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1(优选)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优选)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2
(2)辐射防护的三原则实践正当性原则放射防护最优化原则个人剂量限值(3)辐射防护的基本实施方法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2)辐射防护的三原则3(4)辐射防护纲要为了实现可合理达到的尽可能底的原则,必须制定和建立一个最优化的辐射防护纲要,一般包括:健全的辐射防护安全组织,严格的安全教育和训练,合理的设施设计,可靠的个人安全保障,合适的个人防护设备,有效的监测计划和周密的应急计划。(a)辐射安全组织辐射安全组织应建立完整的档案,以说明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的状况,其中可包括:
---个人剂量档案(包括外照射和内照射)
---工作场所监测记录
---流出物监测资料
---训练计划和情况
---建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台帐,记载放射性同位素的核素名称、出厂时间和活度、标号、编码、来源和去向,及射线装置的名称、型号、射线种类、类别、用途、来源和去向等事项。说明放射性物质的贮存、消耗和处理情况(4)辐射防护纲要4---设施设计和运行的安全评价---运行故障和事故---质量保证记录(b)辐射安全教育培训辐射安全教育的内容,与教育对象和培训的目的有关,对职业性工作人员通常的要求如下:
--放射性和放射性衰变
--电离辐射
--照射的急性效应
--与职业有关的危险
--当量剂量限值,当量剂量的确定
--照射方式:内照射与外照射
---设施设计和运行的安全评价5
--基本防护措施(时间、距离、屏蔽)
--基本防护监测仪表
--辐射监测纲要和方法
--污染控制,防护衣具和设备,工作场所的设计
--人身去污
--应急措施
--警告信号、报警
--工作人员和组织的责任
--与辐射安全管理和组织的责任
--使照射达到可合理做到的尽可能低的特殊方法--基本防护措施(时间、距离、屏蔽)6(5)实例分析(a)放射性同位素生产单位的防护与安全要求
---密封放射源生产场所基本信息包括:工作场所名称、工作场所级别、地址、主要操作核素、放射源生产类别、年产量以及负责人。
---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生产场所基本信息包括:工作场所名称、工作场所级别、地址、主要操作核素、放射源生产类别、年产量以及负责人。
---管理制度与台帐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安全管理制度、废旧放射源安全管理制度、放射性同位素生产台帐、放射性同位素销售台帐、进出口台帐、回收台帐、处理台帐等等
---辐射安全防护设施与运行包括:编码设备,生产、贮存与包装场所及设施,监测设备,包装容器、运输工具、防护器材,应急物资等等。(5)实例分析7(b)使用探伤装置的单位的防护与安全要求---至少有1名以上专职人员负责辐射安全管理工作---每台探伤装置应配备专职的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应参加辐射防护与安全培训并考核合格。---必须取得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颁发的辐射安全许可证---明确2名以上工作人员专职负责放射源库的保管工作,放射源库应有报警装置和监视器,源库门应双人双锁。探伤装置用毕不能及时返回本单位放射源库保管的,应保护现场,要求专人进行保安措施。---制定探伤装置的领取、归还和登记制度,放射源台帐和定期清点检查制度。---每个月对探伤装置的配件进行检查、维修,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并做好记录。---工作人员现场操作要使用个人剂量计,并定期送交有资质的监测部门进行检测,并建立个人档案。(b)使用探伤装置的单位的防护与安全要求8---每次探伤工作前,操作人员应检查探伤装置的安全连锁装置,位置指示灯、驱动装置等性能。---探伤装置必须专车运输、专人押运。押运人员须全程监护探伤装置。---室外作业时,应设定控制区,并设置明显的警戒线和辐射警示标识,专人看守,监测控制区的剂量水平。---涉及放射源转让,转移活动,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审批和备案手续。---发生或者发现辐射事故后,当事人应立即向单位的辐射安全负责人报告。事故单位应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配合管理部门对事故进行妥善处理。---探伤装置的安全使用期限为10年,禁止使用超过10年的探伤装置。---每次探伤工作前,操作人员应检查探伤装置的安全连锁装置,9(c)放射治疗装置的防护与安全要求----操纵台控制
1、操作室控制台上是否使用钥匙开关,钥匙有专人控制
2、操作室内是否配备观察窗或监视器,且监视器影像清晰
3、操作室内是否设对讲设备并经测试有效----辐射剂量监测设备工作人员是否佩戴个人剂量计和个人剂量报警仪,报警仪是否有效。----安全连锁是否设置门机联锁并是否有效----辐射工作场所入口处是否设置规范的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是否设有防盗功能的放射源专用贮存室,并实行双人双锁。----治疗室内是否有良好的通风和照明灯其他要求。(c)放射治疗装置的防护与安全要求10(d)医用直线加速器的防护和安全要求----操作室
1、操作室控制台上是否是否使用总开机钥匙,钥匙有专人控制。
2、操作室内是否有紧急停机按钮。
3、操作室内是否配备观察窗或者监视器,且监视器影像清晰。
4、操作室内是否设对讲设备并经测试有效。----辐射剂量监测设备工作人员是否佩戴个人剂量计和个人剂量报警仪,报警仪是否有效----治疗室
1、治疗室内是否设置紧急停机按钮。
2、治疗室内人员出口处是否有应急出门按钮。
3、治疗室内是否安装固定式辐射剂量监测报警仪器。
4、治疗室内是否设置入室迷路。(d)医用直线加速器的防护和安全要求11----安全联锁是否设置门与加速器的连锁并有效。----辐射工作场所入口处是否设置规范的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治疗室内是否有良好的通风和照明等其他要求。----安全联锁12第二部分:辐射安全与防护监督检查
随着核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为保护环境、保障公众安全,应加强对核技术应用项目的环境保护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现场监督检查是重要的环节。
(1)监督检查的目的
通过监督检查活动,确认辐射设施的质量和安全状态,并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监督检查要求,促使辐射设施营运单位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保证辐射设施的建造质量和运行安全。以确认:
(1)保证辐射源的安全(2)防止辐射事故和事件的发生(3)保证辐射防护最优化,使接受的职业照射和公众照射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
第二部分:辐射安全与防护监督检查13(2)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
----营运单位是否按照法规和质保大纲对辐射设施的有关活动进行了有效的管理;----设施、设备和工作业绩是否满足要求;----对出现的安全相关问题或事件是否及时采取纠正或响应行动,并严格遵守报告制度;----相关人员是否按计划进行培训和再培训。(3)监督检查的形式
对核技术应用项目的环境保护监督检查按实施检查的主体不同可分为监督检查和自行检查。
3.1、监督检查(2)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14
(1)核技术应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前及其安全和防护设施的“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竣工验收审批前的监督检查。(2)辐射安全许可证申请前的现场监督检查。(3)对辐射工作单位的日常监督检查。(4)事故情况下的现场监督检查。(5)不定期的抽查或任务相关检查。3.2自行检查:
