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拉美与东亚发展模式的比较看发展的决定因素课件_第1页
从拉美与东亚发展模式的比较看发展的决定因素课件_第2页
从拉美与东亚发展模式的比较看发展的决定因素课件_第3页
从拉美与东亚发展模式的比较看发展的决定因素课件_第4页
从拉美与东亚发展模式的比较看发展的决定因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拉美与东亚发展模式的比较看发展的决定因素拉美所江时学jiangsx@从拉美与东亚发展模式的比较看发展的决定因素1在这片土地上,曾经有过非常了不起的三大历史文明(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卡文明);在这片土地上,国民经济能否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资流入量的多寡;在这片土地上,据说中国人的脚印要比哥伦布的脚印早好几个世纪; 在这片土地上,人们常感叹:我们多么可怜,离美国这么近,离上帝这么远!在这片土地上,曾经有过非常了不起的三大历史文明(玛雅文明、阿2在这片土地上,既有皮诺切特和查韦斯这样的政治家,又有加西亚·马尔克斯和聂鲁达这样的文化名人;在这片土地上,独特的水土和气候奉献出享誉世界的高品质咖啡;喝上一杯这样的咖啡,你能体味到初恋时的香醇和失恋时的苦楚; 在这片土地上,似乎每一个男人都能踢一脚好球,更不用说贝利和马拉多纳这样的男人了;这片土地,就是大洋彼岸的拉丁美洲。在这片土地上,既有皮诺切特和查韦斯这样的政治家,又有加西亚·3在历史上,拉美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但“拉丁美洲”这一名称却是法国人发明的。1863年,法国军队占领了墨西哥城。翌年,奥地利皇帝的幼弟马可西米利亚诺大公被扶上墨西哥“王位”,成为法国拿破仑三世的傀儡。但这个短命的国王仅“在位”三年。1867年,墨西哥取得了抗法战争的胜利,马可西米利亚诺被处决。在历史上,拉美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但“拉丁美洲”这一名4马可西米利亚诺在位时,法国十分希望扩大自己在新大陆上的势力范围,以抵御美国、西班牙和葡萄牙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法国人决定先从名字入手。马可西米利亚诺在位时,法国十分希望扩大自己在新大陆上的势力范5为了不让人们称这片土地为“西属美洲”,法国人必须想出另外一个名字。最初,法国人试图将其称作“法兰西美洲”(Francoamerica),但他们觉得这一名称过于张扬,不太符合当时的国际政治格局。于是,他们想到了“拉丁美洲”。他们认为,历史上西班牙也与罗马世界有关,而且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与法语都属于拉丁语系。法国人甚至梦想巴黎能成为“他们的”拉丁美洲的“首都”。为了不让人们称这片土地为“西属美洲”,法国人必须想出另外一个6发展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制度因素政治因素地理因素文化因素政策因素发展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制度因素7一、制度因素

诺贝尔奖获得者D·诺斯等人认为,制度和制度创新是决定发展快慢的重要因素。在他们看来,在不同的制度安排下,人们会有不同的工作积极性和不同的工作方式,从而产生不同的效果。只有实现制度创新,换言之,只有在好的制度下,才能调动人的积极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有效性。一、制度因素诺贝尔奖获得者D·诺斯等人8A1%improvementininstitutionsgeneratesonaveragea5%increaseinoutputperworker.(TiagoV.deV.Cavalcanti,andÁlvaroA.Novo:“Institutionsandeconomicdevelopment:Howstrongistherelation?”,EmpiricalEconomics,Volume30,Number2/September,2005)A1%improvementininstitutio9有人认为,我国农村经济长期得不到快速的发展,只是在进行制度创新后,农村才出现了新面貌。也有人认为,制度和制度创新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好的政策,制度创新不会成为现实,加快发展也就无从谈起。我国农村联产承包制固然是改革开放中的一大创举,但农村联产承包制与其说是制度创新,还不如说它是一种好政策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人认为,我国农村经济长期得不到快速的发展,只是在进行制度创10二、政治因素Pro在一个民主制度健全的国家,外国投资者愿意增加投资,本国资本不会出逃,劳动者的工作热情高,储蓄率也高,等等。而在缺乏政治民主的国家,上述有利条件是不会出现的。一些国外许多学者还使用数学模型或计量经济学方法来证明其论点。二、政治因素Pro11Con在一个充满所谓“民主”的国家,政府的决策很难得到贯彻落实,真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而缺乏民主的威权主义政权反而能在必要时强行推行各种有利于发展的政策。经济发展与政治民主的关系?~Con12传统理论认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政治民主的发展,反之亦然。但在50~70年代,拉美经济发展较快,但军事政变不断。80年代,拉美陷入了经济危机,但军人却还政于民,拉美实现了民主化。传统理论认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政治民主的发展,反之亦然。13三、地理因素自然地理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影响:土地生产率、健康状况以及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富裕国家很少位于热带地区,贫穷国家的地理条件则都比较恶劣。而在一国范围内,地理因素常能影响生产要素的移动及其价格,甚至还与国内各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密切相关。三、地理因素自然地理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影响14有人认为,拉美国家的收入分配情况与地理因素不无关系。一般说来,地处热带的国家的收入分配更为不公,因为气候条件决定了它们的生产结构和生产方式以粗放型的热带种植业为基础。由于热带作物具有土地密集型的特点,因此这些国家的土地所有制高度集中。在这些农业国,土地占有量的多少与财富的分配密切相关。东亚~有人认为,15东亚农业的基础是水稻种植业,而这一种植业不像甘蔗、棉花或烟草等热带作物那样具有规模经济的特点。所以,尽管其他因素也在起作用,但东亚的相对公平的收入分配与“大米文化”留下的经济、社会和体制结构有着很大的关系。

东亚农业的基础是水稻种植业,而这一种植业不像甘蔗、棉花或烟草16由于邻近赤道的热带国家的农村地区劳动生产率低,发展水平低下,生活条件差,因此,工业化就会在劳动力市场的“买方”市场条件下进行,从农村进入城市工业部门的劳动力也就难以得到较高的工资,最终使收入分配得不到提高。由于邻近赤道的热带国家的农村地区劳动生产率低,发展水平低下,17疾病地理因素通过许多途径对健康状况产生影响,气候就是其中之一。许多疾病的传播范围和严重程度因气候的不同而不同,特别是疟疾、十二指肠病和血吸虫病。这些病在温带地区比较容易控制,但在热带高发区,大多数控制手段都难以奏效。热带地区没有季节变化,疾病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时候传播,从而增加了控制疫情的难度。

