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学研究
王洁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jjwangjie@163.com——别人做的和我们要做的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学研究王洁上海市之一,基础教育发展的战略转型
●加强对学生的研究,更好地为学生成长奠基●把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从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教育观念朝着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这一核心内容发生转型——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2011之一,基础教育发展的战略转型●加强对学生的研究,更好地为学①上海的基础教育改革比较成功,包括课程改革、薄弱学校的改造等等。测试中上海学生的成绩顶部与底部差距不大,国际上对这一点的关注度很高。②上海教师的在职教育以及平时基于如何上好一堂课的研修活动,是其他国家和地区无法比拟的。教师上一堂课,可以公开,可以研讨,可以整个备课组一起分享,这在世界上堪称独到。教研系统是个庞大的组织,称为四级教研网,这是很多国家没有的。■国际上一些比较中肯的评论课堂的优势和问题①上海的基础教育改革比较成功,包括课程改革、薄弱学校的改①上海的基础教育改革比较成功,包括课程改革、薄弱学校的改造等等。测试中上海学生的成绩顶部与底部差距不大,国际上对这一点的关注度很高。②上海教师的在职教育以及平时基于如何上好一堂课的研修活动,是其他国家和地区无法比拟的。教师上一堂课,可以公开,可以研讨,可以整个备课组一起分享,这在世界上堪称独到。教研系统是个庞大的组织,称为四级教研网,这是很多国家没有的。■国际上一些比较中肯的评论课堂的优势和问题①上海的基础教育改革比较成功,包括课程改革、薄弱学校的改③上海的课堂教学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教师和学生,责任心都比较强,学生学习刻苦,教师教学负责。教学方式方法不断地在进步,如我们在了解学生方面的各种做法,在课堂上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的把握;又如“多角度理解”、“有层次推进”、“变式教学”等等。学生的学习是全天候的,除课堂学习之外,家长对学生课外学习还有要求,时间总体上比较长。③上海的课堂教学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问题①课堂要求总体偏高,学生负担重。不少学生疲于应付,成长空间显得狭小。②学生的独立分析和探究常常是被窒息的。虽然课程改革以来,我们是鼓励学生探究的,但是实际的情况是教师有所替代。③学习的兴趣和幸福感还不是多数学生的事情。学生在学校里不觉得幸福,没有兴趣,怎么可能非常投入地学习?■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问题①课堂要求总体偏高,学生负担重。
1990年,这个地区曾经进行过8年级全体学生的能力目标测试。2007年,对同地区、同年级全体学生进行了再度测试,样本数量均为4000左右。前后两次测试,取相同的能力目标水平分类,测试题中约有1/3保持原貌,另有2/3提高了难度。尽管总体难度有很大提高,但多数分测试成绩与总分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总平均得分率从45.27%提升到58.83%,课堂教学的实效有了显著提高,十余年来的进步有目共睹。对测试结果,按能力目标四层次架构作分水平分析,结果如图所示。其中操作与了解的水准大幅度的提高;领会与运用水平的目标已基本达成;但是,探究性水平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尚无明显提高,应成为今后课堂和教学改革要着力突破的重中之重。资料:学生能力目标测试喜中有忧1990年,这个地区曾经进行过8年级对测试结果,按能力目标四层次架构作分水平分析,其中操作与了解的水准大幅度的提高;领会与运用水平的目标已基本达成;但是,探究性水平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尚无明显提高,应成为今后课堂和教学改革要着力突破的重中之重。认知目标水平测试17年前后比较2008年在第11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墨西哥)报告对测试结果,按能力目标四层次架构作分水平分析,其中操作与了解如今的教学,仍有流于记住结论、反复训练的倾向,固然这可以发展记忆和模仿的能力,但却无助于对课程内容的真正理解,无助于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当今背景下,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得静下心来,反思过去,不能过多地注意操作层面上的东西,要平衡“书中学”与“做中学”,突出实践活动经验的学习和人文精神、基本思维方式的培养。如今的教学,仍有流于记住结论、反复训练的倾向,固然这10案例回放外国人看中国课结果:教师高兴学生高兴领导高兴老外无话可说某市、某校、某班教育局领导陪英美专家听课一位头发花白的教师教态从容、语言精炼板书清晰、情感丰富提问精到、回答踊跃——教学互动热烈——教学过程流畅——目标达成理想要研究转型的课堂10案例回放结果:某市、某校、某班教态从容、语言精炼——教学11学生的有差别性学生的可发展性学生的新起点性学生的欠稳定性学生适应课程——课程适应学生11学生适应课程——课程适应学生12知识是怎么接受的知识是怎么掌握的经验是怎么积累的能力是怎么发展的——注重过程组织学习内容——设计学习经历12组织学习内容——设计学习经历13只为升学奠基——为了终身发展基础学力发展性学力创造性学力总学力态度为核心
能力为关键知识为载体学力13只为升学奠基——为了终身发展基础学力发展性学力创造性学力14有效教学问题——影响对课程计划的执行学科思想?
教材运用?
内容补充?
总量把握?
教什么?学什么?问题源头?
技术应用?方法设计?
作业落实?
