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实验心理学笔记_第1页
考研实验心理学笔记_第2页
考研实验心理学笔记_第3页
考研实验心理学笔记_第4页
考研实验心理学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一)课题选择与文献查阅课题选择选择研究课题包括选择研究方向和选择具体研究课题两个方面的内容。确定研究方向,就是就是研究者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研究活动的工作方向。研究课题的类型按照研究目的的区分,可以分为理论性课题和应用性课题。理论性课题是指以揭示心理现象本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课题。应用性课题是指直接为社会实践服务,以提出解决某种社会实践问题的具体方案或对策为主要目的的课题。按照研究的深度区分,可以分为描述性课题、因果性课题和预测性课题。课题选择的原则。课题选择既是研究的起点,也是决定整个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课题选择一般遵循如下原则:需要性原则,即根据社会需要和心理学自身发展的需要选择研究课题。创造性原则,即研究必须有创新,有独到之处。科学性原则,即研究选题应在一定的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必须有一定的事实根据和科学根据,以保证研究最大可能地保持成功。可行性原则,即研究者具备完成研究课题的主客观条件。课题选择的程序一般遵循,初步选出研究课题;对选题进行初步探索;将选题具体化;攥写研究报告;征求意见,反复修订。文献查阅文献查阅的作用。有助于研究者对有关领域的研究情况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研究者选择研究课题,形成研究假设;有助于研究者搞好研究设计;有助于研究者解释研究结果撰写研究论文。文献查阅的原则。在时间上应当从现在到过去,采用倒查法。在范围、数量上应有所限制,应以一些学术性强、影响大、质量高的学术杂志为主要对象。应注意多收集第一手资料。应注意收集代表各种各样观点、得出不同甚至矛盾结论的文献。不仅要搜集与自己研究课题有关的资料,还应注意跨学科跨领域的搜集资料。文献搜集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检索工具查找法,第二种是参考文献查找法。(二)提出问题与研究假设提出问题研究问题通常是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提出的,应是非常具体的问题。问题提出时应明确变量之间关系,即研究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自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交互作用。通常情况下,可以从理论、实践应用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提出具体的研究问题。研究问题一般具有以下特征:研究问题通常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并询问其关系如何;研究问题应该以问题的形式出现;研究问题应具有可解性,即研究者通过各种研究方法能够回答研究问题;研究问题的陈述不应该带有任何主观好恶等情感色彩。对研究问题的评价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考虑:研究意义、研究的创造性和创新性、研究的可行性。提究假设研究假设是对研究问题可能的结论的一种预期。假设具有两个特点:第一,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第二,有一定的推测性。提出研究假设的基本方法有演绎法和归纳法两种。从研究假设内容的性质分类,假设一般可以分为:预测性假设,即对客观事物存在的某些情况,特别是差异情况做出推测判断。相关性假设,即对事物相互联系的性质、方向、密切程度做出推测判断。因果性假设,即对事物间因果关系的推测判断。根据假设陈述的概括性性质,假设可以分为:一般假设,即对客观事物的状态、性质、相互联系的本质和运动变化规律具有较普遍适用性假设。特定假设,即对某一特定事物的特定状态、性质和联系提出的假设,它预测的是事物间的特定联系。根据建立假设的目的不同,可以把假设分为:析因性假设,即为了解释、控制行为的起因而建立的假设。这类假设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是一种因果关系。描述性假设,即为了描述和预测行为而建立的假设,条件和行为之间是一种相关关系,不一定是因果关系。评价研究假设的标准:是否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是否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之间的关系作出推测;是否表述清楚;是否具有可检验性陈述是否简单明了。(三)实验设计与实施实验设计实验设计一般包括以下步骤:考察行为的内容,即研究者要考察假设中含有的行为指标的内容。通常一个研究不可能对一个行为指标中包含的所有内容都进行探讨,而只是选择其中某个或某几个关心的变量进行探讨。定义总体和样本。一个实验不可能对所有符合条件的人群总体进行研究,只能从总体中抽取特定的、具有代表性的人群作为一个样本进行研究,然后再把样本研究的结果推广到总体中去。变量选择。一个行为指标中往往含有很多内容,每项内容都可以构成一个特定的变量,研究者要从中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变量作为研究变量。建立操作性定义。操作定义是指用事物的可观察的、可测量的特征把研究变量具体化。操作定义的作用:()有助于提高研究的客观性;()有利于学术交流;()为重复研究提供保证。预期变量的关系,也就是研究假设。实验的实施被试的取样与分配。取样的重要原则是样本要有代表性,样本要能够代表研究规定的总体。常见的取样方法有:简单随机取样,即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个体,直到满足样本数量为止。系统随机抽样,即从总体人群中每隔恒定的个体数选取一个被试。分层随机抽样,即先把总体按照被试某个或某几个特点分层,然后在每一层次中随机取样。等组匹配取样,即在分组匹配的基础上进行取样。方便取样,即选取那些最方便得到的被试。个案样本取样,即在不具备获得足够数量样本的情况下,选取个案进行研究。样本容量是由统计抽样的基本原理、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课题本身的客观条件等因素决定的。统计抽样的基本原理是确定样本容量的基本前提。一般情况下,样本容量的确定主要应该考虑实验设计、各因素的水平等问题。实验设计的因素和因素的水平越多,抽取的样本数量就会越大。创建实验材料。包括正式的实验材料、知情同意书、练习材料和实验指导语等。执行实验获取数据。这是正式实验阶段。研究者在先前准备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程序,对被试实施实验处理,获取实验数据。(四)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通过各种方法收集到的数据,必须经过分析处理才能得出合适的结论。对数据的处理首先应该对数据进行整理、审核、剔除无效数据。然后,将数据编码、录入计算机。最后,通过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得出恰当的结论。统计方法包括两大部分: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五)研究报告的撰写研究报告是对研究成果的总结报告。