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9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新教材新高考专用)_第1页
专题19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新教材新高考专用)_第2页
专题19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新教材新高考专用)_第3页
专题19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新教材新高考专用)_第4页
专题19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新教材新高考专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9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课程标准导航1.23冷战与20世纪下半期世界的新变化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通过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高考导向——2021年高考考点

2021年知识点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海南卷资本主义世界新变化:经济政策的调整山东卷科技发展的影响:对生活的双重影响美苏冷战与两级对治格局河北卷冷战的背景:美苏矛盾的加剧福建卷冷战的表现:美国把日本当做远东地区反共桥头堡,支持日本福建卷冷战的表现:生态环境成为冷战竞争的宣传话题全国乙卷冷战的表现:美国借助艺术领域渗透冷战思维海南卷冷战的表现:第一次柏林危机下的英国外交广东卷冷战的表现:欧洲市场的分化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01目录CONTENT03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02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阶段特征20世纪下半叶的变化政治20世纪40、50年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逐渐形成;70年代以来,多极化趋势出现并不断发展;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经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1945-1970):两次世界大战破坏了世界经济体系,美国主导建立了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国际贸易体系)确立。70年代,随着美国“滞涨”,体系瓦解。经济体制的继续调整: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大力干预,出现“福利国家”、社会阶层变动、社会运动等新变化。而苏联则经历了赫、勃、戈,无法突破斯大林体制的僵化,改革失败。东欧各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因体制僵化导致东欧剧变。思想现代科技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电脑与网络、生物科技、航天与太空。-01-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冷战爆发的背景

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对峙格局的基础二战后,在消灭了法西斯这个共同敌人之后,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美苏两国的国家利益存在严重冲突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急剧膨胀,在全球进行扩张,将社会主义苏联视为其建立世界霸权的最大障碍。战后苏联希望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恢复经济,发展社会主义。苏联极其关心自己的安全,特别是西部边界的安全。苏联努力扩大自己在东欧的影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加剧了双方的不信任丘吉尔的铁幕演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美国对苏联实行遏制政策和敌对行动,率先挑起冷战。苏联予以反击。冷战爆发的背景

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访问美国,在富尔顿发表演说,称苏联进行扩张,“从波罗的海到亚得里亚海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为冷战的兴起推波助澜。真题试炼

【2021年河北卷】1946年夏,丘吉尔指出:“美国鹰停落在栖木上,它是一只有着可怕喙爪的强壮大鸟……葛罗米柯先生(苏联外交官)被派来每天用一把锋利的镰刀去戳它,戳它的喙,戳它的翅膀,戳它尾巴上的羽毛。鹰一直都保持着安静,但就此认为鹰的内心没有发生任何变化,那就是大错特错了。”这反映了当时A.两大阵营对峙局面形成 B.美苏两国间矛盾加剧C.美苏冷战序幕由此揭开 D.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答案】B【解析】年根据材料可知丘吉尔用鹰形容美国,英国外交官每天收拾鸟,“鹰一直都保持着安静,但就此认为鹰的内心没有发生任何变化,那就是大错特错了。”可知二战后美苏关系紧张,B项正确;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两极格局形成,排除A项;铁幕演说拉开冷战序幕,排除C项;材料与多极化趋势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冷战爆发的表现

政治上:1947年3月,杜鲁门发表被称为“杜鲁门主义”的演说,宣布世界分裂成两个对立的营垒,美国将支持所有反对共产主义的国家【公开的反苏、反共纲领】。是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标志。1947年9月,苏联和波兰等东欧国家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宣布世界分裂成帝国主义和反帝国主义两个相互敌对与斗争的阵营。经济上:1948年,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巩固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1949年,苏联则与东欧各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形成以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为主导的经济体系。军事上:1949年4月,美国和英法等国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1955年5月,北约接纳联邦德国。1955年,苏联成立包括民主德国和其他东欧国家在内的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全面冷战,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真题试炼

