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器官和组织课件_第1页
免疫器官和组织课件_第2页
免疫器官和组织课件_第3页
免疫器官和组织课件_第4页
免疫器官和组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免疫(immunity):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排除“非己”的抗原性异物,通过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免疫监视的作用,从而维护机体的生理平衡和稳定。何谓免疫?何谓免疫?抗原免疫系统MHC细胞因子抗体补体免疫应答抗原提呈细胞T细胞B细胞NK细胞其它细胞排除非已的抗原性异物,维护自身生理平衡和稳定抗原免疫系统MHC细胞抗体补体免疫应答抗原T细胞B细胞NK其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学习要求1.掌握免疫器官和组织的组成与功能;2.理解淋巴细胞的归巢与再循环;学习要求1.掌握免疫器官和组织的组成与功能;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等)淋巴细胞(T,B,NK)抗原递呈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炎性细胞(粒细胞等)分泌型/游离的免疫分子:=抗体,补体,细胞因子膜结合型免疫分子:=免疫细胞膜表面分子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淋巴细胞免疫器官和组织中枢免疫器官:

是免疫细胞产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并对外周免疫器官的发育起主导作用。外周免疫器官:

是成熟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产生免疫应答的部位。免疫器官和组织中枢免疫器官:

是免疫细胞产生、分化、发育和成一、中枢免疫器官----骨髓骨髓是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及成熟的场所,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一、中枢免疫器官----骨髓骨髓是各类血细胞(一)骨髓的结构与造血微环境骨髓位于骨髓腔中,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具有活跃的造血功能,由造血组织和血窦组成。造血组织主要由基质细胞(网状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和造血细胞组成。(1)基质细胞及其所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IL-3,IL-4,GM-CSF等)与细胞外基质共同构成了造血细胞赖于分化发育的环境,称为造血诱导微环境。(2)造血细胞:是各种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共同祖先。(一)骨髓的结构与造血微环境骨髓位于骨髓腔中,分为红骨髓和黄(二)骨髓的功能1.是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骨髓是人和其他哺乳动物胚胎后期及成年期重要的造血器官,含有具强大分化潜能的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

(1)髓样前体细胞(myeloidprogenitor)(2)淋巴样前体细胞(lymphoidprogenitor)

(二)骨髓的功能1.是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骨髓是免疫器官和组织课件2.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在骨髓中产生的各种淋巴细胞的组细胞和前体细胞,一部分随血流进入胸腺,发育为成熟的T细胞;另一部分则在骨髓内继续分化为成熟B细胞和NK细胞。成熟的B细胞随血液循环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二)骨髓的功能2.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在骨髓中产生的各种淋巴细胞的组细发育过程:淋巴样前体细胞祖B细胞(pro-B)前B细胞(pre-B)未成熟B细胞成熟B细胞。发育过程:3.再次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骨髓是发生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记忆性B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受抗原刺激后被活化,随后经淋巴液和血液返回骨髓,在骨髓中分化成熟为浆细胞,缓慢地、持久地产生大量抗体(主要是IgG),释放至血液循环,成为血清抗体的主要来源。因此,骨髓既是中枢免疫器官,又是外周免疫器官。(二)骨髓的功能3.再次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骨髓是发生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三)骨髓与免疫缺陷病

免疫缺陷病(IDD)是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因先天发育不全或后天因素所致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的免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骨髓功能缺陷时,不仅会严重损害机体的造血功能,而且将导致严重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缺陷。临床上可以通过骨髓移植或干细胞移植重建造血和免疫功能。(三)骨髓与免疫缺陷病免疫缺陷病(IDD)是免疫原发性T、B细胞联合免疫缺陷(SCID)