疾病地理因素通过许多途径对健康状况产生影响,气候就是其中之一18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一种自然现象,这种自然现象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使人们无家可归,并使经济和社会陷入严重的困境。拉美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其容易发生自然灾害的主要原因。例如,拉美位于四个活跃的板块上。这四个板块沿太平洋火山带分布(地球上有80%的地震和火山活动发生于该火山带),因此拉美特别容易发生地震和火山喷发。又如,拉美是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上形成的热带风暴的必经之地。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一种自然现象,这种自然现象造成人员伤亡、财19荷兰病(DutchDisease)60年代,荷兰发现了蕴藏量丰富的天然气。随着开采量和出口量的上升,天然气出口收入快速增长。但是,天然气带来的不仅仅是源源不断的财富,而且还有一系列不利于国民经济结构正常运转的副作用:天然气出口收入的急剧增长提高了荷兰货币(盾)的汇率,从而使制造业部门在面对外部竞争时处于不利的地位,而工业生产的下降又导致失业率上升。这种由初级产品出口收入的剧增所导致的不良后果被称为“荷兰病”。诅咒(cursing)vs.恩赐(blessing)荷兰病(DutchDisease)60年代,荷兰发现了蕴藏20在分析“荷兰病”时,一般采用澳大利亚经济学家W.M.科登等人提出的模型。这种模型将国民经济分为三个主要部门:(1)繁荣部门(boomingsector),即初级产品出口部门。该部门得以繁荣的主要原因可以包括:国际市场价格上升、发现新的矿藏、技术进步导致产量上升,等等。(2)落后部门,即生产其它贸易产品的部门,其中包括生产进口替代品的部门。这些产品既可以是工业制成品,也可以是农产品。(3)非贸易产品部门(non-tradable),主要包括服务业、公用事业和交通运输业等。在分析“荷兰病”时,一般采用澳大利亚经济学家W21当繁荣部门中出现繁荣时(即在初级产品出口部门提供大量出口收入时),这一繁荣会产生出两种不同的影响:消费影响。由于繁荣部门的收入得到增长,用于非贸易产品部门的消费也会随之扩大。由于非贸易产品的价格上升,落后部门中的劳动力就会被吸引到非贸易产品部门中,进而导致落后部门的生产下降。如果这个落后部门是制造业,那么消费影响就能使制造业部门出现非工业化。当繁荣部门中出现繁荣时(即在初级产品出口部门提供大量出口收入22资源流动影响。繁荣部门中的繁荣还能提高这个部门中可移动要素(即劳动力)的边际产值。因此,繁荣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会上升,从而促使落后部门和非贸易部门中的劳动力流向繁荣部门。由此产生出两种结果:其一,劳动力从落后部门流出后,该部门的生产会下降。其二,劳动力从非贸易产品部门流向繁荣部门后将进一步提高由消费影响引起的对非贸易部门的产品的过度需求,并进一步促使汇率升值,导致更多的劳动力从落后部门流向非贸易产品部门。资源流动影响。繁荣部门中的繁荣还能提高这个部门中可移动要素(23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落后部门很可能是农业部门。这样,消费影响和资源流动影响可能会导致非农业化或非工业化和非农业化同时出现。虽然落后部门有时也能得到增长,但是这一增长速度受到了繁荣部门的制约,即在没有繁荣部门的繁荣时,落后部门的增长或许会更快。因此落后部门的这一表面上的增长仍然应被视为“荷兰病”症状。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落后部门很可能是农业部门。这样,消费影响24资源丰富的委内瑞拉和阿根廷等国的经济发展业绩不如资源匮乏的韩国和中国台湾省。1970~1990年,委内瑞拉的人均产值下降了28%。山西省得了荷兰病?资源丰富的委内瑞拉和阿根廷等国的经济发展业绩不如资源匮乏的韩25其他弊端1初级产品具有供给弹性低及需求弹性低的特点。初级产品的供给弹性之所以较低,是因为它常受自然条件或生产条件的限制,其产量难以在短时间内扩大。此外,由于初级产品仅仅满足某种特定的需要,其需求弹性也只能处于较低水平。就供给而言,由于在生产的组织与产品的销售之间有一时间差,生产规模一旦形成,便不能立即调整。~其他弊端1初级产品具有供给弹性低及需求弹性低的特点。初级26

而需求则不然,因为价格的任何波动都会立即影响到需求量。所以,以前的价格决定着当前的产量,当前的产量决定这当前的价格,而当前的价格又决定了未来的产量。在这一情况下,在价格变化较大时,产量的变化却不大。换言之,当价格上升时,产量不能立即随之上升;而价格下跌时,却又难以立即停止生产或少生产。与此相反,工业制成品则因具有较大的供给弹性需求弹性而能适时调整生产规模,以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而需求则不然,因为价格的任何波动都会立即影响到需求量。所27其他弊端2初级产品出口收入出现波动的频率和幅度较大。初级产品出口收入的波动带来的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如在1958年,由于国际市场上铅的价格下降了20%、锌下降了17%、黑钨矿石下降了63%,玻利维亚的出口收入从1957年的9520万美元减少到1958年的6320万美元。这也使得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度下降。由于政府被迫压缩社会福利开支,罢工和骚乱此伏彼起,政局稳定受到了威胁。其他弊端2初级产品出口收入出现波动的频率和幅度较大。初级产28其他弊端3不利于提升产业结构,不利于及时转换发展模式。提升产业结构vs.发挥比较优势其他弊端3不利于提升产业结构,不利于及时转换发展模式。29初级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1970年1980年1992年工业化国家262618东亚“奇迹”经济645125拉美888161初级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1970年1980年19930其他弊端4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会使其政府和国民过分自信,从而轻视教育或忽视好政策、好制度的重要性。20世纪60年代以来拉美与东亚发展业绩的差异与两个地区在自然资源禀赋的不同密切相关。其他弊端4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会使其政府和国民过分自信,从而31拉美和东亚在自然资源禀赋上的明显差异,决定了它们在寻求外汇收入来源时采取不同的方法。在东亚,一方面,由于自然资源相对不足,依靠初级产品出口来扩大外汇收入显然是不现实的。另一方面,进口替代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外汇收入不足的难题。而且,在这一阶段,进入东亚的外国直接投资和贷款也不多。因此,东亚不得不通过扩大出口来解决外汇收入来源有限的困难。拉美和东亚在自然资源禀赋上的明显差异,决定了它们在寻求外汇收32美国学者G.拉尼斯指出:在拉美,“由于自然资源出口换回的大量出口收入和外国资本使汇率变得坚挺,劳动力密集型工业品无法进入世界市场。此外,这种出口收入和外国资本也产生了一种阻碍政策变革的心理障碍,即它们完全可以使进口替代进入一个代价更大和资本密集型程度更高的生产和出口领域”。美国学者G.拉尼斯指出:在拉美,“由于自然资源出口换回的大量33四、文化因素A·克鲁伯和C·克拉克霍恩在其《评文化的概念和定义》(1952年)一书中列举了1871~1951年期间出现的164种定义。A.L.KroeberandC.Kluckhohn:Culture:ACriticalReviewofConceptsandDefinitions,Cambridge,PapersofthePeabodyMuseumofAmericanArcheologyandEthnology,HarvardUniversity,Vol.,XLVII-No.1,1952,pp.41-79.四、文化因素A·克鲁伯和C·克拉克霍恩在其《评文化的概念和定34I·贾米森在其《资本主义与文化:英、美制造业企业的比较分析》(1980年)一书中考察的被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其他领域的学者使用的定义,也有160种之多。IanJamieson:CapitalismandCulture:AComparativeAnalysisofBritishandAmericanManufacturingOrganizations,Gower,1980,p.9.I·贾米森在其《资本主义与文化:英、美制造业企业的比较分析》35“文化”一词最初含有“培育”(cultivation)、“照料”(tending)之意。如英语中“农业”一词就是由agri和culture两部分组成的。16世纪之后,这些含义被上流社会用来描述权贵人物的人品、精神境界、举止、理智和爱好,等等。18世纪,欧洲的贵族在谈论欧洲上流社会人士的教养与非欧洲人或欧洲的穷人的原始人品之差异时,经常使用“文化”一词。18世纪末,德国历史学家赫尔德率先将culture这个词用作名词,并认为所有民族都有一种“文化”“文化”一词最初含有“培育”(cultivation)、“照36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包含了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和作为社会一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能力和习惯。文化是作为社会一员的人获得的社会遗产的总和,其本质包含着传统观念以及与此相连的价值观。换言之,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一种价值取向模式,其外延则是文化的其他方面,如知识、技术、宗教信仰、意识形态和艺术。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包含了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37文化是一整套指导个人行为和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价值观”(values)和“姿态”(attitudes)。“价值观”,是指在一个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规范行为的观念和准则,“姿态”则是指人们对事实、情况和问题作出反应的方法。文化包括言语、知识、信仰、风俗、艺术、技术、理想和法则,也包括一个人从其他人(包括前辈)那里学到的一切。文化是一整套指导个人行为和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价值观”(va38在所有社会中(包括最原始的社会和最发达的社会),人们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确定了多种非正规的约束(constraints)。这种约束来自在社会上传播的信息;而这种信息则构成了我们所说的所谓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因此,文化就是一种通过教学和模仿等手段从一代人传递给另一代人的知识、价值观和其他一些影响行为的因素信息。DouglassNorth:Institutions,InstitutionalChangeandEconomicPerformanc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0,pp.36-37.在所有社会中(包括最原始的社会和最发达的社会),人们为人与人39南方委员会在其题为《南方面临的挑战》的一书中将文化定义为:

