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性惊厥的急救处理规范热性惊厥的急救处理规范1热性惊厥(febrileseizure,FS)过去又常称为高热惊厥,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发作性疾病。热性惊厥(febrileseizure,FS)2FS的发病具有一定的家族性,患儿近亲中常可以找到惊厥病史,因此本病有专家学者认为属于多基因遗传性疾病。FS的发病具有一定的家族性,患儿近亲中常可以找到惊厥病史,因3惊厥是神经元功能紊乱引起的脑细胞突然异常放电所导致的不自主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可伴或不伴发热,伴有发热者多有感染性疾病的存在。惊厥4热性惊厥主要见于婴幼儿时期(6个月至5岁),并且常在发热性疾病初期(尤其是发热24小时内、体温骤然上升时)发生,部分患儿可能表现为惊厥发作缓解后才出现发热。热性惊厥的急救处理规范优质课件5定义目前国内对于FS尚无完全统一的定义,但多数学者采用的定义为初次惊厥发作在6个月~5岁之间,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的初期,体温在38℃以上时突然出现惊厥,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异常,既往没有无热惊厥病史。定义6分类热性惊厥依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单纯型(典型)和复杂型(不典型)两种类型,临床以单纯型最多见,预后良好。分类71.
单纯型FS临床常见,指6个月5岁小儿在发热性疾病期间的全身性惊厥发作,常表现为全面强直阵挛发作,持续时间多小于1015min,惊厥发作多出现于热程初起的24小时内,24小时内或同一热性病程中惊厥发作仅1次,惊厥发作缓解后患儿神清、精神反应正常,可除外其他神经系统急症,患儿一般无神经系统缺陷。热性惊厥的急救处理规范优质课件8脑电图明显异常者疗程应适当延长。对多数FS惊厥发作患儿有效。热性惊厥主要见于婴幼儿时期(6个月至5岁),并且常在发热性疾病初期(尤其是发热24小时内、体温骤然上升时)发生,部分患儿可能表现为惊厥发作缓解后才出现发热。③惊厥发作必要时需吸氧。目前国内对于FS尚无完全统一的定义,但多数学者采用的定义为初次惊厥发作在6个月~5岁之间,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的初期,体温在38℃以上时突然出现惊厥,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异常,既往没有无热惊厥病史。热性惊厥的急救处理规范2.发热24小时内、体温突然升高时出现惊厥,发作后多不遗留任何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部分复杂型FS可有偏瘫、嗜睡、病理征等。热性惊厥的急救处理规范平时不予止惊药物,但发热时立即经直肠或口服抗惊厥剂地西泮,一般用量为0.疗程一般2年,即连续服药至不再有惊厥发作2年以上,再缓慢减量停药。对于明确为单纯型FS且无神经系统异常体征或表现、既往有FS发作病史的患儿可不常规行脑脊液检查,但对于复杂型FS或小婴幼儿初次发作的有热惊厥(尤其是1岁以内的)的患儿除非有明确证据可以除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则需考虑行脑脊液检查以除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临床常见,指6个月5岁小儿在发热性疾病期间的全身性惊厥发作,常表现为全面强直阵挛发作,持续时间多小于1015min,惊厥发作多出现于热程初起的24小时内,24小时内或同一热性病程中惊厥发作仅1次,惊厥发作缓解后患儿神清、精神反应正常,可除外其他神经系统急症,患儿一般无神经系统缺陷。曾经反复出现FS的患儿可适当放宽应用退热药指征。临床常见,指6个月5岁小儿在发热性疾病期间的全身性惊厥发作,常表现为全面强直阵挛发作,持续时间多小于1015min,惊厥发作多出现于热程初起的24小时内,24小时内或同一热性病程中惊厥发作仅1次,惊厥发作缓解后患儿神清、精神反应正常,可除外其他神经系统急症,患儿一般无神经系统缺陷。大部分FS患儿不会发展为癫痫,但可以出现复发。1.好发年龄6个月—5岁。脑电图明显异常者疗程应适当延长。3.多为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少数为消化道感染或出疹性疾病所引起。
部分患儿可在以后的发热性疾病时再次惊厥发作,但大多于3岁后发作减少,6岁后不再发作。脑电图明显异常者疗程应适当延长。部分患儿可在以92.复杂型FS;
