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79生地黄饮_圣济总录卷一六○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生地黄饮_圣济总录卷一六○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1. 原方 321.1. 组成:生地黄汁半大盏,桂(去粗皮)半两,黄耆(锉)3分,麦门冬(去心,微炒)3分,当归(切,焙)半两,甘草(炙)半两。 321.2. 功效:产后有热,恶露未尽。 321.3.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 321.4. 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322. 相似度71%:茯苓汤 322.1. 组成: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甘草(炙黄)1两,芍药(锉,炒)1两,桂(去粗皮)1两,当归(切,炒)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黄耆1两半(锉)。 322.2. 原方对照:生地黄汁半大盏,桂(去粗皮)半两,黄耆(锉)3分,麦门冬(去心,微炒)3分,当归(切,焙)半两,甘草(炙)半两。 322.3. 加:白茯苓、芍药 322.4. 减:生地黄汁 322.5. 功效:产后虚汗不止,心悸恍惚,怵惕多惊。 322.6.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四。 323. 相似度67%:平补汤 323.1. 组成:黄耆(锉)2两,芍药2两,甘草(炙,锉)1两,人参1两,桂(去粗皮)2两,当归(锉,炒)1两。 323.2. 原方对照:生地黄汁半大盏,桂(去粗皮)半两,黄耆(锉)3分,麦门冬(去心,微炒)3分,当归(切,焙)半两,甘草(炙)半两。 333.3. 加:芍药、人参 333.4. 减:生地黄汁、麦门冬 333.5. 功效:虚劳,胸中客热,目视(目巟)(目巟),恍惚发热,卧不得安,少腹拘急,小便余沥,临事阳弱,阴下湿痒,小便白浊。 333.6. 来源:《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334. 相似度67%:枸杞汤 334.1. 组成:枸杞根(锉)3分,黄耆(锉)3分,甘草(炙,锉)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桂(去粗皮)半两,粳米1两。 334.2. 原方对照:生地黄汁半大盏,桂(去粗皮)半两,黄耆(锉)3分,麦门冬(去心,微炒)3分,当归(切,焙)半两,甘草(炙)半两。 334.3. 加:枸杞根、粳米 334.4. 减:生地黄汁、当归 334.5. 功效:虚劳,骨肉痠疼,吸吸少气,少腹拘急,腰背强痛,心中惊悸,咽干唇燥,面无颜色,饮食减少,忧愁嗜卧。 334.6. 来源:《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335. 相似度67%:四物加黄耆芍药汤 335.1. 组成:黄耆1两(锉),桂1两(去粗皮),干姜1两(炮),芍药(锉,炒)1两,甘草1两半(炙,锉),当归(切,焙)1两半。 335.2. 原方对照:生地黄汁半大盏,桂(去粗皮)半两,黄耆(锉)3分,麦门冬(去心,微炒)3分,当归(切,焙)半两,甘草(炙)半两。 345.3. 加:干姜、芍药 345.4. 减:生地黄汁、麦门冬 345.5. 功效:寒冷腹痛。 345.6. 来源:《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346. 相似度67%:黄耆散 346.1. 组成:黄耆1两(锉),麦门冬1两(去心),赤茯苓1两,当归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生干地黄1两。 