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第04章细菌的遗传变异课件_第1页
微生物第04章细菌的遗传变异课件_第2页
微生物第04章细菌的遗传变异课件_第3页
微生物第04章细菌的遗传变异课件_第4页
微生物第04章细菌的遗传变异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章细菌的遗传变异医学院黄红莹

第5章细菌的遗传变异

遗传与变异细菌的遗传物质基因的转移与重组基因突变遗传变异的意义遗传与变异细菌的遗传物质形态结构变异抗原性变异菌落的变异毒力变异耐药性变异细菌的变异现象看我七十二变!形态结构变异细菌的变异现象看我七十二变!(一)形态结构的变异1.细菌的L型变异:因胞壁缺陷,而呈多形性。2.细菌的特殊结构变异:荚膜(肺炎链球菌)、芽胞(炭疽芽孢杆菌)、鞭毛(变形杆菌H-O变异)也可发生变异。(一)形态结构的变异(二)菌落变异细菌的菌落主要有光滑(smooth,S)型和粗糙(rough,R)型两种。S型菌落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经人工培养多次传代后菌落表面边为粗糙、干燥、边缘不整齐,称S—R变异。粗糙型菌落光滑型菌落(二)菌落变异细菌的菌落主要有光滑(smooth,S)型和粗(三)毒力变异毒力增强:无毒力的白喉棒状杆菌,不致病;感染了β-棒状噬菌体后变成溶原性细菌,获得产生白喉毒素的能力,引起白喉。毒力减弱:有毒菌株长期在人工培养基上传代培养,可使细菌的毒力减弱或消失。如卡介苗(BCG)。(三)毒力变异毒力增强:无毒力的白喉棒状杆菌,不致病;感染了

BCG:牛型结核杆菌(有毒株)

胆汁-甘油-马铃薯培养

13年,230次传代

减毒株(BCG)基因型变异:BCG表型变异:细菌L型BCG:牛型结核杆菌(有毒株)(四)耐药性变异

耐药性变异: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物由敏感变为耐药的变异。有些细菌还表现为多重耐药性。

从抗生素广泛应用以来,细菌对抗生素耐药的不断增长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趋势,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并成为当今医学上的重要问题。(四)耐药性变异耐药性变异: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物由基因型和表型变异的比较基因型变异表型变异基因结构变化未变可逆性不或极少可逆稳定性稳定不稳定环境影响涉及细菌数不受影响受影响个别全体基因型和表型变异的比较基因型变异表型变异基因结构变细菌染色体质粒噬菌体转位因子第一节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细菌染色体质粒噬菌体转位因子第一节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一)细菌染色体:dsDNA,3.2~5×106

bp复制快:105

bp/min

无组蛋白,无内含子,为连续基因单倍体:突变后更易表现(一)细菌染色体:dsDNA,3.2~5×106bp(二)质粒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能够自主复制并控制细菌某些生物学性状的环状闭合双链DNA。(二)质粒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能够自主医学上重要的质粒1.致育质粒(F质粒)编码细菌的性菌毛。2.耐药性质粒(R质粒)

编码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3.毒力质粒(Vi质粒)

编码与该菌致病性有关的毒力因子。4.细菌素质粒

(Col质粒)

编码细菌产生细菌素。医学上重要的质粒1.致育质粒(F质粒)编码细菌的性菌毛。质粒DNA的特征质粒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质粒赋予细菌某些性状特征;质粒可自行丢失与消除;质粒的转移性;质粒可分为相容性与不相容性两种。质粒DNA的特征质粒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

(三)噬菌体(phage)1.概念

是侵噬细菌或真菌的病毒特点:具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我很敬业,我很专一!

(三)噬菌体(phage)1.概念噬菌体吸附大肠杆菌示意图噬菌体吸附大肠杆菌示意图

2.噬菌体的形态与结构

基本形态:蝌蚪形、微球形和细杆形2.噬菌体的形态与结构头部核心:DNA或RNA衣壳:蛋白质尾部蛋白质与吸附宿主有关结构:头部结构:复制复制噬菌体感染细菌的结果溶菌性周期毒性噬菌体溶原性周期前噬菌体溶原性细菌温和噬菌体噬菌体感染细菌的结果溶菌性周期(四)转位因子转位因子:是存在于细菌染色体或质粒DNA分子上的一段特异性核苷酸序列片段,它能在DNA分子中移动,不断改变它们在基因组中的位置,能从一个基因组转移到另一基因组中。转位因子有二类:插入序列(IS)和转座子(Tn)。我是个活跃分子噢!(四)转位因子转位因子:是存在于细菌染色体或质粒DNA分子上1.插入序列(insertionsequence,IS)是最小的转位因子,长度不超过2kb,不携带任何已知与插入功能无关的基因区域,往往是插入后与插入点附近的序列共同起作用,可能是原细胞正常代谢的调节开关之一。