一篇完整的心理学研究报告包括:题目、关键词、摘要、前言、方法、结果、讨论、结论以及参考文献等。二、实验心理学中的变量变量指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可以变化、操纵或测量的条件、现象、事物或事物特征。可以分为作业变量、环境变量、被试变量和暂时的被试变量作业变量是指在实验中所呈现的、和被试任务有关的某种刺激。环境变量是当被试在进行某种作业时,如果改变环境中的任何特性,那么改变了的环境特性就是环境自变量。被试变量时在外界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可能影响对某种刺激的反应的被试的特性因素。暂时的被试变量即通过主试的言语、态度以及用某些方法使被试的特性、机能状态等方面产生一时的变化,这类自变量就是暂时的被试变量。被试的暂时差别通常是由主试给予不同的指示语造成的。(一)自变量及其操纵,单选自变量是在实验中由实验者操纵和控制的、对被试的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变量的种类根据自变量是否可以操纵可以分为:可操纵的自变量和不可操纵的自变量。可操纵的自变量是指研究者可以直接操纵的自变量,对它定义的不同水平属于不同的实验条件。不可操纵的自变量也称被试变量,是研究者不可以直接操纵,由被试的一些特性所构成的变量,它只能基于被试固有的特性来选择不同类型的被试,对它定义的不同水平是指不同的被试组。区分方法,考虑该变量是否可以将被试随机分配到该变量的各个水平,可操纵变量是可以对被试随机分配的。另外,有时候同一变量既可以是可操纵变量,也可以是不可操纵变量。根据刺激的来源不同,自变量可以分为外部刺激和内部刺激。外部刺激包括物理成绩和社会性刺激,这类刺激一般比较容易操作化。内部刺激来自被试本身的特性,如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另外也可以通过某种测量对被试进行分类来获得自变量的不同水平,比如被试的智力、身高等。被试暂时特性是指由研究者操纵外部刺激引起并影响被试的行为的中介心理变量,如动机、疲劳等。这类自变量的操作化比较困难,研究者需要对引起被试暂时特性的方法详细定义。自变量的操纵对变量下操作定义的三个优点:可以使研究者的思考具体清晰。可以增进科学研究者之间沟通的正确性。可以减少一门学科所用概念或变量的数目。建立操作性定义的方法:建立合适的操作定义。操作定义要敏感的反应出自变量的变化,能够真正揭示自变量的本质。建立操作定义的方法:使用现有的信息来定义;通过操纵创建情景状态来定义;利用评定获得的信息来定义。确定处理水平。确定自变量的处理水平包括确定数量、间距和范围。校准测量自变量的仪器。这是获得可靠自变量数值的保证。控制呈现刺激的方式。包括控制刺激呈现的时间、时间间隔、呈现顺序和呈现的空间方位。控制自变量时应注意三个问题:所规定的自变量是否是真正的自变量,要注意防止虚假自变量。自变量的选择是否存在单一性偏差(取样的代表性问题)。自变量的层次性(要考虑不同自变量的层次对不同因变量层次的实验效应)。操纵控制自变量的个方法:采用明确、统一可以量化的术语对对自变量下操作定义。自变量各水平检查点的确定水平是指自变量的一个取值:因素型实验的自变量一般不超过个水平,并尽量使自变量变化的范围(全距)较大,各个水平在全距上分布平均。线性函数型实验的自变量可以取〜个水平。复杂函数型实验的自变量至少要取个水平。自变量的范围。自变量的变化范围不应过小,可以通过查阅文献来确定全距的大小。自变量的各水平在全距上的分布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自变量的间距。确定的原则是,两个不同的检查点能引起被试不同的反应,即间距不能小于差别阀限。对呈现仪器的控制(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但是很容易被忽视)。控制呈现刺激的方式。充分控制无关变量。(二)因变量及其观测因变量是指在实验中由实验者操纵自变量而引起的被试的某种特定反应。常见的因变量类型有:反应的正确性、反应的速度、反应的概率、反应的难度、反应的次数、反应的强度以及量表分数和评定分数等。止匕外,因变量还可以是被试的口语记录,在心理学实验中口语记录是重要的参考资料,其有助于我们分析被试的内部心理活动。因变量要能灵活地反映出自变量变化所造成的影响。一个好的因变量要满足以下要求:第一,要具有有效性、客观性、敏感性和可靠性。有效性实验中观测的因变量正是实验者欲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反应。可信性是指因变量观测的信度,即对同一被试重复观测的结果应是相同或相近的。当自变量的变化不能引起相应的因变量的变化时,这样的因变量是不敏感的。典型代表是天花板效应和地板效应。天花板效应高限效应是指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容易,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了很好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时,我们就说实验中出现了天花板效应。地板效应低限效应是指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困难,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了很差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时,我们就说实验中出现了地板效应。以上两种效应影响指标有效性的原因是,两种效应的反应指标量程不够大,会造成反应停留在指标量表的最顶端或最低端,从而使指标有效性遭受损失。避免两种效应的方法是,先尝试着通过实验设计去避免极端的反应,然后再试着通过少量的先期被试来考察他们对任务操作的反应情况。如果被试的反应接近指标量程的顶端或低端,那么实验任务就需要修正。设计实验任务和反应指标的指导思想是使被试的反应情况分布在指标量程的中等范围内。第二,观测因变量的方式要适当。常见的因变量观测方式有:生理测试、行为测试、言语测试。第三,观测值应是连续的数值。因此,因变量的选择及其观测方式的确定应注意:首先,参考前人有关研究中所用的因变量及原因,建立合适的操作定义。其次,考虑实验中的被试情况、自变量、任务、所用仪器等。再次,考虑因变量的有效性、敏感性和可信性。又次,因变量应是连续数据。最后,注意实验反应指标间的相互制约,彼此联系的关系。控制因变量的种方法:规定好反应的操作定义。反应控制。选择恰当的因变量指标。避免量程限制。控制被试的态度。反应指标的平衡。反应控制的目的:让被试的反应确实发生在实验者感兴趣的因变量维度上。在以人作为被试的实验中,对反应的控制往往是通过指导语实现的。当指导语不能充分地控制反应时,就要很好地考虑刺激条件和实验装置。使刺激条件、实验装置和指导语配合起来,使被试只能作出主试所要求的反应。规范的指导语应具备的个要求:内容确定,即主试要严格确定给被试什么样的指导语。完全,即在指导语中要把被试应当知道的事交代完全。简单明确,即要保证被试真正懂得指导语的要求。标准化,最好能用录音机给出指导语。(三)额外变量及其控制自变量的混淆是指研究者选定的自变量与一些未控制好的因素共同造成了因变量变化的现象。因此,也可以说额外变量就是潜在的自变量。控制变量额外变量指实验中除了自变量以外的影响实验变化和结果的潜在因素或条件。可以用实验结果的误差分散大小来表示额外变量的控制成功与否。当实验结果的误差分散小时,表明额外变量控制得好;反之,则表明有意外的无关变量的混入。额外变量的主要类别额外变量通常包含两大类,即随机的额外变量和系统的额外变量。随机的额外变量是指在实验中偶然起作用的额外变量。系统额外变量是指经常地、稳定地起作用的额外变量。从误差的来源划分,可以分为:来自被试方面的额外变量。主要涉及:参与研究的动机、焦虑、有关经验、性格特点、当时的生理状态、被试的反作用等。来自主试方面的额外变量。研究者的年龄、性别、外表、言谈举止、态度、暗示等都有可能影响研究结果。