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气汤-圣济总录卷六十三-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6f2846054a35282b3f3d91746338e2e/f6f2846054a35282b3f3d91746338e2e1.gif)
![顺气汤-圣济总录卷六十三-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6f2846054a35282b3f3d91746338e2e/f6f2846054a35282b3f3d91746338e2e2.gif)
![顺气汤-圣济总录卷六十三-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6f2846054a35282b3f3d91746338e2e/f6f2846054a35282b3f3d91746338e2e3.gif)
![顺气汤-圣济总录卷六十三-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6f2846054a35282b3f3d91746338e2e/f6f2846054a35282b3f3d91746338e2e4.gif)
![顺气汤-圣济总录卷六十三-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6f2846054a35282b3f3d91746338e2e/f6f2846054a35282b3f3d91746338e2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88顺气汤_圣济总录卷六十三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顺气汤_圣济总录卷六十三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1. 原方 361.1. 组成:白术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两,甘草(微炙)3分。 361.2. 功效:胃中不和,气逆干呕,饮食不下。 361.3. 来源:《圣济总录》卷六十三。 361.4. 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362. 相似度100%:加减四君子汤 362.1. 组成:白茯苓(去皮)1两,人参(去芦)1两,白术1两,甘草(炙)半两。 362.2. 原方对照:白术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两,甘草(微炙)3分。 362.3. 药材组成不变,剂量不同。 362.4. 功效:小儿诸疾。 362.5. 来源:《医方类聚》卷二四三引《局方》。 363. 相似度80%:和中汤 363.1. 组成:人参1两半,白术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甘草(炙,锉)3分,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3分。 363.2. 原方对照:白术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两,甘草(微炙)3分。 363.3. 加:厚朴 363.4. 功效:小儿脾胃虚冷,吐利,不思饮食。 363.5.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七五。 374. 相似度80%:加味四君子汤 374.1. 组成:人参1钱,白茯苓1钱,白术1钱,甘草(炙)5分,熟地黄1钱(砂仁炒)。 374.2. 原方对照:白术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两,甘草(微炙)3分。 374.3. 加:熟地黄 374.4. 功效:发脱落及脐下痛。 374.5. 来源:《济阳纲目》卷一○八。 375. 相似度80%:茯苓汤 375.1. 组成:白茯苓(去黑皮)3两,人参3两,甘草(炙)2两,白术2两,干姜(炮)1两。 375.2. 原方对照:白术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两,甘草(微炙)3分。 375.3. 加:干姜 375.4. 功效:霍乱,心下筑悸,肾气动。 375.5. 来源:《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376. 相似度80%:人参汤 376.1. 组成:人参1两半,白术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藿香1两半,甘草1分(炙,锉)。 376.2. 原方对照:白术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两,甘草(微炙)3分。 386.3. 加:藿香 386.4. 功效:哕逆不止。 386.5. 来源:《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387. 相似度80%:人参饮 387.1. 组成:人参1分,白茯苓(去黑皮)1分,山萸1分,白术1分,甘草(生,锉)半分。 387.2. 原方对照:白术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两,甘草(微炙)3分。 387.3. 加:山萸 387.4. 功效:脾胃气虚弱,不进饮食。 387.5. 来源:《圣济总录》卷四十六。 388. 相似度80%:人参散 388.1. 组成:人参半两(去芦头),白术半两,白茯苓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藿香1分。 