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基础知识讲座课件_第1页
创新教育基础知识讲座课件_第2页
创新教育基础知识讲座课件_第3页
创新教育基础知识讲座课件_第4页
创新教育基础知识讲座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新教育基础知识系列讲座》第一讲:发明就在你身边

主讲人:河南理工大图书馆科技信息部郝杰锋《创新教育基础知识系列讲座》第一讲:1序言《创新教育基础知识系列讲座》共有三讲,每次介绍一个专题。第一讲:《发明就在你身边》第二讲:《知识产权保护与专利申请》第三讲:《离校前的最后一步你该怎么走?》—寄语大四毕业生具体时间安排另行通知

序言《创新教育基础知识系列讲座》共有三讲,每次介绍一个专题。2《创新教育基础知识系列讲座》第一讲:发明就在你身边

《创新教育基础知识系列讲座》第一讲:3什么是发明?一说到搞“发明”,在座的各位同学可能会想那些都是教授和科学家干的事,自己文化水平低、脑子笨、想搞发明门都没有,是无法办到的事情,。谁能告诉我—什么叫“发现”?什么叫“发明”?”发现“与”发明“有何不同?发现——用科学的语言来定位:“客观世界存在的事物和规律被人们所认知”—就是发现。发明——用通俗的一句话来概括:发明就是运用假设进行思维的旅行。什么是发明?一说到搞“发明”,在座的各位同学可能会想那些都4现在在校大学生对搞发明创造的热情越来越高,不少同学和老师问我,搞发明难不难?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难或不难的关键是看你如何去做。了解了什么是发明以及搞发明的方法和途径,再去搞发明就不难;勤观察,多思考,遇事多问为什么?答案别去书中找,实践第一掌握好。在座的各位都是大学生,都有看书学习的好习惯,俗话说,看书可以养心修性,丰富知识、增长才干。温家宝曾经说过,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读书有关国家未来、这一点大家都清楚。但是读书也讲究方法、读书也有技巧,要学会读书、不能死读书,读死书。大家都习惯了遇事翻书、从书中去找答案,这种习惯从学习的角度去看无可厚非,但是我说那是懒汉的捷径,是扼杀创新发明的绞索。现在在校大学生对搞发明创造的热情越来越高,不少同学和老师问我5可悲的事情:学农业的学生下地不认识水稻和杂草的区别,学机械的学生不会修自行车和缝纫机,学电气的学生不会换电灯泡,学计算机的学生毕业了还不会维修电脑,处理不了系统故障;还用学天文的学生在野外旅游时不会观星座确定方向;学文秘的不会发传真、不会速记,学管理的学生写不好调研报告。这都是由于现在大学得培养方式和教学体制造成的弊病。可见培养创新发明的意识是多么的重要。可悲的事情:学农业的学生下地不认识水稻和杂草的区别,学机械的6教师、发明家有何不同?教师——基本是都是“唯心主义者”,习惯于课堂上讲授并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只能从教科书中找出的标准答案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发明家:——基本上都是“唯物主义者”,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任何存在的事物都有可继续改进的地方,不满足现状才能时刻发现问题、提出创新改进方案,新的发明就出现了。永不满足现状,是创新发明的最初推动力

教师、发明家有何不同?教师——基本是都是“唯心主义者”,习惯7

以上就是科学家、教育家、发明家的最大不同点。已故科学家钱学深一针见血的指出:中国高校为什么培养不出诺贝尔奖获得者?究其原因——教学体制和人才培养环境造成的。教师的职业习惯是在课堂上讲解教科书的内容、严重的脱离生产实践,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问题的是教师,而书中的给的标准答案是教师判断学生回答问题的唯一标准,学生不能有自己的答案、否则肯定会被认为是错的,是不被学校允许的,所以说学校培养出来只能是“答题状元”,而不是科学家和发明家。

科学家的成功离不开各种实验,发明家收获的是长在实验土壤上创造应用后的果实。以上就是科学家、教育家、发明家的最大不同点。8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公布的消息;60%的专利是个体户和工人、农民发明申请的,而知识分子成堆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申请的专利连20%都不到,愿意何在?就是学得越多,框框愈多,懂得越多,思路越窄,再加上太注重名利,怕搞不成让别人议论,因此创新发明缺少积极性;就像“医不治自”一样,医生自己生病了不敢给自己开药一样,想法太多,顾虑太多,可选择的方案太多,最后变成了没有方案了,无法给自己开药了。而工人农民呢?文化水平虽然低一些,但不保守,肯动脑筋,不满足现状,创新发明没有条条框框限制,所以一搞就成功,大学生应该向工人和农民学习大胆去搞发明创造,祖国的未来才有希望!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公布的消息;60%的专利是个体户和工9※发明就在你身边※发明的题目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做个有心人,一定会成功。

发明家首先是一位幻想大师。发明家成功的秘诀是随时把握机遇,即便没有机遇,也要创造一个出来。※发明就在你身边※发明的题目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做个有10▲发现和发明的关系▲发现≠发明,

发现的过程中常常孕育着发明.发明是在发现基础上被人们收获的果实。

发现是发明之母,没有发现就没有发明▲发现和发明的关系▲发现≠发明,11发明是什么?

发明是“看”的学问,“想”的女儿“看”就是观察,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发现问题。“想”就是思考,绞尽脑汁才能“想”出方案,有了方案才能进行设计,成功的机遇总是光顾头脑灵活的且善于思考者。一秒钟也许要落下千千万万雨滴,如果其中的一滴有着不同的颜色,我们就必须找出那滴雨。发明家大多数是在困境中登上成功峰巅的。发明是什么?

