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_第1页
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_第2页
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_第3页
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_第4页
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社区康复与护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康复院区舒

Tel-mail:

1047850003@

第九章社区康复与护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康复院1

黄水康复院区黄水康复院区2了解:社区康复和社区康复护理的基本概念,康复护理的对象、特点和工作内容,社区康复服务的网络与管理熟悉:社区康复服务的目标、服务原则和社区康复护理的特点掌握:康复评定方法,社区康复内容及常用技术与方法,社区常见伤、残、病社区康复护理

教学目标了解:社区康复和社区康复护理的基本概念,康复护理的对象、特点3社区怎样做康复?社区怎样做康复?4

主要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社区康复护理内容与技术第三节社区常见伤、残、病康复护理主要内容第一节概述5第一节概述

社区康复及康复体系社区康复护理第一节概述社区康复及康复体系6(一)基本概念康复(Rehabilitation)本意为“复原”、“重新获得能力”、“恢复原来的权利、资格、地位、尊严”等“采取一切措施,减轻病残带来的后果,提高其才智和功能,以便重返社会

一、社区康复及康复体系(一)基本概念康复(Rehabilitation)7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Medicine)

是有基础理论、评定方法及治疗技术的独特医学学科,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它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等问题。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Medicine)8

社区康复(community-basedrehabilitation)

社区康复是以社区为基地开展的康复工作。

WHO定义(1994年)

社区康复—是社区发展计划中的一项康复策略,目的是使所有的残疾人享有康复服务、实现机会均等、充分参与。

社区康复(community-basedreha9(二)康复服务方式康复机构康复(IBR)上门康复服务(ORS)社区康复(CBR)患者必须到康复机构康复内容受限制(二)康复服务方式康复机构康复(IBR)患者必须到康复机构10

内容专业康复社区康复管理系统复杂相对简单康复技术高低人际关系较淡薄较稳定和谐患者状态被动主动专业性专业性强一专多能服务人员

医护人员康复人员效果相对短期持久受益面小大康复费用高低内容专业康复11(三)社区康复服务的目标确保病、伤、残者能够得到身心康复确保病、伤、残者能够获得同等的服务与机会确保病、伤、残者能够完全融入所在社区与社会中(三)社区康复服务的目标确保病、伤、残者能够得到身心康复12(四)社区康复服务的网络与管理管理资源县区级街道各级政府的领导和指导技术资源三级组织结构、服务中心、区医院康复科、康复中心及本社区居的退休康复医学技术人员。信息资源国内外关于社区康复的所有网络资源、杂志、刊物图书等。经济资源政府拨款,社会保险局、残联及社区事业单位或者个人形式的资助,患者本人支付等(四)社区康复服务的网络与管理管理资源13

二、社区康复护理社区康复护理(community-basedrehabilitationnursing)

将整体护理融入社区康复,在康复医师的指导下,以家庭为单位,以健康为中心,以人的生命为过程,社区护士依靠社区内各种力量,对社区伤残者进行护理。精髓:社区组织、参与、训练、依靠、受益。(一)基本概念二、社区康复护理社区康复护理(commun14(二)康复护理的对象和范围对象残疾者、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疾病恢复期范围临床各科伤病以人为中心、整体护理以恢复功能障碍为主(二)康复护理的对象和范围对象15

残疾人——由于先天缺陷或后天伤病致使机体、精神、感官、交流器官、智力等方面的功能比同年龄、同教育程度和同等工作经验的人低的一种状态。WHO按残疾性质、程度和影响,把残疾分:残损残疾残障

残疾人WHO按残疾性质、程度和影响,把残疾分:16(三)社区康复的特点服务范围广服务形式灵活服务对象参与性强以全面康复为目标(三)社区康复的特点服务范围广17(四)社区康复的特点功能训练贯穿全程重视心理康复注重与实际结合协作精神(四)社区康复的特点功能训练贯穿全程18

功能训练室功能训练室19第二节社区康复护理内容与技术

社区康复护理工作内容常用的康复护理技术第二节社区康复护理内容与技术20开展社区康复护理现状调查,预防残疾发生开展社区康复护理服务观察和记录预防继发性残疾和并发症康复训练训练患者“自我康复护理”能力辅助器材的使用指导及训练心理护理协助社区康复转介服务一、社区康复护理工作内容开展社区康复护理现状调查,预防残疾发生一、社区康复护理工作内21

二、常用的康复护理技术康复护理环境体位及体位变换排泄功能训练二、常用的康复护理技术康复护理环境22

(一)环境(一)环境23常用的基本体位有仰卧位患侧卧位

健侧卧位

(二)体位及体位变换常用的基本体位有(二)体位及体位变换24仰卧位双足紧蹬足底板防止足下垂臀部外侧垫小枕防髋关节外旋畸形两膝部及髋关节置伸位,防止关节屈曲性挛缩肩部外展90º,肘伸直或弯曲,腕伸直,手指与指间关节部分屈曲,拇指外展,如握小布卷,保持腕关节及手的功能位置

