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33熟干地黄散_圣惠卷十四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熟干地黄散_圣惠卷十四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1. 原方 541.1. 组成:熟干地黄1两,黄芩3分,白芍药1两,五味子3分,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半两(锉,微炒),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半两(去芦头)。 541.2. 功效:伤寒后夹劳,百节疼痛,不能饮食,四肢少力。 541.3. 来源:《圣惠》卷十四。 541.4. 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542. 相似度78%:人参散 542.1. 组成:人参半两(去芦头),桂心半两,干姜半两(炮裂,锉),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黄耆1两(锉),白芍药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五味子半两,熟干地黄1两。 542.2. 原方对照:熟干地黄1两,黄芩3分,白芍药1两,五味子3分,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半两(锉,微炒),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半两(去芦头)。 542.3. 加:干姜、黄耆 542.4. 减:黄芩、当归 542.5. 功效:伤寒后,虚羸不足,五脏气乏。 542.6. 来源:《圣惠》卷十四。 543. 相似度67%:当归饮子 543.1. 组成:当归2两,柴胡2两,人参1两,半夏7钱半,白芍药1两半,黄芩1两,甘草半两。 543.2. 原方对照:熟干地黄1两,黄芩3分,白芍药1两,五味子3分,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半两(锉,微炒),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半两(去芦头)。 553.3. 加:柴胡 553.4. 减:熟干地黄、五味子、桂心 553.5. 功效:妇人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忪颊赤,口燥咽干,发搦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调,脐腹胀满疼痛,寒热如疟;又疗室女血弱,阴虚荣卫不和,痰嗽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 553.6. 来源:《普济方》卷三五五。 554. 相似度67%:黄耆散 554.1. 组成:黄耆1两(锉),白芍药3分,桂心3分,人参半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五味子3分,白术半两,当归3分(锉,微炒),牛膝1两(去苗)。 554.2. 原方对照:熟干地黄1两,黄芩3分,白芍药1两,五味子3分,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半两(锉,微炒),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半两(去芦头)。 554.3. 加:黄耆、白术、牛膝 554.4. 减:熟干地黄、黄芩、半夏 554.5. 功效:伤寒后,虚羸乏力,肢体疼痛,少思饮食。 554.6. 来源:《圣惠》卷十四。 555. 相似度67%:白术散 555.1. 组成:白术1两,白芍药3分,人参1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1两,半夏半两(汤浸7遍去滑),桂心3分,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黄耆1两(锉)。 565.2. 原方对照:熟干地黄1两,黄芩3分,白芍药1两,五味子3分,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半两(锉,微炒),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半两(去芦头)。 565.3. 加:白术、附子、黄耆 565.4. 减:熟干地黄、黄芩、五味子 565.5. 功效:虚劳里急,四肢不和,身体疼痛,不欲吃食。 565.6. 来源:《圣惠》卷二十七。 566. 相似度67%:黄耆散 566.1. 组成:黄耆1两(锉),白茯苓1两,当归1两,牛膝1两(去苗),五味子1两,桂心1两,人参1两(去芦头),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半夏半两(汤浸7遍,去滑),熟干地黄1两,白芍药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566.2. 