1、社会的价值观、态度、信仰和风俗习惯。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宗教信仰、种族和民族的象征与传统;也包括无宗教信仰的人们对以下诸方面的观点:人的状况和人际关系、个人的优先事项与社会的优先事项、道德、权力和义务。所有这一切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实行制度化。~

南方委员会在其题为《南方面临的挑战》的一书中将402、表达、丰富并同时变革这些价值观、态度、信仰和风俗习惯等社会活动。这些活动既包括基层的努力和文化活动事业(如民间艺术和手工工艺的生产、民间音乐和舞蹈的创作和表演、大众节日活动和其他形式的集体娱乐),也包括专业化的文化形式(如文学、音乐、绘画、戏剧、舞蹈、电影创作和电视等)。这些文化形式所产生的作品本身又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2、表达、丰富并同时变革这些价值观、态度、信仰和41文化与文明S·亨廷顿在其颇有争议的《文明的冲突》一文中提到了七八种文明,其中包括儒家文明和拉丁美洲文明。在他看来,文明是一种文化“实体”(entity),村庄、地区、种族团体、民族以及宗教集团,在文化异质性的不同层面上都有独特的文化。他还指出,文明与人口的多少无关。因此,文明既可包括拥有大量人口的国家(如中国),也可包括只有少数人的民族(如加勒比海中的土著人)。文明可囊括数个国家,如西方文明、拉丁美洲文明和阿拉伯文明,也可涉及一个国家,如日本文明。美国与日本会因文明不同而发生冲突?文化与文明S·亨廷顿在其颇有争议的《文明的冲突》一文中提到了42烹饪文化,茶文化政治文化,历史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西部文化,美国文化,西方文化安全文化黑人文化,印第安人文化烹饪文化,茶文化43足球文化“足球在拉美不仅是11个有名有姓人的游戏,而且是成千上万人的‘想象共同体’,它比其他任何文化、政治构架更能聚合民族意识。”“只有欧洲人和南美人拥有属于自己的足球文化。”足球文化44政治文化(Politicalculture)政治文化(Politicalculture)45从拉美与东亚发展模式的比较看发展的决定因素课件46Apoliticalcultureisadistinctiveandpatternedformofpoliticalphilosophythatconsistsofbeliefsonhowgovernmental,political,andeconomiclifeshouldtobecarriedout.Politicalculturescreateaframeworkforpoliticalchangeandareuniquetonations,states,andothergroups.Apoliticalculturediffersfrompoliticalideologyinthatpeoplecandisagreeonanideology(whatgovernmentshoulddo)butstillshareacommonpoliticalculture....

/wiki/Political_culture

Apoliticalcultureisadisti47从拉美与东亚发展模式的比较看发展的决定因素课件48美国学者H.Wiarda的定义:政治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对其政治制度持有的基本价值观、信念、思想、态度和希望。政治文化是动态的,不是静止的;常常随这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变化而变化。一个国家可能拥有几种政治文化,这几种政治文化有时甚至是相互对立或冲突的。政治文化有时可以被政治家操作。IntroductiontoComparativePolitics,2000,p.62.美国学者H.Wiarda的定义:49拉美文化的特点在哥伦布(郑和)“发现”美洲以前,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印卡文化就已经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殖民主义统治时期,西方文化和黑人文化进入拉美。从严格意义上说,我们似乎难以作出“拉美只有一种文化”这样的定论。然而,必须指出,在承认拉美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性的同时,我们仍然可以认为,在拉美占主导地位的是伊比利亚天主教文化。

拉美文化的特点在哥伦布(郑和)“发现”美洲以前,玛雅文化、阿50伊比利亚天主教文化左右着拉美,而且拉美文化中的共同性多于差异性。虽然拉美脱离西班牙后,出现了一大批独立的国家,而且每个国家在地理、经济和社会方面都有其独特的特点,也有本地的传统和历史,但是,即使在今天,拉美国家之间的那种超民族的共同点如此显著,以致于所有国家构成了一种单一的文化区域。GeorgeFoster:CultureandConquest:America’sSpanishHeritage,QuadrangleBooks,1960,p.3.伊比利亚天主教文化左右着拉美,而且拉美文化中的共同性多于差异51如果说拉美文化可以被视为伊比利亚天主教文化,那么这种文化的特点是什么?许多学者回答了这个问题。令人遗憾的是,他们中绝大多数人所描绘的拉美文化,是一幅带有贬意的图画。如果说拉美文化可以被视为伊比利亚天主教文化,那么这种文化的特521940年12月,美国的一个民间机构曾在美国全国范围内就这个问题进行过一次民意测验。80%的人认为,拉美人皮肤黝黑。近50%的人回答:脾气急躁。按照百分比的高低,其他回答是:易动感情、笃信宗教、落后、懒惰、愚昧、好猜疑、友好、肮脏、自豪、想象力丰富、机灵、聪明、诚实、勇敢、慷慨、有进取心、效率高。1940年12月,美国的一个民间机构曾在美国全国范围内就这个53哈利森(LawrenceHarrison)认为,拉美文化是拉美国家遇到的许多问题的根源。在其《欠发达是一种精神状态》(1985年)一书中,他指出,拉美文化的特点是“反民主、反社会、反进步、反创新以及反劳动(反劳动这一特点至少在上层社会中是可以找到的)”。LawrenceHarrison:UnderdevelopmentIsaStateofMind,UniversityPressofAmerica,1985,p.165.哈利森(LawrenceHarrison)认为,拉美文化是54在《谁繁荣--文化价值是如何决定经济和政治成就的?》(1992年)一书中,哈利森再次指出,正是文化,才能解释为什么拉美国家长期存在着不稳定和不公正,为什么台湾和韩国出现了经济奇迹,为什么在日本本土、在巴西和在美国的日本人事业有成。他说他在拉美工作和生活的多年,使他体会到,伊比利亚传统文化是拉美不能实现多元化、社会公正和经济繁荣的根源。

