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3030页,总=sectionpages3131页试卷第=page3131页,总=sectionpages3131页广东省江门市恩平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电视专题片《话说运河》这样解说:大运河适应了隋朝新形势的需要,纵无隋炀帝,也要有人开辟出一条能沟通南北的河道。此处的“新形势”主要是指()A.镇压各地农民起义的需要B.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C.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D.南北方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2.隋炀帝穷奢极欲,以致“天下死于役而家伤于财”;滥用民力,导致“耕稼失时,田畴多荒”。人民为了不被冻饿而死,被迫相聚起义。据此可知当时()A.外戚夺权,隋朝瓦解 B.政策失当,社会动荡
C.财政危机,王朝衰微 D.藩镇割据,战乱不休
3.科举制的创立,一方面选拔了大批有能力的人当官,另一方面也将官吏选拔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据此可知,科举制度()A.彻底铲除了贵族特权 B.能完全遏制腐败
C.实现了教育的普及化 D.巩固了国家统治
4.开放才能发展,合作方能共赢,如图两幅图片的人物故事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这两幅图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C.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D.宏扬佛法普度众生
5.据记载,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不但任用大批各族贵族为官,而且实行并非屈辱而是民族友好的“和亲”政策。这会带来()A.科举制开始走向没落 B.各民族和平相处,共同发展
C.各民族之间关系紧张 D.对唐朝的经济发展造成冲击
6.历史叙述有历史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进行态度与价值观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隋炀帝创立进士科,科举制诞生B.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完善科举制C.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传播佛法D.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7.诗歌是历史重要的载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中禾黍”“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请为以上唐诗找一个合适的主题()A.融洽的民族交融 B.开放的社会风气
C.友好的中外交流 D.繁荣的社会生活
8.“(唐代)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C.宦官与外戚的矛盾 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9.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之一。“唐朝灭亡之后,北方黄河流域相继出现了五个政权,历经54年,每个政权平均约为10年,最短的不到四年。”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政权更迭十分频繁 B.民族交融不断加深
C.统一必是大势所趋 D.疆域面积不断扩大
10.据史书记载,唐都西市被誉为“金市”,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商贸中心。外国商铺鳞次栉比,外国商人络绎不绝。这表明当时()A.社会风气开放 B.中外经济交往频繁
C.民族交往密切 D.黄金成为主要货币
11.辽道宗耶律宏基在诗中写道,后悔自己生在辽国,说希望来世做宋人。美国历史学家墨菲说道,在多个方面,宋朝都是中国历史上最令人激动的年代。他们认可宋朝的原因不包括()A.社会经济繁荣 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C.科技领先世界 D.国家统一,政局安定
12.宋代,东京(今河南开封)出现了集中演出各种伎艺的瓦肆、勾栏,为戏剧向综合艺术发展提供了条件杂剧应运而生(见如图)。杂剧出现的最深层次的原因是()
A.科举制的发展和完善 B.城市繁荣,市民阶层扩大
C.政府重视文化、科技的发展 D.民族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增多
13.宋朝国力衰弱的原因,南宋后期的有识之士归结为“民穷”“兵弱”“财匮”三大弊政。后世的学者一致认为宋朝“武备不振”和积贫积弱。究其原因,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宋代实行精兵简政政策B.宋代实行重文轻武政策C.宋代分权制衡文官,机构重叠,互相牵制D.宋代经常调换将领,致使将不专兵,兵无常帅
14.观察如图,可知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A.两宋与民族政权无法实现和平B.少数民族之间既斗争又联合C.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不断D.从民族政权并立到完成统一
15.纵观我国历史上的封建社会经历了三次大分裂,一次是战国,一次是魏晋南北朝,一次是唐末至两宋时期,后两个时期都有很多共同点,下面不属于这两个时期的共同点的是()A.出现民族融合B.国家的经济重心在南方C.民族政权并立D.北方战乱,南方稳定,北人南迁
16.1467年,巡视海疆的明朝官员徐海在台山市广海镇的巨石上刻下“海永无波”四个大字,歌颂张通率领台山人民平定倭寇的事迹。下列人物在平定倭寇中也曾立下赫赫战功的是()A.戚继光 B.岳飞 C.郑和 D.郑成功
17.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1420年,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完成了北京城修建B.元朝采取行省制管理地方,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C.元朝在西藏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D.元朝在澎湖列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18.学习历史需要辨别史料的价值,下列属于研究北宋的第一手史料的是()A.司马迁的《史记》 B.文天祥的《正气歌》