346.2. 原方对照:生地黄汁半大盏,桂(去粗皮)半两,黄耆(锉)3分,麦门冬(去心,微炒)3分,当归(切,焙)半两,甘草(炙)半两。 346.3. 加:赤茯苓、生干地黄 346.4. 减:生地黄汁、桂 346.5. 功效:产后口干,烦闷心躁。 346.6. 来源:《圣惠》卷七十九。 347. 相似度67%:麦门冬散 347.1. 组成:麦门冬3分(去心),龙骨3分,当归3分(锉,微炒),黄耆3分(锉),甘草1分(炙微赤,锉)。 347.2. 原方对照:生地黄汁半大盏,桂(去粗皮)半两,黄耆(锉)3分,麦门冬(去心,微炒)3分,当归(切,焙)半两,甘草(炙)半两。 347.3. 加:龙骨 357.4. 减:生地黄汁、桂 357.5. 功效:产后小便数,兼烦渴。 357.6. 来源:《圣惠》卷七十九。 358. 相似度67%:芍药汤 358.1. 组成:芍药3两,黄耆(去芦头)2两,干姜(炮裂)2两,甘草(炙,锉)1两,桂(去粗皮)1两,当归(去芦头,切,焙)2两。 358.2. 原方对照:生地黄汁半大盏,桂(去粗皮)半两,黄耆(锉)3分,麦门冬(去心,微炒)3分,当归(切,焙)半两,甘草(炙)半两。 358.3. 加:芍药、干姜 358.4. 减:生地黄汁、麦门冬 358.5. 功效:虚劳里急,少腹发痛,气引胸胁,或心痛短气。 358.6. 来源:《圣济总录》卷九十一。 359. 相似度62%:黄耆汤 359.1. 组成:黄耆2两(锉),熟干地黄(焙)2两,桂1两(去粗皮),白芍药1两,当归(焙,切)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白龙骨半,甘草(炙,锉)半两。 359.2. 原方对照:生地黄汁半大盏,桂(去粗皮)半两,黄耆(锉)3分,麦门冬(去心,微炒)3分,当归(切,焙)半两,甘草(炙)半两。 359.3. 加:熟干地黄、白芍药、白龙骨半 359.4. 减:生地黄汁 369.5. 功效:肺痿。小便数,无力,不进饮食。 369.6. 来源:《普济方》卷二十八。 3610. 相似度62%:黄耆汤 3610.1. 组成:黄耆(锉)2两,麦门冬(去心,焙)2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芍药1两,当归(切,焙)1两,桂(去粗皮)1两,甘草(炙,锉)1两。 3610.2. 原方对照:生地黄汁半大盏,桂(去粗皮)半两,黄耆(锉)3分,麦门冬(去心,微炒)3分,当归(切,焙)半两,甘草(炙)半两。 3610.3. 加:人参、白茯苓、芍药 3610.4. 减:生地黄汁 3610.5. 功效:心虚言语错谬,精神恍惚,多惊。 3610.6. 来源:《圣济总录》卷四十三。 3611. 相似度62%:羊肉饮 3611.1. 组成:羊肉1斤(去脂,切碎,水3升,煮肉汁1升半,澄令清),白茯苓(去黑皮)3分,黄耆(锉)3分,当归(切,焙)半两,桂(去粗皮)半两,麦门冬(去心,微炒)3分,甘草(炙)半两,大黄(锉,炒)半两。 3611.2. 原方对照:生地黄汁半大盏,桂(去粗皮)半两,黄耆(锉)3分,麦门冬(去心,微炒)3分,当归(切,焙)半两,甘草(炙)半两。 3611.3. 加:羊肉、白茯苓、大黄 3611.4. 减:生地黄汁 3711.5. 功效:产后大肠秘,恶露不下。 3711.6.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 3712. 相似度57%:加减大建中汤 3712.1. 组成:芍药2两,当归1两,川芎1两,黄耆1两,桂1两,甘草(炙)3分,白术3分。 3712.2. 原方对照:生地黄汁半大盏,桂(去粗皮)半两,黄耆(锉)3分,麦门冬(去心,微炒)3分,当归(切,焙)半两,甘草(炙)半两。 3712.3. 加:芍药、川芎、白术 3712.4. 减:生地黄汁、麦门冬 3712.5. 功效:妇人胎前产后,一切虚损,月水不调,脐腹痛,往来寒热,自汗口渴。 3712.6. 来源:《普济方》卷三二三。 3713. 