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成长的过程在词风的反映课件_第1页
李清照成长的过程在词风的反映课件_第2页
李清照成长的过程在词风的反映课件_第3页
李清照成长的过程在词风的反映课件_第4页
李清照成长的过程在词风的反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清照成长的过程在词风的反映李清照成长的过程1李清照成长的过程在词风的反映一、李清照的生平二、早期作品及其风格三、后期作品及其风格李清照成长的过程在词风的反映一、李清照的生平二、早期作品2

李清照(1084-1155)南宋著名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收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名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感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失。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李清照的生平李清照(1084-1155)南宋著名女词人,自3前期作品前期作品4《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成长的过程在词风的反映课件5诗歌鉴赏(一)

红日西沉,晚霞映照着溪亭,玩了一天的游人渐渐归去,独有年少的词人依依不舍,流连忘返。是刚饮过美酒,还是酒意未消?是景色宜人,惹词人陶醉?她游玩兴尽方驾回舟。湖上娇艳的荷花向她绽开笑脸,轻柔的晚风推着她的船儿。她情不自禁的荡起双桨,往前划去。划呀,划呀,竟不知不觉误入荷花深处,进也不能,退也不能,怎么办?她用足力气,蓦然间响起一阵扑簌簌的声音,原来沙滩上的沙鸥和鹭被她惊飞了。诗歌鉴赏(一)红日西沉,晚霞映照着6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7诗歌鉴赏(二)词的写法别致,侧重于从听觉方面来塑造形象并构成意境。作者是从听觉上展开联想,然后转化为视觉形象:“绿肥红瘦”。值得指出的是,这“绿肥红瘦”四字只不过是作者内心虚拟想象之词,它还有一个向客观现实转化的过程。其次,通过问答进行感情上的对比烘托。这种写法,不仅语言精炼生动,结构也由此显得分外紧凑,使读者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真切感。“却道”一句,写出了“卷帘人”观察上的粗疏与感情上的淡漠,它恰好衬托出作者体察的细腻与情思的深婉。再次,成功地使用拟人化的手法。词中把本来用以形容人的“肥”、“瘦”二字,借来用以形容绿叶的繁茂与红花的稀少,暗示出春天的逐渐消失。这首词总共不过三十三字,但它却通过生活中一个极其普通的细节,反映作者内心世界,用语平白浅近,意境含蓄深厚,具有“弦外音,味外味”。黄了翁在《蓼园词选》中说:“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诗歌鉴赏(二)词的写法别致,侧重于从8点绛唇

【宋】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9心恋

我想偷偷望呀望一望他

假装欣赏欣赏一瓶花

只能偷偷看呀看一看他

就象正在浏览一幅画

只怕给他知道笑我傻

我的眼光只好回避他

虽然也想和他说一说话

怎奈他的身旁有个她

心恋10一剪梅【宋】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11醉花阴【宋】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12凤凰台上忆吹箫【宋】李清照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凤凰台上忆吹箫13武陵春【宋】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14李清照成长的过程在词风的反映课件15

声声慢【宋】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①。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者次第,②怎一个、愁字了得!【注释】①将息:休养。

②者次第:这许多情况。

16

南渡前的作品,一类是歌咏自然,表现作者天真活泼的个性,和关心美好事物的。这类作品感情真挚,富有青春活力,风格清新、明快;一类是写闺情生活,抒发离情别绪,表现伉俪之情和惜花伤春的。这类作品,思致深宛,风格流丽。

前期风格南渡前的作品,一类是歌咏自然,表现作者天真活17后期作品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后期作品《渔家傲》18诗歌鉴赏(三)

词一开头活绘出一幅仙境一般的壮丽景色。连接着那象波浪一样翻滚的云霞,这些云霞又是和晨雾连在一起,显得曙色胧朦。而透过云雾远远望去,银河中波涛汹涌,象要使整条河翻转过来似的。河中许许多多帆船在滚滚的大浪中颠扑,风帆摆动得象在银河中起舞一样。它展现出一个晨雾迷茫、云涛翻腾、滚滚银河、千帆竞渡的开阔境界。所以,也渐渐地使她的梦魂好象回到天帝居住的宫殿去了。她听着天帝在对她说话,殷勤地问她要回到哪里去?李清照南渡以来,一直飘泊天涯,备受排挤与打击,尝尽了人间的白眼,如今天帝这么关照她,她要倾诉。

