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之结构施工图的识读课件_第1页
钢筋混凝土之结构施工图的识读课件_第2页
钢筋混凝土之结构施工图的识读课件_第3页
钢筋混凝土之结构施工图的识读课件_第4页
钢筋混凝土之结构施工图的识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结构施工图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一结构施工图识读概述1、结构施工图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一结构施工图识读概述1一结构施工图识读概述1、结构施工图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结构施工图是表达房屋承重构件的图样;实现其他专业,例如建筑,给排水,暖通电气等的功能需求;用来作为施工,质检,及编制预算的依据。

一结构施工图识读概述1、结构施工图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结构22、结构施工图的内容结构设计总说明2、结构施工图的内容结构设计总说明32、结构施工图的内容(续)2、结构施工图的内容(续)4结构设计总说明结构设计说明是带全局性的文字说明,它包括:1、本工程的概况,建筑物所在地区的自然气候,场地情况。2、选用材料的类型、规格、强度等级,3、应用于工程的构造,详图等。3、对施工的要求,以及对质检的要求。结构设计总说明结构设计说明是带全局性的文字说明,它包括:5结构平面布置图结构平面布置图是表示房屋中各承重构件总体平面布置的图样。它包括:1、基础平面图;

基础形式,基础尺寸,基础梁的布置

2、梁结构布置平面图;梁截面尺寸、定位,梁配筋

3、板结构布置平面图;板厚,板配筋4、柱结构布置图柱截面尺寸、定位,柱配筋结构平面布置图结构平面布置图是表示房屋中各承重构件总体平面布6构件详图构件详图包括:基础结构详图;梁、柱、板结构详图;(3)楼梯结构详图;(4)其他详图,如雨篷、过梁等。

结构平面图不能表达清楚的内容,往往采用详图的方式来表达构件详图构件详图包括:结构平面图不能表达清楚的内容7纯悬挑梁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抗震楼层框架梁KL钢筋构造(11G101-1P79)构造筋与抗扭筋的搭档:拉筋,思考拉筋有什么要求?15附加箍筋和吊筋的画法示例hc-保护层1、结构施工图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右max(Lae,0.下部通长筋为4根直径16mm的II级钢(HRB335)第一排上部纵筋的端部45°弯斜,只适用于长XL什么是大箍套小箍?为什么要采用?JZL上部纵筋在端支座弯锚,弯折段15d,弯锚水平段长度(铰接:≥0.加密区箍筋:Φ6@100mm600-2×25+2×10-50×arctg2/9=559;平面注写方式2.(4)、KL上、下部纵筋在端支座锚固要求(端支座锚固形式分3种:弯锚、直锚、锚板锚固;上篇——平法识图梁平法、柱平法、板平法、基础平法等学习资料:图集11G101-1~11G101-3等纯悬挑梁钢筋下料长度计算上篇——平法识图梁平法、柱平法、板平8第1章平法钢筋翻样基础知识1.1平法基础知识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简称为平法,其表达形式,概括来讲,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相应的“结构设计总说明”和梁、柱、墙等构件的“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构成一套完整的结构设计。改变了传统的那种将构件从结构平面图中索引出来,在逐个绘制配筋详图的繁琐方法。第1章平法钢筋翻样基础知识1.1平法基础知识9平法施工图的表达方式的特点

平法的优点是图面简洁、清楚、直观性强,图纸数量少,图纸层次清晰,图纸节点统一,识图、记忆、查找、校对、审核、验收较方便,图纸与施工顺序一致等。广泛用于设计、监理、施工、翻样和造价。为了保证按平法设计的结构施工图实现全国统一,建设部已将平法的制图规则纳入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1G101-1、11G101-2、11G101-3。

平法施工图的表达方式的特点平法的优点是图面简洁、清10用平法表示钢筋混凝土梁用平法表示钢筋混凝土梁11用详图法表示钢筋混凝土梁用详图法表示钢筋混凝土梁12详图法:优点:识图方便,结构尺寸,配筋,构造都能够通过图形表达出来。缺点:绘图工作量很大,出图量大,且某一张图出错,就会影响与之相关的其他图,修改繁琐。导致设计效率低下。适用范围:常用于基础详图的配筋,雨篷,阳台,女儿墙等结构构件的配筋表达,以及形状复杂的结构构件,如设备基础等。详图法:13平法:优点:用数字化,符号化来表达结构。图面简明,清晰。设计绘图工作量小。缺点:需要掌握平法知识才能够读懂施工图。钢筋的锚固,搭接等构造,需要查看平法图集,才能够得知。适用范围:广泛采用,用于表达,梁,板,柱,剪力墙等结构构件的配筋。平法:14平法将结构设计分为创造性设计内容

