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核舟记》教案3篇_第1页
2021年《核舟记》教案3篇_第2页
2021年《核舟记》教案3篇_第3页
2021年《核舟记》教案3篇_第4页
2021年《核舟记》教案3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核舟记》教案3篇《核舟记》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相关知识。2、学习生字,熟读全文。3、在掌握重点词语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内容。教学重难点:1、掌握字音,熟读全文。2、借助书下注释独立疏通文义。教学过程:一、布置预习导学1、你会读加点的字注音吗?将字音写在括号内1)罔不()(2)贻()(3)箬篷()(4)八方有奇()(5)石青榜之()⑹髯()⑺天启壬戌()(8)篆章()2、你能准确解释下列词语吗?(1)罔不:(2)尝贻余核舟一:(3)绝类弥勒:(4)诎右臂支船:(5)篆章:(6)视端容寂:(7)曾不盈寸:(8)桃核修狭者:3、填空。《核舟记》选自朝人编辑的,《核舟记》的作者是朝人。二、指导学习研讨(一)情境导入稀世珍宝明代桃核舟"苏东坡夜游赤壁”在宁波被发现的消息传出后,成为文物界、收藏界的一大新闻。据专家鉴定,这是迄今发现的世上仅存的明代果核雕刻品。今天,我们有幸一睹尊容,一同走进魏学洢(yi)的《核舟记》开开眼界。(板书文题)(二)认识作者,检查预习情况1、指名简介作者,教师适当补充2、检查字词预习,夯实基础3、整体感知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断句。(三)研读探究1、学生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把握文意。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正确读、准确译的学习任务,学生互动共同研究解决阅读理解方面的疑难问题。教师巡视各组,随时答疑释疑。多媒体展示重点词语:奇巧:以:木:木材;为:罔:因:具:轩:敞:为:兴:徐:糁比:类:矫:诎:倚:楫:椎髻:夷:了了:盈:题:简:为:灵:怪:多媒体展示重点句子:①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其人视端容寂:④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⑤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⑥技亦灵怪矣哉:让学生根据这些内容,自主学习,自己疏通文意,可以小组内互相讨论。2、学生小组内通译全文。3、找学生翻译课文,不当之处老师及时纠正。4、教师总结并强调重点词语。5、齐读,整体把握文意。三巩固练习(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罔不()贻()有奇()黍()箬篷()糁()峨冠()髯()髻()衣褶()诎()楫()椎髻()虞山()篆章()矫()(二)、写出下列加线字的意思1.有奇巧人()2.罔不因势象形()3.尝贻余核舟一()4.盖大苏泛赤壁云()5.高可二黍许()6.启窗而观()7.箬篷覆之()8.雕栏相望焉()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10.石青糁之()()11.中峨冠而多髯者()12.如有所语().其两膝相比者()14.佛印绝类弥勒()15.矫首昂视()16.神情与苏、黄不属()17.珠可历历数也()18.居右者椎髻仰面().其人视端容寂()20.若听茶声然()21.其船背稍夷()22.钩画了了,其色墨()23.长曾不盈寸()2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三)、比较下列字在句中的含义①木:能以径寸之木()②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以至鸟兽、木石()文曰"初平山人”()③奇:明有奇巧人()④有:明有奇巧人()长约八分有奇()长约八分有奇()⑤为:为宫室、器皿、人物()⑥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启窗而观()为人五;为窗八()而计其长曾不盈寸()⑦可:高可二黍许()⑧云:盖大苏泛赤壁云()珠可历历数也()此中人语云()《核舟记》教案篇2【资料先知】魏学洢生于1566年,卒于1625年,其所得之核舟为王叔远1622年(天启壬戌年)所刻,为王氏晚年所刻。当第一个中国明代科学家徐光启,(1562年生,1633年卒)在他的有生之年终于用洋人的望远镜观测到日食时,这也就标志着放大镜将给中国人的微雕艺术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这样“贵值兼金价”的工具,是绝不会很快用在工匠艺人之手的。因此,微雕的真正意义上向“微小”的革命,当在放大镜普及之后。王叔远雕刻核舟时,没有使用放大工具,全仗目力。【教学目标】1、学习以空间方位为序,语言简洁、周密、生动。2、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卓越技艺。【自主学习】一、基础字词句A级初读课文扫清拦路虎:(1)注意以下字的读音:罔()膝()褶()髻()倚()戌()篆()八分有()奇()诎右臂支船()(2)注意以下句子的正确读法(用“/”划分朗读的节奏):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再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把握文意。