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宁波甬农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招聘6名人员考前预测冲刺卷一含答案带详解(3套合壹)_第1页
2022年09月宁波甬农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招聘6名人员考前预测冲刺卷一含答案带详解(3套合壹)_第2页
2022年09月宁波甬农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招聘6名人员考前预测冲刺卷一含答案带详解(3套合壹)_第3页
2022年09月宁波甬农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招聘6名人员考前预测冲刺卷一含答案带详解(3套合壹)_第4页
2022年09月宁波甬农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招聘6名人员考前预测冲刺卷一含答案带详解(3套合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住在富人区的她2022年09月宁波甬农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招聘6名人员考前预测冲刺卷含答案带详解(3套合壹)(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卷I一.全考点综合押题(共125题)1.下列古代汲水灌溉工具与应用原理对应错误的是:

A.桔槔——杠杆原理

B.辘轳——轮轴原理

C.翻车——对称守恒原理

D.筒车——叶轮原理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A项正确:桔槔始见于《墨子·备城门》,作“颉皋”。是一种利用杠杆原理的取水机械。

B项正确:辘轳,汉族民间提水设施,流行于北方地区。由辘轳头、支架、井绳、水斗等部分构成。利用轮轴原理制成的井上汲水的起重装置。

C项错误:中国古代链传动的最早应用就是在翻车上,是农业灌溉机械的一项重大改进。翻车并没有应用对称守恒原理,此原理经常用在协同反应中描述分子轨道。

D项正确:筒车是和翻车相类似的提水机具。这是利用湍急的水流转动车轮,使装在车轮上的水筒,自动戽水,提上岸来进行灌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2.下列关于材料所用文种说法正确的是(

)。

A.用于对重大事情做出决策和部署

B.对下级机关回复时要做到慎重及时

C.属于公文中运用最灵活的一个文种

D.必须经过会议表决程序通过才能发布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

A项错误,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决策和安排,奖惩有关单位或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单位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B项错误,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行文,不存在下级机关的表述。

C项正确,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只要机关机关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都能使用“函”这一文种,因此其灵活性最高。

D项错误,函无需经过会议表决。

故正确答案为C。3.0,7,22,45,(

A.63

B.76

C.81

D.115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平缓,优先考虑做差。

第二步,做差如图所示:

差数列是公差为8的等差数列,则下一项为23+8=31,所求项为45+31=76。

因此,选择B选项。

4.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当前,要坚持住房市场化基本方向,坚持对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众实行住房保障制度的原则,体现了:

①政府直接干预经济发展

②政府运用法律手段宏观调控

③坚持对人民负责

④正确履行经济职能建议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知识。

第二步,③项、④项:住房保障制度,是低生产力水平下保障“人人有房住”的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保障每个人都有房子住,政府要实施一些特殊的政策措施,帮助单纯依靠市场解决住房有困难的群体,这个政策体系的总称,叫做住房保障制度。住房保障制度和失业保障、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等都是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因此,政府的住房保障政策既是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的体现,也是正确履行经济职能的表现。因此,③项、④项正确。D项正确。

因此,选择D选项。

①项: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政府辅之以宏观调控。但是,政府并不能直接干预经济发展。①项错误。

②项:法律手段,是指通过经济立法和司法,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题干中未体现法律手段。②项错误。

5.顶层设计:是指统筹考虑系统各层次和各要素,追根溯源,统揽全局,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系统性解决之道。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不符合顶层设计的是:

A.某市政府在有关园林绿化决策执行效果的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有关领导指示对北区绿化方案进行优化

B.某公司董事会就公司扩大经营范围、在海外收购项目等问题召集相关专家起草方案,在论证之后董事会进行表决

C.某岛屿具有不冻不淤的深水港口和沙白滩阔等条件,辖区政府为利用好这些资源,组织海内外专家研究岛屿开发方案

D.软件公司在开发大型软件时,就软件的框架召集专家进行论证,在充分吸收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确立了软件设计思路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统筹考虑系统各层次和各要素;

②追根溯源,统揽全局,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系统性解决之道。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领导指示对北区绿化方案进行优化,只是优化部分区域,不属于“统筹考虑系统各层次和各要素”,同时未明确北区是否为造成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未明确“追根溯源,统揽全局”,不属于“在最高层次上系统地解决问题”,不符合定义;

B项:公司董事会对不同的方案进行论证,因为不同问题而召集对应的专家,属于“统筹考虑系统各层次和各要素”,在董事会上进行表决,属于“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系统性解决之道”,符合定义;

C项:政府组织海内外专家共同探讨,研究开发整个岛屿的整体性方案,属于“统筹考虑系统各层次和各要素”,同时政府引导建立开发方案,属于“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系统性解决之道”,符合定义;

D项:就大型软件的框架召集专家进行论证,属于“统筹考虑系统各层次和各要素”,确立了软件设计思路是公司整体性、系统性的决策,属于“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系统性解决之道”,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中的关键词。

客体:系统各层次各要素。属性:系统解决之道。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对北区绿化方案的优化仅限于北区这一局部,而非整个系统的解决之道,不符合定义,当选;

B项,海外收购项目等问题是扩大经营范围的各个要素,起草方案是公司扩大经营范围的系统性方案,符合定义,排除;

C项,深水港口和白沙滩阔是整个岛屿的各个要素,开发方案是开发岛屿的系统性方案,符合定义,排除;

D项,软件的框架设计是软件的各个层次和要素,软件设计思路是开发整个软件的系统性方案,符合定义,排除。

第三步:再次标注答案。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6.公司有100个人,给这100个人进行排序1至100,这100个人进行从左到右按1、2报数,报1的人继续离开小组,以此类推,问最后剩下的人原来的号码是(

)。

A.84

B.70

C.32

D.64​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方法一:枚举法。根据题中所述报数的规则,我们可以得知规律如下:第一次报数后剩下人的号码为2的倍数,共50人;第二次报数剩下人的号码为4的倍数,共25人,第三次报数后剩下人的号码为8的倍数,共12人;第四次报数后剩下人的号码为16的倍数,共6人;第五次报数后剩下的人为32的倍数,共3人;第六次报数后剩下的人为64的倍数,仅仅只有一人,因此最后剩下的人原来的号码是64。