C.王祯的《农书》 D.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19.根据下列表格中的史实,我们可以给它加一个恰当的标题是()
①北宋与辽、西夏的互市②北宋朝廷设置市舶司对海外贸易加以管理③北宋时期在四川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④宋代开封出现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A.宋代海外贸易发达 B.宋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宋代商业十分繁荣 D.宋代产生了著名的商帮
20.梁启超指出:“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竟无第二之郑和”的根本原因是()A.八股取士的影响 B.科学技术的落后
C.闭关锁国的限制 D.封建制度的落后
21.“它是联结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位居于游牧地区与农耕定居地区连接处,在客观上起到经济、文化的会聚作用,而且其防御效应促进了汉族与北方各族在中原文明基础上的凝聚融合。”上述材料描述的是()A.大运河 B.长城 C.紫禁城 D.大相国寺
22.探寻历史事件的逻辑关系,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事件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史料结论A司马光《资治通鉴》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巨著B明朝废除丞相制度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C宋应星《天工开物》展示了中国当时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D徐光启《农政全书》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经验A.A B.B C.C D.D
23.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传统中医药的抗疫成效引起世人关注。其中,成书于明朝,记载1800多种药物,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的科技名著是()A. B.
C. D.
24.明朝末年,陕北连年旱荒,农民纷起暴动。闯王李自成在崇祯二年(1629年)率领农民起义并且提出“均田免赋”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该口号的提出主要针对()A.土地兼并,赋税沉重 B.宦官专权,藩镇割据
C.连年早荒,农民暴动 D.政治腐败,贪污成风
25.1758年,清朝派兵前往南疆镇压叛乱,清军在各族人民的大力协助下,很快反败为胜,攻取了叶尔羌城。平息叛乱后,为了有效管辖“南疆”,乾隆帝采取的措施是()A.设置宣政院 B.设立伊犁将军
C.设置驻藏大臣 D.设置澎湖巡检司
26.如图所示笔记,与此图中科技文化成果对应的历史时期是()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27.据《明神宗实录》记载:(17世纪初苏州)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这一现象说明了当时()A.老百姓生活贫困 B.出现雇佣劳动关系
C.工商业繁荣发展 D.海外贸易发达兴盛
28.乾隆时期,编修丛书《四库全书》,要求各地广泛搜求、进献书籍,然后予以全面检查,凡是被认定为“悖逆”“违碍”的,就进行销毁或抽毁,数量多达三四千种。这反映了当时统治者()A.完善《四库全书》 B.挽救传统文化危机
C.加强思想文化控制 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9.清代乾隆时,徽班在长江与大运河码头,与其他剧种接触,兼收昆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等。乾隆八十大寿时,徽班开始进京演出,逐渐形成新剧种。这说明()A.乾隆皇帝独宠徽班 B.文化重心完成南移
C.徽商重视艺术发展 D.戏曲在融合中创新
30.雍正三年(1725),清政府下令禁教,驱逐在华传教士;乾隆九年(1744),制定《管理澳夷章程》,防范来华的外国人……这表明清政府()A.防范一切外国人来华 B.有效抵御外来势力入侵
C.不断强化君主专制制度 D.对外政策逐渐走向封闭
二、综合题(本题3小题,31题13分,32题13分,33题14分,共40分)
王朝的兴衰往往与制度的科学性和执行力度密切相关。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玄宗少历民间,身经地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加之姚崇,宋璟、苏颋、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致治平。
﹣﹣《旧唐书•宪宗下》
材料二:科举入仕是1300年间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科举制与现代的文官制度无论是在考试内容上,还是在实施环境上,都有根本的差异,但两者采用公开考试、平等竞争的精神却是相同的。
﹣﹣摘编自《中国科举文化》
材料三:天宝(唐玄宗后期的年号)初年,中央禁军共12万人,而边境十个军镇拥兵49万……胡人出身的边将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使,拥有兵15万……唐玄宗自杨贵妃入宫之后沉湎于饮酒声色之中,出现“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现象。
﹣﹣摘编自《安史之乱再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开元盛世局面得以形成的原因。(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度能够延续1300多年的原因。(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安史之乱出现的原因。(4)综上所述,唐朝的兴衰为祖国的长治久安带来什么启示?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认为,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新的特征。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足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三: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成为“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