2.转座子(transposon,Tn)长度一般超过2kb,除携带与转位有关的基因外,还携带耐药性基因、抗金属基因、毒素基因及其他结构基因等。因此当Tn插入某一基因时,一方面可引起插入基因失活产生基因突变,另一方面可因带入耐药性基因而使细菌获得耐药性。转座子可能与细菌的多重耐药性有关。1.插入序列(insertionsequence,IS)

IS(insertionsequence):750~1550

bp

两端重复序列,与插入有关中心序列有转位酶基因

转座子Tn(transposon):2000~25000

bp

两端为IS中心序列有与转位无关基因如:毒素基因、耐药基因等转座子Tn(transposon):2000~25000常见的插入序列和转座子ISbpTn耐药或毒素基因IS1768Tn1AP(氨苄青霉素)IS21327Tn6Kan(卡那霉素)IS31300Tn10Tet(四环素)IS41426Tn551Em(红霉素)IS51195Tn681E.coliET(肠毒素)常见的插入序列和转座子ISbp3.转座噬菌体含有与转位功能有关的基因和反向重复序列,可随机整合到宿主菌染色体任何位置,导致宿主菌变异。3.转座噬菌体说了这么多,严重记不住!开开心吧!说了这么多,严重记不住!开开心吧!第二节细菌遗传变异的机制基因突变基因的转移与重组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第二节细菌遗传变异的机制基因突变基因的转移与重组转化接合转一基因突变与损伤后修复小突变(碱基置换;缺失;插入)

大突变(染色体畸变)(一)突变(mutation):是细菌遗传物质的结构发生突然而稳定的改变,导致细菌性状的遗传性变异。一基因突变与损伤后修复小突变(碱基置换;缺失;插入)突变(mutation)回复突变(backmutation):恢复原有性状的再次突变。自发突变(spontaneousmutation):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突变。诱变(inducedmutation):人为因素增加突变率。突变(mutation)回复突变(backmutation突变的分子机制(了解)小范围突变----点突变1.碱基置换:在DNA复制时,一对碱基为另一对所取代或换位。

----转换(transition)----嘌呤被嘌呤或嘧啶被嘧啶所取代。

----颠换(transversion)----嘌呤被嘧啶或嘧啶被嘌呤所取代。突变的分子机制(了解)小范围突变----点突变基因突变特点1.自发性和不对应性2.稀有性自然突变率极低。(10-6~10-9

)3.可诱发性4.独立性突变是随机的5.稳定性6.可逆性恢复原先的表型,但不一定是原先的基因型(抑制基因:基因内抑制、基因间抑制)。基因突变特点1.自发性和不对应性彷徨试验:随机的、非定向的突变是在接触噬菌体之前就已发生,噬菌体对突变仅起筛选而不是诱导作用。彷徨试验:随机的、非定向的突变是在接触噬影印试验(replicaplating)影印试验(replicaplating)突变型细菌及其分离:

耐药性突变型药敏试验营养缺陷突变型营养物质筛选条件致死性突变型温度敏感试验发酵阴性突变型乳糖发酵试验突变型细菌及其分离:重要的突变株1.营养缺陷型2.抗性突变株抗药性、抗紫外线、抗噬菌体3.条件之死突变型4.毒力突变型重要的突变株1.营养缺陷型DNA的损伤修复SOS诱导产生缺乏校对功能的DNA聚合酶,DNA复制时产生差错。DNA的损伤修复SOS诱导产生缺乏校对功能的DNA聚合酶,D基因转移(genetransfer):外源性的遗传物质由供体菌进入某受体菌细胞内的过程。基因重组(recombination):转移的基因与受体菌DNA整合在一起,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某些特性。细菌的基因转移和重组可通过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和细胞融合等方式进行。二、基因的转移和重组基因转移(genetransfer):二、基因的转移和重组转化(transformation):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DNA片段并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从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转化(transformation):艾弗里等人的实验不仅揭开了“格里菲斯之谜”,并且在世界上第一次证明基因就在DNA上。