发明是“看”的学问,“想”的女儿“看”就是观察12发明创造的途径创造思维是伴随在科学发现的每一个过程中的,是科学发展的桥梁。由于创造思维活动是探索性的活动,既然是探索性的,就意味着创造思维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如想一举成功,这只能是侥幸的心里,没有经过失败的创造是没有的,正如一位科学家所说的:“如果你每一次都不失败,这就是一个信号,表明你没有做什么有创造性的探索工作”。失败是创造思维活动中的正常现象,失败是成功之母。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失败因素提高创造成功率,创造思维者有必要掌握一定的科学创造思维技法。发明创造的途径创造思维是伴随在科学发现的每一个过程中的,是科13

发明就在不经意之间发明有没有捷径可走?答案是:有捷径可走——就是确定上一代的发明思路。开发下一代意味着不是跟在先行者的后面爬行,而是迎头赶上。磨难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发明家常常在困境中登上成功的峰巅。从事发明创造,有的人喜欢“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有的人则像打井,选好一个井眼,便立志打一眼深井。百折不挠的去做一件事最终终有回报。

发明就在不经意之间发明有没有捷径可走?14发明的链条发明就是这样一个链条:发现是探索的火把,是指路的明灯;发明则是发现的果实。我们寻求新的发现目标,也许用不着闷在斗室里苦想,踏出门外,去看看人类一些已有的发现,也许就找到了发明的方向。

发明家天生就是疑问家。遇到任何事、发明家的第一问都是:

“为什么非得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发明的链条发明就是这样一个链条:15永不放弃是发明家成功的前提发明家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三个字,只要敢想、敢说、敢干、敢做、敢试,发明真的很简单。诺贝尔发明硝化甘油炸药的事情大家都十分熟悉,几次都差一点被炸药给炸死,但是他敢干、敢试,运用硅藻土吸收硝化甘油的方法解决了硝化甘油的安全问题制成了固体炸药TNT。他的发明震惊了世界,推动了世界进步的快速发展。

诺贝尔在爆炸声中得到了永生,他的精神在诺贝尔奖中永驻永不放弃是发明家成功的前提发明家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三个字16假设与猜想的关系没有大胆的假设

就不会有发现和发明。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假设与猜想的关系没有大胆的假设17为什么“发现”不能申报专利?因为客观存在的物质和规律是被人类发现和总结出来、并被大众所公知,不是某个人独创的,所以“发现”不能申请专利保护。比如,牛顿经过大脑思考从从树上苹果掉落地面的现象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门捷列夫从化学实验中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表”,居里夫人偶然发现了“放射线”,这些都属于“客观世界存在的物质和规律被发现”,所以是不能申报发明专利的。为什么“发现”不能申报专利?因为客观存在的物质和规律是被18后来人们根据上述这些原理设计出来的仪器和机械设备属于发明的应用创造(如X光机等)可以申报发明专利。所以说,发现≠发明,当今世界要想发现新的物质和规律远比申请一项创造发明专利要难上千百倍。有些省市规定有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的学生高考时可以加20分.你有一项专利就业找工作时就比一般人多一份筹码、多一份希望。后来人们根据上述这些原理设计出来的仪器和机械设备属于发明的应19※发明对一般人来讲永远是个谜※真正的发明很难一次性完成。最早的发明都是“丑小鸭”,都是某种意义上的未完成的发明,发明也包括对现有的东西进行完善和改进,让“丑小鸭”漂亮起来。

智商和天才是汽车的马力,最后输出功率的大小取决于理智。聪明的人总是想方设法使其才智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发明对一般人来讲永远是个谜※真正的发明20·创新思维技术分类·七大类:一、质疑思维二、发散思维三、横向思维四、右脑思维五、灵感思维六、互动思维七、其他创新思维

具体实例这里不再介绍

重点介绍一下创新思维技术中最常用的“和田法”·创新思维技术分类·七大类:21什么是“和田法”“和田法”是我国的创造学研究者许立言、张福奎和上海市和田路小学的领导、教师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检核表法和其他技法基础上,提炼总结出来的。它表述简捷,在创造力潜能开发过程中是常见而容易操作的基本方法,而且便于掌握,有助于潜能开发和实际运用。以下根据《潜能与创造力开发》一书对“和田法”做如下简述。什么是“和田法”“和田法”是我国的创造学研究者许立言、张福奎22“和田法”用十二句话概括1、加(加一加)

2、减(减一减)3、扩(扩一扩)

4、缩(缩一缩)5、变(变一变)

6、改(改一改)

7、联(联一联)

8、学(学一学)9、代(代一代)

10、搬(搬一搬)

11、反(反一反)