LawrenceHarrison:WhoProsper?HowCulturalValuesShapeEconomicandPoliticalSuccess,BasicBooks,1992,p.1.在《谁繁荣--文化价值是如何决定经济和政治成就的?》(19955在《泛美之梦—拉美文化是如何使它难以与美国和加拿大建立一种真正的伙伴关系的?》(1997年)一书中,劳伦斯·哈利森分析了同为欧洲殖民地的美国和加拿大早已成为发达国家,而拉美却仍然是第三世界的原因。他认为,尽管资源禀赋、气候、政策、体制、历史、甚至运气,都是南、北美洲差异的根源,但最为重要的根源则与文化的差异有关,即与两种文化对工作、节俭、教育、功绩、社区和公正性的不同态度有关。~在《泛美之梦—拉美文化是如何使它难以与美国和加拿大建立一种真56在哈利森看来,深受伊比利亚天主教文化影响的拉美人轻视上述价值观。拉美决策者制定的错误政策以及采纳的软弱体制,也与伊比利亚天主教文化的影响有关。拉美文化仅仅着眼于过去和现在,甘愿牺牲未来。因此,这样的文化鄙视劳动,轻视创造力,忽视储蓄。“正是拉美文化,才能说明为什么当我们接近20世纪末的时候拉美大大落后于美国和加拿大。而美国和加拿大的成功则主要是因为盎格鲁新教文化有着与拉美文化不同的价值观、立场和体制。”~在哈利森看来,深受伊比利亚天主教文化影响的拉美人轻视上述价值57他问道,墨西哥和加拿大都是美国的邻国,而且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墨西哥的发展为什么不如加拿大?他的答案依然是文化因素。LawrenceHarrison:ThePan-AmericanDream--DoLatinAmerica’sCulturalValuesDiscourageTruePartnershipwiththeUSandCanada,BasicBooks,1997,p.4.他问道,墨西哥和加拿大都是美国的邻国,而且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58同意哈利森的观点的人并不少见。例如,《纽约时报》记者A·赖丁曾在墨西哥城工作和生活了6年。他在《遥远的邻居:墨西哥人肖像》(1984年)一书中写道,“墨西哥人或许像过去的印第安人那样刻苦的劳动,但一直梦想成为其西班牙祖先。而西班牙祖先(到达新大陆)的目的不是为了劳动,而是为了征服。成功的形象比具体的成就更为重要。~同意哈利森的观点的人并不少见。例如,《纽约时报》记者A·赖59A·赖丁还说,墨西哥人关心的是他的地位,而非他的所作所为。他为了活着而劳动,不是为了劳动而活着。……在整个社会,地位和形象非常重要。为了掩盖贫穷的‘羞耻’,穷人会毫不掩饰地消费。……为了获得大笔利润,商人宁愿去赌博也不会在扩大其市场上下功夫。人人都喜欢消费,而不是储蓄。”

AlanRiding:DistantNeighbors:APortraitoftheMexicans,AlfredA.Knopf,1984,pp.3-21.A·赖丁还说,墨西哥人关心的是他的地位,而非他的所作所为。60W·维亚达认为,拉美的“伊比利亚天主教政治文化”与北美洲文化大不相同。拉美在许多方面仍然是等级分明、专制、家长式统治、信奉天主教;拉美人具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这些特点过去是、现在仍然是拉美发展进程的核心。HowardJ.Wiarda:“Introduction:SocialChange,PoliticalDevelopment,andtheLatinAmericanTradition”,inHowardJ.Wiarda,ed.,PoliticsandSocialChangeinLatinAmerica:StillaDistinctTradition?WestviewPress,1992,p.20.W·维亚达认为,拉美的“伊比利亚天主教政治文化”与北美洲文化61D·诺斯从制度和制度变革这一角度出发,分析了西半球国家之间的差异。他说,北美洲和南美洲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这一差异性既体现在宗主国的不同制度模式对南北美洲殖民地的不同影响,也体现在不同思维的产物(亦即文化)对“行为者”(actors)的看法。DouglassNorth:Institutions,InstitutionalChangeandEconomicPerformanc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0,p.102.D·诺斯从制度和制度变革这一角度出发,分析了西半球国家之间的62在墨西哥进行过长期研究的美国学者O·刘易斯,在其颇有影响的《桑切斯的子女:一个墨西哥家庭的自传》(1963年)一书中,生动地描写了墨西哥人的生活方式。书中的主人公曼纽尔·桑切斯说道:“……如果我马上要死了,我就应该在活着的时候享受一下。我怎么知道自己在下一辈子会是什么样?如果我现在口袋里有十个比索,想吃个冰激棱,那我就买一个,即使干不了别的事也要买一个。这样我就不会口馋了。我不愿意拒绝自己任何要求。我常常问我自己:人生一世,图的是什么?~在墨西哥进行过长期研究的美国学者O·刘易斯,在其颇有影响的《63图的是积累起来的一样一样东西,还是满足自己的要求所带来的那种经历?我觉得人的经历更有价值。我劳动了一辈子,因此,现在我想去那里,就坐出租车去。我不愿意挤公共汽车。如果我去饭店吃饭,我不要豆子,而是要一块烤牛排和几个鸡蛋。如果我想坐下,我就坐下。如果我早晨不想起床,我就睡觉。我留下的最好的遗产就是教我的子女如何生活。我不想让他们成为傻瓜--我敢对我妈发誓。我不想让我子女成为普通劳动者。”