另外,“实验者效应”也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干扰。来自实验设计方面的额外变量。主要包括:研究方法本身不完善;测量仪器、设备的安排、布置、调整不当;测量工具不完善;被试选取、研究时间和环境选取等方面的不足;研究程序安排不当等。来自研究实施环境条件方面的额外变量。研究实施过程中的许多因素,如:温度、光线、声音、布置、熟悉性、空间大小等,都可能影响被试的行为。另外,研究实施过程中的意外事件。如停电、仪器故障等,也会影响研究。来自数据处理方面的额外变量。如,数据分类不当、评价标准不同一统计方法不恰当等。额外变量的控制方法()排除法。消除法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或措施,将影响研究结果的额外变量消除掉。它是消除无关变量最简单的方法,也是控制额外变量的最主要、最理想、最基本的方法。排除法虽然有效但所得到的研究结果却难以推广。消除额外变量的方法很多,要根据额外变量产生的原因选择具体的方法。比如,为了消除“实验者效应”和“霍桑效应”,可以采用'双盲程序”,即主试和被试都不知道实验目的和意图;为了消除被试的焦虑紧张不合作以及不认真的态度等,可设法与被试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等。()恒定法。恒定法是使额外变量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恒定不变,这主要体现在保持实验条件恒定方面,是控制无关变量最基本的方法。恒定法虽然不能把额外变量带来的影响消除掉,但是,它可以使这些影响处于一个恒定的水平。但恒定法会降低实验结果的可推广性。()平衡法。平衡法用于额外变量的消除或保持恒定有困难的情况,通过某些综合平衡的方式使其效果平衡的方法。其具体方法很多。控制组法是常用的平衡法之一。对比组法。对比组法的基本思想是,按照随机原则抽取两个被试组。这样,两个组之间除了研究变量差异外,在其他额外变量的效果方面都是相等的。循环法(抵消平衡法)。用于消除在实验中由实验顺序所造成的练习、适应、疲劳以及由于刺激的空间位置不同、反应的动作方式不同等对实验结果发生影响的方法,这种方法也称为循环法。常见的抵消法有法和拉丁方设计法。匹配法用将实验组和控制组被试除自变量之外的其他条件尽量保持相等,并将被试依据某些特质两两配对。当被试数目较少时,对比组法很难保证不同组被试之间是同质的。匹配法则是根据被试某些方面的行为特征或行为表现,将被试人为地划分为具有相同特质的若干组,以保证被试在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特质上严格地平衡。匹配法的缺点:在理论上可取,但难以进行实际操作。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匹配法常常结合其他技术共同使用。兼作组法。纳入因素法。()统计控制法a统计控制法主要用于实验前难以完全控制额外变量影响的情况,统计控制法对于实验前控制只是起到补充的手段,而不可能取代实验前控制的重要地位。常用的统计控制法有协方差分析、剔除极端数据和分别加权法等。(实验后控制)()随机化法。依据数学上的概率原理,将被试按相等的原则分组。这一方法在理论上可以使不同组的被试除实验处理外,其他额外变量保持相等,因此可以弥补匹配法的不足。并且随机化法不会导致系统性的偏差,能够控制难以观察的中介变量。随机法不仅可以应用于被试,也可以应用于刺激呈现和实验顺序的安排。主要有随机抽取样本和随机分组等方法。随机分组是指被试或实验单元是随机分配给实验中各处理条件的。鉴别无关变量控制成功与否的方法是当实验结果的误差分散小时,可以认为无关变量得到了较好地控制;反之则表明无关变量的控制失败。此时应当认真分析无关的因素是什么。如果经过认真的分析,有些无关还是难以被控制就终止,从别的角度设计实验或等找到控制这些变量的方法和技术时再实验。两个典型的额外变量:实验者效应要求特征实验者效应t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如表情、手势、语气等)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附和主试的期望。实验者的性别、种族和伦理观念也是潜在的实验者效应,即使在用动物做实验时也有可能出现实验者效应。可采用双盲实验来克服这一效应。要求特征是指在实验中被试可能会自发地对实验的目的产生一个假想,然后再以一种自以为能满足假想的方式进行反应。要求特征是一个潜在的、强有力的,也是社会科学独有的偏差来源。美国心理学家奥恩首次提出了这个问题,其典型例子是霍桑效应和安慰剂效应。控制要求特征的个方法:以录音或录象等自动化的方式呈现指导语;双盲实验;增加被试的数量。要注意,在某些实验中尽管已经通过实验设计对要求特征加以控制,但要求特征对实验结果仍有较大的影响,此时应在实验设计中有意识地加以鉴别。鉴别的方法是实验后的询问如让被试填写有关的调查表或直接谈话:采用控制组。双盲实验d在实验中让实验的操作者和实验被试都不知道实验的内容和目的,由于实验者和参加者都不知道哪些被试接受哪种实验条件,从而避免了主、被试双方因为主观期望所引发的额外变量。在有效消除源自实验者效应和被试效应的额外变量的干扰方面,双盲实验就很好到利用了排除法。三、实验设计与统计方法一实验设计实验设计及评价标准实验设计是指实验进程的计划,其中包括实验对象的选择、实验因素的控制和实验程序的编排等。实验设计的目的是减少额外变量的干扰。实验设计是指研究者针对需要验证的实验假设,为有计划地搜集观察资料而预先建立和依据的工作模式。心理学的实验设计是一门心理学与统计学相结合实验技术科学。广义地讲,实验设计包括几个方面:形成统计假设,并为检验假设、搜集和分析数据制定有效的计划;阐明检验假设所遵循的决策;按计划搜集资料;按计划分析数据;对统计假设的真伪作出归纳性推断。良好的实验设计不仅是实验过程的依据和处理结果的先决条件,也是科学研究获得预期结果的一个重要保证。评价一个实验的良好性,首先是获得总体信息和代表性高信息的程度。其次,这种设计测量出的信息正是要测的包含在样本中的信息。可见,良好的实验设计必须满足两个标准,第一是内部效度,第二是外部效度。内部效度是指实验变量能被精确估计的程度。如果排除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的无关因素,能够使研究者相信实验结果确实是由实验变量引起的,则说明这个研究具有内部效度。外部效度是指实验研究的结果能被概括到实验情景条件意外的程度。实验设计的功能:使因变量的变化最大能控制好各种影响实验结果的额外变量使实验中的误差变异最小。评价实验设计的标准:能够恰当地解决所欲解决的问题恰当地控制实验中的额外变量使实验结果有很高的可靠性。实验设计的类型:真实验设计(多变量设计;被试间设计和被试内设计;小样本设计)准实验设计非实验设计2前实验设计与事后设计这两种实验设计都属于非实验设计。非实验设计是一种对现象的自然描述,一般用于识别和发现自然存在的临界变量及其关系,它可以为进一步实施更严格的实验设计积累资料。在使用这种设计时往往不易采取随机化的原则分配被试,而且也不易主动地控制自变量和其他无关变量。但是许多有效的实验研究都是在非实验设计的基础上取得成功并得到发展的。单组后测设计只有一个实验组,,没有控制组,对这一实验组只给予一次实验处理,然后通过测量得到一个后测成绩。但是这一后测成绩很难说明是由实验处理引起了实验结果。设计模式:缺点:第一,没有对照组,研究者只能描述他所观察到的结果,而不能与对等控制组进行比较。第二,这一研究没有前测,因此失去了与前测成绩进行比较的依据。第三,没有控制机体变量、自变量及其他无关变量。第四,不能排除历史、选择和成熟等因素的影响。单组前测后测设计这种实验设计是对单组后测设计的一种改进,它增加了在实验处理前的测验,但还是仅有一个实验组。是一种有用的非实验设计。设计模式:优点:首先,由于增加了前侧,该种设计可以提供被试的基线数据及某些有关信息。其次,控制选择变量,便于估计被试的个体态度对实验效果的影响(只有一个实验组,这一实验组又是控制组)缺点:第一,历史因素常与实验处理的效应相混淆,使研究者很难判断在与之间出现的差异是由处理引起的,还是由无关因素引起的。