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唱学w合唱学w1第一讲合唱的沿革一、合唱的产生二、我国合唱艺术发展历程三、作品《在太行山上》(混声二部合唱)第一讲合唱的沿革一、合唱的产生2合唱的产生:由于人的生理上的差别,年龄、性别不同,声带结构和共鸣情况不一样在唱相同音高时会有某些人感到不适宜。这样一些人就寻找与原来旋律不同但又是协和而动听的乐音,使之与集体歌唱同时进行,他既适应了自己的音区,也丰富了演唱效果,合唱的雏形就这样产生了。
一、西方合唱音乐的发展1、中世纪(Gregorianplainsong)罗马天主会教的圣咏2、文艺复兴佛兰德乐派作曲家拉索《回声》,维拉尔特分组3、巴洛克复调——主调歌剧中的合唱,亨德尔合唱。4、古典乐派贝多芬《第九交响乐》等5、浪漫乐派舒曼约翰.施特劳斯等合唱的产生:一、西方合唱音乐的发展3二、我国合唱艺术发展历程合唱作为未来的艺术形式,它经历了以下几个渠道传入我国:1、鸦片战争后基督教传教士开设教会和学校2、音乐家沈心工、李叔同两位从日本留学归来带来“学堂乐歌”,其主要为中小学音乐课进行合唱创作。沈心工的《学校唱歌集》、李叔同的《春游》(混声三部合唱,这是我国第一部按照现代作曲技法创作的合唱)。3、中国音乐学院建立,特别是上海音乐专科学校的建立,该学院的主要负责人创作了合唱作品,萧友梅的《五四纪念爱国歌》如黄自的《抗敌歌》、《旗正飘飘》,1932年黄自(曲)与韦翰章(词)写的合唱曲《长恨歌》被誉为中国的第一部清唱剧,另外还有赵元任的《海韵》等作品。这期间教会学校和专业院校建立合唱队并以“美声唱法”作为合唱的声音基础。二、我国合唱艺术发展历程44、抗战爆发,左翼文化运用《抗战歌曲》(救亡歌曲)开展群众性的歌咏活动。聂耳的单声部齐唱歌曲《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刘雪庵的《长城谣》;贺绿汀的《游击队歌》;尤其是冼星海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他写的的《黄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等作品是真正的合唱珍品。5、抗战前后(1937年)在合唱活动中作出突出成就和贡献的团体及个人①李抱忱——《混声合唱集》一、二;《男声合唱》一集。②南京声歌协会——演出海顿的《创世纪》③北平的燕京大学、齐鲁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四川华西大学在成都成立“五大学联合圣乐团”演唱亨德尔的清唱剧《弥赛亚》。4、抗战爆发,左翼文化运用《抗战歌曲》(救亡歌曲)开展群众性56、新中国成立后的合唱①教育部在重庆办了实验合唱团,这可谓是我国第一个专业合唱团。②1958年上海音乐学院的肖白、王玖芳、王强、张英民等创作了《幸福大合唱》荣获第七届世界联欢节音乐比赛一等奖;上海音乐学院的杨嘉仁、蔡余文改编的合唱《半个月亮爬上来》1953年在罗马参加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会获得银奖;刘炽的《祖国颂》等③60年代后,晨耕等写的《长征组歌》。作曲家根据民歌改编的合唱曲:如《乌苏里船歌》、谢功成《阿拉木汗》、麦丁《远方的个人请你留下来》、王方亮的《三十里铺》、李群的《茉莉花》等等。④70年代“文革”合唱停滞⑤80年代,1982年举办的“第一届北京合唱节”;1985年成立了“北京合唱协会”(后改组为中国合唱协会)。从此中国的合唱事业沿着正确的轨道蓬勃健康地发展起来了。如今,我国为数众多的合唱队在国际合唱赛事上获得大奖,在世界舞台上赢得了极高的赞誉。6、新中国成立后的合唱6三、作品《在太行山上》1、试唱作品(主、副旋律声部)2、掌握单声部合唱的音准和节奏。三、作品《在太行山上》7一、合唱基本训练二、作品《在太行山上》一、合唱基本训练二、作品《在太行山上》8第二讲合唱的基本知识一、合唱声部二、人数比例三、合唱的类型及特点四、作品《在太行山上》(混声二部合唱)第二讲合唱的基本知识一、合唱声部9一、合唱的声部:第一女高(Soprano缩写S.I)——明亮、轻盈、柔和。第二女高(Soprano缩写S.II)——有力、宽广、圆润。第一女低音(Alto缩写A.I)——充沛、坚实、热情、稳健。第二女低音(Alto缩写A.II)——浓厚、温和、结实。第一男高音(Tenor缩写T.I)——柔和、明朗、清晰。第二男高音(Tenor缩写T.II)——充沛、结实、有威力。第一男低音(Bass缩写B.I)——有力、刚健、饱满、响亮。第二男低音(Bass缩写B.II)——坚实、有力、宽厚。童声——大致与女高相同。倍男低音——比男低音低八度,较少见。一、合唱的声部:10二、合唱队人数比例:每声部3人,便组成最小规模的合唱队。扩大则按倍数增加。一般总数为72-78人左右效果最好,最高声部和最低声部,即两个外声部可略加几名。二、合唱队人数比例:11三、合唱的类型及特点类型:1、同声合唱——女声合唱、男声合唱、童声合唱2、混声合唱——由男声与女声组成的合唱。3、无伴奏合唱——混声合唱较多,也有同声合唱。4、表演唱——按表演要求配备人员。特点:同声合唱中女声合唱擅长表现优美、亲切、深情的声乐形象,或欢快、温馨,或哀愁、遐想,给人以温情的艺术美感。男声合唱擅长表现高亢、刚健、凝重的声乐形象,或沉重、振奋,或粗狂、坚毅,给让以阳刚的艺术美感。童声合唱擅长表现纯真、活泼、奇幻的声乐形象,给人以纯洁、清澈、天真的艺术美感。混声合唱具有音域宽广,音量充沛、音色丰富、气息悠长的特点,擅长表现宏伟、豪情、崇高的声乐形象及史诗场面,给人以波澜壮阔的艺术美感。三、合唱的类型及特点12四、作品《在太行山上》(混声二部唱)1、复习主、副旋律音准、节奏。2、合练作品《在太行山上》。四、作品《在太行山上》(混声二部唱)13第三讲常见合唱的记谱形式一、四行乐谱二、五行乐谱三、两行乐谱四、作品《在太行山上》第三讲常见合唱的记谱形式一、四行乐谱14四行乐谱
见谱例:《故乡的亲人》四行乐谱15五行乐谱见谱例《三十里铺》五行乐谱16两行乐谱1、单符干记谱见谱例《海韵》2、双符干记谱见谱例《长江之歌》3、混合记谱见谱例《在希望的田野上》两行乐谱17四、作品《在太行山上》(混声二部合唱)1、复习主、副旋律音准、节奏。2、合练整部。四、作品《在太行山上》(混声二部合唱)18《在太行山上》音乐处理与表现第一部分是叙述性的,第二部分是战斗性的。第一部分唱情为主,第二部分行进为主。歌曲本身的两部分就形成了一个柔刚的对比,再根据内意进行细致雕刻,就有强有弱,有快有慢,避免一般化的表现方法。第一部分(1——36小节)表现了两个音乐形象:(1——10小节)歌颂领袖毛泽东——第一个形象,“红日照遍了东方,”作者采用双关语,一层意思是描述东方的黎明,另一层意思是人民有了领袖毛泽东的领导。第一声部主旋律由S.A.担任,第二声部副旋律由T.B.担任,演唱时用连的技巧、轻声并渐强,二声部的填充旋律似在山间回响。(10——36小节)主要表现人民战争的威力——第二个形象,“看吧!……气焰千万丈。”演唱时用饱满和弹而有力的技巧表现出它的气魄。“听吧!”,用轻声演唱,“母亲送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形成对比后将音乐推向高潮。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衔接有三种方式:一种是连收带起;另一种是先收后起;再一种是粘连过去。《在太行山上》音乐处理与表现19第二部分(37——63小节),(37——48小节)表现游击队员机智、灵活和勇敢的音乐形象。“我们在太行山上……”同样的曲子歌词反复两遍,避免类同,应作不同的音乐处理:第一遍要稳重速度由慢到快、力度由弱到强表现出庄严宣誓、临阵以待的气势,“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渐强渐快。反复时速度快(而不是由慢到快),力度变化——突弱。(49——63小节)表现游击队员杀敌必胜的音乐形象。“敌人从哪里进攻”第一遍速度不变;第二遍速度变化——渐慢拉宽,另起“我们就要它在那里灭亡!”演唱时采用弹跳有力地强声演唱,渐强并收住结束全曲。第二部分(37——63小节),(37——48小节)20第四讲
