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 书生报国成何计,惟念先生叶嘉莹_第1页
2019高考语文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 书生报国成何计,惟念先生叶嘉莹_第2页
2019高考语文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 书生报国成何计,惟念先生叶嘉莹_第3页
2019高考语文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 书生报国成何计,惟念先生叶嘉莹_第4页
2019高考语文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 书生报国成何计,惟念先生叶嘉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高考语文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书生报国成何计,惟念先生叶嘉莹目录:钱江晚报:书生报国成何计,惟念先生叶嘉莹叶嘉莹先生再捐款1711万,晚年生活让网友心疼,她却说不需要人陪94岁裸捐1857万,她是中国最后的女先生,一生坎坷无人知94岁裸捐1857万,她是中国最后一个穿裙子的先生……95岁叶嘉莹再捐1711万,只为中国诗心生生不息特写|叶嘉莹:“穿裙子的士大夫”叶嘉莹:实践儒家的“知命”与“不忧”拜访叶嘉莹先生叶嘉莹先生:天才李白正文:钱江晚报:书生报国成何计,惟念先生叶嘉莹魏英杰2019年05月15日08:26来源:钱江晚报据中青在线消息,95岁高龄的中华古典文化专家叶嘉莹先生近日再向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1711万元,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加上去年6月捐赠的1857万元,叶嘉莹向同一机构捐赠累计3568万元。这个消息在网上传开以后,引来无数人致敬。从看到的网上评论,几乎没有人质疑批评。如《人民日报》转发了相关消息的微博,评论7000多条,13万人点赞,都是致敬与赞美之词。老实说,从捐款金额来说,许多企业家都可以做到,但叶嘉莹先是捐出自己卖房所得款,再是捐出自己的版税、稿酬所得,几乎是捐出全部身家了。这种气度与风范,又有几人能及?说到捐赠缘由,去年叶嘉莹接受媒体采访时,曾以孔子的“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谋道不谋食”这句话作为回应。在近期一份口述中,谈及与南大的因缘,她则提到自己所作诗句“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以此感谢南大给了她实现愿望的机会。这两句话,集中反映了叶嘉莹的家国情怀与学术理想。这是从2000多年前的孔子绵延至今的中国文人传统,也是叶嘉莹漫长人生与学术生涯的精神寄托。叶嘉莹的人生可以用“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八个字来形容。她数十年如一日,无论是生活困顿无依之时,还是名满天下的高光时刻,都始终没有放弃古典诗词专业,坚持为传统文化开出新境界,终于收获桃李满天下,为传统文化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而她安贫乐道、与诗词为伴的淡泊精神,也赢得了世人的尊重。这正是所谓知行合一的精神品格,也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所向往的人生境界。叶嘉莹是一个知识分子,但她又不是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她是将中国传统文人精神与现代学者情怀融合于一身的知识分子。这是她的可贵之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学习叶嘉莹的为人做事,首先要感受她的家国情怀。她那一代人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成长于家国离乱之际,学成后漂泊四海,但始终没有忘记以平生所学“报国”,一旦有机会就想着回国效力,这是那一代人典型的时代气质。其次,要学习她对学术的坚守精神。古典诗词是传统文化的遗产,但不是死的而是鲜活的遗产,需要不断继承与发扬,这就需要有专业人士的传道解惑,以使道统不绝、文化不熄。从这个角度讲,叶嘉莹充当了传统文化的“燃灯者”的角色。再次,要学习叶嘉莹淡泊处世的品格。人有悲欢离合,也有贫富荣辱,安贫乐道难,富而不骄更难,她既能够守住贫苦,又能慷慨捐出身家,这是一种大修为、大境界。古来有大成就的文人学者,自有常人所不能及的精神品格,令人心生高山仰止之叹,其实从这些大文人、大学者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哪怕是学到一丝一毫,对自身修为也不无裨益。所谓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也不失为一种向善之道。叶嘉莹先生再捐款1711万,晚年生活让网友心疼,她却说不需要人陪北晚新视觉网05-1417:29近日,南开大学发布消息称,该校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叶嘉莹先生再向南开大学捐赠1711万元。加上2018年捐赠的1857万元,目前已累计捐赠3568万元!叶嘉莹曾表示:“感谢给我机会,使我‘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的一点愿望,在南开园得到实现”。而她再次为南开捐款上千万元的举动,也引来了无数网友的点赞。两年捐款3568万元2018年6月,在南开校友总会,94岁的中华古典文化专家叶嘉莹先生将自己的财产1857万元,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用于设立“迦陵基金”,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研究。2018年,叶嘉莹先生捐赠1857万元在迦陵学舍官方微信中对基金的介绍是,2016年,叶嘉莹全权委托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卖掉当年她恐怕老无所依而在天津购置的一处房产,卖房所得380万元全部用于设立南开大学迦陵基金。2017年,叶嘉莹再次委托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将她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房产变卖,这一房产是其昔日居住的大四合院拆迁改建后分到的回迁房,所得1080万元全部纳入迦陵基金。今年,95岁的叶嘉莹先生再次向南开捐赠1711万元,累计捐赠额达到3568万元。她的举动,也引来了无数网友的致敬。550平方米迦陵学舍为她而建这是叶先生对南开最庄重、最深情的回报。叶嘉莹先生从教70余年,其中有38年是在南开从教度过的。南开为叶嘉莹修建“迦陵学舍”,并于2015年10月17启用。这个占地面积约550平方米的四合院,对叶嘉莹来说,是个比家还温暖的地方。她曾经在接受北京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学舍不是住房,而是有点像古代的书院,是个教书、做研究的地方。从建成后的公开报道也可看出,学舍还开辟文史资料藏室,专门陈列叶嘉莹先生带回的大量宝贵文史资料,供研究者使用。迦陵学舍以叶嘉莹先生的号定名,是一座四合院式的中式书院,位于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迦陵学舍东邻南开现存最古老建筑思源堂,西邻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的故居宁园,是继陈省身先生后,南开大学第二次为学术大家修建的“学舍”。对于南开为修建迦陵学舍,叶嘉莹特意赋诗一首以表谢意:结缘卅载在南开,为有荷花唤我来。修到马蹄湖畔住,托身从此永无乖。她说,诗中的“永无乖”包含了三重意愿:其一表示她将长久以此为家,不再远离;其二是以湖中荷花的君子之德“自相惕励,永无乖违”;其三是对于继起青年学子的美好祝愿,因为“人虽可老,来者无穷,人生之意义与价值正是如此”。这几年,叶嘉莹的生日都是在迦陵学舍过。患难中,诗词给她力量叶嘉莹一生坎坷,1924年生于北京传统书香世家,读初中时抗战爆发,北平陷落,在后方工作的父亲失去联系。读高中时母亲因开刀治病,死在回北京的火车上。1941年至1945年,她就读于辅仁大学国文系,受业于诗词大师顾随先生,专供古典文学,这段求学经历激起她一生致力于古典文学的决心。1948年结婚之后她随丈夫迁居台湾,又遭遇了白色恐怖。刚生下第一个女儿才四个月,丈夫就被怀疑“通共”而入狱。第二年在中学教书的她,连同不满周岁的女儿,跟校长和几位同事一道也被抓进了监狱。出来后寄居别人家中,只能打地铺。1976年,她的女儿女婿因车祸永远离开了她。