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产生的影响 同步练习题(含参考答案)_第1页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产生的影响 同步练习题(含参考答案)_第2页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产生的影响 同步练习题(含参考答案)_第3页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产生的影响 同步练习题(含参考答案)_第4页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产生的影响 同步练习题(含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门峡陕州地坑院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地坑院就是在平整的黄土地上挖一个边长10-12

米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约6-7

米,然后在四壁挖若干孔洞。其中一孔洞内有一条斜坡通道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门洞”,院内还有散水坡、旱井等排水工程。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

地坑院反映的当地环境特点是( )A.

降水较少 B.

冬暖夏凉 C.

土层深厚

D.

木材短缺2.

右图“门洞”周围的砖墙主要作用是( )A.

挡风 B.

遮阳 C.

阻沙 D.

防水2、读图“湖南张家界某山区的公路景观图”。该公路号称“九十九道弯”,似玉带环绕,弯弯紧连。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

是( )A.

减低线路坡度,保障行路安全B.

增加线路长度,发展观光旅游C.

通往更多村落,促进经济发展D.

增加线路密度,构建交通网络2.

在修建该公路时应特别防范的自然灾害是( )A.

洪涝 B.

崩塌 C.

干旱 D.

台风3、传统民居是乡村聚落中最具特色的景观,是该地聚落与环境协调统一的结果,下图为我国典型传统民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为了冬季保温、夏季通风散热设计的分别是( )A.北京四合院、福建土楼 B.北京四合院、云南竹楼C.福建土楼、云南竹楼 D.福建土楼、广东开平碉楼2.具有防匪防盗功能的是( )A.北京四合院、福建土楼 B.北京四合院、云南竹楼C.福建土楼、云南竹楼 D.福建土楼、广东开平碉楼4、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1.

表中空格①、②应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A.

地形 热量 B.

热量 水分

C.

水分 热量

D.

海陆位置 纬度位置2.

我国东部季风区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

交替控制

B.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C.

热带气旋的形成 D.

冬夏季节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3.

相对于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是( )①降水丰富②热量充足③光照充足④气温日较差大⑤土壤肥沃⑥灌溉水源充足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③④⑥ D.

③④5、

9

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下图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A.四川盆地B.华北平原C.长江三角洲 D.珠江三角洲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A.地势低平,降水丰沛B.山河相间,降水均匀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D.沟壑纵横,降水集中6、我国传统村落是指民国以前建村,较好服务的村落。下图示意河南传统村落分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关于河南传统村落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平原数量多,山区数量少B.多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区C.集中分布在黄河沿岸地区D.东部数量多,西部数量少2.推测河南省中西部传统村落保留数量多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达,人口迁出少 B.中原文化历史悠久C.地形崎岖,交通联系不便 D.现代化农业水平高

7、下图是某地区的人口密度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该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①地形②纬度③降水④河流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图中甲、乙两地都形成了特大城市。与甲地相比,乙地形成城市的区位优势是A.水路交通枢纽B.水源充足C.陆路交通枢纽D.地形平坦8、 美国阿拉斯加州的渔业产值名列全美之首,水产品加工业发达,安克雷奇是该州最大城市及主要渔港。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影响水产品加工业在该州集中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

B.交通

C.市场

D.劳动力2.安克雷奇港口终年不冻,主要原因是( )A.夏季光照时间长B.终年受西风控制,气候温暖C.受暖流影响D.海域广阔,海洋性强9、 中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不尽相同。在漫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图1

为我国某地形区局部等高线图,图

2

为该地传统民居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

2

中的传统民居主要分布于我国的( )A.内蒙古高原 B.华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黄土高原2.该民居最可能位于图1

中的(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3.下列对该民居反映的自然环境特点与民俗文化描述正确的是( )A.降水丰沛 赛龙舟 B.土层深厚 二人转C.沟壑纵横 信天游 D.森林广布 三月街10、材料一