一、姿势二、呼吸三、作品《半个月亮爬上来》(无伴奏混声合唱)第四讲一、姿势21一、姿势1、目的:其根本目的是使所有合唱队员身体器官的状态一致,使发出声音的“乐器”处在相对统一的工作状态之中,这是作到其他统一要求的基础。而且,良好的姿势还有助于减少疲劳,提高排练效率。2、要求:正确的排练姿势应该是上身正直,不靠椅背,不搁二郎腿,双脚平放地面,胸部保持吸气时的状态,两肋扩张,小腹微收下沉,垂肩且微微向前,双眼平视前方,脸面微仰,提眉,下巴微收而放松,脸部安详而自然微笑,头部适当后移,使咽腔置于声门上方,臀部最好只坐三分之一椅面,或者双手互握置于前排椅子背上,有一种“随时可以离椅起立”的准备状态,如果站立训练。则上身要求与坐姿相同,双脚分开小半步,重心一虚一实,脚跟虚而脚尖实。一、姿势22二、呼吸对歌唱气息的认识呼吸是歌唱的原动力,没有气息的运动就发不了声,没有控制的气息就唱不好歌。唱歌的气息与日常说话的气息不同,日常说话的气息是自然的随意的,歌唱气息则反之。其发声的原理是:
1、气息对抗
2、气息“支点”合唱的呼吸练习1、缓吸缓呼——用口鼻将气息徐徐吸入后保持住,随着手势将气息呼出,要持续、平稳并体会对抗感。“斯”“唔”呼气保持吸气感觉。2、急吸缓呼——吸气急促深入,急吸后迅速保持住,随着手势将气息呼出,要持续、平稳并体会对抗感。“斯”“唔”呼气保持吸气感觉。二、呼吸23“气息对抗”在歌唱发声过程中应始终使呼气和吸气的两股力量产生抗衡(即对抗),以保持歌声的平稳和延续。对这种呼吸的对抗的体验可从生活中寻找:打喷嚏、向远方呼喊、挤压气球等等。在气息向外喷发的同时,还伴有一股向内挡气(迸气)的力量,歌唱发声运动正是由于呼气和挡气的力量抗衡而形成的。有了对抗的气息对抗运动才能歌唱,这种对抗的感觉贯穿歌唱的始终。“气息对抗”24“气息支点”气息支点是声乐的常用术语,它是指气息运动的支撑部位。当人处于自然呼吸状态时,胸部和上腹部的活动较为平和,不容易体会梼支点。但当我们在打喷嚏时、在捧腹大笑时、在爬很高的楼梯时,就会感觉到这一气息支点的存在。这正是气息运动的支撑部位,即气息的支点。搞清楚了气息支点的的部位,有助于正确运用歌唱气息。“气息支点”25合唱的呼吸练习1、缓吸缓呼——用口鼻将气息徐徐吸入后保持住,随着手势将气息呼出,要持续、平稳并体会对抗感。“斯”“唔”呼气保持吸气感觉。2、急吸缓呼——吸气急促深入,急吸后迅速保持住,随着手势将气息呼出,要持续、平稳并体会对抗感。“斯”“唔”呼气保持吸气感觉。合唱呼吸的要求1、歌唱时的呼吸属于较深的呼吸,是有意识、有控制的,而且更深沉,腹部的活动更积极。2、唱歌时的呼吸是口鼻同时进行。3、快速而短的乐句吸气更少,慢速乐句稍深些,以自然舒畅而又能很好完成演唱为宜。4、“循环呼吸”时关键是把歌唱的生理和精神状态保持住,共鸣位置不动,呼吸时不闭口。还要努力倾听邻近同伴的演唱别人正在换气时自己不能同时呼吸,待别人完成呼吸重新加入演唱时,顺着集体的音响动势不露痕迹地收住声音,两肋微张,腹部扩张,吸气后再同样加入演唱。合唱的呼吸练习26合唱呼吸的三种方法:①整体呼吸《送别》
②声部交错呼吸《梭罗河》③循环呼吸《过雪山草地》《半个月亮爬上来》合唱呼吸的三种方法:27作品《半个月亮爬上来》(无伴奏混声合唱)作品《半个月亮爬上来》(无伴奏混声合唱)28无伴奏混声合唱《半个月亮爬上来》原是一首新疆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族的恋歌。新疆是亚、欧、波斯(阿拉伯)三种文化的融会地。作品采用弗里基亚调式。经蔡余文和杨嘉仁改编为合唱,他们当时是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的教授,1953年在罗马参加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会演唱了此曲并获得银奖。这部合唱作品问世以来久唱不衰,是一首家喻户晓的作品。无伴奏合唱是合唱艺术的最高形式,首先它要求音高要达到准确无误,音色细致而富于对比,声部均衡协调,吐字清晰圆润。《半个月亮爬上来》描写了在夜幕婆娑的夜晚的小伙子向心爱的姑娘表达爱慕之情的情景无伴奏合唱的音准问题:合唱队员要有良好的听觉和气息控制能力,排练时依据钢琴检查音准。无伴奏混声合唱《半个月亮爬上来》原是一首新疆吐鲁番地29全曲有起、承、转、合四大乐句构成:
起(1——4小节)描写了月色朦胧,弱拍起唱要轻,表现夜晚的静谧。
承(5——8小节描写心爱的姑娘,亲切地演唱。
转(9——14小节)描写小伙子急切见到姑娘的心情,声部间起伏交接,与前句情绪、力度都形成对比。
合(15——22小节)回到幽静的夜色氛围中。两句“再把你那玫瑰在一朵轻轻地扔下来”力度依次减弱p——pp。“扔”字特殊处理,使其有余音绕梁之感。全曲有起、承、转、合四大乐句构成:30第五讲三、共鸣四、音色五、音量六、起声七、作品《阿拉木汗》(混声四部合唱)第五讲三、共鸣31三、共鸣1、原理:歌唱时由气息冲击声带使之闭合,产生有规律的振动并发出基音然后通过共鸣腔体(胸腔、喉腔、口腔、鼻腔、头腔、两颧和前额等)使基音得到扩大和美化。共鸣分类:胸腔共鸣、鼻咽共鸣和头腔共鸣。低、中、高三种共鸣腔体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即混合共鸣。分开训练时有侧重。共鸣腔体又分为两种:可调节——口、咽、喉。不可调节——额窦、鼻胸。通过这些共鸣可以增大音量,改变音色,使演唱不太费力而达到很好的效果。三、共鸣32训练步骤:1、先用mo找胸声共鸣,后用ha、ho下行练习扩大音量、扩大共鸣。2、用弱声m保持声音的集中要有“点”。自如调节共鸣腔体的,使声带张力适度,是不该用力的肌肉放松,口腔含满水,唱时唇部及鼻腔有轻微振动感,声音像是从鼻上端发出.3、然后慢慢唱母音:1=bE(3-4-5-4-3-)mimamimamilalalilaolo需注意:哼唱要建立在混合共鸣及头腔共鸣的感觉上。保证声音的高位置,气与声结合的比例准确而平衡。适当打开咽腔。歌唱器官的运动能协调自如。训练步骤:33四、音量队员应该掌握半声、轻声、抑制声的唱法,学会随时调整力度,做到强而不噪,弱而不虚,使演唱符合整个色调的变化要求。五、音色通过对共鸣的泛音调节,使音色有灵魂而多样的变化能力,有极大的适应性,能根据音乐内容作出变化,这些变化又统一在色调处理之中。四、音量五、音色34六、起声起声要求音头准确,整齐而有弹性,起声两种:1、“激起歌唱是主要用激起,这种发生需要声带靠拢,意识中想好了音色、音高和音量的要求,把韵母和共鸣器官的位置都准备好,用符合情绪要求的、恰如其分的气流突然冲击声带,使声带发出声音。2、“舒起”歌唱的位置不高,声音无力。六、起声35七、作品《阿拉木汗》(混声四部合唱)试唱作品《阿拉木汗》七、作品《阿拉木汗》(混声四部合唱)36第六讲合唱的咬字与吐字一、汉字规律二、咬字与吐字三、五音四呼四、归韵收声五、合唱中的咬字、吐字。六、作品《阿拉木汗》(混声四部合唱)的音乐处理与表现处理第六讲合唱的咬字与吐字一、汉字规律37一、汉字汉字一般是由声、韵、调三部分组成。