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文言实词根据最新《高考评价体系》语文科高考评价精神,古代诗文阅读是富有中国特色的独特内容设置,显示了积淀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发挥着涵养人文素质、提升文化自信的积极作用。对古代诗文阅读能力的要求有:熟悉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及古汉语词类活用的一般规则和常见的特殊句式,能准确理解文意,对古代诗文正确断句,并能将古代诗文准确地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规范表达。考情分析年份卷别选篇体材题型/分值涉及考点2021年新高考卷Ⅰ《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通鉴纪事本末3道单选题,各3分;1道翻译题,8分,1道主观内容分析3分,共20分①文言断句;②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⑤文章内容分析(主观)新高考卷Ⅱ《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通鉴纪事本末3道单选题,各3分;1道翻译题,8分,1道主观内容分析3分,共20分①文言断句;②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⑤文章内容分析(主观)全国甲卷《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通鉴纪事本末3道单选题,各3分;1道翻译题,10分,共19分①文言断句;②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全国乙卷《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通鉴纪事本末3道单选题,各3分;1道翻译题,10分,共19分①文言断句;②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年份卷别选篇体材题型/分值涉及考点2020年新高考卷Ⅰ《明史·左光斗传》人物传记3道单选题,各3分;1道翻译题,8分,1道主观内容分析3分,共20分①文言断句;②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⑤文章内容分析(主观)新高考卷Ⅱ《明史·海瑞传》人物传记3道单选题,各3分;1道翻译题,8分,1道主观内容分析3分,共20分①文言断句;②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⑤文章内容分析(主观)全国卷Ⅰ《宋史·苏轼传》人物传记3道单选题,各3分;1道翻译题,10分,共19分①文言断句;②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全国卷Ⅱ《宋史·王安中传》人物传记3道单选题,各3分;1道翻译题,10分,共19分①文言断句;②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全国卷Ⅲ《晋书·王彪之传》人物传记3道单选题,各3分;1道翻译题,10分,共19分①文言断句;②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年份卷别选篇体材题型/分值涉及考点2019年全国卷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人物传记3道单选题,各3分;1道翻译题,10分,共19分①文言断句;②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全国卷Ⅱ《史记·商君列传》人物传记3道单选题,各3分;1道翻译题,10分,共19分①文言断句;②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全国卷Ⅲ《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人物传记3道单选题,各3分;1道翻译题,10分,共19分①文言断句;②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年份卷别选篇体材题型/分值涉及考点2018年全国卷Ⅰ《晋书·鲁芝传》人物传记3道单选题,各3分;1道翻译题,10分,共19分①文言断句;②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全国卷Ⅱ《后汉书·王涣传》人物传记3道单选题,各3分;1道翻译题,10分,共19分①文言断句;②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全国卷Ⅲ《宋史·范纯礼传》人物传记3道单选题,各3分;1道翻译题,10分,共19分①文言断句;②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021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封德彝对曰:“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上曰:“然。朕为天子,所以养百姓也,岂可劳百姓以养己之宗族乎!”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惟有功者数人不降。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上闻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名,召见,问以政道。对曰:“隋主好自专庶务,不任群臣,群臣恐惧,唯知禀受奉行而已,莫之敢违。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借使得失相半,乖谬已多,下谀上蔽,不亡何待!陛下诚能谨择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败,以施刑赏,何忧不治!”上善其言,擢为侍御史。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民部尚书裴矩谏曰:“为吏受赂,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上悦,召文武五品已上告之曰:“裴矩能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傥每事皆然,何忧不治?”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真题示例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B.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C.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D.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子,甲为天干首位,子为地支首位,干支相配以纪年月日,文中是纪日。B.宗室,是古代社会中对与君主同一宗族血亲的称谓,历代皇族例称为宗室。C.海内,即国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绕着大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D.庶务,指国家的各种政务,后来专指朝堂之上跟军国大事相关的各种急务。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太宗赞同封德彝的意见,认为天子应该养育百姓,不应辛劳百姓以养活自己宗族,于是将有功者之外的宗室郡王全都降格为县公。B.