经历过种种常人难以承受的苦难,但叶嘉莹始终酷爱古典诗词。正是古诗词的力量帮她度过一次次难关。从1982年出版《迦陵论词丛稿》,到2007年推出《迦陵说词讲稿》,叶嘉莹完成的诗词专著迄今已有三十余部。1993年,她受邀担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捐献出自己的一半退休金,约10万美元(当时合人民币90万元),设立“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叶嘉莹一直在从事一项浩繁的工程。“我教书七十多年,历年的讲课、讲演的录音,有2000小时以上,如果在外国,听我这些中国话来整理,很不容易。”叶嘉莹告诉艺绽君,多年前她就把这些录音带陆续都搬进了南开大学,学生们一直帮助整理,她也忙着校对。2016年3月25日,叶嘉莹获得“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2019年,将是叶嘉莹回国执教40周年。“我不再追求世间私人的一切利益”两次捐赠三千余万,但是叶嘉莹的生活却极度节俭,2018年,央视的一部纪录片曾讲述了叶先生的晚年生活。九旬高龄的叶先生现在独自生活,十年前不小心滑倒后,才请了一位保姆,但也只负责白天做做饭和清洁。她的境遇,令很多网友心疼,认为叶先生晚年孤苦。但也有人反驳道:腹有诗书、精神充足,她永远不会孤独。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她对于生活的选择令人匪夷所思。但是她说,自己有诗词为伴,并不需要人陪。“喜欢中华古典诗词,是我的天性。我一生一世没有过任何成为‘大家'的念头。一个人生到世界上,在社会中就应该为人类作出一些贡献。我从小就是读中华传统文化著作长大的,第一部开蒙的书,就是《论语》。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这是我所注重的真正美好的理想,不是为了个人。从读诗词之中,我跟古人的理想、感情、心性有一种接触和共鸣,这可以提升我的一切,所以我不在乎身外的苦难。”2017年,叶嘉莹先生登上《朗读者》舞台,诉说自己的故事。因为有诗词,她不会在乎身外的苦难。正如有网友所说,非淡泊无以明志,在叶先生眼里大概就是:世界都是身外之物,唯有诗词常驻我心。94岁裸捐1857万,她是中国最后的女先生,一生坎坷无人知2019-01-1822:0017岁时明白人生无常1924年,叶嘉莹生于北平,自幼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读诗吟诵的日常,令她的内心变得极为细腻。年少时,叶嘉莹便尝试写诗。看到落花满庭,菊花不败,她随口就吟出:“群芳凋落尽,独有傲霜枝。”伯父听了便说:“这孩子看起来柔弱,内里却是坚韧无比,想必以后遇到困难,总能坚持得住。”果然,这预言在叶嘉莹的人生中得到了应验。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在航空公司任职的父亲仓促南迁,从此断了音讯。母亲带着两个弟弟在沦陷区生活。不久,母亲也患病去世。母亲去世后,联系不到父亲,叶嘉莹带着弟弟在沦陷区艰难度日,靠吃酸臭的混合面果腹。幸好在辅仁大学,她遇到了点亮她灵魂的人,顾随先生。遇到顾随后,叶嘉莹才真正懂得了诗词蕴藏的力量。顾先生是一代国学大家,每次他讲古典诗词,旁征博引,叶嘉莹都听得如痴如醉。叶嘉莹发现,千百年前的哀怨哲思,依然能够激荡人的心灵,便问顾先生:“这是为何?”顾先生说:“世上都是无常,都是灭,而诗是不灭,能与天地造化争一日之短长。万物皆有坏,而诗是不坏的。”这话一出口,便如同一束光亮穿凿在黑暗中,击中了刚刚经历丧母之痛的叶嘉莹。原来读诗,是可以疗救人生的!一毕业,叶嘉莹就选择了教书讲诗,先后在北平三所学校任教。忽一日,顾随先生写信给她,希望她成为南岳之马祖,而不是孔门之曾参。此言何意?曾参只会复述孔子的话,马祖却能自立门派。一句话,希望叶嘉莹将来有一天,能够将诗词之美发扬光大,望其建树远在自己之上。收到这封信,叶嘉莹自然兴奋不已。对当时的她而言,讲诗是第一位的。别的都不在计划之内。甚至连恋爱,她都觉得是浪费时间。哪料到,偏偏在这时,一个人闯入了她的生命。紧接着,所有的痛苦都来了。为自己造一身铠甲认识赵东荪,是在一次同学聚会上。在赵东荪看来,叶嘉莹如同天人。他一次次来找她,她也不好拒绝。当时赵东荪在秦皇岛上班,为了见叶嘉莹,时常去北平。不久后,赵东荪丢了工作,在北京贫病交加。叶嘉莹觉得很是过意不去。又过了些时日,赵东荪的姐夫看他实在可怜,为他在南京安排了一份工作。赵东荪却对叶嘉莹说:“你不嫁给我,我就不走!”不得不说,在诗词以外的地方,叶嘉莹真是个极单纯的人。她想着:人家为我丢了工作,如今混到这个地步,他人也还不错,就和他在一起吧。1948年,叶嘉莹放弃了北平的工作,跟赵东荪去往南京结婚。刚到南京不久,局势便出现动荡。就在这时,赵东荪对她说:“我被安排到海军部门工作了,咱们马上走。”叶嘉莹怔怔地抬起脸问:“走?去哪儿?”赵东荪说:“当然是台湾。”到了台湾,原以为日子会好过一点,叶嘉莹却未能如愿。在旁人引荐下,她到彰化女中当教师。刚生下一个女儿不久,台湾白色恐怖弥漫开来,向来热衷于政治的赵东荪便被海军机关当做“匪谍”给抓走。不久后,叶嘉莹和不满周岁的女儿也被带去审查。警察看了她的履历,发现她不过一个痴迷于诗词歌赋的主妇,便打发道:“你回去吧。”抱着女儿的叶嘉莹问:“那我丈夫呢?”对方冷笑道:“哼,谁知道他还能不能活命。”出了警察局,叶嘉莹丢了工作,连住处都没了。以赵东荪的处境,哪还有朋友敢站出来帮忙,那不是找死吗?无奈之下,叶嘉莹只好去找丈夫的姐姐。被人家收留后,她要负责一切家务。一大家子挤在逼仄的屋中,连一张像样的床都没留给叶嘉莹。等大家都睡了,她只能在走廊里铺一张薄薄的毯子休息。午休时,怕女儿哭吵到大家,她只能带女儿在树下徘徊。等大家都睡够了再回去。寄人篱下,很不好受。她四处打听不到赵东荪的消息,不知道丈夫是死是活。那感觉,像是一个人在茫茫沙漠里顶着烈日走路,喉咙里已经无比干渴,放眼望去,没有一处水源,只有刺目的光线。但叶嘉莹没有被痛苦打败。很快,她就到一所私立女中谋得了职位。姐姐、姐夫不给她照看女儿,她索性把女儿带到课堂上去。一上课,丢给女儿画笔和白纸,让她画画。有时女儿要上厕所,她只好对学生说声抱歉。整整三年,叶嘉莹一个人抚养女儿。在精神上,她有了更大的蜕变。再多的苦,她都能吃旁人再轻蔑的眼神,她都能承受。整整三年,她在窘迫的生活中,为自己造了一身铠甲。然而,丈夫一出狱,就把她打了个稀巴烂。精神上万箭穿心由于长期遭受审查,赵东荪的心灵被扭曲得不轻。出狱后,他性情大变,异常躁怒。由于每一份工作都干不长,男人心头窝火,时不时对着叶嘉莹拳打脚踢。那是叶嘉莹一生中最昏暗的时刻。一家人的生计重担,全部都压在她身上。为了挣钱,她同时在台北大学、淡江大学、辅仁大学三所学校任教。课业繁重,很快她就染上了气喘,胸口时常隐隐作痛。即便如此,还要给丈夫做饭,照顾孩子,整理家务。丈夫非但不体谅,一言不合便摔打东西。穷困之苦,叶嘉莹可以忍。但这种精神上的暴力,于她而言是万箭穿心。每一天对她都是折磨。而家庭的道德和责任又捆绑着她,令她无法挣脱。这一次,她想到了死。叶嘉莹回忆那份痛苦时说道:“我那时确实在极端痛苦中,曾经多次在清醒的意识中告诉自己:‘我现在要把自己杀死,我现在要把自己杀死。'”可最终,叶嘉莹还是超脱了那份痛苦。就像早年她伯父预言的那样,在她的骨子里,始终存在那些坚韧的内核。在黑暗的潮水袭来时,那股力量会支撑叶嘉莹走下去。当然,叶嘉莹也不是单靠着战栗的双腿紧咬牙关往前走的,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拐杖。那根拐杖,就是古典诗词。没有它,她的心早死了。无论日子多苦,回家被丈夫如何欺负,一站上讲台,叶嘉莹就变得神采飞扬。当时在台湾,后来成名的许多作家,都听过叶嘉莹的课。席慕蓉、陈映真、白先勇、蒋勋,都是她的学生。陈映真在淡江大学听完课便说:“要不是因为叶先生,我一辈子也感受不到古典诗词中那个美不胜收、丰富璀璨的审美世界。”1966年,美国汉学家想研究诗词,只能去台湾找人。听了叶嘉莹的课,他们马上发出邀请,请她去讲学。当时,叶嘉莹早已靠一己之力撑起了一个家。凭借深厚的诗词底蕴,叶嘉莹一到美国,就震惊了整个学界。拿中文都难以表述清楚的诗词之美,她却让外国人听得如痴如醉。不久后,哈佛就请她去讲学。后来为了留她在国外做诗词研究,哥伦比亚大学直接向她发聘书,并将她家人也接到了国外。叶嘉莹一面学习英语,一面照顾家人的生活起居。白天讲课,夜里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还得面对咄咄逼人的丈夫。在现实的痛苦面前,叶嘉莹选择坦然面对。要解决精神世界的动荡怎么办?去诗里!那些日子,为了研究王国维,她在哈佛图书馆一坐就坐到大天亮。管理员问她:“天天在书堆里,你闷不闷?”叶嘉莹笑着说:“怎么会闷呢?”旁人感受不到她心灵的轻快,感受不到她和古人神交时,获得的那份自在悠然。不久后,丈夫离世。她精神上的石头随之瓦解。女儿毕业、结婚,她肩上的重担也可以放下了。当时她想:“我一辈子辛勤劳苦,到晚年,我的两个女儿都出嫁了,我想我将来可以乐享余年。”谁能想到,就在1976年,结婚不足3年的女儿与女婿突然发生车祸,双双殒命。历尽半生悲苦的叶嘉莹听闻噩耗,欲哭无泪。时代动荡、年少丧母、被丈夫凌辱、被贫穷压迫,这些她都一一挺了过来。为什么老天还不肯放过自己?就在所有人以为她将被击垮时,一天早晨,叶嘉莹突然决定外出散步。