相似度57%:大补化毒汤 3713.1. 组成:人参、白术、甘草、黄耆、桂、当归、赤芍。 3713.2. 原方对照:生地黄汁半大盏,桂(去粗皮)半两,黄耆(锉)3分,麦门冬(去心,微炒)3分,当归(切,焙)半两,甘草(炙)半两。 3713.3. 加:人参、白术、赤芍 3713.4. 减:生地黄汁、麦门冬 3713.5. 功效:痘色灰白,因于气血不足者。 3713.6. 来源:《痘疹全书》卷下。 3814. 相似度57%:黄耆汤 3814.1. 组成:黄耆(锉,炒)3分,桂(去粗皮)3分,芍药3分,甘草(炙,锉)半两,当归(炙)半两,人参半两,干姜(炮)1两。 3814.2. 原方对照:生地黄汁半大盏,桂(去粗皮)半两,黄耆(锉)3分,麦门冬(去心,微炒)3分,当归(切,焙)半两,甘草(炙)半两。 3814.3. 加:芍药、人参、干姜 3814.4. 减:生地黄汁、麦门冬 3814.5. 功效:虚劳不得眠。 3814.6. 来源:《圣济总录》卷九十。 3815. 相似度57%:补虚黄耆汤 3815.1. 组成:人参3两(去芦),当归3两(去芦),白术3两,黄耆3两,桂3两(去粗皮),甘草3两(炙),白芍药6两。 3815.2. 原方对照:生地黄汁半大盏,桂(去粗皮)半两,黄耆(锉)3分,麦门冬(去心,微炒)3分,当归(切,焙)半两,甘草(炙)半两。 3815.3. 加:人参、白术、白芍药 3815.4. 减:生地黄汁、麦门冬 3815.5. 功效:诸虚不足,少腹急病,胁肋(月真)胀,脐下虚满,胸中烦悸,面色萎黄,唇口干燥,少力身重,胸满短气,腰背强痛,骨肉痠疼,行动喘乏,不能饮食,或因劳伤过度,或因病后不复。 3815.6. 来源:《御药院方》卷六。 3916. 相似度57%:竹叶归耆汤 3916.1. 组成:竹叶1钱半,当归1钱,黄耆2钱,白术1钱,人参1钱,甘草(炒)5分,麦门冬(去心)7分。 3916.2. 原方对照:生地黄汁半大盏,桂(去粗皮)半两,黄耆(锉)3分,麦门冬(去心,微炒)3分,当归(切,焙)半两,甘草(炙)半两。 3916.3. 加:竹叶、白术、人参 3916.4. 减:生地黄汁、桂 3916.5. 功效:产后胃气虚热,口干作渴,恶冷饮食者。 3916.6. 来源:《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一。 3917. 相似度57%:大加减建中汤 3917.1. 组成:芍药2两,当归1两,川芎1两,黄耆1两,桂1两,甘草3分(炙),白术3分。 3917.2. 原方对照:生地黄汁半大盏,桂(去粗皮)半两,黄耆(锉)3分,麦门冬(去心,微炒)3分,当归(切,焙)半两,甘草(炙)半两。 3917.3. 加:芍药、川芎、白术 3917.4. 减:生地黄汁、麦门冬 3917.5. 功效:妇人胎前产后,气血虚损,月水不调,脐腹(疒丂)痛,往来寒热,自汗,口干烦渴。 3917.6. 来源:《医方类聚》卷二一二引《施圆端效方》。 3918. 相似度56%:乌鸡汤 4018.1. 组成:乌雌鸡1只(除翅羽肠足,以水5升,煎取汁3升),当归(切,炒)1两,人参1两,甘草(炙)1两,桂(去粗皮)1两,芎䓖1两,芍药(锉)1两,黄耆1两,麦门冬(去心,炒)1两。 4018.2. 原方对照:生地黄汁半大盏,桂(去粗皮)半两,黄耆(锉)3分,麦门冬(去心,微炒)3分,当归(切,焙)半两,甘草(炙)半两。 4018.3. 加:乌雌鸡、人参、芎䓖、芍药 4018.4. 减:生地黄汁 4018.5. 功效:产后血气衰弱,日渐虚羸。 4018.6.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四。 4019. 相似度56%:芍药汤 4019.1. 组成:芍药1两,桂(去粗皮)1两,黄耆(锉)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当归(切,炒)1两,生干地黄(焙)1两,甘草(炙,锉)1两,人参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 4019.2. 