388.2. 原方对照:白术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两,甘草(微炙)3分。 388.3. 加:藿香 388.4. 功效:小儿哕逆不止,心神烦乱。 388.5. 来源:《圣惠》卷八十四。 399. 相似度80%:天麻四君子汤 399.1. 组成:人参2钱,白术2钱,白茯苓2钱,天麻2钱,甘草2钱。 399.2. 原方对照:白术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两,甘草(微炙)3分。 399.3. 加:天麻 399.4. 功效:小儿变蒸,吐乳泄泻,慢惊体弱。气虚眩运。 399.5. 来源:《普济方》卷三六一。 3910. 相似度80%:理中化毒汤 3910.1. 组成:人参、白术、白茯苓、甘草、干姜。 3910.2. 原方对照:白术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两,甘草(微炙)3分。 3910.3. 加:干姜 3910.4. 功效:痘疮成浆之时,泄,所出之物清冷者。 3910.5. 来源:《片玉痘疹》卷九。 3911. 相似度80%:吴白术散 3911.1. 组成:白术(去芦,切片子,焙)、人参(去芦,切片子,焙)、白茯苓(去黑皮,锉,焙)、甘草(炙,锉)、阿胶(锉碎,蛤粉炒泡起,去粉用)各等分。 3911.2. 原方对照:白术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两,甘草(微炙)3分。 4011.3. 加:阿胶 4011.4. 来源:《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卷四。 4012. 相似度80%:白术丸 4012.1. 组成:白术1两,人参1两(去芦头),白茯苓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4012.2. 原方对照:白术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两,甘草(微炙)3分。 4012.3. 加:厚朴 4012.4. 功效:霍乱后,腹中冷气下痢。 4012.5. 来源: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一。 4013. 相似度80%:加味四君子汤 4013.1. 组成:人参、白茯苓、白术、甘草、桔梗各等分。 4013.2. 原方对照:白术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两,甘草(微炙)3分。 4013.3. 加:桔梗 4013.4. 功效:消渴。 4013.5. 来源:《朱氏集验方》卷二。 4014. 相似度75%:四君子 4014.1.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各1两,甘草6钱。 4114.2. 原方对照:白术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两,甘草(微炙)3分。 4114.3. 加:茯苓 4114.4. 减:白茯苓 4114.5. 功效:益气健脾。主治脾胃气虚证。面色萎黄,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4114.6.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115. 相似度75%:温中丸 4115.1. 组成:人参(切去顶,焙)2两,甘草(锉,焙)2两,白术2两。 4115.2. 原方对照:白术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两,甘草(微炙)3分。 4115.3. 减:白茯苓 4115.4. 功效:小儿胃寒泻白,腹痛肠鸣,吐酸水,不思食;及霍乱吐泻。中气虚热,口舌生疮,不喜饮冷,肢体倦怠,饮食少思。 4115.5.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4116. 相似度75%:乞力伽散 4116.1. 组成:白术1两,白茯苓1两,白芍药1两,甘草半两。 4116.2. 原方对照:白术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两,甘草(微炙)3分。 4116.3. 加:白芍药 4216.4. 减:人参 4216.5. 功效:血虚肌热,小儿脾虚蒸热,羸瘦,不能饮食。 4216.6. 来源:《妇人良方》卷五。 4217. 相似度75%:人参汤 4217.1. 组成:人参1两,厚朴半两,甘草半两,白术18铢(一方加干姜1分或加生姜3分)。 4217.2. 原方对照:白术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两,甘草(微炙)3分。 4217.3. 加:厚朴 4217.4. 减:白茯苓 4217.5. 功效:小儿霍乱吐痢,吐利不止,心烦,四肢逆冷。 4217.6. 来源:方出《千金》卷五,名见《医心方》卷二十五引《产经》。 4218. 相似度75%:麦门冬汤 4218.1. 组成:麦门冬(去心,焙)2两,甘草(炙,锉)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人参1两。 4218.2. 原方对照:白术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两,甘草(微炙)3分。 4218.3. 加:麦门冬 4218.4. 减:白术 4218.5. 功效:产后烦闷,或血气不快。 4318.6.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4319. 相似度75%:团参散 4319.1. 组成:白术半两,人参半两,五味子半两,甘草1分。 4319.2. 