她手上还带着一封信,那是寄给大洋彼岸的中国大陆的。传诗,度人原来,早在1974年,叶嘉莹便回国探亲。当时文革将结束,在一趟火车上,叶嘉莹看到一个年轻人正在读《唐诗三百首》,兴奋不已。她默默地想:“中国到底是一个诗的国度,这里的人遭受了文革十年那么大的苦难和动荡,最后还要靠诗来解决人生、表达自我。”女儿死后,她重新回想起这一幕。在度日如年的悲伤中,她最终还是选择用诗词来超拔现世的苦痛。只是这一次,不仅仅是去理解诗,也不光是用诗疗救自己破碎的心,她决意将自己的体悟、感发,带回祖国,用诗去点亮更多生命。马未都曾说:“人生有三重境界,年轻趋利,中年趋名,到了最后,就是安放灵魂。绝大多数人,只能到第二层,第三层就上不去了。”而在电影《一代宗师》里,宫二对叶问说:“我爹教过我,武学三重境界,见天地、见自己、见众生,我见过天地,也见过自己,可惜见不到众生。”对于叶嘉莹而言,在遭遇了人生重重苦难后,她早已见过了诗词的天地,也一次次见过了自己。那么到了这个时刻,应该如何安放灵魂?无它。她要让诗词这味疗心药,见众生。至今,还有人记得她在南开开课的盛况:300人的阶梯教室,临时增加的椅子排到门口,想进去都很困难。由于人太多,中文系规定,必须持听课证才能入场。从其他学校赶来蹭课的,便自刻假章蒙混过关。叶嘉莹每开一堂课,教室的阶梯、墙边、窗口,都挤满学生。每次讲座结束,学生久久不愿离去。此后30余年间,叶嘉莹独自带着小皮箱,奔波在中、加两国之间,旅费全部自费。每到一处,台下学生无一不为之倾倒,许多人都说:“见了叶先生,我们心中那些美的东西才被唤醒。”此后,叶嘉莹只有一个心愿,要让更多中国人读诗、懂诗:“我不想我们炎黄子孙,如入宝山空手而归。古典诗词蓄积了伟大诗人的心灵,其智慧、品格、襟怀与修养,可以让你的心灵不僵、不死。”经历了那么多苦难,只有叶嘉莹知道诗词的力与美,知道借助古人的智慧和感动,足以在人们荒芜的心田上,开垦出一片绿洲,足以让一个人在现实的焦虑、失落和悲痛中,借着这一道光,穿越人生的黑暗。她传的是诗,度的是人。她的后半生,只有奉献,再无索取。1997年,叶嘉莹就拿出一半退休金10万美元,创立了“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只为培养人才,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普及和研究工作。自1945年起,叶先生在讲台上站了70多年,即便90岁出去演讲,遇到学生搬凳子上来也坚决不坐。她说:“我坐了,对不起中国古典诗词。”按道理说,在经受过贫困的压迫和精神的折磨后,凭借在国际上的声誉,叶先生完全可以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但先生晚年,依然素衣淡茶。她每天很早起床,早餐不过面包、麦片,拿自制的三明治到图书馆当午餐。为了研究诗词,经常伏案到深夜。她说:“吃什么无所谓,填饱肚子而已。”6月3日,为了继续支持中华传统文化研究,叶嘉莹先生决定将毕生财产捐给南开,设立“迦陵基金”,仅初期捐赠,就高达1857万元。只是这样一则新闻,很快淹没在了娱乐八卦之中。想当初,范冰冰拿到“国家精神造就者”荣誉,崔永元讥讽道:“一个真敢发,一个真敢拿。”今日再看,委实荒诞。一个乱七八糟的圈子,出了国家精神,一个以生命传灯的先生,却鲜有人问。多年以前,在顾随先生门下学诗时,顾先生对叶先生说:“一个人,要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态过乐观之生活。”多年以后,叶先生历尽坎坷,参悟道之所在,她也说:“人生总有一天像燃烧的火柴一样化为灰烬,如果将这有限的生命之火点燃其他木柴而使之继续燃烧,这火种就会长久地留传下去,古人常说,薪尽火传,我愿意我的生命结束在讲台上。”94岁裸捐1857万,她是中国最后一个穿裙子的先生……2019-05-0307:02本文来源作者爱酱我这个莲花总会凋落,可是我要把莲子留下来。人们常说:若有诗词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直到看到她,才明白这句话的真谛。有这样一个优雅的老人。她是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专家;是受聘于台湾大学,哈佛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是2015-2016年度“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她入选“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专家”。她90岁生日时,总理亲自写诗为她祝贺,称赞她心灵纯洁,志向高尚,为传播中国文化作出重要贡献:心灵纯净,志向高尚,诗作给人力量。多难、真实和审美的一生将教育后人。”她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人民日报评论她:为中国诗词之美吟哦至今,更活成了人们心中的诗。九十载光阴弹指过,未应磨染是初心。诗词养性,先生风骨为明证。她就是叶嘉莹。提起叶嘉莹先生,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朗读者》那个气质卓越,文采斐然,连主持人董卿都亲切的称一声“先生”的老人。最近在娱乐圈一池风雨的时候,94岁高龄的叶嘉莹先生又做了一件令人动容的事情:她将自己的全部财产,捐给了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用于设立“迦陵基金”。目前,已完成初期捐赠1857万元。浮和沉,名与利,都不是她追寻的东西。她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为年轻人开一扇门,将美好的吟诵传承下去。她才是值得我们一生追寻的“真正的明星”01一生漂泊、半世艰辛,她始终优雅。王国维曾有一句感叹“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叶嘉莹忧患不断却成就斐然的一生,正是这句话的注解。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她出生在北平的一个书香世家。那一年,林徽因21岁,萧红13岁,张爱玲3岁……在那个民国时期战火纷飞的年代,她大概也不会想到自己会跻身这些传奇女子之列。叶嘉莹的童年没有玩伴,只有诗词。她从小在诗书中成长,3岁识字,6岁诵读《论语》、唐诗宋词。初中时,日军占据北平,父亲随国民政府南下,杳无音讯。17岁,母亲腹中长了一颗肿瘤去天津开刀,最终因为血液感染,在回北京的火车上不幸离世。悲痛欲绝的她写下八首《哭母诗》,字字泣血!其中有一句,每每读来都为之悲痛:瞻依犹是旧容颜,唤母千回总不还。凄绝临棺无一语,漫将修短破天悭。她比一般人提早感受到了生命无常,死生隔离的痛苦,叶嘉莹只能在诗歌中聊以慰藉。叶嘉莹说,她这一生都被命运推着走。“让念书,也就念了。毕业后让教中学,也就教了。一位老师欣赏我,把他弟弟介绍给我,后来也就结了婚。”1948年,她结婚随丈夫迁居台湾。婚后,她随丈夫迁到了台湾,并产下大女儿。刚生完女儿,就遇到台湾当局施行白色恐怖政策,丈夫因思想问题入狱,她和幼女也一度被拘,政治风暴让她无以为家。身为人母,她必须坚强。为此她只能带着女儿四处奔波,一边带着女儿教学求生,一边打探着丈夫的消息。三年后,丈夫终于出狱了。但三年的牢狱生活,让丈夫性情大变,对她轻则谩骂,重则家暴。她甚至一度绝望,曾想结束自己和女儿的生命。在最深的绝望中,王安石一句“众生造众业,各有一机抽”如当头棒喝。她对自己说:“要把精神感情完全杀死,杀死了,就不再为它烦恼。”后来她在一篇文章中提出了诗词“弱德之美”。她说诗词存在于苦难,也承受着苦难,因此是“弱”的。但苦难之中,人还要有所持守,完成自己,这是“弱德”。她说自己一生没主动追求过什么,面对不公和苦难只有尽力承担,她极其坚韧,“把我丢到哪里,我就在那个地方,尽我的力量,做我应该做的事情。”1966年,她被台湾大学赴派往美国讲学。1969年叶嘉莹携全家迁居加拿大温哥华,获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职。虽然英语不好,但她对诗词发自内心的真诚超越了语言和国界,42岁的叶嘉莹每天熬夜恶补英语,常常查字典、练口语到凌晨两三点,然后一大早就要上台讲学,让很多不懂中国文化的人爱上了中国古典诗词。漂泊半生但“我的忧患总是接连而至的”。那一年她52岁,大女儿跟女婿在一次出游时出了车祸,两个人同时不在了。年逾半百,痛失爱女。料理完女儿女婿的后事,叶嘉莹闭门不出,日日哭泣,写了10首《哭女诗》哀悼女儿、女婿,首首催泪,句句断肠。经过一轮轮苦难,叶嘉莹突然觉悟到,“把一切建在小家、小我之上,不是一个终极的追求和理想。”她要让自己从“小我”的家中走出来,要回国教书,要把“余热都交给国家,交付给诗词”,要把“古代诗人的心魂、理想传达给下一代”。02我一生中做过的唯一一次主动选择,就是回到祖国教书。叶嘉莹曾写过一首《浣溪沙》,词中说:“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她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当看到火车上的年轻人在捧读《唐诗三百首》时,她觉得尽管这个民族历尽劫难,但诗歌的灵魂不死。