原方对照:熟干地黄1两,黄芩3分,白芍药1两,五味子3分,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半两(锉,微炒),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半两(去芦头)。 566.3. 加:黄耆、白茯苓、牛膝、附子 566.4. 减:黄芩 566.5. 功效:虚劳。小腹里急,少气羸弱,不能饮食。 566.6. 来源:《圣惠》卷二十七。 567. 相似度64%:十宝汤 577.1. 组成:黄耆4两,熟干地黄1两,白茯苓1两,人参1两,当归1两,白术1两,半夏1两,白芍药1两,五味子1两,桂1两,甘草半两。 577.2. 原方对照:熟干地黄1两,黄芩3分,白芍药1两,五味子3分,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半两(锉,微炒),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半两(去芦头)。 577.3. 加:黄耆、白茯苓、白术、桂 577.4. 减:黄芩、桂心 577.5. 功效:冷痢如鱼脑者。 577.6. 来源:《普济方》卷二一一。 578. 相似度64%:加减草宝汤 578.1. 组成:黄耆4两,熟干地黄(汤泡十次)1两,白茯苓1两,人参1两,当归(酒浸)1两,白术1两,半夏(汤泡七次)1两,白芍药1两,五味子1两,桂1两,甘草半两(炙)。 578.2. 原方对照:熟干地黄1两,黄芩3分,白芍药1两,五味子3分,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半两(锉,微炒),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半两(去芦头)。 578.3. 加:黄耆、白茯苓、白术、桂 578.4. 减:黄芩、桂心 578.5. 功效:妇人真气虚损,四肢劳倦,腰膝疼痛,颜色枯槁。 578.6. 来源:《普济方》卷三二二引《肘后方》 579. 相似度60%:人参散 589.1. 组成:人参1两(去芦头),黄耆2两(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半两(锉碎,微炒),白芍药半两,熟干地黄2两,白茯苓1两,桂心半两,枸杞子1两,白术1两。 589.2. 原方对照:熟干地黄1两,黄芩3分,白芍药1两,五味子3分,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半两(锉,微炒),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半两(去芦头)。 589.3. 加:黄耆、白茯苓、枸杞子、白术 589.4. 减:黄芩、五味子、半夏 589.5. 功效:痈疽内虚不足。 589.6. 来源:《圣惠》卷六十一。 5810. 相似度60%:劫劳散 5810.1. 组成:白芍药6两,黄耆2两,甘草2两,人参2两,当归2两,半夏(洗)2两,白茯苓2两,熟地黄2两,五味子2两,阿胶(炒)2两。 5810.2. 原方对照:熟干地黄1两,黄芩3分,白芍药1两,五味子3分,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半两(锉,微炒),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半两(去芦头)。 5810.3. 加:黄耆、白茯苓、熟地黄、阿胶 5810.4. 减:熟干地黄、黄芩、桂心 5810.5. 功效:肺痿。心肾俱虚,劳嗽,唾中有红丝,发热,盗汗。 5810.6. 来源:《云歧子保命集》卷下。 5811. 相似度60%:人参散 5911.1. 组成:人参3分(去芦头),柴胡3分(去苗),白茯苓3分,牡蛎3分(烧为粉),黄芩3分,白芍药3分,桂心3分,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甘草3分(炙微赤,锉),干姜3分(炮裂,锉)。 5911.2. 原方对照:熟干地黄1两,黄芩3分,白芍药1两,五味子3分,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半两(锉,微炒),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半两(去芦头)。 5911.3. 加:柴胡、白茯苓、牡蛎、干姜 5911.4. 减:熟干地黄、五味子、当归 5911.5. 功效:伤寒6日,吐泻,百骨疼痛,脚冷腹热。 5911.6. 来源:《圣惠》卷九。 5912. 相似度60%:十味人参散 5912.1. 组成:柴胡、甘草、人参、茯苓、半夏、白术、黄芩、当归、白芍药、葛根各等分。 5912.2. 原方对照:熟干地黄1两,黄芩3分,白芍药1两,五味子3分,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半两(锉,微炒),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半两(去芦头)。 5912.3. 