方法二:根据题中报数规则,我们可知每次剩下的人必然能被2整除,因此最后剩下人的号码能不断的被2整除,则此数为100以内2的最大的幂次方数,故64满足条件。

故正确答案为D。7.雪的可爱处在于它覆盖一切,没有差别。冬夜拥被而眠,觉寒气袭人,蜷缩不敢动,凌晨张开眼皮,窗棂窗帘隙处有强光________,大异往日,起来推窗一看,啊!白茫茫一片银世界。竹枝松叶顶着一堆堆的白雪,杈芽老树也都镶了银边。朱门与蓬户同样的蒙受它的沾被,雕栏玉砌与瓮牖桑枢没有差别待遇。地面上的坑穴洼溜,冰面上的枯枝断梗,路面上的残刍败屑,全都罩在天公________下的一件鹤氅之下。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闪烁

B.闪映

C.闪现

D.映照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全都罩在天公________下的一件鹤氅之下”可知,所填词搭配“一件鹤氅”这一对象,并搭配“下”这一动作。“鹤氅”指鸟羽制成的裘,泛指外套。A项“撒”指散落,洒;C项“洒”指使水或其他东西分散地落下。二者均不能搭配“一件鹤氅”这一对象,排除A项和C项。D项“织”不能与“下”搭配,排除D项。B项“抛”指扔,投掷,既可以与“下”搭配,又可搭配“一件鹤氅”这一对象,符合语境。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闪映”指一闪一闪地现出,放在这里指强光从窗棂窗帘隙处透出来,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B选项。

闪烁:①(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②(说话)稍微露出一点想法,但不肯说明确;吞吞吐吐。闪现:一瞬间出现。映照:照射。

8.文化的社会功能包括:

A.知识传承功能

B.教育塑造功能

C.精神动力功能

D.转化物质财富功能

参考答案:A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第二步,文化具有十分广泛的社会功能。第一,文化具有知识传承功能。第二,文化具有教化、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第三,文化具有认识功能。指文化以特有的方式渗透在认识主体、中介系统和认识客体中,制约和规范着人类认识。AB项正确。

因此,选择AB选项。

C项:文化的精神动力功能属于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D项:缩小了文化的概念范畴,文化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不能说文化可以转化为物质财富,可以说精神财富可以转化为物质财富。D项错误。

9.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

B.B

C.C

D.D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通过对已知图形的查看,组成每一行的三个图中的火柴棍总数为16根,依此规律,答案图形中的应该为16根减去最后一行前两个图形中所含的11根,即为5根。A项为5根,B项为7根,C项为4根,D项为6根。

故正确答案为A。10.精准科学选人用人,要以坚持考实评准为基本前提。知人不深、察人不准,对干部的了解仅停留在感性上、印象上,往往会出现用人不当、用人失误。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精准科学识别一名干部的德才高低、能力强弱、作风好坏,必须经过长期的观察与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有的仅通过定期有限的考察就想掌握班子,仅依靠数次谈话就想吃透干部,这是不切实际的。要坚持把功夫下在平时,建立经常性分析研判制度,主动深入班子、走近干部,通过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实地调研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考察干部。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对精准科学识别干部理解错误的是:

A.是用好人的基本前提

B.其关键是看干部的平时表现

C.需要多维度、长时间的考察评价

D.必须包括才德、作风等多方面内容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细节信息的判断。解答思路是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原文,然后对比判断。A项,由“精准科学选人用人,要以坚持考实评准为基本前提。知人不深、察人不准,对干部的了解仅停留在感性上、印象上,往往会出现用人不当、用人失误”可知,精准科学地识别干部是用好人的基本前提,正确。

B项,文段说的是考察干部要把功夫下在平时,建立经常性分析研判制度,由此不能推出识别干部的关键是看干部的平时表现,错误。

C项可由“必须经过长期的观察与了解”“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考察干部”得出,正确。

D项可由“精准科学识别一名干部的德才高低、能力强弱、作风好坏,必须经过长期的观察与了解”得出,正确。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知人不深、察人不准,对干部的了解仅停留在感性上、印象上,往往会出现用人不当、用人失误”,“往往”为不确定性表述,A项变为必要条件关系,属于偷换语气,错误。B项对应“要坚持把功夫下在平时……考察干部”,符合文意,正确。C项对应“精准科学识别……必须经过长期的观察与了解”以及“……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考察干部”,符合文意,正确。D项对应“精准科学识别一名干部的德才高低、能力强弱、作风好坏,必须经过长期的观察与了解”,符合文意,正确。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A项“基本前提”表述过于绝对,文段中提到“往往会出现用人不当、用人失误”,“往往”一词表述较为温和。

B项对应文段“仅依靠数次谈话就想吃透干部,这是不切实际的,要坚持把功夫下在平时”,侧重强调“日常考察”的重要作用,表述正确。

C项对应文段“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考察干部”,表述正确。

D项对应文段“精准科学识别一名干部的德才高低、能力强弱、作风好坏,必须经过长期的观察与了解”,侧重强调需要长期对于这几个方面进行关注,表述正确。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精准科学选好人用好人》11.由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称为:

A.行政规章

B.行政法

C.法律

D.行政法规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法的要素知识。

第二步,根据《立法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称为行政法规。需要注意的是,行政法和行政法规不一样,行政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大会及其常委会起草制定,并由全国人民代表通过生效,而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是国务院,是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并且按照《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的规定而制定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类法规的总称。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行政规章:指国务院各部委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设区市的人民政府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等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称为部门行政规章,其余的称为地方行政规章。根据《立法法》第八十条规定,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第八十二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B项:行政法是基本法,根据《立法法》第七条第二款,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而不是由国务院制定修改。行政法,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中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C项:根据《立法法》第七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总称。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下图为我国的法律位阶:

12.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是(

),它比意大利威尼斯开设的第一家瓷器工场早2000多年,素有“瓷器之国”之称。

A.中国

B.日本

C.韩国

D.印度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地理国情知识。

第二步,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最早见于郑州二里岗商代遗址。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在世界上,中国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比意大利威尼斯开设的第一家瓷器工场早2000多年,素有“瓷器之国”之称。A项正确。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日本瓷器的发展自应永年到昭和共经历了500多年的历史。中国的瓷器文化和工艺深刻的影响着日本的生活和发展。越窑青瓷输往日本,是在唐代中后期,这时输入日本的瓷器品种很多,有唐三彩、青瓷、白瓷和釉下彩瓷等。B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C项:韩国位于亚洲大陆东北部朝鲜半岛南半部。陶瓷是在受中国传入陶瓷影响下诞生的。中国瓷器的传入,对朝鲜半岛青瓷、白瓷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朝鲜半岛的古代都城遗址中,有许多中国古代青瓷和白瓷出土。C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D项:中国的祖先和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如埃及、印度、希腊、波斯、西南亚的先民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陶器。D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13.下列古代典籍中,哪一部不是以年号命名的?

