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十四中学教育集团2022年中考数学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湖北省黄石市十四中学教育集团2022年中考数学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湖北省黄石市十四中学教育集团2022年中考数学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湖北省黄石市十四中学教育集团2022年中考数学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湖北省黄石市十四中学教育集团2022年中考数学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中考数学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0.0000025m)的颗粒物,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将25微米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米.A.25×10﹣7B.2.5×10﹣6C.0.25×10﹣5D.2.5×10﹣5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x+y)2=x2+y2 B.(-xy2)3=-x3y6C.x6÷x3=x2 D.=23.如图,等腰△ABC的底边BC与底边上的高AD相等,高AD在数轴上,其中点A,D分别对应数轴上的实数﹣2,2,则AC的长度为()A.2 B.4 C.2 D.44.统计学校排球队员的年龄,发现有12、13、14、15等四种年龄,统计结果如下表:年龄(岁)12131415人数(个)2468根据表中信息可以判断该排球队员年龄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为()A.13、15、14 B.14、15、14 C.13.5、15、14 D.15、15、155.若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则四边形一定是()A.矩形 B.菱形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 D.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6.如图,在菱形纸片ABCD中,AB=4,∠A=60°,将菱形纸片翻折,使点A落在CD的中点E处,折痕为FG,点F、G分别在边AB、AD上.则sin∠AFG的值为()A. B. C. D.7.不等式组中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 B.C. D.8.如图,把一张矩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点A落在CD边上的点A′处,点B落在点B′处,若∠2=40°,则图中∠1的度数为()A.115° B.120° C.130° D.140°9.如图,已知反比函数的图象过Rt△ABO斜边OB的中点D,与直角边AB相交于C,连结AD、OC,若△ABO的周长为,AD=2,则△ACO的面积为()A. B.1 C.2 D.410.比较4,,的大小,正确的是()A.4<< B.4<<C.<4< D.<<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把抛物线y=x2﹣2x+3沿x轴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解析式为.12.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为1∶4,则这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是__________.13.不等式组的最小整数解是_____.14.如果当a≠0,b≠0,且a≠b时,将直线y=ax+b和直线y=bx+a称为一对“对偶直线”,把它们的公共点称为该对“对偶直线”的“对偶点”,那么请写出“对偶点”为(1,4)的一对“对偶直线”:______.15.如图,在△ABC中,∠C=90°,BC=16cm,AC=12cm,点P从点B出发,沿BC以2cm/s的速度向点C移动,点Q从点C出发,以1cm/s的速度向点A移动,若点P、Q分别从点B、C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为ts,当t=__________时,△CPQ与△CBA相似.16.已知一个菱形的边长为5,其中一条对角线长为8,则这个菱形的面积为_____.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17.(8分)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1)x-(2m+3)=1.(1)求证: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写出一个m的值,并求出此时方程的根.18.(8分)如图,在中,,垂足为D,点E在BC上,,垂足为,试判断DG与B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19.(8分)在中,,BD为AC边上的中线,过点C作于点E,过点A作BD的平行线,交CE的延长线于点F,在AF的延长线上截取,连接BG,DF.求证:;求证:四边形BDFG为菱形;若,,求四边形BDFG的周长.20.(8分)海中有一个小岛P,它的周围18海里内有暗礁,渔船跟踪鱼群由西向东航行,在点A测得小岛P在北偏东60°方向上,航行12海里到达B点,这时测得小岛P在北偏东45°方向上.如果渔船不改变航线继续向东航行,有没有触礁危险?请说明理由.21.(8分)已知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AC是⊙O的直径,DE⊥AB,垂足为E(1)延长DE交⊙O于点F,延长DC,FB交于点P,如图1.求证:PC=PB;(2)过点B作BG⊥AD,垂足为G,BG交DE于点H,且点O和点A都在DE的左侧,如图2.若AB=,DH=1,∠OHD=80°,求∠BDE的大小.22.(10分)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E,AD=DC,DC2=DE•DB,求证:(1)△BCE∽△ADE;(2)AB•BC=BD•BE.23.(12分)“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某校举办了首届“中国诗词大会”,经选拔后有50名学生参加决赛,这50名学生同时默写50首古诗词,若每正确默写出一首古诗词得2分,根据测试成绩绘制出部分频数分布表和部分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表:请结合图表完成下列各题:(1)①表中a的值为,中位数在第组;②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2)若测试成绩不低于80分为优秀,则本次测试的优秀率是多少?(3)第5组10名同学中,有4名男同学,现将这10名同学平均分成两组进行对抗练习,且4名男同学每组分两人,求小明与小强两名男同学能分在同一组的概率.组别成绩x分频数(人数)第1组50≤x<606第2组60≤x<708第3组70≤x<8014第4组80≤x<90a第5组90≤x<1001024.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c)x2+2bx+(a﹣c)=0,其中a、b、c分别为△ABC三边的长.如果x=﹣1是方程的根,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如果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如果△ABC是等边三角形,试求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B【解析】