原方对照:生地黄汁半大盏,桂(去粗皮)半两,黄耆(锉)3分,麦门冬(去心,微炒)3分,当归(切,焙)半两,甘草(炙)半两。 4019.3. 加:芍药、赤茯苓、生干地黄、人参 4019.4. 减:生地黄汁 4019.5. 功效:产后乳结痈脓,败坏不散,发寒热疼痛。 4019.6.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六。 4020. 相似度56%:地黄汤 4120.1. 组成:熟干地黄2两,黄耆(锉)3两,桂(去粗皮)3两,甘草(炙)3两,当归(切,焙)3两,芍药1两,黄精(焙干)1两,黄芩(去黑心)1两,麦门冬(去心,焙)5两。 4120.2. 原方对照:生地黄汁半大盏,桂(去粗皮)半两,黄耆(锉)3分,麦门冬(去心,微炒)3分,当归(切,焙)半两,甘草(炙)半两。 4120.3. 加:熟干地黄、芍药、黄精、黄芩 4120.4. 减:生地黄汁 4120.5. 功效:虚劳少气,行动喘促,小便过多。 4120.6. 来源:《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4121. 相似度50%:桂枝合补血汤 4121.1. 组成:桂枝、芍药、甘草(炙)、当归、黄耆。 4121.2. 原方对照:生地黄汁半大盏,桂(去粗皮)半两,黄耆(锉)3分,麦门冬(去心,微炒)3分,当归(切,焙)半两,甘草(炙)半两。 4121.3. 加:桂枝、芍药 4121.4. 减:生地黄汁、桂、麦门冬 4121.5. 功效:产后伤血病痉。男子患金疮,伤血过多而成痉证者。 4121.6. 来源:《医钞类编》卷十七引《金鉴》。 4122. 相似度50%:黄耆汤 4122.1. 组成:黄耆(锉碎)1两,白术(锉,炮)1两,当归(切,炒)1两,甘草(炙,锉)1两,人参1两,白羊肉1斤(去脂膜,切碎,每服用3两)。 4222.2. 原方对照:生地黄汁半大盏,桂(去粗皮)半两,黄耆(锉)3分,麦门冬(去心,微炒)3分,当归(切,焙)半两,甘草(炙)半两。 4222.3. 加:白术、人参、白羊肉 4222.4. 减:生地黄汁、桂、麦门冬 4222.5. 功效:产后血气不利,心腹急痛,上下攻冲,气逆烦闷。 4222.6.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一。 4223. 相似度50%:黄耆汤 4223.1. 组成:黄耆(锉)1两,当归(切,焙)1两半,芎䓖1两半,龙骨半两,芍药2两,桂(去粗皮)2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甘草(炙)1两。 4223.2. 原方对照:生地黄汁半大盏,桂(去粗皮)半两,黄耆(锉)3分,麦门冬(去心,微炒)3分,当归(切,焙)半两,甘草(炙)半两。 4223.3. 加:芎䓖、龙骨、芍药、附子 4223.4. 减:生地黄汁、麦门冬 4223.5. 功效:诸痔下血,虚损甚者。 4223.6.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四二。 4224. 相似度50%:黄耆白术汤 4224.1. 组成:黄耆2钱半,人参1钱,白术(麸炒)2钱,甘草(炙)5分,当归8分,浮小麦1撮。 4224.2. 原方对照:生地黄汁半大盏,桂(去粗皮)半两,黄耆(锉)3分,麦门冬(去心,微炒)3分,当归(切,焙)半两,甘草(炙)半两。 4324.3. 加:人参、白术、浮小麦 4324.4. 减:生地黄汁、桂、麦门冬 4324.5. 功效:自汗阳虚。 4324.6. 来源:《便览》卷三。 4325. 相似度50%:桂心汤 4325.1. 组成:桂(去粗皮)1两,黄耆(锉)1两半,芎藭1两,当归(切,焙)2两,赤芍药(锉)1两半,甘草(炙)1两,人参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 4325.2. 原方对照:生地黄汁半大盏,桂(去粗皮)半两,黄耆(锉)3分,麦门冬(去心,微炒)3分,当归(切,焙)半两,甘草(炙)半两。 