回到祖国,叶嘉莹受到了热烈欢迎。初回到南开,她讲课时台阶上、窗户上都坐着学生,她得从教室门口曲曲折折地绕,才能走上讲台。叶嘉莹白天讲诗,晚上讲词,学生听到不肯下课,直到熄灯号响起。期间还受邀到全国的各个名校讲学,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剑桥大学、日本九州大学、新疆大学、南开大学……课堂场面热烈,座无虚席。得知她回国定居的打算,一些海外诗词爱好者与南开大学校方联系,出资为她在南开盖了“迦陵学舍”,名字取自她的号“迦陵”。她说:“我一生中做过的唯一一次主动选择,就是回到祖国教书……”叶嘉莹为她一生获得的学者、教师和诗人等众多名号排了个序,说大半生的时间都用于教学了,所以首先是教师,其他的都排在这后面。如今,年过九十的叶嘉莹先生依然坚持讲课,有人给她递椅子,她拒绝了:我从21岁教中学开始,就是站着讲课。94岁高龄的叶先生依然站在课堂上。叶先生说:只有当面的传达才更富有感染力。“如果到了那么一天,我愿意我的生命结束在讲台上……”她讲词时,你能看到她眼中闪烁的光芒,属于文人的“精气神”,非有对文化的大爱不能如是!03光阴弹指过,岁月从不败美人;她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的明星。叶嘉莹先生曾说:“卅载光阴弹指过未应磨染是初心。”先生去年停止招收研究生。还没毕业的学生,她继续带着。在家中的小客厅里,她每周给学生上一次课,逐字逐句地帮学生批改论文。她听力不如往昔,上课时学生发言,需要坐得离她近一点,声音大一些。如果我不能传输给下一代,是我对不起古人,对不起年轻人,也对不起家长和老师”。有学生曾经问道:“您讲的诗词很好听,我们实际生活有什么帮助呢?”叶嘉莹先生这样回答:你听了我的课,当然不能用来评职称,也不会加工资。可是,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古典诗词中蓄积了古代伟大之诗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诵读古典诗词,可以让你的心灵不死。真正的勇士,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还能依然热爱它。2016年,92岁高龄的叶嘉莹先生在“世界因你而美丽——影响世界华人盛典”颁奖典礼上获颁“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她也被公认为在海外传授中国古典文学时间最长、弟子最多、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华裔女学者。2017年4月,叶嘉莹先生在搀扶下颤颤巍巍地登上《朗读者》的舞台,为传播“真正的吟诵”身体力行。2018年6月,她把毕生财产捐给国家教育事业,继续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光发热。“我这个莲花总会凋落,可是我要把莲子留下来。”就是这样一位先生,半生的离乱,悲苦的一生,仍有一颗赤子之心。没有喧嚣,不争不抢,默默付出,这才是这个时代最该有的“明星”。95岁叶嘉莹再捐1711万,只为中国诗心生生不息2019年05月15日05:55:00来源:诗词天地有人说,人活着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活着,解决生存和温饱,让家人幸福;第二个层次:体面地活着,追求一定的“名利权”,让人生体面;第三个层次:诗意地活着,一生都在做有价值的事。诚然,叶嘉莹先生活到了第三个层次。在《朗读者》上,董卿这样介绍过她:她是白发的先生,她是诗词的女儿,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也是很多人通往诗词国度的路标和灯塔。她便是叶嘉莹先生。01她可能是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很多人尊称叶嘉莹先生是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事实上,叶先生是当之无愧,也名副其实。据南开大学校友会消息,就在昨天,今年95岁的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叶嘉莹先生再次向南开大学捐赠1711万元。去年6月,94岁的她就将北京及天津的两处房产出售所得的1857万元全部捐赠给了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同时还把版税、稿酬也捐赠给了南开,用于设立“迦陵基金”,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研究。加上此次捐款,目前她已累计捐赠3568万元!她的捐赠源于她对诗词的热爱:“我太喜欢中国的诗了,我讲中国的诗,我真是把我的感情都投进去了”也就是这位老人,用尽了自己一生的时间,只做了一件事一一将中国古诗词的美带给世人。02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诗叶嘉莹先生从教70余年,作为在海外传授中国古典文学时间最长、弟子最多、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华裔女学者,早在2016年就被授予了“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在很多人眼中,她是优雅美丽的“叶先生”,不少听过她的课的学生也表示:“听她讲古典诗词的时候,你会完全被她震惊,她像是一个海洋一样,你觉得在她面前自己就是一滴水。”她的学生之一席慕容这样说过:“叶先生讲课的时候,那个感发的力量,当她介绍李白的时候,李白就很骄傲地出来了;当她介绍杜甫老年的诗歌的时候,杜甫就真的老了。”2016年“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颁奖词这样写道:从漂泊到归来从传承到播种有人说她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穿裙子的‘士'她替未来传承古典诗词命脉她为世界养护中华文明根系千年传灯,日月成诗先生之风,犹如古诗词中自然而然生发出来,令人见而忘俗。诗歌对于叶先生来说,是生活记录。叶先生说:“我年龄大了,我很多事情已经记不清了,不过很多事情我都用诗记下来了”但是“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用诗词记录生平的叶嘉莹先生一生坎坷。1924年生于北京传统书香世家的她,读初中时抗战爆发,北平陷落,在后方工作的父亲失去联系,读高中时母亲因开刀治病,死在回北京的火车上。她连写了八首《哭母诗》悼念母亲,字字泣血。《哭母诗》其一文/叶嘉莹瞻依犹是旧容颜,唤母千回总不还。凄绝临棺无一语,漫将修短破石悭。她说:“我觉得人生最悲哀痛苦的一段,就是我听到那个钉子,钉到那个棺木上的声音。”生活从来没有宽慰过这位女诗人,磨难接踵而至。1948年结婚之后她随丈夫迁居台湾,遭遇了白色恐怖。刚生下第一个女儿才四个月,丈夫就被怀疑“通共”而入狱。第二年在中学教书的她,连同不满周岁的女儿,跟校长和几位同事一道也被抓进了监狱。出来后寄居别人家中,只能打地铺。1976年,她的女儿女婿因车祸也永远离开了她。她提笔写下了道:门前又见樱花发,可信吾儿竟不归。门前的樱花又一次灿烂地盛开了啊,可是那个从襁褓中就陪伴她度过艰辛,给了她无数安慰、笑颜的孩子怎么就再也回不来呢?此后,叶先生先后写了十首《哭女诗》。从此以后,诗词于她,便越发近乎一种信仰。她说:我的人生不幸,一生命运多舛,但从诗词里,我能得到慰藉和力量。对她来说,有了诗词,便有了一切。诗词成了她的所有,也幸有诗词,可以陪伴人生度过忧患,获得疗愈。03人活到极致内心便有了理想与坚守“我现在活了快一个世纪了,我这一辈子要做的就是把中国的吟诵传下去。”叶嘉莹一生坎坷,很多经历都不是她自己的选择,唯独诗词是她心之所向,是她从始至终都坚守的“道”。“我已经90多岁了,我在我离开世界以前,要把中国中国传统上,最宝贵的一部分留下来。”即使95岁高龄,叶先生一直把传播中国文化为己任,叶先生表示,自己一辈子其实只干了一件事,就是教书。“如果到了那么一天,我希望我倒在讲台上,如果有来生,还教古典诗词。”正如她诗词中所说:柔茧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我平生的离乱都微不足道,只要年轻人能把我吐出的丝,织成一片云锦,让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能够留下来,就足够了。04捐出一切,只为中国诗心生生不息诗心是什么?一个小男孩曾问叶嘉莹:什么是诗?叶先生反问:你的心会走路么?小男孩疑惑地摇了摇头。叶先生笑了笑,问男孩的故乡在哪里、是否想念那里的亲人?男孩回答得干脆:远在河南开封,常想爷爷奶奶。先生点头说:对了,想念就是心在走路,而用美好的语言将这种想念表达出来,就是诗。所以“诗”就是心在走路。每当有人询问叶嘉莹,中国的诗心是否消失,诗词是否灭亡,她便会用这首词去回复。《浣溪沙•为南开马蹄湖荷花作》文/叶嘉莹又到长空过雁时,云天字字写相思。