可为局限或全面性发作,持续时间大于15min,24h内或1次热程中发作大于1次,惊厥常反复发作,惊厥发作后可有Todd’s麻痹或嗜睡等,或既往有神经系统缺陷。6岁后可能继续发作,伴发热或无热发作,易发展为癫痫或因反复严重发作可导致惊厥性脑损伤。2.复杂型FS;10辅助检查
对于明确为单纯型FS且无神经系统异常体征或表现、既往有FS发作病史的患儿可不常规行脑脊液检查,但对于复杂型FS或小婴幼儿初次发作的有热惊厥(尤其是1岁以内的)的患儿除非有明确证据可以除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则需考虑行脑脊液检查以除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辅助检查对于明确为单纯型FS且无神经系统异常体征或表11FS患儿如果惊厥反复发作(一次病程或多次病程)建议查头颅影像学检查、脑电图等以协助寻找有无颅内疾患,协助预测发展为癫痫的可能性。FS患儿如果惊厥反复发作(一次病程或多次病程)建议查头颅影像12诊断要点1.好发年龄6个月—5岁。
2.发热24小时内、体温突然升高时出现惊厥,发作后多不遗留任何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部分复杂型FS可有偏瘫、嗜睡、病理征等。
3.多为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少数为消化道感染或出疹性疾病所引起。
诊断要点134.除外其他惊厥性疾病,尤其是颅内感染或非感染性疾患导致的惊厥发作。
5.若有热性惊厥既往史或家族史更支持本病诊断。4.除外其他惊厥性疾病,尤其是颅内感染或非感染性疾患导致的惊141.一般治疗
①退热体温超过38.5℃时需要考虑使用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10~15mg/kg,或布洛芬510mg/kg。曾经反复出现FS的患儿可适当放宽应用退热药指征。②积极查找并治疗可能存在的感染。③惊厥发作必要时需吸氧。1.一般治疗
15热性惊厥(febrileseizure,FS)目前国内对于FS尚无完全统一的定义,但多数学者采用的定义为初次惊厥发作在6个月~5岁之间,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的初期,体温在38℃以上时突然出现惊厥,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异常,既往没有无热惊厥病史。热性惊厥(febrileseizure,FS)脑电图明显异常者疗程应适当延长。①有FS或癫痫家族史;1.好发年龄6个月—5岁。热性惊厥(febrileseizure,FS)临床常见,指6个月5岁小儿在发热性疾病期间的全身性惊厥发作,常表现为全面强直阵挛发作,持续时间多小于1015min,惊厥发作多出现于热程初起的24小时内,24小时内或同一热性病程中惊厥发作仅1次,惊厥发作缓解后患儿神清、精神反应正常,可除外其他神经系统急症,患儿一般无神经系统缺陷。③惊厥发作必要时需吸氧。FS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热性惊厥的急救处理规范疗程一般2年,即连续服药至不再有惊厥发作2年以上,再缓慢减量停药。1.好发年龄6个月—5岁。为防止地西泮在体内蓄积,24小时内不超过4次。FS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①有FS或癫痫家族史;同时应及时退热并治疗原发病。4.除外其他惊厥性疾病,尤其是颅内感染或非感染性疾患导致的惊厥发作。①地西泮(安定)灌肠或静脉给予地西泮(0.多数FS持续时间短暂,频繁或长时间惊厥者,应采取紧急处理措施选用快速有效的药物阻止惊厥发作。2.惊厥发作时的治疗
多数FS持续时间短暂,频繁或长时间惊厥者,应采取紧急处理措施选用快速有效的药物阻止惊厥发作。常用药物为:①地西泮(安定)灌肠或静脉给予地西泮(0.30.5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10mg。对多数FS惊厥发作患儿有效。热性惊厥(febrileseizure,FS)2.惊厥发作时16FS持续状态地西泮或水合氯醛无效可选用咪达唑仑或其他静脉用止惊药(苯妥英钠、氯硝西泮、劳拉西泮等)。FS持续状态地西泮或水合氯醛无效可选用咪达唑仑或其17婴幼儿使用地西泮时需注意其可能出现的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因此推注过程一定要缓慢,要注意监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做好心肺复苏的准备。婴幼儿使用地西泮时需注意其可能出现的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因此18间歇性短程给药主要用于曾有15~20分钟以上长时间惊厥发作史或有癫痫危险因素或有2次或更多次热性惊厥发作史的患儿。