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D视觉技术以及镜头入门知识课件_第1页
CCD视觉技术以及镜头入门知识课件_第2页
CCD视觉技术以及镜头入门知识课件_第3页
CCD视觉技术以及镜头入门知识课件_第4页
CCD视觉技术以及镜头入门知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标宝非标宝工业数字相机以及镜头

入门知识培训大纲镜头基本知识23光路计算工业数字相机基本知识1感光器件类型工业数字相机基本知识分为两大类,CCD器件和CMOS器件按感光单元排列方法工业数字相机基本知识分为线阵扫描相机和面阵扫描相机彩色形成方式工业数字相机基本知识彩色覆膜+bayer算法棱镜分光方法镜头外形镜头基本知识机器视觉常用定焦镜头,并且都是手动调整光圈,一般不允许自动调整光圈,镜头上有调焦和调光圈两个环,为了防止误碰动,工业镜头的两个环都有锁定螺丝。注意调焦环不是用来调整焦距,而是调整像距,保证清晰图像落在焦平面上常用镜头参数:焦距镜头基本知识焦距是镜头最常用的参数,我们包装检测系列产品中使用的镜头有3.5mm,4mm,6mm,8mm,12mm等多种规格(1/3”CCD的标准镜头为8mm)。除杂系列产品一般都使用28mm的广角镜头(线扫描相机的标准镜头大概是40mm左右)。焦距越小的镜头越不好做,价格越高,边缘变形等问题越大,所以尽量选用标准镜头,性价比最高光圈越小,景深越大镜头基本知识常用镜头参数:分辨率镜头基本知识镜头分辩率指的是在像平面处1毫米内能分辨开的黑白相间的线条对数,单位是“线对/毫米”。

条包检测器上用computarMP0814-MP镜头,是百万象素级的镜头,分辨率为100线对/mm,这个分辨率较高。其实除了视觉测量,其实我们的产品一般都不用这么高的分辨率CCD的芯片的分辨率越高,要求的镜头的分辨率也越高C接口和CS接口镜头基本知识C接口:镜头基准面到焦平面(也就是CCD靶面)17.526mmCS接口:镜头基准面到焦平面(也就是CCD靶面)12.5mm注意:机械设计如何确定焦平面(也就是CCD靶面),一般就是从相机镜头接口往后量12.5或者17.526mm(根据相机接口类型定)如果CS相机接口安装C接口镜头,必须加装5mm厚的接圈CCD成像基础公式光路计算1/u+1/v=1/fu:物距v:像距f:焦距CCD靶面镜头中心点目标物体vu视角CCD光路计算规律光路计算在我们的计算中,一般有如下规律u>>f:物距一般远大于焦距,例如除杂机镜头焦距28mm,物距在一米左右v≈f:由于u>>f根据公式所以像距基本等于焦距,事实上调焦的过程就是将像距微调,和焦距基本相差不远镜头中心点的确认:由于v≈f

,所以从CCD靶面向前焦距距离就是镜头中心点,这个点的确定对我们光路作图意义很大视角和镜头中心点光路计算CCD靶面镜头中心点v视角视角=2arctag(CCD靶面尺寸/2v

)由于v≈f,所以视角≈

2arctag(CCD靶面尺寸/2f

)

镜头中心点的位置大致就在靶面向前f的距离上 视场范围u视角和镜头以及CCD尺寸均相关

1/3”CCD视角

标准镜头是指和人眼有效视角差不多的镜头(大约30°),1/3”CCD的标准镜头是8mm,1/2”CCD的标准镜头是12mm。以前35mm胶卷的照相机标准镜头是50mm,除杂机用的线阵相机标准镜头大致为40mm,标准镜头比较容易制造,性价比较高视角的进一步知识光路计算光路作图步骤二光路计算1、如果视频柜空间不够,可以采用反光镜来调整相机实际位置,作图时以反光镜为中轴做镜像映射即可2、镜子的两端应该超出视角线两段超出一小段距离,保证视野内全是反光镜的成像3、相机不能出现在视角线范围内,否则会阻挡相机的视野4、反光镜镜面不宜朝上,否则容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