OswaldTheodoreAvery

(1877~1955)艾弗里等人的实验不仅揭开了“格里菲斯之谜”,并且在世界上第一微生物第04章细菌的遗传变异课件转化的条件:(1)转化的DNA片段的分子量要小于1×107,最多不超过10~20个基因。(2)受体菌只有进入感受态时才能摄取外源DNA。转化的条件:影响因素:供受菌基因型:同源性;亲缘关系近,转化率高感受态(competence):生理活动过程中摄取转化因子的最佳时期环境因素:Mg2+、Ca2+等可促进转化影响因素:感受态的细菌:①表面有一种吸附DNA的受体;②感受态细菌一般出现在对数生长期的后期(维持几分钟至3~4h)。细菌的感受态可用人工诱导的转化程序形成。人工感受态的转化系统最适用于质粒和噬菌体的DNA。感受态的细菌:转导(transduction)噬菌体媒介将供菌DNA转给受菌分普遍性转导和局限性转导转导(transduction)普遍性转导(generalizedtransduction)普遍性转导(generalizedtransductio完全转导外源性DNA片段与受体菌的染色体整合,并随染色体而传代,称完全转导流产转导外源性DNA片段游离在胞质中,既不能与受体菌染色体整合,也不能自身复制,称为流产转导

完全转导细菌的遗传与变异细菌的遗传与变异细菌的遗传与变异细菌的遗传与变异局限性转导:温和性噬菌体脱落错误:前噬菌体及两边的细菌DNA转导性噬菌体:噬菌体DNA及细菌DNA局限性转导:温和性噬菌体脱落错误:前噬菌体及两边的细菌D普遍性转导与局限性转导的区别区别要点普遍性转导局限性转导转导的遗传物质供体菌染色体DNA任何部位或质粒供体菌DNA的特定部位转导的后果完全转导或流产转导受体菌获得供体菌DNA特定部位的遗传特性转导频率受体菌的10-7转导频率较普遍转导增加1000倍(10-4)普遍性转导与局限性转导的区别区别要点普遍性转导局限性转导转导接合(conjugation)通过性菌毛将供菌DNA转给受体菌,受体菌获得供体菌性状接合(conjugation)接合性质粒F质粒、R质粒、Col质粒、毒力质粒等。(1)F质粒接合性质粒F质粒、R质粒、Col质粒、毒力质粒等。高频重组菌(Highfrequencyrecombinant,Hfr):F质粒能稳定地被整合到染色体所形成的细菌。HfrF-HfrF-HfrF-HfrF-高频重组菌(HighfrequencyrecombinHfr接合F-菌F-菌(接合状态可自发解离或受外界因素影响中断,很难获完整F质粒)从Hfr菌中染色体上脱离下来的F质粒有时会携带相邻的染色体基因或DNA片段,称为F’质粒(该菌被称为F’菌)。F+菌、Hfr、F’三种菌都有性菌毛,均可通过接合方式进行基因的转移。

Ames试验:Hfr接合F-菌F-菌(接合状态可自发解离或受外界(2)R质粒的接合细菌的耐药性与耐药性的基因突变及R质粒的接合转移等有关。R质粒有耐药传递因子(RTF)和耐药决定子(r)两部分组成。RTF功能与F质粒相似,R决定子能编码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2)R质粒的接合细菌的耐药性与耐药性的基因突变及R质粒的Tn9Tn21Tn10Tn8RTFRdeterminant

R因子的结构R质粒决定耐药的机制:使细菌产生灭活抗生素的酶类R质粒控制细菌改变药物作用的靶部位R质粒可控制细菌细胞对药物的通透性Tn9Tn21Tn10Tn8RTFRdetermi溶原性转换(lysogenicconversion)

噬菌体DNA与菌染色体整合

受菌获得新的性状

如白喉杆菌:β-噬菌体-外毒素基因

不产毒白喉杆菌产毒白喉杆菌溶原性转换(lysogenicconversion)原生质体融合(cellfusion)