这就引出了词的下片,由她诉说自己的困难和心愿。作者借此表白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她要象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离开那龌龊的社会。叫风不要停止地吹着,把她的轻快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过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尽管她有才华,有理想,有抱负,但在现实社会中根本得不到实现,找不到出路,才促使她这样想的。可见她的梦想仙境,正是她对黑暗现实不满的表现。这首词,思路开宕,想象丰富,意境辽阔,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诗歌鉴赏(三)词一19诗歌鉴赏(四)这首《夏日绝句》(又题作《乌江》)气势雄浑,激烈奔放。“阳刚之气,骏健之风”挥洒于纸,叹尽江山沦陷,英雄当年。诗人有着江河般广阔的胸襟,更有着为英雄高歌的豪情壮志。生,要生得顶天立地;死,要死得重于泰山。诗人用笔撞出“黄钟大吕般的高昂音响”,唱一曲英雄之歌,正义之歌!诗歌鉴赏(四)这首《夏日绝句20

南渡后的作品,由于李清照自身颠沛流离和国破家亡、民族危难的痛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感愤时事,怀念家国的情思时常流露在她所创造的幽深意境和悲苦的情调之中,富有爱国主义思想.

后期风格南渡后的作品,由于李清照自身颠沛流离和国破家亡21李清照成长的过程在词风的反映李清照成长的过程22李清照成长的过程在词风的反映一、李清照的生平二、早期作品及其风格三、后期作品及其风格李清照成长的过程在词风的反映一、李清照的生平二、早期作品23

李清照(1084-1155)南宋著名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收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名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感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失。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李清照的生平李清照(1084-1155)南宋著名女词人,自24前期作品前期作品25《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成长的过程在词风的反映课件26诗歌鉴赏(一)

红日西沉,晚霞映照着溪亭,玩了一天的游人渐渐归去,独有年少的词人依依不舍,流连忘返。是刚饮过美酒,还是酒意未消?是景色宜人,惹词人陶醉?她游玩兴尽方驾回舟。湖上娇艳的荷花向她绽开笑脸,轻柔的晚风推着她的船儿。她情不自禁的荡起双桨,往前划去。划呀,划呀,竟不知不觉误入荷花深处,进也不能,退也不能,怎么办?她用足力气,蓦然间响起一阵扑簌簌的声音,原来沙滩上的沙鸥和鹭被她惊飞了。诗歌鉴赏(一)红日西沉,晚霞映照着27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28诗歌鉴赏(二)词的写法别致,侧重于从听觉方面来塑造形象并构成意境。作者是从听觉上展开联想,然后转化为视觉形象:“绿肥红瘦”。值得指出的是,这“绿肥红瘦”四字只不过是作者内心虚拟想象之词,它还有一个向客观现实转化的过程。其次,通过问答进行感情上的对比烘托。这种写法,不仅语言精炼生动,结构也由此显得分外紧凑,使读者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真切感。“却道”一句,写出了“卷帘人”观察上的粗疏与感情上的淡漠,它恰好衬托出作者体察的细腻与情思的深婉。再次,成功地使用拟人化的手法。词中把本来用以形容人的“肥”、“瘦”二字,借来用以形容绿叶的繁茂与红花的稀少,暗示出春天的逐渐消失。这首词总共不过三十三字,但它却通过生活中一个极其普通的细节,反映作者内心世界,用语平白浅近,意境含蓄深厚,具有“弦外音,味外味”。黄了翁在《蓼园词选》中说:“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诗歌鉴赏(二)词的写法别致,侧重于从29点绛唇

【宋】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30心恋

我想偷偷望呀望一望他

假装欣赏欣赏一瓶花

只能偷偷看呀看一看他

就象正在浏览一幅画

只怕给他知道笑我傻

我的眼光只好回避他

虽然也想和他说一说话

怎奈他的身旁有个她

心恋31一剪梅【宋】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32醉花阴【宋】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33凤凰台上忆吹箫【宋】李清照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凤凰台上忆吹箫34武陵春【宋】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35李清照成长的过程在词风的反映课件36

声声慢【宋】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①。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者次第,②怎一个、愁字了得!【注释】①将息:休养。

②者次第:这许多情况。

37

南渡前的作品,一类是歌咏自然,表现作者天真活泼的个性,和关心美好事物的。这类作品感情真挚,富有青春活力,风格清新、明快;一类是写闺情生活,抒发离情别绪,表现伉俪之情和惜花伤春的。这类作品,思致深宛,风格流丽。

前期风格南渡前的作品,一类是歌咏自然,表现作者天真活38后期作品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后期作品《渔家傲》39诗歌鉴赏(三)

词一开头活绘出一幅仙境一般的壮丽景色。连接着那象波浪一样翻滚的云霞,这些云霞又是和晨雾连在一起,显得曙色胧朦。而透过云雾远远望去,银河中波涛汹涌,象要使整条河翻转过来似的。河中许许多多帆船在滚滚的大浪中颠扑,风帆摆动得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