﹣﹣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国)《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时期“商业革命”表现。(2)根据材料二,分析宋朝经济的繁荣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3)根据材料三,分别概括相对应的商业革命对中西方文明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明清是我国古代最后两个封建王朝,多个方面都颇有建树,但盛世繁荣也隐藏着社会危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时期的科举,采用八股取士,三年一次,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会试的主考官由皇帝钦定派遣,考试有严格程序,考官入院,立即封锁内外门户,考试入院时,要逐人搜检。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军机处之所以创立,部分是由于雍正帝需要一个联系紧密的助手小班子帮助他起草敕令;部分则由于它是一种避开权势显赫的亲王,从而进一步巩固皇帝权力和提高效率的手段。军机大臣与皇上商讨国是,并就一些皇上还未批阅的奏折提出对策建议,以及尽力记下皇上的旨意,然后回去起草谕旨。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如图所示
材料四:康乾盛世在文治,武功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也使它成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王朝“回光返照”的最后黄金时期……而在康乾盛世后期逐渐开始显露的各种社会危机,到嘉庆,道光也变得愈加严重。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科举制度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概括军机处设立的原因及其职能。(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图1到图2对外交往发生的变化,简要说明这种变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康乾盛世后期出现“社会危机”的表现。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广东省江门市恩平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答案】C【考点】隋朝大运河【解析】本题考查了隋炀帝开运河的相关史实。为了加强南北交通,便利江南粮食,布匹的北运,进而巩固隋王朝对去全国的统治。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了大运河。【解答】由教材得知隋炀帝开运河,适应的新形势是,江南经济的发展需要加强南北联系和经济交流。所以C是正确的选项。南北经济已趋于平衡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发生的农民起义大都在山东、河南而并非在南方,民族融合的高潮也并非出现在隋唐时期。据此判断,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2.【答案】B【考点】隋朝的灭亡【解析】本题考查隋朝的灭亡原因。隋炀帝的暴政,使得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加之天灾严重,民不聊生。百姓被迫起而反抗。【解答】材料反映的是隋炀帝的暴政,使得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加之天灾严重,民不聊生。百姓被迫起而反抗。B符合题意。3.【答案】D【考点】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解析】本题考查科举制,关键信息是“选拔了大批有能力的人”官吏选拔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解答】根据材料内容可知,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了大批有能力的人”“官吏选拔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可见,科举制度有利于选拨人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治。A、B、C内容与材料无关,排除。4.【答案】C【考点】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朝对外交流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等知识。【解答】如图两幅图片的人物故事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这两幅图反映的是玄奘和鉴真有关。这两幅图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对外开放双向交流。唐贞观年间,为了求取佛经精义,玄奘毅然西行前往的佛教圣地天竺,在天竺,玄奘用大约17年的时间遍游各地,寻师访友,研习佛法为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是请进来。唐玄宗时期,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讲学,六次出行,五次失败,历尽千辛万苦,以致双目失明,终于到达日本。鉴真在日本坚持不懈地传播佛学和唐朝文化,他帮助日本设计的唐招提寺,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他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这是走出去,因此,唐朝对外交流的特点是对外开放双向交流。C符合题意。5.【答案】B【考点】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明确开明的友好的民族政策会使各民族和平相处,共同发展。【解答】据记载,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不但任用大批各族贵族为官,而且实行并非屈辱而是民族友好的“和亲”政策。这会带来各民族和平相处,共同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意即各族共同的君长。