间歇性短程给药19平时不予止惊药物,但发热时立即经直肠或口服抗惊厥剂地西泮,一般用量为0.3~0.5mg/kg,若8小时后仍发热,可再次直肠注入或口服一次,必要时8小时后重复第3次给药。为防止地西泮在体内蓄积,24小时内不超过4次。同时应及时退热并治疗原发病。疗程一般为2年,或用至患儿45岁。平时不予止惊药物,但发热时立即经直肠或口服抗惊厥剂地西泮,一20长期口服抗癫痫药FS患儿长期每天服用抗癫痫药,以减少热性惊厥复发和惊厥性脑损伤,但基于药物相关副作用对于FS患儿仍不推荐常规或预防性口服抗癫痫药,长期口服抗癫痫药21主要用于已有2次或更多次低热(<38℃)发作史或有超过15~20分钟的长程发作史或有癫痫危险因素经采用间歇短程用药无效或难以实施(如从发热到惊厥出现的间期太短)或有4次或更多次热性惊厥发作史的患儿。主要用于已有2次或更多次低热(<38℃)发作史或有超过15~22可选择苯巴比妥[3—5mg/(kg.d)]或丙戊酸钠[2030mg/(kg.d)]或左乙拉西坦口服。疗程一般2年,即连续服药至不再有惊厥发作2年以上,再缓慢减量停药。脑电图明显异常者疗程应适当延长。热性惊厥的急救处理规范优质课件231.好发年龄6个月—5岁。③惊厥发作必要时需吸氧。5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10mg。①有FS或癫痫家族史;③惊厥发作必要时需吸氧。热性惊厥主要见于婴幼儿时期(6个月至5岁),并且常在发热性疾病初期(尤其是发热24小时内、体温骤然上升时)发生,部分患儿可能表现为惊厥发作缓解后才出现发热。4.除外其他惊厥性疾病,尤其是颅内感染或非感染性疾患导致的惊厥发作。②积极查找并治疗可能存在的感染。1.好发年龄6个月—5岁。FS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脑电图明显异常者疗程应适当延长。5.若有热性惊厥既往史或家族史更支持本病诊断。脑电图明显异常者疗程应适当延长。2.发热24小时内、体温突然升高时出现惊厥,发作后多不遗留任何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部分复杂型FS可有偏瘫、嗜睡、病理征等。对于明确为单纯型FS且无神经系统异常体征或表现、既往有FS发作病史的患儿可不常规行脑脊液检查,但对于复杂型FS或小婴幼儿初次发作的有热惊厥(尤其是1岁以内的)的患儿除非有明确证据可以除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则需考虑行脑脊液检查以除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曾经反复出现FS的患儿可适当放宽应用退热药指征。脑电图明显异常者疗程应适当延长。1.好发年龄6个月—5岁。FS患儿长期每天服用抗癫痫药,以减少热性惊厥复发和惊厥性脑损伤,但基于药物相关副作用对于FS患儿仍不推荐常规或预防性口服抗癫痫药,平时不予止惊药物,但发热时立即经直肠或口服抗惊厥剂地西泮,一般用量为0.FS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过去又常称为高热惊厥,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发作性疾病。FS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FS持续状态地西泮或水合氯醛无效可选用咪达唑仑或其他静脉用止惊药(苯妥英钠、氯硝西泮、劳拉西泮等)。热性惊厥(febrileseizure,FS)一般治疗FS患儿长期每天服用抗癫痫药,以减少热性惊厥复发和惊厥性脑损伤,但基于药物相关副作用对于FS患儿仍不推荐常规或预防性口服抗癫痫药,热性惊厥的急救处理规范4.除外其他惊厥性疾病,尤其是颅内感染或非感染性疾患导致的惊厥发作。主要用于曾有15~20分钟以上长时间惊厥发作史或有癫痫危险因素或有2次或更多次热性惊厥发作史的患儿。6岁后可能继续发作,伴发热或无热发作,易发展为癫痫或因反复严重发作可导致惊厥性脑损伤。3.多为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少数为消化道感染或出疹性疾病所引起。脑电图明显异常者疗程应适当延长。疗程一般2年,即连续服药至不再有惊厥发作2年以上,再缓慢减量停药。①有FS或癫痫家族史;FS持续状态地西泮或水合氯醛无效可选用咪达唑仑或其他静脉用止惊药(苯妥英钠、氯硝西泮、劳拉西泮等)。3.多为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少数为消化道感染或出疹性疾病所引起。6岁后可能继续发作,伴发热或无热发作,易发展为癫痫或因反复严重发作可导致惊厥性脑损伤。