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力学院马克思历年期末复习资料3_第1页
上海电力学院马克思历年期末复习资料3_第2页
上海电力学院马克思历年期末复习资料3_第3页
上海电力学院马克思历年期末复习资料3_第4页
上海电力学院马克思历年期末复习资料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电力学院马克思历年期末复习资料3上海电力学院马克思历年期末复习资料3上海电力学院马克思历年期末复习资料3xxx公司上海电力学院马克思历年期末复习资料3文件编号:文件日期:修订次数:第1.0次更改批准审核制定方案设计,管理制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总纲要

一、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哲学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人人皆有,普通人们的世界观通常是自发的,而哲学则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哲学是依靠理论论证和逻辑分析系统地回答关于世界的最一般的问题。

2.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和具体科学存在着区别。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哲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世界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

哲学和具体科学又存在着联系。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同时又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我们既要反对用哲学代替具体科学的“代替论”;又要反对取消哲学指导作用的“取消论”。

3.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方法论是人们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二)哲学基本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含义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者说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其二,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是否具有同一性。

2.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所构成的对立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构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唯物主义主张存在决定思维,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主张思维决定存在,意识决定物质。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构成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可知论主张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具有同一性;不可知论否认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具有同一性。

3.哲学基本问题两个方面的关系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其中,第一方面是主要的。

4.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理由

①物质和意识作为哲学范畴,是对世界上两大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最高概括。研究这两类现象之间的关系,乃是世界观最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

②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哲学史上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③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决定着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基本方向。

④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基本矛盾。人类的一切活动无非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个基本方面,这两个方面实质上都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因此,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就成为人们一切实际工作中的根本问题。

6.哲学史上两个对子的关系

在哲学史上,既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也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①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交织在一起。辩证法可以和唯物主义相结合,也可以和唯心主义相结合;形而上学可以和唯心主义相结合,也可以和唯物主义相结合。

②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不是平行的,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三)哲学中的基本派别及其历史形态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唯物主义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主张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

2.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态

①主观唯心主义主张人的精神(感觉、观念等等)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存在于人的精神之中。主观唯心主义的极端主张是唯我论,认为“我”的感觉是宇宙的本原。

②客观唯心主义主张“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客观精神”的产物或表现。

3.唯物主义有三种基本形态

①朴素唯物主义。朴素唯物主义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但往往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自发地结合在一起。

②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继承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但有其局限性。其一,机械性,即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其二,形而上学性,即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其三,不彻底性,即自然观是唯物的,但历史观是唯心的。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自然观和历史观在唯物辩证的基础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有其深刻的认识根源和社会阶级根源。

唯物主义的认识根源是主观和客观相统一,认识和实践相统一。唯心主义的认识根源是主观和客观相分离,认识和实践相分离。人的认识是一个非常复杂、充满矛盾的过程,如果把其中的某一片断(如感觉或概念)加以夸大,使之变成第一性的东西,就会导致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还有其社会阶级根源。进步的阶级由于其利益同社会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所以能够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从而坚持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也有其社会阶级根源。反动的剥削阶级由于其利益与社会发展规律相矛盾,所以就要歪曲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从而坚持唯心主义。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哲学的最基本的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中坚持唯物主义,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唯心主义,纠正形形色色用主观代替客观、决定客观的错误的做法。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阶级条件

19世纪以来,生产力高度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日益激化。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有可能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即找出社会发展的物质根源。同时,无产阶级也日益成熟。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一方面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提供经验,另一方面也迫切需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以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进化论)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新成就,深刻地提示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发展的辩证性,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石。

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批判地吸收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批判地吸取了他的辩证法;抛弃了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史观,批判地继承了他的唯物主义。在新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的结合。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从对象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知识的总汇”,也不是“科学之科学”,它以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为研究对象。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代替具体科学去研究世界所有领域里的所有规律,它只研究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同时又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从内容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两个统一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从而结束了旧哲学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的状态;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统一,从而结束了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中占统治地位的局面。

3.从作用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旧哲学的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旧哲学由于不懂得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所以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了世界,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认为哲学的使命应当是改造世界。

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又一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能同时为一切阶级服务,它是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真理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性的有机统一。其中,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必要前提和保证,革命性则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和归宿。

(三)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发现及其伟大意义

1.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是不可分的,它们作为“一整块钢铁”共同铸成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实际过程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作为一个有机的理论整体产生的,它们是作为统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发挥作用的。

②没有辩证唯物主义就不会有历史唯物主义,因为如果不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作为理论和方法的前提,就不可能科学地说明社会历史。

③没有历史唯物主义也不会有辩证唯物主义,因为如果没有对社会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理解,就不可能彻底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发展观的问题、认识论的问题,就不能形成对整个世界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

2.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重要意义

①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唯物主义的哲学路线第一次彻底地贯彻到了社会历史领域,把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的避难所社会历史领域中驱逐了出去,宣告了唯心史观的彻底破产。

②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人们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必然性,看到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并找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真正掘墓人无产阶级。这样,就使社会主义学说由空想变成科学。