各民族友好相处,共同发展。ACD表述错误。6.【答案】D【考点】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隋朝大运河【解析】本题考查历史陈述、历史评价的相关知识,关键是掌握两者的区别。【解答】由材料“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进行态度与价值观的评判表述”并结合所学知,D项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是对大运河作用的评价,属于历史评价,ABC三项都是历史陈述。7.【答案】A【考点】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解析】本题考查唐朝的民族交融,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古诗的内涵。【解答】诗歌是历史重要的载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中禾黍”“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以上唐诗反映的主题是融洽的民族交融。由于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唐朝时期各民族相互交往、不断交融,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的社会状况。A符合题意。8.【答案】A【考点】安史之乱【解析】本题考查唐代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的相关史实。唐朝末年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解答】据“(唐代)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材料反映了藩地自己设置文武官吏,赋税由自己分配,并不上缴朝廷,虽然向朝廷称臣,实际上并不是臣。这反映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B、C两项与材料内容不符;D项说法材料没有体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末年,地方势力增大,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9.【答案】A【考点】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解析】本题考查了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解答】唐朝灭亡之后,北方黄河流域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政权,历经54年,每个政权统治平均约为10年,最短的不到4年。由此可知五代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出现了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在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10.【答案】B【考点】隋唐开放的社会风气【解析】本题考查了唐都长安城。唐朝商业繁荣,当时著名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成都等。【解答】据史书记载,唐都西市固定商铺4万多家,外国商铺鳞次栉比,外国商人络绎不绝。这一记载表明当时商业经济繁荣、中外经济交往频繁。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分别是居民的住宅区和商业区;长安人口上百万,还云集着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国的人,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11.【答案】D【考点】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朝繁荣的原因的相关史实。掌握宋朝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的相关史实。【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多个方面,宋朝都是中国历史上最令人激动的年代。社会经济繁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和科技领先世界是宋朝繁荣的原因、当时宋朝处于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有战有和,所以选项D不是宋朝繁荣的原因,选项D符合题意。12.【答案】B【考点】宋元时期繁华的都市生活【解析】本题考查宋代的社会生活,关键信息是“东京(今河南开封)出现了集中演出各种伎艺的瓦肆、勾栏,为戏剧向综合艺术发展提供了条件杂剧应运而生”。【解答】由材料“东京(今河南开封)出现了集中演出各种伎艺的瓦肆、勾栏,为戏剧向综合艺术发展提供了条件杂剧应运而生”并结合所学知,杂剧出现的最深层次的原因是城市繁荣,市民阶层扩大。伴随着商业的繁荣、城市生活更加丰富,为适应市井生活需要,杂剧应运而生。13.【答案】A【考点】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朝“武备不振”和积贫积弱的原因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实行的重文轻武政策。【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军队的数目庞大,而在宋太祖以后,却大部分都是分布在对内镇压以防民变的岗位上,缺乏应有的教阅训练,素质很差,作战能力很低。故选项A说法错误。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代推行重文轻武政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宋代还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致使将不专兵,兵无常帅。宋代还分权制衡文官,机构重叠,互相牵制。故选项A说法不正确,选项BCD说法正确。