怎么教?怎么学?顶层设计课程方案(得到认同)有效教学14有效教学问题——影响对课程计划的执行学科思想?学生取得学业成就的过程中,到底是哪些因素在起决定性的作用?国际上有这方面的研究:●学习动机和高期望值●学习时间和机会●针对性教学之二,影响学生学习成就三因素学生取得学业成就的过程中,到底是哪些因素在起决定性的作用?国■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对自己的挑战性期望①学生有动机去学习,同学、父母、教师、学校管理者和社会期望他们达到高标准,决定着他们能否努力学习。②高期望值:
相信所有学生通过努力都可以达到高标准存在挑战性标准及实现目标的监控手段采取一切措施使学生到达高标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对自己的挑战性期望①学生有动机去学习,①通过课堂组织和常规程序,确保用于学习的足够时间,减少打断、干扰和无效活动。②有效学习的机会:■合适的学习时间和有效的学习机会认知冲突——情境促进体验,花时间琢磨不显而易见但仍可弄明白的问题建立意义——过程与结论、方法与规律、材料与观点之间建立明确的关系自觉操练——自己想做,留有空间,具备组织化特点①通过课堂组织和常规程序,确保用于学习的足够时间,减少打①有效学习往往是个人化的、有针对性的。②针对性教学:■教师的针对性教学在教学中精确知道每个学生的基础、特点与差别知道什么是适合的指导,在什么时候、使用什么、怎么使用相应的策略和资源通过教学方法的结构和教师可操控的个别指导进行针对性教学①有效学习往往是个人化的、有针对性的。■教师的针对性教资料:有效的教学方法促成有效教学的五种关键行为
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成功率五种辅助行为利用学生的思想和力量组织结构提问的艺术探询教师情感【美】加里.D鲍里奇资料:有效的教学方法促成有效教学的五种关键行为五种辅助行为【清晰教学的表现清晰教学(有效教师……)教学策略示例1.告诉学生课时目标(比如叙述哪些行为将会作为课时成果,出现在考试或今后的作业中)。2.为学习者提供先行组织者(把当堂内容放在过去和/或将来课时的背景下).3.在上课开始时,检查与学习任务相关的先前学习内容(比如弄清学生对于必备事实或概念的理解水平,如有必要就重新教授)4.缓慢而明确地发出指令(比如需要时重复指令,或把指令划分成若干小指令)5.知道学生的能力水平,教学适应学生的当前水平或略高于当前水平(如知道学生的注意保持期)6.用举例、图解、示范等方法来解释和澄清(比如用视觉来付诸解释和强化重点)7.在每节课结束时进行回顾总结在理想的复杂水平上准备本节课的行为目标(比如知识、理解等).向学习者指出这个行为将以什么方式运用。查阅或准备一个单元计划,弄清本节课需要哪些先前的学习内容,并弄清将来课时所需要的先前内容在本节课体现了多少。开始上课时告诉学生,他们将要学习的内容是较大知识单元中的一部分。在上课开始时提问,或规律地检查作业。弄清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与任务相关的先前知识。以逐步进行的方式组织较长作业任务的程序,既发讲义又口头表述根据标准化测验以及以往的作业和爱好来确定学生的能力水平,并相应地重新确定教学目标重述要点,其叙述方式不同于除此教授时的方式(比如视觉对听觉)使用关键抽象、重复、象征帮助学生有效储存和日后回忆内容教师之间在认知清晰性和口头呈现的清晰性上有很大的差异清晰教学的表现清晰教学(有效教师……)教学策略示例1.告诉多样化教学
指灵活地或多样地呈现课时内容。★问题的类型如何与课时节奏和序列结合起来。★对学习材料、设备、展示方式以及教室空间等的运用。★与学生的注意力有关。多样化教学指灵活地或多样地呈现课时内容。★问多样化教学的表现多样化教学(有效教师……)教学策略示例1.使用吸引注意的技巧(如用挑战性问题、视觉刺激或举例来开始一节课)2.通过变化目光接触、语音和手势来展示热情和活力(如改变音量或音高,在转向新活动时四处走动)3.变化呈现方式(如讲演、提问、提供独立练习时间等)4.混合使用奖励和强化物(如额外的学分、口头表扬、独立练习等[每周的、每月的])5.把学生的想法和参与纳入教学的某些方面(如使用间接指导或发散性问题等[每周的、每月的])6.变化提问类型(如发散性、聚合性的问题和试探性的问题[如澄清、探询、调整])以某种活动开始一节课,活动的方式不同于上节课或上一个活动(比如由听改为看)以有规律的时间间隔变化位置,改变语速或音量表示内容或活动发生了变化提前建立日常活动的程序,使看、听、做周期性循环建立奖励和口头表扬用语清单,从中随机选择,并在表扬的同时解释为何进行表扬。偶尔使用学生的意见来开始教学使问题与课时目标的行为和复杂性相匹配,根据单元计划来变化课时目标的复杂水平。多样化教学的表现多样化教学(有效教师……)教学策略示例1.目标
教学方法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培养品质参与社会活动满足需求和兴趣讲授讨论视听探索发现教学系统设计程序教学操练角色扮演模拟小组调查社区活动学习法律独立研究微型课程“头脑风暴”不同的教学方法有不同的认知贡献最有效较有效少有效目使用各种教学方法24小时以后对学习材料的平均保持率使用各种教学方法24小时以后对学习材料的平均保持率任务导向
指多少课堂时间用于教授教学任务规定的学术性材料。★我讲课、提问用了多少时间?鼓励学生咨询或独立思考用了多少时间?★我组织教学并使学生做好学习准备用了多少时间?★我评估学生行为用了多少时间?如果教师把大部分时间用于教授切题的内容,而不是把时间用在那些只是有可能需要的过程和材料上,学生成就更高。课堂上师生的活动集中于思维内容,使学生获得学习机会,学生成功率更高。任务导向指多少课堂时间用于教授教学任务规定的学任务导向的教学的表现以任务为导向(有效教师……)教学策略示例1.制定的单元和课时计划,能反映课程指南或所选课文的最重要特征(如每个单元和课时目标都能在课程标准或所选课文中找到依据)2.有效率地处理行政事务性干扰,方法是提前遇见这些干扰并安排一些任务,把别的任务推迟到非教学时间。3.以最小的扰乱课堂的代价,制止或阻止不当行为。4.为教学目标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模式5.用明确限定的事件逐步准备单元成果(如月考、总结、反馈和考试等)对照单元计划和课标,调整每一课时,考察它们间的相关性,与其他老师讨论课文和课标中最重要的部分。要做出限制,每节课的教学时间,不能超过5-10分钟用于非教学任务,把其他任务推到课前或课后。针对最常见的不当行为制定规则,把规则贴在显眼的地方。课堂上只确认违规者和违规行为,延迟处理。使用单元计划、课标或所选课文时,要把教的内容划分为①事实、规则或动作序列。②概念、模式或抽象概念。一般前者使用直接教学法,或者用间接教学法。制定进度表,以清晰明确的事件来开始和终结重要的课堂内容(如小测验和重要测验,总结和反馈等)任务导向的教学的表现以任务为导向(有效教师……)教学策略示例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这一关键行为与教师的任务导向和内容覆盖面有关。教师的任务导向应该为学生提供最多的机会。★学生实际投入学习材料的时间,称为投入率,与你教授某个论题的时间是不同的。学生的不投入可能涉及对或隐或显的情感、精神上的漠然。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这一关键行为与教师的任务导向和内容覆盖面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的表现有效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有效教师……)教学策略示例1.在教学刺激之后立即诱发理想行为(如提供练习题或练习册上的问题,通过它们使学生的理想行为得到操练)。2.在一种非评价性气氛中提供反馈机会(如第一次可以让学生不受约束地集体回答或悄悄地回答)3.必要时使用个人活动和小组活动。4.使用有意义的口头表扬,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并保持积极性。5.监督课堂作业,在独立练习期频繁地检查进展情况。在每组教学刺激之后安排练习或问题。在有指导练习开始时,要求学生悄悄回答或非评价性地反馈。为可能需要的学生准备个性化教学材料(如纠正性练习或课文等)通过有意义的口头表扬和鼓励,维持热烈的促进学生进步的课堂气氛(如解释为什么答案正确)在学生做课堂作业时,化在单个学生身上的时间限制在每人30秒左右,提供与教学上相关的答案。在整个班级巡视。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的表现有效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有效教师确保学生的成功率
指学生理解和准确完成练习的比率。高成功率:学生理解任务,只是偶尔因粗心而犯错。
中等成功率:学生不完全理解任务,犯一些实质性的错误。低成功率:学生压根不理解任务。
教师的任务导向和学生的投入率与学生的成功率密切相关。确保学生的成功率指学生理解和准确完成练学生成功的表现中高水平的成功率(有效教师……)教学策略示例1.所建立的单元和课时内容反映先前学习内容(如安排课时序列时考虑与任务相关的先前信息)2.在最初的回答之后立即给以纠正(如第一次有人给出粗略的回答后,示范正确回答,并告诉学生如何达到正确回答)3.把教学刺激划分为小块(如设立一口大小的课时,使学生者在当前水平上轻易消化学习内容)4.应该以容易掌握的步骤安排向新材料的过渡(如根据先前的内容来改变教学刺激,使得每节课看起来都是上节课的延伸)5.变换刺激的呈现节奏,并持续不断地为教学高潮或者关键事件做准备。制定倒置的单元计划,鉴别出为达到最高等的单元结果所需的最低等级的课时结果。以最符合单元结果实现的逻辑顺序来安排课时。在独立练习之前,提供有指导的练习,并在练习间隙提供自查方法。安排跨学科主题的单元,强调哪些易于记忆的关系和联系。使用复习、反馈和考试形成紧张、增减和期待的间隔。学生成功的表现中高水平的成功率(有效教师……)教学策略示例1观点
1.迄今为止的课堂,大多以学科教学为载体,“去学科”的课堂改进至少是一种缺失,不了解、曲解学科本意的改进甚至是一种危险。
2.在课堂里,学与教是整体不能割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按照“以学论教”的思路,课堂评议实可简化为如下的准则:学生该听的听了没有?该做的做了没有?该想的想了没有?该说的说了没有?