加:柴胡、茯苓、白术、葛根 5912.4. 减:熟干地黄、五味子、桂心 5912.5. 功效:虚热,潮热,身体倦怠。 5912.6. 来源:《玉机微义》卷九。 5913. 相似度60%:白茯苓散 6013.1. 组成:白茯苓1两,黄耆1两(锉),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人参1两(去芦头),桂心1两,白芍药1两,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熟干地黄1两。 6013.2. 原方对照:熟干地黄1两,黄芩3分,白芍药1两,五味子3分,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半两(锉,微炒),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半两(去芦头)。 6013.3. 加:白茯苓、黄耆、麦门冬、陈橘皮 6013.4. 减:黄芩、五味子、当归 6013.5. 功效:虚劳不足,小腹里急,四肢少力疼痛,不欲饮食。 6013.6. 来源:《圣惠》卷二十七。 6014. 相似度60%:前胡建中汤 6014.1. 组成:前胡3两,生姜(切)5两,茯苓5两,黄芩5两,桂心1两,人参1两半,当归2两,芍药2两,半夏(汤洗10遍)2两,甘草(炙)2两。 6014.2. 原方对照:熟干地黄1两,黄芩3分,白芍药1两,五味子3分,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半两(锉,微炒),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半两(去芦头)。 6014.3. 加:前胡、生姜、茯苓、芍药 6014.4. 减:熟干地黄、白芍药、五味子 6014.5. 功效:发背。 6014.6. 来源:《千金翼》卷二十二。 6015. 相似度60%:正经汤 6115.1. 组成:熟干地黄半两,人参2钱半,桂心2钱半,半夏(汤洗7次)2钱半,白芍药2钱半,牡丹皮2钱半,阿胶2钱半,麦门冬2钱半,当归2钱半,吴茱萸(汤洗7次)2钱。 6115.2. 原方对照:熟干地黄1两,黄芩3分,白芍药1两,五味子3分,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半两(锉,微炒),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半两(去芦头)。 6115.3. 加:牡丹皮、阿胶、麦门冬、吴茱萸 6115.4. 减:黄芩、五味子、甘草 6115.5. 功效:妇人诸虚不足,心腹痛者。 6115.6. 来源:《百一》卷十八。 6116. 相似度60%:黄雌鸡汤 6116.1. 组成:肥黄雌鸡1只(去头、足、翅羽及肠,洗),当归1两(锉,微炒),人参3分(去芦头),桂心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熟干地黄1两半,芎䓖3分,白芍药3分,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黄耆1两半(锉)。 6116.2. 原方对照:熟干地黄1两,黄芩3分,白芍药1两,五味子3分,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半两(锉,微炒),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半两(去芦头)。 6116.3. 加:肥黄雌鸡、芎䓖、麦门冬、黄耆 6116.4. 减:黄芩、五味子、半夏 6116.5. 功效:产后虚羸,四肢无力,不思饮食. 6116.6. 来源:《圣惠》卷八十一。 6217. 相似度58%:强肾气附子散 6217.1. 组成: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芎䓖半两,白芍药3分,当归3分,熟干地黄1两,人参1两(去芦头),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白茯苓3分,桂心3分,五味子3分,肉苁蓉1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黄耆3分(锉)。 6217.2. 原方对照:熟干地黄1两,黄芩3分,白芍药1两,五味子3分,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半两(锉,微炒),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半两(去芦头)。 6217.3. 加:附子、芎䓖、白茯苓、肉苁蓉、黄耆 6217.4. 减:黄芩、甘草 6217.5. 功效:虚劳少气,羸弱。 6217.6. 来源:《圣惠》卷三十。 6218. 相似度58%:苏子汤 6218.1. 组成:苏子1升,五味子5合,麻黄(去节)2两,细辛2两,紫菀2两,黄芩2两,甘草(炙)2两,人参1两,桂心1两,当归1两,半夏3两(洗),生姜5两。 6218.2. 原方对照:熟干地黄1两,黄芩3分,白芍药1两,五味子3分,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半两(锉,微炒),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半两(去芦头)。 