故选:A。14.【答案】D【考点】南宋和金的对峙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从民族政权并立到完成统一是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解答】观察如图,可知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从民族政权并立到完成统一。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夺取政权,建立宋朝,定都开封为东京,史称北宋;与北宋并立的政权是契丹族建立的辽和党项族建立的西夏。1115年,女真族杰出首领完颜阿骨打统一了女真族各部,在会宁称帝,建立金,金灭了北宋;与金并立的政权是南宋。宋元时期民族政权并立,但两宋与民族政权无法实现和平。元灭南宋实现了全国的统一。15.【答案】B【考点】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逐渐形成两晋南北朝的更替【解析】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唐末至两宋时期的相关史实。注意把握魏晋南北朝、唐末至两宋时期的共同点。【解答】据“纵观我国历史上的封建社会经历了三次大分裂,一次是战国,一次是魏晋南北朝,一次是唐末至两宋时期,后两个时期都有很多共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后两个时期是魏晋南北朝、唐末至两宋时期,这两个时期的共同点的是出现民族融合、民族政权并立、北方战乱,南方稳定,北人南迁。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国家的经济重心在南方在宋朝时期。B不属于这两个时期的共同点,符合题意。16.【答案】A【考点】戚继光抗倭【解析】本题考查戚继光抗倭的影响。戚继光抗倭保卫了我国东南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抗倭功绩永载史册。戚继光是我国的民族英雄。【解答】明朝中期,海防松弛,东南沿海的奸商勾引倭寇上岸,共同抢劫分赃。倭寇到处烧杀掳掠,使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遭损害。明朝派戚继光抗倭,戚继光率戚家军开赴浙江台州,在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九战九捷,迅速荡平了倭寇。戚继光又率领部进入福建,广东,与当地另一抗倭名将(俞大猷)共同作战,剿灭那里的倭寇。17.【答案】B【考点】元巩固统一的措施【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的相关史实。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实行行省制度。【解答】历史叙事和历史解释是历史认识的两个层面。所谓历史叙事,是叙述以往发生过的事件。而历史解释则是阐明历史发展的轨迹及其意义所在,ACD属于叙述以往发生过的事件,是历史叙事;B选项属于历史解释。18.【答案】D【考点】历史文化常识【解析】本题考查属于研究北宋的第一手史料。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解答】随着城市的发展,表现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加,北宋画家张择端的画《清明上河图》描写了北宋首都东京(开封)汴河沿岸的风光,北宋都城开封,是当时著名的商业中心,《清明上河图》是汴京(开封)当年繁荣的见证,人物栩栩如生,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跃然纸上,真实形象地再现了开封作为商业城市的繁华景象,代表了宋代社会风俗画的最高成就,属于研究北宋的第一手史料的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A司马迁的《史记》记述了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北宋时期不在其内,不符合题意,B文天祥的《正气歌》写于元朝时期,C王祯的《农书》写于元朝时期,BC是后人的记述,不属于第一手资料。19.【答案】C【考点】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解析】本题考查宋代经济的发展。自北宋开始,我国古代商业空前繁荣,为南方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南宋时期,北方地区处于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下,宋朝的统治中心南移,因此朝廷重视商业特别是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增加财政收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解答】根据所学及表格内容可知其反映的是宋代商业十分繁荣的表现。表格内容中②涉及海外贸易,其余不是海外贸易的内容,表格内容没有涉及著名的商帮的产生,宋朝也没有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0.【答案】D【考点】闭关锁国政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封建制度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解答】明朝政府后来再也没有开展大规模的航海活动的原因主要是远航没有和贸易有效结合,赠予大量物质财富,换取供朝廷享用的奢侈品和海外诸国形式上的藩属关系。结果开支巨大,“库藏为虚”,被后来任事者视为耗民伤财之举。此后明朝政府无力也不愿再开展这样大规模的航海活动。即中国郑和之后再无郑和的根本原因在于封建制度的腐朽。21.【答案】B【考点】明长城和北京城【解析】本题考查长城的相关史实。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解答】为了防范蒙古骑兵南下侵扰,明朝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先后花了近二百年的时间修筑长城。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蜿蜒六千余公里,无论规模、质量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长城是我国历代规模最大、防御设施最完善的城防工程。长城的修建确保了北部边塞半个多世纪的和平和安宁。长城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积极效应与其雄伟博大的景观所激发出的豪情壮志完美和谐的融为一体,上下两千年,熔铸成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它是联结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位居于游牧地区与农耕定居地区连接处,在客观上起到经济、文化的会聚作用,而且其防御效应促进了汉族与北方各族在中原文明基础上的凝聚融合。”材料描述的是长城。22.【答案】C【考点】明朝三部科学巨著司马光和《资治通鉴》【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的相关史实。注意掌握事件的重要意义。