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第二章 物质生产民俗(《民俗学概论》课程)_第1页
教案:第二章 物质生产民俗(《民俗学概论》课程)_第2页
教案:第二章 物质生产民俗(《民俗学概论》课程)_第3页
教案:第二章 物质生产民俗(《民俗学概论》课程)_第4页
教案:第二章 物质生产民俗(《民俗学概论》课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讲义:民俗学概论第二章物质生产民俗教学目的:一、了解物质生产民俗的概念与产生二、掌握物质生产民俗的特点与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一、物质生产民俗的概念二、物质生产民俗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与讨论学时分配:4学时教学过程:第一节农业生产民俗教学要点:1.物质生产民俗的概念与产生2.物质生产民俗的特征3.农业民俗的构成与内容教学内容:一、物质生产民俗及其产生(一)物质生产民俗的涵义物质生产民俗,是一个国家、地区、民族中的广大民众,在一定生态环境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物质文化事象。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40页。它包括:农业民俗(种植业、山林业、畜牧业和渔业);手工业(工匠)民俗;商业和交通民俗等。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40页。(二)生产民俗的产生姜若愚、鞠海红:《中国民族民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姜若愚、鞠海红:《中国民族民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7页。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生产民俗作为广大民众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所创造和传承的物质文化现象,它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产生而形成,且随着生产工具的出现和改进、生产技术的进步及对自然依赖程度的逐渐降低而不断演进和发展。二、物质生产民俗的特征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40页。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40页。物质生产民俗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地域性地域性,是指人民大众进行物质生产所形成的风俗习惯,依附于不同生态环境的自然条件。(二)季节性人与自然斗争,受自然现象的规律制约,从而形成随天体运转、气象变化而变化的季节性和周期性。(三)功能性物质生产民俗首先(或主要)是为了满足物质生活的需求。脱离这个需求的物质生产民俗是不存在的。它具有直接的功能作用。(四)科学性物质生产民俗,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对生产对象及其规律的长期观察、感受和思考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三、农业民俗的构成与内容(一)农业民俗的涵义与构成姜若愚、鞠海红:《中国民族民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姜若愚、鞠海红:《中国民族民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8页。农业民俗,是人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物质文化现象,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基本过程、生产经验等方面的模式化行为,是农业生产活动相沿成习的结果。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经济条件和民族传统等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影响农业民俗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因素。