③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彻底性的缺陷,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完备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④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为各门具体的社会历史科学提供了科学的历史观和科学的社会历史研究的方法论,从而使社会历史科学第一次成为名副其实的科学。

⑤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也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提供了根本的指导思想。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实事求是是指从客观实际出发,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体现着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自由与必然的统一。

解放思想是指要把思想从落后的传统观念和僵化的教条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的统一。

一方面,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只有解放思想,摆脱落后的传统观念和僵化的教条的束缚,才能从实际出发,做到实事求是。

另一方面,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解放思想是为了更好地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如果离开了实事求是,只能陷入唯心主义的胡思乱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时认为,世界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实践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任何正确的理论、学说也要不断地变化发展。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发展,补充新的内容,与时俱进。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现代科学已使人们对于宏观世界、微观世界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现代技术的广泛运用,已经引起生产力的新的飞跃,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密切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一方面,它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进行新的概括和总结;另一方面,它对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继续起着指导作用,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般原则。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

现代西方哲学是指流行于现代西方社会的各种哲学派别的总称。从思想倾向上看,现代西方哲学分为两大流派,一种是人本主义,另一种是科学主义。

人本主义发源于19世纪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和尼采的唯意志论哲学,认为意志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和基础。20世纪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是存在主义。存在主义关注个人的存在,认为人的本质就是自由,强调个人选择在人生和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

科学主义源于法国哲学家孔德的实证主义,它强调追求“确实的”知识,强调知识只能建立在经验范围内的“实证”基础上。20世纪的逻辑实证主义是科学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同属于现代哲学,但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其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哲学,现代西方哲学虽然对资本主义社会也有批判,但总体上是维护现有社会的。

其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科学的实践观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立场,现代西方哲学则大都坚持唯心主义立场。

当然,现代西方哲学针对社会与科学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批判地吸收其合理的因素。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的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个理论成果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其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第二个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其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论十大关系》和大量的军事著作、文献,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和军事辩证法等等都作了深刻的发挥和创造性的发展。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联系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和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强调坚持实事求是,把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统一起来。

②强调实践观点、实践标准,重新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③强调发展的观点,认为“发展是硬道理”。

④高度重视发展生产力,认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所谓“三个代表”,是指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1.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物质观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但它所说的作为世界之本原的物质往往是指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这种观点具有直观性和朴素性,是不科学的。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但它所说的作为世界之本原的物质则是指原子。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抵挡不住唯心主义的进攻。

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①列宁的物质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并且可以被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②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重要意义:

其一,这一定义揭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这就有力地反击和批判了唯心主义。同时,由于这一定义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所以也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其二,这一定义揭示了物质可以被人的意识所反映,这就坚持了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其三,这一定义揭示了物质的共同本质乃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性是对包括自然物质和社会物质在内的所有物质形态之共性的最高概括。这样,就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同物质的具体形态混为一谈,把哲学的物质概念同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混为一谈的局限性。

3.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

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哲学上的物质范畴是对世界上的一切物质形态(既包括自然领域里的物质形态,也包括社会领域里的物质形态)的抽象和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存在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之中,物质的具体结构是物质形态的个性。

(二)运动和静止

1.运动的含义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它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2

①凡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否认这一点会导致形而上学的绝对静止论。

②凡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否认这一点会导致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运动的主体归结为人的感觉或观念,客观唯心主义把运动的主体归结为“绝对精神”、“天理”等客观精神。

3.运动的基本形式

①迄今为止,人们发现物质运动存在着五种基本形式,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依次为: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

②五种运动形式相互区别、不可混淆,既不能把高级的运动形式归结为低级的运动形式,也不能把低级的运动形式拔高为高级的运动形式。

③五种运动形式相互联系。首先,低级的运动形式是高级的运动形式存在的基础,高级的运动形式总是包含着低级的运动形式;其次,对于包含着多种运动形式的事物而言,高级运动形式起主导作用,低级运动形式处于从属地位;再次;各种运动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4.静止的含义

静止具有相对性,是指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和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相对静止有两种情形:其一,事物在绝对运动状态之中,相对于某种特定的参照系而言,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其二,事物处于量变状态的时候,保持着质的稳定性。

5.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这就是说,事物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处于运动之中。

②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的状态。

③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6.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①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把不同的事物加以区分。

②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与发展的条件。

③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绝对运动,相对静止是绝对运动的参照系。

7.反对两种错误

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统一,必须反对两种错误的观点:其一是否认绝对运动,把相对静止夸大成绝对静止的观点,这是形而上学的绝对静止论;其二是夸大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这种观点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和不可知论。

(三)时间和空间

1.时间、空间的含义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顺序性。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伸张性。