3.哪些是学生该听、该做、该想、该说的内容,教师应是明白人,这成了课堂改进的瓶颈和关键,于是“教师学习事关重大”。观点1.迄今为止的课堂,大多以学科教学为载体,“去学科①学科知识②一般教学知识③课程知识④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简称PCK)⑤学习者及其特点的知识⑥教育情境知识⑦关于教育的目标、目的和价值以及它们的哲学和历史背景的知识Veal和Makinster建构了一个金字塔模型,PCK位于塔尖,是多方面整合的结果PCK背景、评价、课程、学科性质、环境、教学法、社会文化、教学管理学科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2.教师专业知识分析框架1.教师走向专业成功的三大支柱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专业态度资料①学科知识Veal和Makinster建构了一个金字塔模
学科教学的统领性观念①【学科内容的知识】中小学一门学科的内容、方法和性质的知识②【教学目的的知识】
在不同年级水平上最有学习价值的知识特定知识内容的学与教
①【学生理解的知识】学生对特定内容容易理解或误解的知识(提高效率的奥秘)②【内容组织的知识】
特定内容来龙(生长点)去脉(包括应用)及横向联系的知识③【教学策略的知识】
特定内容的教学策略和表征的知识(包括有效的样例、活动、类比、解释等)④【效果反馈的知识】学生学习特定内容的效果测评及其调整学习方式的知识(参考Grossman,Schoenfeld&Lee2005)3.关于PCK的解析学科教学的统领性观念(参考Grossman,Schoen之三,我们所倡导的课例研究通过设计不断改进之三,我们所倡导的课例研究通过设计不断改进实例:从教到学
——高一物理“共振现象”的教学探究
课改实验教材在基地学校开始实验之后,教师能否在现代教育理念之下实施教学,构建以学生自主发展为目的、催生高层次思维活动形成的课堂教学方式?我校物理教研组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共振现象”就是其中的一节研究课。实例:从教到学课改实验教材在基地学校开始
教材介绍:课改实验教材高一物理第六章“共振现象”一课,分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新课导入。介绍了美国塔柯姆大桥因大风引起的振动而塌毁、法国里昂士兵齐步走过桥引起桥梁坍塌以及声音振碎玻璃杯三个事例。
第二部分:概念和规律。通过观察弹簧振子的实际振动,引入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共振等概念。并通过的实验装置探索驱动力频率与弹簧振子固有频率的关系,发现共振产生的条件。教材介绍:课改实验教材高一物理第六章“共振
第三部分:自主活动。通过音叉实验、带有偏心轮的可调速电机以不同速度转动时,长度不同的塑料片振动情况不同等实验,让学生体会共振产生的条件。
第四部分:知识拓展。通过微波炉加热原理、音响设备、各种乐器的音腔、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激光的产生、核磁共振等的介绍,理解共振现象存在于物理学几乎所有的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第三部分:自主活动。通过音叉实验、带有偏心轮的可调速第一次设计与教学:
老师先是播放了1940年美国塔柯姆大桥被风吹倒的实况录像,看着全长860米的大桥在风力的作用下开始晃动、扭曲、倒塌,学生们感到无比的震撼,不由自主地发出了惊呼。之后老师又给学生介绍上世纪中叶,法国里昂市附近一座长102米的桥,因一队士兵在桥上齐步走,引起桥梁坍塌,死亡226人的故事,当了解学生以前看到或者听说过该故事之后,老师又特地展示了实验员制作的士兵过桥,引起桥梁大幅振动的模型,也引起了学生很大的兴趣。接下来是声音振碎玻璃杯的图片展示和介绍。第一次设计与教学:老师先是播放了1940年美国塔柯姆
介绍了上述三个事例之后,翟老师说:“上述的三个事例都和振动有关,但是什么样的振动能产生这样的效果呢?通过下面的学习我们就会知道。”接下来,他开始按照教材的顺序,向学生介绍固有振动、阻尼振动以及受迫振动、共振等概念。翟老师十分忠实教材,凡是教材上提到的知识,他都一一进行讲解或者组织学生学习,为了调动学生,在40分钟的时间内,大大小小的实验和录像就出现了9次,平均4.4分钟一次。整节课的教学气氛是很活跃的,但当翟老师让学生用本节课所学习知识来解释新课引入时三个事例时,学生不能进行有效的描述并得出结论,无奈之下,教师自己只好代劳。介绍了上述三个事例之后,翟老师说:“上述的三个事例都反馈会议:赞同的说:这节课较好地完成了教材上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安排紧凑;自己研制的几个实验很有新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新疆伽什地震的有关资料及时充实到教学之中,注意和日常生活、社会问题的联系,丰富了教育资源”……
反对的说:这样的教学安排就是在教教材,是胡子眉毛一把抓;实验太多,学生来不及思考和消化,整个感觉就象是走马观花;各个部分之间的过渡不够自然,学生的思维不是连续的,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反馈会议:赞同的说:这节课较好地完成了教材上规定
翟老师自己也感觉到这节课上的不理想。“教学的素材比较多,总想着要完成这些教学内容,所以上课时关心学生少了,注意力放在如何控制好时间以及如何完成教学计划上来,学生的思维没有真正调动起来。”大家的讨论集中到新课导入部分,大家也提了很多看法。比如是不是三个事例都要用上?介绍事例的目的是什么?事例介绍如何和后面的概念学习加以衔接等等。翟老师自己也感觉到这节课上的不理想。“教学
王老师还向翟老师介绍了自己安排新课导入这部分内容的设想:只介绍塔柯姆大桥一个事例,然后如图所示,将树枝(在树支下挂一个弹簧振子)两端固定在铁架台上表示桥,用手指敲击树枝表示有风力作用。⑴用较大的持续“风力”压“桥”,看一看“桥”会不会倒塌?⑵用间断的且不一定大的力敲击“桥”,看一看“桥”会断吗?引导学生分析:桥倒塌的原因可能是风力周期性地作用所引起。当然也会与桥自身的因素(即其自身振动的固有周期)有关系。王老师还向翟老师介绍了自己安排新课导入这部分第二次设计与教学:在新课导入部分,他采纳了大家的建议,决定只讲一个事例,其余的留给学生课后讨论。考虑到塔柯姆大桥录像所产生的震撼人心的效果,他选定了这个事例。怎样从塔柯姆大桥自然过渡到有关共振概念的讨论中去?翟老师感觉到王老师给出的建议很好,但是和塔柯姆大桥还有有些距离,学生不一定能理解。他苦思冥想了一个晚上,终于构思出了一个模型。第二次设计与教学:在新课导入部分,他采纳了大家的建议
从图示前方用电扇给上述模型施加一个风力,桥身向一侧发生侧移并产生微小的振动,将电扇的风速调节到最大档,桥身的侧移有所增大,但是振动的幅度依然很小。用书挡在桥身和电扇之间,快速地上下晃动书,发现桥身的振动幅度不大,非常缓慢的晃动,振动幅度也不大,当有节奏地晃动,并且频率适中时,桥身开始大幅度地振动。这一模型十分生动地再现了塔柯姆大桥因风吹倒的过程。从图示前方用电扇给上述模型施加一个风力,桥这次的教学设计只安排了4次学生实验,基本上每个教学环节一个,给学生的思维活动留出了一定的空间。在新课导入部分,学生看了塔柯姆大桥被风吹倒的录像之后,翟老师请学生描述看到的场景,并猜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大桥倒塌。这次的教学设计只安排了4次学生实验,基本上每个教学环节