(疑问写在下面)翻译下列句子(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3)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4)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5)苏、黄共阅一手卷。(6)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7)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8)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9)而计其长曾不盈寸。(1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二、问题探究:B级.__是按什么顺序写的?.__重点在哪里?作者为什么要以这个作为重点?.—篇幅较长,怎样才能较快地背诵出来?.__名为“记”,是不是记叙文,为什么?.同学们朗读—第一段和第六段,概括段意。.开头结尾的两节文字可以看出,说明的对象是什么?要说明核舟的什么特征?.怎样表现奇巧、灵怪?.来看看雕刻家在这小小的核舟上雕刻了哪些物,分别有什么特征。.雕刻者在核舟上刻了多少人?他是如何精当巧妙地安置这些人物的?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对这些人物的介绍。抓住船头三人的神情态度,说说雕刻者是要竭力渲染他们此时此地的什么样的心态?【片段品味】C级一、阅读第(2)段,完成后面的练习。.这段文字具体介绍“核舟”的形状、构造等情况。请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出这段文字介绍的内容。(不超过12个字).这段文字的第一句所用的说明方法是()A.列数字B.打比方C.作比较D.分类别.第2至3句的说明顺序是。.这段文字中描写核舟上交代舟上人游览的地点以及周围景物、环境的句子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二、阅读第(3)段,回答问题.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峨冠gudnB.手卷judnC.不属shUD.矫jido首昂视.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绝类弥勒(绝):很B.历历数也(历历):清清楚楚C.如有所语(如):比如D.勾画了了(了了):线条简单.下列字词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A.诎右臂支船(诎)B.左臂挂念珠倚之(倚).与“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启窗而现,雕栏相望焉。B.中轩敞者为舱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D.其人视端容寂.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苏、黄共阅一手卷译文:(苏、黄在一起共读一横幅的书画。)B.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译文:(这是挑选了桃核中修长的刻成的。)C.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译文:(他们的膝盖互相靠近着,都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D.同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译文:(都能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6.这段文字介绍了核舟的主体部分,段的结构方式是;从表达方式看,侧重;以为说明顺序。语言上生动,人物情态栩栩如生。三、阅读全文,回答问题1、找出通假字,并分别写出本字。⑴诎右臂支船()通()⑵左手倚一衡木()通()⑶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通()2翻译下面句子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译文:3.选文中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话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4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名句分别刻在船窗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5核舟雕刻的“苏、黄共阅一手卷”这一画面,表现出了画中人物怎样的神情?6从什么地方看出船是顺流而下的?【小结】.通假字:诎右臂支船()左手椅一*衡木()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约八分有奇()为字共三十有四()虞山王毅叔远甫刻().一词多义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一一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一一”。为:为宫室、器皿、人物一一。中轩敞者为舱 。可:高可二黍许—一。珠可历历数也一一端:东坡右手执卷端一一其人视端容寂一一.其他翳篷覆之中的“翳”,与“箬”读音相同、意义相同,中用“翳”。4.