12、定(定一定)“和田法”用十二句话概括1、加(加一加)23一加(即加一加)可在这件东西上添加些什么吗?把它加大一些,加高一些,加厚一些,行不行?把这件东西和其他东西加在一起,会有什么结果?需要加上更多时间或次数吗?航天飞机实际是火箭和宇宙飞船的组合。机与电相结合的工业品和生活用品已屡见不鲜,如程控机床、电脑洗衣机、电子称、电子照相机等。南京市的小学生丛小郁利用“加一加”的办法,发明了带水杯的调色盘,她从可伸缩的旅行水杯得到启发,把水杯固定在调色盘中间,用时拉开水杯,不用时倒掉水,使杯子收缩;她又采用螺纹连接的办法,把杯子和调色板连接起来可随意装拆。一加(即加一加)可在这件东西上添加些什么吗?把它加大一些24二减(即减一减)能在这件东西上减去什么吗?把它减小一些,降低一些,减轻一些,行不行?可以省略取消什么吗?可以降低成本吗?可以减少次数吗?可以减少些时间吗?无线电话、无线电报以及无人售货、无人驾驶飞机等都属减一减的成果。用减一减的办法,将眼镜架去掉,再减小镜片,就发明制造出了隐形眼镜。日本夏普公司推出的壁挂式超薄电视机,画面对角线未4厘米,厚度仅3厘米,重仅1.5千克。美国兰尼尔公司吃透了顾客心里,推出了“零故障打字机”。二减(即减一减)能在这件东西上减去什么吗?把它减小一些25三扩(即扩一扩)使这件东西放大、扩展会怎样?功能上能扩大吗?宽银幕电影、投影电视、投影教具等可以说是“扩一扩”的结果。一物多用的工具和生活用品越来越多,如多用刀、多用剪、多用起子等,均属功能方面的扩展。北京市海淀区青年张朝晖见到家用电器逐渐增多,电源插头有限,很不方便,便产生了创造多用插头插座的设想。他用一块长40厘米的木板,中间钉上一条宽约8厘米、高约20厘米的长木条,以保障插头插入后接触良好,然后在两片铜片的一端接上电源线,装在一合适的盒内,制成了多头并联插座。美国研制的“指令中心”多用途钟,不仅能用语言报时,还能控制16种家用电器的开关,也是功能上扩展的结果。三扩(即扩一扩)使这件东西放大、扩展会怎样?功能上能扩26四缩(即缩一缩)使这件东西压缩一下会怎样?能否折叠?目前,一些小巧玲珑产品在竞争中吃香走俏。日本精工公司推出的袖珍彩电,仅有两英寸,可放在手掌中。日本市场出现了一种“迷你型”复印机,它只有笔记本那么大,可以随身携带,可方便地复印报刊文章或资料,给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上海市某小学五年级女学生方黎发明的“多功能升降篮球架”多次获奖。她在上体育课时,觉得全班几十名学生排队轮番投篮,大部分时间站着,既锻炼不了身体,也提高不了技术。篮球架高度固定,也不适合不同年龄的同学用。于是萌发了做新篮球架的设想,多加几个篮筐容易,高度升降觉得难了,后来从高度可调的落地电风扇得到启示,采用落地电扇升降的道理,制成了升降式篮球架。原国家体委副主任徐寅生对这项发明称赞不已,他说:“这个小发明解决了大问题,多年来就想有这么一个篮球架,没想到被一个小孩子搞出来了。”还有深圳微缩景区“锦绣中华”就是以缩小求新,以缩小取胜。四缩(即缩一缩)使这件东西压缩一下会怎样?能否折叠?目前,一27五变(即变一变)改变一下形状、颜色、音响、味道、气味会怎样?改变一下次序会怎样?现代化企业管理,要求产品不断更新换代,你无我有,你有我转,你转我变。只有走在别人前头,想别人所未想,干他人尚未干,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吃一,抓二,眼观三”,许多企业从满足市场需要向引导消费市场转变。在新产品开发中,坚持生产一代,试制一代,研究一代,构思一代。圆珠笔有单色改变结构后,生产出双色、三色圆珠笔。现在已生产设计出适应机关办公、学生作业用的多种款式和花色的原珠笔。用黄光照射胡萝卜,加快生长;红光照射黄瓜可提高产量一倍。这就是“变一变”产生的效应。五变(即变一变)改变一下形状、颜色、音响、味道、气味会怎样?28六改(即改一改)这种东西还存在什么缺点?还有什么不足之处?需要加以改进吗?它在使用时是不是给人带来不便和麻烦?有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吗?宁波市标准件二厂工人魏山发明的变形金刚式的万能自行车,仅用一把扳手,不用任何附件,可将一辆车变换出108种样式。如脚刹车、脚转向、前轮驱动,可用于代步、康复、娱乐、载货、车技训练等。胡耀民在全国平板玻璃包装设计竞赛中,一改通常的固定防震为缓冲防震,一举成功,获竞赛奖金10万元。六改(即改一改)这种东西还存在什么缺点?还有什么不足之处?需29七联(即联一联)每件东西和事物的结果,跟它的起因有什么联系?能从中找处解决问题的办法吗?把某些东西与事物联系起来,能帮助我们达到什么目的吗?非洲南部缺水,人们找不到水源,但发现狒狒不搬家,他们一定清楚哪有水源。于是人们设下连环计,设法给狒狒盐吃,然后再跟踪它找到水源,用这个方法最后终于找到了水源。英国一家图书馆搬家,负责组织计划的人在考虑如何节省经费问题时,偶尔听到有人谈话中提到“化整为零”,他马上联想到图书馆搬家如何化整为零?经过思考确定,搬家时取消借书数量限制,敞开借书,并要求还书要到图书馆新址,通过读者把书从图书馆旧址搬到了新址,节省了大量物力。七联(即联一联)每件东西和事物的结果,跟它的起因有什么联系?30八学(即学一学)有什么事物可以让自己模仿、学习一下吗?模仿它的形状和结构会有什么结果?学习它的原理技术,又会有什么创新?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东家花红学东家,西家叶绿学西家。一件新产品开发出来,头像东家,身是西家,脚像北家,五脏像南家,局部雷同,整体不一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为了开发新产品,广泛搜集各国名牌车,逐项分析各自优点,组织人员评出400多项优点,有80%优点体现在金牛座和黑貂车上,创出了自己的名牌。福特看到自己的生产线上装配一辆T型车需12个半小时,他认为太慢了,决心改进,但苦无良策。后来他去参观屠宰场、罐头厂,看看他们运输材料的生产过程。在那里他看到生产线很长,整块猪肉经切碎、蒸煮、装罐,输送过程全用滑轮,不用人力,迅速简便。看了一个多小时,立即回厂,召集技术人员设计制造了装配汽车的输送带,装配一辆车的时间降为83分种,极大地提高了装配速度。八学(即学一学)有什么事物可以让自己模仿、学习一下吗?模仿它31

九代(即代一代)这样东西有什么东西能够代替?如用别的材料、零件、方法等,行不行?用纸代布,制成纸衬衣领、纸领带、纸太阳帽、纸内衣、纸结婚礼服等一次性产品,色彩鲜艳,造型别致,价格低廉,在国际市场上甚为走俏。德国生产的灭火泡沫弹取代传统的灭火方法,用于机场灭火。当出现火情时,发出信号,在机场范围内,泡沫炮弹在100秒内就可飞临现场,在20~30微妙瞬间,放出大量泡沫,将火扑灭。九代(即代一代)这样东西有什么东西能够代32

解放军工程兵伪装部队2小时可构筑一个假高炮阵地;一夜之间,可在空荡旷野上造出“千军万马”之势,“汽车”列队、“火炮”昂首、“导弹”指天。开动迷彩作业车喷射涂料,使车辆、兵器顷刻变成与地貌一样颜色,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为阵地覆盖新材料制作的伪装网,飞机反复侦查,雷达荧光屏上无回波信号。这只部队运用科技进步成果,在滔滔长江上,用新研制的装备器材,仅用5小时就架起一座假长江大桥。这就是“代一代”的效果

