾划:法兰克王国是第一个接受基督教的日耳曼人国家。是一种相互利用。2、查理曼帝国(板书)深重观看课本插图,和彩色插图。教皇为查理曼加冕,演变为查理曼帝国。也是一种相互利用的关系:查理曼强大了,教皇才亲自为他加冕,而通过给他加冕,查理曼实际上也成了教皇利益的保护者。深重自学查理曼提倡学习的有关内容。二、西欧主要封建国家(板书)利用挂图《842年的查理曼帝国》,了解法、德、意三国的缘起。1、查理曼帝国分裂(板书)记忆法、德、意三国是由查理曼帝国分裂而来。2、英吉利王国形成(板书)与欧洲大陆一衣带水的不列颠也是日耳曼人的一支所建,先是几个小王国,9世纪早期才开始统一为英吉利王国。三、西欧封建社会1、9世纪西欧封建制度开始确立(板书)西欧封建社会的确立经过了几百年时间。注意:中国此时已是强盛的唐朝时期。2、封建等级制度(板书)插图《西欧封建等级》。3、封建主和农奴(板书)学生阅读课文相关内容。4、城市重新兴起(板书)学生阅读课文相关内容。课堂小结:略课堂练习:完成课后习题习。世界历史第一册第09课拜占廷帝国和基督教教学目的一、基础知识:基督教产生的背景和教义,基督教性质的变化和发展演变。二、思想认识:1、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能够继续独立发展,并保持繁荣局面,其根本原因是封建制度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2、基督教性质的变化和发展演变表明,基督教会是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工具。三、能力培养:指导学生自学拜占廷帝国的有关内容,培养学生通过自学,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板书设计:一、拜占廷帝国及文化二、基督教1、产生2、性质的变化3、基督教势力的膨胀和分裂4、宗教改革运动教学重点:基督教产生的背景、基督教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教学难点:评价西欧中世纪基督教会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回忆罗马帝国分裂的有关内容,指出,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却能够继续独立发展,原因何在?请学生阅读课文相关内容。一、拜占廷帝国及文化(板书)学生阅读过程中,向学生指出,拜占廷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首都是君士坦丁堡,兴盛时的拜占廷帝国疆域主要包括:地中海西岸、小亚细亚和埃及、北非地中海沿岸、西班牙南部、意大利、巴尔干半岛。要求学生完成自学的任务:收集帝国发展的特点,工商业繁荣的情况,文化发达的表现等。自学小结时指出: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能够继续独立发展,并保持繁荣局面,其根本原因是封建制度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二、基督教(板书)1、产生(板书)背景: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奴隶灾难深重,多次起来反抗,多以失败而终,在这种形势下产生,便渴望有人来拯救他们,这便出现早期的基督教。2、性质的变化(板书)基督教早期是一个反对富人和罗马统治的宗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意愿,有一定的进步作用。但是基督教教人忍耐苦难,实际上是反对人民的斗争,正是这一点为统治阶级所利用,被罗马皇帝定为国教,成为罗马奴隶主统治人民的工具。罗马奴隶主改变对基督教的态度的原因有三:一是虽然大力镇压,基督教却依旧广泛传播。二是一些富人、官吏也纷纷加入教会,并且逐渐把持教会的领导权,。三是教义中提倡的驯服、忍耐、阶级调和,具有麻痹人民斗志的作用。有关耶稣的知识:耶稣是基督教传说中的一个救世主的形象,按基督教的文献所说,上帝有一次在巴勒斯坦的伯利恒显灵,使马利来(后称圣母)受孕生了耶稣。耶稣长大后有神力,能起死回生,驱魔除妖,收了12个门徒,影响日盛。罗马地方官追缉他因门徒犹大的出卖而于一个星期五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三天后复活,不久升天。基督教宣称,耶稣的死是替人类受难。为了纪念他,基督教往往用十字架作标记。3、基督教势力的膨胀和分裂(板书)西欧封建化的过程,就是基督教在欧洲传播的过程。教会作为当时唯一的有组织的力量,被统治阶级用来做暴力的补充。教会则在暴力支持下扩张,并且日益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统治者拨赠教会大量的土地,信徒也不断捐赠教会大量的土地,教会还"以天堂作为约许,以地狱作为恫吓,诱使农民放弃自己的财产。"教会的修道院经营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甚至办理抵压和放贷。教会向教徒征收什一税,教会利用《圣经》中所载农产品的1分之一"属于上帝"的说法,向居民收取什一税。779年,查理曼规定,缴纳什一税是法兰克每个居民的义务。10世纪中期,西欧各国普遍实行。直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西欧才陆续废除这一规定。教会严厉控制人们的思想。据统计,被西班牙异端法庭判罪的人高达38万人。1054年,即十一世纪,教会分裂。罗马教会与拜占廷的教会正式决裂。拜占廷教会称希腊正教会(东正教),同罗马教会(天主教)分道扬镳。4、宗教改革运动(板书)学生阅读课文相关内容。了解如赎罪券、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等知识。新教。这样基督教就分为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大教派,延续至今。课堂小结:略课堂练习:完成课后习题习。世界历史第一册第10课东亚的封建国家教学目的一、基础知识: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大部。李成桂建李朝并改国号为朝鲜。大和统一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武士阶层的形成和幕府统治的开始。二、思想认识:1、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和李朝的建立,都促进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朝两国有着悠久的友好关系。大化改新标志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三、能力培养:通过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意义的学习,培养学生评价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板书设计:一、新罗的统一和朝鲜王朝的建立1、新罗统一朝鲜半岛2、朝鲜王朝的建立二、日本大化改新1、大和奴隶制国家2、大化改新3、幕府统治的建立教学重点:新罗统一朝鲜半岛;日本大化改新教学难点:日本大化改新和日本社会性质的变化教学过程:用"唇齿相依"、"一衣带水"两个成语导入新课。在中国的东部,有两个与中国有密切关系的国家,一个就是与中国"唇齿相依"的朝鲜,另一个就是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本节课重点了解这两个国家的封建化过程。一、新罗的统一和朝鲜王朝的建立(板书)朝鲜是东方文明古国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在朝鲜半岛上发掘出许多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和遗物,说明半岛上从很古的时候就有人居住。公元前后,居住在半岛的北部高句丽人的原始公社制度瓦解,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后来居住在半岛南部的韩人,在半岛西南部和东南部分别建立了百济和新罗两个奴隶制国家。从此,半岛上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史称"三国时代"。几百年间,随着三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