第二,成熟影响实验的内部效度。第三,前测验可能会对后测的内容或形式产生威胁,从而影响实验处理的效果。第四,仪器、统计回归以及测验与处理的交互作用等也都可能会对实验的内部效度造成影响。设计的显著性检验可以使用种统计分析方法即相关样本的检验;非参数的符号检验法;非参数的符号秩次检验法。固定组静态组整组比较设计采用实验组和控制组两组被试,但不使用随机化的原则来选择被试,这两组被试在实验处理前就已经形成了。设计模式:实验组控制组优点:首先,控制了历史因素。其次,控制测验效应和仪器因素的干扰(无前测验)。最后,控制成熟因素(使用了控制组)。缺点:第一,对选择因素缺乏控制(即被试不是随机选择的)。第二,选择与成熟的交互作用,以及选择与处理的交互作用常常会影响实验的效度。设计的显著性检验:可以使用种统计分析方法,包括独立样本的检验;非参数检验中的检验法;非参数检验中的中位数检验法;检验法。事后回溯设计事后设计是指所研究的现象已经发生之后对其发生原因进行追溯。其研究对象是已经发生过的事件。在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不需要设计实验处理或操纵自变量,只需通过观察存在的条件或事实,将这种已自然发生的处理或自变量与某种结果或因变量联系起来加以分析,以便从中发现某种可能的简单关系。事后回溯设计主要包括两种类型,相关研究设计和准则组设计。设计模式f:优点:首先,事后实验设计特别适用于对自然条件下出现的事件或各种学习现象进行时间上的追溯,以了解产生这些现象的信息。其次,事后回溯设计特别适用于研究简单的因果关系问题。再次,可以为提出的假设提供充足的论据。又次,事后回溯设计不需要人为作用的参与,在某些环境或特殊的条件下比其他的实验设计更有用。因此,研究者在不能采用严格的实验设计进行研究时,可考虑采用该设计方法。缺点:第一,在设计中缺乏控制,研究者不能操纵自变量或随机分配被试。第二,研究中所追溯的原因可能有多个,在不同的情况下,一个特定的结果可能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第三,两个相关的因素可能并不存在因果关系,它们可能都是第三个因素的原因或结果。改进方法:将调节变量引入事后回溯设计,利用方差分析的统计分析方法就可以达到对调查中的测量进行必要的控制。设计模式:相关研究设计相关研究设计是在一个被试组内收集两个集合的数据,其中一个数据集合是观察到的结果,另一个则是被追溯的数据集合,研究的目的是确定这两个数据集合之间的关系(正相关、负相关和无关)。设计模式:使用相关研究设计的目的在于借助所测量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来确定变量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并为提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奠定基础。通常某些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要确立所研究的结果与追溯的原因存在着某种关系而不是进一步证实哪一个是原因,哪一个是结果。注意:两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并不一定意味着就是存在因果关系。关于两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有种解释,第一,是的原因或一部分原因。第二,是的原因或一部分原因。第三,和是未被测量的第三个变量的原因或一部分原因。设计的显著性检验可使用种统计方法。第一,当所研究的两个集合中的数据都是连续数据时,可采用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第二,当所研究的两个集合中的数据一个是连续变量,另一个是二分变量时,可采用点二列相关系数。第三,当所研究的两个集合中的数据都是等级变量时,可采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准则组设计:与相关研究设计类似,是对已经发生的事件进行研究的一种非实验设计。它要求研究者通过对所研究现象的被试的比较,确定某些被试(准则组)具有一种状态的特征,而另一些(非准则组)不具有这种状态的特征,然后去追溯可能存在的原因。设计模式:准则组设计的两个用途:第一,通过准则组与非准则组的对比,追溯与准则组相联系的特征有哪些。第二,比较准则组与非准则组对学习效果产生的影响有哪些。这里应该考虑准则组在智力发展、成熟等方面是否优于非准则组。设计的显著性检验可使用种统计方法:检验、检验、非参数的曼惠特尼检验和中位数检验法。相关研究设计与准则组设计的关系前者的主要用途是辨认两个变量或两种现象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以及存在什么形式的关系,后者的主要用途是通过准则组与非准则组的对比,研究存在一定关系的两变量之间具有什么样的状态特征。3准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是指未对自变量实施充分的控制,但使用真正实验的某些方法搜集、整理以及统计分析数据的研究方法。准实验设计用于严格实验无法进行的情况。该设计常采用被试变量作为自变量,其本质是一种相关研究,其实验结果只能说明变量之间是相关的,而不能说是一个变量的变化引起Y另一个变量的变化。准实验设计介于非实验设计和真实验设计之间,它对无关变量的控制比非实验设计要严格,但不如真实验设计控制得充分和广泛。通常准实验设计不易对被试进行随机抽样、随机分配,这时虽然可以设立控制组,但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背景条件不可能保证一定相同。与前实验相比,准实验力图通过程序的改变,尤其是对测量的调整来提高对无关变量的控制。优点:弥补Y严格意义上的实验研究的不足;可以使研究者在道德和能力许可的范围内尽可能多地关注其所感兴趣的问题。缺点:在该实验中实验者的自由度小,对额外变量的控制力弱;只能得到自变量和结果变量间的相关。单组准实验设计适用于因条件限制和问题的性质而使研究者无法采用控制组的情况。时间序列设计时间序列设计是指对一组非随机取样的被试实施实验处理,并在实验处理前后周期性地作一系列测量,然后分析设计结果是否具有非连续性,从而推断实验处理的效果。实验处理的一系列测量结果反映出被试被试的最初水平或状态,这种状态下的测量分数为基线。在分析时间序列设计结果时,要注意实验处理前后的测量分数的总趋势和变化的连贯性。时间序列设计多用于小样本实验,其结果采用检验进行考察。设计模式:优点:可以为研究者提供许多方便,并能较好地控制无关变量与处理效应。由于时间序列设计可以多次测量被试在处理前后的数据,因此通过观察处理前后的变化趋势,就可以判断处理前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的作用。也可以较好地控制“成熟”因素对内部效度的影响(在〜的系列测量过程中,其间隔时间基本相同,在每个时间间隔内成熟的发展基本是相同的)。还可以控制测验因素的干扰和控制统计回归的因素。缺点:第一,不能控制与实验处理同时发生的偶然事件的影响,不能排除那些与自变量同时出现的附加变量的影响(该设计研究是在没有控制组的情况下进行的)。第二,测验与处理的交互作用在该设计中不容受到充分控制,因而会对实验的外部效度产生影响。第三,多次实施前测验往往会降低或增加被试对实验处理的敏感性,从而在被试身上产生作用而影响其在实验后的成绩。设计的显著性检验:考察实验处理前(〜对应点)的回归直线与实验处理(〜对应点)后的回归直线是否有显著差异。进行的显著性检验包括个组成部分,即剩余标准差、截距和斜率。相等时间样本设计在这一设计中只有一组被试和两个相等的时间样本,在其中的一个时间样本中不出现实验变量,而采用常规安排0该设计被广泛地应用在研究学生的学习中,它早期的典型应用是研究不同条件下学生学习的效应。采用在没有控制组的情况下,对两种实验条件(变量)进行比较的方法,即对和产生的效应进行比较。设计模式:(1()()(4其中,0控制条件或无实验处理,1实验处理,O观测值。