一个学生提出了如下的猜测:“这座桥可能是豆腐渣工程”。他的猜测引起了大家的一阵笑声。老师也笑着说:“你的猜测合乎情理,不过据了解,桥梁倒塌的事故原因中没有提到豆腐渣工程的问题。”其他的同学也陆续提出了一些猜测,如“风力太大,直接把桥身吹翻了起来”、“因为风太大,作用在桥身上的风力过大,超过了桥能承受的限度,所以造成的倒塌”……
哪些猜测有道理呢?教师出示了自己设计制作的大桥模型,通过对学生猜测的不同情况的演示,学生逐渐明确了,周期性的风力是大桥倒塌的主要原因。接着,翟老师开始介绍受迫振动和共振。一个学生提出了如下的猜测:“这座桥可能是豆腐渣工程”
为了使我们的教学研究更有收获,我们邀请了一位特级教师张老师以及区里其他一些学校的老师一起听了瞿老师的第二次教学。大家普遍认为,这次新课导入部分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比第一次有了明显的改进,从塔柯姆大桥的录像到桥梁模型过渡自然,通过建模,给学生提供了将现实生活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加以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符合“从社会、生活到物理,再从物理回归到社会、生活”的教学指导思想。
存在的问题是,从大桥的模型到受迫振动、共振概念的提出不是学生自己得到的,没有体现出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
第二次反馈会议:为了使我们的教学研究更有收获,我们邀请了一位特级教师第三次设计与教学:为了解决第二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研组的老师和翟老师一起进行研究。张老师和瞿老师一道分析上课的录像,章老师自告奋勇地根据瞿老师的教学设计上了一节课,请翟老师在听课中感受问题……
综合大家的意见,翟老师再次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调整,第三次设计与教学:为了解决第二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
在学生理解大桥是周期性的风力吹塌之后,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我们前面学习的弹簧振子的振动和今天这座大桥在周期性风力作用下的振动有哪些不同?”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比较:
“弹簧振子的振动的幅度逐渐减小,大桥振动的幅度可能很大”;“弹簧振子的振动的能量只在开始的时候由外界提供,振动过程中总是消耗能量,所以振动幅度越来越小;大桥振动时风不断地给它提供能量,因此它的幅度可以很大”……
在学生理解大桥是周期性的风力吹塌之后,教师提出这样一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适时地给出如下的定义:
“只在振动开始时由外界提供能量的振动叫固有振动,在振动过程中持续不断地获得外界能量的振动叫受迫振动。”教师接着说:“我们在前面的讨论中知道,固有振动的物体,无论振动的幅度大还是小,振动的周期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我们将其称之为固有周期。那么物体做受迫振动时,它的周期是不是也是固定不变的?”
学生猜测:各种说法都有。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适时地给出如下的定义:
教师:“这有一个装置,怎样可以使弹簧振子做固有振动?怎样又可以使它做受迫振动呢?”学生很方便地回答了出来。
教师:“这个装置显然比大桥的模型还要简单一些。我们就从这个装置出发进行探究。首先,受迫振动物体的周期会不会改变?如果会改变,接下来探究受迫振动物体的周期由谁来决定?什么情况下它的振幅会很大?”
显然,这段教学内容注意到了前后知识的比较,在比较中很自然地引出了固有振动、受迫振动等概念,并由此巧妙地过渡到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活动中去。教师:“这有一个装置,怎样可以使弹簧振子做固有振动?教研组老师们的感悟——1.课堂教学中情境引入的作用●课堂教学中为什么要情境引入,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认识●塔柯姆大桥的情境也是如此,单就教材上的图片讲解一下是一种,找到录像给学生放映是一种,从录像出发抽象出桥的模型再过渡到共振现象的研究之中也是一种应用,让学生根据这一模型展开猜想和探究又是一种应用。如何更好地发挥好情境的作用,应该引起科学教师的深入思考。
情境不是外衣,重在促进理解教研组老师们的感悟——2.如何催生学生高层次思维●“共振现象”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最初关注的只是知识和技能的教学目标,所以才出现了40分钟9种课程资源使用的“大容量”的课堂教学。●这种“大容量”多体现在知识的重复、变换角度的操练上,看上去教学节奏很快,内容很充实,但学生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分析和研究共振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只能就事论事,还容易造成思维疲劳。
2.如何催生学生高层次思维实例: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
—小学数学“两位数减两位数”课例研究
为什么要让学生交流?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理解。我们教研组决定围绕“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展开研究。沈老师的一堂公开课成为了我们研究的开始。沈老师课的内容是“两位数减两位数(100以内不退位和退位)。我们教研组的全体老师和区教研员何老师一起观了沈老师的课。
实例: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为什么要让学生交流?不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100以内的口算减法。(教师揭题“两位数减两位数”后,呈现春游情境图。)师:请小朋友想一想我们班春游总共花了多少钱?(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边上板书86、42、36、49、28)。师:根据黑板上的这些数据能不能提出一些减法问题,并列出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算式了一些算式,比如:86-42,49-28,86-49,42-36等,并且按退位和不退位的情况分类板书)师:我们选“86-49”来算一算答案是多少?(学生回答:47,37)。师:到底是47还是37?谁来说说理由?生:是37。因为86减40等于46、46减9等于37,所以86减49等于37。教师露出赞许的目光,要求大家齐声拍手表扬他,然后接着问:“听懂他的意思了吗?谁再来说一遍?”