自行检查是业主根据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要求和内部管理制度对本单位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内部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和项目的运行情况进行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同时自行检查辐射工作单位为了确保本单位所从事的辐射工作正常运行应做的常规工作。其频度和参与人员的组成应与本辐射工作的规模和辐射安全风险程度相适应。单位负责人应对上交的检查报告的正确性、真实性和及时性负责任,上报的检查报告必须由单位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该报告是辐射工作单位得到每次许可证审核通过取得下阶段有效许可证的重要依据。(1)核技术应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前及其安全15(3)对辐射工作单位的日常监督检查。(4)动物尸体应固化与水泥中,或防腐、干花、灰化。禁止利用渗井、渗坑、天然裂隙、溶洞或者国家禁止的其他方式排放放射性废液。4、放射性废物的管理原则对核技术应用项目的环境保护监督检查按实施检查的主体不同可分为监督检查和自行检查。每份检查结果都应有参检人员签字才有效。”废源产生单位应到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部门或者授权单位办理登记手续。(c)放射治疗装置的防护与安全要求(5)监督检查管理部门职责分工第二部分:辐射安全与防护监督检查(7-6)血液辐照装置放射性废物按要求分类收集后,须装入带有分类标志的专用包装容器内。城市放射性废物的基本形式:包括安全控制系统是否通过专家安全评估、电子或者机械联锁的配备、特殊情况下源自动安全复位装置的配置情况及有效性、紧急制动控制配备情况及有效性、辐射监测设备的配备情况及有效性、控制台操作人员对工作室等重点场所观察设施的配备情况及有效性、紧急出口和通信设备是否符合要求、以及安全控制系统的检查维修指定的制定与实施情况等。城市放射性废物,可提供或者委托给有许可证专门从事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处置的单位贮存和处置。包括单位的详细名称、单位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法人代表、核技术应用起始年份、放射性工作场所级别、放射性工作场所的类型、放射性工作场所总数、核技术应用项目装置总数、固定资产原值、核技术应用项目环保投资原值、职工总数、其中安防环保工作人数、是否定期接受辐射防护和环境培训、放射性工作持证上岗人数。---负责丢失和被盗放射源的立案、侦察和追缴;(b)业主提交的申请报告、《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以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批复、意见。(尤其是对出现过事件、事故的单位或常见、易出现差错的环节)(2)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
自我检查的检查程序分为准备、检查和报告三个阶段。整个检查工作由业主负责组织实施,并对检查内容的全面性和真实性负全责。------准备准备阶段的工作主要是根据监管部门和本单位辐射安全防护管理的规定确定检查组织与检查对象,将检查时的人力与时间安排列入本单位辐射工作的总体安排之中。-----检查自我检查应按检查报告格式与内容要求即档案检查与现场检查的内容逐项进行。档案检查的各部分要具体查阅并核对。现场检查时应由业主组织检查小组,参检人员按本导则中的检查表逐项(或抽选相关项目)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每个项目的检查应至少有二人同时参与并判断确定结果,其中一人必须是该项目的经监管部门备案的安全负责人。每份检查结果都应有参检人员签字才有效。-----报告全部检查基本结束后,由检查组组长负责编制完成检查报告,经单位负责人审定签字并盖公章后按规定时间送达有关监管部门。(3)对辐射工作单位的日常监督检查。自我检查的检查16(4)监督检查的程序:
4.1----监督检查前的准备(1)查阅档案记录需要查阅的档案记录主要包括与项目有关的申请、报告、审批、验收文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批复文件、事件、事故报告、历次检查记录等。为明确检查的重点,增强检查的针对性,应做到熟悉以下内容:
(a)业主的基本情况,如单位名称、法人代表、联系方式、所有制性质、上级主管部门、安防环保负责人、项目或装置概况等情况。
(b)业主提交的申请报告、《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以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批复、意见。(c)业主历史上出现的事件、事故报告及调查处理情况。(d)历次检查记录,了解历次检查特别是上次检查中曾出现的问题及冶理情况。
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17
(2)制定检查计划
----确定待查单位。
----确定检查人员。检查组由二人以上组成,指定负责人,持证上岗。
----确定检查重点。(尤其是对出现过事件、事故的单位或常见、易出现差错的环节)
----明确检查人员的分工,做到责任明确。
----确定检查时间。(3)准备监测仪器根据不同的检查对象,准备监测仪器和取证设备,并保持良好状态。(4)学习环保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检查人员要有针对性地重温对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和待查装置的专业知识,努力提高检查水平,确保做到依法行政。(2)制定检查计划18(5)书面通知将有关检查事宜书面通知业主,告之检查时间、内容、程序及涉及人员等。(通知的内容应包括:检查的依据(和背景)、时间、程序、重点和业主所要做的准备和报告的主要内容4.2----检查的实施
a、检查前会议
b、表明身份说明来意。首先由检查组负责人向业主应表明检查人员身份并出示监察证,说明检查目的、检查程序和内容。
c、业主报告。由业主报告项目运行、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特别是书面通知中所要求的内容。
d、检查
e、档案检查。按本手册档案检查部分的要求逐项进行。
f、现场检查。根据分工,参检人员按照检查表的内容逐项(或抽样)进行检查,做好记录。
g、制作笔录
h、检查后会议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194.3总结处理制作笔录现场检查结束后,检查组进行讨论,交换意见,并制作检查笔录。检查后会议检查结束后,双方可在会议中充分交换意见,检查组将检查笔录交被查单位代表人阅读后当场签字,检查组长宣布检查情况并尽可能当场宣布检查结果,对情况复杂的重大疑难问题可由环保主管部门研究决定后再形成处理意见(如:限期整改、通报批评、行政处罚直至追究刑事责任),对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可予以表彰或奖励。检查报告环保主管部门在检查结束后一个月之内将检查报告送达被检查单位。后续处理
对存在问题的单位应随时跟踪其整改情况,并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复查。
(监督检查的流程图详见下图)4.3总结处理20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21(5)监督检查管理部门职责分工5.1环保部门(核安全主管部门)
---负责放射源的生产、进出口、销售、使用、运输、贮存和废弃处置安全的统一监管;
---制定和组织实施放射源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建立并实施放射源登记管理制度;
---根据涉源单位提供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辐射安全评价报告书和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书等核发放射源安全许可证,并通报同级公安部门;
---负责放射源的生产、进出口、销售、使用、运输、贮存和废弃处置领域从事辐射安全关键岗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管理;
---负责放射源的放射性污染事故的应急、调查处理和定级定性工作,并将有关情况通报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
---协助公安部门监控追缴丢失、被盗的放射源;组织开展放射源安全技术研究。(5)监督检查管理部门职责分工5.1环保部门(核安全225.2卫生部门
----负责放射源的职业病危害评价管理工作;
----负责放射源诊疗技术和医用辐射机构的准入管理;
----负责放射源的放射性污染事故的医疗应急;
----参与放射源的放射性污染事故应急工作。5.3公安部门
---负责对放射源的安全保卫和道路运输安全的监管;
---负责丢失和被盗放射源的立案、侦察和追缴;
---参与放射源的放射性污染事故应急工作。5.4其他部门
---商务部门会同环保部门(核安全主管部门)公布放射源进出口管理目录。
---海关根据放射源进出口管理目录,验凭环保部门(核安全主管部门)核发的放射源安全许可文件办理海关进出口手续。
---铁路、交通、民航部门分别负责放射源铁路、水运、航空运输和放射源铁路、公路、水运、民航运输单位及运输工具、人员的监管。