二、咬字吐字咬字吐字是发音时先后发生又有密切联系的两个步骤。咬字——声母吐字——韵母三、五音、四呼咬字是根据语言中产生“声母”的器官而决定的,这些器官分成:“喉、舌、齿、牙、唇”五个部位,叫做“五音”在声母咬对了之后,还要通过:“开、齐、撮、合”等不同的着力方法,将单字的“韵母”吐出来,这叫做“四呼”。四、归韵、收声将复韵母中的所有因素归并成一个结合体,这个结合体叫做归韵。将复韵母中的所有因素归并成一个结合体并将结合体转移到韵尾收住,叫做收声。一、汉字38五、合唱中咬字和吐字的要领:声母按照“五音”的着力部位咬正确,并根据不同性质的声母,分别在音前或音上有力地送出,声母必须发得有力敏捷,稍微夸张一点。声母在韵母的形态上产生。即发音的状态必须先具备韵母的形态,在这个状态下产生声母。韵母按照“四呼”的要求改变吐字着力,根据“归韵”的原则把韵母各因素结合为一体,保持口形,尤其是一个字唱几个音之时,口形要保持到韵母最后的瞬间。韵头只占用时值前面绝小部分,让韵腹占用最长的时值,知道最后面歌词的咬字,既唱清楚歌词,又不妨碍音乐连贯。需注意的是:在合唱的每一个乐句中都不要收声。无论是复合韵母“呀”(ya)、“光”(ɡuāng)还是三合韵母“玩”(uan)、“叫”(jiao),因为韵尾已经包含在韵的结合体里边,所以不用收声。每一个韵母从一开始就要结合成为一个整体,让声母一开始就是这个形态,一直到第二个字,再改变另一个韵母的结合形态。如“太快”(taikuai),不要发tai——i,uai——I;两个字都是ai。第一个韵母要同下一个韵母连接起来,每一个乐句都要把所有的韵母联结起来,就像河流一样,尽管河流的旁边边有村庄,有房子、有树木。,但河里的流水是不断的,从源头一直流向大海。换言之,就是不能让声母将韵母的“河流”截断。每个字的韵母结合成长流,这样才能保持音乐乐句的流畅,保持音乐线条往前走,但在每个句子的最后一个字,就必须收声(如果有韵尾)。五、合唱中咬字和吐字的要领:39六、作品《阿拉木汗》(混声四部合唱)的音乐处理与表现这是一首维吾尔族民歌改编的合唱曲,主旋律明快流畅。作品诙谐幽默地表现了美丽可爱的姑娘阿拉木汗动人形象,深受人们的欢迎。前奏由2小节组成,热情、明亮。(1——4小节)男声部的演唱要强调第一拍,演唱轻快活泼,咬字清晰并弹跳有颗粒感。女声部的“询问”要轻巧。(5——8小节)女高音演唱主旋律要连贯,女低音节奏要准确,男声两个声部要风趣和强调。(9——12小节)女声部与男声部轮唱式的模唱,要有起伏感,逐句渐强表现热烈的赞美声。六、作品《阿拉木汗》(混声四部合唱)的音乐处理与表现40第七讲合唱的均衡一、均衡二、合唱作品中各种声部的类型及功能三、作品《摇篮曲》(无伴奏混声合唱)的音乐处理与表现处理第七讲合唱的均衡一、均衡41一、均衡均衡的因素是由音量合音色来决定的。合唱整体音响是由各声部的音量、音色汇合而成的。但是合唱中真正意义上的均衡绝不是各个声部的音色自然混合,也不是音量的平均分布。均衡是指各声部在保持本声部特色的同时,与其它声部相互衔接、相互依持、相互烘托所获得的整体音响。要达到合唱的均衡,要求合唱队员掌握作品的织体结构及各声部扮演的角色、本声部所处的地位,进而调节自己音量的大小、音色的明、暗,合理的融入到集体的音响中。一、均衡42二、合唱中各种声部的类型及功能1、主旋律声部——是音乐作品中的主要声部,在音乐进行中起主导作用。例《友谊地久天长》2、辅助旋律声部——起伴随、衬托的作用,完全与主旋律同起伏,多数情况下与主旋律节奏一致,进行方向也相同,有时也出现反方向。例《美丽的梦神》3、和声性声部——起和声烘托作用,本身节奏较旋律简单,也可以具有旋律性,但起伏较小而平稳,在显示和声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例《祖国慈祥的母亲》4、节奏性声部——无疑是辅助性的,同时也具有和声性要求。例《蓝色多瑙河圆舞曲》5、基础低音声部——担任和弦的根音或基音,起和声基础的作用。例《半个月亮爬上来》6、装饰性声部——起丰富表现力和华彩的作用。①伴奏性:例《阿拉木汗》②模仿性《怒吼吧,黄河》“五千年的民族苦难真不少………”③助唱性《啊,朋友再见》二、合唱中各种声部的类型及功能43合唱作品《摇篮曲》的音乐处理与表现《摇篮曲》作品第49号,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曲,作于1858年。该作品在古今中海摇篮曲中颇负盛名,也是勃拉姆斯200余首歌曲中最受人们欢迎的。这部作品的主旋律是勃拉姆斯为法伯夫人而写的。勃拉姆斯在担任汉堡合唱团的指挥期间,对一位善于演唱维也纳圆舞曲的女高音歌手印象很深。十年后,作曲家听说那位女歌手——法伯夫人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了,为了表示祝贺,他写了这部作品赠送给她。勃拉姆斯回想起她当初最爱唱鲍曼的一首维也纳圆舞曲,便把它加以改动和变化,作为伴奏,就产生了这首甜蜜的摇篮曲的旋律。这部作品充满了母亲对婴儿的温柔。这是一部主调和声式的无伴奏混声合唱,(无伴奏合唱的音准问题见第7次课讲稿),除此之外,重点要挖掘音乐内涵,处理咬字吐字、声音位置及色调等问题。A部分(1——9小节)是起承转合的四个乐句。描写了夜幕降临母亲守在婴儿的摇篮旁,低吟着甜美委婉的摇篮曲,陪伴婴儿入睡的情景。B部分(9——17小节)是变化重复的两个乐句。描写了母亲对婴儿的柔情和美好的祝愿,其中的第一句是全曲的高潮部分。合唱作品《摇篮曲》的音乐处理与表现44开始演唱时四个声部起声要整齐,句法结构是弱起,仍要注意强调节拍重音。歌唱时要球打开喉咙,咬字吐字要正确的运用第六讲中的内容要求。尤其是uai、an、ui等韵母的字要立起来,母音变化,口型尽量不变并保持好。作品的静谧意境要求用弱声、用慢速演唱。弱声是合唱中最好听的声音之一。同时也是最难的声音技巧。加之慢速和无伴奏,故而困难较大。要求合唱队员首先要有良好的歌唱状态,气息要“沉”并注意支持与控制,演唱时始终保持“吸”的感觉。色调安排:1、两个部分力度形成对比,即A部分pB部分pp,第二部分的两个重复乐句也要采用不同的色彩,即第二句比第一句弱。2、两段歌词的力度也不要相同,第一段在柔和声音的基础上用相对明亮的声音演唱,第二段用柔和黯淡的声音演唱。开始演唱时四个声部起声要整齐,句法结构是弱起,仍要注45一、谐和二、横向、纵向谐和三、协调四、作品《黄水谣》(混声四部合唱)第八讲合唱的谐和一、谐和第八讲合唱的谐和46一、谐和艺术上的音准和物理上的音高并不等同,前者存在于活生生的音乐之中,有情绪内容的要求,受调式及和声功能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虽然它和物理概念之间的差异非常细致,但艺术上的要求对于正确表达音响效果有至关重大的意义,这种演唱演奏中的音准关系,就是谐和。一、谐和47二、横向谐和、纵向谐和横向谐和也叫旋律音准或叫部分音准。纵向谐和也叫做和声音准或总的谐和。综合国内外有关论述归纳出以下基本原则:1、纯音程的演唱要平稳。2、小音程的演唱要单方面缩减。3、大音程的演唱要单方面扩展。4、增音程的演唱要双方面扩展。5、减音程的演唱要双方面缩减。6、异名半音单方面收缩。7、同名半音双各方面扩展。
