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皮山县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综合检测历史试题_第1页
2021-2022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皮山县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综合检测历史试题_第2页
2021-2022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皮山县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综合检测历史试题_第3页
2021-2022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皮山县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综合检测历史试题_第4页
2021-2022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皮山县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综合检测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皮山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综合检测试题一、选择题1.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A.建筑技术的进步 B.人工取火的发明C.原始农业的产生 D.生产工具的进步2.据记载,一位名叫梅斯的马其顿巨商从地中海东岸的推罗城启程,沿于阗、楼兰、敦煌等地,于公元100年抵达洛阳,受到中国皇帝的接见,并被赐予“金印紫缓”。这一记载反映了A.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 B.汉代东西方间的接触和交流C.宋元海外贸易的发展 D.洛阳发展成为国际性大都会3.中世纪,基督教成为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保存者,《新约》中许多故事是希腊罗马古代神话的翻版;古希腊经院哲学被用来构建基督教理论体系的同时,孕育了欧洲近代科学思维方式。据此可知,基督教A.是西欧地区普遍的文化符号 B.决定欧洲近代科学发展C.实现了神权和世俗文化和解 D.传承和发展了传统文化4.1633年,德川幕府发布锁国令,规定:“一、除特许船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外国。二、出特许船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外国。如有偷渡,应处死罪,偷渡船及其船主,一并扣留。……六、外国船到来,应即呈报江户。并应按往例……派遣监视舰船。”据此可知,日本锁国令A.严禁海外贸易 B.基本阻隔了日本民间和外国的往来C.是为了巩固海防安全 D.巩固了封建幕府统治5.“当年大西洋上开往欧洲大陆的船只装载的每一种货物,都为一个后来的拉美国家规定了命运,疯狂的人力、物力资源掠夺造成了拉美大陆上‘哪里越是富的不能再富,哪里就越是穷的不能再穷’的人类文明悖论。”第一个切开拉丁美洲血管的西方列强是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6.在16世纪20~70年代里,尼德兰安特卫普港口商船云集,英国的呢绒、德国的金属制品和织物、德法两国的酒、西班牙的羊毛、东方的香料以及波罗的海地区的小麦,都运到这里来成交,每年输入安特卫普的商品总值达1600万金克朗。这反映的是欧洲的A.工商业的发展 B.商业革命C.海外市场开拓 D.价格革命7.宗教改革后的新教伦理把获利视为上帝对于选民的期望,不仅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财富,而且把劳动获利看作是远离罪恶和堕落的手段之一。新教伦理A.体现了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 B.有利于封建民族国家的形成C.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 D.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进步8.他们(启蒙思想家)试图从全球的而非西方的角度来思考和行动,试图发现与牛顿的物质世界的定律相当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法则。这说明A.启蒙运动具有全球性B.自然科学影响启蒙运动C.牛顿定律具有永恒性D.启蒙运动推动科学革命9.“自1863年1月1日起,凡当时仍在叛乱的任何一个州或地区,其境内所有奴隶都应永远获得自由。”由此联邦政府A.消除了种族歧视 B.维护了国家统一C.赢得了民众支持 D.促进了经济繁荣10.“明治维新是一场重大的历史剧变,不光在政治体制、经济制度方面使日本走出了封建,迈向了近代资本主义,在社会文化方面更有质的变化。”下列不能为此观点提供依据的是A.天皇专制 B.殖产兴业 C.制定宪法 D.文明开化11.“从西至东,从北至南……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一个时代的风气如新世界的大河汹涌奔腾,不可阻挡。”材料中描述的动力带来的影响包括A.人类开始进入到“蒸汽时代”B.英国掀起了“羊吃人”的圈地运动C.英国逐渐成为“日不落帝国”D.伦敦证券交易所煤气股票价格狂跌12.列宁在1895年指出:“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这本书是A.《社会契约论》 B.《共产党宣言》C.《物种起源》 D.《战争与和平》13.1871年,巴黎公社颁布法令:统计被遗弃工厂的数目,拟定工人协作社的章程,规定把工厂转让给工人协作社的条件以及应向厂主交付的赎金数额。这反映了A.旧式的国家机器依旧未被粉碎 B.工人阶级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C.公社具有一定的社会主义倾向 D.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本确立14.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传统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在逆境中成长起来,民族意识产生并不断加强。这一时期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即“亚洲的觉醒”时期。“亚洲的觉醒”意指A.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B.资产阶级开始领导民族民主革命C.亚洲各国民族革命取得胜利 D.亚洲各国选择了暴力斗争的道路15.“全世界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必须加强团结,斯拉夫人必须在以俄国为首的泛斯拉夫主义旗帜下联合起来,德国人必须学会‘大日耳曼主义思维’。”一战前的这种思维反映出当时A.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桶”B.欧洲形成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C.极端民族主义盛行D.帝国主义各国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16.从俄国沙皇政权被推翻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经过了8个月时间。