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舞蹈审美风格探析_第1页
北朝舞蹈审美风格探析_第2页
北朝舞蹈审美风格探析_第3页
北朝舞蹈审美风格探析_第4页
北朝舞蹈审美风格探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北朝舞蹈审美风格探析

【摘要】魏晋南北朝使得舞蹈文化从秦汉的杂糅百戏,过渡到颇具独立性表现性的唐代乐舞。其中北朝在中国舞蹈进展史中作为一个重要阶段,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乐舞文化的交流进展。其中清商乐和胡舞在这一时期得到进展,更加是胡舞在北朝特有的背景下繁盛进展,并形成了雅俗共赏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北朝;舞蹈文化;北方民族;舞蹈交流

一、北朝主流舞蹈文化

(一)清商乐

史料记载清商乐原是铜雀伎表演的歌舞,流传甚广。铜雀伎,本是曹操集中的一批歌舞艺人,因她们住在铜雀台而得名,在曹操死后还要为之陵墓前歌舞,并终身被囚禁。铜雀伎的凄凉命运使得“清商乐”中有不少“铜雀伎”、“铜雀台”为题材的诗歌。三国时期,设“清商令”、“清商丞”专管清商乐,自形成起,内容不断丰富。在“永嘉之乱”后随东晋政权南迁与当地吴歌、西曲相结合,受人接待,广泛流传,并在南朝梁时设“清商署”专管清商乐舞。《旧唐书·音乐志》记载:“永嘉之乱,五都沦覆,遗声旧制,散江左。宋梁之间,南朝文物,号为最盛。人谣国俗,亦是有新声。”

后在北魏统一十六国后,南进到今江苏安徽等地时,才重新得到“中原旧曲”即清商乐。《魏书·乐志》记:“初,高祖(孝文帝)讨淮汉,世宗(宣武帝)宣寿春(500年)始收其所传中原旧曲《明君》、《圣主》、《鞞舞曲》、《公莫》、《巾舞曲》、《白鸠》、《拂舞曲》之属,及江南吴哥、荆楚西声,总谓之清商。”从中可以看出,高祖元宏从淮汉带回的清商乐比之前遗失的中原旧曲,添加了南方的特色文化,却照旧流行在北方。所以,在北方举行民族融合之际,南北方的文化也在不断的交流着。北朝时期的清商乐失而复得,其乐舞本身带有南方士族的审美风格。却因统治阶层崇拜汉文化,遵循正统,故而使清商乐仍旧流行于北方。但是,本身来自于西北少数民族的胡舞胡乐,因其文化特色更加具有影响力。

(二)胡舞胡乐

早在三国时期,就有胡舞的记载。到了魏晋南北朝胡舞胡乐更日见其势,“天竺乐”、“龟兹乐”、“疏勒乐”、“安国乐”、“康国乐”、“高昌乐”都不断传入中原,在各族文化的交流中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胡舞胡乐的热潮。史料中有众多记载,诸如,《魏书·乐志》载北魏时期:“复通西域,又以悦般国鼓舞设于乐署”;《隋书·音乐志》载北齐后主高纬:“唯赏胡戎乐,耽爱无已”;《北齐书·魏收传》中记载北朝的三大才子之一的魏收,擅长胡舞胡乐:“既轻疾,好声乐,善胡舞”;从史料中,不难看出胡舞胡乐的盛行程度,这与北朝的多民族属性不无关系。

拓跋部在取得北魏政权之前,势力范围亦分外广泛。根据《魏书·本纪序》记载拓跋部的实力影响范围,东北至松花江、嫩江流域,西至中亚地区,即张骞出访西域大宛国一带。从东北大平原,横贯蒙古,直达中亚。这样的跨度,使得鲜卑族的文化本身具有多样性。加之五胡十六国中,其他政权的多民族特性,使之北朝具有强大的文化融合性。并且,北方长期处于战乱繁杂的时代,人们通过这放达、热心、奔放的胡舞胡乐能得到片刻的释放。

二、北朝舞蹈文化审美特征

(一)雅俗之融

自西周建立礼乐制度以来,加之儒学对礼乐的推崇,使得雅乐一向被视为正统之乐。盛行于宫廷里的雅乐一向局限于祭祀礼仪、政治教化和君主的消遣享乐方面。虽体验过郑卫之音对其的冲击,导致礼崩乐坏的结果,儒家照旧视雅乐为正统,而郑卫之音那么被视为亡国之音。郑卫之音即民间俗乐,在汉代取得合法地位。汉代乐舞以其磅礴古朴、杂糅兼并的气势使得民间俗乐迎来新的进展。但其综合式的形态,使得舞蹈文化得不到较为全面地进展。舞蹈艺术本体的审美意向得不到解脱。魏晋南北朝的思想解放,使得舞蹈文化亦得到解放。雅俗的概念在北朝更是得到变更。

北魏政权拓跋氏在恢复雅乐过程中,由于战乱使得片面乐章失传,加之多民族的社会属性,少数民族没有汉文化的等级观念,不同地域风格的民间俗乐开头进入雅乐的行列。雅俗的观念随之变更。“不准古旧,辨雅、郑”充分说明了不以古乐来区分雅乐和俗乐,雅俗之争不再是水火不容,而是开头走向雅俗之融。这才造就了后世盛唐的乐舞昌盛。

(二)胡舞之盛

北朝舞蹈文化最大的特点莫过于流行社会的胡舞了。所谓“举技无不佳,胡舞最所长”,盛行程度从出土的文物中可见一斑。诸如,内蒙古出土的北魏时期的乐舞佣;山西出土的北齐时期的胡舞男佣等。它那来自北方少数民族的热心奔放、痴狂妩媚完全符合与北朝的审美风向。中原长期以来散发着农业生产方式下的舒淡、迟钝,而游牧民族的生活中既是妇女也同男子一样裤衫束带、乘马驰走,所以尽管是《胡旋舞》、《春莺啭》,都未脱离阳刚之美。从出土文物中我们照旧可以明显的看到,诸如,北魏时期的石雕乐舞方砚,翼城下交寺飞天伎乐时刻以及唐代的人寿能仁寺石刻胡人伎乐等。这种开放明朗的风格与北朝律动相协,同历史的审美风向一致,因此更轻易被北朝人民所采纳。

结语:

北朝舞蹈文化作為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一片面,它的产生和进展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其历史进展和地域进展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上承五胡十六国的民族特色,下启隋唐的璀璨辉煌。综上所述,北朝时期舞蹈文化呈现出痴狂妩媚的异域风情,胡舞大为盛行。作为中原旧曲的“清商乐”婉约俊逸,在士族阶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