二、横向谐和、纵向谐和488、自然大调各音级的倾向:上行:IIIIIIIVVVIVIII平高高低平高高平下行:IVIIVIVIVIIIIII平高低平低高低平9、旋律小调各音级的倾向:上行:IIIIIIIVVVIVIII平高低高高高高平下行:IVIIVIVIVIIIIII平低低高低低高平8、自然大调各音级的倾向:9、旋律小调各音级的倾向:49三、协调在合唱音乐进行中当音量、音色(均衡),音准(谐和)都达到了理想的状态,才会有完满的音响效果,也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协调。三、协调50四、试唱作品《黄水谣》四、试唱作品《黄水谣》51作品《黄水谣》(混声四部合唱)的处理与表现合唱作品《黄水谣》的音乐处理与表现一、分段合练二、作品处理作品《黄水谣》光未然词冼星海曲作于1938年,它是《黄河大合唱》中的第四乐章。作品表现了麦苗肥豆花香的黄河东岸因为日本侵略者的入侵,烧杀抢掠,百姓妻离子散、天各一方,一片凄凉的景象,记述了黄河人民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所遭受的深重灾难。《黄水谣》是整个《黄河大合唱》情绪的第一个转折。作品《黄水谣》(混声四部合唱)的处理与表现合唱作品《黄水谣》52《黄水谣》是一部民谣风格的抒情叙述作品,音调朴素,平易近人。作品为三段体结构:A+B+Aˊ前奏(1——5小节)A段(6——40小节)表现了黄河人民在自己的土地上愉快劳动的和平景象。S.A.同声二部合唱以抒情为基调,色彩明朗富有朝气。“黄水奔流向东方,河流万里长。”前两句描写了奔流不息的黄河壮观的景色,演唱时抒情中要带有气势,连绵但不柔弱,从第23小节“开河渠,筑堤防”起,演唱要含笑,顿、连唱法。“黄水奔流”、“麦苗儿肥啊豆花香”是全曲中最高的音,演唱的时候把软口盖提高,强调头腔共鸣位置。为了更突出地表现“男女老少喜洋洋”这种愉快的情绪,这一小节可用顿音演唱。间奏(41——44小节)注意间奏情绪的承前启后——前段的愉快心情后段的灾难降临。《黄水谣》是一部民谣风格的抒情叙述作品,音调朴素,平易53B段(45——56小节)描绘了国土伦丧,人民挣扎在水深火热中的悲惨情景。4/4拍子,速度缓慢的混声合唱,先是T.B.齐唱,较低的音区、沉重的节奏和悲痛的音调与A段喜气洋洋的情绪形成鲜明的对比,要注意音色的变化,“奸淫烧杀,一片凄凉”,力度sf转成pp形成反差。用内在的拉的动作指挥前句。演唱“逃亡”速度放慢,“丢掉了爹娘”用不连不跳的唱法“回不了家乡”放慢速度将悲愤的控诉、痛苦的情绪推到高潮,T.Ⅰ用轻声高位演唱,不要压过主旋律S.,指挥可把左手放在较高的位置启发其声音的状态。间奏(57——61小节)注意间奏情绪的承前启后——前段的悲愤痛苦后段的凄楚疮痍Aˊ段(62——76小节)表现了黄河奔腾依旧而遭受侵略者破坏的人民生活却呈现了“妻离子散天各一方”的凄惨景象。Aˊ段是A段的减缩再现,演唱时声音暗淡以凄凉的声音表现,“妻离子散天各一方”反复这一句时既顿悟又无可奈何,要大幅度放慢速度,“妻”字可用挑的动作来指挥,“子散”用顿音演唱。尾声(77——81小节)表现民众的愤慨。B段(45——56小节)描绘了国土伦丧,人民挣扎在水54第九讲色调(无伴奏合唱)四、作品《飞来的花瓣》三、色调的实施二、色调设计的依据一、色调的概念第九讲色调(无伴奏55一、色调的概念
每个瞬间的音响必须是有组织、有次序、有联系的,不是孤立、静止、呆板的。前后瞬间在速度、音色、音量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别,才可能表达层次和感情,形成起伏和对比,赋予音乐以生命力。研究这种安排我们借用了视觉的概念,称之为色调。二、色调设计的依据设计色调的依据是作品的情绪,以情绪的增减来形成起伏,但要符合音乐的规律。一、色调的概念56三、色调设计的实施1、段落与段落之间有对比及联系,句子与句子之间有对比动态,乐汇也有各自的特征。2、作品有总体的高潮,乐段有自身的小高潮,乐句也有高点,动机有其支点,这是需要掌握的一般规律。3、要通过解剖动机来研究色调问题,动机虽小,但也有起伏和支点(1)根据节奏节拍的强弱(2)看旋律的进行方向,上行增强,下行减弱(3)声乐作品还要看歌词的节奏及歌词意义上的逻辑重音。4、作品《念故乡》色调实施三、色调设计的实施57四、试唱合唱作品《飞来的花瓣》四、试唱合唱作品58作品《飞来的花瓣》《飞来的花瓣》(混声四部合唱),望安词瞿希贤曲。瞿希贤,女作曲家,1919年生于上海。1937年在湖南、江西从事抗日宣传活动,1938年在平江新四军留守处参加共产党。以后做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1940年既有作品发表在李凌、赵沨主编的《新音乐》月刊上。1940年考入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学院二年级学习。1941年回上海入圣约翰大学英国文学系,1944年毕业获学士学士。在此期间她同时就读上海国立音专作曲系,师从德籍犹太人弗兰科克尔和我国作曲家谭小麟。1948年毕业。1949年后长期在中央音乐学院音工部和中央乐团创作组工作。她创作的作品,题材宽广,风格多样,音乐语言清新生动,刚柔兼备,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她创作了大量的歌曲和电影歌曲如《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青春之歌》、《元帅之死》等。尤其是她的合唱作品更具艺术独创性,她借鉴西方合唱艺术技法和经验,根植于民族音乐的沃土,具有独特的感悟力和表现力。她用民歌改编的合唱作品《小白菜》、《云飞天不动》、《牧歌》、《乌苏里船歌》等及80年代创作的合唱《把我的奶名儿叫》、《飞来的花瓣》等更是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这些作品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合唱团的保留曲目。作品《飞来的花瓣》《飞来的花瓣》(混声四部合唱),望59《飞来的花瓣》赞颂了老师也歌颂了美好的师生之情,同时还描述了学生对老师的真挚的谢意及无比崇敬的心情。作品语言淳朴、感情真挚,寓意深刻。旋律优美朴实,与语言的节奏、声调非常贴合。和声效果使音乐更富有诗情画意。作品自问世以来受到合唱爱好者的普遍青睐,也成为众多音乐院校的合唱教学曲目及合唱团的演出曲目。这部作品虽然篇幅不长,但足以领略到作曲家高超的写作技法和朴实自然的创作风格,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言:纵观瞿希贤的合唱作品,人们会发现,她是极其本性地写着她的作品。像云在青天,她是按云的路途行逸;像水在溪谷,她依水的轨迹奔流歌唱。歌曲为二部曲式前奏(1——4小节)A部分(5——12小节):表达学生对老师的和怀念之情。女声部齐唱,亲切并饱含深情地演唱,弱起的节奏、休止符体现出音乐的内在推动感,“一片一片”不要换气,可在力度上细微起伏。间奏(12——13小节)伴奏的柱式和弦B段的伴奏音型,A段形成对比。B部分(14——26小节):学生向老师抒发感激之情。演唱时突出音乐的抒情性18——19小节将感情达到至高点。三次“回答老师”饱含深情,依次渐弱。间奏(27——28小节)节奏型的间奏。尾声(30——36小节)表现学生对老师当年祝愿的完满回答。重复高潮乐句,力度弱些,形成“回应”感。女低音唱主旋律音色要稍亮些。《飞来的花瓣》赞颂了老师也歌颂了美好的师生之情,同时60试唱合唱作品《故乡的亲人》试唱合唱作品《故乡的亲人》61合唱作品《故乡的亲人》《故乡的亲人》是美国作曲家福斯特的成名作。作于1845年。福斯特是一位自学成才的作曲家,他在创作这部作品时年近20岁。当时他是一各工厂的检查员,这一时期的劳动生活使他对美国劳工的甘苦有深刻的认识和体验。这部作品的内容表现了一位美国农民离开家乡到城市里做工,怀念故乡与亲人的心情。作品质朴温柔,含义深长。