荷花凋尽我来迟,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这是叶嘉莹先生曾经看到考古人员从汉朝坟墓里挖出一颗莲子,经过悉心培养,莲子竟奇迹般发芽开花。叶嘉莹深受触动,便写下此诗。她说:“我想在我离开世界以前,把即将失传的吟诵留给世界,留给那些真正的诗歌爱好者。”两次捐赠三千余万,生活极度节俭,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有不少人认为叶先生晚年孤苦。但也有人反驳:腹有诗书、精神充足,她永远不会孤独。而她也表示,自己有诗词为伴,并不需要人陪。她捐出了尘世中的一切,却留下了诗词的莲子,她想做诗歌的摆渡者传灯人,她特别怕年轻人入宝山空手而归。诗人垂垂老矣,而诗歌永远年轻。席慕蓉说:“我无法不爱她。”我想你我,也无法不爱她。特写|叶嘉莹:“穿裙子的士大夫”2019-03-2917:54我的身体是女性,但是我有中国儒家传统的士的品格和操守。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在很多人的眼里,叶嘉莹的印象还停留在《朗读者》上,那位学术渊博、风姿卓越、仪态优雅,被董卿称一声“叶先生”的她。然而,事实上,叶先生是当之无愧,也是名副其实的。她自誉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大夫。”在苦水里泡着的她,却没有被凄风苦雨溺死,而是走了出来。在第五届全球南开校友会会长论坛上,94岁高龄的她宣布要把毕生所有积蓄捐给南开大学,用于支持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首次,她捐了1857万,成立了“南开大学迦陵基金”。先生之风,犹如从古诗词中自然而然生发出来,令人见而忘俗。如今,她生活在南开大学的“迦陵学舍”,在那里读诗诵词、教授学生,潜心研学,尽情自由地在诗词的海洋里畅游。那里也成了很多喜欢古诗词、研究古诗词的学者、学生以及各界人士聚集的场所。在那里,只有诗词,那里洋溢着浓浓的诗意,那里也成了汲取传统文化营养的圣地。叶先生一生颠簸流离,无论是在沦陷区的北京,还是在流离失所的台湾,再到后来漂洋过海的加拿大,她都一直在三尺讲台上耕耘,讲授着诗词、传播着中华传统文化。曾经是她学生的台湾作家陈映真,回忆起叶先生当年在讲台上的风采,如是说:“她能在一整堂课中以珠玑般优美的语言,条理清晰地讲解,使学生在高度审美的语言境界中,忘我地随着叶教授在中国旧诗词巍峨光辉的殿阙中,到处发现艺术和文学之美。”人物》杂志曾在文章中这样描写叶先生回国授课时的场景:“1979年叶嘉莹回国授课时,徐晓莉是一名旁听生。当时她是天津师范大学的学生,特意跑到南开大学旁听。她回忆说‘那个时候大家穿着清一色的(衣服),男生和女生都分不出来,可是叶先生在讲台上那儿一站,从声音到她的这个手势、这个体态,让我们耳目一新。没有见过,真是美啊。”自1945年从辅仁大学毕业至今,她已整整的在讲台上站了70多年了,桃李满天下。时至今日,她仍然乐此不疲,愿意给年轻人讲课。只要有人邀请,她都欣然前往。即便是九十多岁如此高龄,在讲座中她依然坚持站着,学生递给她一把椅子,她却拒绝了,全程没有任何停顿,站着完成了两个小时的讲座,她说要“抓住老年的尾巴。”在场的学生无一不感动的。她在讲座中曾说:“我之所以90多岁还在讲,因为我觉得我既然认识了中国传统的文化,这么多美好、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我应该让下一代的人能够领会、也能够接受。如果我不能够传输给下一代,是我对不起年轻人,对不起古人,也对不起师长和老师。”叶先生平生经过战乱,遭遇波澜,她却把个人的悲苦看得微不足道。但是,她把中国宝贵的传统,这些诗文人格、品性视作珍宝,视作污秽当中的一点光明。她毕生的愿望,就是要把这点光明传下去。叶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仍然说:“如果人有来生,我就还做一个教师,仍然要教古典诗词。‘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人生转眼之间就衰老了,我九十岁了,但只要还能站在讲台上讲课,我仍然愿意继续做这样的工作。”叶先生教龄超过半个世纪,遍历海峡两岸,大洋东西,就古典诗词方面的人才培育,她的贡献恐怕就称得上无出其右了。叶先生经历过不少挫折和苦难,但一生能与诗词为伍,始终是她最大的幸运和乐趣。“这个莲花是凋零了,花也零落了,但是有一粒莲子留下来。”瞻依犹是旧容颜,唤母千回总不还。叶先生写的《踏莎行》里的开篇之句便是:“一世多艰,寸心如水”。“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可以说,叶先生一生苦难相随。花季遭受丧母之痛、父亲杳无音信,中年遭遇丈夫家暴,垂暮之年又受尽失去女儿的失亲之痛。真是磨难接踵而来,生活从来没有宽慰过她。叶先生能如此坦然地从磨难中走出来,是诗词化解了心中的悲痛,给了她无限的力量。在一次访谈中,主持人跟她聊起对人生苦难的看法,回顾自己波澜一生,叶先生说了这么一段话:平静是好的,但如果一个人完全没有经历过挫折,都是过顺利的生活,不一定是好事。各种苦难,谁都不愿意发生,可是极大的悲哀和痛苦,让你对人生有了另外一种体会。如果不把诗人的小我感情打破,就不会有更高更远的想法。从叶先生撰写的《迦陵杂文集》中,我们知道,叶先生家世显赫,曾是蒙古裔的满洲人,隶属镶黄旗。本姓纳兰,祖居叶赫地。后因清政府灭亡,很多满人都改为汉姓,所以先生家也就摘取祖籍之地名“叶赫”的首字,改姓为“叶”了。叶先生是1924年6月24日在北京城的这个叶姓大户人家出生的。父母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诗礼传家。在她三岁时便识字读诗,六岁时跟着家庭教师研习《论语》,四书是她的开门读物。叶先生在自述中记下了在她启蒙教育中记忆深刻的这么一个故事:她所临摹的一册小楷的字帖,那是薄薄数页不知何人所书写的一首白居易的《长恨歌》。诗中所叙写的故事既极为感人,诗歌的声调又极为谐婉,因此她临摹了不久就已经熟读成诵,而由此也就引起了她读诗的兴趣。这些古典,滋润着她幼小的心灵,也滋养了她淡泊名利的品性和对古诗词的热爱。抗战开始后,叶先生便失去了父爱。在航空署工作的父亲一路随着国民政府从上海步步南迁,与家人离多聚少,直至后来失去联系,杳无音信。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这是动荡不安的一年。这一年,已经17岁的叶嘉莹如愿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师从古典诗词名家顾随教授。可也是在这一年,她第一次感受到了生命无常和生死相隔的悲伤之痛。母亲忧思成疾、患上肿瘤,自个儿去天津动手术,执意不让人陪,竟然因细菌感染,在回北京的火车上溘然长逝。当时,她以诗寄情,写下了八首《哭母诗》。转蓬辞故土,

离乱断乡根。叶嘉莹1945年大学毕业后,因才华出色,同时被三所中学聘为国文教师,深受学生爱戴。在教书生涯开始时,爱情悄然而至。大学时,虽然有不少倾慕者,可叶嘉莹从未谈过恋爱。在一次同学聚会上,她与在秦皇岛煤矿公司工作的赵东荪相识。自此,赵东荪便穷追不舍,常常从秦皇岛来北京看望叶嘉莹。后来,赵东荪失业了、贫病交加,在姐夫帮助下,找了一份在士官学校教书的工作。临行之前,他想与叶嘉莹把婚事定下来。他说,如果叶嘉莹不答应,那他也就不去南京了。叶先生心地淳朴、善良,见这个人为她丢了秦皇岛工作,也就应了下来。年3月,叶嘉莹放弃了北京教书的工作,到南京嫁给了在国民党海军供职的赵东荪。后来,她跟随丈夫辗转到了台湾。叶先生的学识到哪里都会闪闪发光。到台湾不久,便有人推荐她在彰化女中教书。在台湾,她又登上了讲台,开始讲授她所熟悉的古典诗词。然而,天有不测之风云。年12月5日,丈夫蒙冤入狱。次年6月,她和不满周岁正在吃奶的女儿也被带走,关在了彰化警察局。警察查看她的简历,也没什么问题,再加上孤儿寡母的,也就把她们母女释放了。可是,原来的生活基础全没有了。叶嘉莹在接受采访,回忆起那段日子,动情地说,“我们从故乡远到台湾,无家无业,有工作就有宿舍,就有薪水,就可以维持生活。一旦被抓,就什么都没有了。”当时,正值暑期,一时也难以找到工作。她白天带着孩子四处奔波营救丈夫,晚上则是投靠丈夫一个亲戚家。然而,这位亲戚也是刚刚到台湾,生活窘迫,自顾不暇,子孙三代五口人,只有两间房。没办法,叶嘉莹母女白天只能在外面的树荫下徘徊。晚上等亲戚全家人睡觉后,才在走廊上铺一条毯子打个地铺睡觉。那个走廊便成了娘两暂时避风挡雨的安身立命之所了。那段日子是灰暗的,也是心酸的。唯有诗歌才可以疗伤,才可以减轻生活带来的灼伤。年,她写了一首《转蓬》,记录下了当时的心境。转蓬辞故土,离乱断乡根。已叹身无托,翻惊祸有门。覆盆天莫问,落井世谁援。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战火纷飞的年代,人飘落到哪里都是身不由己。战乱斩断了乡根,那个时候,叶先生没有一丁点家乡的音信。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一世逼人来。命运多舛的叶先生本想着丈夫出狱后,一家人能过上平静的日子。想法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1952年出狱的丈夫性情大变,暴躁不堪,动不动乱发脾气,甚至大打出手,叶嘉莹默默地承受这一切。