三名学生依次模仿着说了一遍,而后沈老师进行了归纳小结并进行了大量的巩固练习。“谁再来说一遍”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100以内的口算减法。“谁再来说一遍
课后,教研组进行了讨论。沈老师自己对课不满意而且困惑:这堂课学生学得比较被动,课堂交流也不活跃,有什么办法能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起来?教研组教师的看法是:沈老师教的还是扎实的,只是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上明显不够。老师们普遍感到沈老师的课没能体现新课程理念。教研员何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国家和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计算教学要“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让学生“积累四则运算的感性认识,探究计算方法”的新要求。课后,教研组进行了讨论。
传统的计算教学,教师关注的重点是:学生计算方法的掌握和计算的熟练程度。课堂上,在教授了计算规则后,一般会让学生反复地操练,有的老师要要求学生对100以内的加减法等简便运算要达到“脱口而出”、自动化的程度。这种注重计算结果和算法一统的教学,对培育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多大价值?我们在集体反思与讨论的基础上,得到了一个共同认识:教师应尊重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交流”不意味着让学生重复别人的正确算法,更应更尊重学生计算过程中的多种方法并让学生有机会表达出来。传统的计算教学,教师关注的重点是:学生计算方法的掌握“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在春游情境下产生例题“76-19”后,教师揭题并展开了以下的教学过程。师:动脑筋想一想、算一算“76-19”的差是多少?怎么想的?然后在小组内说给大家听。看谁的方法多?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进行了全班交流。师:谁能把你的方法说一下。生1:我是先算76-10=66,再算66-9=57。所以76-19=57。生2:我是先算76-20=56,再算56+1=57。所以76-19=57。生3:我是先把76看成79,79-19=60,60-3=57。所以76-19=57。生4:我是想竖式算的。生5:我是这样算的:先76-9=67,再67-10=57。所以76-19=57。生6:我把76看成80,把19看成20,80-20=60,60-4=56,56+1=57。所以76-19=57。生7:我把19看成16和3,76-16=60,60-3=57。所以76-19=57。生8:我是这样算的:76看成80,80-19=61,61-4=57。所以76-19=57。“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边板书边反复用“还有不同意见吗?”
“真行!”的课堂语言组织交流;用“你怎么想的?”“为什么?”引导发言者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整个交流过程教师流露出满意的神态,最后老师说:“小朋友,你们的办法真多!以后大家就用自己喜欢的办法来进行口算。”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边板书边反复用“还有不同意
我们教研组的所有老师观课后,一起坐了下来。对于这堂课,老师们感到很兴奋。有老师说:沈老师让学生独立地尝试、探索,这样就可以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口算方法,交流尤其充分!也有教师认为,沈老师让学生在小组内、向全班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这样可以使全体学生共享智慧。还有教师觉得沈老师的“自主尝试——小组交流——全班反馈”的教学策略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我们教研组的所有老师观课后,一起坐了下来。
不过,也有教师提出提出质疑:学生交流的似乎很热闹,老师理解了各个学生的发言,问题是学生之间是否相互也都听懂了呢?要不要引导学生比较各种口算方法的合理性,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呢?我们马上对学生进行了访谈,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出乎意料:85%的学生表示只知道自己的口算办法,而不明白其他同学的;在对“54-17=”的测试中仅有12%的学生会用两种或三种口算方法。困惑、疑问再一次流露在老师们的脸上。不过,也有教师提出提出质疑:学生交流的似乎很热闹,老
通过仔细的录象观察和深入的语言分析,我们发现:教师的教学语言中几乎没有一句引导学生相互沟通的话,板书中没有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整理的暗示,总结中没有意识到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优化的判断。或许这是造成本堂课课堂交流低效的主要原因。大家觉得在交流中教师要适时介入,引导学生比较各种算法的异同以达到相互沟通理解,并在比较中让学生寻找合理、简便的算法来培养优化算法的意识。
看来“交流”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讲出不同的算法给他人听,更要在理解他人算法中做出比较和判断。授课老师也觉得很有必要借班再上一次,对什么是“交流”做出改进。
通过仔细的录象观察和深入的语言分析,我们发现:教师的“听懂他的意思了吗?你的办法与他不同在哪里?”
学生在春游情境图下生成的算式还是“76-19”生1:我是这样算的:76-10=66,66-9=57。所以76-19=57。师:谁听懂他的意思了?谁能解释一下。生2:他的意思是先把19分成10和9,先76减10等于66,66再减9等于57。所以76减19等于57。师:与他的方法一样的还有吗?(许多小朋友举手示意相同)与他的方法差不多(相近)的有吗?生3:我的办法与他的差不多,我也是把19分成10和9的,不过我是先减9,再减10的,答案也是57。师:你们的方法相同,只是先减哪一个数的次序不同。还有与他的方法不一样的吗?生4:我是这样算的:76-20=56,56+1=57。所以76-19=57。师:谁听懂了?能不能解释呢?生5:他把减数19看成20,先76减20,因为多减了1,所以要再加1。师:没有听懂的小朋友还有吗?能不能提提自己的疑问?生6:明明是减法,为什么要加1?师:谁再来解释一下?……
学生又交流了几种,教师一一介入引导
“听懂他的意思了吗?你的办法与他不同在哪里?”反思: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流究竟是什么?
在《两位数减两位数》三次授课中,教师们的研究主题是如何促进学生的有效交流。在不同阶段教师对此有不同的理解,表现出不同的教学行为:①交流就是让学生充分“说话”、尽可能给学生表达的机会②交流还要让学生表达不同的多样化的算法并相互启发③交流更要让学生之间沟通和理解不同的算法,并通过比较分析寻找相对合理和最优的算法
可见,有效的交流不仅仅是学生对思维结果和思维过程的表达,它更象一种对话——多种观点的分享、沟通和理解,更是多种观点的分析、比较、归纳、批判和整合的互动过程,并最终形成学生对退位减法的深刻理解。
反思: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流究竟是什么?在《两在《两位数减两位数》课例中,主题是促进学生的有效交流?那么本课的学科本质表现在哪里?