5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10mg。曾经反复出现FS的患儿可适当放宽应用退热药指征。目前国内对于FS尚无完全统一的定义,但多数学者采用的定义为初次惊厥发作在6个月~5岁之间,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的初期,体温在38℃以上时突然出现惊厥,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异常,既往没有无热惊厥病史。1.好发年龄6个月—5岁。热性惊厥主要见于婴幼儿时期(6个月至5岁),并且常在发热性疾病初期(尤其是发热24小时内、体温骤然上升时)发生,部分患儿可能表现为惊厥发作缓解后才出现发热。临床常见,指6个月5岁小儿在发热性疾病期间的全身性惊厥发作,常表现为全面强直阵挛发作,持续时间多小于1015min,惊厥发作多出现于热程初起的24小时内,24小时内或同一热性病程中惊厥发作仅1次,惊厥发作缓解后患儿神清、精神反应正常,可除外其他神经系统急症,患儿一般无神经系统缺陷。临床常见,指6个月5岁小儿在发热性疾病期间的全身性惊厥发作,常表现为全面强直阵挛发作,持续时间多小于1015min,惊厥发作多出现于热程初起的24小时内,24小时内或同一热性病程中惊厥发作仅1次,惊厥发作缓解后患儿神清、精神反应正常,可除外其他神经系统急症,患儿一般无神经系统缺陷。①有FS或癫痫家族史;FS患儿长期每天服用抗癫痫药,以减少热性惊厥复发和惊厥性脑损伤,但基于药物相关副作用对于FS患儿仍不推荐常规或预防性口服抗癫痫药,为防止地西泮在体内蓄积,24小时内不超过4次。热性惊厥(febrileseizure,FS)可为局限或全面性发作,持续时间大于15min,24h内或1次热程中发作大于1次,惊厥常反复发作,惊厥发作后可有Todd’s麻痹或嗜睡等,或既往有神经系统缺陷。FS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1.好发年龄6个月—5岁。同时应及时退热并治疗原发病。3.多为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少数为消化道感染或出疹性疾病所引起。脑电图明显异常者疗程应适当延长。同时应及时退热并治疗原发病。目前国内对于FS尚无完全统一的定义,但多数学者采用的定义为初次惊厥发作在6个月~5岁之间,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的初期,体温在38℃以上时突然出现惊厥,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异常,既往没有无热惊厥病史。FS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大部分FS患儿不会发展为癫痫,但可以出现复发。FS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①有FS或癫痫家族史;②首次FS年龄小于18个月;③惊厥时体温为低热;④发热早期出现惊厥。复杂型和单纯型FS复发的危险因素相似。1.好发年龄6个月—5岁。平时不予止惊药物,但发热时立即经直24热性惊厥的急救处理规范热性惊厥的急救处理规范25热性惊厥(febrileseizure,FS)过去又常称为高热惊厥,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发作性疾病。热性惊厥(febrileseizure,FS)26FS的发病具有一定的家族性,患儿近亲中常可以找到惊厥病史,因此本病有专家学者认为属于多基因遗传性疾病。FS的发病具有一定的家族性,患儿近亲中常可以找到惊厥病史,因27惊厥是神经元功能紊乱引起的脑细胞突然异常放电所导致的不自主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可伴或不伴发热,伴有发热者多有感染性疾病的存在。惊厥28热性惊厥主要见于婴幼儿时期(6个月至5岁),并且常在发热性疾病初期(尤其是发热24小时内、体温骤然上升时)发生,部分患儿可能表现为惊厥发作缓解后才出现发热。热性惊厥的急救处理规范优质课件29定义目前国内对于FS尚无完全统一的定义,但多数学者采用的定义为初次惊厥发作在6个月~5岁之间,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的初期,体温在38℃以上时突然出现惊厥,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异常,既往没有无热惊厥病史。定义30分类热性惊厥依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单纯型(典型)和复杂型(不典型)两种类型,临床以单纯型最多见,预后良好。分类311.