仰卧位双足紧蹬足底板防止足下垂25

患侧在下,健侧在上,后背用枕头支撑;患臂前伸,前臂外旋,指关节伸展;患侧髋关节略后伸展,膝关节微屈;健腿屈曲向前置于体前支撑枕上。健侧上肢放在身上,避免放在身前。有助防治痉挛。(2)患侧卧位:患侧在下,健侧在上,后背用枕头支撑;(2)患侧卧位:26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27

健侧在下,患侧在上;头部垫一枕头,胸前放一枕头;患肩前伸,肘、腕、指各关节伸展而放在胸前的枕上。患腿髋关节自然屈曲向前,放在身体前面的另一支撑枕上。(3)健侧卧位:健侧在下,患侧在上;(3)健侧卧位:28图3健侧卧位图3健侧卧位29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30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31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32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33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34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35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36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37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38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39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40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41减重行走训练减重行走训练42

利于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和增进感觉输入预防压疮和肺炎、尿路感染,关节变形、肢体挛缩,肌肉萎缩等并发症不断变化体位可使肢体的屈伸肌张力达到平衡,预防痉挛模式出现。体位变换的康复意义

利于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和增进感觉输入体位变换的康复意义43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44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45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46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47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48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49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50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51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52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53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54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55

助行架用于辅助行走训练

助行架用于辅助行走训练56轮椅是残疾人使用最广泛的辅具,按处方配置和使用轮椅。轮椅要求有坚固、易收藏、易搬动,便于操纵和控制的特点。轮椅训练轮椅是残疾人使用最广泛的辅具,按处方配置和使用轮椅。轮椅要求57轮椅处方座位宽度:是两侧股骨大转子间最大距离加5cm座位深度:是后臀至小腿腓肠肌后缘之间的水平距离减去5~7cm座位高度:足跟到腘窝的距离加上5cm靠背高度:座面至腋窝距离减去10cm。颈椎高位损伤者应选高靠背,座面至肩部的距离。轮椅处方座位宽度:是两侧股骨大转子间最58(三)排泄功能训练盆底肌肉训练间歇导尿术诱发排尿屏气法手压法排尿习惯训练1.排尿功能训练(三)排泄功能训练盆底肌肉训练1.排尿功能训练59

盆底肌肉训练深呼吸数次,全身放松收缩肛门、阴道、尿道,盆底肌以外的腹部、腿部肌肉放松,此时有种盆底肌向上提起的感觉吸气持续10秒,呼气时放松,重复10次每日5-10次姿势:仰卧位、站立位、坐位;均需双足与肩等宽分开,肩部、腹部放松;3种姿势交替使用盆底肌锻炼大约在坚持1个月左右才能见到效果盆底肌肉训练深呼吸数次,全身放松60

间歇导尿目前公认的解决排尿障碍的较好方法能使患者摆脱导尿管,并使膀胱和尿道括约肌周期性扩张、收缩,尿液得以排空,从而使膀胱和尿道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根据残余尿按1-2-3-4系统执行100ml(加减50ml),1次/日200ml,2次/日300ml,3次/日400ml,4次/日<80~100ml,停止导尿每次导出尿液,400ml左右(生理性膀胱容量)为宜间歇导尿目前公认的解决排尿障碍的较好方612.排便功能训练训练定时排便调节饮食结构按摩腹部其他2.排便功能训练训练定时排便62第三节社区常见伤、残、病康复护理脑卒中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脊髓损伤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精神分裂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第三节社区常见伤、残、病康复护理脑卒中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63

一、脑卒中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脑卒中(stroke)是一组起病急(数秒或数分)、血管源性(破裂或阻塞)、引起持续(>24h)的神经功能缺陷的临床综合征。“四高”特点: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一、脑卒中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脑卒中(stroke)64脑卒中分类

缺血性

出血性脑卒中分类缺血性出血性65

脑梗死(缺血性)脑血栓形成

脑栓塞脑梗死(缺血性)脑血栓形成66脑室内出血脑室内出血67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颅内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占出血性卒中的20%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68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共济失调认知功能障碍言语功能障碍摄食和吞咽功能障碍日常生活障碍心理障碍(一)常见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一)常见功能障碍69(二)康复评定

脑损伤程度的评定运动功能平衡功能评定ADL评定生存质量评定(二)康复评定

脑损伤程度的评定70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定项目睁眼:1-4分肢体运动:1-6分言语表达:1-5分评分标准≤8分为昏迷状态,为重度脑损伤9-12分为中度脑损伤13-15分为轻度脑损伤1.脑损伤程度的评定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定项目评分标准1.脑712.运动功能评定Brunnstrom法:临床常用(6级)上田敏法:12级Bobath法:太麻烦Fugl-Meyer法:科研常用2.运动功能评定Brunnstrom法:临床常用(6级)72

Brunnstrom的6阶段评价法Brunnstrom的6阶段评价法733.平衡功能评定三级平衡检测法Berg平衡评定量表平衡仪测定法3.平衡功能评定三级平衡检测法74三级平衡检测法I级平衡:静态平衡II级平衡:动态平衡(自动)III级平衡:动态平衡(他动)三级平衡检测法I级平衡:静态平衡75