在此期间,苏维埃几经变动最终成为新型的国家政权机关,完成这一转变的决定因素是A.布尔什维克党政治影响力不断增强B.工人武装控制了全国各大中心城市C.广大农民迫切希望重新分配土地D.前线士兵支持退出帝国主义大战17.1923年,在印尼共产党的领导下,爪哇铁路工人大罢工取得了胜利,工人恢复了1921年的工资水平,被捕工友被释放,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当时这一斗争矛头指向的是A.北洋军阀 B.英国东印度公司C.英印当局 D.荷兰殖民当局18.“一些大国为了自保平安,竟出卖了小国主权,以为这样就会填饱纳粹那帮家伙贪婪无止境的肚皮,但是转年大战还是爆发了。”材料描述的事件是A.日军发动“七七事变” B.德国吞并奥地利C.《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D.德国突袭波兰19.“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败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并且可以——直冲向中东……”1942年春,罗斯福的这一观点A.肯定了中国在二战中的作用 B.指出印度地理位置的关键性C.准确判断了日军的侵略路线 D.要求全力援助印度抗击日军20.对下列表格所反映历史现象的准确理解是1951—1980年苏联国民收入年增长率(%)1951—1960年1961—1970年1971—1980年10.256.454.95A.斯大林工业化导致经济逐渐萎缩 B.赫鲁晓夫经济改革成效较为显著C.勃列日涅夫执政致使经济陷入停滞 D.戈尔巴乔夫改革没有解决经济问题21.柏林墙始建于1961年8月,是德国分裂的象征。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国政府宣布允许公民申请访问联邦德国以及西柏林,柏林墙被迫开放。当天,有数十万民主德国人涌进联邦德国,此后,许多人在联邦德国滞留不归。所以有人说,德国的统一不是用手来表决,而是用脚来表决的。这反映了德国统一A.符合当时德国历史发展趋势 B.肇始于两德之间的人员往来C.由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决定 D.得益于美国的和平演变政策22.“冷战结束,制造出观察家称之为'单极的世界’或一个超级大国的世界’。但是,美国实质上并没有比冷战开始时更能单方面独断全面问题,美国比十年前更占优势,可是够讽刺的是,权力也更加分散。”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有①华约的建立②俄罗斯的强大③中国的崛起④欧盟的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3.1998年,韩国成立了直属国务院金融监督委员会,将原来分属于韩国银行、财政部、银行监督院、保险监督院、证券监督院的各类监管职责统统转移到金融监督委员会,由其机构负责实施对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集中统一的监控。韩国政府的意图是A.力争切断与国际资本的联系 B.抓住西方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C.加强承受国际金融风险能力 D.对金融行业实施全面的国有化24.近年来,中国实施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这表明当今中国A.致力于加强亚洲各国的合作 B.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C.主导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 D.极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合作二、非选择题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木薯、马铃薯、甘薯和玉米,还有花生、豆类和西红柿,极大地丰富了整个世界可以利用的食物资源,并且一直持续到今天。“哥伦布交流”的结算清单很复杂,但这场交流开始以后,世界就不可否认地改变了。——《世界文明史》材料二哥伦布没有到达印度,但他发现了至关重要的贵金属。据权威统计,从1493年到1800年世界白银产量的85%和黄金产量的70%来自拉丁美洲。美洲白银生产在16世纪约为17000吨,到17世纪约为42000吨,其中有31000吨运往欧洲。欧洲又将约40%运往亚洲……全球白银产量的一半最终抵达亚洲,尤其是中国和印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哥伦布交流”使世界发生了哪些改变。(2)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16-18世纪美洲白银的主要流向(不能照抄材料)。造成美洲白银这样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历史进入18世纪,欧洲迎来了一场启蒙运动,这场运动主要流行于法国大革命前夕,是当时的思想家非常自觉的运动,启蒙这个词也是当时的人经常使用的。人们之所以称这次思想运动为启蒙运动,是因为他们坚信自己正在从漫长的黑暗和无知中摆脱出来,进入了一个尊重科学、尊重理性和尊重人性的新时代,这个时代也被称为“理性时代”。——摘编自赵立行《世界文明史讲稿》材料二1915年开始,一批激进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发动了比辛亥革命更猛烈的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在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信的斗争中,对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的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发动了猛烈地攻击,揭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就其内容来看,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性质,有着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通史教程·近代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及其核心主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文化运动与西方启蒙运动的相同之处。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战后缔结的和约全面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特点对世界历史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国际联盟作为第一个立誓共同防御侵略、以非暴力方法解决争端的世界范围的国际合作组织……在民族自决原则的基础上重新划分欧洲边界的特点……《国际联盟》第22条把从同盟国手中获得的殖民地居民看作是“在现代世界的紧张形势下还不能自己站立的民族。”因此,这一条款规定:“这些民族的监护应该委托给那些先进民族”。——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作为二战的重要成果,二战后期确立的国际秩序依然是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基础,由国际政么经济变化的现实,通过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国际治理法治化。