6218.3. 加:苏子、麻黄、细辛、紫菀、生姜 6218.4. 减:熟干地黄、白芍药 6218.5. 功效:上气兼咳。 6318.6. 来源:《外台》卷十引《古今录验》。 6319. 相似度57%:紫菀散 6319.1. 组成:紫菀半两(洗去苗土),人参3分(去芦头),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白茯苓1两,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麦门冬1两(去心,焙),当归半两(锉,微炒),黄耆1两(锉),白芍药半两,桂心半两,熟干地黄1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五味子3分,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6319.2. 原方对照:熟干地黄1两,黄芩3分,白芍药1两,五味子3分,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半两(锉,微炒),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半两(去芦头)。 6319.3. 加:紫菀、白茯苓、陈橘皮、麦门冬、黄耆、杏仁 6319.4. 减:黄芩 6319.5. 功效:产后咳嗽,四肢无力,吃食减少。 6319.6. 来源:《圣惠》卷七十八。 6320. 相似度56%:建中散 6320.1. 组成:黄耆(锉)1两,桂心1两,白芍药1两,白术1两,当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木香3分,熟干地黄3分。 6320.2. 原方对照:熟干地黄1两,黄芩3分,白芍药1两,五味子3分,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半两(锉,微炒),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半两(去芦头)。 6320.3. 加:黄耆、白术、附子、木香 6420.4. 减:黄芩、五味子、半夏、人参 6420.5. 功效:虚劳。 6420.6. 来源:《圣惠》卷二十七。 6421. 相似度56%:加味小柴胡汤 6421.1. 组成:柴胡钱2分,黄芩(炒)钱2分,人参钱2分,半夏钱2分,胆草钱2分,栀子钱2分,当归钱2分,白芍钱2分,甘草6分。 6421.2. 原方对照:熟干地黄1两,黄芩3分,白芍药1两,五味子3分,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半两(锉,微炒),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半两(去芦头)。 6421.3. 加:柴胡、胆草、栀子、白芍 6421.4. 减:熟干地黄、白芍药、五味子、桂心 6421.5. 功效:肝胆二经部位,热毒瘰疬,及一切疮疡,发热潮热,并小腹胁股结核,囊痈便毒,或耳内耳下生疮。 6421.6. 来源:《外科大成》卷二。 6422. 相似度56%:加味小柴胡汤 6422.1. 组成:柴胡2钱,黄芩(炒)1钱,人参7分,半夏7分,甘草(炙)5分,山栀(炒)3分,甘草3分。 6422.2. 原方对照:熟干地黄1两,黄芩3分,白芍药1两,五味子3分,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半两(锉,微炒),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半两(去芦头)。 6422.3. 加:柴胡、山栀 6522.4. 减:熟干地黄、白芍药、五味子、桂心、当归 6522.5. 功效:肝胆风热,耳边肿痛,结核寒热。 6522.6. 来源:《诚书》卷十五。 6523. 相似度56%:加味五痹汤 6523.1. 组成:人参1钱,茯苓1钱,当归(酒洗)1钱,白芍药(煨)1钱,川芎1钱(肝、心、肾痹倍之),五味子15粒,白术1钱(脾痹倍之),细辛7分,甘草5分。 6523.2. 原方对照:熟干地黄1两,黄芩3分,白芍药1两,五味子3分,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半两(锉,微炒),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半两(去芦头)。 6523.3. 加:茯苓、川芎、白术、细辛 6523.4. 减:熟干地黄、黄芩、桂心、半夏 6523.5. 功效:五脏痹证,风寒湿气,客留肌体,手足缓弱,麻痹。 6523.6. 来源:《赤水玄珠》卷十二。 6524. 相似度56%:加味柴胡汤 6524.1. 组成:柴胡1钱,半夏(制)1钱,黄芩1钱,人参1钱,牡丹皮7分,当归7分,红花4分,甘草4分。 6524.2. 原方对照:熟干地黄1两,黄芩3分,白芍药1两,五味子3分,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半两(锉,微炒),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半两(去芦头)。 