Berg平衡测定量表坐→站无支撑站立足着地,无支撑坐位站→坐床→椅转移无支撑闭眼站立双足并拢,无支撑站立上肢向前伸从地面拾物转身向后看转体360度用足交替踏台阶双足前后位,无支撑站立单腿站立14项,0-4分/项,满分56分Berg平衡测定量表坐→站上肢向前伸1476平衡仪平衡仪77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ADL)Barthel指数评定进食、洗澡、修饰、穿衣、大小便、上厕所、行走、上下楼梯、床椅转移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ADL)Barthel指数评定785.生存质量(QOL)评定WHO-QOL100健康情况SF-36QWB5.生存质量(QOL)评定WHO-QOL10079(三)康复护理措施

脑卒中康复护理分期软瘫期:发病1-3周内痉挛期:软瘫期2-3周恢复期(后遗症期):4-6月后遗症期:发病后1-2年(三)康复护理措施脑卒中康复护理分80

1.早期康复:目的预防并发症:压疮、呼吸道和泌尿系感染、深部静脉炎及关节挛缩和变形等尽快从床上的被动活动过渡到主动活动为主动活动训练创造条件尽早开始床上的生活自理为恢复期功能训练作准备1.早期康复:目的预防并发症:压81

早期康复治疗手段体位治疗超短波疗法被动运动气压治疗起立床站立按摩治疗针灸治疗矫形器疗法早期康复治疗手段体位治疗起立床站立82

抗痉挛体位患侧卧位患侧在下,头枕枕头,后背用枕头支撑患侧上肢前伸,手心向上患侧下肢伸展,膝关节微屈健侧上肢自由位,下肢呈迈步位并放置在枕头上抗痉挛体位患侧卧位患侧在83

健侧卧位健侧在下,头枕枕头患侧上肢用枕头垫起,上举100度患侧下肢屈髋、屈膝,并用枕头垫起健侧肢体自由位健侧卧位健侧在下,头枕枕头84仰卧位头枕枕头,患侧肩部和臀部用枕头支撑头稍转向患侧,患侧上肢伸展,下肢稍屈曲尽量少用该体位仰卧位头枕枕头,患侧肩部和臀部用枕头支撑85超短波疗法部位:头部剂量:无热或微热时间:10-15min/次次数:1-2/日超短波疗法部位:头部86气压治疗压力:60-130mmHg时间:每次18分钟次数:2-4次/日气压治疗压力:60-130mmHg87起立床站立时间:30-45min/次次数:1/日注意:防止直立性低血压起立床站立时间:30-45min/次88手法治疗时间:30-45min/次次数:2-4次/日手法治疗时间:30-45min/次89

针灸治疗头针、体针均可通常需要电针针灸治疗头针、体针均可90

矫形器疗法丁字鞋:防止足下垂足下垂矫形器矫形器疗法丁字鞋:防止足下垂足下垂矫形器91

2.恢复期康复发病后1-3月是康复治疗的最佳时期目的:改善步态,恢复步行能力增强肢体协调性和精细运动,提高和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适时应用辅助器具,以补偿患肢的功能重视心理、社会及家庭环境改善,使患者重返社会2.恢复期康复发病后1-3月是康复治疗的最佳92患者仰卧,双手叉握,患手拇指压在健侧上双上肢伸直,指向天花板,下肢屈曲双上肢向患侧摆动,借助惯性带动身体翻向患侧健侧下肢跨向前方,调整为患侧卧位

向患侧翻身训练患者仰卧,双手叉握,患手拇指压在健侧上向患侧翻身训练93

向健侧翻身训练患者仰卧,用健侧脚勾住患侧小腿借助惯性带动身体翻向健侧向健侧翻身训练患者仰卧,用健侧脚勾住患侧小腿94

自己坐起自己坐起95

从床转移到椅子从床转移到椅子96

训练患腿向前迈步训练患腿向前迈步97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983.后遗症期康复发病1年后目的:防止废用综合征: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直立性低血压、静脉血栓形成、尿结石、认知障碍加重等弥补功能缺陷:使用轮椅、拐杖、偏瘫行走器、自助具等3.后遗症期康复发病1年后99

自助具帮助患者能够省力、省时地完成一些原来无法完成的日常生活活动,增加生活独立性的辅助装置举例:穿衣棍、长柄发梳或牙刷、长臂拾物器、加粗笔、电子交流辅助设备等自助具帮助患者能够省力、省时地完100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101二、脊髓损伤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脊髓损伤(SCI)的原因:外伤性非外伤性二、脊髓损伤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脊髓损伤(SCI)的原因:102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103脊髓的原始损伤局部畸形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104脊髓节段

脊髓全长分为31节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脊髓节段对应椎骨上颈髓(C1~C4)=C1~C4下颈髓和上胸髓(C5~T4)-1=C4~T3中胸髓(T5~T8)-2=T3~T6下胸髓(T9~T12)-3=T6~T9腰髓=T10~T12骶髓和尾髓=L1脊髓节段脊髓全长分为31节脊髓节段对应椎骨上颈髓(C1~105◆脊髓有两个膨大,即颈膨大和腰膨大,分别发出支配上肢和下肢的神经根,颈膨大相当于C5至T2水平,腰膨大相当于L1至S2水平