“两位数减两位数”中的难点是“退位减法”,而“位置值”(placevalue)和“重组”(regrouping)是构成退位减法的核心要素。正是位置值上数字的权重才会有“退一当十”,而退位后数字之间重组的多样化才导致了学生的多种算法,有效的交流可以让学生多角度理解数字之间“重组”的方式,体验到“位置值”的核心作用(尽管这个概念并不在教学中给出)。这是数学角度对本案例的实质问题的审读。
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流不仅仅表现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更是学生与数学实质的一种对话——这才是触及学科实质的有效交流。
再反思:从学科角度理解“交流”在《两位数减两位数》课例中,主题是促进学生的有效交流?那么本思考:从这个案例中你读出了……课例研究的目的方法形式过程条件关键成果思考:从这个案例中你读出了……课例研究的目的方法形式过程条件
改进教学,发展自我为自己而研究,在研究自己
研究的目的改进教学,发展自我研究的目的行动中研究行动中学习一边工作一边研究研究的方法行动中研究行动中学习研究的方法
我们倡导的课例研究是将教师的研究、进修和日常教学实践紧密联系起来的一种活动。其实质是教师在职学习的一种方式。我们倡导的课例研究是将教师的研究、进修和日常教学实践研究的形式以课为载体正式与非正式研究的结合
研究的形式以课为载体研究的过程
强化合作交流开发差异资源
研究的过程强化合作交流开发差异资源有主题,有基点,有方法,有改进
研究的关键有主题,有基点,有方法,有改进研究的关键个人化情境化的知识不断的行为改进研究的成果个人化情境化的知识研究的成果
我们倡导的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学研究不仅关注文本学习和相互讨论,而且更多地关注教学行为的连环跟进。我们倡导的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学研究不仅关注文本学习和相互
课例研究的基本途径原行为阶段关注个人已有经验的教学行为新设计阶段关注理念、先进经验的课例设计新行为阶段关注学生获得的行为调整更新理念反思1:寻找自身与他人的差距改善行为反思2:寻找设计与现实的差距课例为载体/群体合作平台:理论学习、教学设计、行为反省课例研究的基本途径原行为阶段新设计阶段新行为阶段更教学设计反馈会议课堂观察课例研究的一般流程教学设计反馈会议课堂观察课例研究的一般流程需要直接或间接的专业引领需要支持性环境
研究的条件需要直接或间接的专业引领需要支持性环境研
我们倡导的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学研究,是教师教学方式、研究方式、学习方式、专业发展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要让教师成为课程教学的真正主人。我们倡导的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学研究,是教师教学方式、研图2
“经验筛选”:中国式的行动研究
假说现
状
改
造文献现状结论文
献
积
累调查筛选实验(顾泠沅,1994)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图2“经验筛选”:中国式的行动研究
假说现状改造文献
公众的我
1
隐蔽的我
2
盲目的我
3
未被发现的我
4表达者知道的表达者不知道的倾听者知道的倾听者不知道的第一区域,公众的我。表达者所表达的与倾听者的理解是一致的。这个区域最能产生有效的沟通。我们要努力把这个区域扩大第二区域,隐蔽的我。表达者表述的是倾听者不知道或者不了解。表达者通常会隐蔽这些方面,以免受到惩罚或者……。这个区域指出,信任和可靠的氛围是重要的。要鼓励教师缩小这个范围。
和同伴一起工作,打开我们的“乔哈里窗”公众的我隐蔽的我盲目的我未被发现的我第三区域,盲目的我。对表达者的行为,倾听者知道而表达者不知道。尽管这个领域的最初范围可能会很大,但会随着交流的有效进行而大量减缩。实际上,有效的交流就在于帮助参与者了解“盲目的我”。第四区域,未被发现的我(潜在的我)。表达者和倾听者都不知道的,但随着交流的进展,这个领域就会缩小。教师和教学领导会发现并知道越来越多的教师信念、能力、优缺点和潜力。第三区域,盲目的我。对表达者的行为,倾听者知道而表达者不知道●
走进“课堂”做研究:以“课堂”观察为出发点
●
走出“课堂”讲故事:叙事反馈,共同面对教学
用事实说话,以技术支撑经验●走进“课堂”做研究:以“课堂”观察为出发点●访谈问卷录音录像课堂实录参与式观察“技术”用客观态度交流和分享所观察到的教师的教学行为访谈录音录像课堂参与式“技术”用客观态度交流和分享所观察到的
关注知识传授高认知水平关注学生发展高参与度
提高教学质量学习课堂观察关注知识传授关注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学习课堂观察课堂观察的三个关键点☆-1
学习记录和分析课堂信息(理解教学框架)☆-2
学习运用学科内容分析工具诊断教学(解读教学内容)☆-3
基于课程标准“以学论教”进行课堂评价(解读学生)课堂观察的三个关键点☆-1学习记录和分析课堂信息(理解教学86关注“倾听”行为——注意力、情绪关注“互动”行为——参与率、问答关注“探究”行为——方法、质疑86关注“倾听”行为——注意力、情绪之四,几点建议之四,几点建议●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研究有主题●“我带你,你帮我”、大家帮大家(“捆绑式”)
●任务分解、责任分担●做透、看透、想透1.以“做”为中心●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研究有主题1.以“做”为中心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以做为中心,教学做融为一体。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2.养成对家常课质量经常检视的习惯,不断积累有效的实作性经验●进一步提高备课、观课、评课的成效,提高家常课的质量。●课例研究要从家常的备课与教学设计开始。让研究成为常态。2.养成对家常课质量经常检视的习惯,不断积累有效的实作性
●关注学科内容及其实质
●关注小组学习强调集体智慧,建立教师与教师、研究者与实践者合作学习的行动主体。●关注主体悟性强调“学懂的东西做出来,做好的东西说出来”,注重通过主体悟性把行为与理性联结起来。3.三个关注点●关注学科内容及其实质3.三个关注点以学生学习为中心1632年的夸美纽斯梦想:
教师少教,学生多学,校园充满着欢乐。以学生学习为中心1632年的夸美纽斯梦想:您的质疑.5.您的思考5.您的质疑.5.您的思考5.谢谢!谢谢!
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学研究
王洁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jjwangjie@163.com——别人做的和我们要做的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学研究王洁上海市之一,基础教育发展的战略转型
●加强对学生的研究,更好地为学生成长奠基●把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从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教育观念朝着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这一核心内容发生转型——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2011之一,基础教育发展的战略转型●加强对学生的研究,更好地为学①上海的基础教育改革比较成功,包括课程改革、薄弱学校的改造等等。测试中上海学生的成绩顶部与底部差距不大,国际上对这一点的关注度很高。②上海教师的在职教育以及平时基于如何上好一堂课的研修活动,是其他国家和地区无法比拟的。教师上一堂课,可以公开,可以研讨,可以整个备课组一起分享,这在世界上堪称独到。教研系统是个庞大的组织,称为四级教研网,这是很多国家没有的。■国际上一些比较中肯的评论课堂的优势和问题①上海的基础教育改革比较成功,包括课程改革、薄弱学校的改①上海的基础教育改革比较成功,包括课程改革、薄弱学校的改造等等。测试中上海学生的成绩顶部与底部差距不大,国际上对这一点的关注度很高。②上海教师的在职教育以及平时基于如何上好一堂课的研修活动,是其他国家和地区无法比拟的。教师上一堂课,可以公开,可以研讨,可以整个备课组一起分享,这在世界上堪称独到。