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分析试验(密度计法)_第1页
颗粒分析试验(密度计法)_第2页
颗粒分析试验(密度计法)_第3页
颗粒分析试验(密度计法)_第4页
颗粒分析试验(密度计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颗粒分析试验(密度计法)颗粒分析试验(密度计法)颗粒分析试验(密度计法)颗粒分析试验(密度计法)编制仅供参考审核批准生效日期地址:电话:传真:邮编:试验一、颗粒分析试验(密度计法)(一)概述颗粒分析试验的目的是测定土中各种粒组含量占该土总质量的百分数,并据此绘制颗粒大小分配曲线。密度计法适用于分析粒径小于的土样,若试样中含有大于的粒径时,应联合使用密度计法和筛析法。(二)试验原理密度计法是将一定质量的试样加入4%浓度的六偏磷酸钠10mL,混合成1000mL的悬液,并使悬液中的土粒均匀分布。此时悬液中不同大小的土粒下沉速度快慢不一。一方面根据斯笃克(Stokes,,1845)定律计算悬液中不同大小土粒的直径,另一方面用密度计测定其相应不同大小土粒质量的百分数。1.斯笃克定律斯笃克研究了球体颗粒在悬液中下沉问题,认为不同球体颗粒在悬液中的下沉速度与它们直径大小d有关,这种反映悬液中颗粒下沉速度和粒径关系的规律,称为斯笃克定律。按照这一定律,土颗粒在溶液中下沉时,较大的土粒首先下沉,经过某一时段t,只有比某一粒径d小的土粒仍然浮在悬液中,这些土粒在悬液中通过铅直距离L,在时间t内下沉速度为或 (1–1)式中 η——纯水的动力粘滞系数,Pa·s(10-3);d——土颗粒粒径,mm;——土粒的密度,g/cm3;Gs——土粒的比重;——水的密度,g/cm3;——温度4℃时水的密度,g/cm3;——温度T℃时水之比重;L——某一时间t内土粒的沉降距离,cm;t——沉降时间,s。为了简化计算,用图1–1的斯氏列线图,便可求得粒径d值。此时,悬液中在L范围内所有土粒的直径都比算得的d值小,而大于d的土粒都下沉到比L大的深度处。图1–1图1–1斯笃克列线图

2.悬液中土粒质量的百分数设V为悬液的体积,Ws为该悬液内所含土颗粒总质量。故开始时悬液单位体积内的土粒质量为,土粒的体积为。单位体积的悬液是由土粒和水组成,则水之体积应为,水之质量为,式中为试验开始时温度为T℃的水的密度。那么开始时土粒均匀分布的悬液密度为:或 (1–2)式中其他符号的意义同前。现从量筒中液面下深度L处,取一微小体积的悬液进行研究。自开始下沉至t时间,悬液内大于粒径d之土粒,都通过此微小体积而下沉,小于粒径d之土粒一部分已通过此微小体积之底部,另一部分同时进入该体积之顶部,故该微小体积内小于粒径d的数量保持不变。设时间为t,该微小体积内小于粒径d之土粒质量为,则与总体积V内土粒质量之比为X(%),即:则单位体积内小于粒径d之土粒质量为。故经过时间t后在深度L处该微小体积悬液的密度,可由式(1–2)求得:或 (1–3)图1–2密度计用密度计测得任何时间t,任何深度L处1000mL悬液内的密度,即可按上式算得小于某粒径d的土粒质量图1–2密度计3.密度计读数的校正目前通常采用的密度计(图1–2)有甲、乙两种,其制造原理和使用方法基本相同。甲种密度计读数系表示1000mL悬液中所含土质量的克数,乙种密度计的读数表示悬液比重。两种密度计通常是在温度为20℃时刻划的,而且土粒比重都以为基准。在使用密度计时,由于使用条件的变化等原因,产生了系统误差,需要进行如下校正。(A)刻度及弯液面校正由于密度计在制造时刻度的可能误差,使用前必须经过检验校正。此外,密度计的刻度是以弯液面底为准,而在使用时,由于悬液混浊,其读数以弯液面顶部为准。如图1–2。应校正后才能用于计算(校正值由实验室给出)。图1–3图1–3弯液面校正密度计的刻度一般是在20℃时进行的,使用时悬液温度不等于20℃,则水的密度及密度计浮泡体积发生变化,须加以校正,可以从表1–2查得温度校正值。(C)分散剂校正密度计刻度是以纯水为标准的,当悬液中加入分散剂时,则密度增大,亦需加以校正,校正值由实验室给出。(D)土粒沉降距离校正密度计读数除用以求得悬液中土粒的含量以外,还用以确定土粒的实际下沉距离(有效沉降距离),借以计算粒径d。