A.《昭明文选》

B.《太平广记》

C.《永乐大典》

D.《康熙字典》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需熟悉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帝王年号、谥号。此外,考生应对永乐、康熙两位皇帝比较熟悉,首先可以排除C、D,从而增加准确作答的概率。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作为表示年份)。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此后形成制度。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昭明文选》是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萧统死后谥“昭明”,所以这部文选称作《昭明文选》。A项不是以年号命名的。B项中“太平”来源于年号“太平兴国”,是宋太宗赵光义的年号。C项“永乐”是明成祖朱棣的年号。D项“康熙”是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故本题选A。14.指鹿为马:颠倒黑白

A.不以为然:不屑一顾

B.目无全牛:鼠目寸光

C.师心自用:固执己见

D.不孚众望:众望所归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只涉及两个词项间的关系,分析发现两者存在近义关系。结合选项选出与题干关系一致的一项。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指鹿为马与颠倒黑白为近义词。

A项,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不屑一顾是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两者并非近义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目无全牛指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形容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已经到达非常纯熟的地步。鼠目寸光比喻目光短浅,缺乏远见。两者并非近义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师心自用形容自以为是,固执己见,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师心自用与固执己见为近义词,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不孚众望指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众望所归形容某人威望很高,受到大家敬仰和信赖。两者并非近义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15.交通是指人、货在空间上的位移。

下列哪一项行为与交通无关?

A.小赵在购物网站上订购了一条牛仔裤

B.小钱从地下通道穿过了马路

C.小孙在派送客户的包裹

D.小李把汽车开到了地下车库停放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人、货在空间上的位移。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小赵在购物网站上订购了一条牛仔裤,只体现出发生了一项交易活动,未明确体现“货在空间上的位移”,不符合定义;

B项:小钱从地下通道穿过马路,体现了“人在空间上的位移”,符合定义;

C项:小孙在派送客户的包裹,体现了“货在空间上的位移”,符合定义;

D项:小李把汽车开到地下车库停放,体现了“人、货在空间上的位移”,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A选项。

16.某中学初二年级共有620名学生参加期中考试,其中语文及格的有580名,数学及格的有575名,英语及格的有604名,以上三门功课都及格的至少有多少名同学?

A.575

B.558

C.532

D.519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记语文及格人数为A,数学及格人数为B,英语及格人数为C,则根据容斥原理,所求三门都及格人数=A+B+C-2×620。所求人数为580+575+604-2×620=519人。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最值问题,属于反向构造。

第二步,反向构造的解题步骤为:

(1)反向:语文不及格的人数为620-580=40(人);同理,数学、英语不及格的人数分别为45人、16人。

(2)加和:40+45+16=101(人)。

(3)作差:620-101=519(人)。

第三步,故三门功课都及格的人数至少有519人。

因此,选择D选项。17.我国常见的民歌体裁有:

A.劳动号子

B.山歌

C.小调

D.风俗歌

参考答案:AB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第二步,民歌是指每个民族的劳动人民传统歌曲,每个民族的先民都有他们自古代已有的歌曲,这些歌绝大部分都不知道谁是作者,而以口头传播,一传十十传百,一代传一代的传下去。一般来说,中国民歌按体裁形式分类,大致可分为号子(包括搬运号子、船工号子、作坊号子等)、山歌(包括一般山歌、放牧山歌、田秧山歌等)、小调(包括谣曲、时调、风俗仪式歌曲、舞歌等)三大类。A项、B项、C项正确。

因此,选择ABC选项。

D项:风俗歌亦称“风习歌”“习俗歌”,在特定风俗活动中传唱,直接反映该风俗活动基本内容和特征的一类民间歌曲。中国各地、各民族都普遍流传各具特色的风俗歌,但D项不属于我国常见的民歌体裁,排除。

18.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播虚构的事实,损坏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结严重的行为。

下列行为中构成诽谤罪的是:

A.甲因公司经理对其进行批评而心怀不满,认为这是由于自己在言语方面得罪了经理的缘故,于是多次在同事面前表述这种想法,给经理的声誉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B.乙与邻居王某素来不睦,在王某想要卖房搬家之际,乙多次向周围住户声称王某家的房屋风水不好,致使王某因房价下跌而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

C.丙听说同学小张在校外参与打架斗殴,在消息未经证实的情况下,丙到处向同学们说小张因带头聚众斗殴而被拘留,导致小张因压力过大而自杀

D.丁为某公司财务部门主管领导,因一笔巨款不翼而飞,认为是会计小刘私吞,因而多次找小刘谈话,并在部门会议上表示小刘有作案嫌疑,导致小刘声誉受损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故意捏造并散播虚构的事实;

②损坏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

③情结严重的行为。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认为这是由于自己在言语方面得罪了经理的缘故”不一定属于故意捏造或虚构的事实,不符合定义;

B项:“致使王某因房价下跌而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不属于损坏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不符合定义;

C项:“在消息未经证实的情况下,丙到处向同学们说小张因带头聚众斗殴而被拘留”属于故意捏造并散播虚构的事实,而且破坏了小张的名誉,“导致小张因压力过大而自杀”属于情结严重的行为,符合定义;

D项:“认为是会计小刘私吞,因而多次找小刘谈话,并在部门会议上表示小刘有作案嫌疑”不属于故意捏造事实,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19.喝鸡汤是最好的治疗由感冒引起的鼻塞的方法,鸡汤能滋润鼻腔、打通阻塞的鼻道,从而帮助

病菌。美国内布加斯州大学的医学专家们认为,鸡汤能帮助

炎症,比如咳嗽、打喷嚏和鼻塞。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驱除

缓解

B.祛除

减轻

C.消灭

赶走

D.消除

缓和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语境,第一空需要填上一个与“病菌”搭配的实词,C项“消灭”常与敌人、害虫等搭配,排除C项。D项“消除”常与歧视、隔阂等搭配,排除D项。

第二空,分析第二空。B项“减轻”常与负担、痛苦等搭配,排除B项,

因此,选择A选项。

20.环境承载力是生态系统在维持生命机体的再生能力、适应能力和更新能力的前提下,承受有机体数量的限度。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保护环境承载力措施的是:

A.政府规定每公顷草场放牧的牧畜数量

B.某地政府出资修缮年久失修的道路,并规定载重超过20吨的车辆禁止通行

C.为防止外人随意游牧,政府将草场划分给牧民个人并在边界安装围栏

D.某风景区旅游区规定,每天进入景区的旅游人数不得超过1000人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不属于保护环境承载力措施的一项。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涉及定义的条件、本质等要点,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些要点分析选项。环境承载力的定义要点:①维持生命机体的再生能力、适应能力和更新能力;②生态系统承受有机体数量的限度。

A项,是为了保护草场,防止草场退化,属于保护环境承载力的措施,排除。

B项,禁止载重超过20吨的车辆通行是为了保护道路,与环境承载力无关,当选。

C项,是为了合理利用草场,防止超载放养造成草场退化,属于保护环境承载力的措施,排除。

D项,是为了保护景区环境,属于保护环境承载力的措施,排除。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生态系统在维持生命机体的再生能力、适应能力和更新能力的前提下;

②承受有机体数量的限度。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限制牲畜数量有助于维持草场的“再生能力、适应能力和更新能力”,保护环境承载力,符合定义;

B项:修缮道路,未体现“生态系统”,且限制20吨车辆通行,未体现“承受有机体数量”,不符合定义;

C项:划分草场给牧民并限制游牧人数,会提高牧民保护草场的责任意识,有助于维持草场的“再生能力、适应能力和更新能力”,保护环境承载力,符合定义;

D项:限制进入风景旅游区的游客数量,有助于维持景区植被的“再生能力、适应能力和更新能力”,保护环境承载力,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环境承载力强调“生态系统”承受“有机体数量”的限度。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B中“道路”并非“生态系统”,“20吨”不是“数量”,“车辆”也不是“有机体”,因此政府对道路的维修、限行不属于保护“环境承载力”的措施。

A中“草场”、“畜牧数量”,C中“草场”、“牧民数量”,D中“景区”、“旅游人数”均符合“环境承载力”的定义,因此A、C、D中的措施都属于保护“环境承载力”的措施。

故正确答案为B。21.当一个人专注于一项喜欢的事业时,他自然也就沉浸在一种愉悦的情绪中,全力以赴地去做,尽心尽力地去做,心平气和地去做。他在全情投入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处在一种宁静致远、物我两忘的至高境界。这种境界可以使人乐以忘忧,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书法家仅仅是易于专注的一个群体,其他能够专注于工作的人士,同样也可获得长寿,如作家、科学家等,他们中都不乏活了八九十岁甚至年过百岁的长寿老人。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A.书法家的平均寿命高于普通人

B.长寿者多是善于集中注意力的人

C.写作和科研对人的专注度要求更高

D.精神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生理功能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细节判断。解答本题需要将选项带入原文一一验证,排除无中生有、概念变化等选项,选择与原文相符的一项。

A项与原文不符,文段只是说明书法家是易于专注的群体,可获得长寿,但并未对书法家与普通人的寿命进行对比,无中生有,排除。

B项与原文不符,由“他在全情投入的过程中……同样也可获得长寿”可知,善于集中注意力的人可能会长寿,但不能由此推出长寿的人多是善于集中注意力的人,排除。

C项与原文不符,由“书法家仅仅是易于专注的一个群体,其他能够专注于工作的人士,同样也可获得长寿,如作家、科学家等”可知,文段说明的是作家、科学家是能够专注于工作的人,“要求更高”无中生有,排除。

D项与原文相符,由“他在全情投入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处在一种宁静致远、物我两忘的至高境界。这种境界可以使人乐以忘忧,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其他能够专注于工作的人士,同样也可获得长寿”可知,精神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的生理功能。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由文段中“书法家仅仅是易于专注的一个群体,其他能够专注于工作的人士,同样也可获得长寿”可知,专注的人可以长寿,但并未比较谁更长寿,A项曲解文意,可排除。B项偷换逻辑,文段只是提到“其他能够专注于工作的人士,同样也可获得长寿”,即专注可长寿,而不是长寿者是集中注意力的人,可排除。C项中的“专注度要求更高”文段中并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的选项,可排除。D项由文段中“一个人专注于你想喜欢的事业时……这种境界可以使人乐以忘忧,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内容可知,是对文段内容的概括。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A项,文段未提及“书法家的平均寿命”与普通人平均寿命的对比,无中生有,排除;

B项,根据文段中“当一个人专注于一项喜欢的事业时······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可知专注使人长寿,该项因果倒置,偷换逻辑,排除;

C项,文段未提及“写作和科研对人的专注度要求”也未提及相关的对比,无中生有,排除;

D项,根据文段中“这种境界可以使人乐以忘忧,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可知,表述正确,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专注地做一件与养生无关的事,是最好的养生》22.①上海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特征也开始初露端倪

②历史上的上海,处于传统江南文化的边缘地位

③来自各地的商帮,如浙江的宁波帮、绍兴帮,湖南的洞庭商帮,广东潮州帮,福建泉漳帮等活跃在上海

④从经济地理角度而言,上海距离素称“鱼米之乡”的苏杭尚有相当距离,在以农耕文明为主体的传统社会中自然不占突出位置

⑤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三重边陲的上海,尚无法在以苏杭为代表的江南主流文化方面有什么建树

⑥虽然在文化上处于边缘地位,但由于优越的地理条件,上海在明清时期已经成为江南重要的商业市镇之一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④②⑤⑥①③

B.①⑤④③②⑥

C.⑥③②④⑤①

D.②④⑤⑥③①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语句排序。第一步,快速浏览6个句子并观察选项。第二步,根据首句较难排除选项,可通过抓关键词、关键句、逻辑关系确定分句间顺序。分析可知,③中的“来自各地的商帮……等活跃在上海”是对⑥中“上海在明清时期已经成为江南重要的商业市镇之一”的具体说明,因此③应紧跟在⑥之后,排除A、B。⑥中的“虽然在文化上处于边缘地位”,对应于⑤中的“尚无法在以苏杭为代表的江南主流文化方面有什么建树”,因此⑥应紧跟在⑤后,排除C。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四个选项的首句各不相同。第④句“从……而言”为分述内容,不适宜做首句,排除A项。第①句中含“也”表示补充说明,不适宜做首句,排除B项。第⑥句“虽然在文化上处于边缘地位”证明前面应该有内容在谈论文化上处于边缘地位,不适宜做首句,排除C项。答案锁定D选项。