原方对照:白术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两,甘草(微炙)3分。 4319.3. 加:五味子 4319.4. 减:白茯苓 4319.5. 来源:《鸡峰》卷二十五。 4320. 相似度75%:理中汤 4320.1. 组成:人参3两,干姜3两,甘草(炙)3两,白术3两。 4320.2. 原方对照:白术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两,甘草(微炙)3分。 4320.3. 加:干姜 4320.4. 减:白茯苓 4320.5. 功效:脾胃虚寒,脘腹疼痛,喜温喜按,自利不渴;呕吐,腹痛,不欲饮食,中寒霍乱,阳虚失血,病后喜唾,胸痹虚证,小儿慢惊。 4320.6. 来源:《伤寒论》。 4321. 相似度75%:理中汤 4321.1. 组成:人参(去芦)、白术、白姜(炮)、甘草(炙)各等分。 4421.2. 原方对照:白术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两,甘草(微炙)3分。 4421.3. 加:白姜 4421.4. 减:白茯苓 4421.5. 功效:脾胃虚冷,脘痛,腹胀,泄泻。 4421.6. 来源:《普济方》卷四○四。 4422. 相似度75%:甘草汤 4422.1. 组成:甘草1两(炙),白茯苓(去黑皮)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3分,人参1两。 4422.2. 原方对照:白术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两,甘草(微炙)3分。 4422.3. 加:杏仁 4422.4. 减:白术 4422.5. 功效:坠扑,伤损肺气,咳唾血出。 4422.6.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四五。 4423. 相似度75%:四倍丸 4423.1. 组成:人参(去芦头)1两,甘草2两(炙),干姜4两(炮),白术8两。 4423.2. 原方对照:白术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两,甘草(微炙)3分。 4423.3. 加:干姜 4523.4. 减:白茯苓 4523.5. 功效:泄泻,吐逆,心腹痛。 4523.6. 来源:《杨氏家藏方》卷六。 4524. 相似度75%:玉柱杖散 4524.1. 组成:黄耆2两,白茯苓半两,人参1两,白术1两。 4524.2. 原方对照:白术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两,甘草(微炙)3分。 4524.3. 加:黄耆 4524.4. 减:甘草 4524.5. 功效:小儿疳瘦。 4524.6. 来源:《准绳、幼科》卷八。 4525. 相似度75%:人参三白汤 4525.1. 组成:人参、白术、白茯苓、泽泻。 4525.2. 原方对照:白术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两,甘草(微炙)3分。 4525.3. 加:泽泻 4525.4. 减:甘草 4525.5. 功效:伤寒表里俱虚,自汗,大便利者。 4525.6. 来源:《医林绳墨大全》卷一。 4626. 相似度75%:人参白术散 4626.1. 组成:白术1两,人参半两,丁香1分,甘草(炙)1分。 4626.2. 原方对照:白术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两,甘草(微炙)3分。 4626.3. 加:丁香 4626.4. 减:白茯苓 4626.5. 功效:妊娠恶阻,恶闻食臭,但嗜一物,或大吐,时吐清水。 4626.6. 来源:《全生指迷方》卷四。 4627. 相似度75%:葳蕤丸 4627.1. 组成:葳蕤6分,人参5分,白术5分,甘草4分(炙)。 4627.2. 原方对照:白术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两,甘草(微炙)3分。 4627.3. 加:葳蕤 4627.4. 减:白茯苓 4627.5. 功效:虚风热,发即头热闷,不能食。 4627.6. 来源:《外台》卷十五引《延年秘录》。 4628. 相似度75%:理中丸 4628.1. 组成:人参1两,干姜(煨)1两,白术(炒)1两,甘草(炙)半两。 4628.2. 原方对照:白术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两,甘草(微炙)3分。 4728.3. 加:干姜 4728.4. 减:白茯苓 4728.5. 功效:泄泻。 4728.6. 来源:《普济方》卷二○八引《澹寮方》。 4729. 相似度75%:金露散 4729.1. 组成:人参3分,白术3分,五味子3分,甘草1分。 4729.2. 原方对照:白术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两,甘草(微炙)3分。 4729.3. 加:五味子 4729.4. 减:白茯苓 4729.5. 功效:咳嗽。 4729.6. 来源:《鸡峰》卷十一。 4730. 相似度75%:人参桔梗散 4730.1. 组成:人参、白茯苓(去黑皮)、桔梗(微炒)、甘草(炙,锉)各等分。 4730.2. 原方对照:白术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两,甘草(微炙)3分。 4730.3. 加:桔梗 4730.4. 减:白术 4830.5. 功效:小儿风热。 4830.6.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八。 4831. 相似度75%:理中汤 4831.1. 组成:人参(去芦)、白术、干姜、甘草各等分。 4831.2. 原方对照:白术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两,甘草(微炙)3分。 