教研系统是个庞大的组织,称为四级教研网,这是很多国家没有的。■国际上一些比较中肯的评论课堂的优势和问题①上海的基础教育改革比较成功,包括课程改革、薄弱学校的改③上海的课堂教学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教师和学生,责任心都比较强,学生学习刻苦,教师教学负责。教学方式方法不断地在进步,如我们在了解学生方面的各种做法,在课堂上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的把握;又如“多角度理解”、“有层次推进”、“变式教学”等等。学生的学习是全天候的,除课堂学习之外,家长对学生课外学习还有要求,时间总体上比较长。③上海的课堂教学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问题①课堂要求总体偏高,学生负担重。不少学生疲于应付,成长空间显得狭小。②学生的独立分析和探究常常是被窒息的。虽然课程改革以来,我们是鼓励学生探究的,但是实际的情况是教师有所替代。③学习的兴趣和幸福感还不是多数学生的事情。学生在学校里不觉得幸福,没有兴趣,怎么可能非常投入地学习?■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问题①课堂要求总体偏高,学生负担重。
1990年,这个地区曾经进行过8年级全体学生的能力目标测试。2007年,对同地区、同年级全体学生进行了再度测试,样本数量均为4000左右。前后两次测试,取相同的能力目标水平分类,测试题中约有1/3保持原貌,另有2/3提高了难度。尽管总体难度有很大提高,但多数分测试成绩与总分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总平均得分率从45.27%提升到58.83%,课堂教学的实效有了显著提高,十余年来的进步有目共睹。对测试结果,按能力目标四层次架构作分水平分析,结果如图所示。其中操作与了解的水准大幅度的提高;领会与运用水平的目标已基本达成;但是,探究性水平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尚无明显提高,应成为今后课堂和教学改革要着力突破的重中之重。资料:学生能力目标测试喜中有忧1990年,这个地区曾经进行过8年级对测试结果,按能力目标四层次架构作分水平分析,其中操作与了解的水准大幅度的提高;领会与运用水平的目标已基本达成;但是,探究性水平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尚无明显提高,应成为今后课堂和教学改革要着力突破的重中之重。认知目标水平测试17年前后比较2008年在第11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墨西哥)报告对测试结果,按能力目标四层次架构作分水平分析,其中操作与了解如今的教学,仍有流于记住结论、反复训练的倾向,固然这可以发展记忆和模仿的能力,但却无助于对课程内容的真正理解,无助于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当今背景下,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得静下心来,反思过去,不能过多地注意操作层面上的东西,要平衡“书中学”与“做中学”,突出实践活动经验的学习和人文精神、基本思维方式的培养。如今的教学,仍有流于记住结论、反复训练的倾向,固然这104案例回放外国人看中国课结果:教师高兴学生高兴领导高兴老外无话可说某市、某校、某班教育局领导陪英美专家听课一位头发花白的教师教态从容、语言精炼板书清晰、情感丰富提问精到、回答踊跃——教学互动热烈——教学过程流畅——目标达成理想要研究转型的课堂10案例回放结果:某市、某校、某班教态从容、语言精炼——教学105学生的有差别性学生的可发展性学生的新起点性学生的欠稳定性学生适应课程——课程适应学生11学生适应课程——课程适应学生106知识是怎么接受的知识是怎么掌握的经验是怎么积累的能力是怎么发展的——注重过程组织学习内容——设计学习经历12组织学习内容——设计学习经历107只为升学奠基——为了终身发展基础学力发展性学力创造性学力总学力态度为核心
能力为关键知识为载体学力13只为升学奠基——为了终身发展基础学力发展性学力创造性学力108有效教学问题——影响对课程计划的执行学科思想?
教材运用?
内容补充?
总量把握?
教什么?学什么?问题源头?
技术应用?方法设计?
作业落实?
怎么教?怎么学?顶层设计课程方案(得到认同)有效教学14有效教学问题——影响对课程计划的执行学科思想?学生取得学业成就的过程中,到底是哪些因素在起决定性的作用?国际上有这方面的研究:●学习动机和高期望值●学习时间和机会●针对性教学之二,影响学生学习成就三因素学生取得学业成就的过程中,到底是哪些因素在起决定性的作用?国■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对自己的挑战性期望①学生有动机去学习,同学、父母、教师、学校管理者和社会期望他们达到高标准,决定着他们能否努力学习。②高期望值:
相信所有学生通过努力都可以达到高标准存在挑战性标准及实现目标的监控手段采取一切措施使学生到达高标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对自己的挑战性期望①学生有动机去学习,①通过课堂组织和常规程序,确保用于学习的足够时间,减少打断、干扰和无效活动。②有效学习的机会:■合适的学习时间和有效的学习机会认知冲突——情境促进体验,花时间琢磨不显而易见但仍可弄明白的问题建立意义——过程与结论、方法与规律、材料与观点之间建立明确的关系自觉操练——自己想做,留有空间,具备组织化特点①通过课堂组织和常规程序,确保用于学习的足够时间,减少打①有效学习往往是个人化的、有针对性的。②针对性教学:■教师的针对性教学在教学中精确知道每个学生的基础、特点与差别知道什么是适合的指导,在什么时候、使用什么、怎么使用相应的策略和资源通过教学方法的结构和教师可操控的个别指导进行针对性教学①有效学习往往是个人化的、有针对性的。■教师的针对性教资料:有效的教学方法促成有效教学的五种关键行为
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成功率五种辅助行为利用学生的思想和力量组织结构提问的艺术探询教师情感【美】加里.D鲍里奇资料:有效的教学方法促成有效教学的五种关键行为五种辅助行为【清晰教学的表现清晰教学(有效教师……)教学策略示例1.告诉学生课时目标(比如叙述哪些行为将会作为课时成果,出现在考试或今后的作业中)。2.为学习者提供先行组织者(把当堂内容放在过去和/或将来课时的背景下).3.在上课开始时,检查与学习任务相关的先前学习内容(比如弄清学生对于必备事实或概念的理解水平,如有必要就重新教授)4.缓慢而明确地发出指令(比如需要时重复指令,或把指令划分成若干小指令)5.知道学生的能力水平,教学适应学生的当前水平或略高于当前水平(如知道学生的注意保持期)6.用举例、图解、示范等方法来解释和澄清(比如用视觉来付诸解释和强化重点)7.在每节课结束时进行回顾总结在理想的复杂水平上准备本节课的行为目标(比如知识、理解等).向学习者指出这个行为将以什么方式运用。查阅或准备一个单元计划,弄清本节课需要哪些先前的学习内容,并弄清将来课时所需要的先前内容在本节课体现了多少。开始上课时告诉学生,他们将要学习的内容是较大知识单元中的一部分。在上课开始时提问,或规律地检查作业。弄清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与任务相关的先前知识。以逐步进行的方式组织较长作业任务的程序,既发讲义又口头表述根据标准化测验以及以往的作业和爱好来确定学生的能力水平,并相应地重新确定教学目标重述要点,其叙述方式不同于除此教授时的方式(比如视觉对听觉)使用关键抽象、重复、象征帮助学生有效储存和日后回忆内容教师之间在认知清晰性和口头呈现的清晰性上有很大的差异清晰教学的表现清晰教学(有效教师……)教学策略示例1.告诉多样化教学
指灵活地或多样地呈现课时内容。★问题的类型如何与课时节奏和序列结合起来。★对学习材料、设备、展示方式以及教室空间等的运用。★与学生的注意力有关。多样化教学指灵活地或多样地呈现课时内容。★问多样化教学的表现多样化教学(有效教师……)教学策略示例1.使用吸引注意的技巧(如用挑战性问题、视觉刺激或举例来开始一节课)2.通过变化目光接触、语音和手势来展示热情和活力(如改变音量或音高,在转向新活动时四处走动)3.变化呈现方式(如讲演、提问、提供独立练习时间等)4.混合使用奖励和强化物(如额外的学分、口头表扬、独立练习等[每周的、每月的])5.把学生的想法和参与纳入教学的某些方面(如使用间接指导或发散性问题等[每周的、每月的])6.变化提问类型(如发散性、聚合性的问题和试探性的问题[如澄清、探询、调整])以某种活动开始一节课,活动的方式不同于上节课或上一个活动(比如由听改为看)以有规律的时间间隔变化位置,改变语速或音量表示内容或活动发生了变化提前建立日常活动的程序,使看、听、做周期性循环建立奖励和口头表扬用语清单,从中随机选择,并在表扬的同时解释为何进行表扬。偶尔使用学生的意见来开始教学使问题与课时目标的行为和复杂性相匹配,根据单元计划来变化课时目标的复杂水平。多样化教学的表现多样化教学(有效教师……)教学策略示例1.目标