---邮政部门负责邮寄放射源的安全监督检查5.2卫生部门23(6)监督管理的依据6.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4《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监督管理》(征求意见稿)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年6《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13号令,2001年7《放射性环境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局,第3号令,1990年8《城市放射性废物管理办法》(87)环放字第239号,1987年(6)监督管理的依据6.1法律、法规246.2放射源管理与辐射防护标准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2《密封放射源一般要求和分级》(GB4075-2003)3《使用密封放射源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16354-1996)4《含密封源仪表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16368-1996)5《油(气)田测井用密封型放射源卫生防护标准》(GBZ142-2002)6《油(气)田测井用非密封型放射源卫生防护标准》(GBZ118-2002)
7《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定》(GB11806-89)8《放射性废物管理规定》(GB14500-93)9《放射性废物的分类》(GB9133-1995)10《辐射源和实践的豁免管理原则》(GB13367-92)11《核技术利用放射性废物库选址、设计与建造技术规范》
6.2放射源管理与辐射防护标准25(7)监督检查的内容7.1基本情况调查包括单位的详细名称、单位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法人代表、核技术应用起始年份、放射性工作场所级别、放射性工作场所的类型、放射性工作场所总数、核技术应用项目装置总数、固定资产原值、核技术应用项目环保投资原值、职工总数、其中安防环保工作人数、是否定期接受辐射防护和环境培训、放射性工作持证上岗人数。7.2环境管理基本情况检查包括项目的环评报告表书批复文件号、环保措施“三同时”制度验收批复文件号、排污申报登记号码、装置和放射源设计情况、射线类生产厂家与型号等、环保设施运行情况是否正常、设施设计是否变更、变更是否经环保部门批准、装置或者放射源的更换之前是否向环保部门申报及批准或者登记情况、是否定期自行或者委托对公众有影响的区域进行辐射环境监测、上次检查以后是否发生过环境污染事故或者事件、如发生过事故或者事件是否及时上报环保部门、制定的有关规章制度明细。(7)监督检查的内容7.1基本情况调查267.3放射源检查包括放射源的保管专人是否落实、是否建立放射源台帐、放射源的使用与交换登记手续办理情况、不再用的放射源是否又安全暂存设施、放射源的包装是否符合规定、暂存设施周围辐射环境是否符合标准、是否将废旧放射源及时送贮城市放射性废物库、现有放射源总个数和总活度、现有废源总个数或总活度、废源暂存地点和去向及所有源的核素名称、编码编号、初始活度、物理状态、使用日期、废源送贮及处理经费预留等。7.4放射源固体废物检查包括暂存设施及周围辐射环境与有关法规标准符合等情况检查、废物分类暂存情况、暂存废物是否可以安全回取、有无自行处置现象、废物的产生减量化措施采取情况、废物及时送贮城市放射性废物库、有废物送贮及处置经费预留、废物年产生量、现存废物总量与形态及所含核素等。7.5放射性液体废物检查包括液态废物的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废物减量化措施采取情况、废物处理方式、排放达标情况、年产生量、年排放总量与排放浓度、排放途径及受体、排放时间、暂存方式、现存量与放射性浓度、主要核素等。7.3放射源检查277.6放射性气载废物检查包括气体处理设施运行情况、是否有组织排放、排放口高度是否超过周边的50m范围内最高建筑高度、排放达标情况、年均排放浓度、年排放总量、通风系统是否经过有效过滤等。7.7使用条件检查包括环境条件是否满足源的使用要求、对不利环境条件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必要的探测设备和消防设施配备、对于可能发生源泄露或扩散的源工作场所通风及工作台面和墙表面是否便于去污等。7.8安全控制系统检查包括安全控制系统是否通过专家安全评估、电子或者机械联锁的配备、特殊情况下源自动安全复位装置的配置情况及有效性、紧急制动控制配备情况及有效性、辐射监测设备的配备情况及有效性、控制台操作人员对工作室等重点场所观察设施的配备情况及有效性、紧急出口和通信设备是否符合要求、以及安全控制系统的检查维修指定的制定与实施情况等。7.9警告警示设置检查包括警告警示标志设置、源在工作状态警告装置及有效性以及其他需要警告警示的事项是否完备。7.6放射性气载废物检查28”“生产、进口放射源的单位销售1类、2类、3类放射源给其他单位使用的,应当与使用放射源的单位签订废旧放射源返回协议;禁止利用渗井、渗坑、天然裂隙、溶洞或者国家禁止的其他方式排放放射性废液。包括液态废物的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废物减量化措施采取情况、废物处理方式、排放达标情况、年产生量、年排放总量与排放浓度、排放途径及受体、排放时间、暂存方式、现存量与放射性浓度、主要核素等。(d)医用直线加速器的防护和安全要求合格后方能接受,对不合格的有权决绝接收。包括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文件、档案管理系统、环境辐射水平测量记录与报告、仪器测试与刻度、放射源的泄漏测试、放射源和管理人员清单、辐射防护安全审核与复查、时间与事故调查报告、维护与维修工作、装置的改进与放射源更换、培训情况、废物暂存送贮情况、辐射安全许可证及有关制度文件等档案管理情况。1、治疗室内是否设置紧急停机按钮。3、操作室内是否设对讲设备并经测试有效采取一切合理可行的措施,是人类和环境质量在现在或者将来都能够得到足够的保护,不会受到任何不可接受的辐射危害,不会给后代增加不适应的负担。----治疗室内是否有良好的通风和照明灯其他要求。--辐射监测纲要和方法---建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台帐,记载放射性同位素的核素名称、出厂时间和活度、标号、编码、来源和去向,及射线装置的名称、型号、射线种类、类别、用途、来源和去向等事项。使用放射源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将4类、5类废旧放射源进行包装后送交有相应资质的放射性废物集中贮存单位贮存。--使照射达到可合理做到的尽可能低的特殊方法b、核技术利用探伤装置用毕不能及时返回本单位放射源库保管的,应保护现场,要求专人进行保安措施。放射防护最优化原则放射性废物具有放射性,不能擅自丢弃和处置,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保证放射性废物的安全。说明放射性物质的贮存、消耗和处理情况(优选)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辐射安全防护设施与运行7.10运行于操作管理人员素质辐射防护负责人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操作过程熟悉程度、培训与考核情况、工作人员上岗培训和岗位培训情况及操作程序熟练情况、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等。7.11事故预防与应急安全评估程序制定与实施、维修与维护规程和计划制定与实施、书面应急方案的制定以及应急演习等等。7.12防护措施检查工作场所布局和楼层合理性、屏蔽与防护措施有效性、污染控制计划制定与实施情况。7.13监测情况包括控制区、监督区相邻公众区域的放射性水平定期监测计划与监测结果、监测结果评价以及使用的监测仪器型号、校准情况等等。”“生产、进口放射源的单位销售1类、2类、3类放射源给其他单297.14档案检查包括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文件、档案管理系统、环境辐射水平测量记录与报告、仪器测试与刻度、放射源的泄漏测试、放射源和管理人员清单、辐射防护安全审核与复查、时间与事故调查报告、维护与维修工作、装置的改进与放射源更换、培训情况、废物暂存送贮情况、辐射安全许可证及有关制度文件等档案管理情况。不同的项目具体详见下表: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30