2.时间、空间的特点

时间具有一维性,它是不可逆的;空间具有三维性,即具有长、宽、高三度。

3.时间、空间同运动着的物质的关系

时间、空间同运动着的物质是不可分的。

①运动着的物质不能离开时间和空间。任何事物,无论其过程怎样短暂,总要经历一定的时间;任何事物,无论其体积怎样微小,总要占据一定的空间。

②时间和空间也不能离开运动着的物质。离开了具体事物的抽象空间和抽象时间都是不可思议的。

③时间和空间二者之间也是不可分割的,世界上既不存在着只有空间而没有时间的事物,也不存在着只有时间而没有空间的事物。

4.时间、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①时间、空间的绝对性是指,时间、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它是客观的。时间、空间在客观性上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否认时间、空间的绝对性、客观性必然导致唯心主义。

②时间、空间的相对性是指,时间、空间的具体特性受到物质运动的具体特性的制约,时间、空间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否认时间、空间的相对性是形而上学观点。

5.时间、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

①时间的无限性是指整个物质世界发展的总过程是无始无终的,它既没有开端,也没有终结;时间的有限性是指具体事物发展的过程是有始有终的,事物的存在具有暂时性。

②空间的无限性是指整个物质世界的存在范围无边无际;空间的有限性是指具体事物的存在范围是有边际的。

③然而,无限的物质世界是由无数有限的具体事物构成的,这就是说,无限存在于有限之中,有限包含着无限。我们要善于通过有限把握无限。

二、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1、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2、实践的结构

实践的结构由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和实践手段组成。

①实践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人,可分为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类主体。

②实践客体是指社会主体所要探索或改造的对象,可分为自然客体、社会客体。

③实践手段是社会主体探索或改造现实世界活动中所使用的工具,包括物质型工具和智能型工具两大类。

3.实践的基本特征

①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它具有直接现实性特点。

②实践是人类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它具有能动性的特点。

②实践是历史发展着的社会活动,它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4.实践的基本形式

①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

②处理人和社会的关系,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

③科学实验活动。

实践的各种基本形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其中,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

5、实践的两大社会功能

①实践创造客体的价值的功能。

②实践优化主体的功能。

6.把握物质世界的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主要包括:

①实践决策。实践决策的正确,必须坚持“合目的”与“合规律”这一双重尺度。

②实践目标的制定。实践目标不是对现存事物的简单反映,而是对经过实践改造以后将要出现的东西的提前反映。

③实践的组织和管理。正确的组织和管理能使实践活动朝着既定目标有序和高效的地运行。

④实践结果的检验。通过检验,判定实践是成功还是失败。

7、自在世界和人化世界及其与人的实践活动的关系

所谓自在世界,是指人类还没有认识、实践尚未影响到的世界;所谓人化世界(人类世界),是指人类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过并打下自己烙印的世界。

自在世界是人化世界的基础,人化世界是由自在世界转化而来的,实现这一转化的决定性条件是实践。人的实践越发展越深入,对世界的认识就越广泛越深刻,人化世界的边缘就越扩大。

三、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意识依赖于物质

1、从起源上说,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①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的产生经历了三个决定性环节:

其一,由无机物的反映特性到低等生命的刺激感应性。

其二,由低等生命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其三,由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的意识。

②意识是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劳动在意识产生的过程中起着决定的作用。劳动使猿手转变成人手,使猿脑转变成人脑。劳动创造了语言,劳动和语言一起丰富着人的意识,人的思维能力本身也在劳动中形成和发展。

2.从生理基础上说,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从内容上说,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但人脑本身并不能派生出意识的内容。

②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就其形式而言是主观的,就其内容而言是客观的。意识的内容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客观存在。

③所有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其中,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的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歪曲的反映。

4.批判主观唯心主义和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

主观唯心主义否认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主张意识是人脑主观自生的。庸俗唯物主义则认为意识是大脑的分泌物,其要害在于抹煞意识和物质的对立,把意识等同于物质。

(二)意识的能动性

1.意识能动性的含义

意识能动性是人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①在认识世界过程中,意识不仅可以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可以通过抽象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这个基础上,意识具有目的性、选择性、创造性、超越性。在这里,具体时代的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反映客观对象,并确定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同时,由于人类能够创造性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所以人的意识既能追溯客观对象的过去,又能预见客观对象的未来。

②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意识具有指导性。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意识的这一能动作用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其一,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获得成功;其二,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遭到失败。意识的这一作用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

③意识能够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人的生理过程。人的精神是否愉悦,对于其身体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3.意识能动性的实现条件

①意识必须正确反映客观规律,在改造世界中遵循客观规律。

②必须具备必要的物质手段。

③要联系地看问题,充分地考虑到被改造事物所处的环境。

4、在意识能动性的问题上,要反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错误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否认了意识的能动性,把意识看成是消极的、被动的,而唯心主义则夸大意识能动性,主张意识决定一切,派生一切。

(三)意识与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利用机械电子元件接收、加工和传输人工化的信息而形成的具有一定智力功能的机器,其本质是思维模拟。然而,人工智能与人的意识有本质的区别。人工智能是机械的、物理的、电子的过程,而人的思维则是生理的、心理的过程;人工智能不具有社会性,而人的思维则具有社会性;人工智能只能受人类的支配,而人的意识则具有能动性、创造性。