其中,自然环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农业民俗的构成范围非常广泛,具体包括种植业、山林业、牧业、渔业等民俗,其中种植业民俗是农业民俗的核心。(二)农业民俗的内容1.时序节令习俗农历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尽管不同地区农业生产各有差异,但整个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对一年中的自然时序、节令的适应性却极强。从备耕、播种、防灾、田间管理到植树造林、收获、储藏,都有季节和周期规律可循。农民常说“庄稼不等人”、“季节不饶人”,就说明农事一旦违背规律,就要遭到失败。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41页。时序节令习俗,不仅表现在种植业,同样表现在狩猎、游牧业。比如: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49页。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49页。(1)河北三河县,在“九月九日,乡农散工,开六畜栏,牧于田野”。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顺天•总志”引《三河陈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页。(2)东北满族人入冬捕熊、猎虎,霜降后捕貂,雪天捕鼠等,莫不如此。(3)鄂伦春族以射猎为业。(4)黑龙江游牧地区的牲畜,春夏遍放于野,不用豆料、麦屑饲养。因为这时草原牧草丰美。直到秋后,才把牲畜关在栏中,喂食羊草,终冬不变,以供牲畜过冬的需要。总之,人们捕猎的季节、时令观念,主要取决于生产的实际效益。2.占天象,测农事习俗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41-42页。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41-42页。我国古代农民在生产实践中,经过长时期观察,逐渐产生了丰富的天文学知识,并形成比较固定的习俗。这些知识虽然受地域的局限,但它却有一定的可信性与可行性。比如:(1)全国普遍流行的在除夕或大年初一清晨,察看风云、天象,预卜一年的早涝、晴雨的习俗。(2)河南的农谚说:“立春晴一日,农夫不费力。”(3)陕西有种说法:“元旦,宜晴不宜阴,是日宜雪,必兆早。”(4)江苏农民对“岁朝看风云,以卜田事”的习俗很重视。他们说:“岁朝东北风,五禾大熟。岁朝西北风,大水害农功。”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顺天•总志”引《三河陈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52页。这类习俗,虽不一定绝对可靠,但其中包含一定的科学因素。在我国古代农业科学不发达的情况下,它一直对农业生产起着指导作用。3.卜农事丰歉,祈福、禳灾习俗我国自古以农立国,重视农业收成,广大农民在年关节令转换时刻,逐渐形成占卜农事丰歉、祈求免除灾害、避祸得福的习俗。例如:(1)各地普遍流行的正月十九(或二十五)盼丰收的“添(填)仓”节。(2)棉区棉农在元宵节看灯芯,盼棉花丰收。(3)广东除夕把盐米放在灶上,用碗盖起来,看米的聚散,占卜丰歉。(4)陕西农民在冬至向巴山看雪占验来岁年景等等。人们通过这类习俗,希望借助超自然的神灵的庇佑,获得幸福;或对危害人类的自然灾害的恶神,予以镶解或消除。4.禁忌、祭祀习俗禁忌、祭祀习俗,既表现在农业生产方面,也体现在狩猎、游牧和渔业生产方面。它一方面是农民不能充分认识自然界规律的反映;另一方面,也是农业生产经验的积累。在农业生产方面,比如: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43-44页。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43-44页。(1)在宁远,俗谓正月初一不能睡觉,否则要倒田塍(cheng,田间的土埂子);惊蛰在墙角撒石灰,可以避虫蛇;立秋农家禁止家人在田间行走,否则秋收减产;七月二十日,棉花生日忌雨,等等。(2)在江苏,家家都要养蚕,就把三四月叫做“蚕月”。当蚕刚出生时,怕冷风和气味污浊,蚕姑就要关蚕房门独宿,据说可以避邪护蚕。蚕室里保持清洁,各家都有门上贴红纸,不相往来的禁忌习俗,否则要冲蚕花。(3)(明)宋雷《西昊里语》说:清明这天,蚕农要各驾彩船在河上竞渡,对田蚕成长有利。