◆脊髓有两个膨大,即颈膨大和腰膨大,分别发出支配上肢和下肢106(一)主要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肌力改变肌张力改变反射功能改变感觉功能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并发症: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关节挛缩、压疮、疼痛(一)主要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1071、感觉障碍:

病变节段以下感觉障碍1、感觉障碍:1082、运动障碍:1、脊髓休克期:弛缓性瘫痪一般为1-2周2、脊髓恢复期:痉挛性瘫痪

2、运动障碍:2、脊髓恢复期:痉挛性瘫痪1093、括约肌功能障碍脊髓休克期——尿潴留(无张力性膀胱)圆锥部骶髓或骶神经根损伤——尿失禁4、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皮肤干燥、少(无)汗、脱屑等。3、括约肌功能障碍110(二)康复评定ASIA残损指数SCI平面评定感觉检查运动检查心理功能测定ADL评定(二)康复评定ASIA残损指数111

ASIA残损指数

A:完全损伤:骶段S4、5无任何运动、感觉功能保留B:不完全损伤:脊髓功能损伤平面以下至骶段S4、5无运动功能而有感觉的残留C:不完全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保留,但一半以下关键肌在的肌力在3级以下D:不完全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保留,且一半以上关键肌肌力均大于或等于3级E:正常:运动、感觉功能正常ASIA残损指数A:完全损伤:骶段S112

SCI平面评定

神经平面:身体双侧正常感觉+运动功能的最低脊髓节段。(总损伤平面)感觉平面:感觉完全正常的最低脊髓节段运动平面:肌力>3级且该节段以上节段肌力≧4级的神经节段

感觉和运动平面可以不一致,左右两侧也可能不同SCI平面评定神经平面:身体双113

感觉检查身体两侧各自的28个皮区关键点每个关键点要检查2种感觉,即针刺觉和轻触觉,并按3个等级分别评定打分。即:①0=缺失;②1=障碍(部分障碍或感觉改变,包括感觉过敏);③2=正常;④NT=无法检查针刺觉检查常用一次性安全针。轻触觉检查用棉花。在针刺觉检查时,不能区别钝性和锐性刺激的感觉应评为0级除对两侧关键点检查外,还要求检查者作肛门指检测试肛门外括约肌。感觉分级为存在或缺失(即在病人的图上记录有或无)。该检查用于判定损伤是完全性还是不完全性感觉检查身体两侧各自的28个皮区关键点114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115

运动检查身体两侧各自10对肌节中的关键肌检查顺序为从上向下除下面肌肉的两侧检查外,还查肛门括约肌,以肛门指检感觉括约肌收缩,评定分级为存在或缺失(即在图上填有或无),用于判断是否为完全性损伤C5-屈肘肌(肱二头肌,肱肌)L2-屈髋肌(髂腰肌)C6-伸腕肌(桡侧伸腕长肌和短肌)L3-伸膝肌(股四头肌)C7-伸肘肌(肱三头肌)L4-踝背伸肌(胫前肌)C8-中指屈指肌(固有指屈肌)L5-长伸趾肌(拇长伸肌)T1-小指外展肌(小指外展肌)S1-踝跖屈肌(腓肠肌、比目鱼肌)

运动检查身体两侧各自10对肌116

脊髓损伤康复目标基本确定脊髓损伤水平基本康复目标需用支具轮椅种类C5桌上动作自立、其他依靠帮助电动轮椅、平地可用手动轮椅C6ADL部分自立、需中等量帮助手动电动轮椅、可用多种自助具C7ADL基本自立、能乘轮椅活动手动轮椅、残疾人专用汽车C8-T4ADL自立,轮椅活动支具站立同上,骨盆长支具,双拐T5-8同上,可应用支具治疗性行走同上T9-12同上,长下肢支具治疗性行走轮椅,长下肢支具,双拐L1同上,家庭内支具功能性行走同上L2同上,社区内支具功能性行走同上L3同上,肘拐社区内支具功能行走短下肢支具,肘拐L4同上,可驾驶汽车可不需轮椅同上L5-S1无拐足托功能步行及驾驶汽车足托或短下肢支具脊髓损伤康复目标基本确定脊髓损伤水平基本康复目117(三)康复护理措施急性期的康复护理恢复期的康复护理并发症护理(三)康复护理措施急性期的康复护理118急性期的康复护理

良肢体位体位变换呼吸及排痰训练关节被动活动排泄处理急性期的康复护理

良肢体位119增强肌力促进运动功能恢复坐位训练的护理转移训练的护理站立训练的护理

恢复期的康复护理增强肌力促进运动功能恢复恢复期的康复护理1201、增强肌力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增强肌力促进运动功能恢复:肌力I级时,给予辅助运动。肌力II级~III级时,可进行较大范围的辅助运动、主动运动及器械性运动,肌力逐渐恢复,可逐步减小辅助力量。肌力达III~IV级时,可进行抗阻力运动。1、增强肌力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增强肌力促进运动功121