我国粮食生产规划中将商品粮基地分为四类:南方高产区、黄淮平原区、东北低产区、西北干旱区。材料二

我国四地农业生产情况表。确的是( )A.①代表黄淮平原区B.②代表东北低产区C.③代表西北干旱区D.④代表南方高产区2.受土壤盐碱化影响和沙尘天气影响最明显的分别是( )A.①④

B.①②

C.③②

D.④③【题文】材料二

我国四地农业生产情况表。

确的是( )A.①代表黄淮平原区B.②代表东北低产区C.③代表西北干旱区D.④代表南方高产区2.受土壤盐碱化影响和沙尘天气影响最明显的分别是( )A.①④ B.①②

C.③②D.④③

9

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图示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1

年)在同一地块耕地面积上种植农作物的平均次数,下图为

1998

年-2012

年中国四大区域的耕地复种指数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区域分别代表A.东部、中部、西部、东北B.东部、东北、中部、西部C.中部、东部、东北、西部D.中部、西部、东北、东部2.1998

年-2012

年,①区域复种指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的原因可能是A.气候异常B.水资源短缺

C.国家惠农力度减弱D.非农就业机会多13、海南省东部潭门镇居民,与周边大部分渔民不同,被称为“不打鱼的渔民”,他们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根据材料,推测古代潭门镇人从事的主要生产活动是A.种植水稻 B.远洋捕鱼C.出海经商 D.潜水采贝2.如今潭门镇人的传统生产方式迅速没落,原因主要是A.政府对海洋珍稀物种的保护和限制开发B.所产的产品市场需求量缩小C.周边地区竞相模仿,竞争力变弱D.捕捞技术落后14、下图为俄罗斯局部地区人口与城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是A.无法实现河海联运B.河流流速较快C.河流沿岸资源匮乏D.河流结冰期长2.形成该地区城市和交通分布特征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平坦,人口稠密B.纬度低,气候温暖湿润C.河流水力资源的开发D.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1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

远处一座座“青山雪峰,冰川遍布,蔚为壮观。火地岛国家公园里的原始森林,很多树木匍匐在地,

(1)分析沿途“青山雪峰”景观的形成原因。(2)分析在火地岛出现许多“醉汉树”的原因。(3)乌斯怀亚的民居多为低矮的木头房子,请指出其反映出的当地自然环境特征。16、左图为

1830

年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耕地分布图,右图为拉萨

7

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耕地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自然原因。(2)说出拉萨

7

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的特点,并说明原因。(3)简述拉萨夏季降水日变化对当地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17、读图

11,回答问题。(1)东北大部分地区属于气候。(2)根据农业生产条件的差异,分析

适宜在甲、乙两地发展的农业部门:甲 ,乙 ,丙 。

C 2.

D本题考查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

题详解】这种建筑冬暖夏凉,排除A、B、D

选项,正确选项为C。【2

题详解】防水,排除

A、B、C

选项,正确选项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全面获取信息进行概括即可,难度一般。 B【解析】考查地形对交通运输线路延伸方向的影响,影响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因素。1.北京四合院设计主房坐北朝南,利于冬季采光及防寒保暖;云南竹楼双层设计,下层圈养牲畜、堆放杂物,上层居住利于夏季通风散热。其他民居无冬季保温、夏季通风散热设计,故

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利于防匪防盗。其余传统民居无防盗防匪功能,故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 D D【解析】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主要体现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的;西北干旱、

成因,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区域生产的优势,是相对于另一区域而言的。【解析】【分析】本题组考察人文景观、自然地理特征的相关知识。1.图中剪纸景观是小桥流水,反映的是江南水乡的景观,对应的应该为长三角区域,故答案选择

C。2.长江三角洲这种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的形成主要与区域的地形和气候相关,长三角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充足;地形低平,河流流速较缓,分叉较多,因此河道密集,传统出行方式为船,故答案选A