优点:在控制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方面是完全有效的,能较好地控制“历史”因素。缺点:在控制外部效度的因素方面并不理想,首先,测验的反作用效果会影响该设计的外部效度(从而使实验结果的推广受到限制)。其次,实验安排的反作用效果会影响该设计的外部效度(因而该实验结果很难推论到无这种反作用效果的群体)。再次,选择偏差与实验变量的交互作用可能会影响该设计的外部效度(所得到的实验结果只适用于与参加实验的被试同性质的群体)。最后,重复实验处理的干扰也会影响该设计的外部效度(该设计得到的结果不易被直接推广到无重复处理的情境中)。设计的显著性检验可以从个方面做出统计分析。第一,对两种实验条件进行比较,以确定实验处理与控制条件的不同效应。第二,进行简单效应的比较,即比较在实验处理条件下的顺序效应,以及在控制条件下的顺序效应,以确定时间效应。第三,通过对实施变量与实施顺序之间交互作用的分析来考察在时间序列中不同处理效果的不同变化。多组准实验设计(包括有实验组和控制组)适用于使实验结果尽量少受无关因素干扰、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并且条件允许的情况。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非等组前后测设计)非等组前后测设计中设置了控制组和前后测,但是控制组和实验组不是通过随机抽样或得的。设计模式:优点:第一,基本上控制了历史、成熟、测验等因素对实验的干扰(增添了控制组)。第二,研究者可以了解实验处理实施前的初始状态,从而对选择因素有了初步的控制(两组都有前测验)。缺点:第一,由于两组被试不是随机抽取、随机分配的,实验组和控制组之间就可能存在选择偏差。第二,选择与成熟、选择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可能会降低该设计的效度(该设计没有使用随机化方法来分配被试或实验处理,实验组与控制组是不对等的)。第三,实验结果不能被直接推广到无前测的情境中(两组都使用了前测验安排)。设计的显著性检验:可以采用检验(参数统计)、曼惠特尼检验或中位数检验(非参数检验)来对分别求出的两组增值分数的平均数进行检验。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时间序列设计这一设计是在单组时间序列设计和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的基础上,组合而成的一种多组准实验设计。设计模式:实验组控制组优点:该设计具有时间序列设计的特点,也具有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的特点,基本上有效的控制了影响该设计内部效度的因素(即成熟、历史因素和练习效应)。缺点:测验的反作用效果,以及选择偏差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则可能会成为影响该设计外部效度的因素。实验设计的显著性检验可以使用两种统计分析方法来进行检验,第一种,求出实验处理前的个平均数的共同平均数,并求出控制组相应的个平均数的共同平均数。接着求出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各自后个平均数的共同平均数。然后将实验组的前测、后测的增益与控制组的前测、后测的增益用独立的检验或独立的检验来进行比较。第二种,对实验组的个前测成绩(1、个后测成绩(2以及控制组的个成绩(3求出各自的回归直线方程。检验直线(1与(2是否差异显著,以确定两组在选择上是否存在偏差;检验直线(1与(2或者直线(2与(3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以确定接受实验处理所产生的效果。修补设计修补设计是将两个非实验设计相结合而构成一种准实验设计。分解样本前后测设计。从形式上看,这种设计是将前实验设计的单组前后测设计重复进行,其基本形式如下:组:组:分解样本前后测设计常用于被试量大,条件又不允许同时施测的情况。两个不同模式的非实验设计相结合的设计模式。其基本形式如下:组:组:4真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的本质特征在于对影响实验内部效度的无关变量采取严格的控制并有效的操纵研究变量。实验设计中综合运用了随机取样、前测和控制组等手段。独立组实验设计是在一个团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对象作为被试,对这些被试给予一定的实验处理以求取一定的观测值,从中Y解被试在某种实验条件下所出现的心理效应。并根据实验结果,推断出整个团体对于该实验条件的心理效应。另一种常见的独立组实验设计是,从一个或几个团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被试对象,把他们分为几个互不牵连的独立组,把其中的一组被试安排在一种实验条件下接受实验,把另一组被试安排在另一种实验条件下接受实验。然后对两组实验的结果进行比较,并根据实验结果上的差异推断出两种实验条件所引起的心理效应是否有显著差异。无论哪种独立组实验设计都要遵守随机性原则。完全随机化设计简单随机化设计是用随机化的方法将被试随机分成几组,然后依据实验的目的对各组被试实施不同的处理。单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也叫被试间设计它的基本特点是,研究中只有一个自变量,自变量有两个或多个水平。用随机化方法抽取被试,然后将被试随机分配给自变量的各个水平。每个被试只接受一个水平的处理。单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可分为几种类型: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设计模式:表示随机抽取的被试。优点:该设计几乎具有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的所有优点。首先,可以控制历史和成熟因素对内部效度的影响(实验组接受实验处理,控制组不接受实验处理)。其次,可以控制选择和被试亡失等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实验是在同等的条件下进行的)。再次,两组被试均未进行前测验,因此可以控制测验与实验处理交互作用对实验外部效度的影响(这一点优于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最后,研究者可以控制所有选择变量可能产生的偏向(在实验处理前,采用了随机化的原则)。缺点:无法进行实验处理的前后比较。该设计的显著性检验有两类方法:大部分研究者使用检验对两组的后测成绩进行比较研究;非参数检验常使用曼惠特尼检验或中位数检验法。随机实验组控制组的前测后测设计这种研究中只有研究者在实验前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被试分成两组,并随机选择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控制组。实验组接受实验处理,控制组不接受实验处理。设计模式:其中表示随机抽取被试。优点:基本控制了绝大多数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首先,将被试随机分为两组,从而控制了选择、被试的亡失以及选择与成熟交互作用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其次,安排了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生在前测到后测这段时间内的事件对两组的影响基本相同,因此控制了历史、成熟、测验、仪器使用等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缺点:首先,不能控制所有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在实验的过程中,研究者的某些失误也可能会对实验的内部效度产生影响。