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一遍过专题34生活中两种常见有机物基本营养物质(含解析)_第1页
(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一遍过专题34生活中两种常见有机物基本营养物质(含解析)_第2页
(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一遍过专题34生活中两种常见有机物基本营养物质(含解析)_第3页
(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一遍过专题34生活中两种常见有机物基本营养物质(含解析)_第4页
(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一遍过专题34生活中两种常见有机物基本营养物质(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6专题34生活中两种常见有机物基本营养物质1.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乙酯,反应温度为115~125℃,反应装置如图。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A.不能用水浴加热B.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C.提纯乙酸乙酯需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D.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乙醇的转化率【答案】C【解析】A项、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反应需要反应温度为115~125℃,而水浴加热适合温度低于100℃的反应,不能用水浴加热,故A正确;B项、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时,反应物乙酸和乙醇易挥发,可在反应装置中安装长玻璃管或冷凝回管起冷凝回流作用,防止反应物损耗,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故B正确;C项、在强碱性条件下酯易水解,纯乙酸乙酯不能用NaOH溶液洗涤,可用饱和Na2CO3溶液洗涤,故C错误;D项、从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可知,增大反应物乙酸的量,平衡正反应方向移动,可提高另一种反应物乙醇的转化率,故D正确。2.实验室用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甲试管中先加浓硫酸,再加乙醇和乙酸B.乙试管中导管不伸入液面下,是为了防止倒吸C.加入过量乙酸,可使乙醇完全转化为乙酸乙酯D.实验完毕,可将乙酸乙酯从混合物中过滤出来【答案】B【解析】A.向甲试管中先加乙醇,再加浓硫酸,待溶液冷却后在加入乙酸,A错误;B.乙试管中导管不伸入液面下,这既可以防止倒吸现象的发生,又可以溶解乙醇、反应消耗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B正确;C.加入过量乙酸,可提高乙醇的溶解度,但由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因此不能使乙醇完全转化为乙酸乙酯,C错误;D.乙酸乙酯是不溶液水的液体物质,因此实验完毕,可将乙酸乙酯从混合物中通过分液分离出来,D错误。3.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实验结论A.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氧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B.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C.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答案】A【解析】A.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氧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说明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A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B.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但两者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故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的活性不同,B由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C.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说明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的酸性,C由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中含有HCl和一氯甲烷两种气态产物,该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由于HCl的水溶液显强酸性,故不能证明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D由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4.下列实验内容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内容A鉴别乙醇与乙醛B比较乙酸、碳酸、苯酚的酸性C说明烃基对羟基上氢原子活性的影响D说明苯环对取代基上氢原子活性的影响【答案】C【解析】A.K2Cr2O7具有强的氧化性,可以氧化乙醇与乙醛,从而使溶液变为绿色,因此不能鉴别乙醇与乙醛,A错误;B.