单纯型FS临床常见,指6个月5岁小儿在发热性疾病期间的全身性惊厥发作,常表现为全面强直阵挛发作,持续时间多小于1015min,惊厥发作多出现于热程初起的24小时内,24小时内或同一热性病程中惊厥发作仅1次,惊厥发作缓解后患儿神清、精神反应正常,可除外其他神经系统急症,患儿一般无神经系统缺陷。热性惊厥的急救处理规范优质课件32脑电图明显异常者疗程应适当延长。对多数FS惊厥发作患儿有效。热性惊厥主要见于婴幼儿时期(6个月至5岁),并且常在发热性疾病初期(尤其是发热24小时内、体温骤然上升时)发生,部分患儿可能表现为惊厥发作缓解后才出现发热。③惊厥发作必要时需吸氧。目前国内对于FS尚无完全统一的定义,但多数学者采用的定义为初次惊厥发作在6个月~5岁之间,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的初期,体温在38℃以上时突然出现惊厥,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异常,既往没有无热惊厥病史。热性惊厥的急救处理规范2.发热24小时内、体温突然升高时出现惊厥,发作后多不遗留任何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部分复杂型FS可有偏瘫、嗜睡、病理征等。热性惊厥的急救处理规范平时不予止惊药物,但发热时立即经直肠或口服抗惊厥剂地西泮,一般用量为0.疗程一般2年,即连续服药至不再有惊厥发作2年以上,再缓慢减量停药。对于明确为单纯型FS且无神经系统异常体征或表现、既往有FS发作病史的患儿可不常规行脑脊液检查,但对于复杂型FS或小婴幼儿初次发作的有热惊厥(尤其是1岁以内的)的患儿除非有明确证据可以除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则需考虑行脑脊液检查以除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临床常见,指6个月5岁小儿在发热性疾病期间的全身性惊厥发作,常表现为全面强直阵挛发作,持续时间多小于1015min,惊厥发作多出现于热程初起的24小时内,24小时内或同一热性病程中惊厥发作仅1次,惊厥发作缓解后患儿神清、精神反应正常,可除外其他神经系统急症,患儿一般无神经系统缺陷。曾经反复出现FS的患儿可适当放宽应用退热药指征。临床常见,指6个月5岁小儿在发热性疾病期间的全身性惊厥发作,常表现为全面强直阵挛发作,持续时间多小于1015min,惊厥发作多出现于热程初起的24小时内,24小时内或同一热性病程中惊厥发作仅1次,惊厥发作缓解后患儿神清、精神反应正常,可除外其他神经系统急症,患儿一般无神经系统缺陷。大部分FS患儿不会发展为癫痫,但可以出现复发。1.好发年龄6个月—5岁。脑电图明显异常者疗程应适当延长。3.多为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少数为消化道感染或出疹性疾病所引起。
部分患儿可在以后的发热性疾病时再次惊厥发作,但大多于3岁后发作减少,6岁后不再发作。脑电图明显异常者疗程应适当延长。部分患儿可在以332.复杂型FS;
可为局限或全面性发作,持续时间大于15min,24h内或1次热程中发作大于1次,惊厥常反复发作,惊厥发作后可有Todd’s麻痹或嗜睡等,或既往有神经系统缺陷。6岁后可能继续发作,伴发热或无热发作,易发展为癫痫或因反复严重发作可导致惊厥性脑损伤。2.复杂型FS;34辅助检查
对于明确为单纯型FS且无神经系统异常体征或表现、既往有FS发作病史的患儿可不常规行脑脊液检查,但对于复杂型FS或小婴幼儿初次发作的有热惊厥(尤其是1岁以内的)的患儿除非有明确证据可以除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则需考虑行脑脊液检查以除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辅助检查对于明确为单纯型FS且无神经系统异常体征或表35FS患儿如果惊厥反复发作(一次病程或多次病程)建议查头颅影像学检查、脑电图等以协助寻找有无颅内疾患,协助预测发展为癫痫的可能性。FS患儿如果惊厥反复发作(一次病程或多次病程)建议查头颅影像36诊断要点1.好发年龄6个月—5岁。
2.发热24小时内、体温突然升高时出现惊厥,发作后多不遗留任何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部分复杂型FS可有偏瘫、嗜睡、病理征等。
3.多为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少数为消化道感染或出疹性疾病所引起。
诊断要点374.除外其他惊厥性疾病,尤其是颅内感染或非感染性疾患导致的惊厥发作。
5.若有热性惊厥既往史或家族史更支持本病诊断。4.除外其他惊厥性疾病,尤其是颅内感染或非感染性疾患导致的惊381.一般治疗