是造血干细胞产生不足,T细胞及B细胞发育异常或缺乏细胞间相互作用所致的疾病。多见于新生儿或婴幼儿。原发性T、B细胞联合免疫缺陷(SCID)是造血干

二、中枢免疫器官--胸腺胸腺是T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位于胸腔纵隔上部、胸骨后方。由胚胎期第Ⅲ、Ⅳ对咽囊的内胚层分化而来,出现于胚胎第9周,胚胎第20周发育成熟,是发生最早的免疫器官。二、中枢免疫器官--胸腺胸腺是T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二、中枢免疫器官--胸腺大小随年龄而变化:新生期15~20克;青春期最大,可达30~40g;随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萎缩;老年期多为脂肪组织取代,功能衰退,造成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易发感染和肿瘤。二、中枢免疫器官--胸腺大小随年龄而变化:新生期15~20(一)胸腺的结构左右两叶,表面覆有一层结缔组织被膜,伸入胸腺实质,分割成若干胸腺小叶。胸腺小叶的外层为皮质,内层为髓质,皮-髓质交界处有大量血管。(一)胸腺的结构左右两叶,表面覆有一层结缔组织被膜,伸入胸腺胸腺的细胞组成皮质:由85%-90%为未成熟T细胞、胸腺上皮细胞、MΦ和DC等组成。胸腺抚育细胞:浅皮质区的胸腺上皮细胞可包绕胸腺细胞,产生促进胸腺细胞分化发育的激素和细胞因子。髓质:大量胸腺上皮细胞和疏散分布的较成熟的T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DC。髓质内常见赫氏小体,也称胸腺小体,由退变聚集的上皮细胞呈同心圆状包绕排列而成,是胸腺结构的重要特征。功能尚不清楚,在胸腺炎症或肿瘤时消失。胸腺的细胞组成皮质:(二)胸腺微环境胸腺微环境由胸腺基质细胞和胸腺外基质组成胸腺基质细胞:以胸腺上皮细胞为主,还包括MΦ、DC和成纤维细胞等。基质细胞相互联结成网状结构,并可分泌多种胸腺激素和细胞因子,调节或促进胸腺细胞的发育、增殖和相互作用。从而为胸腺细胞的发育和成熟提供合适的微环境。细胞外基质:包括多种胶原蛋白、网状纤维蛋白、葡萄糖胺聚糖等。可促进上皮细胞与胸腺细胞接触,促进胸腺细胞在胸腺内的移行和成熟。(二)胸腺微环境胸腺微环境由胸腺基质细胞和胸腺外基质组成(三)胸腺的功能1.T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的主要场所。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主要是αβ+T细胞。经过选择性发育形成了获得自身免疫耐受和MHC限制性抗原识别能力的成熟的T细胞。2.免疫调节功能。胸腺基质细胞产生的多种细胞因子和胸腺肽类分子不仅调节T细胞的分化成熟,而且对外周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也有调节作用。3.建立自身耐受及维持免疫自稳。T细胞在胸腺发育过程中,通过阴性选择将自身反应性T细胞克隆清除,从而建立了自身免疫耐受性。(三)胸腺的功能1.T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的主要场所。在胸腺裸鼠(Nudemouse先天无胸腺小鼠):(四)胸腺与免疫缺陷病无胸腺的裸鼠是T细胞选择性缺陷的天然动物模型裸鼠(Nudemouse先天无胸腺小鼠):(四)胸腺与免疫DiGeoge综合征: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甲状旁腺缺陷反复发作性感染,低血钙抽搐,极易发生病毒性和真菌性感染,甚至死亡。DiGeoge综合征:T、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发育成熟后,将往何处去?T、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发育成熟后,将往何处去?