乙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水溶液中由于CH3COO-水解而使溶液显碱性,因此向该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可以溶解,不能证明酸性乙酸比碳酸强,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气体,CO2、H2O、苯酚钠反应,产生苯酚和NaHCO3,由于在室温下苯酚在水中溶解度不大,因此可以看到溶液变浑浊,因此只能证明酸性H2CO3>苯酚,但不能证明酸性乙酸>H2CO3,B错误;C.乙醇与Na反应不如水与Na反应剧烈,可以证明烃基对羟基上氢原子活性的影响,C正确;D.苯与溴水不能反应,而苯酚与浓溴水会发生取代反应产生三溴苯酚白色沉淀,证明羟基使苯环更活泼,不能说明苯环对取代基上氢原子活性的影响,D错误。5.下列有机反应中,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1-氯丁烷与乙醇、氢氧化钾共热B.油脂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制肥皂C.乙醇与浓氢溴酸混合加热D.苯与浓硫酸、浓硝酸混合,温度保持在50-60℃【答案】A【解析】A.1-氯丁烷与乙醇、氢氧化钾共热生成1-丁烯、氯化钾、水,为消去反应,A项错误;B.油脂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制高级脂肪酸盐与甘油,为取代反应,B项正确;C.乙醇与浓氢溴酸混合加热生成溴乙烷和水,为取代反应,C项正确;D.苯与浓硫酸、浓硝酸混合,温度保持在50-60℃生成硝基苯和水,为取代反应,D项正确。6.有机物A分子式为C2H4,可发生以下系列转化,已知B、D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有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75%的B溶液常用以医疗消毒B.由物质A到物质B发生的是加成反应C.物质B、D和E可以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D.由物质B、D制备E常用浓硫酸作脱水剂【答案】D【解析】A.体积分数为72%~75%的酒精溶液常用作医疗上的消毒剂,A项正确;B.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B项正确;C.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可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加以鉴别,对应的现象分别是:没有明显现象、产生大量细小气泡、液体分层,C项正确;D.在用乙酸和乙醇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中,浓硫酸是催化剂和吸水剂,并不是脱水剂,D项错误。7.下列关于酯化反应说法正确的是A.用CH3CH218OH与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H218OB.乙酸乙酯不会和水生成乙酸和乙醇C.反应液混合时,顺序为先取乙醇再加入浓硫酸最后加入乙酸D.用蒸馏的方法从饱和Na2CO3溶液中分离出乙酸乙酯【答案】C【解析】A.用CH3CH218OH与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由于酯化反应的实质是酸脱羟基醇脱氢,所以反应产生的水分子式应该为H2O,A错误;B.酯化反应与酯的水解反应互为可逆反应,因此乙酸乙酯也会和水生成乙酸和乙醇,B错误;C.进行酯化反应,反应液混合时,顺序为先取乙醇再加入浓硫酸,待混合溶液冷却后再加入乙酸,C正确;D.乙醇能够溶液碳酸钠溶液的水中,乙酸与碳酸钠发生反应,产生可溶性乙酸钠,而乙酸乙酯难溶于碳酸钠饱和溶液,且密度比水小,因此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通过分液方法分离出乙酸乙酯,D错误。8.下列现象或事实及其解释错误的是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乙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碳碳双键使乙烯的性质变活泼B取2%硫酸铜溶液2mL再加入2%NaOH溶液1mL,再加入少量乙醛加热至沸腾,产生砖红色沉淀醛基能被新制Cu(OH)2氧化CC2H5OH与浓H2SO4加热至170℃,产生的气体用NaOH溶液洗气后,通入溴水,溴水褪色乙醇发生了消去反应D常温下,苯酚和水的浊液中,加碳酸钠溶液,溶液变澄清苯酚生成易溶于水的苯酚钠【答案】B【解析】A.碳碳双键性质活泼,故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乙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正确;B.新制氢氧化铜的配制是在NaOH溶液中滴加少量CuSO4溶液,确保NaOH过量,则在2%硫酸铜溶液2mL中加入2%NaOH溶液1mL,再加入少量乙醛加热至沸腾,不可能产生砖红色沉淀,故B错误;C.C2H5OH与浓H2SO4加热至170℃,产生的气体用NaOH溶液洗涤除去挥发的乙醇,再通入溴水,溴水褪色,说明反应中生成乙烯,证明乙醇发生了消去反应,故C正确;D.苯酚能与Na2CO3溶液生成可溶于水的苯酚钠和NaHCO3,故苯酚和水的浊液中,加碳酸钠溶液,溶液变澄清,故D正确。9.制取乙酸乙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加反应物的顺序是先H2SO4再加乙醇最后加乙酸B.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C.浓硫酸在酯化反应中只起催化作用D.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答案】B【解析】A.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加入药品时,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先加入乙醇再加入浓硫酸和乙酸,故A错误;B.酯化反应中,酸脱羟基,醇脱氢,属于取代反应,故B正确;C.浓硫酸在酯化反应中,起到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故C错误;D.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故D错误。10.