这首歌的旋律当时对美国西部进行开发的游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随即流传开来,并被定为弗罗里达州的洲歌。合唱作品《故乡的亲人》《故乡的亲人》是美国作曲家福斯特的成名62此作品为三部曲式:A部分(1——24小节)描写了主人公向人们倾诉怀念家乡的哀愁,以及在他乡的哀怨和无可奈何也回不了家乡的心境。是一个有再现的二段体。a段(1——8小节)用mf的力度演唱,速度不要太慢,循环呼吸。a段(9——16小节)用p的力度演唱,速度不要太慢,循环呼吸,四声部旋律重复(只有第12小节女低有一音不同)。此段要与前段形成对比,将音乐推上一个层次。两个乐段的四个乐句在色调中均属于渐强后渐弱的乐句,b段(17——20小节)用mf的力度演唱,速度要稍快些,音响力度加强,音色加浓,与前面形成对比。这个乐句有两个高点其中“天”字是主要的,20小节唱出“流浪”后,渐慢、渐弱下来。20小节与21小节运用循环呼吸将对比乐句连贯起来。a/段(21——24小节)再现a段的后一个乐句,用p的力度演唱,回到原速。B部分(25——48小节)描写主人公对童年愉快幸福生活的美好回忆。c段(25——32小节)领唱是主旋律,演唱时要充满感情地。男声四个声部伴唱的声音要求轻声高位置,同时情感也要与领唱呼应起来。四声部的均衡是:d段(32——40小节)32小节女低音声部用用p的力度轻轻进入演唱,男低音声部是主旋律,女高音声部用用mp的力度进入演唱,再后来按乐谱要求的力度演唱即可。复调音乐安排、处理好每个声部音量的进、退,使合唱音响错落有致。b段(41——48小节)用f的力度演唱,速度要稍快些,音色加浓。44小节女高音、男低音唱出“流浪”后托住长音,男高音、女低音分别出现交错出现“流浪”并渐慢、渐弱下来。44小节与45小节运用循环呼吸将对比乐句连贯起来。a/段(45——48小节)用p的力度演唱,回到原速,48小节四个声部唱到“悲伤”似有终止的感觉,但是第二男高音声部的旋律上行推进使音乐又进入下一个段落。此作品为三部曲式:63C部分48——57小节)描写主人公更加渴望回故乡以及回不了故乡的沮丧心境。e段(48——53小节)女低音、女高音复调交错出现,力度仍旧按乐谱的要求。男高音主旋律声部,52小节与53小节运用循环呼吸将对比乐句连贯起来。a//段(52—57小节)变化再现a段的后一个乐句,52小节速度放慢,用mp的力度演唱,54小节“故乡”作延长处理后弱唱并收住,留充分的气口,即另起,深呼吸,叹息似的55、56、57这小节放慢一倍演唱,最后渐弱收住。C部分48——57小节)描写主人公更加渴望回故乡以及回不了故64合唱学w合唱学w65第一讲合唱的沿革一、合唱的产生二、我国合唱艺术发展历程三、作品《在太行山上》(混声二部合唱)第一讲合唱的沿革一、合唱的产生66合唱的产生:由于人的生理上的差别,年龄、性别不同,声带结构和共鸣情况不一样在唱相同音高时会有某些人感到不适宜。这样一些人就寻找与原来旋律不同但又是协和而动听的乐音,使之与集体歌唱同时进行,他既适应了自己的音区,也丰富了演唱效果,合唱的雏形就这样产生了。
一、西方合唱音乐的发展1、中世纪(Gregorianplainsong)罗马天主会教的圣咏2、文艺复兴佛兰德乐派作曲家拉索《回声》,维拉尔特分组3、巴洛克复调——主调歌剧中的合唱,亨德尔合唱。4、古典乐派贝多芬《第九交响乐》等5、浪漫乐派舒曼约翰.施特劳斯等合唱的产生:一、西方合唱音乐的发展67二、我国合唱艺术发展历程合唱作为未来的艺术形式,它经历了以下几个渠道传入我国:1、鸦片战争后基督教传教士开设教会和学校2、音乐家沈心工、李叔同两位从日本留学归来带来“学堂乐歌”,其主要为中小学音乐课进行合唱创作。沈心工的《学校唱歌集》、李叔同的《春游》(混声三部合唱,这是我国第一部按照现代作曲技法创作的合唱)。3、中国音乐学院建立,特别是上海音乐专科学校的建立,该学院的主要负责人创作了合唱作品,萧友梅的《五四纪念爱国歌》如黄自的《抗敌歌》、《旗正飘飘》,1932年黄自(曲)与韦翰章(词)写的合唱曲《长恨歌》被誉为中国的第一部清唱剧,另外还有赵元任的《海韵》等作品。这期间教会学校和专业院校建立合唱队并以“美声唱法”作为合唱的声音基础。二、我国合唱艺术发展历程684、抗战爆发,左翼文化运用《抗战歌曲》(救亡歌曲)开展群众性的歌咏活动。聂耳的单声部齐唱歌曲《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刘雪庵的《长城谣》;贺绿汀的《游击队歌》;尤其是冼星海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他写的的《黄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等作品是真正的合唱珍品。5、抗战前后(1937年)在合唱活动中作出突出成就和贡献的团体及个人①李抱忱——《混声合唱集》一、二;《男声合唱》一集。②南京声歌协会——演出海顿的《创世纪》③北平的燕京大学、齐鲁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四川华西大学在成都成立“五大学联合圣乐团”演唱亨德尔的清唱剧《弥赛亚》。4、抗战爆发,左翼文化运用《抗战歌曲》(救亡歌曲)开展群众性696、新中国成立后的合唱①教育部在重庆办了实验合唱团,这可谓是我国第一个专业合唱团。②1958年上海音乐学院的肖白、王玖芳、王强、张英民等创作了《幸福大合唱》荣获第七届世界联欢节音乐比赛一等奖;上海音乐学院的杨嘉仁、蔡余文改编的合唱《半个月亮爬上来》1953年在罗马参加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会获得银奖;刘炽的《祖国颂》等③60年代后,晨耕等写的《长征组歌》。作曲家根据民歌改编的合唱曲:如《乌苏里船歌》、谢功成《阿拉木汗》、麦丁《远方的个人请你留下来》、王方亮的《三十里铺》、李群的《茉莉花》等等。④70年代“文革”合唱停滞⑤80年代,1982年举办的“第一届北京合唱节”;1985年成立了“北京合唱协会”(后改组为中国合唱协会)。从此中国的合唱事业沿着正确的轨道蓬勃健康地发展起来了。如今,我国为数众多的合唱队在国际合唱赛事上获得大奖,在世界舞台上赢得了极高的赞誉。6、新中国成立后的合唱70三、作品《在太行山上》1、试唱作品(主、副旋律声部)2、掌握单声部合唱的音准和节奏。三、作品《在太行山上》71一、合唱基本训练二、作品《在太行山上》一、合唱基本训练二、作品《在太行山上》72第二讲合唱的基本知识一、合唱声部二、人数比例三、合唱的类型及特点四、作品《在太行山上》(混声二部合唱)第二讲合唱的基本知识一、合唱声部73一、合唱的声部:第一女高(Soprano缩写S.I)——明亮、轻盈、柔和。第二女高(Soprano缩写S.II)——有力、宽广、圆润。第一女低音(Alto缩写A.I)——充沛、坚实、热情、稳健。第二女低音(Alto缩写A.II)——浓厚、温和、结实。第一男高音(Tenor缩写T.I)——柔和、明朗、清晰。第二男高音(Tenor缩写T.II)——充沛、结实、有威力。第一男低音(Bass缩写B.I)——有力、刚健、饱满、响亮。第二男低音(Bass缩写B.II)——坚实、有力、宽厚。童声——大致与女高相同。倍男低音——比男低音低八度,较少见。一、合唱的声部:74二、合唱队人数比例:每声部3人,便组成最小规模的合唱队。扩大则按倍数增加。一般总数为72-78人左右效果最好,最高声部和最低声部,即两个外声部可略加几名。二、合唱队人数比例:75三、合唱的类型及特点类型:1、同声合唱——女声合唱、男声合唱、童声合唱2、混声合唱——由男声与女声组成的合唱。3、无伴奏合唱——混声合唱较多,也有同声合唱。4、表演唱——按表演要求配备人员。特点:同声合唱中女声合唱擅长表现优美、亲切、深情的声乐形象,或欢快、温馨,或哀愁、遐想,给人以温情的艺术美感。男声合唱擅长表现高亢、刚健、凝重的声乐形象,或沉重、振奋,或粗狂、坚毅,给让以阳刚的艺术美感。童声合唱擅长表现纯真、活泼、奇幻的声乐形象,给人以纯洁、清澈、天真的艺术美感。混声合唱具有音域宽广,音量充沛、音色丰富、气息悠长的特点,擅长表现宏伟、豪情、崇高的声乐形象及史诗场面,给人以波澜壮阔的艺术美感。三、合唱的类型及特点76四、作品《在太行山上》(混声二部唱)1、复习主、副旋律音准、节奏。2、合练作品《在太行山上》。四、作品《在太行山上》(混声二部唱)77第三讲常见合唱的记谱形式一、四行乐谱二、五行乐谱三、两行乐谱四、作品《在太行山上》第三讲常见合唱的记谱形式一、四行乐谱78四行乐谱