(7-1)含放射源仪器生产单位(7-1)含放射源仪器生产单位31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32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33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34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35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36(7-2)辐照装置监督检查内容(7-2)辐照装置监督检查内容37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38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39包括单位的详细名称、单位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法人代表、核技术应用起始年份、放射性工作场所级别、放射性工作场所的类型、放射性工作场所总数、核技术应用项目装置总数、固定资产原值、核技术应用项目环保投资原值、职工总数、其中安防环保工作人数、是否定期接受辐射防护和环境培训、放射性工作持证上岗人数。----确定检查人员。探伤装置用毕不能及时返回本单位放射源库保管的,应保护现场,要求专人进行保安措施。禁止利用渗井、渗坑、天然裂隙、溶洞或者国家禁止的其他方式排放放射性废液。(3)准备监测仪器4《含密封源仪表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16368-1996)---海关根据放射源进出口管理目录,验凭环保部门(核安全主管部门)核发的放射源安全许可文件办理海关进出口手续。(7-15)Ⅱ、Ⅲ类非医用射线装置中的非医用X射线机----辐射剂量监测设备按废物的物理性状可分为:气载废物、液态废物和固态废物;由业主报告项目运行、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特别是书面通知中所要求的内容。”“生产、进口放射源的单位销售1类、2类、3类放射源给其他单位使用的,应当与使用放射源的单位签订废旧放射源返回协议;另外,一般各废物库的设施、设备先进程度可能有所差别,而根据各自的情况对所收贮的废物有各自的要求,如一般要求将可燃物和不可燃物分开收集,而对可燃物的划分有可能根据其焚烧炉的设计运行参数等特点另有规定,故建议放射性废物产生单位对所产生的废物在分类前应征求拟送贮城市废物管理部门的意见,必要时,应请城市废物管理部门协助进行。废物包装时应注意下述几个方面:b、表明身份说明来意。按废物的物理性状可分为:气载废物、液态废物和固态废物;环保主管部门在检查结束后一个月之内将检查报告送达被检查单位。按放射性水平可分为:豁免废物、极低放废物、中放废物、高放废物。包括单位的详细名称、单位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法人代表、40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41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42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43(7-3)销售单位(7-3)销售单位44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45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46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47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48(7-4)远距γ治疗装置
(7-4)远距γ治疗装置49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50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51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52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53(7-5)近距离γ治疗装置
(7-5)近距离γ治疗装置54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55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56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57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58(7-6)血液辐照装置
(7-6)血液辐照装置59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60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61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62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63(7-7)集装箱检查系统
(7-7)集装箱检查系统64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65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66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67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68(7-8)工业探伤
(7-8)工业探伤69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70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71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72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73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74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75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76(7-9)测井(7-9)测井77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78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79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80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81(7-10)固定式Ⅲ、Ⅳ和Ⅴ类源使用单位(7-10)固定式Ⅲ、Ⅳ和Ⅴ类源使用单位82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83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84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85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86(7-11)移动式Ⅲ、Ⅳ和Ⅴ类源使用单位
(7-11)移动式Ⅲ、Ⅳ和Ⅴ类源使用单位87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88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89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90(7-12)非密封源使用单位
(7-12)非密封源使用单位91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92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93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94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95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96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97(7-13)Ⅱ类非医用射线装置中的非医用加速器