没有抱怨,更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她依然满怀希望,依然在诗词中汲取力量。1954年的秋天,叶嘉莹迎来了人生的新的转机。在老师的推荐下,她到台湾大学教诗词曲,做专职教授。她把对古诗词的那种挚爱,沁透在每一堂课中,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有了名气。淡江大学、辅仁大学又聘请她为兼职教授。从1966年开始,她奔波在讲授诗词的旅途中,走出了人生的灰暗时代。叶先生成为第一个在台湾电视上讲古诗词的人。“三个大学的诗词曲,杜甫诗、苏辛词,电视、电台的古文讲座,都是我在教。他们就跑来听我的课。”西方汉学家,看她讲课精彩,便邀请她到美国去讲课。这一年,她被台湾大学派到美国讲学,先后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哈佛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时光如梭,转眼即逝。两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交换期满后,她先是回到了台湾。在第二年,叶嘉莹决定带着父亲远赴美国。可因为签证等原因未能成行,她又去了加拿大温哥华。那时,叶嘉莹上有80岁的老父亲,下有一个念大学、一个念中学的女儿,丈夫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无奈一家人的生活负担,全部压在了叶嘉莹瘦弱的肩旁上。加拿大的大学要求,要用英文讲诗词。那难度可想而知。往往是深夜还在查词典备讲稿,一大清早起来,走上讲台,便娓娓道来。颠簸流离的生活,刚刚安静下来。厄运却又一次降临到了她的头上。1976年,52岁的叶先生做梦也没想到,当年与她相依为命的大女儿,竟然新婚不久在一场不期而遇的车祸中与丈夫意外去世。她把自个人关在家里,拒绝一切亲人朋友的问候。无论谁的问候,都会引发悲哀。她提笔写下了《哭女诗》: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一世逼人来。

迟暮天公仍罚我,不令欢笑但余哀。此后,叶先生先后写了十首《哭女诗》。叶先生又是从诗词中汲取力量,从失去爱女的悲伤中走了出来。“我们学习古典诗词,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我们的心灵不死!”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大女儿的意外离世,使得叶先生意识到,“把一切建立在小家、小我之上不是我终极的追求、理想。”她要让自己从“小我”的家中走出来,要回国教书,要把“余热都交给国家,交付给诗词”,要把“古代诗人的心魂、理想传达给下一代”。1978年,叶先生申请回国教书。她曾在信中写道,自己一生“很多事情没有选择的余地”,而这次是她唯一一次主动地争取。1979年,叶嘉莹接到了国家教委的一封信,批准她到北京大学教书。但恩师顾随的好友李霁野先生给她写信,由衷地希望她能到南开,“南开更需要你”。于是,叶嘉莹与南开结缘了。每年3月,温哥华的大学停课放假后,她就飞回国内讲学。如此奔波30多年,直到2014年,她决定不再越洋奔波,选择在南开定居,度过浸染诗词的余生。1980年,叶嘉莹写下《踏莎行》:—世多艰,寸心如水。也曾局囿深杯里。炎天流火劫烧余,藐姑初识真仙子。谷内青松,苍然若此。历尽冰霜偏未死。一朝鲲化欲鹏飞,天风吹动狂波起。此后的二十多年里,叶嘉莹应邀到国内的几十所大学讲学,以及辗转国际多所大学讲学。她将传承古典文化作为自己的责任。曾经有一个人,从姓名中解构出她的性格和命运,说她柔韧如水,受到外界束缚时,可以暂囿于杯中,解脱无拘时,亦可如大江大河般波涛滚滚一往向前。她仍然在路上,要把即将失传的吟诵传给下一代。有人曾劝她,年纪越来越大了,该多写点书,少教些课。这话倒也是有点道理,可是教育的传达才更富有感发的生命力。叶先生说,“如果到了那么一天,我愿意我的生命结束在讲台上。”(信息来自光明日报)叶嘉莹:实践儒家的“知命”与“不忧”2015年03月02日09:24来源:文汇报

有人说,叶嘉莹是一个穿裙子的“士”。她说,我身体是女性,但是我有中国儒家传统的士的品格和持守。叶嘉莹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强者,但她也坚信自己不是一个弱者,她常常强调,她是在顺服有人说,叶嘉莹是一个穿裙子的“士”。她说,我身体是女性,但是我有中国儒家传统的士的品格和持守。叶嘉莹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强者,但她也坚信自己不是一个弱者,她常常强调,她是在顺服中完成自己。她早岁丧母,不久远嫁他乡,后来丈夫入狱,她也带着吃奶的孩子蹲班房,再后来遭遇丈夫的性情变异,再后来拖着一家老小五口人在北美讨生活,辗转半生。历尽了人生的悲哀苦难,就在她满以为幸福的大门即将临近之时,一场飞来横祸又夺走了她的爱女和女婿。她坦言此生于她再无幸福,她要把感情杀死。何为情?《礼记•礼运》篇云:“喜、怒、哀、乐、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情,是人性之本初。叶嘉莹第一次要把这人性之本初的感情杀死,是在遭遇因久被囚禁而形成动辄暴怒之性情的丈夫的家暴之时。那时她上有年近八旬的老父,下有两个读书的女儿,她不能把悲苦形之于外。她说,我总是梦见我自己已经陷入遍体鳞伤的弥留境地,也有时梦见多年前已逝的母亲接我回家。她曾读到一首王安石的《拟寒山拾得》的诗偈,恍如一声棒喝,将她从悲苦中拉出。诗是这样说的:“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瓦亦自破碎,匪独我血流。众生造众业,各有一机抽。切莫嗔此瓦,此瓦不自由。”(见《迦陵杂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10月版)在面对常态的、新鲜的痛苦时,她无法忘却。她只能用诗偈来引导自己,告诫自己:那个感情使我受到了伤害,我要把感情杀死,我不再为感情之事烦恼。如果说,第一次把感情杀死,是叶嘉莹选择坚毅隐忍来勉力实践儒家的“知命”与“不忧”的话,那么第二次,则实在是一段极为痛苦的人生历程。丧女之痛,曾让叶嘉莹悲痛欲绝。她把自己关在家中,陆续写作《哭女诗》十首,怀念陪她经历生命中种种阴晴变化和反复无常的爱女,舔舐伤悲。然而,在她众多的诗词作品中,她从未批判过命运对她的不公,她只是一次又一次地肯定生命的无常。“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儿童即会诵习的唐诗,叶嘉莹是这样解说的:白日依山尽,是向西看;黄河入海流,是向东看。太阳自东升起,却要西落,这是无常;黄河自西奔赴而来,却要东归入海,这也是无常:重要的是,这是生命的永恒的无常。当一个人四顾茫然,面对生命的永恒的无常时,可以怎么做?应该怎么做?她说,我在极痛之余,才有了彻底的觉悟,对庄子的“逍遥无待”与“游刃不伤”的境界,也有了一些体悟。两年之后,她毅然收拾行囊,只身回国教书,一教就是三十多年。叶嘉莹生于荷月,小名为荷,所以她常以荷自喻。在经历了种种苦难之后,她断然否决了莲花现佛身之喻,感慨“如来原是幻,何以渡苍生”,她把自己的教书行为认定为“莲实有心应不死”,“千春犹待发华滋”。她一生悲苦,因而她早年耽溺于王国维的独善其身和“清者”持守的想法和生活,是深受同样有着悲剧人生的王国维的影响的。几十年后,从对王国维的文学批评的赏爱,到研讨,到反省,到批判(参见《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人间词话七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她早已大彻大悟。庄子有言:“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诗词研读不是她的目标,成为学者也不是她的动机,她愿意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在一首《浣溪沙》的词中,叶嘉莹写道:“已是苍松惯雪霜,任教风雨葬韶光,卅年回首几沧桑。自诩碧云归碧落,未随红粉斗红妆,余年老去付疏狂。”“任教风雨葬韶光”,这让我想起那个同样备尝人世艰辛的苏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境界。杀死感情的叶嘉莹,早已褪去莲花,只葆有一颗莲心,只为传递诗歌中生生不已的力量。拜访叶嘉莹先生马誉峰在新的一年一个冬日的周六下午,我踏上了赴津拜访叶嘉莹先生的高铁。翻开临行前特意从书房装入行囊的叶先生所著《我的老师顾随先生》,其中河北大学出版社学术古籍分社社长何东在“编书者说”中有一段话:“一直以来,我都十分喜欢古典诗词,叶嘉莹先生更是我心中景仰的大师。”此语在彼时彼刻真切地道出了我的心声。因久仰叶先生大名,也因为她老人家和保定的缘分,而萌生了登门拜访叶嘉莹先生的想法。说起叶嘉莹先生与保定的缘分,就不得不提莲池书院,更不能不提荷与荷花。据有关文章介绍,叶先生出生于荷月乳名叫“荷”她的一生与荷花有着不解之缘,创作了很多关于荷花的诗。