在讨论制止偷盗一事时,有人提出用重法治理,唐太宗认为应减轻赋税,选用清官,使百姓衣食无忧,严刑峻法反而不能达到目的。C.唐太宗向张玄素询问政事,张说隋亡在于君王专权,以致下谀上蔽,若君王能分任贤能之臣,考核成败,赏罚分明,一定能够大治。D.裴矩是隋朝的旧臣,进入唐朝后,忠于国事,不做面从之臣,敢于进言,对唐太宗的不当行为谏诤,受到唐太宗的认可和当众表扬。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14.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3分)考纲内容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实词主要指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数量词,这类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虽然全国卷自2015年起不单独设题考查实词,但对文言文文意的把握、古代文化知识的考查、语句翻译的考查,都是基于对实词含义的理解;没有对实词含义的正确理解,就没法正确解答此类题目。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必须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通假字等相关方面的知识。考查形式近年有两种考查形式:1、选择题的形式: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选出正确或错误的一项;【例】(2021天津卷)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审乎计之得失审:仔细考量
B.则必有所格
格:阻止,阻碍C.此用之于新造之蜀造:拜访
D.或一见尽怀或:有的人2、在文言文句子翻译中考查实词含义,是现在大部分试卷的考查方式。【例】(2021新高考全国Ⅱ)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2)知大功不遂,感激发病。一词多义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一个词有多个义项,二是指一个词可能属于不同的词类。词的多义一般是通过引申、比喻、借代或假借等形式延伸出来。如“朝服衣冠”的“朝”应读“zhāo”,义为“早晨”,是本义。因古时大臣朝见皇帝都是在早晨,所以引申为“朝(cháo)拜”,如“皆朝于齐”的“朝”就是“朝拜”之义;由“朝拜”进一步引申为大臣、皇帝议政的地方,即“朝廷”,如“于是入朝见威王”的“朝”。识记一词多义可以从词语的本义入手,分析各个义项之间的联系,按照发散特点记忆。(1)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如“斤”,篆文作,像一把斧子,本义为砍伐树木的工具。如:斧斤以时入山林。(《寡人之于国也》)一词多义(2)引申义就是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兵”的本义为武器,如: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过秦论》)后引申为使用武器的人,即士兵,如:沛公兵十万,在霸上。(《鸿门宴》)引申为战争,如: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3)比喻义就是由本义的比喻用法形成的意义。如: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出师表》)本义:驽,劣马;钝,刀刃不锋利。比喻义:喻才能平庸。(4)假借义一个词因音同或音近被假借而产生的意义。如:宫妇左右莫不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莫”的本义是“日落”,假借为“没有谁”。例题: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注意这些词语含义之间的联系。1.伐2.列3.数①斯亦伐根以求木茂(《谏太宗十思疏》)①不欲与廉颇争列(《廉颇蔺相如列传》)①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②季氏将伐颛臾(《论语》)②大王见臣列观(《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③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阁夜》)③列坐其次(《兰亭集序》)③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六国论》)④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史记·魏公子列传》)④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五人墓碑记》)④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⑤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⑤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逍遥游》)【答案】①砍伐;②攻打;③战争;④功绩,功劳;⑤夸耀【答案】①位次;②一般的;③排列;④收列【答案】①几;②屡次;③命运;④读cù,细密的;⑤数数然:急于追求功名的样子
4.曲5.望6.制①其曲中规(《劝学》)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①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郑伯克段于鄢》)②引以为流觞曲水(《兰亭集序》)②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②是故明君制民之产(《齐桓晋文之事》)③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吾尝跂而望矣(《劝学》)③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过秦论》)④邪曲之害公也(《屈原列传》)④在丙寅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④其制稍异于前(《项脊轩志》)⑤都督阎公之雅望(《滕王阁序》)⑤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过秦论》)【答案】①弯曲的弧度;②蜿蜒;③理亏;④奸佞之人【答案】①希望;②盼望;③向远处看;④农历每月的十五日;⑤名声,名望【答案】①春秋时郑国地名;②制定,规定;③控制;④规模;⑤统率关键能力推断技法释义举例语境分析推断一个文言实词一般有多个义项,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其意义却又是唯一的,因此一定要善于把实词放在语言环境中来分析,根据上下文来推断词义“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石钟山记》)意为:渔工水师因文化水平低,不能用文字记载下来。因此这句中的“言”可以理解为“记载”,而不能理解为“说”成语联想推断不少成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可以借助成语中有关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始速祸焉”(《六国论》)“速”可联系成语“不速之客”而推知其应为“招致”之意语法成分推断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义上差别很大,但句子的语法结构基本是一致的。