设计师采用的制图规则中的标准符号、数字是创造性的设计内容。平法是推荐性标准不是强制性标准,在施工和预算时,图纸与平法图集有冲突的部分应以图纸为准,设计者可以不按平法设计,但必须遵循《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创造性设计重复性设计平法将结构设计分为创造性设计内容创造性设计重复性设计15重复性设计内容

传统设计中节点详图、搭接、锚固值、加密区范围等都是大量重复表达的内容。平法中重复设计的内容以“广义标准化方式”编制成国家建筑标准构造设计,以国家标准图集和正式设计文件从个体中剥离出来,减少设计师的工作量和图纸量。钢筋混凝土之结构施工图的识读课件161.3钢筋翻样基础知识什么是钢筋翻样?钢筋翻样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分为两类,一类是预算翻样,是指在设计与预算阶段对图纸进行钢筋翻样,以计算图纸中钢筋的含量,用于钢筋的造价预算;第二类是施工翻样,是指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图纸详细列示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构件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重量等内容,以形成钢筋构件下料单,方便钢筋工按料单进行钢筋构件制作。

清楚谁是谁的支座?1.3钢筋翻样基础知识什么是钢筋翻样?17梁是板的支座柱是梁的支座基础基础梁是柱的支座梁是板的支座柱是梁的支座基础基础梁是柱的支座18第2章钢筋通用构造砼保护层新规范调整: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是混凝土最外层钢筋外边缘到混凝土构件表面的最小距离。第2章钢筋通用构造砼保护层19当支座负筋直径=上部通长筋时,在跨中Ln/3范围内连接;纵筋自上而下分开两个侧面共配置4Φ12的每一跨净长在9米以内故可以在中间支座内锚固,锚固长度为max{Lae,0.结构设计说明是带全局性的文字说明,它包括:边跨下部非通长筋长度=净长Ln1+左hc-保护层厚度+右max{lae,0.+右max(Lae,0.如:梁下部纵筋注写为6Φ252/4,则表示上一排纵筋为2Φ25,下一排纵筋为4Φ25,全部伸入支座。当梁腹板高度hw≥450mm时,需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所注规格与根数应符合规范规定,纵向构造筋间距≤200mm。1:当梁配置四肢箍时,用2φ22+(2φ12)表示,上部第一排钢筋下料长度=max{La(e),0.此项注写值以大写字母N开头,L端支座、中间支座上部纵筋的延伸长度2、选用材料的类型、规格、强度等级,梁斜坡坡度arctg(600-400)/900=arctg2/9=0.环栅(用于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当支座负筋直径=上部通长筋时,在跨中Ln/3范围内连接;环栅20钢筋的基本锚固长度:LabE=ζaELab(抗震)ζaE抗震锚固长度修正系数,对1.2级抗震等级取1.15;对三级抗震等级取1.05;对四级抗震等级取1.00。

钢筋锚固长度:LaE=ζaE

La(抗震)Lab(E)与La(E)的关系:前者一般用于弯锚的直段长度,后者常用于直锚时的锚固长度。钢筋的基本锚固长度:Lab(E)与La(E)的关系:前者一般21钢筋的连接钢筋接头形式:

绑扎搭接(钢筋搭接长度就是指:钢筋在连接时,其相互重叠部分的长度。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不同的钢筋级别和砼标号及是否抗震等,规范都对钢筋的搭接长度有相应的要求,但不能小于300mm。(纵向非接触性搭接)

机械连接(直螺纹连接、锥螺纹连接、套管冷挤压)或焊接(对焊、单面焊、双面焊、电渣压力焊);接头长度:绑扎:LlE或Ll;单面焊:10d双面焊:5d其他连接:计算接头个数。工厂生产出来的钢筋均按一定规格(如9米和12米)的定长尺寸制作的。而实际工程中使用的钢筋均是有长有短,形状各异,因此需要对钢筋进行处理(下料长度还可取3m、4.5m、6m、13.5m、15m、18m)。钢筋的连接钢筋接头形式:工厂生产出来的钢筋均按一定规格(如22钢筋采用绑扎搭接钢筋采用机械连接钢筋采用绑扎搭接钢筋采用机械连接23钢筋弯曲调整值含义:弯曲点两侧外包尺寸与中心线之间的个长度差值。钢筋弯曲调整值的大小取决于钢筋弯曲内径。(又称度量差值)。钢筋的图示长度与下料长度:钢筋的下料长度=钢筋的图示长度-度量差钢筋弯曲调整值含义:弯曲点两侧外包尺寸与中心线之间的个长度差24第3章梁平法与钢筋翻样梁的平法标注方法1.平面注写方式2.截面注写方式第3章梁平法与钢筋翻样梁的平法标注方法251、梁集中标注