6524.3. 加:柴胡、牡丹皮、红花 6624.4. 减:熟干地黄、白芍药、五味子、桂心 6624.5. 功效:热入血室,血热多滞者。 6624.6. 来源:《叶氏女科》卷一。 6625. 相似度56%:柴胡饮子 6625.1. 组成:柴胡、黄芩、人参、大黄、广皮、甘草、当归、白芍药。 6625.2. 原方对照:熟干地黄1两,黄芩3分,白芍药1两,五味子3分,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半两(锉,微炒),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半两(去芦头)。 6625.3. 加:柴胡、大黄、广皮 6625.4. 减:熟干地黄、五味子、桂心、半夏 6625.5. 功效:伤热咳嗽,面赤潮热;肝经咳嗽,寒热往来;内伤嗽血,怒动肝火,木火刑金。 6625.6. 来源:《症因脉治》卷二。 6626. 相似度56%:当归散 6626.1. 组成:当归1两(锉,微炒),白芍药1两,芎䓖1两,黄耆1两半(锉),防风1两(去芦头),人参1两(去芦头),熟干地黄2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白茯苓1两。 6626.2. 原方对照:熟干地黄1两,黄芩3分,白芍药1两,五味子3分,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半两(锉,微炒),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半两(去芦头)。 6626.3. 加:芎䓖、黄耆、防风、白茯苓 6726.4. 减:黄芩、五味子、桂心、半夏 6726.5. 功效:产后风虚劳损,四肢疼痛,不欲饮食。 6726.6. 来源:《圣惠》卷八十一。 6727. 相似度56%:加减小柴胡汤 6727.1. 组成:柴胡钱半,半夏1钱,人参(弱者用之)1钱,甘草1钱,白芍1钱,当归钱半,黄芩钱半。 6727.2. 原方对照:熟干地黄1两,黄芩3分,白芍药1两,五味子3分,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半两(锉,微炒),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半两(去芦头)。 6727.3. 加:柴胡、白芍 6727.4. 减:熟干地黄、白芍药、五味子、桂心 6727.5. 功效:伤寒邪热乘肝鼻衄。 6727.6. 来源:《会约》卷四。 6728. 相似度56%:黄耆散 6728.1. 组成:黄耆1两(锉),人参3分(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桂心半两,白茯苓半两,熟干地黄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麦门冬半两(去心,焙),白术半两。 6728.2. 原方对照:熟干地黄1两,黄芩3分,白芍药1两,五味子3分,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半两(锉,微炒),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半两(去芦头)。 6728.3. 加:黄耆、白茯苓、麦门冬、白术 6828.4. 减:黄芩、白芍药、五味子、半夏 6828.5. 功效:产后虚报喘促,气力乏少。食饮不进。 6828.6. 来源:《圣惠》卷七十八。 6829. 相似度56%:小柴胡加五味子汤 6829.1. 组成:柴胡1两6钱2分半,黄芩8钱2分,人参8钱2分,甘草8钱2分,半夏8钱2分,生姜1两,生枣12枚,五味子半两。 6829.2. 原方对照:熟干地黄1两,黄芩3分,白芍药1两,五味子3分,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半两(锉,微炒),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半两(去芦头)。 6829.3. 加:柴胡、生姜、生枣 6829.4. 减:熟干地黄、白芍药、桂心、当归 6829.5. 功效:温病发热而渴,不恶寒,嗽者。 6829.6. 来源:《伤寒图歌活人指掌》卷四。 6830. 相似度56%:黄耆散 6830.1. 组成:黄耆2两(锉),白芍药1两,桂心1两,当归1两,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白龙骨1两,熟干地黄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6830.2. 原方对照:熟干地黄1两,黄芩3分,白芍药1两,五味子3分,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半两(锉,微炒),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半两(去芦头)。 6830.3. 加:黄耆、麦门冬、白龙骨 6930.4. 减:黄芩、五味子、半夏、人参 6930.5. 