病情重的患者可分为常坐位和端坐位训练,可在床上进行。应在康复医师的指导下协助患者完成坐位训练,包括坐位静态平衡训练、躯干向前、后、左、右及旋转活动时的动态平衡训练。在坐位平衡训练中,应逐步从睁眼状态过渡到闭眼状态下的平衡训练。

2.坐位训练的护理

病情重的患者可分为常坐位和端坐位训练,可在床上进行。1223、转移训练的护理

包括帮助转移和独立转移训练,是脊髓损伤患者必须掌握的技能。在协助患者进行转移训练前,康复护士应先演示、讲解、并协助患者完成训练。方法有前方转移,将轮椅与床成直角,上床时轮椅距床30厘米,锁住轮椅,将双侧下肢移到床上,然后将轮椅向前驱动,靠床再锁住,双手利用支撑动作将身体挪到床上。下床时动作相反。3、转移训练的护理

包括帮助转移和独立转移训练,1234、站立训练的护理

病情较轻的患者经过早期作为训练后,无直立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即可在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站立训练。训练时应注意协助患者保持脊柱的稳定性,协助佩戴腰围训练站立活动。患者站起立床,从倾斜20度开始,逐渐增加角度,约8周后达90度。应视病情,站力角度逐渐增加。4、站立训练的护理

病情较轻的患者经过早期124假肢、矫形器假肢、矫形器125

并发症的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异位骨化并发症的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126三、精神分裂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概述康复护理管理

康复护理内容三、精神分裂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概述127精神分裂症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常见的严重的精神疾病。我国城市患病率7.11%,农村4.26%(一)概述临床表现:思维障碍、情感障碍、意志行为障碍情感倒错、意向倒错精神分裂症(一)概述临床表现:128(二)康复护理管理社区家庭(二)康复护理管理129(三)康复护理内容基础护理:饮食睡眠排泄用药护理安全护理心理支持社会功能康复(三)康复护理内容基础护理:130传统康复技术推拿按摩体针电针面针头皮针舌针火罐传统康复技术推拿按摩131现代康复技术物理疗法器械治疗(理疗)运动疗法现代康复技术物理疗法132作业疗法ADL训练自助具现代康复技术作业疗法现代康复技术133现代康复技术言语疗法言语训练吞咽训练现代康复技术言语疗法134谢谢!谢谢!135

第九章社区康复与护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康复院区舒

Tel-mail:

1047850003@

第九章社区康复与护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康复院136

黄水康复院区黄水康复院区137了解:社区康复和社区康复护理的基本概念,康复护理的对象、特点和工作内容,社区康复服务的网络与管理熟悉:社区康复服务的目标、服务原则和社区康复护理的特点掌握:康复评定方法,社区康复内容及常用技术与方法,社区常见伤、残、病社区康复护理

教学目标了解:社区康复和社区康复护理的基本概念,康复护理的对象、特点138社区怎样做康复?社区怎样做康复?139

主要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社区康复护理内容与技术第三节社区常见伤、残、病康复护理主要内容第一节概述140第一节概述

社区康复及康复体系社区康复护理第一节概述社区康复及康复体系141(一)基本概念康复(Rehabilitation)本意为“复原”、“重新获得能力”、“恢复原来的权利、资格、地位、尊严”等“采取一切措施,减轻病残带来的后果,提高其才智和功能,以便重返社会

一、社区康复及康复体系(一)基本概念康复(Rehabilitation)142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Medicine)

是有基础理论、评定方法及治疗技术的独特医学学科,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它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等问题。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Medicine)143

社区康复(community-basedrehabilitation)

社区康复是以社区为基地开展的康复工作。

WHO定义(1994年)

社区康复—是社区发展计划中的一项康复策略,目的是使所有的残疾人享有康复服务、实现机会均等、充分参与。

社区康复(community-basedreha144(二)康复服务方式康复机构康复(IBR)上门康复服务(ORS)社区康复(CBR)患者必须到康复机构康复内容受限制(二)康复服务方式康复机构康复(IBR)患者必须到康复机构145

内容专业康复社区康复管理系统复杂相对简单康复技术高低人际关系较淡薄较稳定和谐患者状态被动主动专业性专业性强一专多能服务人员

医护人员康复人员效果相对短期持久受益面小大康复费用高低内容专业康复146(三)社区康复服务的目标确保病、伤、残者能够得到身心康复确保病、伤、残者能够获得同等的服务与机会确保病、伤、残者能够完全融入所在社区与社会中(三)社区康复服务的目标确保病、伤、残者能够得到身心康复147(四)社区康复服务的网络与管理管理资源县区级街道各级政府的领导和指导技术资源三级组织结构、服务中心、区医院康复科、康复中心及本社区居的退休康复医学技术人员。信息资源国内外关于社区康复的所有网络资源、杂志、刊物图书等。经济资源政府拨款,社会保险局、残联及社区事业单位或者个人形式的资助,患者本人支付等(四)社区康复服务的网络与管理管理资源148