淋巴结(lymphnodes,LN)

三、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淋巴结(lymphnodes,LN)三、外周免疫器官

三、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淋巴结在体内的分布人体全身约500~600个,是结构最完整的外周免疫器官,主要位于易受微生物或其他抗原异物侵入的部位。在浅表部位位于凹陷隐蔽处,如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等处;内脏的淋巴结多位于器官门附近,如肺门淋巴结。

三、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淋巴结在体内的分布被膜,小梁,输入、输出淋巴管浅皮质区---B细胞居留地,非胸腺依赖区,大量B细胞聚集形成淋巴滤泡,又称淋巴小结。初级淋巴滤泡:静止B细胞次级淋巴滤泡:生发中心,B淋巴母细胞。(一)淋巴结的结构髓质:由髓索(致密聚集的淋巴细胞如B细胞和浆细胞,部分T细胞和MΦ)和髓窦(MΦ,滤过作用)组成。深皮质区---T细胞居留地,胸腺依赖区,毛细血管后微静脉,血液中淋巴细胞由此进入淋巴结,在淋巴细胞再循环中起主要作用。被膜,小梁,输入、输出淋巴管(一)淋巴结的结构髓质:由髓1.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淋巴结内的淋巴细胞约75%为T细胞,25%为B细胞。2.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二)淋巴结的功能3.参与淋巴细胞的再循环。来自血液循环的淋巴细胞穿过HEV进入淋巴结实质,后经输出淋巴管汇入胸导管,再经左锁骨下静脉返回血液循环。4.过滤作用:微生物、毒素、癌细胞、大分子抗原。1.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淋巴结内的淋巴细胞约75%为T四、外周免疫器官--脾脏胚胎时期的造血器官,后演变成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四、外周免疫器官--脾脏胚胎时期的造血器官,后演变成人体最大脾脏的结构(一)脾脏的结构被膜,小梁,红髓,白髓1.白髓:由动脉周围淋巴鞘、淋巴小结和边缘区组成。(1)动脉周围淋巴鞘:中央动脉周围厚层弥散淋巴组织,密集的T细胞。(2)淋巴滤泡:脾小结,B细胞,生发中心。2.红髓:脾索:索条状组织,主要为B细胞,浆细胞,MΦ,DC。脾血窦:血液。边缘区:血液和淋巴液的通道。脾脏的结构(一)脾脏的结构被膜,小梁,红髓,白髓1.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B细胞占脾淋巴细胞总数的60%,T细胞占40%。2.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脾是机体针对血源性抗原产生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是体内产生抗体的主要器官,在机体的防御、免疫应答中具有重要地位。3.合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如补体成分等。4.过滤作用:脾脏也是全身血液的一个重要滤器。体内90%循环血液流经脾脏,红髓中MΦ和网状内皮细胞负责清除血液中的外来抗原以及发生突变和衰老的自身细胞。(二)脾脏的功能1.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B细胞占脾淋巴细胞总数的60%

近20多年来,黏膜的防御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被认为是执行局部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主要场所,并提出了黏膜免疫系统(mucosalimmunesystem)的概念。黏膜免疫系统亦称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所构成的免疫体系,主要指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及黏膜下散在的无被膜的淋巴组织,以及某些带有生发中心的器官化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小肠的派氏集合淋巴结及阑尾。五、黏膜免疫系统近20多年来,黏膜的防御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被认为是执人体黏膜的表面积400m2,是病原微生物等抗原性异物入侵机体的主要门户,故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人体重要的第一道防线。另外,机体近50%的淋巴组织存在于黏膜系统,因此,黏膜免疫系统既是全身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具有重要而独特功能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免疫系统。(一)黏膜免疫系统的重要性人体黏膜的表面积400m2,是病原微生物等抗原性异物入侵机体1.肠相关淋巴组织:包括派氏集合淋巴结、淋巴小结、上皮间淋巴细胞和固有层中弥散分布的淋巴细胞等,主要作用是抵御侵入肠道的病原微生物感染。由:M细胞:特化的抗原转运细胞上皮内淋巴细胞:40%αβ+T细胞,60%γδ+T细胞(属固有免疫细胞,具有较强的细胞毒作用,并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在免疫监视和细胞介导的黏膜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1.肠相关淋巴组织:包括派氏集合淋巴结、淋巴小结、上皮间淋巴免疫器官和组织课件肠黏膜M细胞的功能示意图M细胞可通过吸附、胞饮或内吞摄入抗原,以囊泡形式将抗原转运并传递给MΦ或DC,将抗原再提呈给淋巴细胞。肠黏膜M细胞的功能示意图M细胞可通过吸附、胞饮或内吞摄入抗原2.鼻相关淋巴组织:抵御经空气传播的病原微生物感染。3.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各肺叶的支气管皮下,滤泡中的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形成生发中心,主要是B细胞。(二)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2.鼻相关淋巴组织:抵御经空气传播的病原微生物感染。(二)黏(三)黏膜免疫系统的功能及特点功能:是粘膜局部发挥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黏膜免疫系统与传统意义上的免疫系统有如下区别:1.分泌一类黏膜相关的免疫球蛋白,即分泌型IgA,经黏膜上皮细胞分泌至黏膜表面,是黏膜局部抵御病原微生物感染的主要机制。具有粘膜定向的细胞运输系统,能使粘膜滤泡中的细胞迁移至广泛的粘膜上皮下淋巴组织中。口服抗原比其他途径给与抗原更易诱导T细胞耐受。