吴兴县把四月看作“蚕月”,官府的征收和邻里间的来往庆吊,都要停止,叫“蚕禁”。永康县元旦,要吃用赤豆和米做的“蚕花粥”,据说对蚕有利。山东登州养蚕要男女分工,防野蚕和野雀伤害。等等。在狩猎、游牧方面,猎户、牧民的禁忌习俗,反映了他们寄托丰收和防止灾害的希望。比如: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50页。(1)许多林区猎户,狩猎前要祭祀,供献猎神,占卜出猎方向;进山以前要祭山神。猎人打到野兽,不能唱歌、跳舞,也不能有响声,以免惊跑其他野兽。(2)有些农牧地区的农民为了保护耕牛,甚至有向耕牛酬劳致谢的习俗。如四川天全县,在十月一日,有作糍糕(ci,把糯米蒸熟捣碎后做成的食品)祀牛王,用糕挂牛角犒(kao)劳牛的习惯。据说这一天牛临水自照,若见角上没有样,就要哭泣。再如,武昌农民把正月初五叫“牛日”。人们要用饭喂牛,还告诫家僮(tong)不要鞭答耕牛。(3)在广西镇安,还有为牲畜招魂的习俗。据说,除夕这一天,农家各自提瓮(weng)汲取新水(取“涤旧事”之意),归来时,要沿路歌唱“牛羊鸡狗猪鸭,六畜魂兮归来”一语。正月底,农民采白头翁、艾草和米做成糍饭,加进鱼虾来祭畜栏,名叫“收鸡鸭魂”。六月初旬,人们要染五色饭五色饭,全称“五色糯米饭”,因糯米饭呈黑、红、黄、紫、白5种颜色而得名,是壮族用来招待客人祭祀祖先的传统食品。也有另一种说法,即黄、绿、粉、紫、蓝5色分别代表了主食、蔬果、肉类、零食、乳制品5类食品,并通过一个形象的餐盘和说明告诉我们,各类食物该吃多少、怎么吃。,杀猪分食,叫“祭牛栏”。男女带五色饭,到田野牛寮五色饭,全称“五色糯米饭”,因糯米饭呈黑、红、黄、紫、白5种颜色而得名,是壮族用来招待客人祭祀祖先的传统食品。也有另一种说法,即黄、绿、粉、紫、蓝5色分别代表了主食、蔬果、肉类、零食、乳制品5类食品,并通过一个形象的餐盘和说明告诉我们,各类食物该吃多少、怎么吃。在渔业生产方面,许多渔民出海时,都要举行祭祀,以请求海神和渔民行业的神祗(zhi,恭敬),保佑捕鱼获得丰收,人们平安来归。这种祭祀仪式,每年都按规定举行。比如,东南沿海渔区就有“海祭”的信仰民俗,海船出海之前,先要在船上祭告神抵,称“行文书”。祭后将一杯酒和少许碎肉抛人海中,叫“酬游魂”,以祈求渔船出海一帆风顺,获得丰收。姜若愚、鞠海红:《中国民族民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姜若愚、鞠海红:《中国民族民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30页。另外,渔民对渔具及操作方式,也都有特殊的语言、信仰、禁忌,以保障趋吉避凶。渔民崇信龙王、水神、马祖、海神、河伯,认为他们可以使自己得福免祸。中原地区信河大王、龙王;沿海福建、浙江一带渔民则认为马祖是他们的保护神。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55页。在忌语方面,如忌说“倒”、“翻”、“搁”、“没有”等词,忌做倒翻的动作,以避讳“翻船”。吃鱼时如需翻过来吃,就得说把鱼“划过来”或“抬过来”、“正过来”。有些地方则要将姓陈的称作“耳东”先生。姜若愚、鞠海红:《中国民族民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55页。姜若愚、鞠海红:《中国民族民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30页。5.农业生产过程习俗这类习俗包括农业生产工具的制作和使用,以及具体的生产程序等。例如:(1)在北方小麦耕种区,播种时,用耧播。这种耧由耧架、耧杆、漏斗、耧腿和耧铧组成两腿耧或三腿耧。播种时,一般用牲口拉耧(或人拉),旁有一个人牵引,叫“帮耧”。播种下耧前,扶耧的“耧耙”要定仓眼。播种时,耧耙摇耧,要做到“一平二净眼观三,紧三慢三猛一掂”一平:就是耧要撑平,下籽深浅一致,出苗均匀。二净:种子净,耧腿净。免于噎耧,出现缺苗断垄现象。眼观三:一观籽眼,看下籽量多少;二观行距,看垄背宽窄,防止“大耙褪一平:就是耧要撑平,下籽深浅一致,出苗均匀。二净:种子净,耧腿净。免于噎耧,出现缺苗断垄现象。眼观三:一观籽眼,看下籽量多少;二观行距,看垄背宽窄,防止“大耙褪”;三观帮褛的人行走直不直。紧三、慢三:是指插耧后,紧摇三下,快到地头时,慢摇三下,即能种满地头,种的整齐均匀。猛一掂:到地头时,猛一下把耧提起来,地头拐弯就不会撒籽了。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40页。(2)在渔业生产方面,如西双版纳傣族妇女,在浅水中捕鱼盛行用双手执两个上下开口的竹筐扣鱼;东北一些地区的人们则喜用核桃揪树皮药鱼;赫哲族渔民冬季在江面上破冰垂钓或用“搅络子”在冰下网鱼,春季使用旋网和挂子网,夏季使用长铁丝上挂数十把鱼钩的方法钓鱼,晚上以手灯火诱鱼,然后用鱼叉叉鱼。