4325.3. 加:芎藭、赤芍药、人参、附子 4325.4. 减:生地黄汁、麦门冬 4325.5. 功效:产后虚热,状似劳气,瘦瘁无力。 4325.6.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4326. 相似度50%:桂心汤 4326.1. 组成:桂(去粗皮)3分,黄耆(去芦头,锉,炒)3分,芍药1两,甘草(炙,锉)1两,人参1两。 4326.2. 原方对照:生地黄汁半大盏,桂(去粗皮)半两,黄耆(锉)3分,麦门冬(去心,微炒)3分,当归(切,焙)半两,甘草(炙)半两。 4426.3. 加:芍药、人参 4426.4. 减:生地黄汁、麦门冬、当归 4426.5. 功效:虚劳体痛,手足疼,心热腹满,胸中少气,客热,头痛欲吐,恍惚多忘,小便赤涩,或多余沥,卧不安席。 4426.6. 来源:《圣济总录》卷八十九。 4427. 相似度50%:桂心汤 4427.1. 组成:桂(去粗皮)1分,人参1分,黄耆(锉)1分,牛膝(酒浸,切,焙)1分,甘草(炙,锉)2分,白茯苓(去黑皮)3分。 4427.2. 原方对照:生地黄汁半大盏,桂(去粗皮)半两,黄耆(锉)3分,麦门冬(去心,微炒)3分,当归(切,焙)半两,甘草(炙)半两。 4427.3. 加:人参、牛膝、白茯苓 4427.4. 减:生地黄汁、麦门冬、当归 4427.5. 功效:伤寒后虚劳,羸瘦乏力。 4427.6. 来源:《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4428. 相似度50%:归耆汤 4428.1. 组成:黄耆(炙)1两,当归5钱(酒焙),白芍药5钱,川芎5钱,甘草(炙)3钱。 4428.2. 原方对照:生地黄汁半大盏,桂(去粗皮)半两,黄耆(锉)3分,麦门冬(去心,微炒)3分,当归(切,焙)半两,甘草(炙)半两。 4528.3. 加:白芍药、川芎 4528.4. 减:生地黄汁、桂、麦门冬 4528.5. 功效:伤食,痿黄,洞泄,并痘后目。 4528.6. 来源:《诚书》卷十一。 4529. 相似度50%:归耆汤 4529.1. 组成:黄耆1两,当归1两,瓜蒌1两,甘草1两,皂角刺1两。 4529.2. 原方对照:生地黄汁半大盏,桂(去粗皮)半两,黄耆(锉)3分,麦门冬(去心,微炒)3分,当归(切,焙)半两,甘草(炙)半两。 4529.3. 加:瓜蒌、皂角刺 4529.4. 减:生地黄汁、桂、麦门冬 4529.5. 功效:痈疽无头,但肿痛。 4529.6. 来源:《医方类聚》卷一七五引《修月鲁般经》。 4530. 相似度50%:桂心汤 4530.1. 组成:桂(去粗皮)1分,五味子半两,当归(切,焙)1分,枳壳(去瓤,麸炒)半两,甘草(炙)1分。 4530.2. 原方对照:生地黄汁半大盏,桂(去粗皮)半两,黄耆(锉)3分,麦门冬(去心,微炒)3分,当归(切,焙)半两,甘草(炙)半两。 4530.3. 加:五味子、枳壳 4530.4. 减:生地黄汁、黄耆、麦门冬 4630.5. 功效:小儿夜啼腹痛,状如鬼祟。 4630.6.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七○。 4631. 相似度50%:黄耆散 4631.1. 组成:黄耆2两(锉),白芍药1两,桂心1两,当归1两,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白龙骨1两,熟干地黄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4631.2. 原方对照:生地黄汁半大盏,桂(去粗皮)半两,黄耆(锉)3分,麦门冬(去心,微炒)3分,当归(切,焙)半两,甘草(炙)半两。 4631.3. 加:白芍药、桂心、白龙骨、熟干地黄 4631.4. 减:生地黄汁、桂 4631.5. 功效:虚劳少气,小便数,无力,不能食。 4631.6. 来源:《圣惠》卷二十九。 4632. 相似度50%:黄耆汤 4632.1. 组成:黄耆3钱(蜜炙),五味子2钱,当归1钱,白术1钱,甘草5分(炙)。 