4831.3. 加:干姜 4831.4. 减:白茯苓 4831.5. 功效:产后虚证,下痢纯白,腹痛,里急后重,手足冷。 4831.6. 来源:《普济方》卷三五五。 4832. 相似度75%:木香丸 4832.1. 组成:木香2钱,白术(炒)、人参、白茯苓各等分。 4832.2. 原方对照:白术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两,甘草(微炙)3分。 4832.3. 加:木香 4832.4. 减:甘草 4832.5. 功效:妊娠脾胃虚弱,饮食不消,肚腹膨胀,或呕吐泄泻。 4832.6. 来源:《校注妇人良方》卷十五。 4833. 相似度75%:加减玄武汤 4933.1. 组成:白术1两,芍药1两,白茯苓7钱,甘草3钱。 4933.2. 原方对照:白术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两,甘草(微炙)3分。 4933.3. 加:芍药 4933.4. 减:人参 4933.5. 功效:伤寒数日未解,六脉浮沉,身疼头痛,恶寒潮热,咳嗽痰喘,遍身疼痛,手足冷痹,饮食少思,脏腑溏痢,四时伤寒。 4933.6. 来源:《臞仙活人方》卷二。 4934. 相似度75%:人参三白汤 4934.1. 组成:白术1两,白芍药1两,白茯苓1两,人参2两。 4934.2. 原方对照:白术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两,甘草(微炙)3分。 4934.3. 加:白芍药 4934.4. 减:甘草 4934.5. 功效:伤寒阴证或汗下后,手足厥冷,身微热,烦躁少气,或见黑斑,脉沉细微弱。 4934.6. 来源:《卫生宝鉴_补遗》。 4935. 相似度75%:理中汤 4935.1. 组成:人参(去芦)、白术、白僵蚕(炒)、甘草(炙)各等分。 4935.2. 原方对照:白术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两,甘草(微炙)3分。 5035.3. 加:白僵蚕 5035.4. 减:白茯苓 5035.5. 功效:小儿慢惊虚困,痰涎不利。 5035.6. 来源:《普济方》卷三七一。 5036. 相似度75%:理中丸 5036.1. 组成:人参1两,白术1两,干姜1两,甘草(炙)1两。 5036.2. 原方对照:白术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两,甘草(微炙)3分。 5036.3. 加:干姜 5036.4. 减:白茯苓 5036.5. 功效:霍乱。 5036.6. 来源:《千金翼》卷十八。 5037. 相似度75%:四倍散 5037.1. 组成:诃子1两(煨),人参2两,白茯苓4两(去皮),白术半斤。 5037.2. 原方对照:白术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两,甘草(微炙)3分。 5037.3. 加:诃子 5037.4. 减:甘草 5037.5. 功效:脾元气不和及胃气不和,干呕恶心。 5137.6. 来源:《博济》卷二。 5138. 相似度75%:四君子汤 5138.1. 组成:人参1两,白术1两,茯苓1两,甘草1两。 5138.2. 原方对照:白术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两,甘草(微炙)3分。 5138.3. 加:茯苓 5138.4. 减:白茯苓 5138.5. 功效:脾肺气虚,中土衰弱,食少便溏,体瘦神倦,或气短息微,皮聚毛落。 5138.6. 来源:《鸡峰》卷十二。 5139. 相似度75%:白术散 5139.1. 组成:白术1两,人参半两,丁香2钱半,甘草1钱。 5139.2. 原方对照:白术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两,甘草(微炙)3分。 5139.3. 加:丁香 5139.4. 减:白茯苓 5139.5. 功效:妊娠恶阻,吐清水,甚则10余日粥浆不入,恶阻,脉虚弦者。 5139.6. 来源:《普济方》卷三三七引《十便良方》。 5140. 相似度75%:白术汤 5240.1. 组成:白术、赤茯苓(去黑皮)、人参、甘草(炙)各等分。 5240.2. 原方对照:白术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两,甘草(微炙)3分。 5240.3. 加:赤茯苓 5240.4. 减:白茯苓 5240.5. 功效:脾胃虚弱,元气不足,面色萎黄,身体瘦弱,倦怠嗜卧,气短懒言,四肢无力,心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哕吐逆,肠鸣泄泻,脉虚弱,水气渴,荣卫气虚,脏腑怯弱,及病后羸弱,食不复常;小儿脾胃虚弱,哕逆不止,心神烦闷,吐泻,气虚烦渴;肺损,皮聚而毛落;或肢体肿胀,肚腹作痛;或大便不实,体瘦而黄;或胸膈虚痞,痰嗽吞酸;年高气弱,痔血不止,或误服攻痔之药,致血大下而虚脱,真气虚弱,及短气脉弱;气虚痰湿头眩。 5240.6. 来源:《圣济总录》卷八十。 5241. 相似度75%:理中丸 5241.1. 组成:人参、甘草、白术(炒)各等分。 5241.2. 原方对照:白术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两,甘草(微炙)3分。 5241.3. 减:白茯苓 5241.4. 功效:中气虚热,口舌生疮,不喜冷饮,肢体倦怠,饮食少思。 5241.5. 来源:《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 5242. 相似度75%:四顺丸 5242.1. 组成:人参、干姜、白术各1两,甘草(炙)2两。 5342.2. 原方对照:白术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两,甘草(微炙)3分。 5342.3. 加:干姜 5342.4. 