(四)世界统一于物质

1.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各种哲学观点的分歧

①二元论主张世界上存在着两个平行的本原,一个是物质,一个是精神。这就等于说,世界是不统一的。一元论主张世界上存在着一个本原,这就等于承认了世界的统一性。

②唯心主义一元论主张世界统一于精神(其中,主观唯心主义主张世界统一于人的精神,客观唯心主义主张世界统一于一种神秘的“客观精神”);唯物主义一元论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

③朴素唯物主义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但它所说的“物质”,特指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但它所说的“物质”,是指原子等基本粒子;辩证唯物主义也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但它所理解的“物质”,是指客观实在。

2.辩证唯物主义“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

①辩证唯物主义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并不是指统一于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而是指统一于所有物质形态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客观实在性。自然界具有客观实在性,人类社会具有客观实在性,意识作为物质的产物、人脑的机能和对客观物质的反映,也必须统一于客观实在性。

②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是无限多样的统一,是包含着质的差别的统一。统一的物质世界呈现出丰富、生动、多样的图景。

③辩证唯物主义还认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运动和发展的充满联系的统一。在这种统一中,事物自己发展自己,事物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只能用物质自身加以说明。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证明

①具体科学从各自的研究领域证明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譬如,天体演化的理论证明了宇宙中的天体是统一的;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理论证明了无机物和有机物是统一的;人类起源和社会发展的理论证明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也是统一的。整个物质世界统一于它的客观实在性。

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还需要哲学的证明。这是因为具体科学研究的领域是有限的,它们只能证明自身所研究的那些领域具有客观实在性。哲学可以从总体上把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可以从有限中把握无限。哲学还可以把各个领域的科学成果联系起来从理论上加以论证和概括。辩证唯物主义揭示了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客观实在性。

③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证明,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人类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认识,会愈来愈深刻。

(五)一切从实际出发

所谓从实际出发,是指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事物,在改造世界中坚持实事求是。

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依据。这一原理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②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不能随意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三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一、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①联系的观点和孤立的观点的对立。辩证法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主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处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之中;形而上学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夸大了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对立和区别。

②发展的观点和静止的观点的对立。辩证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主张事物不仅存在着量变,同时存在着质变;形而上学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或者绝对否认事物的运动、变化,或者把事物的变化仅仅归结为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③全面的观点和片面的观点的对立。辩证法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主张整个世界是一个统一整体;形而上学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以偏概全。

④矛盾的观点和否认矛盾观点的对立。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形而上学则否认矛盾,从而陷入用孤立、静止和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的泥淖之中。

是否承认矛盾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

2.唯物辩证法的科学理论体系

①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三条:其一,对立统一规律(又叫矛盾规律),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其二,质量互变规律,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其三,否定之否定规律,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③唯物辩证法包括一系列的基本范畴,主要有:本质和现象、内容和形式、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现实性和可能性,等等。

二、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

1.联系的含义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2.联系具有客观性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否认联系的客观性,会导致唯心主义。

3.联系具有普遍性

①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②联系的普遍性同时还指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之内部各要素、部分、环节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③事物一方面存在着普遍联系,另一方面又存在着相对独立性,即任何事物都同其他事物相区别而相对独立地存在。事物的普遍联系和事物的相对独立存在是互为前提的。

4.联系具有多样性

从大的方面说,联系可分为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等。

5.联系具有条件性

事物总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在一定条件下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灭亡。“一切以条件、地点、时间为转移”。

(二)世界的永恒发展

1.发展的含义

发展是指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趋势,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①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含义

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指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

我们不能以时间出现的先后作为划分新、旧事物的标准,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准在于该事物是否符合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新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因为:

其一,新事物符合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具有存在的必然性和前进性,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其二,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的母腹,它对旧事物采取了扬弃的态度,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优越性。

其三,社会领域的新事物符合人民利益,得到人民的拥护、支持。

③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是一帆风顺的,这需要一个过程。

④新事物不可战胜原理具有重要意义。它既是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依据,又是我们满腔热情扶植新事物的依据。

(三)事物的系统性

1.系统的含义

系统是由事物内部互相联系着的各个要素、部分所组成的有机整体。

2.系统论的主要方法论原则

①整体性原则,即系统的有机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的机械之和。

②动态有序性原则。系统的联系是有序的,这种联系存在于发展变化之中。

③最优化原则,即系统在一定条件下达到总体目标实现的最佳状态。

3.系统由要素构成,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是整体(全局)与部分(局部)的关系

①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没有部分,不会有整体;没有整体,也无所谓部分。

②整体对部分起支配、统帅、决定的作用,而部分处于被支配、被决定的地位。

③整体是各个部分有机的结合,其功能大于各个部分机械相加之和,整体具有部分所没有的新功能。

④部分影响整体,对整体具有反作用。在特殊情况下,当某一部分成为整体的主要环节时,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四)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性

1.规律的含义

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2.规律的特点

①规律具有客观性,它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规律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要条件具备,它就一定要发生作用。无论自然规律还是社会规律,都是客观的。