第二步,验证D项。②先总体阐述上海处于边缘地位,④⑤具体阐述为什么处于边缘地位,⑥以转折句承上启下,说明上海很重要,③①具体阐述上海的变化。D项逻辑清晰,语句通顺。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语句的排序。首先观察首句,①句中的“也”表明该句不是首句,排除B项;②⑥两句,②提到上海处于边缘地位,⑥说虽然处于边缘地位,显然⑥应该在②之后,排除C项;再看②④两句,②有引入话题的特征,“历史上的上海……”,④是具体内容的展开介绍,故②应该在④前面,排除A项。验证D项,通顺合理。

故正确答案为D。23.血缘关系是以血统或生理的联系为基础形成的人际关系或者是指在婚姻和血缘基础上形成的人际关系。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人际关系中属于血缘关系的是:

A.张三出差外地,巧遇家乡来的一个堂叔

B.某高校中文系88级同学毕业后第一次聚会

C.小张被公司派往日本学习,在东京遇到了多年前的一个老朋友

D.京剧《红灯记》里,李铁梅唱道:“我家的表叔数不清……虽说是亲人又不相认……可他比亲人还要亲。”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以血统或生理的联系为基础形成的人际关系;

②或在婚姻和血缘基础上形成的人际关系。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堂叔,以血统或生理的联系为基础形成的人际关系,符合关键词①,符合定义;

B项:高校同学不属于以血统或生理的联系为基础形成的人际关系,也不是在婚姻和血缘基础上形成的人际关系,不符合定义;

C项:朋友不属于以血统或生理的联系为基础形成的人际关系,也不是在婚姻和血缘基础上形成的人际关系,不符合定义;

D项:《红灯记》这里的表叔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表叔,不属于以血统或生理的联系为基础形成的人际关系,也不是在婚姻和血缘基础上形成的人际关系,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A选项。

24.2020年9月7日,世卫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在世卫组织例行记者会上,总结了中国抗疫行动中三个“特别突出”的经验,其中不包括(

)。

A.调动起中国人民强烈的责任感

B.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和科研攻坚

C.对公共卫生基础建设进行了巨大投入

D.病例数下行情况下仍持续提高疫情应对能力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时事政治

艾尔沃德在世卫组织例行记者会上说,中国成功抗疫过程中有三方面“特别突出”。

首先是中国对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巨大投入,从国家到省市再到社区,各个层面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让信息和经验得以流动,10多亿人可以获得最新的疫情防控和病例治疗信息。

其次是中国人民的个人责任感,人们在不同场合都保持社交距离,认为这是为了让世界安全、社区安全所应做的正确的事,这种集体责任感可能是最打动人的。当谈到为防控疫情所做的牺牲时,中国人民认为这是他们对国家和全球应尽的责任,这非常令人钦佩。

第三是在病例数下行情况下仍持续提高疫情应对能力,人们认识到在一段时期内需要持续应对疫情。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25.网红店营造生意火热的“假排队”现象吸引顾客,这种行为主要是利用消费者的(

)。

A.从众心理

B.求异心理

C.求实心理

D.攀比心理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微观经济。

A项正确,从众心理,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被吸引的顾客看到大家都在排队产生了好奇从而消费,受到了外界人群的影响。

B项错误,求异心理,指与众不同,标新立异。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对消费者来说,可以展示个性风采,也可以愉悦自己;对生产经营者来说,可以推动新工艺,新产品和新服务的出现。但是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

C项错误,求实心理,是一种以注意商品的实际使用价值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具有这种心理要求的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比较注重商品或劳务的实际效用和质量,讲求经济实惠、经久耐用、使用方便等,而对商品外形、色彩、包装等不大追求。

D项错误,攀比心理,是指脱离自己实际收入水平而盲目攀高的消费心理。在正常情况下,消费者满足自己消费需要的程度,取决于他们的经济收入水平。但有时由于受一定时期社会消费水平日渐增高、“大款”人物高消费的示范效应及消费者本人“面子消费”心理的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互相激活,导致互相攀比。这种心理极易造成追逐消费热点、负债超前消费乃至抢购等怪现象,将消费行为导入误区。

故正确答案为A。26.当确定了预测目标后,就应该开展(

)。

A.选择预测方法

B.评价影响预测目标的因素

C.收集和分析有关资料

D.确定预测方案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预测的程序。

(一)确定预测目标

在预测开始前,必须要确定预测要达到的目的、解决的问题,预测的对象以及预测的范围、时间等事项。预测的目标要求翔实具体,以便有所遵循,避免流于空泛。

(二)收集和分析有关资料

在明确预测目标以后,必须根据预测目标的要求,广泛收集需要的历史和现实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找出其变化的规律性。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应注意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三)选择预测方法

通过分析资料和推理判断,揭示所预测现象的变化规律。选定适当的预测方法是预测的关键,需要预测者的经验判断或利用统计、数学方法建立预测模型进行。选择何种预测方法,主要根据占有资料情况和要求的预测误差而定。因此,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就应考虑预测误差的要求和预测方法的选择,因为不同的误差要求、不同的预测方法,所用的数据资料均有所不同。

(四)评价预测结果

对得到的初步预测结果,要进行多方面的评价和检验,才能最终使用。

(五)编写预测报告

根据预测报告的不同需求对象,编写不同类型的报告,可以附上必要的预测图表,以便直观形象地反映预测结果。

故正确答案为C。27.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长期饮用缺氟的水容易患上龋齿

B.纤维素属于糖类,是植物的主要成分

C.锌、钙、铁等在人的生长发育期是必不可少的

D.油脂在体内经氧化放出能量,为维持恒定体温提供能量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A项:正确,龋齿俗称虫牙、蛀牙,是细菌性疾病,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氟是人体重要的微量元素,是形成坚硬骨骼的必需元素,长期饮用缺氟的水容易患上龋齿,中老年人缺氟还会导致骨骼变脆而骨折。

B项:错误,纤维素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多糖,不溶于水及一般有机溶剂,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并非植物的主要成分。

C项:正确,钙铁锌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钙,促进成骨和骨质强壮,还是神经肌肉等必不可少的物质;铁,合成血红蛋白必不可少的物质,缺乏会致贫血、乏力等;锌,亦是人体内环境中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缺乏会致发育不良、头发枯黄、注意力分散等。

D项:正确,油脂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存和供应热能,在代谢中可以提供的能量比糖类和蛋白质约高一倍。一克油脂在体内完全氧化时,大约可以产生39.8千焦的热能。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纤维素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多糖,不溶于水及一般有机溶剂。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含量最多的一种多糖,占植物界碳含量的50%以上。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但并不是植物的主要成分,植物的主要成分是水。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解答此题需要熟悉人体营养素相关知识。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类、糖类、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矿物质)、膳食纤维(纤维素)七类,还包含许多非必需营养素。本题中的锌、钙、铁即属于矿物质,脂肪即属于脂类。A项说法正确。氟化物能有效预防龋齿,长期饮用缺氟的水容易患上龋齿。

B项说法错误。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水是植物的主要成分。

C项说法正确。锌、钙、铁都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锌可以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免疫力;钙是人类骨、齿的主要无机成分,也是神经传递、肌肉收缩、血液凝结、激素释放和乳汁分泌等所必需的元素;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部分,人全身都需要它。

D项说法正确。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存和供应热能。

故本题选B。28.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1)后母戊鼎的铸造,充分说明商代后期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

(2)鼎身共使用8块陶范,每个鼎足各使用3块陶范,器底及器内各使用4块陶范。

(3)铸造此鼎,所需金属材料超过1000千克.