(7-13)Ⅱ类非医用射线装置中的非医用加速器98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99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100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101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102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103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104(7-14)Ⅰ、Ⅱ类医用射线装置中的医用加速器(7-14)Ⅰ、Ⅱ类医用射线装置中的医用加速器105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106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107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108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109(7-15)Ⅱ、Ⅲ类非医用射线装置中的非医用X射线机
(7-15)Ⅱ、Ⅲ类非医用射线装置中的非医用X射线机110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111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112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113(7-16)Ⅱ、Ⅲ类医用射线装置中的医用X射线机
(7-16)Ⅱ、Ⅲ类医用射线装置中的医用X射线机114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115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116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117第三部分:放射性废物的管理1、放射性废物的定义含有放射性物质或被放射性物质污染的、其活度或活度浓度大于审管部门规定的清洁解控水平的、预期不会再利用的任何物理形态的废弃物,被称为放射性废物。2、放射性废物的分类按废物的物理性状可分为:气载废物、液态废物和固态废物;按放射性水平可分为:豁免废物、极低放废物、中放废物、高放废物。同时还可以按废物的来源、半衰期的长短、核辐射类型、毒性的高低、处置方式等等进行分类。3、放射性废物的来源及危害
a、核能开发利用
b、核技术利用
c、半生放射性矿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三部分:放射性废物的管理1、放射性废物的定义118城市放射性废物的基本形式:
---各种污染材料和劳保用品
---各种污染的工具设备
---零星低放废液的固化体
---试验的动物尸体或者植株
---废放射源
---含放射性核素的有机闪烁液(浓度大于37Bq/l)
放射性废物的危害,包括物理毒性、化学毒性和生物毒性。通常主要是物理毒性。物理毒性指的是辐射作用,辐射作用人类已研究了100年,效应已经清楚:大剂量照射可出现确定性效应,小剂量照射会出现随机性效应。4、放射性废物的管理原则
----保护人类健康
----保护环境
----保护后代
----不给后代增加不适应的负担
----考虑境外影响
----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
城市放射性废物的基本形式:119----放射性废物产生最小化
----废物管理各步骤间的相互依赖
----废物管理设施的安全5、放射性废物管理的总目标采取一切合理可行的措施,是人类和环境质量在现在或者将来都能够得到足够的保护,不会受到任何不可接受的辐射危害,不会给后代增加不适应的负担。6、放射性废物的管理要求放射性废物具有放射性,不能擅自丢弃和处置,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保证放射性废物的安全。(1)放射性废物的产生单位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辐射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制定各项放射性废物的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2)要坚持“废物最小化”的原则,放射性废物的量应保持在实际可行的最低限度,并分类收集。(3)放射性废物暂存间要单独设置,不得存放其他杂物,要在放射性废物暂存间入口处的明显位置设置放射性标志。----放射性废物产生最小化120
(4)放射性废物暂存间要有一定的屏蔽措施,门要安装防盗门,窗要设置防盗窗。要安装声、光电的防盗报警设备,总之要满足归家规定的防火、防盗技术防范措施。(5)要签订放射性安全管理责任书,发生放射源丢失、被盗事故或者其他污染事故要承担全部责任。(6)放射性废物管理人员必须有必要专业知识,经培训后要进行适当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放射性废物的管理工作。(7)放射性废物的管理活动中,存在着可能发生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潜在的危害的事故,因此需要制定应急计划和做好对付事故的必要准备。要建立事故的报告制度,在规定时间内向环保、公安部门报告。(8)放射性废物的产生单位要配备必要的放射性监测仪器,对放射性废物和其暂存场所的周围环境进行监测。(4)放射性废物暂存间要有一定的屏蔽措施,门要安装防盗门1217、放射性废物产生单位的责任和必须采取的措施
7.1放射性废物产生单位的责任明确放射性废物产生单位的责任,对于搞好放射性废物的管理、,减免事故的发生,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非常重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产生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对其产生的放射性固体废物进行处理后,送交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单位处置,并承担处置费用。按照”谁污染、谁负责“的原则,放射性废物产生单位对其产生的放射性废物负有最终责任,必须按国家规定进行处理与处置。7.2放射性废物产生单位必须采取的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城市放射性废物管理办法》等法规、放射性废物产生单位必须采取如下措施:(1)“核设施营运单位、核技术应用单位、铀(钍)矿和半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单位,应当合理选择和利用原材料。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尽量减少废物的生产量并尽量减少体积。”对已经产生的放射性废物按照规定进行处理是必须的,从源头抓起,消减废物产生量是最为有效地方法。7、放射性废物产生单位的责任和必须采取的措施122“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需要终止的,应当事先对本单位的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废物进行清理登记,作出妥善处理,不得留有安全隐患。”“生产、进口放射源的单位销售1类、2类、3类放射源给其他单位使用的,应当与使用放射源的单位签订废旧放射源返回协议;使用放射源的单位应当按照废旧放射源返回协议的规定将废旧放射源返回生产单位或者返回原出口方。确实无法交回原生产单位或者返回原出口方的,送交有相应资质的放射性废物集中贮存单位贮存。”使用放射源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将4类、5类废旧放射源进行包装后送交有相应资质的放射性废物集中贮存单位贮存。(2)“放射源废物和废放射源在本单位暂存期间,应严格管理,有效控制,保证人员和环境不受污染。放射性废物产生后,在生产单位将有一个暂存过程。根据这一规定,各单位可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设置暂存场所,并设置电离辐射标志,指定专人管理,制定管理制度,将放射性废物置于安全可靠的场所临时存放,并及时报告城市放射性废物管理单位,等待收贮,尊村期间不能丢失或失控。“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123(3)《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32条规定:“生产放射源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回收和利用废旧放射源,使用放射源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将废旧放射源交回生产放射源的单位或者送交专门从事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处理的单位。””设立专门从事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处理的单位,必须经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取的许可证。“产生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对其产生的放射性固体废物进行处理后,送交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单位处置,并承担处置费用。”“禁止未经许可或者不按照许可的有关规定从事贮存放射性固体废物的活动。禁止将放射性固体废物提供或者委托给无许可证的单位贮存或处理。”“不得自行在环境中处置放射性废物和废放射源。放射性废物产生单位无权在环境中对所产生的废物采取自行掩埋、焚烧等方式进行处理,《城市放射性废物管理办法》规定放射性废物”必须由城市放射性废物管理单位集中收贮,”只有城市放射性废物管理单位才依法收贮和把放射源废物集中送放射性处置场处置。根据现行法规规定,生产放射源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回收和利用废旧放射源,废放射源可有生产单位回收;放射性固体废物也不限于(3)《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32条规定:“生产124