解放军工程兵伪装部队2小时可构筑一33十搬(即搬一搬)把这件东西搬到别的地方,还能有别的用途吗?这个想法、经验、道理、技术搬到别的地方,也能用得上吗?金属电镀使产品闪闪发光,电镀能否搬到塑料上呢?目前已开发出的塑料电镀已使塑料制品面目全新。过去超声波技术用于清洗、测量、探伤、熔解、研磨、切割等,近年来,通过对超声波技术的进一步开发,是某些传统产品开发出现“革命”性变化。日本东京大学研制的超声波洗澡器,启动后,超声波喷射到人体上就会除去全身污垢,并使人神清气爽。还有一种超声波牙刷,刷牙时从牙刷毛中喷出一束细小的水柱,并产生气泡和超声波,不仅清洁效率高,而且对牙龈有保健按摩作用。十搬(即搬一搬)把这件东西搬到别的地方,还能有别的用途吗?这34十一反(即反一反)如果把一件东西、一个事物的正反、上下、左右、前后、横竖、里外颠倒一下,会有什么结果?农村木工李林森运用“反一反”的方法,解决木工刨床易伤手问题,获得成功。以前的刨床旋转的刨刀滚动是固定的,木料要靠人手来推动,推到最后,一不小心,手就被刨刀切了。这种结构世界通行,尽管人们采用各种光电、机械防护装置,但都是在“防”字上做文章。李林森采用与通行结构相反的结构,木料不动,刨刀滚动往复行走,从根本上解决了刨刀吃人手的问题。为进口车生产配件的某厂,在广告中一反常规,不写优点,而写明本厂产品比原装零件耐用率低30%,欲购者请三思。坦诚道出产品短处,反而生意兴隆。十一反(即反一反)如果把一件东西、一个事物的正反、上下、左右35十二定(即定一定)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或改进某一件东西,为了提高学习、工作效率,防止发生的事故和疏漏,需要规定什么?制定一些什么标准、规章、制度?上海市昌邑小学科学小组用“定一定”的方法,发明了“读书姿势红绿灯”。放在桌上离胸部20~25公分的地方,姿势正确见绿灯,趴在桌上的见红灯,斜坐见到半红半绿。有了这样的规定,就可以随时矫正读写姿势,保障身体健康,体型健美,视力正常。某单位组织植树,计划下午五点完工。上午大家混着干,只完成计划的二分之一。下午分成三人一组,定任务,挖坑、培土、挑水、浇水分工明确,结果全部任务提前一小时完成。同样的工具,由于定了任务,下午的效率比上午的提高了一倍多。可见“定一定”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十二定(即定一定)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或改进某一件东西,为了提36看几个我们身边的例子万方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系06级学生黄园超成功申请一项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名称为仓栅式运输车车棚收放装置,黄园超曾作为万方学院科技创新实验室的骨干成员,他多次参加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创新比赛,并获得全国节能减排大赛优秀奖和河南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大赛三等奖。目前,综合素质优异的他已被吉利汽车集团录用。机械学院的学生王超——发明了光纤鼠标,获得巴拿马国际展览会金奖。王超同学现已留校当教师。看几个我们身边的例子万方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系06级学生37蛇形机器人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研究生陈德杰等人组成的蛇形机器人创新设计团队在第四届大学生创新设计制造大赛上荣获一等奖。该研究小组的第五代蛇形机器人已能模拟蛇平地蜿蜒前进、钻洞越障、爬坡、上楼等近20个动作,并有多种外界信息获取功能,如探测瓦斯气体浓度、红外避障、视觉信息传递等。

如果你有一项发明或使用新型专利技术今后再就业和创业方面就会一切顺利。赶快行动起来,搞发明创造吧!蛇形机器人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研究生陈德杰等38

记住“和田法”发明不再难!大学四年应该学什么?记住四句话: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自学,学会创新!记住“和田法”发明不再难!大学四年应该学什么39先讲为什么要“学会做人”?学校是整个社会的缩影,社会上的事情在学校都有反映。同学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毕业后到社会上去要同各种人打交道,所以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在学校里必须要学会团结所有的同学、学会和他们交往,学会适应环境的本领,记住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要增进和培养自己的团队集体精神,做事要多为对方考虑,加强个人修养和磨练,真正学会做人。为四年后走入社会打下基础。先讲为什么要“学会做人”?学校是整个社会的缩影,社会上的事情40一辈子要学的事情:与人打交道,就像你打开了一本历史书,书里面记录的事情和内容、人这一辈子都无法真正读懂!所以学会做人是大学生在校四年期间必须学好的一门课。学会同人打交道你将终身受益!一辈子要学的事情:与人打交道,就像你打开了一本历史书,书里面41二讲要“学会做事”学会做事就是要学会一门专业技能,掌握多门知识、培养适应社会生存的技能。现代社会竞争十分激烈,每年有600万大学毕业生要就业,还有以往的待业大学生要找工作200万,就业形势严峻,那些动手能力较差的、只会死读书的“学习状元们”就业就会遇到困难。二讲要“学会做事”学会做事就是要学会一门专业技能,掌握多门知42认真对待小事才能办好大事现在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往往会问你三句话:你想干什么?你能干什么?你干过什么?特别是后两句话最重要,企业看重的是你的动手能力和发展潜力;你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不重要,人家不要学习状元。能够圆满完成人家交办任务的人就是人家需要的人。头脑灵活的人到什么时候都不吃亏。如果你有创新的理念和思维,有创新发明的冲动,就能干好你愿意干的任何工作。学会做事就是要求你会做好各种事,工作上没有大小事之分,干大事的人都是从小事做起的。认真对待小事才能办好大事现在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往往会43三讲要“学会自学”大学要上四年,要学的课程有40多门,你就是有再好的记性也不可能全记住,毕业后你全还给了学校。就业后用到的知识百分之一都不到,学过的内容已过时,新的知识你又没学或者是不会,用人单位不可能聘用你。怎么办?一句话:必须“学会自学”,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会了自学就能积极的应对新的挑战!三讲要“学会自学”大学要上四年,要学的课程有40多门,你就是44我这样讲,是有根据的在学校你遇到有不会的问题,可以问同学、问老师、去图书馆查阅资料、请教任何会的人人,大家都乐意帮助你。但是一旦进入了社会参加了工作情况就变了,同事之间、同行之间你们是相互竞争的对手和“敌人”,你向他请教、他不可能真心的帮助你,因为帮助了你、你得到了成功,升职和涨工资了,他就要被淘汰。你想自己看书和解决问题,由于没有“自学”的本事、看不懂、学不会,那时候你是非常痛苦的,后悔在校期间没有下功夫学会自学。不掌握新知识,必将被社会所淘汰。现在毕业的大学生一年比一年多,今年有640万,往年毕业的还有240多万没有找到工作、现有能够提供就业的岗位只有400多万个,就业前景不容乐观。我这样讲,是有根据的在学校你遇到有不会的问题,可以问同学、问45自学能力的高低