见谱例:《故乡的亲人》四行乐谱79五行乐谱见谱例《三十里铺》五行乐谱80两行乐谱1、单符干记谱见谱例《海韵》2、双符干记谱见谱例《长江之歌》3、混合记谱见谱例《在希望的田野上》两行乐谱81四、作品《在太行山上》(混声二部合唱)1、复习主、副旋律音准、节奏。2、合练整部。四、作品《在太行山上》(混声二部合唱)82《在太行山上》音乐处理与表现第一部分是叙述性的,第二部分是战斗性的。第一部分唱情为主,第二部分行进为主。歌曲本身的两部分就形成了一个柔刚的对比,再根据内意进行细致雕刻,就有强有弱,有快有慢,避免一般化的表现方法。第一部分(1——36小节)表现了两个音乐形象:(1——10小节)歌颂领袖毛泽东——第一个形象,“红日照遍了东方,”作者采用双关语,一层意思是描述东方的黎明,另一层意思是人民有了领袖毛泽东的领导。第一声部主旋律由S.A.担任,第二声部副旋律由T.B.担任,演唱时用连的技巧、轻声并渐强,二声部的填充旋律似在山间回响。(10——36小节)主要表现人民战争的威力——第二个形象,“看吧!……气焰千万丈。”演唱时用饱满和弹而有力的技巧表现出它的气魄。“听吧!”,用轻声演唱,“母亲送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形成对比后将音乐推向高潮。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衔接有三种方式:一种是连收带起;另一种是先收后起;再一种是粘连过去。《在太行山上》音乐处理与表现83第二部分(37——63小节),(37——48小节)表现游击队员机智、灵活和勇敢的音乐形象。“我们在太行山上……”同样的曲子歌词反复两遍,避免类同,应作不同的音乐处理:第一遍要稳重速度由慢到快、力度由弱到强表现出庄严宣誓、临阵以待的气势,“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渐强渐快。反复时速度快(而不是由慢到快),力度变化——突弱。(49——63小节)表现游击队员杀敌必胜的音乐形象。“敌人从哪里进攻”第一遍速度不变;第二遍速度变化——渐慢拉宽,另起“我们就要它在那里灭亡!”演唱时采用弹跳有力地强声演唱,渐强并收住结束全曲。第二部分(37——63小节),(37——48小节)84第四讲
一、姿势二、呼吸三、作品《半个月亮爬上来》(无伴奏混声合唱)第四讲一、姿势85一、姿势1、目的:其根本目的是使所有合唱队员身体器官的状态一致,使发出声音的“乐器”处在相对统一的工作状态之中,这是作到其他统一要求的基础。而且,良好的姿势还有助于减少疲劳,提高排练效率。2、要求:正确的排练姿势应该是上身正直,不靠椅背,不搁二郎腿,双脚平放地面,胸部保持吸气时的状态,两肋扩张,小腹微收下沉,垂肩且微微向前,双眼平视前方,脸面微仰,提眉,下巴微收而放松,脸部安详而自然微笑,头部适当后移,使咽腔置于声门上方,臀部最好只坐三分之一椅面,或者双手互握置于前排椅子背上,有一种“随时可以离椅起立”的准备状态,如果站立训练。则上身要求与坐姿相同,双脚分开小半步,重心一虚一实,脚跟虚而脚尖实。一、姿势86二、呼吸对歌唱气息的认识呼吸是歌唱的原动力,没有气息的运动就发不了声,没有控制的气息就唱不好歌。唱歌的气息与日常说话的气息不同,日常说话的气息是自然的随意的,歌唱气息则反之。其发声的原理是:
1、气息对抗
2、气息“支点”合唱的呼吸练习1、缓吸缓呼——用口鼻将气息徐徐吸入后保持住,随着手势将气息呼出,要持续、平稳并体会对抗感。“斯”“唔”呼气保持吸气感觉。2、急吸缓呼——吸气急促深入,急吸后迅速保持住,随着手势将气息呼出,要持续、平稳并体会对抗感。“斯”“唔”呼气保持吸气感觉。二、呼吸87“气息对抗”在歌唱发声过程中应始终使呼气和吸气的两股力量产生抗衡(即对抗),以保持歌声的平稳和延续。对这种呼吸的对抗的体验可从生活中寻找:打喷嚏、向远方呼喊、挤压气球等等。在气息向外喷发的同时,还伴有一股向内挡气(迸气)的力量,歌唱发声运动正是由于呼气和挡气的力量抗衡而形成的。有了对抗的气息对抗运动才能歌唱,这种对抗的感觉贯穿歌唱的始终。“气息对抗”88“气息支点”气息支点是声乐的常用术语,它是指气息运动的支撑部位。当人处于自然呼吸状态时,胸部和上腹部的活动较为平和,不容易体会梼支点。但当我们在打喷嚏时、在捧腹大笑时、在爬很高的楼梯时,就会感觉到这一气息支点的存在。这正是气息运动的支撑部位,即气息的支点。搞清楚了气息支点的的部位,有助于正确运用歌唱气息。“气息支点”89合唱的呼吸练习1、缓吸缓呼——用口鼻将气息徐徐吸入后保持住,随着手势将气息呼出,要持续、平稳并体会对抗感。“斯”“唔”呼气保持吸气感觉。2、急吸缓呼——吸气急促深入,急吸后迅速保持住,随着手势将气息呼出,要持续、平稳并体会对抗感。“斯”“唔”呼气保持吸气感觉。合唱呼吸的要求1、歌唱时的呼吸属于较深的呼吸,是有意识、有控制的,而且更深沉,腹部的活动更积极。2、唱歌时的呼吸是口鼻同时进行。3、快速而短的乐句吸气更少,慢速乐句稍深些,以自然舒畅而又能很好完成演唱为宜。4、“循环呼吸”时关键是把歌唱的生理和精神状态保持住,共鸣位置不动,呼吸时不闭口。还要努力倾听邻近同伴的演唱别人正在换气时自己不能同时呼吸,待别人完成呼吸重新加入演唱时,顺着集体的音响动势不露痕迹地收住声音,两肋微张,腹部扩张,吸气后再同样加入演唱。合唱的呼吸练习90合唱呼吸的三种方法:①整体呼吸《送别》
②声部交错呼吸《梭罗河》③循环呼吸《过雪山草地》《半个月亮爬上来》合唱呼吸的三种方法:91作品《半个月亮爬上来》(无伴奏混声合唱)作品《半个月亮爬上来》(无伴奏混声合唱)92无伴奏混声合唱《半个月亮爬上来》原是一首新疆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族的恋歌。新疆是亚、欧、波斯(阿拉伯)三种文化的融会地。作品采用弗里基亚调式。经蔡余文和杨嘉仁改编为合唱,他们当时是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的教授,1953年在罗马参加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会演唱了此曲并获得银奖。这部合唱作品问世以来久唱不衰,是一首家喻户晓的作品。无伴奏合唱是合唱艺术的最高形式,首先它要求音高要达到准确无误,音色细致而富于对比,声部均衡协调,吐字清晰圆润。《半个月亮爬上来》描写了在夜幕婆娑的夜晚的小伙子向心爱的姑娘表达爱慕之情的情景无伴奏合唱的音准问题:合唱队员要有良好的听觉和气息控制能力,排练时依据钢琴检查音准。无伴奏混声合唱《半个月亮爬上来》原是一首新疆吐鲁番地93全曲有起、承、转、合四大乐句构成:
起(1——4小节)描写了月色朦胧,弱拍起唱要轻,表现夜晚的静谧。
承(5——8小节描写心爱的姑娘,亲切地演唱。
转(9——14小节)描写小伙子急切见到姑娘的心情,声部间起伏交接,与前句情绪、力度都形成对比。