【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清朝,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书中记载了我国古代有关农业生产的理论和科学方法,还介绍欧洲的水利技术。这是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多个生产部门,展示了中国当时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这部书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故选项C事件逻辑关系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C。23.【答案】C【考点】明朝三部科学巨著【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的相关史实。“成书于明朝,记载1800多种药物,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的科技名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总结前人经验,历时27年编成的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全书约190万字,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其中374种是新增加的药物。收录药方11000多个,并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选项C符合题意。24.【答案】A【考点】明朝的腐败与李自成起义【解析】本题考查李自成起义的相关史实。1627年,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起义,并率领军队进入中原后,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末年,陕北连年旱荒,加上土地兼并,赋税沉重,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后,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他还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妄杀一人,不得侵占民房,严禁抢掠,还向贫苦民众发钱粮。闯王李自成在崇祯二年(1629年)率领农民起义并且提出“均田免赋”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该口号的提出主要针对土地兼并,赋税沉重。25.【答案】B【考点】清朝巩固西北边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伊犁将军设立。题干关键信息“1758年”。【解答】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乾隆帝时,1757年维吾尔族回部上层贵族大和卓与小和卓发动叛乱,1785年乾隆帝下令调兵讨伐,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清军经过两年战斗,平定了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乾隆帝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后,设置了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巩固了我国的“南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B符合题意。26.【答案】D【考点】明朝的文学艺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辉煌的科技文化成果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明清时期的科技文化、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曹雪芹的《红楼梦》的相关史实。【解答】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总结前人经验,历时27年编成的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全书约190万字,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其中374种是新增加的药物。收录药方11000多个,并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明末宋应星著《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反映了我国手工业的生产面貌,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题干中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曹雪芹的《红楼梦》对应的历史时期是明清时期。选项D符合题意。27.【答案】B【考点】中国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萌芽出现。题干关键信息“机户出资,织工出力”。【解答】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苏州、湖州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机户和机工两者之间是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他们之间这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标志着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的形成,也就表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了。B符合题意。28.【答案】C【考点】清朝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解析】本题考查清朝加强思想控制。文字狱是清朝统治者为加强思想控制而对不利于他们统治的言行进行严厉钳制的措施。【解答】根据材料“凡是被认定为‘悖逆’‘违碍’的,就进行销毁或抽毁,数量多达三四千种”可知当时统治者是加强思想文化控制。编修丛书《四库全书》是加强思想文化控制的表现。29.【答案】D【考点】明清的艺术成就【解析】本题考查京剧的相关史实。京剧形成体现我国戏剧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解答】明清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北京是戏曲荟萃之地。