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三首》_第1页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三首》_第2页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三首》_第3页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三首》_第4页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三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西林壁书写题写西林寺墙壁

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著名文学家,三人世称“三苏”。山岭:连绵起伏山峰:高耸入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找出诗中表示方位、角度的词。“岭”和“峰”的区别是什么?岭:相连的山。特点是:坡度和缓,连绵。峰:高而尖的山。特点是:坡度大,细长高耸,孤立。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近低各不同远高放飞想象:横着看,庐山

侧着看,庐山

从远处望,庐山

从近处看,庐山

从高处俯视,庐山

从低处仰望,庐山

千姿百态变化万千绵延不绝高耸入云遮天蔽日危崖险岩深沟幽壑(hè)重峦叠嶂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看不清认不清因为这因果倒装句为何身在庐山,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当局者迷,旁观者清。1.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诗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2.学了这首诗,我懂得了

.

看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同,我们要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客观全面的看待问题测一测: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庐山在李白眼中是——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在朱元璋眼中是——

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庐山在毛泽东眼中是——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庐山在苏轼眼中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拓展延伸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侧庐缘“缘”书写时左上边撇折和横撇相接。争春比美雪梅[宋]卢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争春比美难以评判各有千秋拟人对比

假如没有梅花,就不能映衬出雪的洁白无瑕;假如没有雪的寒冷,也就不能显出梅花不畏风霜、吐露芬芳的高贵品格。

学完古诗,想一想:雪和梅争春,为什么比不出高低?雪梅[宋]卢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争春比美难以评判各有千秋拟人对比互为映照从它们的对比中,你明白了什么?

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取长补短,才能相得益彰。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xuán)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qiào)。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m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