姜若愚、鞠海红:《中国民族民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姜若愚、鞠海红:《中国民族民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9页。6.祭田神、先农和社神的习俗钟敬文:《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45页。在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占主导经济成分的社会里,祭天,祭祖,祭山川、土谷之神等,便成了农事活动中的一项主要内容。例如:(1)年初元旦这一天,农民通过祭天、祭先农,盼望一年内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天气久早,他们祭龙神求雨。四川甚至把治水有功的秦太守李冰,也神化成了涪人祈雨祭祀的“川主之神”。(2)山西临汾农民,在七夕夜晚放河灯,在田间祭鬼,还要在禾稼(谷类作物的统称)上挂纸条避冰雹。(3)许多地方在稻穗、禾稼初熟时,有先摘回初穗荐祖敬神的“尝新”习俗。安徽在八月中旬,将初熟的稻米献过祖宗、家神、灶居、社神以后,才能食用,叫“献新”。有的地方在八月二十四日,把割新稻叫“开稻门”,祭祀社神。田家祭祀先农,也叫“谢天爷”。第二节手工业、商业民俗教学要点:1.手工业民俗2.商业民俗3.交通业民俗教学内容:一、工匠民俗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57-63页。(一)工匠民俗的内容1.工匠的技艺传承在工匠生产民俗中,首先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技艺传承。例如:历数千年而不衰的“百工五法”,则是我国古代工匠技艺中最杰出的创造。《墨子》一书中说:“百工以方为矩,以圆为规,直以绳,正以悬,衡以水。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这里的矩、规、绳、水、悬,就是人们常说的“百工五法”。“矩”是工匠们通过直角尺来正方的工具,古代叫“鲁班尺”,现在叫“直角曲尺”;“规”是用来画圆的工具;“绳”是划直线的工具,古代叫“绳墨”,现在叫“墨斗”;“水”是以水为准,来测地面的平斜。最初人们根据下大雨时地面水的流向来判断其高低与平斜,后来工匠们发明了一种叫“水臬”(nie)的测平工具,现代的水平仪,就是在其基础上加以改进而制造出来的;“悬”指用来测定端正垂直的垂绳,泥瓦匠盖房砌墙前要先吊线,下端悬以重物,用的正是悬法。以上的这五种方法,在泥瓦匠、石匠、木匠、铁匠、皮匠、等行业中都有应用,并一直传承至今。“百工五法”同各行业基本生产工具的结合运用,构成了我国工匠生产技艺最基本的民俗形态。2.工匠的行业习俗我国传统的工匠行业习俗,除了前面提到的有关技艺传承的艺诀、艺谚之外,还表现在师承制度、职业行话、行业禁忌和祖师祟拜等方面。(1)师承制度数千年来,拜师收徒之风极盛,并形成了严格的师承制度,从选徒、拜师、传艺到出师,各行业都有自己的一套规矩。一般说来,师傅对徒弟实际上采取的是家长式管制。刚进师门的小徒弟,先要为师傅家里干杂活,挑水、劈柴、烧饭、抱孩子等等,什么活都要干,他不但要唯命是从、应对得体,还必须做到早起晚睡、眼尖腿勤,受训斥、挨巴掌是经常的。经过一两年的家务活训练,师傅认为他能听话吃苦,人品合格,这才开始传艺。艺徒先是给师傅当下手,由简到繁、由粗到细,继而在师傅监督和指导下,干关键性的技术活。经过几年的勤学苦练,直到能独当一面,才能出师。出师时,徒弟要给师傅送大礼(多为四件),叩头谢师,而师傅则以数件劳动工具相赠。(2)职业行话职业行话,亦称“行业语”,是各行工匠为了本行业的技术保密、内部交换想法或其他特殊需要而创造、传承的一种同行用语,外行人很难明白其中含义。比如:在一些地方的木瓦工中流行着一些行话,称尺子为“量天子”,“墨斗”为“江湖”,凿子为“穿山子”,“瓦刀”为“开天子”,梯子为“步步高”;称木匠为“劈老匠”,瓦匠为“方老匠老”,石匠为“科老匠老”,同行为“源友(老)”。等等。甲地木瓦匠赴乙地干活,如需同行帮忙找活干,只要用行话搭腔、问安、祝福、求助,就必会得到帮助,甚至受免费三天食宿的招待。(3)言行禁忌各行各业的工匠,都有自己特殊的语言禁忌和行为禁忌。如:甘肃武威一带的挖煤工匠为了避凶求吉,不论在井下还是井外,都不说“砸”(应说“碾”)、“淹”(应说“沙”,连“盐”也得说“沙”)、“盖”(应说“搭”)、“炸”(应说“润”)。喝酒行令时,亦不得呼“五”,因“五”与“捂”同音。北方泥瓦匠盖房要避开“不宜动土”之秽口,要择吉日动工,木匠立架时要避女人,上梁时要在梁上张贴“上梁大吉”、“姜太公在此”等红纸小条幅以驱煞安宅。