项。【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理空间事物的描述。从图中可以看出:河南传统村落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整体分散,局部聚居、丘陵多山地平原少;东部数量少,西部数量多,黄河沿岸地区较少等特点,因此ACD

错误,B

正确。

正确;人口迁出会使传统村落减少,但传统村落能保留历史沿革,具有独特民风民俗主要是与外界联系交流少,即人口迁出少不是主要原因,A

错误,故选

C。【解析】【分析】形平坦的成都平原,乙城市为位于两河交汇处的重庆,影响因素为河流、地形。2.根据上题结论可知甲是成都,乙是重庆,与甲城市成都相比,处于河流交汇处的乙地重庆,水陆交通便利。故②纬度错误;长江流经地区除了青藏高原都是湿润地区,故③降水排除;再看图中的人口密集区,基本都与河流靠近,则可知河流和地形是影响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影

响因素,故

C①④正确,ABD

错误。故选

C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为水路交通枢纽,故

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解析】1.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水产加工业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阅读材料可知,该地渔业产值名列全美之首,因此水产加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原料。A

正确。因此安克雷奇港口终年不冻.C

正确。夏季光照时间长对冬季影响小,A

错误。 纬度较高,受西风控制时间短,B

错误。【解析】1.图中所示传统民居为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故选D。其余选项可排除。要避开流水冲击剧烈的沟谷,需向阳背风(冬季风),冬暖夏凉。图中丙、丁

位于黄土塬面的北坡,为阴坡且迎着冬季风,C、D

错;甲虽处阳坡,但位于沟谷地形,A

错。乙处于黄土塬面的南面向阳,且冬暖夏凉,故选3.黄土高原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

,赛龙舟为我国南方地区民俗,A错;黄土高原土层深厚,但二人转为我国东北地区民俗,B错;黄土高原由于自然与人为原因,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信天游为当地的一种民歌形式,C

正确;黄土高原植被稀少,三月街为我国云南白族特有民俗,D

错。故选

C。本题考查有关中国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首先根据图表信息对商品率、耕地面积、人口断。1.①地耕地面积广,人少地多,粮食商品率高是东北低产区;②地耕地的面积最小,

农业人口少,是西北干旱地区;④地农业人口多,人均耕地面积小,粮食商品率较高,是南方高产区;③为黄淮海平原区。故答案为2.结合上题,①是东北低产区,②地是西北干旱地区,④地是南方高产区,③为黄淮海平原区。黄淮平原区受土壤盐碱化影响明显,沙尘天气对西北干旱区影响明显;南方高产区降水多,东北平原区温度低,两地受盐碱和沙尘影响都不大。故答案选C。【解析】1.读图分析可知,图示景观以小桥、流水为主,反映的是江南水乡的景观,对应的是长三角区域,故选

D。2.江南水乡的形成主要与区域的地形和气候相关,长三角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充足;地形平坦,河流流速较缓,分叉较多,因此河道密集,传统出行方式为船,故选

【解析】对复种指数的影响,要求对学生熟练掌握我国地理特征。1.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区域地理特征。由材料可知,复种指数是指一定时期内(一般为

1差,复种指数最低,对应④曲线;东部地区虽然水热条件良好、但由于城市化快速发展导致农业地位下降,复种指数低于中部地区,所以对应①曲线,中部地区对应②曲线;西部地区经济技术水平低,复种指数低,对应③曲线。故A

项正确,BCD

项错误。2.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A.气候异常不仅仅影响东部地区,故A

项错误;B.水资源短缺不是造成东部地区复种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故B

项错误,D.结合所学知识,该时段国家惠农力度不断增强,故

C

项错误;D.由上题分析可知,①区域是我国东部地区,1998--2012

增多,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复种指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故D

【解析】

1.根据材料,古代潭门镇人与周边大部分渔民不同,被称为“不打鱼的渔民”图中主要生产区域位于南海珊瑚礁区域,所以从事的主要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