使之得到进一步补充、完善与发展,并能够可持续地维护和平。——徐蓝《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的新进展》材料三国际主义联合的出现构成了20世纪民族独立与反霸权运动有别于19世纪的重要特性,并真正将这一运动导向了一个新的、试图建立平等的国际新秩序的方向。换句话说,与那种西方中心的、试图通过自上而下制度设计而达成的“世界和平”构想不同,来自第三世界的反抗政治实践,通过不断的抗争与联合的形式,自下而上地保卫并推进了《联合国宪章》中所保证的平等权利。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国际会议协商而自上而下制定的那种新世界平等理想,不断遭到来自强权政治与实力政治的挑战。——殷之光《国际主义:从第三世界独立历史出发的普遍性世界秩序叙事》(1)据材料一概括巴黎和会解决国际争端的方式。(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二战后确立的国际秩序”的实质,并概括材料二对它的评价。(3)据材料三分析第三世界所倡导的国际新秩序的特点,并指出其推动新秩序建立的方式。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由于生产工具不断改进,劳动能力的不断提高,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因此D正确;ABC均是生产工具改进的结果,排除。故选D。2.【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马其顿巨商梅斯于公元100年抵达洛阳,当时正值中国东汉统治时期;梅斯途经的于阗、楼兰、敦煌等地,是当时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所以梅斯是从地中海东岸的推罗城启程,经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受到中国皇帝的接见,并被赐予“金印紫缓”的。这一记载反映了汉代东西方间的接触和交流,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汉代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与宋元海外贸易的发展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记载了马其顿巨商梅斯到达洛阳并受到礼遇,无法说明洛阳发展成为国际性大都会,故D项错误。3.【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基督教保存了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虽然被用来构建基督教理论体系,但却推动了欧洲近代科学思维方式的产生和发展,所以D正确;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所以A错误;根据材料“这孕育了欧洲近代科学思维方式”可知,B项说法错误,所以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神权和世俗文化和解”,所以C错误。4.【答案】B【解析】从德川幕府发布的锁国令内容来看,该政策基本上阻断了日本民间和外国之间的往来,B正确;A说法与材料“除特许船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外国”矛盾,排除;日本的锁国政策并未巩固海防安全和幕府统治,CD排除。故选B。5.【答案】B【解析】结合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的相关知识可知,葡萄牙扩张的方向是在非洲西岸和东岸,以及亚洲的一些地方,西班牙扩张的主要方向在美洲,因此第一个切开拉丁美洲血管的西方列强是西班牙。故答案为B项,A项排除。CD项,西班牙和葡萄牙是最早进行殖民侵略活动的国家,荷兰的殖民扩张主要在17世纪,英国的殖民扩张主要在18世纪,都与材料中“第一个”不符,排除。6.【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在16世纪20~70年代里,英国、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国的商品均集中到尼德兰安特卫普港,这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的表现,而贸易中心的转移属于商业革命的内容,B项正确;“工商业的发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海外市场开拓,排除C项;价格革命是16-17世纪由于美洲廉价金银流入欧洲而引起的欧洲金银贬值,物价上涨,这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7.【答案】D【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新教伦理鼓励人们通过劳动获得财富,有利于促进资本原始积累,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进步,故选D项;材料并未强调资本积累的罪恶,A项排除;BC项与材料信息无直接关系。8.【答案】B【解析】牛顿提出观察实验方法,注重理性思维,为启蒙运动思想奠定科技基础,故B正确;A中全球性不符合史实;C中永恒性不符合物理学规律;D中与思想和科技关系不符。9.【答案】C【解析】题干所列内容是《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一宣言使得联邦政府赢得了民众支持,尤其是南方各州的黑人奴隶,C正确;A表述绝对,排除;宣言本身并未起到维护统一的作用,排除B;D与宣言内容无关,排除。10.【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皇集权是封建残余的表现,不属于近代化的表现,因此A符合题意;BCD均属于日本近代化的表现,不符合题意。故选A。11.【答案】A【解析】材料是对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描述,其中蒸汽机的发明及应用,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A正确;圈地运动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之一,与材料无关,B排除;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是在18世纪中叶后,与材料无关,C排除;材料与股票价格无关,D排除。故选A。12.【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中强调的是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号召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团结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因此B正确;AC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13.【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巴黎公社颁布法令,将原资本家遗弃的工厂交给工人协作社经营,私人工厂变为集体经济,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说明巴黎公社具有一定的社会主义倾向,故选C;巴黎公社粉碎了旧的国家机器,故排除A;材料只反映了巴黎公社接管被遗弃的工厂,不能体现这些工厂是否属于国家经济命脉,故排除B;材料反映出工业方面具有公有制倾向,而没有体现其他行业是否建立公有制,故排除D。