词类活用:卧右膝卧: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冠:居右者椎髻仰面椎髻:【作业】1、背诵2、3、4段2、课后题三第二课时一、检查背诵A级二、基础知识巩固A级1、语音洢(yi)m(min)贻(yi)罔(wdng)黍(shU)髯(rdn)椎(chui)髻(ji)神情与苏、黄不属(zhU)2、通假字诎右臂支船左手倚一衡木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3、词类活用卧右膝卧: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冠:居右者椎髻仰面椎髻:4、一词多义5、重点词语解释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巧:能以径寸之木径寸:为宫室、器皿、人物为:罔不因势象形罔:无,没有因:象:尝贻余核舟一贻:盖大苏泛赤壁云泛: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徐:兴: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髯:其两膝相比者比:佛印绝类弥勒绝:类:舟尾横卧一楫楫:其人视端容寂端:其船背稍夷背:夷: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甫:钩画了了了了:其色墨墨:其色丹丹:为人五;为窗八为: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盈: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修狭:6、特殊句式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判断句7、朗读节奏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明确:—是从整体到部分,又从部分到整体,按照核舟各部分的位置和人、物的主次,依次加以描述的。—以概述起头,用归纳作结,中间主体部分的描述,按船仓、船头、船尾、船背的顺序加以描述。明确:重点在第二段的第二层(第3节),这一层中,又以苏东坡为中心,因为这是核舟雕刻的主题所在,这说明,写—一定要紧扣题目,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明确:理解记忆比机械记忆的效果更好。就_来说,应当先抓整体,即首尾两段为总说,中间四段为分说。至于每一节,也有背诵的规律可循,掌握了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背诵出来。这一点,放到讲每一节时再来提示。这是一篇介绍事物的说明文。题目中的“记”在这里是描述、摹写的意思。—全面而如实地描述了雕刻在核舟上的人和物,活灵活现,使人能领会神奇的刻工。第一段:总介王叔远极工微雕(引王说明对象—一核舟)第六段:综说核舟“容量”,极称其技。[雕刻技艺的奇巧、灵怪]对比:核舟之小一一容量之大(雕刻人、物之多)、刀法精细;气韵生动。窗八:刻有对联,可以开启。(精细灵巧)箬蓬。楫,炉、壶、手卷、念珠(历历可数)。三十四个字(勾画了了,细若蚊足)。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若有所语”和佛印的“矫首昂视”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要表现他们豁达、放旷的胸襟,说明他们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眼前画卷的美好意境里。参考答案:一、1.舟长、高、舱、窗、雕栏、窗上的刻字2.A、C3.从中间到旁边。4.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二、1.D2.B3.A4.B5.D6.船头(或舟首)总分描写空间顺序三、1、2.(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果核雕成的小船。3.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4.这十六个字是前、后《赤壁赋》中的名句,与上段“大苏泛赤壁”相照应,切题,而且可以启发读者联想舟外赤壁景色。作者真切地描述官们,足以见构思的巧妙。5、和谐、专注6、大苏泛赤壁,说明是在泛游赤壁()"诎右臂支船(诎—一“屈”,弯曲。)左手椅一衡木(衡—一“横”,横着)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一一“拣”挑选)约八分有奇(有—一“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为字共三十有四(有—一“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虞山王毅叔远甫刻(通“父”,对男子的美称,多附于字之后)一词多义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一一奇异、罕见、(手艺)奇妙。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一一零数,馀数。有: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有。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一一通“又”。为:为宫室、器皿、人物一一雕刻成。中轩敞者为舱一一是。可:高可二黍许一一大约。珠可历历数也一一可以端:东坡右手执卷端一一名词,“右端”其人视端容寂一一形容词,“端正、正”.其他翳篷覆之中的“翳”,与“箬”读音相同、意义相同,—中用“翳”。《核舟记》教案篇3教学目的1、学习以空间方位为序,语言简洁、周密、生动。