(4)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与杰出的技术成就,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

(5)根据铸痕观察,鼎身与四足为整体铸造。

(6)后母戊鼎的铸造工艺十分复杂。

(7)鼎耳则是在鼎身铸成之后再装范浇筑而成。

(8)而且,制作如此的大型器物,在塑造泥模、翻制陶范、合范灌注等过程中,存在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同时必须配备大型熔炉。

A.1-5-2-7-3-6-8-4

B.1-3-2-5-7-6-8-4

C.6-3-2-5-7-1-8-4

D.6-5-2-7-3-8-1-4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1和6对比,1说后母戊鼎的铸造反映出商代后期青铜铸造的情况,是对铸造过程的总结。6说后母戊鼎铸造工艺复杂,引出铸造的话题。可见,6更适合做首句,排除A项和B项。

第二步,1讲的话题是“商代后期青铜铸造”,根据话题一致的原则,接下来也要论述有关“商代后期青铜铸造”,对比4和8,只有4讲到“商代后期青铜铸造”的话题,所以1后面应接4,对比四个选项只有D项是1接4。排除C项,答案锁定D项。

第三步,验证D项,语句通顺,逻辑严密。

因此,选择D选项。

29.古某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刑法。

A项错误,根据《刑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因此,古某已经实施了抢夺行为,不属于犯罪预备。

B项正确,根据《刑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因此,王某及时呼救以及群众毛某的帮助,导致古某未能抢走旅行包,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这属于犯罪未遂。

C项错误,根据《刑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因此,古某是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而非主动放弃犯罪,这不属于犯罪中止。

D项错误,犯罪既遂,即故意犯罪的完成形态,指行为人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一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因此,古某未能抢走旅行包,这属于犯罪未遂,而非犯罪既遂。

故正确答案为B。30.在中国,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这是因为人们在农耕文化发展过程中,认识到季节的重要性,故很早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习俗。古人发现“月到中秋分外明”,所以在1世纪后从祭月、拜月发展到赏月,但未固定在哪一天。8世纪后中秋节成型,八月十五秋季正中,故称中秋。此时正是桂花飘香之际,人们面对人间桂,联想月中桂,于是在赏月、拜月之外又添了赏桂的习俗。最迟在9世纪,吃月饼的中秋习俗已经出现。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中秋节的形成过程

B.古人重视中秋节的原因

C.中秋节有哪些习俗

D.农耕文化对中秋习俗的影响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为并列结构,根据时间顺序介绍了中秋节不同习俗的形成。考生也可通过高频词锁定答案。文段主要介绍了中秋节习俗的增加过程:很早以前,古人就有祭月、拜月的习俗;1世纪后发展为赏月,但未固定在哪一天;8世纪后中秋节成型,定在八月十五,并有了“中秋”之称,添了中秋赏桂的习俗;最迟在9世纪,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已经出现。文段围绕中秋节的习俗论述,可排除与此无关的A、B。D项“农耕文化”文段没有涉及,排除D。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论述了中秋节重要的原因,然后讲在未固定中秋节为哪一天的情况下,就有了春天祭日、拜月、赏月的习俗,最后以两个时间点为标志,介绍“赏桂”和“吃月饼”的习俗。文段为“分—分”结构,是一种时间的顺承关系,重点内容及主体词均围绕“中秋节的习俗”展开。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全面概括。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开始以中秋节作为切入口,之后通过“故”、“所以”、“于是”等词引导结论,指出中秋节的不同习俗,指出这些习俗的发展过程,由此可见文段的主题词应当是“中秋节习俗”,对应A项。

B项:是迷惑选项,中秋节本身非重点,文段并非强调中秋节的形成过程,而是中秋节的习俗,如果想选B,答案应改为“中秋节习俗的形成过程”,排除。

C、D两项并非文段强调的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3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两句诗蕴含着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永远不可抗拒的规律。(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辩证唯物法知识。

第二步,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诗句。意思是: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这两句诗有两个对立面,一是以野火为代表的恶势力,一是以小草为代表的新生事物,前者要摧毁后者,但后者的生命力顽强是不可阻挡的新事物。小草代表新生事物,诗句中春天冰河开冻万物生发春风带来是新生势力。另外,诗句中,还有一个又字,这个也很关键,又代表曾经不止一次的试图毁灭,但没有成功。诗句蕴含着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发展的规律。

因此,本题正确。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原因,①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②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32.政府财政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的比重越大,财政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就越小,执行资源配置的职能就越弱。(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政策知识。

第二步,购买性支出是指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的支出,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或服务的支出,它体现的是政府的市场再分配活动。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物品或劳务的活动。特点是:政府在付出购买资金的同时,获得了等价的物品或劳务。主要作用是:通过支出使政府掌握的资金与微观经济主体提供的商品与服务相交换,在支出方式上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即政府以商品和服务的购买者身份出现在市场上,与微观主体一样,政府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因此,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的比重越大,也就是购买的商品和服务更多,财政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就越大,通过财政所配置的资源的规模也就越大,题干表述有误。

因此,本题错误。

财政支出通常是指国家为实现其各种职能,由财政部门按照预算计划,将国家集中的财政资金向有关部门和方面进行支付的活动。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即按照财政支出是否能直接得到等价的补偿进行分类,可以把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按照一定方式,将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地、单方面转移给居民和其他受益者,主要由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组成。它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较大,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即财政支付了现金,却无任何所得。

33.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倡导公平竞争和质量取胜,只有符合人们需要的优质产品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研究表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假冒伪劣的出现是与之呈负相关变化的。

由此可知:

A.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造假行为将会得到有效制止

B.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假冒伪劣产品将会消失

C.实行市场经济以前,没有假冒伪劣产品

D.实行市场经济,假冒伪劣产品就会大量出现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题干中指出“只有符合人们需要的优质产品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是与之呈负相关变化的”,也就是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假冒伪劣产品将会逐渐减少,可以推出;

B项:题干说的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假冒伪劣产品将会逐渐减少,“会消失”并没有提到,无法推出,排除;

C项:该项说的“实行市场经济以前”,题干中并没有提及,无法推出,排除;

D项:题干说的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假冒伪劣产品将会逐渐减少,“实行市场经济假冒伪劣产品就会大量出现”说法错误,无法推出,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34.小轿车的挡风玻璃设计成倾斜的,而大货车的挡风玻璃却是竖直的。下列与挡风玻璃设计角度无关的因素是:

A.漫反射

B.镜面反射

C.车身高度

D.平面成像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可用关键词法解答。漫反射是指光线被粗糙表面无规则地向各个方向反射的现象。挡风玻璃的表面是平面光滑的,不会形成漫反射。A项错误。轿车高度比较低,司机看前方时视线接近平视。如果轿车的挡风玻璃是竖直的,在夜晚车内开灯时,车内的人和物体就可以在玻璃上成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它们所成的像就会在司机的正前方,从而容易使司机产生错觉。挡风玻璃做成倾斜的,车内乘客经玻璃反射成的像在司机的前上方,而路上的行人是不可能出现在上方的空中的,这样就将车内乘客的像与路上行人分离开来。而大货车比较高,司机的视线向下。挡风玻璃是竖直的,夜晚行车车内有灯时,车内的人和物所成的像在司机的正前方,并不会干扰司机的视线。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漫反射是投射在粗糙表面上的光向各个方向反射的现象。当一束平行的入射光线射到粗糙的表面时,表面会把光线向四面八方反射。小轿车的挡风玻璃不是粗糙平面,因而其设计角度与漫反射无关。

因此,选择A选项。35.下列哪项没有运用热胀冷缩原理?

A.医生用水银温度计给病人量体温

B.架设电线时,两个电线杆之间的电线要略有下垂

C.夏季自行车胎不能打太足的气

D.古代人在冬天往岩石缝里灌水,水结冰后膨胀使岩石碎裂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可用常识法解题。体温计的水银柱、电线杆的电线、自行车的车胎在不同温度下会有膨胀或收缩,岩石中灌进去水温度升高,岩石也不会膨胀,由此可知其并非利用热胀冷缩原理。

D项是因为水变成冰之后体积变大,所以才使岩石碎裂。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热胀冷缩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古代人在冬天往岩石缝里灌水使岩石碎裂,是利用水在低温下会冻结成冰,冰的密度比水小,体积会变大,从而将岩石胀开。这里运用的是水结冰后体积变大的原理,并没有运用热胀冷缩原理。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D项错误,古代人采用冷冻法破碎岩石,是让水受冻结成冰,由于密度的变化导致体积膨胀使岩石开裂,并没有运用热胀冷缩的原理。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36.相反相成修辞手法是指把通常相互对立、排斥的两个概念或判断巧妙地联系在一起,这样不仅能够揭示出存在于客观事物深层的矛盾辩证关系,还可以增加语言的意蕴。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相反相成修辞手法的是:

A.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B.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C.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中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D.这一天,死去的伟人在诗的国度里永生;这一天,活着的小丑在人们心上被埋葬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不属于相反相成修辞手法的一项。分析发现,其关键点为“把通常相互对立、排斥的两个概念或判断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一关键点分析选项。相反相成修辞手法定义的关键信息:把通常相互对立、排斥的两个概念或判断巧妙地联系在一起。

A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指对待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愿服务,“横眉”和“俯首”是两种相互对立的态度,是把相互对立的概念联系在了一起,符合定义。

B项,“活着”和“死了”是两种相互对立的状态,是把相互对立的概念联系在了一起,符合定义。

C项,“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中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指骄傲自满的人,不扎实做事,偏好虚名浮事;嘴上浮夸刻薄,而肚子里没有学问和真功夫。该句中不含相互对立、排斥的两个概念或判断,不符合定义。

D项,“死去”和“永生”是两种相互对立的状态,“活着”和“埋葬”是两种相互对立的状态,是把相互对立的概念联系在了一起,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把通常相互对立、排斥的两个概念联系到一起;

②揭示存在于客观事物深层的矛盾辩证关系。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千夫指”和“孺子牛”是相互对立和排斥的两个概念,前半句指对待敌人绝不屈服,后半句指对人民甘愿服务,符合定义;

B项:“活着”和“死了”是相互对立和排斥的概念,体现了“深层次的矛盾辩证关系”,符合定义;

C项:头“重”脚“轻”,虽然有对立的概念,但是并不是对同一个对象的描述,并不是“矛盾辩证关系”不符合定义;

D项:“死去”和“永生”,“永生”和“埋葬”,均符合关键信息①、②,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把通常相互对立、排斥的两个概念或判断巧妙地联系在一起”。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选项这句话意为对待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愿服务。横眉和俯首是一个人的两个相互对立的态度,符合“把通常相互对立、排斥的两个概念或判断巧妙地联系在一起”,符合定义,排除;

B项:选项这句话意为有的人虽然活着,但是他的道德败坏,就如已经死了一样没有价值,而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他的高尚的品格,代代相传,永远激励后人。活着和死了是一个人的两个相互对立的状态,符合“把通常相互对立、排斥的两个概念或判断巧妙地联系在一起”,符合定义,排除;

C项:选项这句话用芦苇和竹笋比喻那些没有学问只会自吹自擂的人,芦苇和竹笋不符合“相互对立、排斥的两个概念或判断”,不符合定义,当选;

D项:选项这句话表达了不同类型的人在“这一天”的情况,死去和永生、活着和埋葬是一个人的两个相互对立的状态,符合“把通常相互对立、排斥的两个概念或判断巧妙地联系在一起”,符合定义,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37.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工作原则之一是,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分类施策。同区域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相匹配,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相适应,同当地文化和风土人情相协调,实事求是、自下而上、分类确定治理标准和目标任务。

上述工作原则的哲学根据是:

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统一的

②事物之间存在着因果必然联系

③任何事物的矛盾都具有特殊性

④解决矛盾的方式都具有特殊性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知识。

第二步,①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分类施策”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统一的。①符合题意。

②因果联系是指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原因与结果之间的联系。事物之间存在着因果必然联系,本身表述正确,但是题干没有体现。②不符合题意。