在19世纪中期的道光年间,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形成京剧。京剧集中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据“清代乾隆时,徽班在长江与大运河码头,与其他剧种接触,兼收昆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等。乾隆八十大寿时,徽班开始进京演出,逐渐形成新剧种”关键信息“兼收昆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戏曲在融合中创新。30.【答案】D【考点】闭关锁国政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朝前期采取的对外政策及这一政策的实行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本题以材料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归纳能力。【解答】据材料“清政府下令禁教,驱逐在华传教士;乾隆九年(1744),制定《管理澳夷章程》,防范来华的外国人。”可知,清朝对外政策逐渐走向封闭。清朝的闭关锁国在一定程度上起了自卫作用,但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二、综合题(本题3小题,31题13分,32题13分,33题14分,共40分)【答案】原因:玄宗励精图治,整顿吏治,任用贤能。原因:科举入仕是读书人的目标,公开考试;平等竞争。唐玄宗贪图享受,朝政腐败,不理政事,边境形势紧张。统治者要勤于政事、任用贤臣;要提倡节俭,反对奢华;要虚心纳谏,善于听取正确意见;要居安思危;要重视吏治的整顿等。【考点】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开元盛世安史之乱【解析】本题以三段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科举制度能够延续1300多年的原因、安史之乱出现的原因以及唐朝的兴衰为祖国的长治久安带来的启示等知识。【解答】由材料一“玄宗少历民间,身经地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加之姚崇,宋璟、苏颋、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致治平”可知,开元盛世局面得以形成的原因有玄宗励精图治,整顿吏治,任用贤能。由材料二“科举入仕是1300年间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科举制与现代的文官制度无论是在考试内容上,还是在实施环境上,都有根本的差异,但两者采用公开考试、平等竞争的精神却是相同的”可知,科举制度能够延续1300多年的原因是科举入仕是读书人的目标,公开考试;平等竞争。由材料三“天宝(唐玄宗后期的年号)初年,中央禁军共12万人,而边境十个军镇拥兵49万……胡人出身的边将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使,拥有兵15万……唐玄宗自杨贵妃入宫之后沉湎于饮酒声色之中,出现‘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现象”可知,安史之乱出现的原因有唐玄宗贪图享受,朝政腐败,不理政事,边境形势紧张。从唐朝的兴衰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统治者要勤于政事、任用贤臣;要提倡节俭,反对奢华;要虚心纳谏,善于听取正确意见;要居安思危;要重视吏治的整顿等。【答案】生产技术及生产效率提高;有著名的商业大都市开封、临安,城市里店铺林立;坊市界限被打破;有早市、夜市;出现专门的娱乐场所瓦子;交子出现;海外贸易兴盛,大商港广州、泉州;造船和航海技术先进,指南针已应用于航海,手工业如制瓷业等得到发展;商品经济发达;城市繁荣,人口众多;交通便利(河运发达);航海、造船技术发达,对外贸易兴盛;手工业技术发达等。(任意答三点即可)促使市民阶层的兴起,经济富足;中产阶级出现了独立的价值追求和生活方式;促进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任意答两点即可)宋朝的商业革命没有把中国(从封建社会)引向近代社会;而西方的商业革命促进了西方从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两点即可)【考点】宋元时期繁华的都市生活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朝经济的繁荣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宋朝时期“商业革命”表现、宋朝经济的繁荣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宋代商业革命对中西方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医院管理模式变革
- 创新医疗科技与职业前景的融合
- 以共享经济为载体构建智慧城市的物联网解决方案
- 健康管理中医疗大数据的作用与应用
- 办公室未来区块链技术引领的变革
- 企业如何利用区块链进行更有效的资金管理
- 电热电容器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耐磨铸件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压电晶体生产设备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晶闸管模块和组件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面试真题华中科技
- 自身免疫性脑炎
- 医院质控科工作质量考核指标
- CRPS电源设计向导 CRPS Design Guide r-2017
- GB/T 9345.1-2008塑料灰分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方法
- GB/T 4937.22-2018半导体器件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第22部分:键合强度
- GB/T 3452.2-2007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2部分:外观质量检验规范
- 煤矿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考试题库(附答案)
- 第十章-国际政治与世界格局-(《政治学概论》课件)
- 2023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历年真题精选合集
- 滤毒罐使用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