OscarLewis:ChildrenofSanchez:AutobiographyofaMexicanFamily,VintageBooks,1963,p.349.图的是积累起来的一样一样东西,还是满足自己的要求所带来的那种64G·迪利在其《公共人:对拉丁美洲人和其他天主教国家的描述》(1977年)和《拉丁美洲人:精神和精神气质》(1992年)两书中认为,拉美文化的特点是“考迪罗化”(caudillaje)。他指出,“考迪罗化”文化确立的是一种理想化的生活方式;它崇尚的价值观是尊严、大方、男子气、富丽和悠闲。他写道:“一般而言,资本主义-工业化社会是贬低悠闲的,因为悠闲是无用的,不能创造出任何东西。……但‘考迪罗化’的人则积极而有理性地把悠闲作为获取公共权力的手段。”~G·迪利在其《公共人:对拉丁美洲人和其他天主教国家的描述》(65迪利认为,在“考迪罗化”社会里,晚睡晚起被看作是一种理性的行为,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信奉的早睡早起哲学是与劳动生产是吻合的。”迪利还提到,在西半球,第一个实施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8小时这一规定的国家,不是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而是南美洲的乌拉圭。更为有趣的是,要求缩短工作时间的是知识分子。他们认为,劳累从来就是一种低下的行为。一位有影响力的乌拉圭议员曾说过:“劳动者总是受制于人,不管他的工作性质是什么。”迪利认为,在“考迪罗化”社会里,晚睡晚起被看作是一种理性的行66GlenCaudillDealy:ThePublicMan:AnInterpretationofLatinAmericanandOtherCatholicCountries,TheUniversityofMassachusettsPress,1977,pp.3-4,pp.34-35.GlenCaudillDealy:TheLatinAmericans:SpiritandEthos,WestviewPress,1992,p.114.GlenCaudillDealy:ThePubl67一些拉美人对上述观点也有同感。例如,委内瑞拉人C·兰赫尔认为,拉美的欠发达主要应归咎于文化。在他看来,新大陆从西班牙殖民统治那里获得了这样一些特点:反社会的个人主义、厌恶劳动、崇尚暴力和专制。他写道:“拉美的现状完全是由天主教决定的。……拉美的历史表明,与新教相悖的天主教是失败的,至少说明天主教伦理不及对美国的发展产生影响的新教伦理。”一些拉美人对上述观点也有同感。例如,委内瑞拉人C·兰赫尔认为68他接着说,只有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影响力,才能削弱拉美人对劳动的厌恶程度。CarlosRangel:TheLatinAmericans:TheirLove-HateRelationshipwiththeUnitedStates,TransactionBooks,1987,p.141,p.144.CarlosRangel:TheLatinAmericans:TheirLove-HateRelationshipwiththeUnitedStates,TransactionBooks,1987,p.193.他接着说,只有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影响力,才能削弱拉美人69秘鲁作家M·V·略萨也认为,拉美需要的经济改革、教育改革和司法改革是难以奏效的;即便能奏效,也是短命的,除非这些改革伴随着传统习惯和观念的改革和文化制度的改革。“在今天的拉美,我们所处的文化既不是一种自由的文化,也不是一种民主的文化。”秘鲁作家M·V·略萨也认为,拉美需要的经济改革、教育改革和司70MarioVargasLlosa:AmericaLatinaylaOpcionLiberal,inBarryLevine,ed.,ElDesafioNeoliberal:ElfindelTercermundismoenAmericaLatina,Bogota,1992,pp.17-36.(CitedfromClaudioVeliz:TheNewWorldoftheGothicFox:CultureandEconomyinEnglishandSpanishAmerica,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94,pp.190-191.MarioVargasLlosa:AmericaL71毫无疑问,上述贬低拉美文化的种种观点受到了许多人的挑战。例如,特纳认为,维亚尔达和哈利森对拉美文化的评价是“教条式”的。W·伊斯特利也指出,除了厄尔尼诺现象以外,哈利森把所有不好的东西都归咎于文化。伊斯特利还认为,L·哈利森虽然指出了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但未能以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证明其观点。毫无疑问,上述贬低拉美文化的种种观点受到了许多人的挑战。72儒家文化的特点东亚地域广袤,人口众多,历史悠久。除儒家以外,道教、佛教和基督教的信徒在东亚并非少见。但是,不容否认,在东亚的文化领域中,儒家无疑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正如L·培所说的那样,“东亚体系的共同政治特点是……分享儒家文化传统”。LucianW.Pye:TheNewAsianCapitalism:APoliticalPortrait,inPeterL.BergerandHsin-HuangMichaelHsiao(eds.):InSearchofanEastAsianDevelopmentModel,TransactionBooks,1988,p.82.儒家文化的特点东亚地域广袤,人口众多,历史悠久。除儒家以外,73韩国学者黄秉泰也认为,在黄河流域兴起的中华文明以儒学文化的形态一直延续到现时代。儒学不仅在中国社会生存到现在,而且还传播到东亚的其他国家,并且成了那些国家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传统。……儒学的文明和文化一直没有被其他传统的文化体系所超过。黄秉泰:《儒学与现代化:中韩日儒学比较研究》(中文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10页。韩国学者黄秉泰也认为,在黄河流域兴起的中华文明以儒学文化的74

H·卡恩认为:儒家社会始终如一地提倡个人和家庭的自制(sobriety),注重教育,追求各个领域中的成就(尤其在学术和文化方面),认真对待工作任务、家庭和责任。由儒家文化正规培养出来的人,工作勤奋,负责任,有技术,有理想,乐于帮助集体(如大家庭、社区和公司),对个人利益的关注较少。他认为,这种“新儒家文化”比新教伦理更加有利于经济发展。HermanKahn:WorldEconomicDevelopment:1919andBeyond,WestviewPress,1979,p.121-123.