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③乙烯(SO2)通过盛有溴水的洗气瓶④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答案】D【解析】①乙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应用溴水除杂,故①错误;②乙酸与碳酸钠反应,碳酸钠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则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可除杂,故②正确;③乙烯能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SO2能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不能用通过盛有溴水的洗气瓶达到除杂目的,故③错误;④乙酸能与生石灰反应,乙醇与生石灰不反应,可以加足量生石灰,蒸馏达到除杂目的,故④正确。11.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出现皮肤干燥、夜盲症等症状。维生素A又称视黄醇,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维生素A最多能与7molH2发生加成反应B.维生素A不能被氧化得到醛C.维生素A是一种易溶于水的醇D.维生素A的分子式为C20H30O【答案】D【解析】A.维生素A中含5个碳碳双键,1mol维生素A最多可以与5molH2发生加成反应,A错误;B.根据维生素A结构简式可以看出该物质中含有-CH2OH结构,因此能被氧化得到醛,B错误;C.维生素A的烃基部分含有的C原子数较多,烃基是憎水基,烃基部分越大,水溶性越小,所以维生素A是一种在水中溶解度较小的醇,C错误;D.维生素A的分子式为C20H30O,D正确。12.某石油化工产品X的转化关系如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X可以发生加聚反应 B.Y能与钠反应产生氢气C.Z与CH3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 D.W的结构简式为CH3COOC2H5【答案】C【解析】Y氧化生成Z,Z氧化生成乙酸,则Y为CH3CH2OH,Z为CH3CHO,X与水反应得到乙醇,X为CH2=CH2,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W为乙酸乙酯CH3COOCH2CH3。A.X为CH2=CH2,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A正确;B.Y为CH3CH2OH,含有羟基,能与钠反应生成乙醇钠与氢气,B正确;C.Z为CH3CHO,与CH3OCH3的分子式不同,因此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C错误;D.由上述分析可知,W的结构简式为CH3COOC2H5,D正确。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淀粉与纤维素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B.用灼烧的方法鉴别蚕丝和人造纤维C.蛋白质中加入浓硝酸一定显黄色D.淀粉、氨基酸和油脂均能发生水解反应【答案】B【解析】A.淀粉和纤维素的聚合度n不同,则化学式不同,相对分子质量不相等,故A错误;B.蚕丝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故B正确;C.有些蛋白质分子中不含苯环,遇浓硝酸不变黄色,故C错误;D.淀粉和油脂可水解,而氨基酸不能发生水解,故D错误。14.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C.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D.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答案】C【解析】A.植物油中含有C=C官能团,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A项错误;B.葡萄糖为单糖,不能发生水解,B项错误;C.淀粉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C项正确;D.硫酸铜属于重金属盐,蛋白质遇重金属盐发生变性,变性是不可逆过程,并不能重新溶于水,D项错误。15.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涤纶、有机玻璃、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为了氨基酸C.合成纤维是以木材为原料,经化学加工处理所得D.常用于染料、医药、农药等的酚类物质可来源于煤的干馏【答案】D【解析】A、光导纤维的成分是二氧化硅,属于无机物,故A错误;B.蛋白质在加热条件下变性,在催化剂条件下水解可生成氨基酸,故B错误;C.以木材为原料,经化学加工处理所得是人造纤维,用化工原料作单体经聚合反应制成的是合成纤维,故C错误;D.煤的干馏可得到煤焦油,煤焦油中含有常用于染料、医药、农药等的酚类物质,故D正确。16.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油炸食品酸败变质B.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C.服用阿司匹林出现水杨酸反应时静脉滴注NaHCO3溶液D.生吃新鲜蔬菜比熟吃时维生素C的损失小【答案】C【解析】A.油炸食品酸败变质,发生了缓慢氧化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故A不符合题意;B.水果释放出的乙烯能催熟水果,高锰酸钾能氧化乙烯,所以用浸有酸性高锰酸钾的硅藻土作水果保鲜剂,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故B不符合题意;C.水杨酸为邻羟基苯甲酸,显酸性,与小苏打反应生成邻羟基苯甲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符合题意;D.维生素C的化学特性是容易失去电子,是一种较强的还原剂,在水溶液中或受热时很容易被氧化,生吃新鲜蔬菜要比熟吃时维生素C的损失小,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故D不符合题意。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17.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多食用糖类(如淀粉)容易使人发胖B.