由科学计数法的概念表示出0.0000025即可.【详解】0.0000025=2.5×10﹣6.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科学计数法,熟记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2、D【解析】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积的乘方法则、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和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计算,判断即可.详解:(x+y)2=x2+2xy+y2,A错误;(-xy2)3=-x3y6,B错误;x6÷x3=x3,C错误;==2,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完全平方公式、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以及算术平方根的计算,掌握完全平方公式、积的乘方法则、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和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3、C【解析】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解答即可.【详解】解:∵点A,D分别对应数轴上的实数﹣2,2,∴AD=4,∵等腰△ABC的底边BC与底边上的高AD相等,∴BC=4,∴CD=2,在Rt△ACD中,AC=,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注意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熟练运用勾股定理.4、B【解析】

根据加权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计算方法求解即可.【详解】,15出现了8次,出现的次数最多,故众数是15,从小到大排列后,排在10、11两个位置的数是14,14,故中位数是14.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数据x1、x2、……、xn的加权平均数:(其中w1、w2、……、wn分别为x1、x2、……、xn的权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5、C【解析】【分析】如图,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得到EH∥FG,EH=FG,EF=BD,则可得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若平行四边形EFGH是菱形,则可有EF=EH,由此即可得到答案.【点睛】如图,∵E,F,G,H分别是边AD,DC,CB,AB的中点,∴EH=AC,EH∥AC,FG=AC,FG∥AC,EF=BD,∴EH∥FG,EH=FG,∴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假设AC=BD,∵EH=AC,EF=BD,则EF=EH,∴平行四边形EFGH是菱形,即只有具备AC=BD即可推出四边形是菱形,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中点四边形,涉及到菱形的判定,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等知识,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性质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6、B【解析】

如图:过点E作HE⊥AD于点H,连接AE交GF于点N,连接BD,BE.由题意可得:DE=1,∠HDE=60°,△BCD是等边三角形,即可求DH的长,HE的长,AE的长,

NE的长,EF的长,则可求sin∠AFG的值.【详解】解:如图:过点E作HE⊥AD于点H,连接AE交GF于点N,连接BD,BE.

∵四边形ABCD是菱形,AB=4,∠DAB=60°,

∴AB=BC=CD=AD=4,∠DAB=∠DCB=60°,DC∥AB

∴∠HDE=∠DAB=60°,

∵点E是CD中点

∴DE=CD=1

在Rt△DEH中,DE=1,∠HDE=60°

∴DH=1,HE=

∴AH=AD+DH=5

在Rt△AHE中,AE==1

∴AN=NE=,AE⊥GF,AF=EF

∵CD=BC,∠DCB=60°

∴△BCD是等边三角形,且E是CD中点

∴BE⊥CD,

∵BC=4,EC=1

∴BE=1

∵CD∥AB

∴∠ABE=∠BEC=90°

在Rt△BEF中,EF1=BE1+BF1=11+(AB-EF)1.