根据实词在文言句子中所处的语法位置,可以推知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而推知它的词义“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劝学》)“水”受助动词“能”的修饰,并处在谓语位置,便可推断它是动词“游泳”之意推断技法释义举例句式结构推断古人行文,好用整齐的句式,如排比句、对偶句等,其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这样就可以由已知词语的词性、词义推测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过秦论》)“据”与“拥”相对,“固”与“地”相对,“地”是地方之意,名词,那么“固”也应是名词,据此推断“固”为“险固的地方”之意字形分析推断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并且形声字占80%以上,因此,通过分析字形结构(主要是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可以推知字的意义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并且形声字占80%以上,因此,通过分析字形结构(主要是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可以推知字的意义古代汉语中,有许多词的字形与现代汉语相同,但由于时间的推移,其意义与现代汉语有了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词义范围的变化①词义扩大: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三峡》)“响”,古义指回声,现演变为一切物体发出的声音。②词义缩小: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今义一般包含在古义之中。如: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谷”,古义是粮食的统称,故有“五谷”“百谷”之说;今义在北方专指小米,在南方专指稻谷。③词义转移:词义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牺牲”,古义指“祭祀用的牲畜”,现在指“为正义而死”。古今异义(2)词义轻重的变化①词义弱化。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语义较强,今天表示的语义较弱。如:吾羞,不忍为之下!(《廉颇蔺相如列传》)“羞”,古义是“羞愧,感到耻辱”,今义是“害羞,不好意思”。②词义强化。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语义较弱,今天表示的语义增强。如: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宣言”,古义是“扬言”,今义是“宣告、声明”。(3)词语色彩的变化词语在使用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渐发生了变化。如:蹑履相逢迎。(《孔雀东南飞》)“逢迎”,古义是“迎接”,中性义;今义是“迎合”,贬义。例题: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注意这些词语古义和今义的不同。①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阿房宫赋》)②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③吾与汝俱少年。(《祭十二郎文》)④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国论》)⑤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⑥幼稚盈室,瓶无储粟。(《归去来兮辞并序》)⑦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⑧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滕王阁序》)⑨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⑩既而将诉于舅姑。(《柳毅传》)⑪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廉颇蔺相如列传》)【答案】①“气候”,古义指气象,节令的变化;今义,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或比喻动向、情势等。②“山东”,古义指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③“少年”,古义,青年;今义,人十岁左右到十五六岁的阶段。④“智力”,古义,智慧和力量;今义,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⑤“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⑥“幼稚”,古义,小孩;今义,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⑦“可怜”,古义,可惜;今义,对他人的不幸表示怜悯。⑧“猖狂”,古义,狂放、不拘礼法;今义,狂妄而放肆。⑨“卑鄙”,古义,地位低,见识浅;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⑩“舅姑”,古义,公公和婆婆;今义,舅舅和姑姑。⑪“布衣”,古义,平民;今义,粗布衣服。关键能力推断技巧释义举例根据语音辨析一个词的词义和语音之间是有一定的关联的,一个词的语音不同,这个词所表示的词义也必然会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朗读时语音的不同来判断词义间的差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谏太宗十思疏》)“长”在现代汉语里有两种读音“zhǎng”和“cháng”,“长者”不读“zhǎngzhě”,应读“chángzhě”,“长”意为“长远”,“者”是语气词,不译根据停顿辨析我们在朗读或说话时,除了会根据标点符号采取不同的停顿外(语法停顿),为了使内容的语意层次分明或出于表情达意的需要,还会在语句中间稍作停顿(逻辑停顿)。朗读时的停顿,可以把词跟词的界限划分开来,以此来判断词与词之间的意义的差异“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劝学》)“以”字和它前面的“无”构成古汉语中的一个固定结构“无以”,意思是“没有什么拿来…”;“至”是动词,意思是“到”。因此,在朗读时,我们可以在“以”字后面有一个简单的停顿“无以/至千里”,来区别它们的古今词义的差异推断技巧释义举例比较互证法运用词义本身的内在规律,通过词与词之间意义的关系和多义词诸义项的关系对比,较其异,证其同,达到探求和判定词义的目的“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孔雀东南飞》)与杜甫的“行人弓箭各在腰”(《兵车行》)互相印证,可知“行人”指出行在外经商的人或者从军戍边的战士结合上下文语境辨析在具体的语句中,一个词的确切意义,往往需要根据该词出现的上下文语境来辨析。对于一些古今词义差异特别大的词语,或是古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亡的词语,应该利用上下文语境来确定它的词义“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可怜”是一个形容词,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值得怜悯”,根据上下文,用现代汉语的的词义理解此句,句意不通。