现在能找到的最早一首是1937年她身在沦陷区时写的一首《咏莲》:“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如来原是幻,何以渡苍生。”以诗言情、以诗咏志,这不正是叶先生一生的写照吗?叶嘉莹先生生于1924年,幼承家训,3岁习诗,17岁考入辅仁大学,师从顾随等文化大家。她1948年随夫赴台,经历了壮岁入狱、中年丧女的坎坷。1969年迁居加拿大温哥华,受聘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79年回到祖国,甫后定居南开大学,至今95岁高龄仍然活跃在教学一线,只因“为往圣继绝学”的情怀和使命。叶先生曾说:“如果我不能够传输给下一代,是我对不起年轻人,对不起古人,也对不起我的老师(顾随先生)。”叶先生一生爱诗写诗传诗,她把自己也活成了一首雅洁的诗,海内外媒体皆称她为“穿裙子的士”。2016年,叶先生曾来到古城保定造访莲池书院,当她见到莲池书院的荷叶和荷花时,非常欢喜,不禁追忆起童年往事,发出“常忆当年,青盖亭亭”的感慨。叶先生在莲池书院的君子长生馆游览时曾说:“荷花是花中之君子,先贤在这里修志也是延续君子之志,气蕴相通的。古莲池的文脉很深,我感觉到了。我在南开的迦陵学舍种了海棠,再种些荷花,可以与这里雅集唱和,形成互动。”后来,保定的朋友们专门选择了两棵壮硕的多年生荷花根茎送到了“迦陵学舍”,栽植在迦陵学舍的园子之中。据先生说这两棵花已逐渐适应天津的水土,到了合适的时节将会绽放。1983年上半年,我曾在南开大学进修过一个学期,尽管时光已经过去了30多年,走进南开校园,还是感到很亲切。从东门进来走了不远的距离,就来到了叶先生用于著书讲学的“迦陵学舍”。“迦陵”取自叶嘉莹先生的号,学舍东邻南开现存最古老建筑“思源堂”,西邻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的故居“宁园”,是一座四合院式的中式书院,集教学、科研、藏书于一体,辟有文史资料藏室,专门陈列叶嘉莹先生带回的文史资料,供研究者使用。这也是继陈省身先生后,南开大学第二次为学术大家修建“学舍”。整个学舍布局考究,步道、园林、水系、景观分布的错落有致,虽然整个园子面积不过570平米,但细腻精致的构造绝不输于苏州园林的经典。听叶先生的助理张静女士讲,先生时常念起2016年应邀畅游保定古莲花池的情景,非常欣赏古莲池的古典氛围和风雅韵味。如今在迦陵学舍之中就能观赏莲池书院的莲花,且与迦陵学舍之中的西府海棠相映成趣,实为先生生活中的一桩乐事。叶嘉莹先生曾就读的辅仁大学校址原在北京恭王府中,府内海棠深受先生喜爱。迦陵学舍落成之时恭王府曾送来两株海棠,移植在“迦陵学舍”院内。叶先生是一代词学大家,莲池书院又是中国十大书院之一,古莲花池的文脉与迦陵学舍文脉自此便相映相承了。初次见到叶嘉莹先生,第一印象是叶先生具有高雅、从容、达观的美。这超越了一位95岁老人所经历过的岁月痕迹。高雅之美,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从灵魂深处散发而出的高雅。从容之美,95岁仍然致力于诗词的研究与讲授,只为让更多年轻人和后辈体悟到诗词的博大精深,以此身心印证“生也有涯而知无涯”。达观之美,叶先生徜徉在诗文的海洋,对于古今的深刻洞见和纯正思想,使得她心性达观、文思沛然,处世言物均怀一颗赤子之心。叶先生的达观还体现在她虽95岁高龄,仍喜欢和人交流,且思维敏捷,十分健谈。叶嘉莹先生学贯中西、融通今古。她早年在辅仁大学师从顾随先生,在后半生颠沛流离的生涯中,她一直将恩师的讲课笔记珍藏在身边。顾随先生晚年在河北大学任教,逝世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八十年代以来,叶先生与顾随先生的女儿顾之京教授一起不断挖掘整理顾随先生的遗稿,结合自己的课堂笔记,还原了一代国学大师的风采,让诸多经典作品得以问世。在国学大热的今天,顾随诗说日臻显学,叶先生可谓功不可没。与叶先生聊起顾随先生系列文集的整理出版时,叶先生说:“作为顾随先生的学生,我一直珍藏着先生关于古典诗词的讲授笔记,后来找到顾先生的女儿顾之京,把所有的十几本笔记都交给了她,才整理出来顾随先生一系列的问世之作。这套作品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第一次出版叫做《顾随全集》。”回忆起当年的学习场景,叶先生历历在目,她说:“当年我们跟随顾先生学习,先生讲课没有讲义也没有课本,凭借深厚的学养和造诣,他总是能从一个典故、一阙诗词说起,古今中外、旁征博引,纯任自然、纵横开阖,很多同学只是听的很高兴,却没有记录下来,但是我都记录下来了,留下了很全的笔记。”“后来之京从家里找到了顾先生的日记,整理后又将日记进行了出版。还有顾先生当年写的辛弃疾与苏东坡的词说,论点独到、自成一家,当时先生的文章发表在天津的一家报纸上,我与南开大学的王双启老师一起到图书馆把旧报纸找出来,重新抄录整理,形成了后来出版问世的《顾随说宋词:漫话苏辛两词家》。”正是凭借着对恩师的敬重,对诗词文化的热爱与眷顾,叶先生与顾先生的后人及弟子正竭力把中华诗词文化又推向一个高峰。已近期颐之年的叶嘉莹先生把诗词作为自己的度人方舟,以诗文载道,以讲诗授词而度人。如此的修为和襟怀,定会如诗句中所说的那样“千春犹待发华滋”,莲池书院的荷花根茎种下的文脉,也会像古诗词一样被传承,千年后仍会被后世揣摩吟诵。祝愿迦陵学舍的荷花与莲池书院的荷花交相辉映、并蒂怒放,祝愿叶先生身体康健、广传博学,也祝福叶先生心心念念的中华文脉繁茂生发、华滋永存!2019年1月25日叶嘉莹先生:天才李白2019-02-2617:30来源:章黄国学如果说世上有天才的话,那么现在就有一个真正的天才作家出现了,那就是李白。不过,天才也有不同的类型。李白这个天才是属于“不羁”类型的天才。这个“羁”字上边从“网”下边一个“马”字,一个“革”字。“网”是网罗的网,“革”是皮带。就是说,在马的身上加以一种约束,比方说给它加上络头和缰绳,然后就可以驾驭驱使了。然而李白的类型属于“不羁”一一他就像一匹野马,是不肯受羁束的。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碰到一个人叫贺知章。此人很有名,官居太子宾客,也很有文学才能。贺知章见到李白并读了他的诗文之后就说:“子谪仙人也!”什么是“谪仙人”?“谪”一般指做官的人被贬降,他说李白是从天上被贬降到人间的一个仙人。也就是说,李白本来是属于天上而不属于人间的。在中国古代的诗人中,有两个人得到过“仙人”的评价:一个是李白,一个是苏东坡。苏东坡被称为“坡仙”,他的文章、诗词、书法都非常好,古人说他有“逸怀浩气”——一种超出了尘世一般之人的、辽阔高远的精神气质;说他的诗像“天风海雨”——天上那种无拘无束的风,海上那种没有边际的雨。可是倘若以李白和苏东坡相比,还是有一个分别的,我认为这个分别在于:李白是“仙而人者”,苏东坡是“人而仙者”。什么是“仙而人者”?我们说,李白生来就属于那种不受任何约束的天才,可是他不幸落到人间,人间到处都是约束,到处都是痛苦,到处都是罪恶,就像一张大网,紧紧地把他罩在里边。他当然不甘心生活在网中,所以他的一生,包括他的诗,所表现的就是在人世网罗之中的一种腾跃的挣扎。他拼命地飞腾跳跃,可是却无法突破这个网罗。因此他一生都处在痛苦的挣扎之中。而苏东坡呢?他本来是一个人,却带有几分“仙气”,因此他能够凭借他的“仙气”来解脱人生的痛苦。这和李白是完全不同的。不过,说到解脱人生的痛苦,我还要说几句题外的话。王维也是一个能够自我解脱的人,因为他对佛理有一种觉悟。佛教认为人间的一切都不是真实的,都是可以摆脱的,所以他就推衍出他自己的一个做人的道理,并且用这个道理去评论古人中的嵇康和陶渊明。嵇康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曾把自己比作野鹿,说野鹿是不能够被羁束的,如果你羁束它,它一定会“狂顾顿缨”,“逾思长林而志在丰草”。就是说,它一定要狂蹦乱跳,企图挣断绳索回到山野中去。陶渊明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他不肯为五斗米向督邮折腰,因而辞官归隐,后来生活很贫困,曾经写过《乞食》的诗。于是,王维就指责嵇康说:“顿缨狂顾,岂与俛受维絷有异乎?长林丰草,岂与官署门阑有异乎?”又指责陶渊明说:“尝一见督邮,安食公田数顷,一惭之不忍,而终身惭乎?”(《与魏居士书》)在王维看来,受约束与不受约束本来就没有什么不同,保持清白与同流合污也没有什么不同,陶渊明与其后来沦落到乞食,当初还不如向督邮折腰以保住自己的俸禄。是何言也!做人怎么能够做到黑白不分、是非混淆的地步!古人曾说过“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经•魏风•伐檀》),你拿着国家的薪水,吃着老百姓种出的粮食,却不为国家和老百姓做事情,这难道是超脱吗?这难道是得道吗?苏东坡的超脱就与王维完全不同,他可以对自己遇到的艰难和挫折持超然态度,但在朝时职责所在却绝不肯缄默不言。为争论变法的事,他既得罪了新党也得罪了旧党,因此被一再贬官,最后被贬到海南岛,没有房子住,不得不睡在槟榔树叶底下,那真是饥寒交迫。可是他毫不在乎,他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那才是一种真正的得道和超脱!现在我们还是回过头来说李白。李白之所以成为一个不受约束的天才,和他与众不同的成长环境也有一定关系。