【2021年广东卷】如表美国与西欧对苏联、东欧国家贸易出口额比较单位:百万美元,如表作为直接论据,可用来探究的论题是A.马歇尔计划的出台及其历史背景B.两极格局与西方国家滞胀的根源C.世界贸易与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D.欧洲市场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答案】D【解析】从表格信息可以看出,二战后,受冷战的影响,美国对苏联、东欧国家出口减少。而西欧对苏联、东欧国家出口由增加到减少,则反映出西欧在站队资本主义阵营后,减少了对东欧与苏联的出口,故能反映出欧洲市场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D项正确;马歇尔计划是1947年启动,表格中的材料不能作为背景,排除A;滞胀出现于70年代,排除B;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于1944年,排除C。第一次柏林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及其首都柏林被美、苏、英、法分区占领,后来美、英、法的占领区合并为西战区。1948年6月,柏林西区单独实行币制改革,引起苏联不满。苏联封锁了西柏林与外界的水、陆交通,切断了对西柏林的电、煤、食品等供应。美国通过“空中走廊”向西柏林的居民提供生活必需品。这是美苏冷战中的第一次严重对峙,即第一次柏林危机。美、苏双方虽然剑拔弩张,但都没有下决心动武。1949年5月12日,苏联宣布撤销封锁,“柏林危机”暂告解除。由于美、英、法三国未能就德国重新统一问题与苏联达成一致,5月23日,三国联合占领区颁布《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决定建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以波恩为首都,并在9月20日产生了第一届联邦政府。同年10月,在苏联策划和支持下,德国的东占区正式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以柏林为首都。美苏争霸

20世纪50、60年代,缓和与紧张并存,美国占优势苏联的军事实力尚不足以真正撼动美国的霸主地位1958年11月第二次柏林危机。1959年9月,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同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戴维营举行会谈,并发表了会谈公报。表示双方在柏林问题上恢复谈判,在国际争端中不诉诸武力。1960年5月,苏联击落美国U-2间谍飞机。1962年10月,古巴导弹危机。美苏争霸

第二次柏林危机1958年11月,苏联要求美、英、法三国在6个月内从西柏林撤军,遭到坚决反对。第二次柏林危机爆发。1961年8月,东德在西柏林周围拉起路障和铁丝网,后来改建成水泥墙。这就是柏林墙。美国对此提出强烈抗议,并派装甲部队来到柏林墙下,与苏联坦克对峙,但双方避免发生直接军事冲突。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10月,美国指责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苏联否认,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出动航空母舰、携带和武器的轰炸机,将古巴“隔离”。美苏军队都进入战备状态,并摆出一副不惜动用核武器的姿态。但是美苏对危机的处理十分谨慎,双方领导人多次通信,通过秘密谈判结束了危机。美苏争霸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末:从对峙走向缓和,总体态势苏攻美守美国深陷越南战争泥潭,严重消耗国力,经济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大力发展军事工业,苏联在战略性武器方面与美国达到持平甚至某些方面超过美国。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战略性收缩。从越战中脱身,主动谋求与中国对话,对苏联采取缓和外交,与欧、日建立伙伴关系,维系西方战略同盟。苏联在欧洲实行缓和的战略,加强在亚洲的扩张。1979年,出兵占领阿富汗,霸权主义达到顶峰。美苏争霸

20世纪80年代至苏联解体,美攻苏守,美对苏采取强硬措施,苏联被迫由全面进攻转为战略收缩。1985年以后,美苏关系走缓和。美国经济复苏,军事实力上升。1981年里根新遏制战略。美苏首脑多次会晤,建立了多次对话机制:1987年,美苏签署《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1991年,两国签订《美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裁军取得重要进展;苏联实行战略收缩,从阿富汗撤军,宣布不再干涉东欧事务,同意两德统一。苏联与中国关系也实现了正常化。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苏联放任西方对东欧的“和平演变”攻势,国内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最终形成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局面。苏联解体、两级对治格局崩溃,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随之结束。两极格局中出现的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冷战中的热战

朝鲜战争:1950年—1953年;朝鲜战争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政策,冷战从欧洲扩大大亚洲【补充:1948年朝鲜半岛分裂】越南战争:1961年美国发动,1973年美国撤出越南,1975年越南战争结束;越南战争使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苏联此时在军事实力上大体赶上了美国。冷战的影响

消极影响:美苏冷战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世界被分裂成两部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之下;美苏两国为争夺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积极影响: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又使得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真题试炼

【2021福建卷】1979年,苏联一官方媒体评论道:“资本主义正在把人类社会推向生态灾难。……唯有社会主义团结、人道的社会关系,才能使自然与人类社会真正和谐共处。”这主要反映了该时期A.苏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B.资本主义国家存在严重的生态危机C.生态环境成为冷战竞争的宣传话题D.环境保护成效与社会制度密切相关【答案】C【解析】材料“1979年”“……唯有社会主义团结、人道的社会关系,才能使自然与人类社会真正和谐共处”体现的是美苏冷战期间,美苏借口生态环境进行相互攻击,C项正确;苏联政府高度重视环境的保护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并未出现严重的生态危机,排除B项;环境保护和社会制度无必然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真题试炼