维生素D可以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蛋白质仅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答案】C【解析】A.淀粉摄入过多,多余的淀粉就会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转化为脂肪储存于皮下,所以摄入过多的淀粉容易发胖,故A正确;B.维生素D能够促进钙、磷的吸收,缺维生素D一定会导致缺钙,故B正确;C.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四中元素,故仅由碳、氢、氧元素不正确,故C错误;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故D正确。18.糖元[(C6H10O5)n]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比淀粉更大的多糖。主要存在于肝脏和肌肉中,常常称为动物淀粉或肝糖。下列有关糖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糖元与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与淀粉互为同系物B.糖元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C.糖元与福尔马林混合,产生沉淀,是发生了变性D.糖元不溶于水,有甜味【答案】B【解析】A.糖元与纤维素、淀粉分子式均为[(C6H10O5)n,n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关系,故A错误;B.糖元为多糖,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故B正确;C.糖元为多糖,遇HCHO的水溶液混合产生沉淀,不属于变性,蛋白质遇HCHO的水溶液才变性,故C错误;D.糖元为多糖,不溶于水,故D错误。19.关于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的分析错误的是A.普通纸张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真丝衬衫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C.面塑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和蛋白质D.糖人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答案】D【解析】A.常用普通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故A正确;B.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常用来制作衬衫,故B正确;C.制作面塑的主要材料是淀粉和蛋白质,故C正确;D.糖人的主要成分是蔗糖,故D错误。20.A、B、C、D、E为五种常见的有机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A是一种可以使溴水及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气体,可作为水果的催熟剂。D分子的模型如图2所示。图1D分子的模型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B生成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2)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D中的官能团为______。(3)B与D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写出B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氧化反应CH2==CH2羧基(或—COOH)CH3COOH+CH3CH2OHSKIPIF1<0CH3COOC2H5+H2O用作燃料(合理即可)【解析】根据D分子的模型,推出D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A是一种可以使溴水及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气体,A可作为水果的催熟剂,即A为乙烯,结构简式为CH2=CH2,CH2=CH2与H2O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即B为CH3CH2OH,乙醇与O2在Cu作催化剂下发生氧化反应,即C为乙醛,结构简式为CH3CHO,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即E为乙酸乙酯,结构简式为CH3COOCH2CH3,(1)根据上述分析,B生成C的反应类型为氧化反应;(2)A的结构简式为CH2=CH2;D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官能团是羧基或-COOH;(3)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4)B为乙醇,乙醇可以作燃料、饮料、消毒剂等。21.实验室可以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1)在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溶液,其方法是:_______;(2)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_______层;(填“上”或“下”)(3)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4)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该反应属于___(填反应类型)反应;(5)饱和碳酸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6)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一段时间后,就达到了该反应的限度。下列描述能说明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填序号)_________。①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醇,同时生成1mol乙酸;③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醇。