是两种不同的细菌(或细胞)失去细胞壁成为原生质体后相互融合成一个重组体的过程,也称原生质体融合(protoplastfusion)或基因转输(genetictransfusion)。原生质体融合(cellfusion)是两种不同的细菌(或第三节细菌遗传变异的应用在细菌分类学上的应用在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中的应用在测定致癌物质中的应用诱变剂在临床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在流行病学中的应用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第三节细菌遗传变异的应用在细菌分类学上的应用诊断困难

H→O变异:如伤寒沙门菌鞭毛

S→R变异:消失荚膜或多糖抗原性改变毒力下降,生化反应改变治疗困难:耐药预防:BCG细菌遗传变异的应用诊断困难细菌遗传变异的应用致癌物测定致癌物测定基因工程载体:质粒,噬菌体工程菌和酶:限制性内切酶,连接酶选择目的基因,细菌中表达,如胰岛素、白介素、干扰素等基因工程疫苗基因工程载体:质粒,噬菌体思考题1.参与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有哪些?2.什么是质粒?有哪些特性?3.什么是噬菌体?感染细菌后与细菌的关系如何?什么是转导噬菌体?可引起那些转导?4.什么是转位因子?分为哪几类?有什么作用?思考题1.参与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有哪些?思考题5.什么是突变?有哪些重要特点?影印试验验证何种理论?医学上有哪些重要的突变型?6.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的类型及其主要差异?7.何谓BCG、transposon(Tn)、R质粒、Hfr和Ames试验?8.细菌的遗传变异的实际应用有哪些?思考题5.什么是突变?有哪些重要特点?影印试验验证何种理第5章细菌的遗传变异医学院黄红莹

第5章细菌的遗传变异

遗传与变异细菌的遗传物质基因的转移与重组基因突变遗传变异的意义遗传与变异细菌的遗传物质形态结构变异抗原性变异菌落的变异毒力变异耐药性变异细菌的变异现象看我七十二变!形态结构变异细菌的变异现象看我七十二变!(一)形态结构的变异1.细菌的L型变异:因胞壁缺陷,而呈多形性。2.细菌的特殊结构变异:荚膜(肺炎链球菌)、芽胞(炭疽芽孢杆菌)、鞭毛(变形杆菌H-O变异)也可发生变异。(一)形态结构的变异(二)菌落变异细菌的菌落主要有光滑(smooth,S)型和粗糙(rough,R)型两种。S型菌落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经人工培养多次传代后菌落表面边为粗糙、干燥、边缘不整齐,称S—R变异。粗糙型菌落光滑型菌落(二)菌落变异细菌的菌落主要有光滑(smooth,S)型和粗(三)毒力变异毒力增强:无毒力的白喉棒状杆菌,不致病;感染了β-棒状噬菌体后变成溶原性细菌,获得产生白喉毒素的能力,引起白喉。毒力减弱:有毒菌株长期在人工培养基上传代培养,可使细菌的毒力减弱或消失。如卡介苗(BCG)。(三)毒力变异毒力增强:无毒力的白喉棒状杆菌,不致病;感染了

BCG:牛型结核杆菌(有毒株)

胆汁-甘油-马铃薯培养

13年,230次传代

减毒株(BCG)基因型变异:BCG表型变异:细菌L型BCG:牛型结核杆菌(有毒株)(四)耐药性变异

耐药性变异: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物由敏感变为耐药的变异。有些细菌还表现为多重耐药性。

从抗生素广泛应用以来,细菌对抗生素耐药的不断增长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趋势,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并成为当今医学上的重要问题。(四)耐药性变异耐药性变异: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物由基因型和表型变异的比较基因型变异表型变异基因结构变化未变可逆性不或极少可逆稳定性稳定不稳定环境影响涉及细菌数不受影响受影响个别全体基因型和表型变异的比较基因型变异表型变异基因结构变细菌染色体质粒噬菌体转位因子第一节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细菌染色体质粒噬菌体转位因子第一节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一)细菌染色体:dsDNA,3.2~5×106

bp复制快:105

bp/min

无组蛋白,无内含子,为连续基因单倍体:突变后更易表现(一)细菌染色体:dsDNA,3.2~5×106bp(二)质粒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能够自主复制并控制细菌某些生物学性状的环状闭合双链DNA。(二)质粒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能够自主医学上重要的质粒1.致育质粒(F质粒)编码细菌的性菌毛。2.耐药性质粒(R质粒)