这句话是焦仲卿的母亲所说,她在劝焦仲卿速遣刘兰芝,娶东家女为妻,因此,“可怜”是用于形容东家女的,在此处是“可爱”之意词类活用,是指一个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词性而作另一类词使用,如名词用作动词、动词用作名词等。随着词性的改变,这个词便具有了新的含义(临时的)。用法解释例句活用为一般动词①名词+名词族秦者秦也(《阿房宫赋》)(族:灭族)②副词(能愿动词)+名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劝学》)(水:游泳)③所+名词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罾:用网捕鱼)④名词+补语浴乎沂,风乎舞雩(《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风:吹风)⑤方位名词作谓语顺流而东也(《赤壁赋》)(东:向东进军)⑥名词与动词或动词短语之间用“而”“则”“以”连接扣舷而歌之(《赤壁赋》)(歌:唱歌)(1)名词的活用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用法解释例句使动用法名词用作使动词,指名词带了宾语,并且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和物阙秦以利晋(利:使……得利)(《烛之武退秦师》)意动用法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即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侣:以……为侣;友:以……为友)(《赤壁赋》)名词作状语①普通名词作状语。普通名词直接用于动词前作状语,所起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还具有比较浓厚的修辞色彩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像云一样;响:像回声一样;景:同“影”,像影子一样)(《过秦论》)②时间名词作状语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岁:每年;月:每月)(《庖丁解牛》)③方位名词作状语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向上;下:向下)(《劝学》)例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注意其活用的特点。①晋军函陵(《烛之武退秦师》)⑨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大铁椎传》)②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⑩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③云青青兮欲雨(《梦游天姥吟留别》)⑪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④衣冠而见之(《冯谖客孟尝君》)⑫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⑤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赤壁赋》)⑬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⑥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⑭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⑦元济于城上请罪,(李)进诚梯而下之(《李愬雪夜入蔡州》)⑮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⑧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答案】①驻军。②说出。③下雨。④穿上衣服,戴上帽子。⑤攻下,向东进军。(①~⑤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⑥使……长肉。⑦使……下。(⑥⑦是使动用法。)⑧把……当作宾客。⑨把……当作仇人。(⑧⑨是名词的意动用法。)⑩在朝廷上。⑪按法律规定。⑫像翅膀一样。⑬像对待兄长一样。⑭每天。⑮在外边。(⑩~⑮是名词作状语。)(2)动词的活用用法解释例句活用为名词动词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词的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也。(至:到的人)(《游褒禅山记》)使动用法动词不支配宾语,而是含有“致使”的意思,使宾语成为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担负)(《廉颇蔺相如列传》)为动用法表示动词“为宾语怎么样”等死,死国可乎?(死:为……而死)(《陈涉世家》)例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注意其活用的特点。
①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②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③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④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⑤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⑥晋侯饮赵盾酒。(《左传·晋灵公不君》)⑦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过秦论》)⑧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病梅馆记》)⑨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答案】①射箭的技术;②埋伏的部队,伏兵;③出产的东西,收入的财物。(①~③是动词活用为名词。)④使……斗;⑤使……逃跑;⑥使……饮(酒);⑦使……朝见。(④~⑦是动词的使动用法。)⑧为……哭泣;⑨为……哀叹。(⑧~⑨为动词的为动用法。)(3)形容词的活用用法解释例句活用为名词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不是表示性质状态,而是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物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聪明的人;愚:愚蠢的人)(《师说》)活用为一般动词形容词本身是不能带宾语的,但有时后面却带了宾语(但又不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这时候形容词就活用为动词素善留侯张良(善:与……交好)(《鸿门宴》)使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使得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那么这个形容词就活用为使动词会盟而谋弱秦(弱:使……削弱)(《过秦论》)意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表示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即“认为……怎么样”,则这个形容词就活用为意动词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认为……美)(《邹忌讽齐王纳谏》)例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注意其活用的特点。