其次,该设计使用了前测验,被试由于前测验而获得的经验(即练习效应)可能会导致对后测验产生敏感性,出现测验的反作用效果,影响了实验设计的外部效度。这种设计的显著性检验有两类方法:第一,对增值分数进行统计分析。用每一名被试的后测成绩减去前测成绩(,),分别求出两组增值分数的平均数。对两组增值分数进行显著性检验的方法:检验(参数统计);曼惠特尼检验;中位数检验(非参数检验)。第二,协方差分析。注意两种不正确的统计分析方法:第一,分别对实验组、控制组的前后测成绩进行差数的显著性检验,认为如果实验组前后测成绩差异显著,而控制组前后测成绩差异不显著时,则将差异归因于实验处理的作用。第二,分别对实验组、控制组前测成绩,以及实验组、控制组后测成绩进行差数显著性检验,如果两组前测成绩无显著性差异而两组的后测成绩差异显著,则认为这就是实验处理有效性的证明。随机多组后测设计有时研究者要进行的实验处理的个数有个或以上,此时可采用随机多组后测设计。该设计通过随机化的方式分配被试和实验处理到不同的组别中,然后对几个组的被试进行后测验,获得各组被试的后测成绩。随机多组后测设计与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实验处理的个数以及相应的被试组数增加了。两种实验设计在控制实验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的因素上是相同的。设计模式:以个实验处理为特例该设计的显著性检验时,研究者需要了解种或以上实验处理的实验结果是否有显著差异,还要了解其中任意两种实验处理的实验结果之间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法(了解种或以上实验处理的实验结果是否有显著差异)和纽曼丘尔斯()检验(了解其中任意两种实验处理的实验结果之间是否有显著性差异)。所罗门四组实验设计所罗门四组实验设计也叫重叠实验设计,分别有两个实验组和两个控制组。其基本模式为:实验组控制组实验组控制组所罗门四组实验设计除了具有前面两种实验设计的优点之外,对实验处理的效果进行了两次检验,既可以确认实验处理的效果,还可以检验测验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单因子多水平实验设计就是把被试随机地安排在几个水平上接受实验,以便考察实验因子的各个水平效应是否存在着差异。多水平实验设计的显著性考验采用检验。检验每次只能检验一对平均数的差数,检验可以同时检验多个平均数的差数。多水平设计的方差分析表变差来源平方和自由度均方处理间(组间)误差(组内)当时,差异显著总计完全随机多因素实验设计多因素实验设计完全随机析因设计的特点是指在实验中包括两个或以上的因素(自变量),并且各因素都有两个或以上的水平。各因素的各水平互相结合,构成多种组合处理的一种实验设计。研究者用随机抽取的办法将被试分为若干同质的组,然后将每一组被试随机分配接受一种实验处理。如果实验设计中有三个因素(、、),其中因素有个水平,因素有个水平,因素有个水平,则实验中含有XX个处理水平结合,相应的也就需要组被试。在该设计中,研究者可以考察各个自变量交互作用对因变量的主要影响效应(交互作用);并同时考察各自变量对同一因变量的主要影响效应(主效应);以及考察一个因素的各个水平在另一个因素的某个水平上的效应(简单效应)。根据实验中包含的因素进行分类,可以将这类设计分成完全随机双因素设计(X因素设计)、完全随机三因素设计(XX因素设计)等。完全随机双因素设计:研究者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被试分成若干同质组(分组的个数等于实验处理的个数),同时用随机的方法分配每一组被试接受一种实验处理的实验设计。主效应:由每个单独因素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交互作用的效应:是指当一个因素对因变量影响的大小因其他因素的水平或安排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时,所产生的交互作用影响因变量的结果。简单效应:以及考察一个因素的各个水平在另一个因素的某个水平上的效应。多自变量实验有三个优点,即效率高;实验控制好;可以获得交互作用。多因子设计的方差分析表变差来源平方和自由度均方处理处理交互作用A误差总计随机区组设计随机区组设计的目的在于使区组内的差异尽量小,而组间的差异则依据设计要求而定。当研究中存在一个研究者不感兴趣的无关变量,而且这个无关变量与自变量之间没有交互作用,研究者希望分离出这个无关变量,这种情况下就可以采用随机区组实验设计。随机区组设计的基本方法是:首先将被试在无关变量上进行匹配,然后将选择好的每组同质被试随机分配,每个被试接收一个实验处理的结合。可以看出,每一区组应该接收全部实验处理,每一种实验处理在不同区组中重复的次数应该完全相同。随机区组设计考虑到了个别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而把被试区分为几个区组,并在统计计算上将这种影响从组内误差中分离出来,从而进一步反映出实验处理的作用,这方面比完全随机设计更完善。但是区组的划分是一个关键,如果同一区组内被试的差异过大,则会产生较大的误差。随机化区组单因素设计将被试分成不同的区组,并且每组被试随机接受所有不同的处理。然后观察实验处理后每个区组中的被试对不同处理的反应,并作为后测成绩。其目的是缩减来自被试间的差别而造成的误差。随机化区组多因素设计将被试分成不同的区组,每个区组都随机接受多因素各个水平组合的全部处理,然后观测每个区组对不同处理的反应,并将反应值作为后测成绩。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表变差来源平方和自由度均方处理区组误差总计被试间设计与被试内设计被试间设计被试间设计指要求每个被试只接受一个自变量水平的处理,对另一个被试进行另一种自变量水平处理的情况。优点是不会出现实验间相互污染的现象,又避免了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缺点是所需被试的数量巨大,而且无法排除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使接受该设计的被试等组的方法:匹配法,随机设计匹配设计。匹配设计是将被试按某一个或几个特征上水平的相同或相似加以配对,然后再把每一对中的每个被试随机分配到各个组别。这样就可以保证各组被试在这一个或这几个特征上是同质的。按被试的某些特点平均相等的分组方法是平均分配组法;把被试按照有关特点两两配对,然后把每一对被试分别编入两组的分组方法是对偶配组法。优点是通过这一方法所得的各组被试在平均数和标准差上都很接近。在对动物进行被试间设计的实验研究时,一项重要的匹配技术是拆窝技术。它是把同胎生的动物随机地分配到不同的组中。缺点是无法对被试每一个特征都进行匹配,需要耗费大量的工作量,进行匹配的各特征之间也可能发生交互作用,匹配法需要防止回归假象地介入。回归假象是指在许多测量情形中,第一次测验时的高分组和低分组这两个极端组的分数在第二次测验时向平均数回归了。即高分组的得分比第一次低些,而低分组则高些。随机法的统计学前提是各随机被试组在未经受不同处理之前是相等的,即使有差异也是在统计允许的限度之内的随机误差。被试内设计被试内设计是指每一个被试都接受自变量所有水平处理的情况。优点是节省被试的人数,也可以很好地控制被试间的个体差异。缺点是实验处理间会出现相互污染的现象,例如会出现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解决方法:法和拉丁方设计平衡设计技术是指在实验中为了消除或减少实验的顺序效应而采用一些系统地改变实验处理顺序呈现技术的设计。常用的两种平衡设计技术是法和拉丁方设计。法适用于只有两个自变量的情况(和),可以平衡成线性变化的时间顺序误差。当时间顺序误差不成线性变化时,解决的方法有,在实验正式开始前,让被试接受一些练习。