(三)黏膜免疫系统的功能及特点功能:是粘膜局部发挥特异性免疫外周免疫器官与组织-T、B细胞定居的场所;组织抗原血液抗原粘膜抗原巨噬细胞等处理提呈抗原T淋巴细胞T细胞活化分化成效应T细胞B细胞识别特异性抗原活化分化成浆细胞特异性抗体免疫应答的发生部位淋巴结脾MALT

外周免疫器官与组织-T、B细胞定居的场所;组织抗原血液抗原粘1.定义:成熟的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称为淋巴细胞归巢。

2.分子基础是淋巴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相互作用,即淋巴细胞上的淋巴细胞归巣受体和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相应的血管地址素。六、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一)淋巴细胞归巢1.定义:成熟的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迁移并免疫器官和组织课件1.淋巴细胞再循环的途径(1)在淋巴结,淋巴细胞HEV淋巴结实质输出淋巴管胸导管血液(2)在脾,淋巴细胞脾动脉白髓脾索脾血窦脾静脉,少数经输出淋巴管进入胸导管返回血液循环在其他组织,淋巴细胞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随淋巴液回流至局部淋巴结后,再经输出淋巴管进入胸导管和血液循环(二)淋巴细胞再循环

1.淋巴细胞再循环的途径(二)淋巴细胞再循环免疫器官和组织课件(1)使淋巴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分布更为合理;(2)使淋巴组织不断地从循环池中得到新的淋巴细胞的补充;(3)有助于增加T、B、记忆细胞与抗原和APC接触的机会;(4)使机体所有免疫器官和组织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2.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意义(1)使淋巴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分布更为合理;2.淋巴细1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的组成及其功能;2黏膜膜免疫系统的组成、分类及其功能意义;3淋巴细胞再循环及其意义。复习思考题1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的组成及其功能;复习思考题谢谢谢谢特异性免疫应答发生场所:A.病原体树突状细胞摄取输入淋巴管淋巴结*游离抗原淋巴液淋巴结巨噬细胞吞噬**(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处理、递呈抗原T淋巴细胞T细胞活化、分化成效应T细胞。

B.B细胞识别特异性抗原活化、分化成浆细胞特异性抗体。特异性免疫应答发生场所:免疫(immunity):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排除“非己”的抗原性异物,通过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免疫监视的作用,从而维护机体的生理平衡和稳定。何谓免疫?何谓免疫?抗原免疫系统MHC细胞因子抗体补体免疫应答抗原提呈细胞T细胞B细胞NK细胞其它细胞排除非已的抗原性异物,维护自身生理平衡和稳定抗原免疫系统MHC细胞抗体补体免疫应答抗原T细胞B细胞NK其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学习要求1.掌握免疫器官和组织的组成与功能;2.理解淋巴细胞的归巢与再循环;学习要求1.掌握免疫器官和组织的组成与功能;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等)淋巴细胞(T,B,NK)抗原递呈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炎性细胞(粒细胞等)分泌型/游离的免疫分子:=抗体,补体,细胞因子膜结合型免疫分子:=免疫细胞膜表面分子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淋巴细胞免疫器官和组织中枢免疫器官:

是免疫细胞产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并对外周免疫器官的发育起主导作用。外周免疫器官:

是成熟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产生免疫应答的部位。免疫器官和组织中枢免疫器官:

是免疫细胞产生、分化、发育和成一、中枢免疫器官----骨髓骨髓是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及成熟的场所,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一、中枢免疫器官----骨髓骨髓是各类血细胞(一)骨髓的结构与造血微环境骨髓位于骨髓腔中,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具有活跃的造血功能,由造血组织和血窦组成。造血组织主要由基质细胞(网状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和造血细胞组成。(1)基质细胞及其所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IL-3,IL-4,GM-CSF等)与细胞外基质共同构成了造血细胞赖于分化发育的环境,称为造血诱导微环境。(2)造血细胞:是各种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共同祖先。(一)骨髓的结构与造血微环境骨髓位于骨髓腔中,分为红骨髓和黄(二)骨髓的功能1.是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骨髓是人和其他哺乳动物胚胎后期及成年期重要的造血器官,含有具强大分化潜能的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

(1)髓样前体细胞(myeloidprogenitor)(2)淋巴样前体细胞(lymphoidprogenitor)

(二)骨髓的功能1.是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骨髓是免疫器官和组织课件2.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在骨髓中产生的各种淋巴细胞的组细胞和前体细胞,一部分随血流进入胸腺,发育为成熟的T细胞;另一部分则在骨髓内继续分化为成熟B细胞和NK细胞。成熟的B细胞随血液循环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二)骨髓的功能2.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在骨髓中产生的各种淋巴细胞的组细发育过程:淋巴样前体细胞祖B细胞(pro-B)前B细胞(pre-B)未成熟B细胞成熟B细胞。发育过程:3.再次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骨髓是发生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记忆性B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受抗原刺激后被活化,随后经淋巴液和血液返回骨髓,在骨髓中分化成熟为浆细胞,缓慢地、持久地产生大量抗体(主要是IgG),释放至血液循环,成为血清抗体的主要来源。因此,骨髓既是中枢免疫器官,又是外周免疫器官。(二)骨髓的功能3.再次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骨髓是发生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三)骨髓与免疫缺陷病

免疫缺陷病(IDD)是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因先天发育不全或后天因素所致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的免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骨髓功能缺陷时,不仅会严重损害机体的造血功能,而且将导致严重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缺陷。临床上可以通过骨髓移植或干细胞移植重建造血和免疫功能。(三)骨髓与免疫缺陷病免疫缺陷病(IDD)是免疫原发性T、B细胞联合免疫缺陷(SCID)