二、社区康复护理社区康复护理(community-basedrehabilitationnursing)

将整体护理融入社区康复,在康复医师的指导下,以家庭为单位,以健康为中心,以人的生命为过程,社区护士依靠社区内各种力量,对社区伤残者进行护理。精髓:社区组织、参与、训练、依靠、受益。(一)基本概念二、社区康复护理社区康复护理(commun149(二)康复护理的对象和范围对象残疾者、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疾病恢复期范围临床各科伤病以人为中心、整体护理以恢复功能障碍为主(二)康复护理的对象和范围对象150

残疾人——由于先天缺陷或后天伤病致使机体、精神、感官、交流器官、智力等方面的功能比同年龄、同教育程度和同等工作经验的人低的一种状态。WHO按残疾性质、程度和影响,把残疾分:残损残疾残障

残疾人WHO按残疾性质、程度和影响,把残疾分:151(三)社区康复的特点服务范围广服务形式灵活服务对象参与性强以全面康复为目标(三)社区康复的特点服务范围广152(四)社区康复的特点功能训练贯穿全程重视心理康复注重与实际结合协作精神(四)社区康复的特点功能训练贯穿全程153

功能训练室功能训练室154第二节社区康复护理内容与技术

社区康复护理工作内容常用的康复护理技术第二节社区康复护理内容与技术155开展社区康复护理现状调查,预防残疾发生开展社区康复护理服务观察和记录预防继发性残疾和并发症康复训练训练患者“自我康复护理”能力辅助器材的使用指导及训练心理护理协助社区康复转介服务一、社区康复护理工作内容开展社区康复护理现状调查,预防残疾发生一、社区康复护理工作内156

二、常用的康复护理技术康复护理环境体位及体位变换排泄功能训练二、常用的康复护理技术康复护理环境157

(一)环境(一)环境158常用的基本体位有仰卧位患侧卧位

健侧卧位

(二)体位及体位变换常用的基本体位有(二)体位及体位变换159仰卧位双足紧蹬足底板防止足下垂臀部外侧垫小枕防髋关节外旋畸形两膝部及髋关节置伸位,防止关节屈曲性挛缩肩部外展90º,肘伸直或弯曲,腕伸直,手指与指间关节部分屈曲,拇指外展,如握小布卷,保持腕关节及手的功能位置

仰卧位双足紧蹬足底板防止足下垂160

患侧在下,健侧在上,后背用枕头支撑;患臂前伸,前臂外旋,指关节伸展;患侧髋关节略后伸展,膝关节微屈;健腿屈曲向前置于体前支撑枕上。健侧上肢放在身上,避免放在身前。有助防治痉挛。(2)患侧卧位:患侧在下,健侧在上,后背用枕头支撑;(2)患侧卧位:161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162

健侧在下,患侧在上;头部垫一枕头,胸前放一枕头;患肩前伸,肘、腕、指各关节伸展而放在胸前的枕上。患腿髋关节自然屈曲向前,放在身体前面的另一支撑枕上。(3)健侧卧位:健侧在下,患侧在上;(3)健侧卧位:163图3健侧卧位图3健侧卧位164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165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166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167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168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169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170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171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172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173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174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175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176减重行走训练减重行走训练177

利于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和增进感觉输入预防压疮和肺炎、尿路感染,关节变形、肢体挛缩,肌肉萎缩等并发症不断变化体位可使肢体的屈伸肌张力达到平衡,预防痉挛模式出现。体位变换的康复意义

利于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和增进感觉输入体位变换的康复意义178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179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180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181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182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183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184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185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186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187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188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189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190

助行架用于辅助行走训练

助行架用于辅助行走训练191轮椅是残疾人使用最广泛的辅具,按处方配置和使用轮椅。轮椅要求有坚固、易收藏、易搬动,便于操纵和控制的特点。轮椅训练轮椅是残疾人使用最广泛的辅具,按处方配置和使用轮椅。轮椅要求192轮椅处方座位宽度:是两侧股骨大转子间最大距离加5cm座位深度:是后臀至小腿腓肠肌后缘之间的水平距离减去5~7cm座位高度:足跟到腘窝的距离加上5cm靠背高度:座面至腋窝距离减去10cm。颈椎高位损伤者应选高靠背,座面至肩部的距离。轮椅处方座位宽度:是两侧股骨大转子间最193(三)排泄功能训练盆底肌肉训练间歇导尿术诱发排尿屏气法手压法排尿习惯训练1.排尿功能训练(三)排泄功能训练盆底肌肉训练1.排尿功能训练194

盆底肌肉训练深呼吸数次,全身放松收缩肛门、阴道、尿道,盆底肌以外的腹部、腿部肌肉放松,此时有种盆底肌向上提起的感觉吸气持续10秒,呼气时放松,重复10次每日5-10次姿势:仰卧位、站立位、坐位;均需双足与肩等宽分开,肩部、腹部放松;3种姿势交替使用盆底肌锻炼大约在坚持1个月左右才能见到效果盆底肌肉训练深呼吸数次,全身放松195