决定个人的前途命运教室的黑板上永远也发现不了新的恒星。死读书、读死书的人前途越来越窄;自学能力高的人、会读书的人就是社会上容易成就大事的人。自学能力的高低

决定个人的前途命运46四讲要“学会创新”创新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造的萌芽,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起点,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是培养创新意识。大学生要敢于创新、要会创新。大学的创新包括各个方面,学习思路的创新,学习方法的创新,学习时间上的安排创新,综合素质的锻炼和培养计划的创新等等;文科的学生要懂一些理科的知识,理科的学生也要会一些文科管理方面的知识,单打一的毕业生今后再就业方面是要吃大亏的。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工作上会创新,经常有创新的点子提出来任何一个企业老板都是欢迎的。习近平副主席强调:

青年科技人才要勇做创新先锋!四讲要“学会创新”创新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造的萌芽,强化学生47

一位大学生向温总理提出了如何理解钱学森关于中国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问题。

温家宝说:“钱学森之问对我们是个很大的刺痛,也是很大的鞭策。钱学森先生对我讲过两点意见,我觉得对同学们会有用,一是要让学生去想去做那些前人没有想过和做过的事情,没有创新,就不会成为杰出人才;二是学文科的要懂一些理工知识,学理工的要学一点文史知识。”总理接着说,大学改革要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环境。

一位大学生向温总理提出了如何理解钱学森关于中国大学为什48牛顿说过“自然界是一本打开的书,一本他读起来毫不费力的书”。为什么呢?根本原因是牛顿掌握了辩证思维的方法。在校大学生应该去读一读恩格斯写的《自然辩证法》这本书。时时刻刻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一切事物、处理一切事物!牛顿说过“自然界是一本打开的书,一本他读起来毫不费力的49

◆时间关系◆

本次讲座到此结束,有关《知识产权保护与专利申请》的内容将在下一次的第二讲里面做专门的介绍。有错误的地方欢迎批评指正!再一次谢谢大家!

◆时间关系◆50演讲完毕,谢谢观看!演讲完毕,谢谢观看!51《创新教育基础知识系列讲座》第一讲:发明就在你身边

主讲人:河南理工大图书馆科技信息部郝杰锋《创新教育基础知识系列讲座》第一讲:52序言《创新教育基础知识系列讲座》共有三讲,每次介绍一个专题。第一讲:《发明就在你身边》第二讲:《知识产权保护与专利申请》第三讲:《离校前的最后一步你该怎么走?》—寄语大四毕业生具体时间安排另行通知

序言《创新教育基础知识系列讲座》共有三讲,每次介绍一个专题。53《创新教育基础知识系列讲座》第一讲:发明就在你身边

《创新教育基础知识系列讲座》第一讲:54什么是发明?一说到搞“发明”,在座的各位同学可能会想那些都是教授和科学家干的事,自己文化水平低、脑子笨、想搞发明门都没有,是无法办到的事情,。谁能告诉我—什么叫“发现”?什么叫“发明”?”发现“与”发明“有何不同?发现——用科学的语言来定位:“客观世界存在的事物和规律被人们所认知”—就是发现。发明——用通俗的一句话来概括:发明就是运用假设进行思维的旅行。什么是发明?一说到搞“发明”,在座的各位同学可能会想那些都55现在在校大学生对搞发明创造的热情越来越高,不少同学和老师问我,搞发明难不难?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难或不难的关键是看你如何去做。了解了什么是发明以及搞发明的方法和途径,再去搞发明就不难;勤观察,多思考,遇事多问为什么?答案别去书中找,实践第一掌握好。在座的各位都是大学生,都有看书学习的好习惯,俗话说,看书可以养心修性,丰富知识、增长才干。温家宝曾经说过,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读书有关国家未来、这一点大家都清楚。但是读书也讲究方法、读书也有技巧,要学会读书、不能死读书,读死书。大家都习惯了遇事翻书、从书中去找答案,这种习惯从学习的角度去看无可厚非,但是我说那是懒汉的捷径,是扼杀创新发明的绞索。现在在校大学生对搞发明创造的热情越来越高,不少同学和老师问我56可悲的事情:学农业的学生下地不认识水稻和杂草的区别,学机械的学生不会修自行车和缝纫机,学电气的学生不会换电灯泡,学计算机的学生毕业了还不会维修电脑,处理不了系统故障;还用学天文的学生在野外旅游时不会观星座确定方向;学文秘的不会发传真、不会速记,学管理的学生写不好调研报告。这都是由于现在大学得培养方式和教学体制造成的弊病。可见培养创新发明的意识是多么的重要。可悲的事情:学农业的学生下地不认识水稻和杂草的区别,学机械的57教师、发明家有何不同?教师——基本是都是“唯心主义者”,习惯于课堂上讲授并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只能从教科书中找出的标准答案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发明家:——基本上都是“唯物主义者”,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任何存在的事物都有可继续改进的地方,不满足现状才能时刻发现问题、提出创新改进方案,新的发明就出现了。永不满足现状,是创新发明的最初推动力

教师、发明家有何不同?教师——基本是都是“唯心主义者”,习惯58

以上就是科学家、教育家、发明家的最大不同点。已故科学家钱学深一针见血的指出:中国高校为什么培养不出诺贝尔奖获得者?究其原因——教学体制和人才培养环境造成的。教师的职业习惯是在课堂上讲解教科书的内容、严重的脱离生产实践,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问题的是教师,而书中的给的标准答案是教师判断学生回答问题的唯一标准,学生不能有自己的答案、否则肯定会被认为是错的,是不被学校允许的,所以说学校培养出来只能是“答题状元”,而不是科学家和发明家。