①退热体温超过38.5℃时需要考虑使用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10~15mg/kg,或布洛芬510mg/kg。曾经反复出现FS的患儿可适当放宽应用退热药指征。②积极查找并治疗可能存在的感染。③惊厥发作必要时需吸氧。1.一般治疗
39热性惊厥(febrileseizure,FS)目前国内对于FS尚无完全统一的定义,但多数学者采用的定义为初次惊厥发作在6个月~5岁之间,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的初期,体温在38℃以上时突然出现惊厥,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异常,既往没有无热惊厥病史。热性惊厥(febrileseizure,FS)脑电图明显异常者疗程应适当延长。①有FS或癫痫家族史;1.好发年龄6个月—5岁。热性惊厥(febrileseizure,FS)临床常见,指6个月5岁小儿在发热性疾病期间的全身性惊厥发作,常表现为全面强直阵挛发作,持续时间多小于1015min,惊厥发作多出现于热程初起的24小时内,24小时内或同一热性病程中惊厥发作仅1次,惊厥发作缓解后患儿神清、精神反应正常,可除外其他神经系统急症,患儿一般无神经系统缺陷。③惊厥发作必要时需吸氧。FS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热性惊厥的急救处理规范疗程一般2年,即连续服药至不再有惊厥发作2年以上,再缓慢减量停药。1.好发年龄6个月—5岁。为防止地西泮在体内蓄积,24小时内不超过4次。FS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①有FS或癫痫家族史;同时应及时退热并治疗原发病。4.除外其他惊厥性疾病,尤其是颅内感染或非感染性疾患导致的惊厥发作。①地西泮(安定)灌肠或静脉给予地西泮(0.多数FS持续时间短暂,频繁或长时间惊厥者,应采取紧急处理措施选用快速有效的药物阻止惊厥发作。2.惊厥发作时的治疗
多数FS持续时间短暂,频繁或长时间惊厥者,应采取紧急处理措施选用快速有效的药物阻止惊厥发作。常用药物为:①地西泮(安定)灌肠或静脉给予地西泮(0.30.5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10mg。对多数FS惊厥发作患儿有效。热性惊厥(febrileseizure,FS)2.惊厥发作时40FS持续状态地西泮或水合氯醛无效可选用咪达唑仑或其他静脉用止惊药(苯妥英钠、氯硝西泮、劳拉西泮等)。FS持续状态地西泮或水合氯醛无效可选用咪达唑仑或其41婴幼儿使用地西泮时需注意其可能出现的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因此推注过程一定要缓慢,要注意监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做好心肺复苏的准备。婴幼儿使用地西泮时需注意其可能出现的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因此42间歇性短程给药主要用于曾有15~20分钟以上长时间惊厥发作史或有癫痫危险因素或有2次或更多次热性惊厥发作史的患儿。间歇性短程给药43平时不予止惊药物,但发热时立即经直肠或口服抗惊厥剂地西泮,一般用量为0.3~0.5mg/kg,若8小时后仍发热,可再次直肠注入或口服一次,必要时8小时后重复第3次给药。为防止地西泮在体内蓄积,24小时内不超过4次。同时应及时退热并治疗原发病。疗程一般为2年,或用至患儿45岁。平时不予止惊药物,但发热时立即经直肠或口服抗惊厥剂地西泮,一44长期口服抗癫痫药FS患儿长期每天服用抗癫痫药,以减少热性惊厥复发和惊厥性脑损伤,但基于药物相关副作用对于FS患儿仍不推荐常规或预防性口服抗癫痫药,长期口服抗癫痫药45主要用于已有2次或更多次低热(<38℃)发作史或有超过15~20分钟的长程发作史或有癫痫危险因素经采用间歇短程用药无效或难以实施(如从发热到惊厥出现的间期太短)或有4次或更多次热性惊厥发作史的患儿。主要用于已有2次或更多次低热(<38℃)发作史或有超过15~46可选择苯巴比妥[3—5mg/(kg.d)]或丙戊酸钠[2030mg/(kg.d)]或左乙拉西坦口服。疗程一般2年,即连续服药至不再有惊厥发作2年以上,再缓慢减量停药。脑电图明显异常者疗程应适当延长。热性惊厥的急救处理规范优质课件471.好发年龄6个月—5岁。③惊厥发作必要时需吸氧。5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10mg。①有FS或癫痫家族史;③惊厥发作必要时需吸氧。热性惊厥主要见于婴幼儿时期(6个月至5岁),并且常在发热性疾病初期(尤其是发热24小时内、体温骤然上升时)发生,部分患儿可能表现为惊厥发作缓解后才出现发热。4.除外其他惊厥性疾病,尤其是颅内感染或非感染性疾患导致的惊厥发作。