城市放射性废物,可提供或者委托给有许可证专门从事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处置的单位贮存和处置。
(4)放射性废物的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32条规定:“生产、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对其产生的放射性废物进行收集、包装、贮存。”废源产生单位应到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部门或者授权单位办理登记手续。按照《城市放射性废物管理办法》多本单位的废物进行收集、包装和送贮前的存放。(5)放射性废物的分类及分类工作的进行根据《放射性废物分类标准》中队放射性废物主要分类原则如下:按废物的物理性状可分为:气载废物、液态废物和固态废物;按放射性水平可分为:豁免废物、极低放废物、中放废物、高放废物。
城市放射性废物,可提供或者委托给有许可证专门从事放射性固125
放射性废物的分类是一项专门技术很强的工作,放射性废物产生部门如没有废物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应的监测仪器设备,不得擅自将所产生的废物分类或者合并,必须提醒的是:将放射性废物混装到一般的垃圾或者将一般的垃圾混入放射性垃圾中均是违反国家规定的。另外,一般各废物库的设施、设备先进程度可能有所差别,而根据各自的情况对所收贮的废物有各自的要求,如一般要求将可燃物和不可燃物分开收集,而对可燃物的划分有可能根据其焚烧炉的设计运行参数等特点另有规定,故建议放射性废物产生单位对所产生的废物在分类前应征求拟送贮城市废物管理部门的意见,必要时,应请城市废物管理部门协助进行。(6)放射性废物处理原则和要求向环境排放放射性废气、废液,必须符合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产生放射性废气、非也的单位向环境排放符合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的放射性废气、废液,应当向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放射性核素排放量,并定期报告排放计量结果。弱放液体和气体可有控制的向环境排放,但是前必须经过环保部门批准方可进行。产生放射性废液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的要求,对不得向环境排放的放射性废液进行处理或者贮存;放射性废物的分类是一项专门技术很强的工作,放射性废物126
向环境排放符合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的放射性废液,必须采用符合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排放方式,底放废液应尽量采用槽式排放,牌坊前必须进行监测,超过排放限制是不的排放,一般不得采用稀释方法将超过排放标准的废液排入环境。禁止利用渗井、渗坑、天然裂隙、溶洞或者国家禁止的其他方式排放放射性废液。(7)城市放射性废物的收集和包装放射性废物按要求分类收集后,须装入带有分类标志的专用包装容器内。其中废放射源应单独收集存放,不得混在一般的放射性废物中,而液体放射性废物应使用不锈钢或玻璃钢罐贮存。固体废物在达到下述要求后,可装入专用塑料袋中。(1)废物应干燥。游离液体不大于百分之一。(2)废物性能应稳定,无挥发性、易燃易爆等不稳定性物质,无强氧化剂、腐蚀剂等物质。(3)试验植株应脱水、干灰或灰化。(4)动物尸体应固化与水泥中,或防腐、干花、灰化。(5)废放射源放在包装容器中,损坏的密封源应重新包装,并附上源技术参数数据的卡片。向环境排放符合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的放射127
废物包装时应注意下述几个方面:(1)装有放射性废物的专用塑料袋应密封,不破漏。(2)含有尖刺及棱角的放射性废物,应先装于硬纸盒或者其他包装材料内,然后再放到塑料袋中。(3)每袋废物的表面剂量率应不超过0.1mSv/h,体积不超过30L,重量不超过20Kg。(4)放射性固体废物包装表面污染限值要达到:天然铀、贫化铀、天然钍小于4Bq/cm2;r发射体,低毒性a发射体小于4Bq/cm2;其他发射体小于0.4Bq/cm2。(8)放射性废物的送贮(1)对于准备送贮的放射性废物,应事前做好登记卡片,交城市放射性废物管理部门收运人员,收运人员根据卡片及对放射性废物的技术要求进行验收。合格后方能接受,对不合格的有权决绝接收。(2)收贮的放射性废物,一律装入收贮单位规定的标准容积的标准容器内,废放射源应装入标准容器中,放射性废物产生单位应协助收运人员妥善装好,标准桶装满废物后,其表面剂量率应不超过0.2mSv/h.废物包装时应注意下述几个方面:128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129(优选)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优选)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130
(2)辐射防护的三原则实践正当性原则放射防护最优化原则个人剂量限值(3)辐射防护的基本实施方法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2)辐射防护的三原则131(4)辐射防护纲要为了实现可合理达到的尽可能底的原则,必须制定和建立一个最优化的辐射防护纲要,一般包括:健全的辐射防护安全组织,严格的安全教育和训练,合理的设施设计,可靠的个人安全保障,合适的个人防护设备,有效的监测计划和周密的应急计划。(a)辐射安全组织辐射安全组织应建立完整的档案,以说明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的状况,其中可包括:
---个人剂量档案(包括外照射和内照射)
---工作场所监测记录
---流出物监测资料
---训练计划和情况
---建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台帐,记载放射性同位素的核素名称、出厂时间和活度、标号、编码、来源和去向,及射线装置的名称、型号、射线种类、类别、用途、来源和去向等事项。说明放射性物质的贮存、消耗和处理情况(4)辐射防护纲要132---设施设计和运行的安全评价---运行故障和事故---质量保证记录(b)辐射安全教育培训辐射安全教育的内容,与教育对象和培训的目的有关,对职业性工作人员通常的要求如下:
--放射性和放射性衰变
--电离辐射
--照射的急性效应
--与职业有关的危险
--当量剂量限值,当量剂量的确定
--照射方式:内照射与外照射
---设施设计和运行的安全评价133
--基本防护措施(时间、距离、屏蔽)
--基本防护监测仪表
--辐射监测纲要和方法
--污染控制,防护衣具和设备,工作场所的设计
--人身去污
--应急措施
--警告信号、报警
--工作人员和组织的责任
--与辐射安全管理和组织的责任
--使照射达到可合理做到的尽可能低的特殊方法--基本防护措施(时间、距离、屏蔽)134(5)实例分析(a)放射性同位素生产单位的防护与安全要求
---密封放射源生产场所基本信息包括:工作场所名称、工作场所级别、地址、主要操作核素、放射源生产类别、年产量以及负责人。
---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生产场所基本信息包括:工作场所名称、工作场所级别、地址、主要操作核素、放射源生产类别、年产量以及负责人。
---管理制度与台帐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安全管理制度、废旧放射源安全管理制度、放射性同位素生产台帐、放射性同位素销售台帐、进出口台帐、回收台帐、处理台帐等等