科学家的成功离不开各种实验,发明家收获的是长在实验土壤上创造应用后的果实。以上就是科学家、教育家、发明家的最大不同点。59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公布的消息;60%的专利是个体户和工人、农民发明申请的,而知识分子成堆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申请的专利连20%都不到,愿意何在?就是学得越多,框框愈多,懂得越多,思路越窄,再加上太注重名利,怕搞不成让别人议论,因此创新发明缺少积极性;就像“医不治自”一样,医生自己生病了不敢给自己开药一样,想法太多,顾虑太多,可选择的方案太多,最后变成了没有方案了,无法给自己开药了。而工人农民呢?文化水平虽然低一些,但不保守,肯动脑筋,不满足现状,创新发明没有条条框框限制,所以一搞就成功,大学生应该向工人和农民学习大胆去搞发明创造,祖国的未来才有希望!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公布的消息;60%的专利是个体户和工60※发明就在你身边※发明的题目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做个有心人,一定会成功。

发明家首先是一位幻想大师。发明家成功的秘诀是随时把握机遇,即便没有机遇,也要创造一个出来。※发明就在你身边※发明的题目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做个有61▲发现和发明的关系▲发现≠发明,

发现的过程中常常孕育着发明.发明是在发现基础上被人们收获的果实。

发现是发明之母,没有发现就没有发明▲发现和发明的关系▲发现≠发明,62发明是什么?

发明是“看”的学问,“想”的女儿“看”就是观察,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发现问题。“想”就是思考,绞尽脑汁才能“想”出方案,有了方案才能进行设计,成功的机遇总是光顾头脑灵活的且善于思考者。一秒钟也许要落下千千万万雨滴,如果其中的一滴有着不同的颜色,我们就必须找出那滴雨。发明家大多数是在困境中登上成功峰巅的。发明是什么?

发明是“看”的学问,“想”的女儿“看”就是观察63发明创造的途径创造思维是伴随在科学发现的每一个过程中的,是科学发展的桥梁。由于创造思维活动是探索性的活动,既然是探索性的,就意味着创造思维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如想一举成功,这只能是侥幸的心里,没有经过失败的创造是没有的,正如一位科学家所说的:“如果你每一次都不失败,这就是一个信号,表明你没有做什么有创造性的探索工作”。失败是创造思维活动中的正常现象,失败是成功之母。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失败因素提高创造成功率,创造思维者有必要掌握一定的科学创造思维技法。发明创造的途径创造思维是伴随在科学发现的每一个过程中的,是科64

发明就在不经意之间发明有没有捷径可走?答案是:有捷径可走——就是确定上一代的发明思路。开发下一代意味着不是跟在先行者的后面爬行,而是迎头赶上。磨难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发明家常常在困境中登上成功的峰巅。从事发明创造,有的人喜欢“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有的人则像打井,选好一个井眼,便立志打一眼深井。百折不挠的去做一件事最终终有回报。

发明就在不经意之间发明有没有捷径可走?65发明的链条发明就是这样一个链条:发现是探索的火把,是指路的明灯;发明则是发现的果实。我们寻求新的发现目标,也许用不着闷在斗室里苦想,踏出门外,去看看人类一些已有的发现,也许就找到了发明的方向。

发明家天生就是疑问家。遇到任何事、发明家的第一问都是:

“为什么非得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发明的链条发明就是这样一个链条:66永不放弃是发明家成功的前提发明家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三个字,只要敢想、敢说、敢干、敢做、敢试,发明真的很简单。诺贝尔发明硝化甘油炸药的事情大家都十分熟悉,几次都差一点被炸药给炸死,但是他敢干、敢试,运用硅藻土吸收硝化甘油的方法解决了硝化甘油的安全问题制成了固体炸药TNT。他的发明震惊了世界,推动了世界进步的快速发展。

诺贝尔在爆炸声中得到了永生,他的精神在诺贝尔奖中永驻永不放弃是发明家成功的前提发明家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三个字67假设与猜想的关系没有大胆的假设

就不会有发现和发明。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假设与猜想的关系没有大胆的假设68为什么“发现”不能申报专利?因为客观存在的物质和规律是被人类发现和总结出来、并被大众所公知,不是某个人独创的,所以“发现”不能申请专利保护。比如,牛顿经过大脑思考从从树上苹果掉落地面的现象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门捷列夫从化学实验中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表”,居里夫人偶然发现了“放射线”,这些都属于“客观世界存在的物质和规律被发现”,所以是不能申报发明专利的。为什么“发现”不能申报专利?因为客观存在的物质和规律是被69后来人们根据上述这些原理设计出来的仪器和机械设备属于发明的应用创造(如X光机等)可以申报发明专利。所以说,发现≠发明,当今世界要想发现新的物质和规律远比申请一项创造发明专利要难上千百倍。有些省市规定有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的学生高考时可以加20分.你有一项专利就业找工作时就比一般人多一份筹码、多一份希望。后来人们根据上述这些原理设计出来的仪器和机械设备属于发明的应70※发明对一般人来讲永远是个谜※真正的发明很难一次性完成。最早的发明都是“丑小鸭”,都是某种意义上的未完成的发明,发明也包括对现有的东西进行完善和改进,让“丑小鸭”漂亮起来。

智商和天才是汽车的马力,最后输出功率的大小取决于理智。聪明的人总是想方设法使其才智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发明对一般人来讲永远是个谜※真正的发明71·创新思维技术分类·七大类:一、质疑思维二、发散思维三、横向思维四、右脑思维五、灵感思维六、互动思维七、其他创新思维

具体实例这里不再介绍

重点介绍一下创新思维技术中最常用的“和田法”·创新思维技术分类·七大类:72什么是“和田法”“和田法”是我国的创造学研究者许立言、张福奎和上海市和田路小学的领导、教师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检核表法和其他技法基础上,提炼总结出来的。它表述简捷,在创造力潜能开发过程中是常见而容易操作的基本方法,而且便于掌握,有助于潜能开发和实际运用。以下根据《潜能与创造力开发》一书对“和田法”做如下简述。什么是“和田法”“和田法”是我国的创造学研究者许立言、张福奎73“和田法”用十二句话概括1、加(加一加)