同时使用几种平衡设计,如一半被试按设计,另一半被试按设计。拉丁方设计适用于个以上的自变量,是一个二维矩阵。建立拉丁方的步骤取决于自变量的水平是奇数还是偶数。六个自变量水平的平衡拉丁方设计测试条件的顺序被试第第第第第建立平衡的拉丁方的第一行公式为:如此类推。在这里,代表实验条件的总数。当第一行明确以后,对于每一列,只要按顺序从小到大写出既可,当遇到时,再按字母顺序重新从开始。五个自变量水平的平衡拉T方设计拉丁方拉丁方测试顺序被试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当有个自变量水平时,必须使用两个方阵,第二个方阵与第一个方阵正好相反。使用拉丁方设计时,每个被试必须在每个变量上测验两次。一般说来,第一个方阵是按偶数个变量时构建方阵的方法建起来的,在奇数个实验条件下第二个方阵则与第一个方阵正相反。拉丁方设计的特点是每一种实验处理都是在练习的同一阶段出现,而且每一种自变量水平在其他自变量水平之前和之后出现的频率都相同,即任何两个自变量水平之间的顺序误差都被抵消。因此,拉丁方设计是多自变量水平时的理想平衡方法。其他类型的实验设计混合设计是在一项实验中有些自变量是被试内的而有些自变量是被试间的实验设计。小样本设计是被试内设计的一种变式。是向较少或单个被试呈现自变量的不同水平,需要在相当经济且可以进行高度控制的实验中对每一个被试进行大量的观察。小样本设计分成两种,设计和多基线设计。小样本设计的使用本身就能够得出强有力的实验结论。设计的前提是阶段的治疗效果不持久。但实际上治疗痕迹是难以消失的。设计的优点:是可以较好地区分实验自变量的效果和时间顺序等其他因素的效果,从而进一步解决了以往设计中常常会发生的混淆问题。多基线设计的内在逻辑:当一种行为或一个被试正在接受处理时,另一种行为或另一个被试仍处于基线条件下。如果这种未受处理的行为在自变量引进之前保持稳定,然后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是自变量导致了该行为的改变,而不是一些碰巧在观察期内发生变化的其他因素。被试内的多基线设计:在几个不同的基线阶段比较同一被试的不同行为的基线设计。被试间的多基线设计:在几个不同的基线阶段比较不同被试的同一行为的基线设计。(二)统计方法数据类型与统计方法数据类型单样本问题独立样本比相关样本比多组样本的比较相关问题独立样本重复测量等总体单样本独立样本相关样本独立样本重复测量距正态型分布分布检验检验检验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积差相关转化为顺序型转化为顺大样本下的大样本下的大样本下的形态未知相应的检验相应的检验相应的检验序型顺序型符号检验法曼惠特尼检验维尔克松检验克瓦氏弗里德曼单向双向等级等级相关方差分析方差分析命名型X匹配度检验X独立性检验符号检验法X独立性检验X独立性检验四、实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一)反应时反应时概述反应时的含义反应时是指从刺激作用发生到引起机体外部反应开始动作之间的时距。反应时一般包括几部分时间的总和,即刺激引起感官的活动、神经冲动的传递、大脑的加工活动以及效应器官接受冲动作出反应等所耗费的时间,其中以大脑活动占时最多,故反应时间又称为反应潜伏期。反应时的测量具有灵敏度高、应用性广又便于进行测定的若干特点。奥地利生理学家埃克斯纳首先使用了“反应时间”的概念。反应时的两个先驱人物:首先,对反应时的研究最先始于天文学家贝塞尔对“人差方程”的研究。而后,最早将反应时的测量用于心理实验的是荷兰生理学家唐德斯(第一次系统地研究反应时)。反应时的种类反应时分类:反应时(简单反应时,也称为基线时间);反应时(辨别反应时);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反应时的影响因素反应时会受到刺激变量和机体变量的影响。外部因素刺激强度与反应时一般而言,当刺激强度较弱时,反应时间较长;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反应时间会逐渐缩短。刺激强度增加之初,反应时间缩短的快些;当刺激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反应时间的缩短速度减小甚至停留在某一水平上,好像反应时间渐近于一个极限。刺激的时间特性和空间特性与反应时当物理刺激的强度本身保持不变,而作用于感官的时间增加,即造成时间的积累作用,这样便会增加刺激的心理强度,于是,反应时间缩短。当然,反应时间的缩短也是有极限的。同样,如果物理刺激强度和时间保持不变,而刺激的面积增加,由于感受器神经兴奋的空间积累作用,刺激的心理强度也会增加,从而引起反应时间的缩短。简单一复杂反应时任务的区别和速度一准确性权衡也会影响反应时的快慢机体因素刺激的感觉器官与反应时接受刺激的感觉器官不同,反应时也不同。许多研究表明,不同感觉通道的反应时间从短到长依次为:触觉、听觉、视觉、冷觉、温觉、嗅觉、痛觉、味觉。同一感觉器官接受不同的刺激,反应时间也不尽相同,甚至同一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的不同部位,其反应时间也是不同的。例如味觉刺激作用于舌尖时,反应时从短到长的刺激类型依次为:咸甜酸苦。另外,复合刺激同时作用于不同感觉通道时,也会引起反应时间的不同。被试的机体状态与反应时()机体的适应水平与反应时。适应()在此处意指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感受器发生的变化。感受器的适应水平对反应时间有着明显的影响。眼睛对明暗适应水平不同,反应时间也就不同。()被试的准备状态与反应时。准备状态()是指机体对于某种行为作出的准备情况。从预备信号的发出到刺激的呈现称为预备时间。预备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对反应时间的测量造成不利的影响。()额外动机与反应时。动机()是由于人的某种需要所引起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行为指向。奖励和惩罚的条件都会造成被试的额外动机,从而引起反应时的变化。约翰逊(,)的实验发现主试者所设计的一些附加动机能使听觉反应加快。()被试的年龄与反应时。一般来说,岁之前,个体的反应时是逐渐变快的。戈茨达克(,)在对一组年龄为〜岁的成人被试者的研究中注意到,随着年龄的增长,感觉一运动反应时间逐渐延长。进入成人阶段,反应时的变化就很少了;岁之后,反应时开始缓慢下来。()练习与反应时。在心理实验中,练习()是一个控制变量,即一个潜在的自变量。练习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相当密切。在一定范围内,练习次数越多(上百次),反应会越快,反应时间减少的趋势是逼近一个极限而稳定下来。一般而言,练习越多反应时越短。但是,这种缩短也是有极限的。()个体差异与反应时。个体差异(或个别差异)指不同个体之间在品质和属性上存在的任何差别。不仅不同被试之间存在反应时的差异,而且同一被试,在同一条件下,其每时每刻的反应时也会因其心理和生理的某些变化而不同。菲萨尔(,)曾对名男性成人被试者作听觉简单反应时间的测定,结果发现反应时间的均数分配大致上呈常态。但是老年组的变异系数较显著地高于青年和中年组,说明老年组在感觉一运动反应速度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个别差异。()酒精及药物的作用。酒精在脑神经系统达到一定浓度时,中枢神经系统逐渐迟钝,对周围情况变化的反应速度大大下降。如果是酗酒,其反应时间将延长〜倍,甚至更长,往往紧急情况已到眼前,还未发现或采取任何措施便已肇事。例如车速每小时公里,未饮酒的驾驶员对道路复杂情况作出反应只需0秒,而饮酒后的驾驶员却要1秒。这样,汽车在反应时间内所行驶的距离就从0秒的公尺增加到1秒的公尺,所需的安全距离增加了公尺,即从公尺增加到公尺。目前,刺激中枢神经的心理杀伤性药剂,大致分三类,即镇静剂、兴奋剂和致幻剂。镇静剂虽能消除情绪紧张、焦躁、恐惧感,但会使驾驶员肌肉活动能力下降,并出现睡意,以致反应迟钝。