4632.2. 原方对照:生地黄汁半大盏,桂(去粗皮)半两,黄耆(锉)3分,麦门冬(去心,微炒)3分,当归(切,焙)半两,甘草(炙)半两。 4632.3. 加:五味子、白术 4632.4. 减:生地黄汁、桂、麦门冬 4632.5. 功效:时疫愈后表虚,脉静身凉,数日后反得盗汗及自汗者。 4632.6. 来源:《温疫论》卷一。 4733. 相似度50%:黄耆汤 4733.1. 组成:黄耆半两(锉),芍药半两,桂半两(去粗皮),麦门冬半两(去心,焙),五味子半两,前胡半两(去芦头),白茯苓半两(去黑皮),当归半两(切,焙),人参半两,甘草(炙)1分。 4733.2. 原方对照:生地黄汁半大盏,桂(去粗皮)半两,黄耆(锉)3分,麦门冬(去心,微炒)3分,当归(切,焙)半两,甘草(炙)半两。 4733.3. 加:芍药、五味子、前胡、白茯苓、人参 4733.4. 减:生地黄汁 4733.5. 功效:伤寒后,骨节烦疼,不欲饮食,及气胀汗出。 4733.6. 来源:《普济方》卷一四四。 4734. 相似度50%:黄耆汤 4734.1. 组成:黄耆1两,当归1两,大黄5钱,芍药5钱,陈皮3钱,甘草3钱(炒)。 4734.2. 原方对照:生地黄汁半大盏,桂(去粗皮)半两,黄耆(锉)3分,麦门冬(去心,微炒)3分,当归(切,焙)半两,甘草(炙)半两。 4734.3. 加:大黄、芍药、陈皮 4734.4. 减:生地黄汁、桂、麦门冬 4734.5. 功效:一切疮肿疼痛。 4734.6. 来源:《普济方》卷二七二。 4735. 相似度50%:黄耆汤 4835.1. 组成:黄耆1两1钱,人参6钱,五味子4钱,甘草6钱,当归3钱。 4835.2. 原方对照:生地黄汁半大盏,桂(去粗皮)半两,黄耆(锉)3分,麦门冬(去心,微炒)3分,当归(切,焙)半两,甘草(炙)半两。 4835.3. 加:人参、五味子 4835.4. 减:生地黄汁、桂、麦门冬 4835.5. 功效:风寒湿初发,发热及热退后外汗内闷,因热血伤,气失管摄,百脉动摇,有如虫行,自踝骨有气上升,相火上攻心,常烦悸头重脑闷。 4835.6. 来源:《臞仙活人方_附录》。 4836. 相似度50%:黄耆散 4836.1. 组成:黄耆1两(锉),栝楼根1两,麦门冬2两(去心,焙),赤茯苓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4836.2. 原方对照:生地黄汁半大盏,桂(去粗皮)半两,黄耆(锉)3分,麦门冬(去心,微炒)3分,当归(切,焙)半两,甘草(炙)半两。 4836.3. 加:栝楼根、赤茯苓 4836.4. 减:生地黄汁、桂、当归 4836.5. 功效:消渴。饮水过多,烦渴不止。 4836.6. 来源:《圣惠》卷五十三。 4837. 相似度50%:黄耆散 4837.1. 组成:黄耆3两(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地骨皮3分,人参1两(去芦头),前胡1两(去芦头)。 4937.2. 原方对照:生地黄汁半大盏,桂(去粗皮)半两,黄耆(锉)3分,麦门冬(去心,微炒)3分,当归(切,焙)半两,甘草(炙)半两。 4937.3. 加:地骨皮、人参、前胡 4937.4. 减:生地黄汁、桂、当归 4937.5. 功效:乳石发动,头面虚热,心胸痰饮,呕逆,不下饮食。 4937.6. 来源:《圣惠》卷三十八。 4938. 相似度50%:黄耆建中汤 4938.1. 组成:黄耆1钱5分,桂1钱5分,白芍3分,甘草1钱。 4938.2. 原方对照:生地黄汁半大盏,桂(去粗皮)半两,黄耆(锉)3分,麦门冬(去心,微炒)3分,当归(切,焙)半两,甘草(炙)半两。 4938.3. 加:白芍 4938.4. 减:生地黄汁、麦门冬、当归 4938.5. 功效:血气不足,常自汗。 4938.6. 来源:《嵩崖尊生》卷八。 4939. 相似度50%:黄耆散 4939.1. 组成:黄耆1两,防风7钱半,当归7钱半,白芍7钱半,干地黄7钱半,甘草(炙)半两。 4939.2. 