【2021年全国乙卷】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纽约画派领衔人物杰克逊·波洛克以将油墨滴洒和倾泼在大块画布上的创作方法而著称,画作没有任何可识别的主题。美国中央情报局竭力推崇该画派,并资助其在海外展览,以显示自由、个性的表达。这表明A.纽约画派的创作方式受到各国民众欢迎B.纽约画派的创作具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C.美国政府旨在扩大纽约画派的影响力D.美国政府借助艺术领域渗透冷战思维【答案】D【解析】从材料“美国中央情报局竭力推祟该画派,并资助其在海外展览,以显示自由、个性的表达”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利用纽约画派自由创作的风格,进行对外宣传,意在渗透其崇尚自由,民主的思维,反映出美国政府借助艺术领域渗透冷战思维,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各国的态度,排除A;纽约画派本身并没有意识形态色彩,只是美国政府利用其进行宣传,排除B;美国政府旨在利用其进行冷战对抗,排除C。-02-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战后资本主义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背景: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充分暴露了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的弊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生死存亡的教训;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内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的调整,谋求资本主义的生存和发展。措施: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建立福利国家。影响:战后资本主义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措施促进了经济的快速的发展战后资本主义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滞涨”现象。各国再次进行调整,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80年代,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实施,推动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90年代,新经济,知识经济: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材料理解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由2.6%下降到1.3%,物价上涨了1倍。1981年,密特朗就任总统后,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其结果加剧了经济恶化真题试炼

【2021年海南卷】如图“欧洲站立”摘自《扩张》(1986年12月),站台上显示的是1970年各方的购买力数额。这种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B.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C.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出现 D.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的崩溃【答案】B【解析】20世纪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其原因在于日本经过经济政策的调整,经济快速发展,因此其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B项正确;A项是结果而非原因,排除A项;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新经济”,排除C项;通过材料无法得出当时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的崩溃,排除D项。故选B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战后资本主义世界货币金融体系

1944年美、英、中等44个战时同盟在布雷顿森林召开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会议上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1945年成立,成立时运行机制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帮助维持黄金与美元基本固定的汇率,由此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资金来源于成员国的认缴,美国因认缴资金最多而获得最大的投票权。1976年,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世界银行:1945年成立,宗旨:向成员国提供贷款,促进该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推动并促进国际贸易的均衡增长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贷款上的区别?汇率,短期;发展,长期。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战后资本主义世界货币金融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资金由成员国认缴,并根据认缴资金的数额决定投票权的多少。战后美国认缴资金最多,因此掌握了两个组织的决定权成员国实行固定汇率,美元与黄金比价固定,各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美元取得高于其他国家货币的地位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积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消极影响:布雷顿森林体系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战后资本主义世界货币金融体系

1971年,美元对黄金贬值,美联储拒绝向国外中央银行出售黄金1973年,美元进一步贬值,世界各主要货币实行浮动汇率,布雷顿森林体系完全崩溃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原因根本原因是制度自身的缺陷:只有美国长期贸易逆差,才能使其他国家获得充足的美元供应。美国要履行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的义务,必须拥有充足的黄金储备。若美国国际收支持续逆差,美国发行更多的美元与美国拥有一定量的黄金必然发生矛盾。世界经济出现多极化趋势:日本、欧洲崛起直接原因是美元危机:越南战争及经济危机使美国国际收支连年逆差,黄金储备外流。政府大量发行货币造成通货膨胀。各国纷纷抛售美元兑换黄金,黄金储备量减少。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战后国际贸易体系

1947年签署,1948年开始临时运行原因:贸易保护主义严重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1929年经济危机的惨痛教训;美国拥有强大经济实力,积极倡导建立国际贸易组织,以利于美国商品输出宗旨/目的:使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充分利用世界资源,促进经济发展1995年被世界贸易组织取代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相同点都是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膨胀的产物;在三大组织中美国都占据特殊地位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增长反映了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体系化和制度化不同点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金融货币组织,主要作用是建立了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关贸总协定是人们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危害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建立的,更侧重与贸易自由化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积极影响: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消极影响:美国拥有特殊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在一定时期内使美国确立了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科学技术新发展

20世纪科学理论取得重大突破相对论的提出和量子力学的发展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问事,为技术革命进一步提供了理论支持。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科学技术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科学急速的新发展包括原子能的开发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建立,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新材料的出现,生物工程技术的突破等。这些新科技成果使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新发展

相对论:1905年,爱因斯坦《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完整地提出了狭义相对论1916年,建立广义相对论基本原理: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认为空间和时间都是物质的运动形式,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时间、空间、运动、质量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相对的,可以相互转化。量子理论:1900年,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辐射是由具有能量的基本单位量子实现的。爱因斯坦,光的量子理论。波尔,原子的量子理论。在以上基础上,研究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量子力学建立起来意义:量子理论和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弥补了经典物理学的不足,描绘了一个崭新的宏观宇宙世界和微观粒子世界,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看世界的角度和方式。它们不仅对物理科学本身,对自然科学,而且对整个人类的思维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真题试炼