功效:虚劳少气,小便数,无力,不能食。 6930.6. 来源:《圣惠》卷二十九。 6931. 相似度56%:半夏汤 6931.1. 组成:半夏4分,黄芩2分,甘草2分,干姜3分,橘皮3分,当归3分,人参3分。 6931.2. 原方对照:熟干地黄1两,黄芩3分,白芍药1两,五味子3分,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半两(锉,微炒),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半两(去芦头)。 6931.3. 加:干姜、橘皮 6931.4. 减:熟干地黄、白芍药、五味子、桂心 6931.5. 功效:心结坚实,饮不下,呕逆欲死,并霍乱后吐下不止,短气烦满,小儿大吐下。 6931.6. 来源:《幼幼新书》卷二十七引《婴孺方》。 6932. 相似度56%:当归汤 6932.1. 组成:当归1两,桂心1两,甘草(炙)1两,黄芩1两,芍药1两,人参1两,干姜1两,大黄3两。 6932.2. 原方对照:熟干地黄1两,黄芩3分,白芍药1两,五味子3分,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半两(锉,微炒),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半两(去芦头)。 6932.3. 加:芍药、干姜、大黄 7032.4. 减:熟干地黄、白芍药、五味子、半夏 7032.5. 功效:小儿伤寒发热,服解肌汤不除者。 7032.6. 来源:《幼幼新书》卷十四引《婴孺方》。 7033. 相似度56%:黄耆散 7033.1. 组成:黄耆1两(锉),白芍药1两,芎䓖1两,当归1两,桂心1两,黄芩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 7033.2. 原方对照:熟干地黄1两,黄芩3分,白芍药1两,五味子3分,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半两(锉,微炒),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半两(去芦头)。 7033.3. 加:黄耆、芎䓖 7033.4. 减:熟干地黄、五味子、半夏、人参 7033.5. 功效:脏气虚气上冲所致吐血。 7033.6. 来源:《圣惠》卷三十七。 7034. 相似度56%:柴胡五味子汤 7034.1. 组成:柴胡、半夏、人参、甘草、黄芩、生姜、大枣、五味子。 7034.2. 原方对照:熟干地黄1两,黄芩3分,白芍药1两,五味子3分,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半两(锉,微炒),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半两(去芦头)。 7034.3. 加:柴胡、生姜、大枣 7034.4. 减:熟干地黄、白芍药、桂心、当归 7134.5. 功效:小儿癍疹喘嗽。 7134.6. 来源:《保婴撮要》卷十八。 7135. 相似度56%:柴胡枳芎汤 7135.1. 组成:柴胡2钱,黄芩1钱,人参1钱,白芍药1钱,半夏1钱,枳壳1钱,甘草5分,川芎1钱,枣子2枚。 7135.2. 原方对照:熟干地黄1两,黄芩3分,白芍药1两,五味子3分,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半两(锉,微炒),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半两(去芦头)。 7135.3. 加:柴胡、枳壳、川芎、枣子 7135.4. 减:熟干地黄、五味子、桂心、当归 7135.5. 功效:两胁疼痛,身热者。 7135.6. 来源:《杏苑》卷六。 7136. 相似度56%:安神汤 7136.1. 组成:人参、半夏、枣仁、茯神、当归、橘红、赤芍、五味子、甘草。 7136.2. 原方对照:熟干地黄1两,黄芩3分,白芍药1两,五味子3分,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半两(锉,微炒),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半两(去芦头)。 7136.3. 加:枣仁、茯神、橘红、赤芍 7136.4. 减:熟干地黄、黄芩、白芍药、桂心 7136.5. 功效:小儿心血不足,惊悸。 7236.6. 来源:《幼科铁镜》卷六。 7237. 相似度56%:小品汤 7237.1. 组成:黄耆(去芦)2两,人参(去芦)1两,白芍药(微炒)2两,白茯苓(去皮)1两,半夏1两(汤泡,洗7次,去滑,切,焙),肉桂(去皮)1两,甘草(微炙)1两,当归1两(洗,去芦)。 7237.2. 原方对照:熟干地黄1两,黄芩3分,白芍药1两,五味子3分,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半两(锉,微炒),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半两(去芦头)。 7237.3. 加:黄耆、白茯苓、肉桂 7237.4. 减:熟干地黄、黄芩、五味子、桂心 7237.5. 