原方对照:生地黄汁半大盏,桂(去粗皮)半两,黄耆(锉)3分,麦门冬(去心,微炒)3分,当归(切,焙)半两,甘草(炙)半两。 5039.3. 加:防风、白芍、干地黄 5039.4. 减:生地黄汁、桂、麦门冬 5039.5. 功效:因失血,荣卫损而致劳气,食后身疼倦,夜间盗汗。 5039.6. 来源:《济阴纲目》卷四。 5040. 相似度50%:黄耆甘草汤 5040.1. 组成:黄耆1两半,甘草(炙)1两半,桂(去粗皮)半两,人参1两,芍药2两,赤茯苓(去黑皮)2两。 5040.2. 原方对照:生地黄汁半大盏,桂(去粗皮)半两,黄耆(锉)3分,麦门冬(去心,微炒)3分,当归(切,焙)半两,甘草(炙)半两。 5040.3. 加:人参、芍药、赤茯苓 5040.4. 减:生地黄汁、麦门冬、当归 5040.5. 功效:咽喉似有物噎,胸中满,胁下气上冲,饮食减少。 5040.6.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二四。 5041. 相似度50%:黄耆散 5041.1. 组成:黄耆半两(蜜炙),麦门冬半两(水浥,去心),熟地黄半两(酒洒,9蒸9晒,焙,称),桔梗(炒)半两,甘草1分(炙),白芍药半两。 5041.2. 原方对照:生地黄汁半大盏,桂(去粗皮)半两,黄耆(锉)3分,麦门冬(去心,微炒)3分,当归(切,焙)半两,甘草(炙)半两。 5041.3. 加:熟地黄、桔梗、白芍药 5141.4. 减:生地黄汁、桂、当归 5141.5. 功效:因嗽咯血成劳,眼睛疼,四肢倦怠,脚无力。 5141.6. 来源:《本事》卷五。 5142. 相似度50%:黄耆平补汤 5142.1. 组成:陇西黄耆3两,枸杞根皮3两,桂3两,麦门冬3两,甘草3两。 5142.2. 原方对照:生地黄汁半大盏,桂(去粗皮)半两,黄耆(锉)3分,麦门冬(去心,微炒)3分,当归(切,焙)半两,甘草(炙)半两。 5142.3. 加:陇西黄耆、枸杞根皮 5142.4. 减:生地黄汁、黄耆、当归 5142.5. 功效:五劳百损,四肢沉滞,骨肉酸疼,大病后,不复常行动,喘惙吸吸少气,小腹拘急,腰背强痛,心悸咽干,饮食无味。 5142.6. 来源:《元和纪用经》。 5143. 相似度50%:黄耆六一汤 5143.1. 组成:黄耆、当归、甘草各等分。 5143.2. 原方对照:生地黄汁半大盏,桂(去粗皮)半两,黄耆(锉)3分,麦门冬(去心,微炒)3分,当归(切,焙)半两,甘草(炙)半两。 5143.3. 减:生地黄汁、桂、麦门冬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合作种植合同范本
- 公司食堂阿姨劳务合同范本
- 保编合同范本
- 分包合同范本汇编
- 公司安全培训合同范本
- 中介工作合同正式合同范本
- 减速机模具合同范本
- 2025内蒙古建安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公摊电梯合同范例
- bot模式合作合同范本
- 2025年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汇编
- 出租共享菜园合同范例
- 【历史】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 2024化工园区危险品运输车辆停车场建设规范
- 第1课 精美绝伦的传统工艺 课件 2023-2024学年赣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
- 云南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手册
- 《植物保护学通论》PPT课件.ppt
- 仓内运营方案
- 江苏省电力条例(2020)
- 上海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体系
- 《体育测量与评价》课程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