减:白茯苓 5342.5. 功效:少阴十余日,下利不止,手足微冷;伤寒身无热,脉沉苦烦,默默不欲见光,腹痛下痢,或无脉可诊。 5342.6. 来源:《医方类聚》卷五十七引《伤寒指掌图》。 5343. 相似度75%:白术饮 5343.1. 组成:白术半两,人参半两,生姜(切)半两,甘草(炙)1分。 5343.2. 原方对照:白术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两,甘草(微炙)3分。 5343.3. 加:生姜 5343.4. 减:白茯苓 5343.5. 功效:伤寒后胃虚,不思饮食。 5343.6. 来源:《圣济总录》卷三十二。 5344. 相似度75%:六一汤 5344.1. 组成:白术12两,甘草2两,人参2两。 5344.2. 原方对照:白术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两,甘草(微炙)3分。 5344.3. 减:白茯苓 5444.4. 来源:《医方类聚》卷一○二引《御医撮要》。 5445. 相似度75%:保元汤 5445.1. 组成:人参1钱,黄耆1钱,白术1钱,甘草3分。 5445.2. 原方对照:白术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两,甘草(微炙)3分。 5445.3. 加:黄耆 5445.4. 减:白茯苓 5445.5. 功效:痘痈出脓之后,脾胃虚弱,脓清不敛者。气血虚弱,痘痈留经络中,发无定处肿不红。 5445.6. 来源:《外科正宗》卷四。 5446. 相似度75%:三白汤 5446.1. 组成:白芍1钱,白术1钱,白茯苓1钱,甘草5分。 5446.2. 原方对照:白术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两,甘草(微炙)3分。 5446.3. 加:白芍 5446.4. 减:人参 5446.5. 功效:伤寒虚烦,或泄或渴。 5446.6. 来源:《医学入门》卷四。 5447. 相似度75%:人参饮 5547.1. 组成: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甘草(炙)半两,麦门冬(去心)1分。 5547.2. 原方对照:白术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两,甘草(微炙)3分。 5547.3. 加:麦门冬 5547.4. 减:白术 5547.5. 功效:消渴,胸膈烦闷,燥渴,饮水无度。 5547.6. 来源:《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5548. 相似度75%:调中散 5548.1. 组成:白茯苓、人参、紫河车、甘草(炙)各等分。 5548.2. 原方对照:白术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两,甘草(微炙)3分。 5548.3. 加:紫河车 5548.4. 减:白术 5548.5. 功效:小儿痘疹。 5548.6. 来源:《普济方》卷四○三。 5549. 相似度75%:小理丸 5549.1. 组成:人参15两(拣得12两),干姜10两(拣得8两),甘草7两6分(拣得6两),白术8两(拣得6两)。 5549.2. 原方对照:白术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两,甘草(微炙)3分。 5649.3. 加:干姜 5649.4. 减:白茯苓 5649.5. 来源:《医方类聚》卷一○二引《御医撮要》。 5650. 相似度75%:调中丸 56HYPERLINK\l"_Toc256000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年级下册口算题
- 三年级数学下册口算练习
-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教案
- 2025年春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任务群整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水库建设实施方案的经济效益分析
- 人工智能对金融行业的深远影响与展望
- 巢湖学院《医疗机构药事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航空医学服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渤海大学《现代企业管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与队伍建设策略
- 2025年电力铁塔市场分析现状
- 2025-2030年中国清真食品行业运行状况及投资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全文
- 山东省滨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含答案)
- 化学-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2025届高三第一学期学业期末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卷试题和答案
- 2025年河南洛阳市孟津区引进研究生学历人才50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军人军事秘密保护保密协议与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合同3篇
- 蛋鸡生产饲养养殖培训课件
- 数字化转型中的职业能力重构
- 运用PDCA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