(4)祖师崇拜祖师祟拜,是我国各类工匠传统民俗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每逢祖师生日、重要节日或重要工程开工之日,都要举行隆重的祀典。如:木匠、石匠、泥瓦匠祀鲁班(公轴子),油漆匠祀普安和尚,铁匠祀李老君,画匠祀吴道子,制笔匠祀蒙恬,玉器匠奉祀丘处机,酿酒匠祀杜康,陶器匠祀范蠡(li),染匠祀葛洪等等。这一习俗,主要反映了各行工匠对本行业开创者或技艺超群者的怀念与祟拜。(二)工匠民俗的特征1.师承关系的谱系性师承关系的系谱性,首先表现在师徒关系的亲缘化(艺徒大多是工匠自己的子弟或亲戚)。其次,就是工匠来源的地域性。如西安市的厨师,被称为“勺勺客”,大都来自陕西蓝田县;解放前上海市服务行业操“三刀”(厨刀、剃头刀、修脚刀)谋生的工匠,则主要来自苏北扬州一带。2.技术传授的封锁性受师承关系的制约,再加上工匠之间竞争的激烈,工匠们在技术传授上都相当保密,对非同一师承的同行,防范尤其严格。比如:(1)“祖传秘方”、“传男不传女”、“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等等,都是这种技术封锁性的表现。(2)像北京玉雕、南京铜锣、杭州张小泉剪刀、常州梳蓖等的制作工艺,在以往无不严加保密。3.生产活动的神秘性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由于机遇的难觅和命运的多舛(chuan,命运的不顺遂,不幸),普遍比较迷信,他们往往求助于冥冥中神灵的佑护。因此,各类工匠的生产活动,大都具有神秘的性质,诸如对祖师的析祷和祭祀、语言和行为禁忌、行话和隐语等等。其目的,一是为了求得自身的安全;二是为了技术的保密;三是为了求得劳作的顺利和成功。至于通过祭祀希望能有较丰厚的收入,当然也在情理之中。二、商业民俗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64-67页。商业民俗,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集市集市是最古老最原始的交换方式。我国定时、定点的集市贸易,大约兴起于殷商时代。早期的集市贸易,建立在以己所有、换己所无的物物交换的基础之上,并不一定等价。比如:云南的苦聪人,直到解放前,还采取一种充分信赖的无言交易。他们把自己的猎物或兽皮置于通往集市的路边,然后躲进草丛观望等候。换取山货的商人便放置一些盐巴、布匹或衣物,取走苦聪人放置之物。待换货者走远之后,他们从草丛中走出,拿上放置的物品回家,至于数量多少、是否等价,他们从不计较。随着商品意识的增强和商业信息的沟通,人们逐渐认识到所交换的物品有数量和质量的差别,于是,原始的自然交换便逐步被等价交换所取代。初期的等价交换,往往以一定数量的物质为议价中介(标准),比如:在我国商业发展史上,贝壳和布帛都曾作为议价中介,甚至作为实物货币而存在过。定时、定点的集市,北方叫“集”,江南叫“市”,两广叫“墟”,云南叫“街子”,川黔叫“场”。过去,由于人们的购买力有限,这类集市就一个集镇而言并不是天天有,每月九集者最为普遍。相邻的镇子集贸时间必然错开,若甲镇逢一、四、七,则乙镇为二、五、八,丙镇为三、六、九。因此,人们把到这种有规律地变换时间和地点的集市去交易叫“跟集”、“赶集”或“赶场”、“赶会”。集市交易中最具民俗特点的是小商小贩们那各种各样的招徕顾客的叫卖声和敲击声以及出没在骡马市场和大宗交易中的“中人”(即掮(qian)客,俗称“牙子”;有些地方现在又称之为“经济人”)的活动。中人并无要买可卖之物,而是凭其经验和口才,协助双方成交,起一种“说合”的作用,并从中获取酬金。骡马市上的“牙子”,与交易双方总是在袖筒中捏指头议价,而从不说出钱数。这种交易方式被称为“袖里吞金”。(二)行商行商是一种流动性的交易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资金雄厚,长途跋涉,进行大宗交易的商队,如历史上往来于大西北丝绸之路上的骆驼商队、云贵高原的马帮商队等;另一类则是小本经营,挑担背筐,上山下乡,走街串巷的货郎小贩。其中,这些货郎小贩的民俗传承,以“市声”(又称“货声”,北京人叫“吆喝”)为最突出。市声分“叫卖声”和“敲击声”两种,目的皆在传递商品信息,招徕顾客。货郎、小贩们使用的敲击物,最常见的有拨浪鼓、小锣、梆子、铃档、竹板和串铁等,它们是市声的代替品,熟悉其声的居民,一听见某种敲击声,就知道是卖何物的来了。(三)坐商凡有固定的摊位和店铺,并有规定的营业时间和专营商品的,均称”坐商”,以大城镇的商业街最为集中。坐商的民俗传承,主要表现在幌子(“望子”)、字号牌匾、店堂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