②规律具有稳定性和重复性。

③规律具有普遍性。

3.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它们互为前提

①由于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所以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②同时我们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其一,在认识世界时,由于规律隐藏在事物的内部,我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透过现象认识、把握事物的规律。其二,在改造世界时,我们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实践目的的需要改变规律赖以起作用的条件,从而限制和防止规律的有害作用,利用其有利作用。

4.唯物辩证法的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规律是渗透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各个领域内的普遍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五)现象和本质

1.现象和本质的含义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在联系和内在联系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现象是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2.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

真象是正面地直接地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则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3.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①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表现在:

其一,现象外露于事物的表面,可以为人的感官所感知,本质则隐藏在事物的内部,只能靠抽象思维来把握。

其二,现象是事物个别的具体的方面,本质是事物一般的共同的方面。

其三,现象是易逝多变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

②现象和本质又是统一的。表现在:

其一,现象离不开本质。任何现象都是由本质决定的,都是本质的表现。真象表现着本质它从正面直接地表现着本质,假象也表现着本质它从反面歪曲地颠倒地表现着本质。

其二,本质也离不开现象。本质不能赤裸裸地存在,任何本质都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

4.割裂现象和本质的关系,会犯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错误

5.把握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①现象和本质存在着对立,这使科学研究成为必要;现象和本质存在着统一,这使科学研究成为可能。

②要善于透过现象把握本质。为此,必须做到:

其一,要从实际出发,通过实践活动占有大量的丰富的尽可能合乎实际的现象材料。

其二,要对现象材料进行抽象思维加工,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要善于分辨真象和假象,不为假象所迷惑。

其三,从现象中发现本质,是认识的深化,但不是认识的结束,我们还需要在关于事物本质认识的指导下继续研究新的现象,从中发现更深刻的本质。从现象到本质,再到更深刻的本质的认识,是一个无止境的辩证发展过程。

(六)必然性和偶然性

1.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含义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①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表现在:

其一,它们的地位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偶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从属地位。

其二,它们的根源不同。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非根本矛盾或外部矛盾造成的。

其三,它们的作用不同。必然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对事物的发展进程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使事物发展的趋势带有这样或那样的特点和偏差。

②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统一的。表现在:

其一,必然性不能离开偶然性,必然性总是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必然性要通过偶然性为自身开辟道路。

其二,偶然性也不能离开必然性,偶然性总是表现着必然性,补充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制约。

其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为必然的东西,在另外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偶然;在一定条件下为偶然的东西,在另外的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必然。

①要批判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机械决定论夸大必然性,否认偶然性,主张一切现象都是纯粹必然的。

②要批判唯心主义非决定论。非决定论夸大偶然性,否认必然性,把一切都看成是纯粹偶然的。

4.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①既然必然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应努力去认识必然,掌握必然。掌握了必然我们就获得了行动的自由,使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建立在自觉而不是盲目的基础上。

②既然偶然性影响着事物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也应重视偶然。要善于利用一切有利的偶然因素,排除不利的偶然因素,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

③既然必然性隐藏在偶然性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善于从偶然之中发现必然,把握必然。我们要善于观察一切偶然现象,使它们成为我们认识必然、把握必然的契机。

三、质量互变规律

(一)质、量、度

1.质

①质的含义。质是使事物成为自身而与他事物相区别的一种内在规定性。

②质和事物的关系:质和事物是不可分的。凡质,总是一定事物的质;凡事物,总是具有一定质的事物。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③质和属性的关系:

属性的含义。属性是一事物和他事物在相互联系中表现出来的质。

属性是质的表现,质通过属性表现出来。

质由该事物内部的特殊矛盾决定。由于矛盾往往是复杂的,所以事物的质和属性往往具有多样性。

④认识质的意义:

其一,认识事物的质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只有认识了事物的质,才能知道这个事物是什么,才能把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加以区分。

其二,认识事物的质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只有先认识了事物的质,才能进而认识事物的量。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起点。

2.量

①量的含义。量是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②量和事物的关系:量和事物是不可分的。凡量,总是一定事物的量;凡事物,总是具有一定量的事物。量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

③量具有多样性。

④认识量的意义: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定量分析固然要以定性分析为基础,但定量分析同时又使定性分析更加准确。

3.度

①度的含义。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

②关节点的含义。关节点是指一定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的最高界限或最低界限,是度的两端的极限。

③度是质和量的统一。一方面,量中有质,质中有量;另一方面,质和量相互规定,一定的质规定着量的活动范围,一定的量又规定着质的稳定性。

④认识度的意义:

其一,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把握事物的度,可以全面而深刻地认识事物,做到胸中有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统一。

其二,把握事物的度,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掌握“适度”的原则,不能随意超出事物所允许的范围。

(二)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表现为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表现为根本性的显著的变化。