14.【答案】B【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传统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危机加重,各国的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亚洲开始进入了资产阶级领导民族民主革命的新时期,即亚洲觉醒时期,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亚洲各国的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和题干主旨不符,A项排除;“亚洲各国民族革命取得胜利”“亚洲各国选择了暴力斗争的道路”不符合史实,CD项排除。15.【答案】C【解析】据题意可知,一战前出现了以民族划分的思想,这说明极端民族主义开始盛行,故选C;材料反映的是民族主义的盛行,并不能说明巴尔干地区是欧洲的“火药桶”,也无法说明已经形成两大军事集团,排除AB;材料中没有体现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的实力对比,排除D。16.【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在此时期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进行广泛的政治宣传,即使无产阶级政党内部在短时间壮大起来,也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所以布尔什维克党政治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是完成这一转变的决定因素,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武装起义首先在彼得格勒取得胜利,然后才扩展到其他地区,在此之前工人武装并未控制全国各大中心城市;农民的支持和士兵的要求是完成这一转变的重要的外部因素,不是具有决定作用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内部因素,C、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17.【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印尼曾是荷兰的殖民地,爪哇铁路工人大罢工反抗的是荷兰殖民当局,D项正确;北洋军阀是由袁世凯掌权后的北洋新军主要将领组成,排除A项;英国东印度公司是一个商业贸易企业,后变成印度的实际主宰者,排除B项;英印当局在印度,排除C项。故选D项。18.【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英法等国实行绥靖政策,出卖小国主权,纵容纳粹侵略,未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于第二年爆发等,描述的事件是《慕尼黑协定》的签订,C项正确;1937年日军发动“七七事变”并非西方大国绥靖政策的表现,A项错误;德国吞并奥地利是法西斯侵略,不是西方大国出卖小国主权的自保行为,B项错误;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标志着二战的爆发,与“转年大战还是爆发了”不符,D项错误。19.【答案】A【解析】罗斯福认为中国抗战的存在,让日本无瑕顾及其他地区,可见罗斯福肯定了中国在二战中的作用,A正确;题干没有凸显印度的地理位置,排除B;C与题无关,排除;材料并未体现出罗斯福对于美国军队的行动方向指示,排除D。20.【答案】B【解析】1951年至198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增长率在1951—1960年较高,说明赫鲁晓夫经济改革成效较为显著,B正确;A不符合史实,排除;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国民经济收入依然在增长,排除C;戈尔巴乔夫改革开始是在1985年开始的,排除D。21.【答案】A【解析】民主德国的民众在柏林墙开放后涌入联邦德国并滞留不归,说明当时的德国民众是希望两德统一的,德国的统一符合了德国历史的发展趋势,故选A;“肇始于”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B;CD是推动两德统一的因素,但不是材料所反映的主旨,与题意不符,排除。22.【答案】D【解析】根据“单极的世界”可知是在冷战结束以后。根据“权力也更加分散”可知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由此导致权力分散,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是俄罗斯的强大、中国的崛起和欧盟的发展,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华约的建立是冷战形成的标志,与题意不符,①错误,排除ABC。23.【答案】C【解析】根据“由其机构负责实施对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集中统一的监控”可以看出,韩国的做法是为了加强对本国金融业的管理与监管,以提升承受金融风险的能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C正确;韩国不可能切断与国际资本的联系,排除A;加强金融业的监管与西方产业结构调整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加强管理并不是国有化的过程,排除D。24.【答案】B【解析】据题意可知,近年来中国积极倡导发起新兴的国际组织,与其他国家进行和平合作,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由此可知当今中国是在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兴国际关系,故选B;当今中国是努力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而非仅仅致力于亚洲各国的合作,更不是为了主导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排除AC;当今中国合作的对象也不仅仅是局限于发展中国家,排除D。二、非选择题25.【答案】(1)扩大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各地经济的发展和美洲的开发;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出现;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开始形成一个互相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给美洲的印第安人和非洲的黑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2)流向:美洲→欧洲→亚洲;美洲→亚洲。原因:当时,欧洲商品在亚洲没有竞争力,而欧洲又迫切需要亚洲(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的商品。【解析】(1)根据材料“木薯、马铃薯、甘薯和玉米,还有花生、豆类和西红柿,极大地丰富了整个世界可以利用的食物资源,并且一直持续到今天”注意从世界市场雏形、世界各地相互联系、给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