H·卡恩认为:儒家社会始终如一地提倡个人和家庭的自制(so75C·恩格霍姆认为,儒家文化教诲的是屈从、勤俭、节制和刻苦。ChristopherEngholm:WhenBusinessEastMeetsBusinessWest:TheGuidetoPracticeandProtocolinthePacificRim,JohnWiley&Sons,NewYork,1991,p.25.K·李也认为,儒家价值观和传统强调努力工作、勤俭节约、服从纪律和崇尚教育。KeunLee:NewEastAsianEconomicDevelopment--InteractingCapitalismandSocialism,M.E.Sharpe,1993,p.18.由此可见,儒家文化的上述特点与韦伯所总结的新教的特点是相同的。C·恩格霍姆认为,儒家文化教诲的是屈从、勤俭、节制和刻苦。76儒家文化中的以下三个最为明显的特点,无疑是有利于东亚经济发展的:1儒家文化提倡节俭,从而使提高储蓄率和投资率成为可能。东亚的高储蓄率和拉美的低储蓄率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包括经济因素,但文化传统的影响不容忽视。在儒家看来,“祸生于欲得,福生于自禁”。换言之,人们能否在消费上节嗜欲,俭饮食,用财有制,乃直接关系到国家社稷之盛衰存亡。儒家文化中的以下三个最为明显的特点,无疑是有利于东亚经济发展7760年代中期,东亚的储蓄率只有16%,尚不及拉美。但是,至90年代初期,东亚(不包括日本)的储蓄率已上升到35%,几乎是拉美的2倍。随着储蓄率的上升,东亚的投资率也不断提高。1965年,东亚的储蓄率仅为20%,略高于拉美。而在1990年,东亚的投资率已扩大到35%,为拉美的2倍多。60年代中期,东亚的储蓄率只有16%,尚不及拉美。但是,至978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高储蓄率既是经济增长快的动力,也是经济增长快的结果。当经济发展加快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快速提高,并在不减少消费的情况下增加储蓄。而储蓄的增加进而扩大了投资,加快了经济的发展,最终使储蓄和增长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高储蓄率既是经济增长快的动力,也是经792儒家文化重视教育,从而促进了东亚国家人力资源的开发。教育(尤其是初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1)教育能通过改进技术、提高效率和增加知识来改善劳动力素质。(2)教育能增加劳动力的流动性,促进劳动分工和增加劳动力的就业。~2儒家文化重视教育,从而促进了东亚国家人力资源的开发。教育(80(3)教育能普及科技知识,促进发明创造和新技术的使用。(4)教育能提高企业家改善经营管理的能力和配置生产要素的能力。(5)教育能使劳动者对经济变化的机会作出更快的反应,并消除不利于经济增长的社会障碍和体制障碍。(3)教育能普及科技知识,促进发明创造和新技术的使用。(4)813儒家文化鼓励人们勤勉刻苦,努力工作。在儒家看来,“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只有勤劳,才能创造丰富的财富。儒家文化的这一显著特点在东南亚华人的早期创业史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正如著名的美国学者J·奈斯比特所说的那样,东南亚的华人“很少休息,只有在新年假期时才喘息一下。”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东南亚华人的吃苦耐劳是他们事业有成的重要原因之一。3儒家文化鼓励人们勤勉刻苦,努力工作。在儒家看来,“民生在勤82有些外国学者从“工作伦理”(workethic)的角度来分析儒家文化的这一特点。例如,大卫·莱文等人认为,香港人的“工作伦理”包括以下5个方面:(1)追求成功;(2)先苦后甜;(3)不管工作多累,在士气上都愿意克尽职守;(4)服从上级;(5)将劳动视为生活意义和个人价值的源泉。毫无疑问,这些特点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无独有偶,在国际劳工组织调查的国家中,韩国工人的工作时间最长,为每周54个小时(1987年)。有些外国学者从“工作伦理”(workethic)的角度来分83当然,也有人反对用“工作伦理”来解释东亚的“经济奇迹”。例如,福山认为,“工作伦理”这一概念用词不当。他指出,如果说“工作伦理”仅仅是起床早、工作时间长,那么“工作伦理”本身就很难创造出一个现代化的资本主义世界。福山还认为,15世纪的一个中国农民不知要比今天在底特律或名古屋汽车厂装配流水线上工作的工人勤劳多少倍,工作时间也多出许多。但这个中国农民的劳动生产率与那个现代化工人的劳动生产率相比是微乎其微的。当然,也有人反对用“工作伦理”来解释东亚的“经济奇迹”。例如84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M·韦伯认为,新教具有勤奋、节俭、诚实、和富有理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正是物质进步的基础。在谈到资本积累时,韦伯指出:“当限制消费与求知欲的释放结合在一起时,必然会出现这样一种显而易见的结果:通过强迫性的储蓄来积累资本。”MaxWeber:TheProtestantEthicandtheSpiritofCapitalism(TranslatedbyTalcottParsons),CharlesScribner’sSons,1958,p.172.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M·韦伯认为,新教具有勤奋、节俭、诚实、85G·缪尔达尔在其3卷本著作《亚洲戏剧:探寻贫穷国家的根源》(1968年)中指出,落后的文化因素是现代化的主要障碍,因为它不仅影响了企业家的活动,而且还渗入和主宰了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并使其变得僵化。此外,文化因素甚至还制约着人们的精神面貌以及他们生活的社区。G·缪尔达尔在其3卷本著作《亚洲戏剧:探寻贫穷国家的根源》86在·缪尔达尔看来,与文化有着密切关系的宗教通常构成了社会惯性(socialinertia)的动力。他在书中写道:“巴基斯坦、印度和马来亚等地的穆斯林认为猪是不干净的,因而不吃猪肉。这肯定影响了农业的效率,因为养猪常常是植物种植业的补充。”他指出,在印度,禁止杀牛的代价是很高的,尽管这一代价难以计算。GunnarMyrdal:AsianDrama:AnInquiryintothePovertyofNations,TheTwentiethCenturyFund,1968,p.7,p.93,p.103.在·缪尔达尔看来,与文化有着密切关系的宗教通常构成了社会惯87A·刘易斯在《经济增长理论》(1955年)一书中指出

文化的影响与企业家精神有关,与经济增长所需的更为广泛的社会、政治问题有关。“经济增长取决于人们对工作、财富、节俭、生儿育女、发明、陌生人以及风险等方面的姿态。所有这些姿态都来自人的心灵深处”。他还认为,人们的储蓄习惯、对待风险的态度、诚实度和理性等因素,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而宗教对这些因素能产生影响。W.A.Lewis:TheTheoryofEconomicGrowth,RichardD.Irwin,Inc.,1955,p.14.A·刘易斯在《经济增长理论》(1955年)一书中指出文化的88艾森斯塔特在其《新教徒伦理与现代化》(1968年)一书中指出,“为什么有一些人成功而另一些人失败了呢?……使这些社会相互区别的是它们使传统制度适应新知识的特殊方式。这些方式表现在宗教、语言、文学、艺术和音乐之中。”艾森斯塔特在其《新教徒伦理与现代化》(1968年)一书中指出89哈利森认为,“有利于发展的文化”(progressprone)与“不利于发展的文化”(progress-resistant)之间的差异包括以下十个方面:时间观念、工作态度、节俭、教育、成就感、集体感、品行、公正性、权力和现世主义(secularism)。LawrenceHarrison:ThePan-AmericanDream--DoLatinAmerica’sCulturalValuesDiscourageTruePartnershipwiththeUnitedStatesandCanada,Basicbooks,1997,p.32.哈利森认为,“有利于发展的文化”(progresspro90DavidLandes影响发展的因素包括地理因素(气候、资源、降雨量)和经济因素(贸易、制造业)。但更为重要的是文化因素。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西北欧,主要是因为:1、允许知识分子进行独立的追根究底;2、进行实证的科学研究;3、尊重和奖励独立的研究。(TheWealthandPovertyofNations:WhySomeAreRichandSomeAreSoPoor?NewYork,Norton,1998.)DavidLandes影响发展的因素包括地理因素(气候、资91我的观点1儒家文化不是1997年前东亚经济奇迹的唯一动力。东亚奇迹首先来自一系列经济因素,而不是非经济因素。这些经济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有效的干预;积极利用外部条件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当然,在这些经济因素发挥作用的过程中,文化这一非经济因素扮演了积极而重要的角色。换言之,儒家文化中的长处,如重视教育、勤俭节约、吃苦耐劳,为经济因素发挥作用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土壤和“催化剂”。我的观点1儒家文化不是1997年前东亚经济奇迹的唯一922战后以来拉美经济发展落后于东亚的主要原因不是拉美国家具有伊比利亚天主教文化的特性,而是拉美国家的政府难以对国民经济进行有效的干预,未能积极利用世界经济的变化带来的种种机遇及时发展外向型经济,尽管我们不得不指出,绝大多数拉美国家的低储蓄率与该地区的文化特性有着一定的联系。在决定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文化因素仅仅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或最重要的因素。 2战后以来拉美经济发展落后于东亚的主要原因不是拉美国家具有伊93如何解释以下事实?儒家文化曾一度被视为阻碍许多东亚国家经济发展的障碍之一。例如,韦伯认为,东方的宗教说明了为什么亚洲的经济发展远远不及欧洲。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为什么直到最近才取得了经济上的腾飞?韩国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战后初期,许多人认为韩国落后的根源在于儒家文化。数十年后,韩国的文化在本质上没有发生变化,而它的经济却实现了起飞,从而使韩国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如何解释以下事实?儒家文化曾一度被视为阻碍许多东亚国家经济发94无人敢说90年代以来拉美的文化与90年代以前的文化有何不同之处。但90年代以来拉美的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事实上,在80年代的双重危机以前,尤其在70年代以前,拉美的经济增长也是举世瞩目的。有人甚至认为,在1870-1980年期间,巴西的经济增长率高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无人敢说90年代以来拉美的文化与90年代以前的文化有何不同之95智利似乎也是“文化决定论”无法解答的一个典型例子。在过去的二三十年时间内,智利的经济增长不亚于东亚。如前所述,拉美的低储蓄率是举世闻名的,而智利却是一个例外。如在1995年,它的储蓄率高达32·5%。在天主教占统治地位的一些拉美国家,信奉新教的人口在不断增加。据估计,目前巴西人口的20%信奉新教;在智利,信奉新教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已上升到20-25%,危地马拉和尼加拉瓜分别占30%和20%。智利似乎也是“文化决定论”无法解答的一个典型例子。在过去的二96在东亚地区,还有一些非儒家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如马来西亚和泰国。这些国家在1997年的金融危机以前,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奇迹。文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然而,可以肯定,作为一个国家的历史传统的反映,文化体现了大众的价值取向、观念、信仰和风俗习惯,等等。而一定的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总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之上,人的行为又必然与他所处的文化环境密切相关。在东亚地区,还有一些非儒家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如马来西亚和97尽管我们在比较东亚和拉美的发展模式时应该抛弃“文化决定论”,但是,必须承认,从文化角度探讨经济发展,有助于我们从更宽的视野了解为什么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经济业绩。总而言之,探讨文化因素的作用并不是为了把各国、各地区在经济业绩上的差异完全归结为文化特点的不同,而是为了使我们能更好地懂得文化因素是如何影响经济发展的。#尽管我们在比较东亚和拉美的发展模式时应该抛弃“文化决定论”,98五、政策因素20世纪中叶,拉美的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东亚。事实上,那时的东亚,是世界上比较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然而,自60年代起,东亚制定并实施了好政策,即通过扩大出口来提升自己的产业结构,而拉美依然固守其具有内向特点的发展政策,因此,在短短的一代人时间内,东亚在发展道路上超过了拉美。五、政策因素20世纪中叶,拉美的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东亚。事实上99東亞奇蹟的由來J.斯蒂格勒茨用3個比喻來解釋東亞“奇迹”的由來:增長的“發動機”。經濟的增長需要某種力量來推動。資本積累就是推動增長的“發動機”。東亞在資本積累方面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因而其經濟增長速度很快。