2.区分质变和量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的范围

在度的范围之内的变化属于量变,超出了度的范围的变化属于质变。

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①任何事物的变化总是在一定质的基础上先从量变开始的。

②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质变又会引起新的量变。一方面,质变体现并巩固着量变的结果;另一方面,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④量变可以转化为质变,质变又可以转化为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体现着事物的永恒的变化和发展。

4.要反对割裂量变和质变的两种形而上学观点

一种是只承认质变而否认量变的激变论;另一种是只承认量变而否认质变的庸俗进化论。

(三)质量互变规律的普遍性和复杂性

1.质量互变规律普遍地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它是一条客观规律

2.质量互变规律具有复杂性

①量变和质变形式的多样性:

量变的多样性:其一,数量的增减引起事物的质变;其二,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次序和结构形式上的变化(即场所的变更)引起质变。

质变的多样性:

其一,爆发式飞跃,这种飞跃表现为剧烈的外部冲突的对抗形式,用于解决对抗性矛盾。

其二,非爆发式飞跃,这种飞跃不发生剧烈的外部冲突和对抗,用于解决非对抗性矛盾。

②量变和质变的相互渗透:

其一,量变中渗透着质变,表现为总的量变过程中发生部分质变,部分质变又分为阶段性部分质变和局部性部分质变两种形式。

阶段性部分质变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未变而比较次要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从而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

局部性部分质变是指事物全局的性质未变而其中某些部分发生了性质的变化。

其二,质变中渗透着量变,表现为质变过程中的量的扩张。质变过程中的量的扩张,是指事物进入质变过程以后新质因素有量的的扩张,旧质因素有量的消亡,直到完成质变。

四、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事物自身运动中的肯定和否定

1.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含义

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2.肯定和否定的关系

①肯定和否定是相互对立的。当肯定方面处于支配地位时,事物就保持自身的存在和原有的性质;如果否定方面在斗争中取得支配地位,事物就转化为自身的反面,实现对自身的否定。

②肯定和否定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所谓相互依赖,是指二者互为前提,无肯定即无否定,无否定即无肯定;所谓相互渗透,是指二者相互包含,肯定之中有否定,否定之中有肯定。

(二)辩证的否定

1.事物的否定是自我否定

①事物内部存在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它们既对立又统一。

②最初,肯定方面处于支配地位,否定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事物就被肯定着。

③但是,在矛盾双方的斗争中,否定方面总会由弱变强。一旦否定方面由被支配地位上升为支配地位,事物就转化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实现了对事物的否定。

④事物最终之所以被否定,根源在于事物的内部,是事物内部的否定因素战胜了肯定因素。因此,事物的否定是自我否定。

2.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

①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所谓发展,是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而实现这一过程必须要对旧事物进行否定,否定实现了事物由旧质向新质的飞跃。

②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在否定旧事物的时候,并不是把旧事物全盘抛弃,一笔勾销。旧事物是新事物的母体,新事物从旧事物那里脱胎而来,新事物是在批判地继承了旧事物中的一切积极的有生命力的因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样,在新、旧事物之间,就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3.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扬弃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新事物抛弃旧事物的糟粕,继承其精华,并把它作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扬弃体现着事物发展过程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4.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

①辩证否定观认为,事物否定的根源存在于事物的内部,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形而上学否定观认为,事物否定的根源要到事物的外部去寻找,否定是外力引起的。

②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否定是批判和继承、克服和保留的统一。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肯定之中有否定,否定之中有肯定。形而上学否定观则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地割裂,主张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5.辩证否定观的意义

①在对待文化遗产上,辩证否定原理告诉我们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要扬弃传统文化,反对复古主义和虚无主义。

②在对待向国外学习的问题上,辩证否定原理告诉我们要“洋为中用”,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既要反对全盘照搬,又要反对盲目排外。

(三)否定之否定,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

1.否定之否定含义

事物由于内部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的矛盾而自我发展,由肯定到否定表现为对立面的展开;由否定又发展到第二次否定,又达到对立面的统一。这就是事物发展的两次否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和三个阶段(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

事物经过否定之否定之后,第三阶段作为第二阶段的对立面必然与第一阶段有某些特征相似,但这仅仅是“仿佛的回复”。第三阶段经过两次扬弃,吸收了前两个阶段的优点,是更高级的新东西,是一种自我完善。

2.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

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但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

3.批判循环论和直线论

坚持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必须批判循环论和直线论。

循环论只看到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否认了前进性,认为一切过程不过是周而复始的简单重复。循环论必然导致悲观主义。

直线论只看到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否认了曲折性,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一帆风顺的。直线论必然导致盲目乐观主义。五、对立统一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认为世界的普遍联系,归根结底取决于矛盾双方的既对立又统一。

②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认为矛盾着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③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辩证法的一系列范畴都从不同的侧面说明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是矛盾法则从不同侧面的展开。

④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⑤是否承认对立统一亦即是否承认矛盾,这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的含义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诸要素或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哲学范畴。

2.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的区别

辩证矛盾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矛盾,逻辑矛盾则是由于违反逻辑规则所造成的认识上的错误。