【2021年全国乙卷】青年时代的普朗克曾被告诫,物理学是一门已经完成了的科学,不会再有多大的发展。1900年,物理学家开尔文也断言,“在已经基本建成的科学大厦中,后物理学家只能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由此可知在当时A.物理学领域的问题已全部解决 B.物理学对微观世界的思考尚未开始C.经典物理学仍然处于统治地位 D.量子力学得到物理学界的普遍认可【答案】C【解析】青年时代的普朗克正处于经典力学流行时期,其被告诫物理学已经是完成的科学,而在1900年,即使量子理论已经由普朗克提出,但是开尔文依然认为后辈物理学家做的只是修补工作,这意味着当时经典力学在物理学中占据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C正确;A表述绝对,排除;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量子理论,物理学向微观世界延伸,排除B;D错在“普遍”,当时量子理论刚刚提出,排除。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出现新的变化农业和工业的就业人口比重逐渐下降,从事服务业的人口所占比重增加。(第三次科技革命,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据主要地位)中间阶层的人数增加。他们一般不拥有生产资料,但有较高的收入,有客观的资产。(新中间阶层壮大)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中间阶层的发展趋于稳定。二战后发达国家出现的社会结构的多层次化现象,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在生产关系上的反映。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中间阶层的人数增加【经营者革命】背影/原因:企业生产科技含量的增加和生产过程的日益复杂,要求企业经营具有很高的管理才能和专业技术知识表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影响: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新中间阶层(技术管理人员、第三产业就业人员、白领工人)壮大人民资本主义背景: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股份公司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表现/含义:股票不再只为少数资本家拥有,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作用: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和大量吸收资金的作用,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取向;决定权仍然掌握在多数大资本家手中(本质)福利国家

福利国家,指国家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评价: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缓和阶级矛盾,保持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扩大社会消费。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降低了工作积极性。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时,减少福利成为改革内容之一。80年代,英、美、法等国都不同程度减少政府公共开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在提高社会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之间寻找新的平衡。社会运动

尽管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都通过加强国家干预的办法缓解社会矛盾,但没能触动造成不平等和贫困的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各种类型的社会运动此起彼伏。比较著名的有美国黑人人权运动、妇女运动、学生运动。黑人人权运动:美国社会对黑人的歧视广泛存在,如在公共场所实行种族隔离制度,用文化测验的方法剥夺黑人的选举权。为了争取自己的平等权利,美国黑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权运动。迫使美国国会通过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非法。女权运动:资本主义国家对妇女的歧视也长期存在。二战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妇女参加工作,妇女运动兴起,其目的是争取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在女权运动的推动下,大多数国家妇女获得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些国家建立了维护妇女权益的机构。反战运动:20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运动,美国学生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对美国侵略越南战争的运动。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新变化,所触及的主要是统治的手段和方法,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确立【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生产力的提高】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建设福利国家【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社会结构的变化:从事服务业的人口所占比重增加,中间阶层兴起【经营者革命】与人民资本主义【股票分散化】【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黑人运动、妇女运动、学生运动等社会运动【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固有的弊端。-03-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赫鲁晓夫改革

二战后,苏联取得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巨大成就,相继爆炸了原子弹和氢弹,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没有变化,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也没有改观。同时政治上存在高度集权,思想上存在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1953—1964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试图对旧体制进行改革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作了《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1956年提出双百方针;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严重的后遗症。(引发社会主义阵营的思想混乱:匈牙利事件;波兹南事件)赫鲁晓夫改革

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允许集体农庄拥有一定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量的牲畜;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开展大规模的种植玉米运动×(不顾苏联气候条件限制,造成粮食减产)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利;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这些改革注入某些市场经济成分,取得一定成效。改革推进了农业的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赫鲁晓夫改革

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体制)【斯大林体制的掘墓人】改革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仍然失调严重。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体制,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上的局部调整【斯大林体制的守墓人】缺乏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勃列日涅夫改革

1964—1982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仍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的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工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农民生产积极性有所提高,国民收入有增加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体制,效果有限。70年代下半期与美国军备竞赛,不仅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继续坚持把科技发展重心倾斜到军事和国防建设,使国民经济更加畸形发展。执政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80年代经济全面滑坡执政后期,热衷于树立个人迷信,专断作风日趋严重;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勃列日涅夫改革

1964—1982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仍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的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工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农民生产积极性有所提高,国民收入有增加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体制,效果有限。70年代下半期与美国军备竞赛,不仅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继续坚持把科技发展重心倾斜到军事和国防建设,使国民经济更加畸形发展。执政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80年代经济全面滑坡。执政后期,热衷于树立个人迷信,专断作风日趋严重;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戈尔巴乔夫改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