∴EF=由折叠性质可得∠AFG=∠EFG,

∴sin∠EFG=sin∠AFG=,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问题,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添加恰当的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线段长度是本题的关键.7、B【解析】由①得,x<3,由②得,x≥1,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3,在数轴上表示为:,故选B.8、A【解析】解:∵把一张矩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点A落在CD边上的点A′处,点B落在点B′处,∴∠BFE=∠EFB',∠B'=∠B=90°.∵∠2=40°,∴∠CFB'=50°,∴∠1+∠EFB'﹣∠CFB'=180°,即∠1+∠1﹣50°=180°,解得:∠1=115°,故选A.9、A【解析】

在直角三角形AOB中,由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OB的长,根据周长求出直角边之和,设其中一直角边AB=x,表示出OA,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与OA的长,过D作DE垂直于x轴,得到E为OA中点,求出OE的长,在直角三角形DOE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DE的长,利用反比例函数k的几何意义求出k的值,确定出三角形AOC面积即可.【详解】在Rt△AOB中,AD=2,AD为斜边OB的中线,∴OB=2AD=4,由周长为4+2,得到AB+AO=2,设AB=x,则AO=2-x,根据勾股定理得:AB2+OA2=OB2,即x2+(2-x)2=42,整理得:x2-2x+4=0,解得x1=+,x2=-,∴AB=+,OA=-,过D作DE⊥x轴,交x轴于点E,可得E为AO中点,∴OE=OA=(-)(假设OA=+,与OA=-,求出结果相同),在Rt△DEO中,利用勾股定理得:DE==(+)),∴k=-DE•OE=-(+))×(-))=1.∴S△AOC=DE•OE=,故选A.【点睛】本题属于反比例函数综合题,涉及的知识有: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性质,三角形面积求法,以及反比例函数k的几何意义,熟练掌握反比例的图象与性质是解本题关键.10、C【解析】

根据4=<且4=>进行比较【详解】解:易得:4=<且4=>,所以<4<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开平方开立方运算。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y=(x﹣3)2+2【解析】

根据题意易得新抛物线的顶点,根据顶点式及平移前后二次项的系数不变可得新抛物线的解析式.【详解】解:y=x2﹣2x+3=(x﹣1)2+2,其顶点坐标为(1,2).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的顶点坐标为(3,2),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是y=(x﹣3)2+2,故答案为:y=(x﹣3)2+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要求熟练掌握平移的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12、【解析】试题分析:∵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为1:4,∴这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为1:1,∴这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是1:1,故答案为1:1.考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3、-1【解析】分析:先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不等式①得:x>-3,解不等式②得:x≤1,∴不等式组的解集为-3<x≤1,∴不等式组的最小整数解是-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不等式组的整数解,能根据不等式的解集得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是解此题的关键.14、【解析】

把(1,4)代入两函数表达式可得:a+b=4,再根据“对偶直线”的定义,即可确定a、b的值.【详解】把(1,4)代入得:a+b=4又因为,,且,所以当a=1是b=3所以“对偶点”为(1,4)的一对“对偶直线”可以是: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为新定义题型,关键是理解新定义,并按照新定义的要求解答.15、4.8或【解析】

根据题意可分两种情况,①当CP和CB是对应边时,△CPQ∽△CBA与②CP和CA是对应边时,△CPQ∽△CAB,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分别求出时间t即可.【详解】①CP和CB是对应边时,△CPQ∽△CBA,所以=,即=,解得t=4.8;②CP和CA是对应边时,△CPQ∽△CAB,所以=,即=,解得t=.综上所述,当t=4.8或时,△CPQ与△CBA相似.【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分情况讨论.16、1【解析】试题解析:如图,∵菱形ABCD中,BD=8,AB=5,∴AC⊥BD,OB=BD=4,∴OA==3,∴AC=2OA=6,∴这个菱形的面积为:AC•BD=×6×8=1.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17、(1)见解析;(2)x1=1,x2=2【解析】

(1)根据根的判别式列出关于m的不等式,求解可得;(2)取m=-2,代入原方程,然后解方程即可.【详解】解:(1)根据题意,△=(m-1)2-4[-(2m+2)]=m2+6m+12=(m+2)2+4,∵(m+2)2+4>1,∴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当m=-2时,由原方程得:x2-4x+2=1.整理,得(x-1)(x-2)=1,解得x1=1,x2=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根的判别式与韦达定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1(a≠1)的根与△=b2-4ac有如下关系:①当△>1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两个实数根;②当△=1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两个实数根;③当△<1时,方程无实数根.18、DG∥BC,理由见解析【解析】

由垂线的性质得出CD∥EF,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2=∠DCE,再由已知条件得出∠1=∠DCE,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DG∥BC,理由如下:

∵CD⊥AB,EF⊥AB,

∴CD∥EF,

∴∠2=∠DCE,

∵∠1=∠2,

∴∠1=∠DCE,

∴DG∥BC.【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证明∠1=∠DCE是解题关键.19、(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1【解析】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到,再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得证,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判定四边形BDFG为平行四边形,再利用得结论即可得证,设,则,利用菱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得到CF、AF和AC之间的关系,解出x即可.【详解】证明:,,,又为AC的中点,,又,,证明:,,四边形BDFG为平行四边形,又,四边形BDFG为菱形,解:设,则,,在中,,解得:,舍去,,菱形BDFG的周长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勾股定理等知识,正确掌握这些定义性质及判定并结合图形作答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0、有触礁危险,理由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过点P作PD⊥AC于D,在Rt△PBD和Rt△PAD中,根据三角函数AD,BD就可以用PD表示出来,根据AB=12海里,就得到一个关于PD的方程,求得PD.从而可以判断如果渔船不改变航线继续向东航行,有没有触礁危险.试题解析:有触礁危险.理由:过点P作PD⊥AC于D.设PD为x,在Rt△PBD中,∠PBD=90°-45°=45°.∴BD=PD=x.在Rt△PAD中,∵∠PAD=90°-60°=30°∴AD=∵AD=AB+BD∴x=12+x∴x=∵6(+1)<18∴渔船不改变航线继续向东航行,有触礁危险.【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直角三角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前提和关键.21、(1)详见解析;(2)∠BDE=20°.【解析】

(1)根据已知条件易证BC∥DF,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F=∠PBC;再利用同角的补角相等证得∠F=∠PCB,所以∠PBC=∠PCB,由此即可得出结论;(2)连接OD,先证明四边形DHBC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BC=DH=1,在Rt△ABC中,用锐角三角函数求出∠ACB=60°,进而判断出DH=OD,求出∠ODH=20°,再求得∠NOH=∠DOC=40°,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OAD=∠DOC=20°,最后根据圆周角定理及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1)如图1,∵AC是⊙O的直径,∴∠ABC=90°,∵DE⊥AB,∴∠DEA=90°,∴∠DEA=∠ABC,∴BC∥DF,∴∠F=∠PBC,∵四边形BCDF是圆内接四边形,∴∠F+∠DCB=180°,∵∠PCB+∠DCB=180°,∴∠F=∠PCB,∴∠PBC=∠PCB,∴PC=PB;(2)如图2,连接OD,∵AC是⊙O的直径,∴∠ADC=90°,∵BG⊥AD,∴∠AGB=90°,∴∠ADC=∠AGB,∴BG∥DC,∵BC∥DE,∴四边形DHBC是平行四边形,∴BC=DH=1,在Rt△ABC中,AB=,tan∠ACB=,∴∠ACB=60°,∴BC=AC=OD,∴DH=OD,在等腰△DOH中,∠DOH=∠OHD=80°,∴∠ODH=20°,设DE交AC于N,∵BC∥DE,∴∠ONH=∠ACB=60°,∴∠NOH=180°﹣(∠ONH+∠OHD)=40°,∴∠DOC=∠DOH﹣∠NOH=40°,∵OA=OD,∴∠OAD=∠DOC=20°,∴∠CBD=∠OAD=20°,∵BC∥DE,∴∠BDE=∠CBD=20°.【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点,解决第(2)问,作出辅助线,求得∠ODH=20°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2、(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

(1)由∠DAC=∠DCA,对顶角∠AED=∠BEC,可证△BCE∽△ADE.(2)根据相似三角形判定得出△ADE∽△BDA,进而得出△BCE∽△BDA,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证明:(1)∵AD=DC,∴∠DAC=∠DCA,∵DC2=DE•DB,∴=,∵∠CDE=∠BDC,∴△CDE∽△BDC,∴∠DCE=∠DBC,∴∠DAE=∠EBC,∵∠AED=∠BEC,∴△BCE∽△ADE,(2)∵DC2=DE•DB,AD=DC∴AD2=DE•DB,同法可得△ADE∽△BDA,∴∠DAE=∠ABD=∠EBC,∵△BCE∽△ADE,∴∠ADE=∠BCE,∴△BC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