间歇导尿目前公认的解决排尿障碍的较好方法能使患者摆脱导尿管,并使膀胱和尿道括约肌周期性扩张、收缩,尿液得以排空,从而使膀胱和尿道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根据残余尿按1-2-3-4系统执行100ml(加减50ml),1次/日200ml,2次/日300ml,3次/日400ml,4次/日<80~100ml,停止导尿每次导出尿液,400ml左右(生理性膀胱容量)为宜间歇导尿目前公认的解决排尿障碍的较好方1962.排便功能训练训练定时排便调节饮食结构按摩腹部其他2.排便功能训练训练定时排便197第三节社区常见伤、残、病康复护理脑卒中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脊髓损伤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精神分裂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第三节社区常见伤、残、病康复护理脑卒中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198

一、脑卒中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脑卒中(stroke)是一组起病急(数秒或数分)、血管源性(破裂或阻塞)、引起持续(>24h)的神经功能缺陷的临床综合征。“四高”特点: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一、脑卒中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脑卒中(stroke)199脑卒中分类

缺血性

出血性脑卒中分类缺血性出血性200

脑梗死(缺血性)脑血栓形成

脑栓塞脑梗死(缺血性)脑血栓形成201脑室内出血脑室内出血202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颅内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占出血性卒中的20%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203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共济失调认知功能障碍言语功能障碍摄食和吞咽功能障碍日常生活障碍心理障碍(一)常见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一)常见功能障碍204(二)康复评定

脑损伤程度的评定运动功能平衡功能评定ADL评定生存质量评定(二)康复评定

脑损伤程度的评定205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定项目睁眼:1-4分肢体运动:1-6分言语表达:1-5分评分标准≤8分为昏迷状态,为重度脑损伤9-12分为中度脑损伤13-15分为轻度脑损伤1.脑损伤程度的评定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定项目评分标准1.脑2062.运动功能评定Brunnstrom法:临床常用(6级)上田敏法:12级Bobath法:太麻烦Fugl-Meyer法:科研常用2.运动功能评定Brunnstrom法:临床常用(6级)207

Brunnstrom的6阶段评价法Brunnstrom的6阶段评价法2083.平衡功能评定三级平衡检测法Berg平衡评定量表平衡仪测定法3.平衡功能评定三级平衡检测法209三级平衡检测法I级平衡:静态平衡II级平衡:动态平衡(自动)III级平衡:动态平衡(他动)三级平衡检测法I级平衡:静态平衡210

Berg平衡测定量表坐→站无支撑站立足着地,无支撑坐位站→坐床→椅转移无支撑闭眼站立双足并拢,无支撑站立上肢向前伸从地面拾物转身向后看转体360度用足交替踏台阶双足前后位,无支撑站立单腿站立14项,0-4分/项,满分56分Berg平衡测定量表坐→站上肢向前伸14211平衡仪平衡仪212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ADL)Barthel指数评定进食、洗澡、修饰、穿衣、大小便、上厕所、行走、上下楼梯、床椅转移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ADL)Barthel指数评定2135.生存质量(QOL)评定WHO-QOL100健康情况SF-36QWB5.生存质量(QOL)评定WHO-QOL100214(三)康复护理措施

脑卒中康复护理分期软瘫期:发病1-3周内痉挛期:软瘫期2-3周恢复期(后遗症期):4-6月后遗症期:发病后1-2年(三)康复护理措施脑卒中康复护理分215

1.早期康复:目的预防并发症:压疮、呼吸道和泌尿系感染、深部静脉炎及关节挛缩和变形等尽快从床上的被动活动过渡到主动活动为主动活动训练创造条件尽早开始床上的生活自理为恢复期功能训练作准备1.早期康复:目的预防并发症:压216

早期康复治疗手段体位治疗超短波疗法被动运动气压治疗起立床站立按摩治疗针灸治疗矫形器疗法早期康复治疗手段体位治疗起立床站立217

抗痉挛体位患侧卧位患侧在下,头枕枕头,后背用枕头支撑患侧上肢前伸,手心向上患侧下肢伸展,膝关节微屈健侧上肢自由位,下肢呈迈步位并放置在枕头上抗痉挛体位患侧卧位患侧在218

健侧卧位健侧在下,头枕枕头患侧上肢用枕头垫起,上举100度患侧下肢屈髋、屈膝,并用枕头垫起健侧肢体自由位健侧卧位健侧在下,头枕枕头219仰卧位头枕枕头,患侧肩部和臀部用枕头支撑头稍转向患侧,患侧上肢伸展,下肢稍屈曲尽量少用该体位仰卧位头枕枕头,患侧肩部和臀部用枕头支撑220超短波疗法部位:头部剂量:无热或微热时间:10-15min/次次数:1-2/日超短波疗法部位:头部221气压治疗压力:60-130mmHg时间:每次18分钟次数:2-4次/日气压治疗压力:60-130mmHg222起立床站立时间:30-45min/次次数:1/日注意:防止直立性低血压起立床站立时间:30-45min/次223手法治疗时间:30-45min/次次数:2-4次/日手法治疗时间:30-45min/次224