是造血干细胞产生不足,T细胞及B细胞发育异常或缺乏细胞间相互作用所致的疾病。多见于新生儿或婴幼儿。原发性T、B细胞联合免疫缺陷(SCID)是造血干

二、中枢免疫器官--胸腺胸腺是T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位于胸腔纵隔上部、胸骨后方。由胚胎期第Ⅲ、Ⅳ对咽囊的内胚层分化而来,出现于胚胎第9周,胚胎第20周发育成熟,是发生最早的免疫器官。二、中枢免疫器官--胸腺胸腺是T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二、中枢免疫器官--胸腺大小随年龄而变化:新生期15~20克;青春期最大,可达30~40g;随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萎缩;老年期多为脂肪组织取代,功能衰退,造成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易发感染和肿瘤。二、中枢免疫器官--胸腺大小随年龄而变化:新生期15~20(一)胸腺的结构左右两叶,表面覆有一层结缔组织被膜,伸入胸腺实质,分割成若干胸腺小叶。胸腺小叶的外层为皮质,内层为髓质,皮-髓质交界处有大量血管。(一)胸腺的结构左右两叶,表面覆有一层结缔组织被膜,伸入胸腺胸腺的细胞组成皮质:由85%-90%为未成熟T细胞、胸腺上皮细胞、MΦ和DC等组成。胸腺抚育细胞:浅皮质区的胸腺上皮细胞可包绕胸腺细胞,产生促进胸腺细胞分化发育的激素和细胞因子。髓质:大量胸腺上皮细胞和疏散分布的较成熟的T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DC。髓质内常见赫氏小体,也称胸腺小体,由退变聚集的上皮细胞呈同心圆状包绕排列而成,是胸腺结构的重要特征。功能尚不清楚,在胸腺炎症或肿瘤时消失。胸腺的细胞组成皮质:(二)胸腺微环境胸腺微环境由胸腺基质细胞和胸腺外基质组成胸腺基质细胞:以胸腺上皮细胞为主,还包括MΦ、DC和成纤维细胞等。基质细胞相互联结成网状结构,并可分泌多种胸腺激素和细胞因子,调节或促进胸腺细胞的发育、增殖和相互作用。从而为胸腺细胞的发育和成熟提供合适的微环境。细胞外基质:包括多种胶原蛋白、网状纤维蛋白、葡萄糖胺聚糖等。可促进上皮细胞与胸腺细胞接触,促进胸腺细胞在胸腺内的移行和成熟。(二)胸腺微环境胸腺微环境由胸腺基质细胞和胸腺外基质组成(三)胸腺的功能1.T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的主要场所。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主要是αβ+T细胞。经过选择性发育形成了获得自身免疫耐受和MHC限制性抗原识别能力的成熟的T细胞。2.免疫调节功能。胸腺基质细胞产生的多种细胞因子和胸腺肽类分子不仅调节T细胞的分化成熟,而且对外周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也有调节作用。3.建立自身耐受及维持免疫自稳。T细胞在胸腺发育过程中,通过阴性选择将自身反应性T细胞克隆清除,从而建立了自身免疫耐受性。(三)胸腺的功能1.T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的主要场所。在胸腺裸鼠(Nudemouse先天无胸腺小鼠):(四)胸腺与免疫缺陷病无胸腺的裸鼠是T细胞选择性缺陷的天然动物模型裸鼠(Nudemouse先天无胸腺小鼠):(四)胸腺与免疫DiGeoge综合征: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甲状旁腺缺陷反复发作性感染,低血钙抽搐,极易发生病毒性和真菌性感染,甚至死亡。DiGeoge综合征:T、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发育成熟后,将往何处去?T、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发育成熟后,将往何处去?

淋巴结(lymphnodes,LN)

三、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淋巴结(lymphnodes,LN)三、外周免疫器官

三、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淋巴结在体内的分布人体全身约500~600个,是结构最完整的外周免疫器官,主要位于易受微生物或其他抗原异物侵入的部位。在浅表部位位于凹陷隐蔽处,如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等处;内脏的淋巴结多位于器官门附近,如肺门淋巴结。