東亞奇蹟的由來J.斯蒂格勒茨用3個比喻來解釋東亞“奇迹”100

斯蒂格勒茨(2)

“化學催化劑”。在化學中,幷不需要太多的催化劑,但它産生的化學反應却是巨大的。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政府可以發揮“催化劑”的作用,儘管政府本身幷不需要投入太多的資源。這一比喻的含義是,政府政策的成效不能簡單地用政府提供了多少補貼或多少資金來衡量。但它的作用却是十分重要的。

斯蒂格勒茨(2)

“化學催化劑”。在化學中,幷不需要太101斯蒂格勒茨(3)

“生物適應性”。在自然界,較爲發達的生物之所以能生存,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爲它們具有適應外界變化的能力。一般說來,私人部門與公共部門的差別之一就是前者的適應能力較强,後者較弱,因爲後者具有的壟斷權使它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生存。斯蒂格勒茨(3)

“生物適應性”。在自然界,較爲發達的生物102但是,東亞的情况却表明,政府也能具有較强的適應能力。當外部條件的變化使政府過去制定的政策變得過時或錯誤時,東亞能較快地認識到這一點,幷加以改正。但是,東亞的情况却表明,政府也能具有較强的適應能力。當外部條103工業化道路不同東亞:岀口導嚮拉美:長時間的進口替代(ISI)結果:拉美的發展模式具有明顯的內向性,東亞的發展模式則具有較强的外向性。工業化道路不同東亞:岀口導嚮104外向發展模式的優勢a有利于提高規模經濟效益有利于擴大出口,增加外匯收入。有利于增强國際競爭力。有利于優化資源配置,加快工業化進程。有利于調整産業結構,發揮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優勢。外向發展模式的優勢a有利于提高規模經濟效益105外向發展模式的優勢b有利于企業獲得國外的新技術和先進的管理技能。有利于擴大政府調整經濟政策的迴旋餘地,從而使國民經濟對外部衝擊作出靈活的反應。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外向發展模式的優勢b106進口替代的歷史地位今天的許多髮達國傢都是通過ISI實現工業化的。歷史上,在貿易保護之下發展本國工業的事例幷不少見。美國和德國在19世紀曾對製成品進口徵收高額關稅,而日本則在20世紀70年代也仍然保持範圍很廣的進口控制。但是,保護必須適度。進口替代的歷史地位今天的許多髮達國傢都是通過ISI實現工業化107在評價拉美的進口替代工業化發展模式時,必須牢記以下2點:第一,拉美選擇這一模式是一個歷史性的必然,也是各種內外因素的産物。第二,儘管該模式有顯而易見的缺陷,但它的積極作用不容否認。在評價拉美的進口替代工業化發展模式時,必須牢記以下2點:108

谢谢谢谢109演讲完毕,谢谢观看!演讲完毕,谢谢观看!110从拉美与东亚发展模式的比较看发展的决定因素拉美所江时学jiangsx@从拉美与东亚发展模式的比较看发展的决定因素111在这片土地上,曾经有过非常了不起的三大历史文明(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卡文明);在这片土地上,国民经济能否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资流入量的多寡;在这片土地上,据说中国人的脚印要比哥伦布的脚印早好几个世纪; 在这片土地上,人们常感叹:我们多么可怜,离美国这么近,离上帝这么远!在这片土地上,曾经有过非常了不起的三大历史文明(玛雅文明、阿112在这片土地上,既有皮诺切特和查韦斯这样的政治家,又有加西亚·马尔克斯和聂鲁达这样的文化名人;在这片土地上,独特的水土和气候奉献出享誉世界的高品质咖啡;喝上一杯这样的咖啡,你能体味到初恋时的香醇和失恋时的苦楚; 在这片土地上,似乎每一个男人都能踢一脚好球,更不用说贝利和马拉多纳这样的男人了;这片土地,就是大洋彼岸的拉丁美洲。在这片土地上,既有皮诺切特和查韦斯这样的政治家,又有加西亚·113在历史上,拉美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但“拉丁美洲”这一名称却是法国人发明的。1863年,法国军队占领了墨西哥城。翌年,奥地利皇帝的幼弟马可西米利亚诺大公被扶上墨西哥“王位”,成为法国拿破仑三世的傀儡。但这个短命的国王仅“在位”三年。1867年,墨西哥取得了抗法战争的胜利,马可西米利亚诺被处决。在历史上,拉美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但“拉丁美洲”这一名114马可西米利亚诺在位时,法国十分希望扩大自己在新大陆上的势力范围,以抵御美国、西班牙和葡萄牙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法国人决定先从名字入手。马可西米利亚诺在位时,法国十分希望扩大自己在新大陆上的势力范115为了不让人们称这片土地为“西属美洲”,法国人必须想出另外一个名字。最初,法国人试图将其称作“法兰西美洲”(Francoamerica),但他们觉得这一名称过于张扬,不太符合当时的国际政治格局。于是,他们想到了“拉丁美洲”。他们认为,历史上西班牙也与罗马世界有关,而且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与法语都属于拉丁语系。法国人甚至梦想巴黎能成为“他们的”拉丁美洲的“首都”。为了不让人们称这片土地为“西属美洲”,法国人必须想出另外一个116发展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制度因素政治因素地理因素文化因素政策因素发展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制度因素117一、制度因素