合(15——22小节)回到幽静的夜色氛围中。两句“再把你那玫瑰在一朵轻轻地扔下来”力度依次减弱p——pp。“扔”字特殊处理,使其有余音绕梁之感。全曲有起、承、转、合四大乐句构成:94第五讲三、共鸣四、音色五、音量六、起声七、作品《阿拉木汗》(混声四部合唱)第五讲三、共鸣95三、共鸣1、原理:歌唱时由气息冲击声带使之闭合,产生有规律的振动并发出基音然后通过共鸣腔体(胸腔、喉腔、口腔、鼻腔、头腔、两颧和前额等)使基音得到扩大和美化。共鸣分类:胸腔共鸣、鼻咽共鸣和头腔共鸣。低、中、高三种共鸣腔体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即混合共鸣。分开训练时有侧重。共鸣腔体又分为两种:可调节——口、咽、喉。不可调节——额窦、鼻胸。通过这些共鸣可以增大音量,改变音色,使演唱不太费力而达到很好的效果。三、共鸣96训练步骤:1、先用mo找胸声共鸣,后用ha、ho下行练习扩大音量、扩大共鸣。2、用弱声m保持声音的集中要有“点”。自如调节共鸣腔体的,使声带张力适度,是不该用力的肌肉放松,口腔含满水,唱时唇部及鼻腔有轻微振动感,声音像是从鼻上端发出.3、然后慢慢唱母音:1=bE(3-4-5-4-3-)mimamimamilalalilaolo需注意:哼唱要建立在混合共鸣及头腔共鸣的感觉上。保证声音的高位置,气与声结合的比例准确而平衡。适当打开咽腔。歌唱器官的运动能协调自如。训练步骤:97四、音量队员应该掌握半声、轻声、抑制声的唱法,学会随时调整力度,做到强而不噪,弱而不虚,使演唱符合整个色调的变化要求。五、音色通过对共鸣的泛音调节,使音色有灵魂而多样的变化能力,有极大的适应性,能根据音乐内容作出变化,这些变化又统一在色调处理之中。四、音量五、音色98六、起声起声要求音头准确,整齐而有弹性,起声两种:1、“激起歌唱是主要用激起,这种发生需要声带靠拢,意识中想好了音色、音高和音量的要求,把韵母和共鸣器官的位置都准备好,用符合情绪要求的、恰如其分的气流突然冲击声带,使声带发出声音。2、“舒起”歌唱的位置不高,声音无力。六、起声99七、作品《阿拉木汗》(混声四部合唱)试唱作品《阿拉木汗》七、作品《阿拉木汗》(混声四部合唱)100第六讲合唱的咬字与吐字一、汉字规律二、咬字与吐字三、五音四呼四、归韵收声五、合唱中的咬字、吐字。六、作品《阿拉木汗》(混声四部合唱)的音乐处理与表现处理第六讲合唱的咬字与吐字一、汉字规律101一、汉字汉字一般是由声、韵、调三部分组成。二、咬字吐字咬字吐字是发音时先后发生又有密切联系的两个步骤。咬字——声母吐字——韵母三、五音、四呼咬字是根据语言中产生“声母”的器官而决定的,这些器官分成:“喉、舌、齿、牙、唇”五个部位,叫做“五音”在声母咬对了之后,还要通过:“开、齐、撮、合”等不同的着力方法,将单字的“韵母”吐出来,这叫做“四呼”。四、归韵、收声将复韵母中的所有因素归并成一个结合体,这个结合体叫做归韵。将复韵母中的所有因素归并成一个结合体并将结合体转移到韵尾收住,叫做收声。一、汉字102五、合唱中咬字和吐字的要领:声母按照“五音”的着力部位咬正确,并根据不同性质的声母,分别在音前或音上有力地送出,声母必须发得有力敏捷,稍微夸张一点。声母在韵母的形态上产生。即发音的状态必须先具备韵母的形态,在这个状态下产生声母。韵母按照“四呼”的要求改变吐字着力,根据“归韵”的原则把韵母各因素结合为一体,保持口形,尤其是一个字唱几个音之时,口形要保持到韵母最后的瞬间。韵头只占用时值前面绝小部分,让韵腹占用最长的时值,知道最后面歌词的咬字,既唱清楚歌词,又不妨碍音乐连贯。需注意的是:在合唱的每一个乐句中都不要收声。无论是复合韵母“呀”(ya)、“光”(ɡuāng)还是三合韵母“玩”(uan)、“叫”(jiao),因为韵尾已经包含在韵的结合体里边,所以不用收声。每一个韵母从一开始就要结合成为一个整体,让声母一开始就是这个形态,一直到第二个字,再改变另一个韵母的结合形态。如“太快”(taikuai),不要发tai——i,uai——I;两个字都是ai。第一个韵母要同下一个韵母连接起来,每一个乐句都要把所有的韵母联结起来,就像河流一样,尽管河流的旁边边有村庄,有房子、有树木。,但河里的流水是不断的,从源头一直流向大海。换言之,就是不能让声母将韵母的“河流”截断。每个字的韵母结合成长流,这样才能保持音乐乐句的流畅,保持音乐线条往前走,但在每个句子的最后一个字,就必须收声(如果有韵尾)。五、合唱中咬字和吐字的要领:103六、作品《阿拉木汗》(混声四部合唱)的音乐处理与表现这是一首维吾尔族民歌改编的合唱曲,主旋律明快流畅。作品诙谐幽默地表现了美丽可爱的姑娘阿拉木汗动人形象,深受人们的欢迎。前奏由2小节组成,热情、明亮。(1——4小节)男声部的演唱要强调第一拍,演唱轻快活泼,咬字清晰并弹跳有颗粒感。女声部的“询问”要轻巧。(5——8小节)女高音演唱主旋律要连贯,女低音节奏要准确,男声两个声部要风趣和强调。(9——12小节)女声部与男声部轮唱式的模唱,要有起伏感,逐句渐强表现热烈的赞美声。六、作品《阿拉木汗》(混声四部合唱)的音乐处理与表现104第七讲合唱的均衡一、均衡二、合唱作品中各种声部的类型及功能三、作品《摇篮曲》(无伴奏混声合唱)的音乐处理与表现处理第七讲合唱的均衡一、均衡105一、均衡均衡的因素是由音量合音色来决定的。合唱整体音响是由各声部的音量、音色汇合而成的。但是合唱中真正意义上的均衡绝不是各个声部的音色自然混合,也不是音量的平均分布。均衡是指各声部在保持本声部特色的同时,与其它声部相互衔接、相互依持、相互烘托所获得的整体音响。要达到合唱的均衡,要求合唱队员掌握作品的织体结构及各声部扮演的角色、本声部所处的地位,进而调节自己音量的大小、音色的明、暗,合理的融入到集体的音响中。一、均衡106二、合唱中各种声部的类型及功能1、主旋律声部——是音乐作品中的主要声部,在音乐进行中起主导作用。例《友谊地久天长》2、辅助旋律声部——起伴随、衬托的作用,完全与主旋律同起伏,多数情况下与主旋律节奏一致,进行方向也相同,有时也出现反方向。例《美丽的梦神》3、和声性声部——起和声烘托作用,本身节奏较旋律简单,也可以具有旋律性,但起伏较小而平稳,在显示和声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例《祖国慈祥的母亲》4、节奏性声部——无疑是辅助性的,同时也具有和声性要求。例《蓝色多瑙河圆舞曲》5、基础低音声部——担任和弦的根音或基音,起和声基础的作用。例《半个月亮爬上来》6、装饰性声部——起丰富表现力和华彩的作用。①伴奏性:例《阿拉木汗》②模仿性《怒吼吧,黄河》“五千年的民族苦难真不少………”③助唱性《啊,朋友再见》二、合唱中各种声部的类型及功能107合唱作品《摇篮曲》的音乐处理与表现《摇篮曲》作品第49号,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曲,作于1858年。该作品在古今中海摇篮曲中颇负盛名,也是勃拉姆斯200余首歌曲中最受人们欢迎的。这部作品的主旋律是勃拉姆斯为法伯夫人而写的。勃拉姆斯在担任汉堡合唱团的指挥期间,对一位善于演唱维也纳圆舞曲的女高音歌手印象很深。十年后,作曲家听说那位女歌手——法伯夫人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了,为了表示祝贺,他写了这部作品赠送给她。勃拉姆斯回想起她当初最爱唱鲍曼的一首维也纳圆舞曲,便把它加以改动和变化,作为伴奏,就产生了这首甜蜜的摇篮曲的旋律。这部作品充满了母亲对婴儿的温柔。这是一部主调和声式的无伴奏混声合唱,(无伴奏合唱的音准问题见第7次课讲稿),除此之外,重点要挖掘音乐内涵,处理咬字吐字、声音位置及色调等问题。A部分(1——9小节)是起承转合的四个乐句。