三、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淋巴结在体内的分布被膜,小梁,输入、输出淋巴管浅皮质区---B细胞居留地,非胸腺依赖区,大量B细胞聚集形成淋巴滤泡,又称淋巴小结。初级淋巴滤泡:静止B细胞次级淋巴滤泡:生发中心,B淋巴母细胞。(一)淋巴结的结构髓质:由髓索(致密聚集的淋巴细胞如B细胞和浆细胞,部分T细胞和MΦ)和髓窦(MΦ,滤过作用)组成。深皮质区---T细胞居留地,胸腺依赖区,毛细血管后微静脉,血液中淋巴细胞由此进入淋巴结,在淋巴细胞再循环中起主要作用。被膜,小梁,输入、输出淋巴管(一)淋巴结的结构髓质:由髓1.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淋巴结内的淋巴细胞约75%为T细胞,25%为B细胞。2.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二)淋巴结的功能3.参与淋巴细胞的再循环。来自血液循环的淋巴细胞穿过HEV进入淋巴结实质,后经输出淋巴管汇入胸导管,再经左锁骨下静脉返回血液循环。4.过滤作用:微生物、毒素、癌细胞、大分子抗原。1.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淋巴结内的淋巴细胞约75%为T四、外周免疫器官--脾脏胚胎时期的造血器官,后演变成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四、外周免疫器官--脾脏胚胎时期的造血器官,后演变成人体最大脾脏的结构(一)脾脏的结构被膜,小梁,红髓,白髓1.白髓:由动脉周围淋巴鞘、淋巴小结和边缘区组成。(1)动脉周围淋巴鞘:中央动脉周围厚层弥散淋巴组织,密集的T细胞。(2)淋巴滤泡:脾小结,B细胞,生发中心。2.红髓:脾索:索条状组织,主要为B细胞,浆细胞,MΦ,DC。脾血窦:血液。边缘区:血液和淋巴液的通道。脾脏的结构(一)脾脏的结构被膜,小梁,红髓,白髓1.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B细胞占脾淋巴细胞总数的60%,T细胞占40%。2.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脾是机体针对血源性抗原产生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是体内产生抗体的主要器官,在机体的防御、免疫应答中具有重要地位。3.合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如补体成分等。4.过滤作用:脾脏也是全身血液的一个重要滤器。体内90%循环血液流经脾脏,红髓中MΦ和网状内皮细胞负责清除血液中的外来抗原以及发生突变和衰老的自身细胞。(二)脾脏的功能1.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B细胞占脾淋巴细胞总数的60%

近20多年来,黏膜的防御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被认为是执行局部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主要场所,并提出了黏膜免疫系统(mucosalimmunesystem)的概念。黏膜免疫系统亦称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所构成的免疫体系,主要指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及黏膜下散在的无被膜的淋巴组织,以及某些带有生发中心的器官化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小肠的派氏集合淋巴结及阑尾。五、黏膜免疫系统近20多年来,黏膜的防御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被认为是执人体黏膜的表面积400m2,是病原微生物等抗原性异物入侵机体的主要门户,故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人体重要的第一道防线。另外,机体近50%的淋巴组织存在于黏膜系统,因此,黏膜免疫系统既是全身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具有重要而独特功能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免疫系统。(一)黏膜免疫系统的重要性人体黏膜的表面积400m2,是病原微生物等抗原性异物入侵机体1.肠相关淋巴组织:包括派氏集合淋巴结、淋巴小结、上皮间淋巴细胞和固有层中弥散分布的淋巴细胞等,主要作用是抵御侵入肠道的病原微生物感染。由:M细胞:特化的抗原转运细胞上皮内淋巴细胞:40%αβ+T细胞,60%γδ+T细胞(属固有免疫细胞,具有较强的细胞毒作用,并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在免疫监视和细胞介导的黏膜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1.肠相关淋巴组织:包括派氏集合淋巴结、淋巴小结、上皮间淋巴免疫器官和组织课件肠黏膜M细胞的功能示意图M细胞可通过吸附、胞饮或内吞摄入抗原,以囊泡形式将抗原转运并传递给MΦ或DC,将抗原再提呈给淋巴细胞。肠黏膜M细胞的功能示意图M细胞可通过吸附、胞饮或内吞摄入抗原2.鼻相关淋巴组织:抵御经空气传播的病原微生物感染。3.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各肺叶的支气管皮下,滤泡中的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形成生发中心,主要是B细胞。(二)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2.鼻相关淋巴组织:抵御经空气传播的病原微生物感染。(二)黏(三)黏膜免疫系统的功能及特点功能:是粘膜局部发挥特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