诺贝尔奖获得者D·诺斯等人认为,制度和制度创新是决定发展快慢的重要因素。在他们看来,在不同的制度安排下,人们会有不同的工作积极性和不同的工作方式,从而产生不同的效果。只有实现制度创新,换言之,只有在好的制度下,才能调动人的积极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有效性。一、制度因素诺贝尔奖获得者D·诺斯等人118A1%improvementininstitutionsgeneratesonaveragea5%increaseinoutputperworker.(TiagoV.deV.Cavalcanti,andÁlvaroA.Novo:“Institutionsandeconomicdevelopment:Howstrongistherelation?”,EmpiricalEconomics,Volume30,Number2/September,2005)A1%improvementininstitutio119有人认为,我国农村经济长期得不到快速的发展,只是在进行制度创新后,农村才出现了新面貌。也有人认为,制度和制度创新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好的政策,制度创新不会成为现实,加快发展也就无从谈起。我国农村联产承包制固然是改革开放中的一大创举,但农村联产承包制与其说是制度创新,还不如说它是一种好政策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人认为,我国农村经济长期得不到快速的发展,只是在进行制度创120二、政治因素Pro在一个民主制度健全的国家,外国投资者愿意增加投资,本国资本不会出逃,劳动者的工作热情高,储蓄率也高,等等。而在缺乏政治民主的国家,上述有利条件是不会出现的。一些国外许多学者还使用数学模型或计量经济学方法来证明其论点。二、政治因素Pro121Con在一个充满所谓“民主”的国家,政府的决策很难得到贯彻落实,真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而缺乏民主的威权主义政权反而能在必要时强行推行各种有利于发展的政策。经济发展与政治民主的关系?~Con122传统理论认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政治民主的发展,反之亦然。但在50~70年代,拉美经济发展较快,但军事政变不断。80年代,拉美陷入了经济危机,但军人却还政于民,拉美实现了民主化。传统理论认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政治民主的发展,反之亦然。123三、地理因素自然地理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影响:土地生产率、健康状况以及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富裕国家很少位于热带地区,贫穷国家的地理条件则都比较恶劣。而在一国范围内,地理因素常能影响生产要素的移动及其价格,甚至还与国内各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密切相关。三、地理因素自然地理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影响124有人认为,拉美国家的收入分配情况与地理因素不无关系。一般说来,地处热带的国家的收入分配更为不公,因为气候条件决定了它们的生产结构和生产方式以粗放型的热带种植业为基础。由于热带作物具有土地密集型的特点,因此这些国家的土地所有制高度集中。在这些农业国,土地占有量的多少与财富的分配密切相关。东亚~有人认为,125东亚农业的基础是水稻种植业,而这一种植业不像甘蔗、棉花或烟草等热带作物那样具有规模经济的特点。所以,尽管其他因素也在起作用,但东亚的相对公平的收入分配与“大米文化”留下的经济、社会和体制结构有着很大的关系。

东亚农业的基础是水稻种植业,而这一种植业不像甘蔗、棉花或烟草126由于邻近赤道的热带国家的农村地区劳动生产率低,发展水平低下,生活条件差,因此,工业化就会在劳动力市场的“买方”市场条件下进行,从农村进入城市工业部门的劳动力也就难以得到较高的工资,最终使收入分配得不到提高。由于邻近赤道的热带国家的农村地区劳动生产率低,发展水平低下,127疾病地理因素通过许多途径对健康状况产生影响,气候就是其中之一。许多疾病的传播范围和严重程度因气候的不同而不同,特别是疟疾、十二指肠病和血吸虫病。这些病在温带地区比较容易控制,但在热带高发区,大多数控制手段都难以奏效。热带地区没有季节变化,疾病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时候传播,从而增加了控制疫情的难度。

疾病地理因素通过许多途径对健康状况产生影响,气候就是其中之一128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一种自然现象,这种自然现象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使人们无家可归,并使经济和社会陷入严重的困境。拉美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其容易发生自然灾害的主要原因。例如,拉美位于四个活跃的板块上。这四个板块沿太平洋火山带分布(地球上有80%的地震和火山活动发生于该火山带),因此拉美特别容易发生地震和火山喷发。又如,拉美是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上形成的热带风暴的必经之地。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一种自然现象,这种自然现象造成人员伤亡、财129荷兰病(DutchDisease)60年代,荷兰发现了蕴藏量丰富的天然气。随着开采量和出口量的上升,天然气出口收入快速增长。但是,天然气带来的不仅仅是源源不断的财富,而且还有一系列不利于国民经济结构正常运转的副作用:天然气出口收入的急剧增长提高了荷兰货币(盾)的汇率,从而使制造业部门在面对外部竞争时处于不利的地位,而工业生产的下降又导致失业率上升。这种由初级产品出口收入的剧增所导致的不良后果被称为“荷兰病”。诅咒(cursing)vs.恩赐(blessing)荷兰病(DutchDisease)60年代,荷兰发现了蕴藏130在分析“荷兰病”时,一般采用澳大利亚经济学家W.M.科登等人提出的模型。这种模型将国民经济分为三个主要部门:(1)繁荣部门(boomingsector),即初级产品出口部门。该部门得以繁荣的主要原因可以包括:国际市场价格上升、发现新的矿藏、技术进步导致产量上升,等等。(2)落后部门,即生产其它贸易产品的部门,其中包括生产进口替代品的部门。这些产品既可以是工业制成品,也可以是农产品。(3)非贸易产品部门(non-tradable),主要包括服务业、公用事业和交通运输业等。在分析“荷兰病”时,一般采用澳大利亚经济学家W131当繁荣部门中出现繁荣时(即在初级产品出口部门提供大量出口收入时),这一繁荣会产生出两种不同的影响:消费影响。由于繁荣部门的收入得到增长,用于非贸易产品部门的消费也会随之扩大。由于非贸易产品的价格上升,落后部门中的劳动力就会被吸引到非贸易产品部门中,进而导致落后部门的生产下降。如果这个落后部门是制造业,那么消费影响就能使制造业部门出现非工业化。当繁荣部门中出现繁荣时(即在初级产品出口部门提供大量出口收入132资源流动影响。繁荣部门中的繁荣还能提高这个部门中可移动要素(即劳动力)的边际产值。因此,繁荣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会上升,从而促使落后部门和非贸易部门中的劳动力流向繁荣部门。由此产生出两种结果:其一,劳动力从落后部门流出后,该部门的生产会下降。其二,劳动力从非贸易产品部门流向繁荣部门后将进一步提高由消费影响引起的对非贸易部门的产品的过度需求,并进一步促使汇率升值,导致更多的劳动力从落后部门流向非贸易产品部门。资源流动影响。繁荣部门中的繁荣还能提高这个部门中可移动要素(133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落后部门很可能是农业部门。这样,消费影响和资源流动影响可能会导致非农业化或非工业化和非农业化同时出现。虽然落后部门有时也能得到增长,但是这一增长速度受到了繁荣部门的制约,即在没有繁荣部门的繁荣时,落后部门的增长或许会更快。因此落后部门的这一表面上的增长仍然应被视为“荷兰病”症状。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落后部门很可能是农业部门。这样,消费影响134资源丰富的委内瑞拉和阿根廷等国的经济发展业绩不如资源匮乏的韩国和中国台湾省。1970~1990年,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