描写了夜幕降临母亲守在婴儿的摇篮旁,低吟着甜美委婉的摇篮曲,陪伴婴儿入睡的情景。B部分(9——17小节)是变化重复的两个乐句。描写了母亲对婴儿的柔情和美好的祝愿,其中的第一句是全曲的高潮部分。合唱作品《摇篮曲》的音乐处理与表现108开始演唱时四个声部起声要整齐,句法结构是弱起,仍要注意强调节拍重音。歌唱时要球打开喉咙,咬字吐字要正确的运用第六讲中的内容要求。尤其是uai、an、ui等韵母的字要立起来,母音变化,口型尽量不变并保持好。作品的静谧意境要求用弱声、用慢速演唱。弱声是合唱中最好听的声音之一。同时也是最难的声音技巧。加之慢速和无伴奏,故而困难较大。要求合唱队员首先要有良好的歌唱状态,气息要“沉”并注意支持与控制,演唱时始终保持“吸”的感觉。色调安排:1、两个部分力度形成对比,即A部分pB部分pp,第二部分的两个重复乐句也要采用不同的色彩,即第二句比第一句弱。2、两段歌词的力度也不要相同,第一段在柔和声音的基础上用相对明亮的声音演唱,第二段用柔和黯淡的声音演唱。开始演唱时四个声部起声要整齐,句法结构是弱起,仍要注109一、谐和二、横向、纵向谐和三、协调四、作品《黄水谣》(混声四部合唱)第八讲合唱的谐和一、谐和第八讲合唱的谐和110一、谐和艺术上的音准和物理上的音高并不等同,前者存在于活生生的音乐之中,有情绪内容的要求,受调式及和声功能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虽然它和物理概念之间的差异非常细致,但艺术上的要求对于正确表达音响效果有至关重大的意义,这种演唱演奏中的音准关系,就是谐和。一、谐和111二、横向谐和、纵向谐和横向谐和也叫旋律音准或叫部分音准。纵向谐和也叫做和声音准或总的谐和。综合国内外有关论述归纳出以下基本原则:1、纯音程的演唱要平稳。2、小音程的演唱要单方面缩减。3、大音程的演唱要单方面扩展。4、增音程的演唱要双方面扩展。5、减音程的演唱要双方面缩减。6、异名半音单方面收缩。7、同名半音双各方面扩展。
二、横向谐和、纵向谐和1128、自然大调各音级的倾向:上行:IIIIIIIVVVIVIII平高高低平高高平下行:IVIIVIVIVIIIIII平高低平低高低平9、旋律小调各音级的倾向:上行:IIIIIIIVVVIVIII平高低高高高高平下行:IVIIVIVIVIIIIII平低低高低低高平8、自然大调各音级的倾向:9、旋律小调各音级的倾向:113三、协调在合唱音乐进行中当音量、音色(均衡),音准(谐和)都达到了理想的状态,才会有完满的音响效果,也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协调。三、协调114四、试唱作品《黄水谣》四、试唱作品《黄水谣》115作品《黄水谣》(混声四部合唱)的处理与表现合唱作品《黄水谣》的音乐处理与表现一、分段合练二、作品处理作品《黄水谣》光未然词冼星海曲作于1938年,它是《黄河大合唱》中的第四乐章。作品表现了麦苗肥豆花香的黄河东岸因为日本侵略者的入侵,烧杀抢掠,百姓妻离子散、天各一方,一片凄凉的景象,记述了黄河人民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所遭受的深重灾难。《黄水谣》是整个《黄河大合唱》情绪的第一个转折。作品《黄水谣》(混声四部合唱)的处理与表现合唱作品《黄水谣》116《黄水谣》是一部民谣风格的抒情叙述作品,音调朴素,平易近人。作品为三段体结构:A+B+Aˊ前奏(1——5小节)A段(6——40小节)表现了黄河人民在自己的土地上愉快劳动的和平景象。S.A.同声二部合唱以抒情为基调,色彩明朗富有朝气。“黄水奔流向东方,河流万里长。”前两句描写了奔流不息的黄河壮观的景色,演唱时抒情中要带有气势,连绵但不柔弱,从第23小节“开河渠,筑堤防”起,演唱要含笑,顿、连唱法。“黄水奔流”、“麦苗儿肥啊豆花香”是全曲中最高的音,演唱的时候把软口盖提高,强调头腔共鸣位置。为了更突出地表现“男女老少喜洋洋”这种愉快的情绪,这一小节可用顿音演唱。间奏(41——44小节)注意间奏情绪的承前启后——前段的愉快心情后段的灾难降临。《黄水谣》是一部民谣风格的抒情叙述作品,音调朴素,平易117B段(45——56小节)描绘了国土伦丧,人民挣扎在水深火热中的悲惨情景。4/4拍子,速度缓慢的混声合唱,先是T.B.齐唱,较低的音区、沉重的节奏和悲痛的音调与A段喜气洋洋的情绪形成鲜明的对比,要注意音色的变化,“奸淫烧杀,一片凄凉”,力度sf转成pp形成反差。用内在的拉的动作指挥前句。演唱“逃亡”速度放慢,“丢掉了爹娘”用不连不跳的唱法“回不了家乡”放慢速度将悲愤的控诉、痛苦的情绪推到高潮,T.Ⅰ用轻声高位演唱,不要压过主旋律S.,指挥可把左手放在较高的位置启发其声音的状态。间奏(57——61小节)注意间奏情绪的承前启后——前段的悲愤痛苦后段的凄楚疮痍Aˊ段(62——76小节)表现了黄河奔腾依旧而遭受侵略者破坏的人民生活却呈现了“妻离子散天各一方”的凄惨景象。Aˊ段是A段的减缩再现,演唱时声音暗淡以凄凉的声音表现,“妻离子散天各一方”反复这一句时既顿悟又无可奈何,要大幅度放慢速度,“妻”字可用挑的动作来指挥,“子散”用顿音演唱。尾声(77——81小节)表现民众的愤慨。B段(45——56小节)描绘了国土伦丧,人民挣扎在水118第九讲色调(无伴奏合唱)四、作品《飞来的花瓣》三、色调的实施二、色调设计的依据一、色调的概念第九讲色调(无伴奏119一、色调的概念
每个瞬间的音响必须是有组织、有次序、有联系的,不是孤立、静止、呆板的。前后瞬间在速度、音色、音量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别,才可能表达层次和感情,形成起伏和对比,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技术进步与企业运营模式的协同创新
- 小学数学教学与游戏元素的巧妙结合
- 2024手机配件采购与分销协议范本版B版
- 2024版商用户外活动场地租赁协议细则版B版
- 嵌入式系统在物联网平台的角色与挑战
- 2024销售经理薪酬体系与绩效奖金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生态旅游区模板工程劳务分包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砖渣买卖合同with附加服务3篇
- 2025化工品采购合同
- 家庭教育与学前儿童的道德教育及自信心塑造
- DL-T5054-2016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规范
- 城市生命线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解决方案
- 《户用光伏发电系统运行规程》
- 化验室年终总结及明年计划
- 昆明市2024届“三诊一模”(三统)高考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含答案)
- 湖北省武汉市经济开发区(汉南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 南海局势和国家安全
- (正式版)YBT 6173-2024 钢铁行业冲击负荷平抑用飞轮储能系统技术规范
- GT 42456-2023 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信息安全 IACS组件的安全技术要求
- 绒毛下血肿保胎方案
- 五年级上册脱式计算练习300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