【答案】先加乙醇再加浓硫酸最后加乙酸上催化剂和吸水剂CH3CH2OH+CH3COOHCH3COOCH3CH3+H2O酯化反应中和酸溶解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①③【解析】(1)在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溶液,方法为:先在大试管中加入乙醇,然后慢慢向其中注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最后向装有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物的大试管中加入乙酸,故答案为:先加乙醇再加浓硫酸最后加乙酸;(2)乙酸乙酯的密度小于水,且不溶于水,因此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上层,故答案为:上;(3)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需浓硫酸作催化剂,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浓硫酸吸水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方向移动,浓硫酸的作用为催化剂,吸水剂,故答案为:催化剂和吸水剂;(4)酯化反应的本质为酸脱羟基,醇脱氢,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故答案为: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酯化反应;(5)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故答案为: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6)①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为平衡的特征,可知达到平衡状态,故①选;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醇,同时生成1mol乙酸,不能体现正、逆反应速率关系,不能判定平衡状态,故②不选;③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可知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为平衡状态,故③选;故答案为:①③。22.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的步骤如下:在圆底烧瓶内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瓶口竖直安装通有冷却水的冷凝管(使反应混合物的蒸气冷凝为液体流回烧瓶内),加热回流一段时间后换成蒸馏装置进行蒸馏(如下图所示),得到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已知: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的沸点依次是78.4℃、118℃、77.1℃)。乙酸乙酯的制取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烧瓶中除了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外,还应放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2)在烧瓶中加入一定比例的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3)若用1mol乙醇和1mol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充分反应,能否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生成1mol乙酸乙酯,其原因是___________。(4)反应开始时用酒精灯对圆底烧瓶小火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离锥形瓶中所得乙酸乙酯和碳酸钠溶液的操作为(只填名称)__________。【答案】防止烧瓶中液体暴沸先在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慢慢将浓硫酸加入烧瓶,边加边振荡不能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加快反应速率,防止反应物乙醇和乙酸大量挥发而损失分液【解析】(1)乙醇、浓硫酸、乙酸为液体,反应需要加热,因此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烧瓶中的液体暴沸;(2)浓硫酸的密度大于乙醇的密度,乙醇和浓硫酸混合相当于稀释浓硫酸,因此混合乙醇和浓硫酸的操作是现在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慢慢将浓硫酸加入烧瓶中,边加边振荡;(3)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因此1mol乙醇与1mol乙酸发生酯化反应,不能生成1mol乙酸乙酯,产生的乙酸乙酯物质的量小于1mol;(4)乙醇、乙酸易挥发,如果加强热,容易造成乙醇和乙酸大量挥发,因此为了减少乙醇和乙酸的挥发,以及加快反应速率,采用小火加热的方式进行;(5)乙酸乙酯不溶于碳酸钠溶液,且出现分层,因此采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23.某课外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1所示,A中放有浓硫酸,B中放有无水乙醇、无水醋酸钠,D中放有饱和碳酸钠溶液。已知:①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CaCl2•6C2H5OH。②有关有机物的沸点:试剂乙醚乙醇乙酸乙酸乙酯沸点/℃34.778.511877.1请回答:(1)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用同位素18O示踪法确定反应产物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提供者,若用18O标记乙醇分子中的氧原子,请写出该化学方程式:________。