2、减(减一减)3、扩(扩一扩)

4、缩(缩一缩)5、变(变一变)

6、改(改一改)

7、联(联一联)

8、学(学一学)9、代(代一代)

10、搬(搬一搬)

11、反(反一反)

12、定(定一定)“和田法”用十二句话概括1、加(加一加)74一加(即加一加)可在这件东西上添加些什么吗?把它加大一些,加高一些,加厚一些,行不行?把这件东西和其他东西加在一起,会有什么结果?需要加上更多时间或次数吗?航天飞机实际是火箭和宇宙飞船的组合。机与电相结合的工业品和生活用品已屡见不鲜,如程控机床、电脑洗衣机、电子称、电子照相机等。南京市的小学生丛小郁利用“加一加”的办法,发明了带水杯的调色盘,她从可伸缩的旅行水杯得到启发,把水杯固定在调色盘中间,用时拉开水杯,不用时倒掉水,使杯子收缩;她又采用螺纹连接的办法,把杯子和调色板连接起来可随意装拆。一加(即加一加)可在这件东西上添加些什么吗?把它加大一些75二减(即减一减)能在这件东西上减去什么吗?把它减小一些,降低一些,减轻一些,行不行?可以省略取消什么吗?可以降低成本吗?可以减少次数吗?可以减少些时间吗?无线电话、无线电报以及无人售货、无人驾驶飞机等都属减一减的成果。用减一减的办法,将眼镜架去掉,再减小镜片,就发明制造出了隐形眼镜。日本夏普公司推出的壁挂式超薄电视机,画面对角线未4厘米,厚度仅3厘米,重仅1.5千克。美国兰尼尔公司吃透了顾客心里,推出了“零故障打字机”。二减(即减一减)能在这件东西上减去什么吗?把它减小一些76三扩(即扩一扩)使这件东西放大、扩展会怎样?功能上能扩大吗?宽银幕电影、投影电视、投影教具等可以说是“扩一扩”的结果。一物多用的工具和生活用品越来越多,如多用刀、多用剪、多用起子等,均属功能方面的扩展。北京市海淀区青年张朝晖见到家用电器逐渐增多,电源插头有限,很不方便,便产生了创造多用插头插座的设想。他用一块长40厘米的木板,中间钉上一条宽约8厘米、高约20厘米的长木条,以保障插头插入后接触良好,然后在两片铜片的一端接上电源线,装在一合适的盒内,制成了多头并联插座。美国研制的“指令中心”多用途钟,不仅能用语言报时,还能控制16种家用电器的开关,也是功能上扩展的结果。三扩(即扩一扩)使这件东西放大、扩展会怎样?功能上能扩77四缩(即缩一缩)使这件东西压缩一下会怎样?能否折叠?目前,一些小巧玲珑产品在竞争中吃香走俏。日本精工公司推出的袖珍彩电,仅有两英寸,可放在手掌中。日本市场出现了一种“迷你型”复印机,它只有笔记本那么大,可以随身携带,可方便地复印报刊文章或资料,给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上海市某小学五年级女学生方黎发明的“多功能升降篮球架”多次获奖。她在上体育课时,觉得全班几十名学生排队轮番投篮,大部分时间站着,既锻炼不了身体,也提高不了技术。篮球架高度固定,也不适合不同年龄的同学用。于是萌发了做新篮球架的设想,多加几个篮筐容易,高度升降觉得难了,后来从高度可调的落地电风扇得到启示,采用落地电扇升降的道理,制成了升降式篮球架。原国家体委副主任徐寅生对这项发明称赞不已,他说:“这个小发明解决了大问题,多年来就想有这么一个篮球架,没想到被一个小孩子搞出来了。”还有深圳微缩景区“锦绣中华”就是以缩小求新,以缩小取胜。四缩(即缩一缩)使这件东西压缩一下会怎样?能否折叠?目前,一78五变(即变一变)改变一下形状、颜色、音响、味道、气味会怎样?改变一下次序会怎样?现代化企业管理,要求产品不断更新换代,你无我有,你有我转,你转我变。只有走在别人前头,想别人所未想,干他人尚未干,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吃一,抓二,眼观三”,许多企业从满足市场需要向引导消费市场转变。在新产品开发中,坚持生产一代,试制一代,研究一代,构思一代。圆珠笔有单色改变结构后,生产出双色、三色圆珠笔。现在已生产设计出适应机关办公、学生作业用的多种款式和花色的原珠笔。用黄光照射胡萝卜,加快生长;红光照射黄瓜可提高产量一倍。这就是“变一变”产生的效应。五变(即变一变)改变一下形状、颜色、音响、味道、气味会怎样?79六改(即改一改)这种东西还存在什么缺点?还有什么不足之处?需要加以改进吗?它在使用时是不是给人带来不便和麻烦?有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吗?宁波市标准件二厂工人魏山发明的变形金刚式的万能自行车,仅用一把扳手,不用任何附件,可将一辆车变换出108种样式。如脚刹车、脚转向、前轮驱动,可用于代步、康复、娱乐、载货、车技训练等。胡耀民在全国平板玻璃包装设计竞赛中,一改通常的固定防震为缓冲防震,一举成功,获竞赛奖金10万元。六改(即改一改)这种东西还存在什么缺点?还有什么不足之处?需80七联(即联一联)每件东西和事物的结果,跟它的起因有什么联系?能从中找处解决问题的办法吗?把某些东西与事物联系起来,能帮助我们达到什么目的吗?非洲南部缺水,人们找不到水源,但发现狒狒不搬家,他们一定清楚哪有水源。于是人们设下连环计,设法给狒狒盐吃,然后再跟踪它找到水源,用这个方法最后终于找到了水源。英国一家图书馆搬家,负责组织计划的人在考虑如何节省经费问题时,偶尔听到有人谈话中提到“化整为零”,他马上联想到图书馆搬家如何化整为零?经过思考确定,搬家时取消借书数量限制,敞开借书,并要求还书要到图书馆新址,通过读者把书从图书馆旧址搬到了新址,节省了大量物力。七联(即联一联)每件东西和事物的结果,跟它的起因有什么联系?81八学(即学一学)有什么事物可以让自己模仿、学习一下吗?模仿它的形状和结构会有什么结果?学习它的原理技术,又会有什么创新?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东家花红学东家,西家叶绿学西家。一件新产品开发出来,头像东家,身是西家,脚像北家,五脏像南家,局部雷同,整体不一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为了开发新产品,广泛搜集各国名牌车,逐项分析各自优点,组织人员评出400多项优点,有80%优点体现在金牛座和黑貂车上,创出了自己的名牌。福特看到自己的生产线上装配一辆T型车需12个半小时,他认为太慢了,决心改进,但苦无良策。后来他去参观屠宰场、罐头厂,看看他们运输材料的生产过程。在那里他看到生产线很长,整块猪肉经切碎、蒸煮、装罐,输送过程全用滑轮,不用人力,迅速简便。看了一个多小时,立即回厂,召集技术人员设计制造了装配汽车的输送带,装配一辆车的时间降为83分种,极大地提高了装配速度。八学(即学一学)有什么事物可以让自己模仿、学习一下吗?模仿它82