2、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卓越技艺,激发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并为适应改革开放,振兴中华而读书教学设想可运用道具(核舟模型)或幻灯(核舟图片)配合教学,以便学生有直观印象,加深理解并记忆。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最优秀、最勤劳、最聪明灵巧的人民,他们创造了光辉灿烂、永垂不朽、令古今世界瞩目的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其中最令人喷喷称奇、叹为观止的有那源远流长、久盛不衰的手工雕刻艺术,尤其是微雕。一棵不起眼的树根经三拨两弄可以变成一只活灵活现、凌空欲飞的雄鹰,这是根雕;一块似可废弃的石头经三琢两磨也可忽然化为山水木石、鸟鱼虫草,或可成为万里长城的缩影,这是玉雕;不仅如此,一根头发上可以雕刻下唐诗三百首的全部诗句,这是发雕;还有牙雕、竹雕等等。今天我们学习的明末浙江魏学洢的《核舟记》就是远在数百年前我国劳动人民、民间艺人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的一次辉煌的展示。2、布置课内预习请大家运用字典并结合黑板上的预习题自读这篇_(有些题目需在自读本上笔答完成).—出处及作者简介(摘要在自读本上)。.为—生字词注音并释义,用铅笔标出疑难句。示例:①罔、贻、轩敞、篷等②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等.试分别概括一段意(要求用语精炼,各不超过十个字)。.思考下列问题:(1)核舟大小如何?(2)在这样小的核舟上雕刻家究竟雕了多少人和物?(3)雕刻者是如何精当巧妙地安置这些人物的?(4)__虽名为“记”,是不是记叙文,为什么?(5)__主体部分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6)__的全部内容安排实际上紧扣了怎样一个核心?三、朗读课文.请三位同学朗读课文每位同学朗读两段。朗读后,各由其余同学对该位同学的朗读情况作评价,或指明其读音的错误,或纠正其断句不当;或称道其成功之处。.老师指导有关朗读的要领:读音要力求用标准的普通话,注音要正确,特别是古今异读、变读、通假字、多音字必须严加推敲,查有实据,读准字音才能读得流畅,读准字音才能理解得清楚透彻。断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古人称为“句读”。文言的断句水平跟读者的阅读面、阅读量以及文言的基础、功底和语感均成正比。但也有一些常规可以提前把握,以便有利于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比如句首的发语词“夫”、“盖”等必须断开,“盖大苏泛赤壁云”就不可误读为:“盖大/苏泛赤壁云”;另外,断句跟句法关系密切相联,主、谓、宾各成分之间一般应断开;再则,断句与句意必须一致,不可因断句错误而产生歧义或谬误。最后,断句还跟文言的一些语法习惯、—的感情基调、文体规律、作家作文的习惯、读者的阅读习惯等有关。阅读中均需综合考虑。.在预习并对课文整体内容稍有感知、认识的基础上,在学生稍有阅读文言知识的情况下,教师或可带读,或可范读,力争引导学生熟读课文,达到流利畅达之境。“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而把握—的整体,获得这种文体的语感。四、研讨课文—的题目虽有一个“记”字,是否意味着是一种记叙文体?它与《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是不是同一种文体?本讨论题旨在考察同学在预习并熟读之后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情况;同时借助比较,让学生对古文中的“记”体文言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学生的讨论可以从下列角度开展:(1)所“记”的'对象和内容(2)表达方式及语言这个问题在本课时最后提出,容同学课后查阅有关—资料,并分小组讨论。第二课时一、齐读全文导入第一课时的“研讨课文”。对这个题目的正确解说应当是,(1)从所“记”的对象和内容看,《桃花源记》、《小石潭记》等“记”的是“桃花源”、“小石潭”等实地实景,显然属游记类性质的记叙;而《核舟记》作者“记”的是一艘“核舟”,一件工艺品,目的是要展示我国古代能工巧匠的绝顶智慧,很可能写成说明文。(2)从表达方式及语言看,前者几乎一律用描写文字,对其环境、场景、气氛、人物等穷形尽相作细致入微的刻划渲染;—则多用客观的说明性语言,采用多种科学的说明方法。就此可以区别:同为“记”,却是文体迥异的两类_。关于记叙文和说明文的区别:记叙文是以写人叙事为主,具体而形象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文体。记叙文的基本特点是叙述性和具象性,所谓叙述性,就是用叙述的方法介绍和说明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或事物状态的一种特性;具象性,则是就描写这个写作手段而言,是指用生动而形象的语言文字把事物、人物的情况、面貌等等描述出来,给读者以具体清晰的印象。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介绍事物、阐明事理的实用事体。它主要是用来帮助人们完整地了解、认识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构造、关系或发生、发展过程,从而把握事物的特征、本质及规律性。说明文的特点归结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一)内容的知识性;(二)材料的科学性;(三)语言的通俗性;(四)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