当密度计放入悬液内,液面因而升高,此时液面至密度计浮泡中心的距离,并不代表土粒的实际沉降距离。因此,必须加以校正。校正值由实验室给出。一般进行校正时,温度对水的影响已在斯笃克公式中考虑,只需对密度计读数进行弯液面校正。做沉降距离校正曲线时,将密度计的每一分度加上弯液面校正值,就可供直接计算使用,从而求得土粒的有效沉降距离。将以上校正代入式(1–3)并经过换算,则可按下式得出小于某粒径土粒质量的百分数为:甲种密度计 (1–4)乙种密度计 (1–5)以上两式中 、——甲、乙种密度计读数;、——甲、乙种比重度计土粒比重校正值,查表1–1;、——甲、乙种密度计温度校正值,查表1–2;、——甲、乙种密度计分散剂校正值(由实验室给出);、——甲、乙种密度计刻度及弯液面校正值,查实验室给出的图表;其他符号意义同前。表1–1土粒比重校正值土粒比重比重校正值土粒比重比重校正值甲种密度计乙种密度计甲种密度计乙种密度计GsCSC‘SGsCSC‘S

表1–2温度校正值悬液温度(℃)甲种密度计温度校正值mT乙种密度计温度校正值m‘T悬液温度(℃)甲种密度计温度校正值mT乙种密度计温度校正值m‘T++++++++++++++++++++++++++++++++++++++++++++++++++++++++++++++++++++++++++++++++图1–4搅拌器(图1–4搅拌器试验时如土粒比重不是,可由表1–1查得土粒比重校正值。(三)仪器设备1)密度计(图1–2);2)量筒两个,容积各为1000mL;3)天平:称量1000g,感量;称量200g,感量;4)搅拌器:如图1–4。底板直径50mm,孔径3mm;5)温度计、秒表、三角烧瓶(容积500mL)、电热器等。(四)操作步骤(1)密度计法应采用天然含水率的土样。若土样在分析前无法保持其天然含水率,则允许用风干或烘干土样进行分析。(2)试验前,由试验室准备好<的烘干试样,称取烘干试样30g,称量准确至,装入三角烧瓶中(装瓶时切勿使土粒散失)。(3)在盛有试样的三角烘瓶中注入约200mL纯水,进行浸泡,时间不少于18h(对于砂性较大、易于分散的土,可适当减少浸泡时间)。稍加摇荡后,放在电热器上,用连接冷凝管下端的橡皮塞塞紧瓶口,进行煮沸。煮沸时间从水沸腾开始,粘土和不易分散的土,一般煮沸左右,其他土可酌量减少,但不得少于。(4)待悬液冷却后,将其倒入标明号码的量筒内,并应将烧瓶中剩留的悬液,分次用少量纯水洗净倒入量筒内。加4%浓度的六偏磷酸钠约10mL于悬液中,使筒内悬液恰达1000mL。(5)将盛有悬液的量筒,置于平稳且便于测读的平台上(试验过程中不得挪动或碰撞)。准备好密度计、秒表、记录纸等,并先熟悉密度计刻度的读法。然后将搅拌器放入量筒内,沿整个悬液深度上下搅抖约1min,往复各30次,使悬液彻底拌匀(注意搅拌时勿使悬液溅出筒外)。(6)搅拌完毕,立即取出搅拌器,同时开动秒表。测定经过1、5、30、120、1440min时的密度计读数。根据试样情况或实际需要,可增加密度计读数或缩短最后一次读数的时间。每次读数均应在预定时间前10~20s,将密度计小心地放入悬液中接近读数的深度,以免密度计上下跳动。注意密度计浮泡应保持在量筒中心位置,不得偏近筒壁。提放密度计时,应使密度计的中轴垂直液面。要轻拿轻放,尽量减少对悬液的扰动,并应防止从手中滑落,或碰到量筒。(7)密度计读数均以弯液面上缘为准。甲种密度计应准确至,乙种密度计应准确至。每次读数完毕,立即取出密度计,将其放入盛纯水的量筒中。同时测定相应的悬液温度,准确至℃。(五)计算及记录(1)密度计每一读数作刻度及弯液面校正、温度校正、分散剂校正及密度校正后,按式(1–4)或式(1–5)计算小于某粒径土粒含量占干土总质量的百分数X。(2)密度计每一读数仅作弯液面校正后,按式(1–1)计算粒径d(mm)。(3)用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百分数X(%)为纵坐标,颗粒粒径d(mm)为横坐标,在半对数纸上绘制颗粒大小分配曲线。(4)记录本试验记录格式如下:颗粒分析试验记录(密度计法)土样编号班组试验日期姓名小于颗粒土质量百分数 比重计号湿土重量 量筒号含水率 烧瓶号干土重量 土粒比重含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