关于李白,有许多不同的传说,其中之一就是他的籍贯。据一些历史资料记载,李白一家曾经生活在西域的条支碎叶。在他五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李客带领全家迁徙入蜀,在绵州彰明县的青莲乡安家。他家在西域时本不姓李,后来他的父亲“指天枝而覆姓”。“天枝”,指帝室的支派,就是说,他们和大唐帝室是同宗。而且他父亲的名字“李客”也很奇怪:“客”是客居的意思,说不清是真名还是对客居者的泛称。所以李白的家世一直是个疑问,很多人曾对此做过考证。有的人认为李白不是汉人,是西域胡人;有的人认为他家是流居西域的汉族商旅;有的人认为他的祖先是因获罪被流放到西域的,但又有人说,条支碎叶在唐朝早期并不属于中国版图,怎么能把罪人流放到国外去?那么李白自己怎么说呢?他说自己是陇西李氏。陇西是郡望,陇西李氏是汉将李广的后代,与大唐皇室同宗。不过古人喜欢自托显赫的郡望,李白自己的说法也不一定就完全可靠。台湾还有一位学者说,李白可能是建成或元吉的后代,建成和元吉被李世民杀死之后,他们的后代就改名换姓逃到西域去了,直到神龙初年才回来。现在我们不必管这些说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也不必管李白到底是汉人还是西域胡人,总而言之,我们从这里可以知道李白幼年所受的家庭教育与一般中原家庭是不同的。一般中原家庭的小孩子先要读孔子的书,学儒家的礼法,而李白说他自己是“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上安州裴长史书》)。“六甲”是讲道术的书,“百家”当然不止于儒家。此外他还说过,他“十五好剑术”(《与韩荆州书》)。可见李白小时候所受的教育就是一种不受拘束的教育。那么李白难道完全没有接受儒家思想?当然不是。所谓“十岁观百家”,其中自然也包括儒家的书。对儒家,李白有肯定的一面,也有否定的一面。朱自清先生在他的《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里曾说,“仕”与“隐”是唐诗作者们内心之中的一个“情意结”。其实,这一“情意结”在孔子的时代就有了。孔子有一天曾对颜回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一个人,平时要读书求学,培养自己的才能,一旦国家需要你,你才有可以拿出来贡献的东西。那么如果国家不需要你呢?像颜回,他怎么办?颜回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这其实也就是陶渊明的那种“任真”和“固穷”的境界。这种境界,现代能够理解的人越来越少了,所以现代很少有人欣赏陶诗。不过西方也并不是不讲这种境界,西方人本哲学家马斯洛(A.Maslow)所讲的“自我完成”(self-actualization),其实也就是颜回、陶渊明他们的境界。一般来说,向外的追求不一定都有成功的把握,因为那有一半的决定权掌握在别人手中。而“自我完成”的目的能不能达到,则完全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当然,对内对外的追求都能够成功是很好的,可是倘若对外的追求不能成功的话,你至少也要完成你自己,因为这完全可以由你自己来决定。所以“用之则行”是兼善天下,是仕;“舍之则藏”是独善其身,是隐。这两种观念在儒家思想中本来就不是对立而是互补的。唐代诗人,尤其盛唐诗人,心中都有这个“仕”与“隐”的情意结,但每个人的情况又各有不同。孟浩然仕隐两失,王维则仕隐两得。而李白呢?他是把仕和隐结合在一起去追求的。我们可以看他的诗,他说:“所冀旄头灭,功成追鲁连。”(《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旄头”是星名,这里代表叛乱的胡人。“鲁连”是鲁仲连,战国时代的高士。当时秦国包围了赵国,魏国不肯救赵,却派人劝赵国奉秦为帝。鲁仲连正好在赵国,遂挺身而出,义不帝秦,因而鼓舞了赵国的上气,秦将为之退军五十里。适逢信陵君夺晋鄙军来救赵,打退了秦军。事后,赵相平原君以千金酬谢鲁仲连,鲁仲连不肯接受,说:“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史记•鲁仲连列传》)因此后世钦佩他的不慕荣利,视之为高士的榜样。李白诗中多次提到鲁仲连,在另一首诗中他还曾以鲁连自比,说:“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他希望建立一番功业,但又认为追求名利是可耻的。所以他的理想是在建功立业之后飘然而去,不接受任何名利和禄位的奖赏。刚才我说过,李白对儒家思想有肯定的一面和否定的一面。他否定的是什么?是那种拘守礼法的“俗儒”。他常常在诗中嘲笑儒生的迂腐,甚至说“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对孔子也不怎么尊敬。这是因为他本身是一个“不羁”的天才,所以不愿意遵守那些死板的礼法。可是儒家思想中有一样东西打动了他,那就是儒家用世的志意。儒家是追求不朽的,一个人怎样才能不朽呢?儒家认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最高一级的不朽是立德,像孔子有伟大的品德,可以成为万世的师表,所以是不朽的。再次一等是建立不朽的功业,像我上次去四川参观的都江堰,是秦朝李冰父子修建的水利工程,直到现在人们还受其益,那也是不朽的。如果这两样都不行,再次一等还有立言,如果你有好的作品流传后世,那也可以不朽。总之你为人在世,不能白白度过这一辈子,你要给这个世界留下你的贡献,这是儒家所追求的。李白的求仕,大致可以总结为三个原因:第一,是出于追求不朽的愿望,这显然受儒家影响;第二,他是一个天才,他不甘心使自己的生命落空;第三,在李白生活的时代,前有李林甫、杨国忠对朝政的败坏,后有安史之乱的战争,可以说是一个亟待拯救的危乱时代。所谓“才生于世,世实须才”(刘琨《答卢谌书》),他是把拯救时代危乱视为自身使命的。在唐朝,一般人求仕必须通过科举考试。但李白是个“不羁”的天才。他求仕的方法也和常人不同。其实孔子也求仕,当初孔子是怎样求仕的?他的弟子说:“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欤?”(《论语•学而》)孔夫子之得到别人的尊敬与重视,是因为他有温厚、善良、恭敬、节俭、谦让的品德。当大家慢慢认识了他这些美好品德的时候,也就开始承认他、尊敬他了。这是孔子的方法。李白也“温良恭俭让”,让大家三十年之后才承认他?他才不那么做!他要一下子打出一个知名度来。古代的读书人一般都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下帷苦读。“十年寒窗苦”嘛!然后才可以去考进士,一年考不上就再考上十年,像晚唐的韦庄,五十九岁才考中进士。李白也不屑于那样做。他认为,以他的天才,根本就不需要去考进士。那么他怎样做?他的方法是学道求仙和周游天下。李白的一切追求和理想都带有他自己的一份天才的狂想,他觉得他要取得君主的欣赏与任用那真是易如反掌,只要能得到任用,以他的天才一定马上就可以平定天下。而你要知道,在唐朝,学道和求仙真的是可以出名的。因为唐朝的皇帝尊奉老子为其始祖,唐玄宗曾下令让每一家都要备有《老子》这本书,甚至连科举考试也加入了《老子》的科目。所以道家很时兴,道士也很出名,许多宗室都出家学道。李白就是通过道士司马承祯认识了出家学道的玉真公主,另外他还认识一位很有名的道士叫做吴筠。这些人在唐玄宗面前赞扬李白,于是唐玄宗就召见了他。据说召见的时候天子“降辇步迎”,并且“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李阳冰《草堂集序》),然后他就做了翰林待诏。翰林待诏就是皇帝的御用秘书,皇帝需要写什么东西随时请他去写。天子这样的赏识,对一般人来说是一种荣耀,可是李白后来就发现,这对他来说其实是一种耻辱。为什么说是耻辱呢?因为,这个时候的唐玄宗已经不是开元初励精图治的唐玄宗了。他宠信杨贵妃,任用李林甫和杨国忠,政治已经开始败坏。他用李白,并不想向李白请教什么治国平天下的策略,只是在歌舞游乐的时候需要他写些助兴的诗文。比如,有一次沉香亭的牡丹花开了,玄宗带贵妃去赏花,说:“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李太白集》)马上就把李白召来,要他写了三首《清平调》,由梨园弟子配乐演唱。还有一次玄宗在白莲池饮宴,也把李白召来写一篇序文。皇帝对诗李白的这种态度,用文人的话来说就叫做“以倡优畜之”,就像是用很好的食物养活一只猫或一条狗,用来当做娱乐的玩物。这对胸怀大志的李白来说,当然是耻辱,所以他就恃酒狂放。野史记载,他当着皇帝的面伸出脚来让高力士给他脱靴子。杜甫的《饮中八仙歌》则说他曾经“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他的这些做法当然招致了很多人的不满,比如高力士就在杨贵妃面前说过他的坏话。李白自己曾写过两句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而事实上的情况是,如果你不肯摧眉折腰,那么你就无法在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