(2)球形干燥管C的作用是_______。若反应前向D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呈红色,反应结束后D中的现象是_______。(3)采用分液法从D中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水,然后加入无水氯化钙,分离出________;再加入无水硫酸钠除去水,然后进行________(填操作名称),以得较纯净的乙酸乙酯。(4)上述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填字母代号)。A.反应掉乙酸和乙醇B.反应掉乙酸并吸收部分乙醇C.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更小,有利于分层析出D.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5)另一化学课外小组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改进,设计了图2所示的装置,利用浓硫酸、乙醇、乙酸制取乙酸乙酯(铁架台、铁夹、加热装置均已略去)与图1所示装置相比,此装置的主要优点有(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6)该实验中用30g乙酸与46g乙醇反应,如果实际得到的乙酸乙酯的质量是26.4g,则该实验中乙酸乙酯的产率是______。(产率指的是某种生成物的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值。已知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6、60、88)【答案】酸性(或制取乙酸)、催化剂、吸水剂CH3COOH+CH3CH218OHCH3CO18OC2H5+H2O防止倒吸上层无色油体液体,下层溶液颜色变浅乙醇蒸馏BC增加了温度计,有利于控制发生装置中反应液的温度(或增加了冷凝装置,有利于收集产物乙酸乙酯)60%【解析】(1)乙酸与乙醇需浓硫酸作催化剂,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浓硫酸吸水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方向移动,由于反应加入的是乙酸钠,故浓硫酸还有制乙酸的作用,故浓硫酸的作用为:制乙酸、催化剂、吸水剂;羧酸与醇发生的酯化反应中,羧酸中的羧基提供-OH,醇中的-OH提供-H,相互结合生成水,其它基团相互结合生成酯,同时该反应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18OHCH3CO18OC2H5+H2O,故答案为:制乙酸、催化剂、吸水剂;CH3COOH+CH3CH218OHCH3CO18OC2H5+H2O;(2)反应过程中装置内的气体压强不稳定,球形干燥管C可以防止倒吸;碳酸钠水解呈碱性,所以酚酞变红;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密度比水小,溶液分层,上层无色油体液体,乙酸和碳酸钠反应而使溶液红色变浅,故答案为:防止倒吸;溶液分层,上层无色油体液体,下层溶液颜色变浅;(3)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CaCl2•6C2H5OH,用无水氯化钙可以除去少量的乙醇,用无水硫酸钠除去少量的水,无水硫酸钠吸水形成硫酸钠结晶水合物,得到乙酸乙酯和乙醚的混合物,根据二者的沸点不同分离,常用蒸馏,以得较纯净的乙酸乙酯,故答案为:乙醇;蒸馏;(4)乙醇与乙酸都易挥发,制备的乙酸乙酯含有乙醇与乙酸,通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反应掉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故选BC;(5)与图1所示装置相比,图2所示装置的主要优点有:①增加了温度计,有利于控制发生装置中反应液的温度;②增加了冷凝装置,有利于收集产物乙酸乙酯,故答案为:增加了温度计,有利于控制发生装置中反应液的温度(或增加了冷凝装置,有利于收集产物乙酸乙酯);(6)30g乙酸的物质的量为:═0.5mol,46g乙醇的物质的量为:═1mol,根据方程式:CH3CH218OH+CH3COOHCH3CO18OC2H5+H2O,乙酸不足,应按乙酸完全反应来计算,理论上产生乙酸乙酯的量为0.5mol,质量为0.5mol×88g/mol=44g,实际得到的乙酸乙酯的质量是26.4g,乙酸乙酯的产率=×100%=60%,故答案为:60%。24.某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1)请写出硬质玻璃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处需要采用水浴加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试管a中能收集到不同的物质,它们是___________;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4)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有_____。要除去该物质,可先在混合液中加入_______(填写字母),然后再通过蒸馏即可除去。A.氯化钠溶液B.苯C.碳酸氢钠溶液D.四氯化碳【答案】2Cu+O22CuOCH3CH2OH+CuOCH3CHO+Cu+H2O或2CH3CH2OH+O22CH3CHO+2H2O产生乙醇蒸气(或便于乙醇的挥发)乙醛、乙醇、水氮气(或N2)乙酸C【解析】(1)乙醇在铜做催化剂条件被氧气氧化成乙醛,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2CH3CH2OH+O22CH3CHO+2H2O;(2)根据乙醇的物理性质:乙醇易挥发,乙醇是反应物,应转化成乙醇蒸气进入到硬质试管内参与反应,故甲处需要采用水浴加热,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产生乙醇蒸气(或便于乙醇的挥发);(3)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中的物质:乙醇、乙醛和水的沸点高低不同,在试管a中能收集这些不同的物质,空气的成分主要是氮气和氧气,氧气参加反应后剩余的主要是氮气,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乙醛、乙醇、水;氮气;(4)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