编码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3.毒力质粒(Vi质粒)

编码与该菌致病性有关的毒力因子。4.细菌素质粒

(Col质粒)

编码细菌产生细菌素。医学上重要的质粒1.致育质粒(F质粒)编码细菌的性菌毛。质粒DNA的特征质粒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质粒赋予细菌某些性状特征;质粒可自行丢失与消除;质粒的转移性;质粒可分为相容性与不相容性两种。质粒DNA的特征质粒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

(三)噬菌体(phage)1.概念

是侵噬细菌或真菌的病毒特点:具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我很敬业,我很专一!

(三)噬菌体(phage)1.概念噬菌体吸附大肠杆菌示意图噬菌体吸附大肠杆菌示意图

2.噬菌体的形态与结构

基本形态:蝌蚪形、微球形和细杆形2.噬菌体的形态与结构头部核心:DNA或RNA衣壳:蛋白质尾部蛋白质与吸附宿主有关结构:头部结构:复制复制噬菌体感染细菌的结果溶菌性周期毒性噬菌体溶原性周期前噬菌体溶原性细菌温和噬菌体噬菌体感染细菌的结果溶菌性周期(四)转位因子转位因子:是存在于细菌染色体或质粒DNA分子上的一段特异性核苷酸序列片段,它能在DNA分子中移动,不断改变它们在基因组中的位置,能从一个基因组转移到另一基因组中。转位因子有二类:插入序列(IS)和转座子(Tn)。我是个活跃分子噢!(四)转位因子转位因子:是存在于细菌染色体或质粒DNA分子上1.插入序列(insertionsequence,IS)是最小的转位因子,长度不超过2kb,不携带任何已知与插入功能无关的基因区域,往往是插入后与插入点附近的序列共同起作用,可能是原细胞正常代谢的调节开关之一。

2.转座子(transposon,Tn)长度一般超过2kb,除携带与转位有关的基因外,还携带耐药性基因、抗金属基因、毒素基因及其他结构基因等。因此当Tn插入某一基因时,一方面可引起插入基因失活产生基因突变,另一方面可因带入耐药性基因而使细菌获得耐药性。转座子可能与细菌的多重耐药性有关。1.插入序列(insertionsequence,IS)

IS(insertionsequence):750~1550

bp

两端重复序列,与插入有关中心序列有转位酶基因

转座子Tn(transposon):2000~25000

bp

两端为IS中心序列有与转位无关基因如:毒素基因、耐药基因等转座子Tn(transposon):2000~25000常见的插入序列和转座子ISbpTn耐药或毒素基因IS1768Tn1AP(氨苄青霉素)IS21327Tn6Kan(卡那霉素)IS31300Tn10Tet(四环素)IS41426Tn551Em(红霉素)IS51195Tn681E.coliET(肠毒素)常见的插入序列和转座子ISbp3.转座噬菌体含有与转位功能有关的基因和反向重复序列,可随机整合到宿主菌染色体任何位置,导致宿主菌变异。3.转座噬菌体说了这么多,严重记不住!开开心吧!说了这么多,严重记不住!开开心吧!第二节细菌遗传变异的机制基因突变基因的转移与重组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第二节细菌遗传变异的机制基因突变基因的转移与重组转化接合转一基因突变与损伤后修复小突变(碱基置换;缺失;插入)

大突变(染色体畸变)(一)突变(mutation):是细菌遗传物质的结构发生突然而稳定的改变,导致细菌性状的遗传性变异。一基因突变与损伤后修复小突变(碱基置换;缺失;插入)突变(mutation)回复突变(backmutation):恢复原有性状的再次突变。自发突变(spontaneousmutation):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突变。诱变(inducedmutation):人为因素增加突变率。突变(mutation)回复突变(backmutation突变的分子机制(了解)小范围突变----点突变1.碱基置换:在DNA复制时,一对碱基为另一对所取代或换位。

----转换(transition)----嘌呤被嘌呤或嘧啶被嘧啶所取代。

----颠换(transversion)----嘌呤被嘧啶或嘧啶被嘌呤所取代。突变的分子机制(了解)小范围突变----点突变基因突变特点1.自发性和不对应性2.稀有性自然突变率极低。(10-6~10-9