教学方法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培养品质参与社会活动满足需求和兴趣讲授讨论视听探索发现教学系统设计程序教学操练角色扮演模拟小组调查社区活动学习法律独立研究微型课程“头脑风暴”不同的教学方法有不同的认知贡献最有效较有效少有效目使用各种教学方法24小时以后对学习材料的平均保持率使用各种教学方法24小时以后对学习材料的平均保持率任务导向
指多少课堂时间用于教授教学任务规定的学术性材料。★我讲课、提问用了多少时间?鼓励学生咨询或独立思考用了多少时间?★我组织教学并使学生做好学习准备用了多少时间?★我评估学生行为用了多少时间?如果教师把大部分时间用于教授切题的内容,而不是把时间用在那些只是有可能需要的过程和材料上,学生成就更高。课堂上师生的活动集中于思维内容,使学生获得学习机会,学生成功率更高。任务导向指多少课堂时间用于教授教学任务规定的学任务导向的教学的表现以任务为导向(有效教师……)教学策略示例1.制定的单元和课时计划,能反映课程指南或所选课文的最重要特征(如每个单元和课时目标都能在课程标准或所选课文中找到依据)2.有效率地处理行政事务性干扰,方法是提前遇见这些干扰并安排一些任务,把别的任务推迟到非教学时间。3.以最小的扰乱课堂的代价,制止或阻止不当行为。4.为教学目标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模式5.用明确限定的事件逐步准备单元成果(如月考、总结、反馈和考试等)对照单元计划和课标,调整每一课时,考察它们间的相关性,与其他老师讨论课文和课标中最重要的部分。要做出限制,每节课的教学时间,不能超过5-10分钟用于非教学任务,把其他任务推到课前或课后。针对最常见的不当行为制定规则,把规则贴在显眼的地方。课堂上只确认违规者和违规行为,延迟处理。使用单元计划、课标或所选课文时,要把教的内容划分为①事实、规则或动作序列。②概念、模式或抽象概念。一般前者使用直接教学法,或者用间接教学法。制定进度表,以清晰明确的事件来开始和终结重要的课堂内容(如小测验和重要测验,总结和反馈等)任务导向的教学的表现以任务为导向(有效教师……)教学策略示例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这一关键行为与教师的任务导向和内容覆盖面有关。教师的任务导向应该为学生提供最多的机会。★学生实际投入学习材料的时间,称为投入率,与你教授某个论题的时间是不同的。学生的不投入可能涉及对或隐或显的情感、精神上的漠然。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这一关键行为与教师的任务导向和内容覆盖面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的表现有效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有效教师……)教学策略示例1.在教学刺激之后立即诱发理想行为(如提供练习题或练习册上的问题,通过它们使学生的理想行为得到操练)。2.在一种非评价性气氛中提供反馈机会(如第一次可以让学生不受约束地集体回答或悄悄地回答)3.必要时使用个人活动和小组活动。4.使用有意义的口头表扬,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并保持积极性。5.监督课堂作业,在独立练习期频繁地检查进展情况。在每组教学刺激之后安排练习或问题。在有指导练习开始时,要求学生悄悄回答或非评价性地反馈。为可能需要的学生准备个性化教学材料(如纠正性练习或课文等)通过有意义的口头表扬和鼓励,维持热烈的促进学生进步的课堂气氛(如解释为什么答案正确)在学生做课堂作业时,化在单个学生身上的时间限制在每人30秒左右,提供与教学上相关的答案。在整个班级巡视。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的表现有效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有效教师确保学生的成功率
指学生理解和准确完成练习的比率。高成功率:学生理解任务,只是偶尔因粗心而犯错。
中等成功率:学生不完全理解任务,犯一些实质性的错误。低成功率:学生压根不理解任务。
教师的任务导向和学生的投入率与学生的成功率密切相关。确保学生的成功率指学生理解和准确完成练学生成功的表现中高水平的成功率(有效教师……)教学策略示例1.所建立的单元和课时内容反映先前学习内容(如安排课时序列时考虑与任务相关的先前信息)2.在最初的回答之后立即给以纠正(如第一次有人给出粗略的回答后,示范正确回答,并告诉学生如何达到正确回答)3.把教学刺激划分为小块(如设立一口大小的课时,使学生者在当前水平上轻易消化学习内容)4.应该以容易掌握的步骤安排向新材料的过渡(如根据先前的内容来改变教学刺激,使得每节课看起来都是上节课的延伸)5.变换刺激的呈现节奏,并持续不断地为教学高潮或者关键事件做准备。制定倒置的单元计划,鉴别出为达到最高等的单元结果所需的最低等级的课时结果。以最符合单元结果实现的逻辑顺序来安排课时。在独立练习之前,提供有指导的练习,并在练习间隙提供自查方法。安排跨学科主题的单元,强调哪些易于记忆的关系和联系。使用复习、反馈和考试形成紧张、增减和期待的间隔。学生成功的表现中高水平的成功率(有效教师……)教学策略示例1观点
1.迄今为止的课堂,大多以学科教学为载体,“去学科”的课堂改进至少是一种缺失,不了解、曲解学科本意的改进甚至是一种危险。
2.在课堂里,学与教是整体不能割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按照“以学论教”的思路,课堂评议实可简化为如下的准则:学生该听的听了没有?该做的做了没有?该想的想了没有?该说的说了没有?
3.哪些是学生该听、该做、该想、该说的内容,教师应是明白人,这成了课堂改进的瓶颈和关键,于是“教师学习事关重大”。观点1.迄今为止的课堂,大多以学科教学为载体,“去学科①学科知识②一般教学知识③课程知识④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简称PCK)⑤学习者及其特点的知识⑥教育情境知识⑦关于教育的目标、目的和价值以及它们的哲学和历史背景的知识Veal和Makinster建构了一个金字塔模型,PCK位于塔尖,是多方面整合的结果PCK背景、评价、课程、学科性质、环境、教学法、社会文化、教学管理学科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2.教师专业知识分析框架1.教师走向专业成功的三大支柱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专业态度资料①学科知识Veal和Ma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客舱服务英语(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知到智慧树答案
- 《职业形象管理》课件
- 生猪养殖场废水深度处理及粪污生产有机肥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 生态蔬菜种植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美术课件设计你的房间
- 《红眼病鉴别表》课件
- 2015年浙江义乌中考满分作文《我长大了》10
- “一定能完成”的新年计划
- 物理教师心得体会
- 市政工程安全质量协议
- 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同等学力(政治学)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
- 连接线检验标准
- 肝癌介入术后健康宣教课件
- 杭州网约车考试题库答案
- 冠心病康复医学教学课件
- 项目选址规划方案对比
- 深入浅出 Hyperscan:高性能正则表达式算法原理与设计
- 彩超的科普知识讲座
- 社会设计与社会创新
- 《测绘管理法律与法规》课件-测绘资质管理
- 生态农业示范园项目运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