兴奋剂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与镇静剂作用相反,它可以消除疲劳,驱逐睡意,改善思维活动力,提高反应速度,但会使各类职业人员思想麻痹,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致幻剂会使人有时产生幻觉。伤风感冒服用过量解热镇痛剂,会使人的注意力、精力、反应能力下降。反应时技术减法反应时技术于年提出了反应时的相减法。他认为在一个刺激和一个反应的简单反应中若增加他种心理过程而使之复杂化,如果反应时间增加,那么这一增量就是加入过程的时间数量。他首先确定了种不同的反应时:()反应时间:即简单反应时。一个反应仅对应一个刺激,当这个刺激呈现时立即做出反应。其时长最短。()反应时间:不同刺激对应不同反应,即有多个刺激和多个反应。这种反应时包含简单反应时、辨别反应时(辨别刺激的时间)和选择反应时(选择反应的时间)。其时长最长。()反应时间:对多个刺激中某个特定的刺激进行反应,即多个刺激和一个反应。只有实现规定的刺激呈现时,才做出反应;其他刺激出现时,不予反应。这种反应时包含简单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辨别刺激的时间)。根据上面三种反应时数据,就可以计算出辨别过程的反应时和选择过程的反应时。辨别过程的反应时为:反应时反应时选择过程的反应时为:反应时反应时反应时的相减法最初是用来测定某一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但是,也可以从两种反应时的差数来判定某个心理过程的存在。认知心理学更多地从后者的逻辑思想进行研究。应该注意,要在复杂的心理过程中区分出不同的加工阶段,还存在一些困难。在运用反应时的相减法时,应该结合具体的研究课题,周密考虑。减数法的逻辑前提: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且除此之外二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一种作业的性质与持续时间和另一种作业的性质与持续时间互不影响(这一假定在许多课题的研究上是难于确定的)。减数法的经典实验:心理旋转存在实验;短时记忆视觉编码实验心理旋转存在实验心理旋转是指单凭心理运作(不靠实际操作),将所知觉之对象予以旋转,从而获得正确知觉经验的心理历程。也就是说,当一个知觉对象不是以符号知觉经验的角度呈现时,人们可以通过内部心理过程把这个对象旋转到符合知觉经验的角度加以辨认。世纪年代初,库伯和谢波德用减数法反应时实验证明了心理旋转的存在。研究者设想,如果连续的心理旋转确实存在,那么减数法反应时的逻辑正好可以与之吻合。假设有两个任务,它们之间除了被知觉对象需要心理旋转的角度不同外别无差异,那么两者的反应时之差就是心理旋转完成两者间角度所需的时间。实验者进一步推论:如果发现以上任务的反应时间却有差异,而且这种差异和俩任务角度差异呈现正比关系,就可以证明心理旋转的存在。在这个实验中,库伯等取非对称性的字母或数字(等)为实验材料,根据“正”、“反”以及不同的斜度,构成种情况。在实验里,被试的任务是不管倾斜度如何,只要求判断字母是正的还是反的,并做出反应。有五种实验条件:完全没有提示,即测验前秒钟后呈现空白信号,持续时间秒;提示正或反,即测验前两秒钟呈现正或反的提示信号,持续秒;提示倾斜度,即测验前两秒钟用箭头提示倾斜度数;分别提示正反和斜度,即用两个信号分别提示正反和倾斜度;同时提示正反和倾斜度,即在实验前用两个信号同时提示正反和倾斜度,都持续两秒钟。实验结果为,字母倾斜程度越大,反应时越长。等的短时记忆编码实验世纪年代以来,根据记忆实验中对错误回忆的分析,人们通常以为短时记忆信息(如字母)是以听觉形式来编码的。但是年代初波斯纳等人的实验却证明,这种信息可以有视觉编码。实验程序:给被试并排呈现两个字母,这两个字母可以同时给被试看,或者中间插进短暂的间隔时间,然后要求被试指出这一对字母是否相同并按键做出反应,记录反应时间。所有的字母对有两种:一种是两个字母的读音和书写方法都一样,即();另一种是两个字母读音一样而书写不同,即(a结果发现,当两个字母同时呈现时,同形关系的字母反应更快;当两个字母先后间隔一秒呈现时,同形关系和同音关系的反应时没有差异。根据实验结果,研究者认为,由于由于同形关系同同音关系更具有形的优势,因此只有在依靠视觉编码进行的作业中才会出现这一优势。由此可以推断,在短时记忆的最初阶段存在视觉形式的编码,之后才逐渐向听觉形式过渡。句子一图画匹配实验()方法:给被试看一个句子x星形在十字之上x±,紧接着再看一幅图画,如土,要求被试尽快地判定,此句子是否真实地说明了图画,作出是或否的反应,记录反应时。实验条件:变量一介词(之上、之下)变量一主语(星形、十字)变量一陈述方式(肯定、否定)实验假设:当句子出现在图画之前时这种句子和图画匹配任务的完成要经过几个加工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将句子转换为其深层结构,而且对;之下x土的加工要长于对x之上x土的加工(参数),对否定句的加工要长于对肯定句的加工(参第二个阶段是将图画转换为命题并带有前面句子中所应用的介词x之上士或x之下x±);第三个阶段是将句子和图画两者的命题表征进行比较,如果两个表征的第一个名词相同,则比较所需的时间比不同时为少(参c,如果两个命题都不含有否定,则比较所需的时间比任一命题含有否定时为少(参麴;最后的阶段为作出反应,其所需的时间被认为是恒定的(参数。星星在十字之上x土正确说明图画,其反应时间就包括参数和参数t星星在十字之下x土正确说明图画,其反应时间就包括参数通过两种反应时间查可以计算出参数的数值,同理实验可以得到各参数的数值。缺点:这一方法要求实验者对实验任务引起的刺激和反应之间的一系列心理过程要有比较精确的预测,两个相减的任务中共有的心理过程要严格匹配,难以直接得到某个特定加工阶段所需的时间,并要通过严密的推理才能被确认选择反应时和简单反应时在反应的准备阶段上存在不同。加法反应时技术相加因素法的基本逻辑是:完成完成一个作业所需的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所需时间的总和。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即一个因素的效应可以改变另一个因素的效应,那么,这两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相互独立的,那么这两个因素分别对不同的信息加工起作用,各自作用于某一特定的加工阶段。相加因素法的基本前提:人的信息加工过程是系列进行的而不是平行发生的。人的信息加工过程是由一系列有先后顺序的加工阶段组成的,有时这些加工阶段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公式:,设,则a于是,在相加因素法实验中,研究者通常的假设是:完成一项作业所需的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所需时间的总和。在相加因素法实验中,当两个因素影响两个不同的阶段时,他们将对总反应时间产生独立的效应,即不管一个因素的水平变化如何,另一个因素对反应时间的影响是恒定的。相加因素法实验不是用来区分不同加工阶段的反应时间,而是分离任务的不同加工阶段,以及不同阶段所需的时间。加因素法的经典实验:斯腾伯格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实验方法:先给被试看〜个数字(识记项目),然后看一个数字(测试项目)并同时开始计时,要求被试判定此测试数字是否是刚才识记过的,按键作出是或否的反应,计时也随即停止。这样就可以确定被试者能否提取以及所需要的时间(反应时间)。这一实验确定了对短时记忆信息提取过程有独立作用的个因素:识记项目的数量(记忆集大小);探针刺激的质量(清晰或不清晰);反应的类型(肯定或否定);反应类型的相对频率。这个因素分别对个独立的加工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