)3.可诱发性4.独立性突变是随机的5.稳定性6.可逆性恢复原先的表型,但不一定是原先的基因型(抑制基因:基因内抑制、基因间抑制)。基因突变特点1.自发性和不对应性彷徨试验:随机的、非定向的突变是在接触噬菌体之前就已发生,噬菌体对突变仅起筛选而不是诱导作用。彷徨试验:随机的、非定向的突变是在接触噬影印试验(replicaplating)影印试验(replicaplating)突变型细菌及其分离:

耐药性突变型药敏试验营养缺陷突变型营养物质筛选条件致死性突变型温度敏感试验发酵阴性突变型乳糖发酵试验突变型细菌及其分离:重要的突变株1.营养缺陷型2.抗性突变株抗药性、抗紫外线、抗噬菌体3.条件之死突变型4.毒力突变型重要的突变株1.营养缺陷型DNA的损伤修复SOS诱导产生缺乏校对功能的DNA聚合酶,DNA复制时产生差错。DNA的损伤修复SOS诱导产生缺乏校对功能的DNA聚合酶,D基因转移(genetransfer):外源性的遗传物质由供体菌进入某受体菌细胞内的过程。基因重组(recombination):转移的基因与受体菌DNA整合在一起,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某些特性。细菌的基因转移和重组可通过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和细胞融合等方式进行。二、基因的转移和重组基因转移(genetransfer):二、基因的转移和重组转化(transformation):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DNA片段并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从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转化(transformation):艾弗里等人的实验不仅揭开了“格里菲斯之谜”,并且在世界上第一次证明基因就在DNA上。

OswaldTheodoreAvery

(1877~1955)艾弗里等人的实验不仅揭开了“格里菲斯之谜”,并且在世界上第一微生物第04章细菌的遗传变异课件转化的条件:(1)转化的DNA片段的分子量要小于1×107,最多不超过10~20个基因。(2)受体菌只有进入感受态时才能摄取外源DNA。转化的条件:影响因素:供受菌基因型:同源性;亲缘关系近,转化率高感受态(competence):生理活动过程中摄取转化因子的最佳时期环境因素:Mg2+、Ca2+等可促进转化影响因素:感受态的细菌:①表面有一种吸附DNA的受体;②感受态细菌一般出现在对数生长期的后期(维持几分钟至3~4h)。细菌的感受态可用人工诱导的转化程序形成。人工感受态的转化系统最适用于质粒和噬菌体的DNA。感受态的细菌:转导(transduction)噬菌体媒介将供菌DNA转给受菌分普遍性转导和局限性转导转导(transduction)普遍性转导(generalizedtransduction)普遍性转导(generalizedtransductio完全转导外源性DNA片段与受体菌的染色体整合,并随染色体而传代,称完全转导流产转导外源性DNA片段游离在胞质中,既不能与受体菌染色体整合,也不能自身复制,称为流产转导

完全转导细菌的遗传与变异细菌的遗传与变异细菌的遗传与变异细菌的遗传与变异局限性转导:温和性噬菌体脱落错误:前噬菌体及两边的细菌DNA转导性噬菌体:噬菌体DNA及细菌DNA局限性转导:温和性噬菌体脱落错误:前噬菌体及两边的细菌D普遍性转导与局限性转导的区别区别要点普遍性转导局限性转导转导的遗传物质供体菌染色体DNA任何部位或质粒供体菌DNA的特定部位转导的后果完全转导或流产转导受体菌获得供体菌DNA特定部位的遗传特性转导频率受体菌的10-7转导频率较普遍转导增加1000倍(10-4)普遍性转导与局限性转导的区别区别要点普遍性转导局限性转导转导接合(conjugation)通过性菌毛将供菌DNA转给受体菌,受体菌获得供体菌性状接合(conjugation)接合性质粒F质粒、R质粒、Col质粒、毒力质粒等。(1)F质粒接合性质粒F质粒、R质粒、Col质粒、毒力质粒等。高频重组菌(Highfrequencyrecombinant,Hfr):F质粒能稳定地被整合到染色体所形成的细菌。HfrF-HfrF-HfrF-HfrF-高频重组菌(HighfrequencyrecombinHfr接合F-菌F-菌(接合状态可自发解离或受外界因素影响中断,很难获完整F质粒)从Hfr菌中染色体上脱离下来的F质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