②积极查找并治疗可能存在的感染。1.好发年龄6个月—5岁。FS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脑电图明显异常者疗程应适当延长。5.若有热性惊厥既往史或家族史更支持本病诊断。脑电图明显异常者疗程应适当延长。2.发热24小时内、体温突然升高时出现惊厥,发作后多不遗留任何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部分复杂型FS可有偏瘫、嗜睡、病理征等。对于明确为单纯型FS且无神经系统异常体征或表现、既往有FS发作病史的患儿可不常规行脑脊液检查,但对于复杂型FS或小婴幼儿初次发作的有热惊厥(尤其是1岁以内的)的患儿除非有明确证据可以除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则需考虑行脑脊液检查以除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曾经反复出现FS的患儿可适当放宽应用退热药指征。脑电图明显异常者疗程应适当延长。1.好发年龄6个月—5岁。FS患儿长期每天服用抗癫痫药,以减少热性惊厥复发和惊厥性脑损伤,但基于药物相关副作用对于FS患儿仍不推荐常规或预防性口服抗癫痫药,平时不予止惊药物,但发热时立即经直肠或口服抗惊厥剂地西泮,一般用量为0.FS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过去又常称为高热惊厥,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发作性疾病。FS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FS持续状态地西泮或水合氯醛无效可选用咪达唑仑或其他静脉用止惊药(苯妥英钠、氯硝西泮、劳拉西泮等)。热性惊厥(febrileseizure,FS)一般治疗FS患儿长期每天服用抗癫痫药,以减少热性惊厥复发和惊厥性脑损伤,但基于药物相关副作用对于FS患儿仍不推荐常规或预防性口服抗癫痫药,热性惊厥的急救处理规范4.除外其他惊厥性疾病,尤其是颅内感染或非感染性疾患导致的惊厥发作。主要用于曾有15~20分钟以上长时间惊厥发作史或有癫痫危险因素或有2次或更多次热性惊厥发作史的患儿。6岁后可能继续发作,伴发热或无热发作,易发展为癫痫或因反复严重发作可导致惊厥性脑损伤。3.多为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少数为消化道感染或出疹性疾病所引起。脑电图明显异常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工厂职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参考答案【轻巧夺冠】
- 2025年员工三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轻巧夺冠】
- 25年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参考答案(基础题)
- 小学一年级语文考试进阶试题及答案
- 25年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黄金题型)
- 2024-2025公司项目部负责人安全培训考试试题答案4A
- 药物选择与治疗原则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独立运行户用风力发电机组合作协议书
- 2024年汽车美容师专业素养提升途径试题及答案
- 药理学考试全景图及试题及答案
- 中小学国家教育智慧平台
- 生产车间5S管理制度
- 2025交管12123学法减分考试题库和答案
- T-JDFA 02-2024 江苏省转型融资主体认定评价标准
- 2025年开封大学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汇编
- 贵州省县中新学校计划项目2025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2023-2024年护师类之护师初级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
- 新外研版高二英语选择性必修三unit2 life behind the lens课件
- 麻醉科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申报标准
- ASTM B658 B658M-11(2020) 无缝和焊接锆和锆合金管标准规格
- 《自然资源听证规定》(2020年修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