3.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指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①矛盾的同一性的含义。矛盾的同一性是指导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它有两种情形:其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其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斗争性的含义。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广泛的哲学范畴,不能把它狭隘地理解成政治领域里敌对势力之间的斗争。

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①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这是指它的条件性。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条件,矛盾双方才能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一旦这些条件发生了变化,旧的统一体就会破裂。

②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这是指它的无条件性。这里所说的无条件,是指矛盾在任何条件下都会有斗争。矛盾的斗争性可以打破旧的同一性,建立新的同一性,使旧的矛盾统一体让位给新的矛盾统一体。矛盾的斗争性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具有一定要贯彻下去的趋势。

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矛盾的同一性不能离开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有差别的具体的同一,而这种同一必须包含着斗争;另一方面,矛盾的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总是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总是统一体内部的斗争。

④形而上学把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加以割裂,或者只见同一不见斗争,或者只见斗争不见同一。

(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事物发展是自我发展,其根本动力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

2.矛盾双方的既同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每一方在相互统一中得以存在和发展。

②矛盾双方相互包含,使任何一方都从对方那里吸收到了有利于自身的因素,从而在相互利用、相互促进中共同地得到发展。

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④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互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矛盾的斗争性首先引起事物的量变,一旦矛盾双方的斗争突破原有事物的限度,就会引起事物的质变。

3.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①内因和外因的含义。内因是指事物自身所包含的诸要素的对立统一,即内部矛盾。外因是指一事物和他事物的对立统一,即外部矛盾。

②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其一,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它是第一位的,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向。

其二,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它是第二位的,它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其三,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③形而上学割裂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或者否认内因夸大外因,表现为“外因论”;或者否认外因而只承认内因。

(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

①矛盾的普遍性的含义。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的共性,它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②把握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意义

矛盾观点是辩证法的最根本的观点,因此,坚持矛盾的普遍存在是坚持辩证法的前提。根据矛盾普遍存在的原理,我们应当学会用矛盾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矛盾的特殊性

①矛盾的特殊性的含义。矛盾的特殊性指矛盾的个性,即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②把握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意义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只有具体地分析特殊的矛盾,我们才能把不同的事物加以区别,找出事物发展变化的特殊原因,从而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的方法。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①矛盾的普遍性是指事物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事物的个性。二者相互区别,不容混淆。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结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一方面,矛盾的普遍性不能离开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换句话说,共性不能离开个性,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另一方面,矛盾的特殊性也总是和矛盾的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的,矛盾的特殊性总是包含着矛盾的普遍性。换句话说,个性总是和共性相联系而存在的,个性总是包含着某种共性。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由于事物存在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下为普遍性的东西即共性的东西,在更大的场合中可以转化为特殊性的东西即个性的东西;在一定场合下为特殊性的东西即个性的东西,在更小的场合中可以转化为普遍性的东西即共性的东西。

4.把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的道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也是唯物辩证法的精髓。这个道理,贯穿于对立统一规律和唯物辩证法其他原理之中。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的道理,给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认识矛盾的一般法则。人类的认识总是先从认识个性开始,经过抽象,把握该类事物的共性;然后在共性的指导下,再去研究新的个性。人类认识的一般秩序是:“个性共性个性”或“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道理,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哲学基础,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理论的哲学基础。

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共性,又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体现出中国特色这一个性。在所有制方面,我们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共存;在分配形式方面,我们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共存;在政治上,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指导思想上,我们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所有这些,都是共性和个性相统一。

(五)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1.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

①含义。在复杂的矛盾系统中,矛盾可分为主、次矛盾。主要矛盾是指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指处于服从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②关系:

首先,主要矛盾在矛盾体系中起主导作用,它制约着次要矛盾,因此,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应用主要精力解决主要矛盾。

其次,次要矛盾影响主要矛盾,次要矛盾解决得好,有利于主要矛盾的解决。因此,我们必须在抓主要矛盾的同时,也要注意解决次要矛盾。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再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旦出现转化,我们工作的重点也相应地转移。

2.矛盾的主要矛盾与次要方面

①含义。矛盾的两个方面有主、次之分。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

②关系:

首先,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其次,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影响、制约矛盾的主要方面。

再次,矛盾的主、次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易位,在这种情况下,事物的性质会发生变化。

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分析问题时,要分清主流与支流,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

3.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主、次矛盾及矛盾主、次方面原理,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

(六)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

在中国传统哲学的辩证思想中,关于矛盾的观点十分丰富。中国思想家很早就提出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物生有两”、“一分为二”、“相对相生”、“相反相成”等涉及矛盾观点的命题。此外,“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物壮则老”、“物极必反”、“至相反,盛则衰”等命题,也包含了矛盾普遍存在的思想。

第四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1.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根本对立

①唯物主义认识论又叫反映论,它主张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除庸俗唯物主义外,各唯物主义派别在认识论上都坚持反映论,它的基本观点包括:其一,客观世界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它是认识内容的唯一来源;其二,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其三,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认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世界。