九代(即代一代)这样东西有什么东西能够代替?如用别的材料、零件、方法等,行不行?用纸代布,制成纸衬衣领、纸领带、纸太阳帽、纸内衣、纸结婚礼服等一次性产品,色彩鲜艳,造型别致,价格低廉,在国际市场上甚为走俏。德国生产的灭火泡沫弹取代传统的灭火方法,用于机场灭火。当出现火情时,发出信号,在机场范围内,泡沫炮弹在100秒内就可飞临现场,在20~30微妙瞬间,放出大量泡沫,将火扑灭。九代(即代一代)这样东西有什么东西能够代83

解放军工程兵伪装部队2小时可构筑一个假高炮阵地;一夜之间,可在空荡旷野上造出“千军万马”之势,“汽车”列队、“火炮”昂首、“导弹”指天。开动迷彩作业车喷射涂料,使车辆、兵器顷刻变成与地貌一样颜色,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为阵地覆盖新材料制作的伪装网,飞机反复侦查,雷达荧光屏上无回波信号。这只部队运用科技进步成果,在滔滔长江上,用新研制的装备器材,仅用5小时就架起一座假长江大桥。这就是“代一代”的效果

解放军工程兵伪装部队2小时可构筑一84十搬(即搬一搬)把这件东西搬到别的地方,还能有别的用途吗?这个想法、经验、道理、技术搬到别的地方,也能用得上吗?金属电镀使产品闪闪发光,电镀能否搬到塑料上呢?目前已开发出的塑料电镀已使塑料制品面目全新。过去超声波技术用于清洗、测量、探伤、熔解、研磨、切割等,近年来,通过对超声波技术的进一步开发,是某些传统产品开发出现“革命”性变化。日本东京大学研制的超声波洗澡器,启动后,超声波喷射到人体上就会除去全身污垢,并使人神清气爽。还有一种超声波牙刷,刷牙时从牙刷毛中喷出一束细小的水柱,并产生气泡和超声波,不仅清洁效率高,而且对牙龈有保健按摩作用。十搬(即搬一搬)把这件东西搬到别的地方,还能有别的用途吗?这85十一反(即反一反)如果把一件东西、一个事物的正反、上下、左右、前后、横竖、里外颠倒一下,会有什么结果?农村木工李林森运用“反一反”的方法,解决木工刨床易伤手问题,获得成功。以前的刨床旋转的刨刀滚动是固定的,木料要靠人手来推动,推到最后,一不小心,手就被刨刀切了。这种结构世界通行,尽管人们采用各种光电、机械防护装置,但都是在“防”字上做文章。李林森采用与通行结构相反的结构,木料不动,刨刀滚动往复行走,从根本上解决了刨刀吃人手的问题。为进口车生产配件的某厂,在广告中一反常规,不写优点,而写明本厂产品比原装零件耐用率低30%,欲购者请三思。坦诚道出产品短处,反而生意兴隆。十一反(即反一反)如果把一件东西、一个事物的正反、上下、左右86十二定(即定一定)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或改进某一件东西,为了提高学习、工作效率,防止发生的事故和疏漏,需要规定什么?制定一些什么标准、规章、制度?上海市昌邑小学科学小组用“定一定”的方法,发明了“读书姿势红绿灯”。放在桌上离胸部20~25公分的地方,姿势正确见绿灯,趴在桌上的见红灯,斜坐见到半红半绿。有了这样的规定,就可以随时矫正读写姿势,保障身体健康,体型健美,视力正常。某单位组织植树,计划下午五点完工。上午大家混着干,只完成计划的二分之一。下午分成三人一组,定任务,挖坑、培土、挑水、浇水分工明确,结果全部任务提前一小时完成。同样的工具,由于定了任务,下午的效率比上午的提高了一倍多。可见“定一定”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十二定(即定一定)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或改进某一件东西,为了提87看几个我们身边的例子万方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系06级学生黄园超成功申请一项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名称为仓栅式运输车车棚收放装置,黄园超曾作为万方学院科技创新实验室的骨干成员,他多次参加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创新比赛,并获得全国节能减排大赛优秀奖和河南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大赛三等奖。目前,综合素质优异的他已被吉利汽车集团录用。机械学院的学生王超——发明了光纤鼠标,获得巴拿马国际展览会金奖。王超同学现已留校当教师。看几个我们身边的例子万方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系06级学生88蛇形机器人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研究生陈德杰等人组成的蛇形机器人创新设计团队在第四届大学生创新设计制造大赛上荣获一等奖。该研究小组的第五代蛇形机器人已能模拟蛇平地蜿蜒前进、钻洞越障、爬坡、上楼等近20个动作,并有多种外界信息获取功能,如探测瓦斯气体浓度、红外避障、视觉信息传递等。

如果你有一项发明或使用新型专利技术今后再就业和创业方面就会一切顺利。赶快行动起来,搞发明创造吧!蛇形机器人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研究生陈德杰等89

记住“和田法”发明不再难!大学四年应该学什么?记住四句话:学会做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