③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在,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同区域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相匹配”体现了任何事物的矛盾都具有特殊性。③符合题意。

④任何事物的矛盾都具有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另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④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D选项。38.我国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在境外的存款,应当依照国家规定申报,数额较大,隐瞒不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轻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酌情给予行政处分。”该条设计的罪名是:

A.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B.玩忽职守罪

C.窝藏罪

D.隐瞒境外存款罪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五条第二款,国家工作人员在境外的存款,应当依照国家规定申报。数额较大、隐瞒不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轻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酌情给予行政处分。这是隐瞒境外存款罪在刑法中的规定。D项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五条,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的,可以责令该国家工作人员说明来源,不能说明来源的,差额部分以非法所得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差额特别巨大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财产的差额部分予以追缴。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

B项: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不符合题意,B项错误。

C项: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条,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

39.当年韩愈被贬到潮州做刺史,虽然只有8个月的时间,却不怕费力,大力兴办州学,捐出所有的俸银,用作办学费用,并积极推广唐朝的普通话,“以正音为潮人诲”。8个月后,韩愈就调离了潮州,几乎没有什么“政绩”可言,然而他给潮州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到南宋时,潮州已是文化名城,有了“海滨邹鲁”的美誉。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语言规范化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B.潮州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原因

C.文化建设对城市有深刻的影响

D.评价官员不应只看短期的政绩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记述了一个事件的发展,事件的结果是文段论述的重点,考生需要从事件的结果中引申深一层的含义。文段主要讲述的是韩愈在潮州做官时,大力兴办州学、推广唐朝普通话,虽然只有八个月,且当时没有显示出什么明显的效果,但这些文化建设举措却对当地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此可知,文段意在说明的是文化建设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只有C项体现了“文化”的作用,当选。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讲述了潮州城市发展的故事。故事的结尾是“潮州成为文化名城,有了‘海滨邹鲁’的美誉”,原因是韩愈在潮州“大力兴办州学”“推广普通话”,也就是因为采取了这些文化建设的举措,潮州才能有如此的影响力,因此得出的结论是文化建设能够影响城市发展。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能够体现文化建设对城市的影响,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为中心理解题。材料讲述了韩愈通过兴办州学,推广唐朝的普通话给潮州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这使潮州在南宋时成了文化名城。通过这个历史故事,可以引申出这样一个道理:文化建设对于城市的发展有巨大的作用。结合选项可知,C项符合文意。

A项只是针对原文中“推广唐朝的普通话”所作的一个推断,表述片面,不是材料主要讲的道理;B、D两项都是材料表面表述的内容,并不是引申的含义。

故正确答案为C。40.有研究者发现,热天可能会使人烦躁不安,对他人采取负面反应,甚至进攻,世界上炎热的地方,也可能是攻击行为比较多的地方,而冷天则相反。

由此可推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

A.越是寒冷的地方,人们越不会进攻别人

B.自然物理环境可对特定行为作出一定的解释

C.自然环境决定人格特征

D.炎热的地方社会治安竟然不好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世界上炎热的地方,也可能是攻击行为比较多的地方,而冷天则相反”,并未体现“越冷”人们的行为“越”会怎样,无法推出,排除;

B项:题干提到温度对人行为的影响,温度属于“自然物理环境”中的内容,可以推出;

C项:题干提到温度对人行为的影响,但并未涉及“人格特征”,无法推出,排除;

D项:“世界上炎热的地方,也可能是攻击行为比较多的地方”但“攻击行为多”与“社会治安”好坏之间有没有联系未知,无法推出,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41.下列选项中,属于法的基本特征的是:

A.社会公益性

B.人民民主性

C.群众参与性

D.国家强制性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法理学知识。

第二步,法的基本特征,是指法和上层建筑的其它现象相比较而言所具有的主要特点。包括: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性。国家制定指由有权制定法律的国家机关按照一定的程序创制法律。国家认可指国家承认和赋予某种习惯、判例、法理具有法律效力。②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它是统治阶级从自己的利益出发,通过国家调整人们的社会关系和比较定型的、基本的行为规则。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国家强制力以国家的强制机构为后盾。国家强制性是法的基本特征。D项正确,ABC项为干扰项,不是法的基本特征,排除。

因此,选择D选项。

42.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这就告诉我们(

)。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客观、无条件的

B.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C.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时,必须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D.必须重视各个局部的作用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政治常识,主要涉及辩证法中有关联系的观点。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出自《寤言二·迁都建藩议》,意思是:不从全局的角度考虑问题,即使治理好一方地区,也是微不足道的;不能制定长久的国家政策,一时的聪明也是微不足道的。想做好一件事情,就得方方面面都考虑到;想做好具体一个方面,就得从全局出发。

A项错误。此名句强调的是整体的作用,而非联系的观点,且“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无条件的”表述错误,事物之间的联系应该是普遍的、客观的和有条件的。

B项错误。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选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C项正确。此名句告诉我们要有整体的观念。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对部分起支配、统率、决定的作用,而部分处于被支配、被决定的地位,人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着眼于有机整体,整体的功能和效益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

D项错误。“必须重视各个局部的作用”强调的是局部,与题意无关。

故正确答案为C。43.大千世界,各有各的活法,有的________灯红酒绿,有的追求权势金钱,有的喜欢轰轰烈烈,有的乐于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沉溺

宁静致远

B.沉湎

淡泊宁静

C.沉迷

清贫乐道

D.沉醉

安安静静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搭配对象为“灯红酒绿”应该填入一个贬义词。D项“沉醉”指沉浸在某种氛围、环境中,表达积极的感情色彩,排除D项。A项、B项和C项均符合文段感情倾向。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第二空之前出现“有的”与前面“有的喜欢轰轰烈烈”形成反向并列。A项“宁静致远”指只有心境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能厚积薄发、有所作为,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B项“淡泊宁静”指轻淡泊欲,不追求名利,不装腔作势,正好与前文“轰轰烈烈”形成对应关系,符合语境。C项“清贫乐道”指即便生活贫困,不富裕,内心也会因为坚守志向,而不会感到害怕,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

因此,选择B选项。

沉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沉湎:深深地迷恋着,不能自拔,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沉迷:深深地沉溺某事物。安安静静: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十分寂静。

44.每一项工业遗产都

着城市社会发展的演变规律。实施对工业遗产的发掘保护、开发利用,对维护城市风貌,

生机特色,克服千城一面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凝结保持

B.凝集保留

C.凝聚突出

D.凝滞凸显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空,横线处所填词语与“规律”搭配,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