---辐射安全防护设施与运行包括:编码设备,生产、贮存与包装场所及设施,监测设备,包装容器、运输工具、防护器材,应急物资等等。(5)实例分析135(b)使用探伤装置的单位的防护与安全要求---至少有1名以上专职人员负责辐射安全管理工作---每台探伤装置应配备专职的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应参加辐射防护与安全培训并考核合格。---必须取得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颁发的辐射安全许可证---明确2名以上工作人员专职负责放射源库的保管工作,放射源库应有报警装置和监视器,源库门应双人双锁。探伤装置用毕不能及时返回本单位放射源库保管的,应保护现场,要求专人进行保安措施。---制定探伤装置的领取、归还和登记制度,放射源台帐和定期清点检查制度。---每个月对探伤装置的配件进行检查、维修,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并做好记录。---工作人员现场操作要使用个人剂量计,并定期送交有资质的监测部门进行检测,并建立个人档案。(b)使用探伤装置的单位的防护与安全要求136---每次探伤工作前,操作人员应检查探伤装置的安全连锁装置,位置指示灯、驱动装置等性能。---探伤装置必须专车运输、专人押运。押运人员须全程监护探伤装置。---室外作业时,应设定控制区,并设置明显的警戒线和辐射警示标识,专人看守,监测控制区的剂量水平。---涉及放射源转让,转移活动,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审批和备案手续。---发生或者发现辐射事故后,当事人应立即向单位的辐射安全负责人报告。事故单位应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配合管理部门对事故进行妥善处理。---探伤装置的安全使用期限为10年,禁止使用超过10年的探伤装置。---每次探伤工作前,操作人员应检查探伤装置的安全连锁装置,137(c)放射治疗装置的防护与安全要求----操纵台控制
1、操作室控制台上是否使用钥匙开关,钥匙有专人控制
2、操作室内是否配备观察窗或监视器,且监视器影像清晰
3、操作室内是否设对讲设备并经测试有效----辐射剂量监测设备工作人员是否佩戴个人剂量计和个人剂量报警仪,报警仪是否有效。----安全连锁是否设置门机联锁并是否有效----辐射工作场所入口处是否设置规范的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是否设有防盗功能的放射源专用贮存室,并实行双人双锁。----治疗室内是否有良好的通风和照明灯其他要求。(c)放射治疗装置的防护与安全要求138(d)医用直线加速器的防护和安全要求----操作室
1、操作室控制台上是否是否使用总开机钥匙,钥匙有专人控制。
2、操作室内是否有紧急停机按钮。
3、操作室内是否配备观察窗或者监视器,且监视器影像清晰。
4、操作室内是否设对讲设备并经测试有效。----辐射剂量监测设备工作人员是否佩戴个人剂量计和个人剂量报警仪,报警仪是否有效----治疗室
1、治疗室内是否设置紧急停机按钮。
2、治疗室内人员出口处是否有应急出门按钮。
3、治疗室内是否安装固定式辐射剂量监测报警仪器。
4、治疗室内是否设置入室迷路。(d)医用直线加速器的防护和安全要求139----安全联锁是否设置门与加速器的连锁并有效。----辐射工作场所入口处是否设置规范的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治疗室内是否有良好的通风和照明等其他要求。----安全联锁140第二部分:辐射安全与防护监督检查
随着核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为保护环境、保障公众安全,应加强对核技术应用项目的环境保护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现场监督检查是重要的环节。
(1)监督检查的目的
通过监督检查活动,确认辐射设施的质量和安全状态,并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监督检查要求,促使辐射设施营运单位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保证辐射设施的建造质量和运行安全。以确认:
(1)保证辐射源的安全(2)防止辐射事故和事件的发生(3)保证辐射防护最优化,使接受的职业照射和公众照射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
第二部分:辐射安全与防护监督检查141(2)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
----营运单位是否按照法规和质保大纲对辐射设施的有关活动进行了有效的管理;----设施、设备和工作业绩是否满足要求;----对出现的安全相关问题或事件是否及时采取纠正或响应行动,并严格遵守报告制度;----相关人员是否按计划进行培训和再培训。(3)监督检查的形式
对核技术应用项目的环境保护监督检查按实施检查的主体不同可分为监督检查和自行检查。
3.1、监督检查(2)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142
(1)核技术应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前及其安全和防护设施的“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竣工验收审批前的监督检查。(2)辐射安全许可证申请前的现场监督检查。(3)对辐射工作单位的日常监督检查。(4)事故情况下的现场监督检查。(5)不定期的抽查或任务相关检查。3.2自行检查:
自行检查是业主根据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要求和内部管理制度对本单位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内部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和项目的运行情况进行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同时自行检查辐射工作单位为了确保本单位所从事的辐射工作正常运行应做的常规工作。其频度和参与人员的组成应与本辐射工作的规模和辐射安全风险程度相适应。单位负责人应对上交的检查报告的正确性、真实性和及时性负责任,上报的检查报告必须由单位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该报告是辐射工作单位得到每次许可证审核通过取得下阶段有效许可证的重要依据。(1)核技术应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前及其安全143(3)对辐射工作单位的日常监督检查。(4)动物尸体应固化与水泥中,或防腐、干花、灰化。禁止利用渗井、渗坑、天然裂隙、溶洞或者国家禁止的其他方式排放放射性废液。4、放射性废物的管理原则对核技术应用项目的环境保护监督检查按实施检查的主体不同可分为监督检查和自行检查。每份检查结果都应有参检人员签字才有效。”废源产生单位应到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部门或者授权单位办理登记手续。(c)放射治疗装置的防护与安全要求(5)监督检查管理部门职责分工第二部分:辐射安全与防护监督检查(7-6)血液辐照装置放射性废物按要求分类收集后,须装入带有分类标志的专用包装容器内。城市放射性废物的基本形式:包括安全控制系统是否通过专家安全评估、电子或者机械联锁的配备、特殊情况下源自动安全复位装置的配置情况及有效性、紧急制动控制配备情况及有效性、辐射监测设备的配备情况及有效性、控制台操作人员对工作室等重点场所观察设施的配备情况及有效性、紧急出口和通信设备是否符合要求、以及安全控制系统的检查维修指定的制定与实施情况等。城市放射性废物,可提供或者委托给有许可证专门从事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处置的单位贮存和处置。包括单位的详细名称、单位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法人代表、核技术应用起始年份、放射性工作场所级别、放射性工作场所的类型、放射性工作场所总数、核技术应用项目装置总数、固定资产原值、核技术应用项目环保投资原值、职工总数、其中安防环保工作人数、是否定期接受辐射防护和环境培训、放射性工作持证上岗人数。---负责丢失和被盗放射源的立案、侦察和追缴;(b)业主提交的申请报告、《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以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批复、意见。(尤其是对出现过事件、事故的单位或常见、易出现差错的环节)(2)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
自我检查的检查程序分为准备、检查和报告三个阶段。整个检查工作由业主负责组织实施,并对检查内容的全面性和真实性负全责。------准备准备阶段的工作主要是根据监管部门和本单位辐射安全防护管理的规定确定检查组织与检查对象,将检查时的人力与时间安排列入本单位辐射工作的总体安排之中。-----检查自我检查应按检查报告格式与内容要求即档案检查与现场检查的内容逐项进行。档案检查的各部分要具体查阅并核对。现场检查时应由业主组织检查小组,参检人员按本导则中的检查表逐项(或抽选相关项目)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每个项目的检查应至少有二人同时参与并判断确定结果,其中一人必须是该项目的经监管部门备案的安全负责人。每份检查结果都应有参检人员签字才有效。-----报告全部检查基本结束后,由检查组组长负责编制完成检查报告,经单位负责人审定签字并盖公章后按规定时间送达有关监管部门。(3)对辐射工作单位的日常监督检查。自我检查的检查144(4)监督检查的程序:
4.1----监督检查前的准备(1)查阅档案记录需要查阅的档案记录主要包括与项目有关的申请、报告、审批、验收文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批复文件、事件、事故报告、历次检查记录等。为明确检查的重点,增强检查的针对性,应做到熟悉以下内容:
(a)业主的基本情况,如单位名称、法人代表、联系方式、所有制性质、上级主管部门、安防环保负责人、项目或装置概况等情况。
(b)业主提交的申请报告、《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以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批复、意见。(c)业主历史上出现的事件、事故报告及调查处理情况。(d)历次检查记录,了解历次检查特别是上次检查中曾出现的问题及冶理情况。
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145
(2)制定检查计划
----确定待查单位。
----确定检查人员。检查组由二人以上组成,指定负责人,持证上岗。
----确定检查重点。(尤其是对出现过事件、事故的单位或常见、易出现差错的环节)
----明确检查人员的分工,做到责任明确。
----确定检查时间。(3)准备监测仪器根据不同的检查对象,准备监测仪器和取证设备,并保持良好状态。(4)学习环保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检查人员要有针对性地重温对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和待查装置的专业知识,努力提高检查水平,确保做到依法行政。(2)制定检查计划146(5)书面通知将有关检查事宜书面通知业主,告之检查时间、内容、程序及涉及人员等。(通知的内容应包括:检查的依据(和背景)、时间、程序、重点和业主所要做的准备和报告的主要内容4.2----检查的实施
a、检查前会议
b、表明身份说明来意。首先由检查组负责人向业主应表明检查人员身份并出示监察证,说明检查目的、检查程序和内容。
c、业主报告。由业主报告项目运行、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特别是书面通知中所要求的内容。
d、检查
e、档案检查。按本手册档案检查部分的要求逐项进行。
f、现场检查。根据分工,参检人员按照检查表的内容逐项(或抽样)进行检查,做好记录。
g、制作笔录
h、检查后会议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1474.3总结处理制作笔录现场检查结束后,检查组进行讨论,交换意见,并制作检查笔录。检查后会议检查结束后,双方可在会议中充分交换意见,检查组将检查笔录交被查单位代表人阅读后当场签字,检查组长宣布检查情况并尽可能当场宣布检查结果,对情况复杂的重大疑难问题可由环保主管部门研究决定后再形成处理意见(如:限期整改、通报批评、行政处罚直至追究刑事责任),对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可予以表彰或奖励。检查报告环保主管部门在检查结束后一个月之内将检查报告送达被检查单位。后续处理
对存在问题的单位应随时跟踪其整改情况,并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复查。
(监督检查的流程图详见下图)4.3总结处理148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讲课课件149(5)监督检查管理部门职责分工5.1环保部门(核安全主管部门)
---负责放射源的生产、进出口、销售、使用、运输、贮存和废弃处置安全的统一监管;
---制定和组织实施放射源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建立并实施放射源登记管理制度;
---根据涉源单位提供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辐射安全评价报告书和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书等核发放射源安全许可证,并通报同级公安部门;
---负责放射源的生产、进出口、销售、使用、运输、贮存和废弃处置领域从事辐射安全关键岗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管理;
---负责放射源的放射性污染事故的应急、调查处理和定级定性工作,并将有关情况通报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
---协助公安部门监控追缴丢失、被盗的放射源;组织开展放射源安全技术研究。(5)监督检查管理部门职责分工5.1环保部门(核安全1505.2卫生部门
----负责放射源的职业病危害评价管理工作;
----负责放射源诊疗技术和医用辐射机构的准入管理;
----负责放射源的放射性污染事故的医疗应急;
----参与放射源的放射性污染事故应急工作。5.3公安部门
---负责对放射源的安全保卫和道路运输安全的监管;
---负责丢失和被盗放射源的立案、侦察和追缴;
---参与放射源的放射性污染事故应急工作。5.4其他部门
---商务部门会同环保部门(核安全主管部门)公布放射源进出口管理目录。
---海关根据放射源进出口管理目录,验凭环保部门(核安全主管部门)核发的放射源安全许可文件办理海关进出口手续。
---铁路、交通、民航部门分别负责放射源铁路、水运、航空运输和放射源铁路、公路、水运、民航运输单位及运输工具、人员的监管。
---邮政部门负责邮寄放射源的安全监督检查5.2卫生部门151(6)监督管理的依据6.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4《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监督管理》(征求意见稿)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年6《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13号令,2001年7《放射性环境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局,第3号令,1990年8《城市放射性废物管理办法》(87)环放字第239号,1987年(6)监督管理的依据6.1法律、法规1526.2放射源管理与辐射防护标准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2《密封放射源一般要求和分级》(GB4075-2003)3《使用密封放射源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16354-1996)4《含密封源仪表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16368-1996)5《油(气)田测井用密封型放射源卫生防护标准》(GBZ142-2002)6《油(气)田测井用非密封型放射源卫生防护标准》(GBZ118-2002)
7《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定》(GB11806-89)8《放射性废物管理规定》(GB14500-93)9《放射性废物的分类》(GB9133-1995)10《辐射源和实践的豁免管理原则》(GB13367-92)11《核技术利用放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造价常用表格大全
- 代加工的合同范本
- 4.2 地貌的观察 课件 高一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05金属性质探究
- 工程项目管理模拟题一以及答案
-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卷2
- 北京清华附中上地学校C21级数学新定义练习
- 课时作业(十五)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 守护生命,安全出行主题班会教案
- 城市建筑垃圾分类培训课件
- 土壤分析技术规范(第二版)
- 既有桥横跨铁路拆除施工方案(图文并茂)
- (完整版)10-诊断研究设计
- 深蓝色典雅复古中国风商务演示通用PPT模板
- T∕CAME 1-2019 家庭式产房建设标准
- 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 教案
- 东方财富通指标说明书
- 辛弃疾(课堂PPT)
-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1
- 宠物食品项目商业计划书(模板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