针灸治疗头针、体针均可通常需要电针针灸治疗头针、体针均可225

矫形器疗法丁字鞋:防止足下垂足下垂矫形器矫形器疗法丁字鞋:防止足下垂足下垂矫形器226

2.恢复期康复发病后1-3月是康复治疗的最佳时期目的:改善步态,恢复步行能力增强肢体协调性和精细运动,提高和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适时应用辅助器具,以补偿患肢的功能重视心理、社会及家庭环境改善,使患者重返社会2.恢复期康复发病后1-3月是康复治疗的最佳227患者仰卧,双手叉握,患手拇指压在健侧上双上肢伸直,指向天花板,下肢屈曲双上肢向患侧摆动,借助惯性带动身体翻向患侧健侧下肢跨向前方,调整为患侧卧位

向患侧翻身训练患者仰卧,双手叉握,患手拇指压在健侧上向患侧翻身训练228

向健侧翻身训练患者仰卧,用健侧脚勾住患侧小腿借助惯性带动身体翻向健侧向健侧翻身训练患者仰卧,用健侧脚勾住患侧小腿229

自己坐起自己坐起230

从床转移到椅子从床转移到椅子231

训练患腿向前迈步训练患腿向前迈步232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2333.后遗症期康复发病1年后目的:防止废用综合征: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直立性低血压、静脉血栓形成、尿结石、认知障碍加重等弥补功能缺陷:使用轮椅、拐杖、偏瘫行走器、自助具等3.后遗症期康复发病1年后234

自助具帮助患者能够省力、省时地完成一些原来无法完成的日常生活活动,增加生活独立性的辅助装置举例:穿衣棍、长柄发梳或牙刷、长臂拾物器、加粗笔、电子交流辅助设备等自助具帮助患者能够省力、省时地完235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236二、脊髓损伤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脊髓损伤(SCI)的原因:外伤性非外伤性二、脊髓损伤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脊髓损伤(SCI)的原因:237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238脊髓的原始损伤局部畸形社区康复护理1课件239脊髓节段

脊髓全长分为31节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脊髓节段对应椎骨上颈髓(C1~C4)=C1~C4下颈髓和上胸髓(C5~T4)-1=C4~T3中胸髓(T5~T8)-2=T3~T6下胸髓(T9~T12)-3=T6~T9腰髓=T10~T12骶髓和尾髓=L1脊髓节段脊髓全长分为31节脊髓节段对应椎骨上颈髓(C1~240◆脊髓有两个膨大,即颈膨大和腰膨大,分别发出支配上肢和下肢的神经根,颈膨大相当于C5至T2水平,腰膨大相当于L1至S2水平

◆脊髓有两个膨大,即颈膨大和腰膨大,分别发出支配上肢和下肢241(一)主要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肌力改变肌张力改变反射功能改变感觉功能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并发症: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关节挛缩、压疮、疼痛(一)主要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2421、感觉障碍:

病变节段以下感觉障碍1、感觉障碍:2432、运动障碍:1、脊髓休克期:弛缓性瘫痪一般为1-2周2、脊髓恢复期:痉挛性瘫痪

2、运动障碍:2、脊髓恢复期:痉挛性瘫痪2443、括约肌功能障碍脊髓休克期——尿潴留(无张力性膀胱)圆锥部骶髓或骶神经根损伤——尿失禁4、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皮肤干燥、少(无)汗、脱屑等。3、括约肌功能障碍245(二)康复评定ASIA残损指数SCI平面评定感觉检查运动检查心理功能测定ADL评定(二)康复评定ASIA残损指数246

ASIA残损指数

A:完全损伤:骶段S4、5无任何运动、感觉功能保留B:不完全损伤:脊髓功能损伤平面以下至骶段S4、5无运动功能而有感觉的残留C:不完全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保留,但一半以下关键肌在的肌力在3级以下D:不完全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保留,且一半以上关键肌肌力均大于或等于3级E:正常:运动、感觉功能正常ASIA残损指数A:完全损伤:骶段S247

SCI平面评定

神经平面:身体双侧正常感觉+运动功能的最低脊髓节段。(总损伤平面)感觉平面:感觉完全正常的最低脊髓节段运动平面:肌力>3级且该节段以上节段肌力≧4级的神经节段

感觉和运动平面可以不一致,左右两侧也可能不同SCI平面评定神经平面:身体双248

感觉检查身体两侧各自的28个皮区关键点每个关键点要检查2种感觉,即针刺觉和轻触觉,并按3个等级分别评定打分。即:①0=缺失;②1=障碍(部分障碍或感觉改变,包括感觉过敏);③2=正常;④NT=无法检查针刺觉检查常用一次性安全针。轻触觉检查用棉花。在针刺觉检查时,不能区别钝性和锐性刺激的感觉应评为0级除对两侧关键点检查外,还要求检查者作肛门指检测试肛门外括约肌。感觉分级为存在或缺失(即在病人的图上记录有或无)。该检查用于判定损伤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