①四美具,二难并。(《滕王阁序》)②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赤壁之战》)③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④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⑤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⑥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洲》)⑦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答案】①美好的事物;②旧交情;③坚硬的铠甲,锋利的武器。(①~③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④走到尽头;⑤威慑、威震。(④⑤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⑥使……变绿,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⑦认为……奇怪,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4)数词的活用用法例句用作一般动词(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六王毕,四海一(一:统一)(《阿房宫赋》)活用为形容词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二三:忽二忽三、反复无常)(《氓》)用作状语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三顾:三次访问)(《出师表》)例4.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注意其活用的特点。①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②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③勿闻人声,以收其精;必一其神,令志在针。(《灵枢经·终始》)④恍惚之数生于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答案】①统一;②同时依附;③归一、集中;④千倍万倍地扩大。(①~④均为数词活用为动词。)位置定性法判断词类活用“三关注”文言文中的语法结构有其自身的独特规律,又与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有着传承关系,故可以通过分析语法结构来判断词语的词性。在判断词语的词性是否发生变化(活用)时,我们要重点关注语句中的三种句子成分。关键能力类型释义举例关注主语和宾语主语(宾语)一般都由名词、代词充当。当动词、形容词处在主语(宾语)的位置上时,就有可能是活用“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劝学》)“高”是形容词,意为“高的”,在句子中作动词“登”的宾语,活用为名词,意为“高处”关注谓语谓语常用动词和形容词来充当。如果名词处在该位置上,就要活用为动词;形容词作谓语是不能带宾语的,如果形容词后面带了宾语,一般也要活用为动词“非能水也。”“水”为名词,出现在谓语的位置上,必然要活用为动词,翻译为“游泳”。“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敝”是形容词,作谓语本来不能带宾语,但这里带了宾语“之”,“敝”就要活用为动词“损害”关注状语状语一般在主语后,谓语前。动词前的名词,如果不是动作的发出者(主语),那就是动作的修饰限制者,也就起到了状语所起的作用,此时的名词作状语“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廉颇蔺相如列传》)“廷”位于动词“叱”之前,不作主语,那就只能作状语,表地点通假字,是文言文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假借”,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从而形成了通假字。通假字大量存在于文言文中,是造成文言文难读的原因之一。广义的通假字还包括古今字和异体字。(1)通假字音同本字,借来一用。借来的字只是临时使用。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蚤”通“早”。(2)古今字古已有之,今又造字。如:至莫夜月明。(《石钟山记》)“莫”是“暮”之古字,后被借用为否定副词,表示“不”“没有谁”的意思,又造“暮”字表示其原义。(3)异体字指读音、意义相同,但写法不同的汉字。如:“泪”和“涙”,“睹”和“覩”。通假字①秦伯说,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②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③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④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⑤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陈情表》)⑥此小大之辩也。(《逍遥游》)⑦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廉颇蔺相如列传》)【答案】①“说”通“悦”,高兴。②“颁”通“斑”,颁白,即斑白。③“景”通“影”,影子。④“倍”通“背”,违背。⑤“闵”通“悯”,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⑥“辩”通“辨”,区别。⑦“孰”通“熟”,仔细。例5.找出下列语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其本字及其含义。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这就是文言文中的偏义复词现象。类型例句语素意义相同或相近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舟楫:只有“舟”的意义,没有“楫”的意义。)(《劝学》)语素意义相反或相对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出入:“出”是出去,“入”是进来,在这里偏用“入”的意义,“出”是衬字)(《鸿门宴》)偏义复词①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坐姿娃娃产品供应链分析
- 生产香料制品用香精油项目运营指导方案
- 衣领项目营销计划书
- 蓄电池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 含药物的护足霜产业链招商引资的调研报告
- 心理咨询行业营销策略方案
- 玻璃器皿用纸制杯垫项目运营指导方案
- 医用防尘卫生口罩产品供应链分析
- 穿戴式扬声器产品供应链分析
- 举办水球比赛行业经营分析报告
- 学习雷锋郭明义
- 02 明渠均匀流断面尺寸设计
- 第八讲 matlab simulink基础.
- 创伤急救周围血管损伤
- 四川自考1月统考工程质量与进度控制02460
- 手机各制程简介
- 二年级《看图写话》PPT
- 2022年高三数学专题训练 第5讲立体几何选择压轴题(解析版)
- 通力电梯KCE电气系统学习指南
- 清洁消毒灭菌(一)-完整版PPT课件
- (精心整理)课题最终成果简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