②唯心主义认识论又叫先验论。它主张人类的认识先于客观物质、先于实践而存在。主观唯心主义主张认识是对主观体验、感觉和心灵的把握;客观唯心主义主张认识来源于某种神秘的精神实体。

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对立取决于它们在哲学基本问题上的对立。唯物主义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必然同时坚持反映论;唯心主义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必然同时坚持先验论。

2.唯物主义反映论与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

①可知论

可知论是主张世界可以被认识的哲学学说,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可知论既有唯物主义可知论,也有唯心主义可知论。

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有着根本的区别。

②不可知论

不可知论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认为人们不能认识世界或者不能彻底认识世界。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实践。

3.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则区别

①旧唯物主义认识论虽然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则,但它有两大缺陷:其一,不懂得实践的观点,不懂得认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其二,不懂得辩证法,不懂得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机械的消极的反映论。

②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缺陷。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引入了实践的观点,提示了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它认为人们同客观世界的关系既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又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客观世界只有先成为人们改造的对象,才能成为人们认识的对象,人们是在改造世界中认识世界的。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科学地说明了认识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过程。认识的能动性不仅表现在由实践到认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而且还表现在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二、认识的发展和本质

(一)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

1.含义

认识主体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个人或社会集团。认识客体是指认识主体在认识活动中所指向的对象。

2.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关系

①主体与客体之间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即认识关系。

②主体与客体之间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即实践关系。实践关系是认识关系的基础,主体是在改造客体的过程中认识客体的。

③主体与客体之间还存在着价值关系,即主体对客体的需要和客体对主体的需要的满足。

④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主体对客体有能动作用,客体对主体有制约作用。

3.认识主体在反映中的选择性、创造性,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

①所谓信息,是指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系统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实现和保留的某一事物形态、结构、属性和含义的表征。主体对于客体提供的信息,是要进行选择的。

②这种选择是以主体为转移的,是以主体自身已具有的理想信念和概念框架为参照系的。这种具有理性特点的参照系一般表现为主体的利益和需要,表现为主体的认识目的,表现为主体的价值观念,表现为主体的知识结构和认知图式。

③进行选择是完成认识的必要条件。客体所提供的信息是多方面的,人们没有必要没有可能吸收对象的全部信息,只能吸收所需要的信息,要排除无关信息的干扰。

④认识过程不是对客体信息的简单搜集与再现,而是在选择的基础上,根据主体的认识图式,对信息进行加工过滤,整合重构。这一过程就是建构过程。

(二)实践决定认识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是:

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其一,认识是根据实践的需要产生的。在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中,哪些事物能够成为人们认识的对象,是由实践的需要和水平决定的。

其二,认识是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客观事物本身不可能自动地反映到人脑中来。客观事物只有成为实践活动的对象,才能成为认识的对象。人们是在实践活动中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同客观事物相接触的,实践不仅把客观事物的现象反映到了人脑中,而且还暴露了客观事物的本质,使人们能够通过抽象思维予以把握。

其三,一切真知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实践。人的知识不外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知识,间接经验通过学习和交流获得的知识。由于间接经验是从直接经验转化而来的,间接经验是“流”不是“源”,所以实践是知识的唯一源泉。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其一,实践不断地给认识提出新课题,提供经验材料,实践的需要推动着人们去研究和解决这些课题,实践规定了认识发展的方向。

其二,实践创造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大大延伸了人的感官,使认识得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其三,实践的发展,锻炼和提高了人类的认识能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是否正确,不依主观感觉而定,而要依实践的结果而定。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为实践服务,为人类造福。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离开了对实践的指导,认识不为改造世界服务,认识就是空洞的,就丧失了存在的意义。

总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实践的观点。实践既是认识的起点,又是认识的归宿。其公式是:“实践认识实践”。

2.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认识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据此规定实践的目的、计划和过程,指导实践按照预期的目标发展。

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有两种效果:

①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可使实践获得成功,达到预期的效果。

②错误的认识指导实践,会对实践产生消极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遭到失败。

(三)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

中国古代哲学家曾对知与行的关系即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作出过许多精辟的论述,主要观点有:

①行先于知,由行致知,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行是知的基础。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②知之明也,因知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知对于行的指导作用。荀子说:“知明”则“行无过矣”。

③以行验知,以行证知,看到了行对于检验知的重要作用。孔子提出“听其言观其行”,王充则坚持以“效验”来“订其真伪,辨其虚实”。

④知行并行,相资为用,认识到知行并举,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朱熹说:“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三、认识的发展过程

(一)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

1.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人们通过感官获得的关于事物的现象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和形象性的特点。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获得的关于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理性认识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的特点。

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其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见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含义)

其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

首先,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离开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坚持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坚持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

其次,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只能解决对现象的认识的问题,理性认识才能解决对本质的认识的问题。坚持感性认识发展成为理性认识,这是坚持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再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世界上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往往感性之中有理性;世界上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往往理性之中有感性。

③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其一,积极投身于实践,在实践中获取十分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其二,必须对感性材料加以思维的抽象,要采用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归纳和演绎等逻辑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