功效:血虚,潮热往来,呕逆自汗,浑身酸痛,咳嗽,背脾拘急。 7237.6. 来源:《普济方》卷二三○引《卫生家宝》。 7238. 相似度56%:小青龙汤 7238.1. 组成:桂心1两,五味子半两,麻黄1两(去根节),白芍药2两,细辛3分,干姜3分(炮裂,锉),甘草1两(炙微赤,锉),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杏仁20枚(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7238.2. 原方对照:熟干地黄1两,黄芩3分,白芍药1两,五味子3分,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半两(锉,微炒),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半两(去芦头)。 7238.3. 加:麻黄、细辛、干姜、杏仁 7238.4. 减:熟干地黄、黄芩、当归、人参 7338.5. 功效:伤寒4日,因下后大渴,服冷药过多喘急者。肺经受寒,咳嗽喘急。 7338.6. 来源:《圣惠》卷九。 7339. 相似度56%:泻脾汤 7339.1. 组成:茯苓4两,厚朴4两(炙),桂心5两,生姜8两(切),半夏10枚(洗去滑),人参2两,黄芩2两,甘草(炙)2两。 7339.2. 原方对照:熟干地黄1两,黄芩3分,白芍药1两,五味子3分,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半两(锉,微炒),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半两(去芦头)。 7339.3. 加:茯苓、厚朴、生姜 7339.4. 减:熟干地黄、白芍药、五味子、当归 7339.5. 功效:脾脏气实,胸中满,不能食;冷气在脾脏,走在四肢,手足流肿。 7339.6. 来源:《千金翼》卷十五。 7340. 相似度56%:续命汤 7340.1. 组成:人参7钱半,桂心7钱半,当归7钱半,独活7钱半,黄芩7钱半,干姜7钱半(炮),甘草(炙)7钱半,石膏1两,杏仁40枚。 7340.2. 原方对照:熟干地黄1两,黄芩3分,白芍药1两,五味子3分,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半两(锉,微炒),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半两(去芦头)。 7340.3. 加:独活、干姜、石膏、杏仁 7340.4. 减:熟干地黄、白芍药、五味子、半夏 7440.5. 功效:卒中,半身不遂,手足拘急,不得屈伸,身体冷,或智或痴,或身强直不语,或生或死,狂言不可名状,角弓反张,或欲得食,或不用食,大小便不利。 7440.6. 来源:《医学纲目》卷十一。 7441. 相似度56%:血虚柴胡汤 7441.1. 组成:柴胡、黄芩、广皮、甘草、人参、黄耆、当归、白芍药。 7441.2. 原方对照:熟干地黄1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专业厨师团队协作雇佣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民宿经营房屋抵押贷款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个人房产抵押借款合同规范文本2篇
- 2025年度个人车位租赁合同协议书(智能充电系统)
- 2025年度内外墙面施工项目委托管理合同4篇
- 2025年度新型节能铝合金门窗工程劳务分包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高等教育机构特聘教授岗位聘任管理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木屋保温隔热材料供应合同2篇
- 2025年度美甲店产品溯源与质量监管合同4篇
- 2025版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引进与推广服务合同4篇
- 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嘉峪关市、临夏州中考英语真题
- DL-T573-2021电力变压器检修导则
- 绘本《图书馆狮子》原文
- 安全使用公共WiFi网络的方法
- 2023年管理学原理考试题库附答案
- 【可行性报告】2023年电动自行车相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欧洲食品与饮料行业数据与趋势
- 放疗科室规章制度(二篇)
- 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中职阶段)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
- 浙江省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及答案(推荐)
- 目视讲义.的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