梁集中标注的内容,规定如下:第1项:梁编号第2项:梁截面尺寸b×h(宽×高)第3项: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第4项: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第5项: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第6项:梁顶面标高高差

1、梁集中标注梁集中标注的内容,规定如下:26屋面框架梁(两端为柱)此跨梁顶部比楼板低10mm414×弯折高度+10d-2×45°的度量差(有时设计为60°);当在梁上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同时存在时,原位标注优先,施工时应按原位标注数值取用此项注写值以大写字母G开头,注写设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且对称配置。构造筋与抗扭筋的搭档:拉筋,思考拉筋有什么要求?此项注写值以大写字母N开头,井字梁(垂直相交的梁尺寸相同,无主次之分)绑扎搭接(钢筋搭接长度就是指:钢筋在连接时,其相互重叠部分的长度。箍筋下料长度=(梁宽b-保护层×2)×2+(梁高h-保护层×2)×2+1.边跨下部非通长筋长度=净长Ln1+左hc-保护层厚度+右max{lae,0.当支座负筋直径>上部通长筋时,在一跨的两端Ln/3的地方与其连接;拉筋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间距*2+1))*排数414×弯折高度+10d-2×45°的度量差(有时设计为60°);拉筋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间距*2+1))*排数KL-1(3)300×600—

梁编号(跨数)截面宽×高。φ8@100/200(2)—

箍筋直径、加密区间距/非加密区间距(箍筋肢数)。2Φ25——

通长筋根数、直径。G2φ12——

构造钢筋根数、直径。(-0.05)——

梁顶标高与结构层标高的差值,负号表示低于结构层标高。————————————集中注写的形式屋面框架梁(两端为柱)KL-1(3)300×600—梁27第1项:梁编号

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是否带有悬挑楼层框架梁KLXX(XX)、(XXA)或(XXB)屋面框架梁WKLXX(XX)、(XXA)或(XXB)框支梁KZLXX(XX)、(XXA)或(XXB)非框架梁LXX(XX)、(XXA)或(XXB)悬挑梁XLXX井字梁JZLXX(XX)、(XXA)或(XXB)第1项:梁编号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是否带有悬挑楼层框架梁K28楼面框架梁(两端为柱)KL屋面框架梁(两端为柱)WKL非框架梁(两端为梁)L楼面框架梁(两端为柱)屋面框架梁(两端为柱)非框架梁29框支梁框支梁KZL框架柱不落地柱的力传递到下方的梁框架柱不落地柱的力传递到下方的梁框支柱KZZ框支柱KZZ框支柱KZZ框支梁框支梁框架柱不落地框架柱不落地框支柱框支柱框支柱30占据一层的转换大梁,有时梁上开有洞口两层楼板混凝土剪力墙不落地框支梁KZL框支柱KZZ框支柱KZZ占据一层的两层楼板混凝土剪力墙不落地框支梁框支柱框支柱31混凝土剪力墙不落地框支梁KZL框支柱KZZ框支柱KZZ混凝土剪力墙不落地框支梁框支柱框支柱32井字梁井字梁(垂直相交的梁尺寸相同,无主次之分)JZL框架梁KL井字梁井字梁(垂直相交的梁尺寸相同,无主次之分)框架梁33井字梁JZL框架梁KL井字梁框架梁34井字梁JZL框架梁KL井字梁JZL井字梁框架梁井字梁35第1跨第2跨一端悬挑框架梁2,2跨,一端悬挑第1跨第2跨一端悬挑框架梁2,36第1跨第2跨右端端悬挑框架梁1,2跨,两端悬挑左端悬挑返回第1跨第2跨右端端悬挑框架梁1,左端悬挑返回37第2项:梁尺寸宽度b高度h第2项:梁尺寸宽度高度38悬挑梁不等高截面尺寸注写示意加腋梁截面尺寸注写示意悬挑梁不等高截面尺寸注写示意加腋梁截面尺寸注写示意39第3项: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钢筋直径与间距,钢筋肢数。当为抗震设计时,用斜线“/”区分梁端箍筋加密区与梁身非加密区长度范围内箍筋的不同间距。

例如:Φ8@100/200(2),表示箍筋为HPB235级钢筋,直径8mm,为2肢箍。加密区间距为100mm,非加密区间距为200mm。第3项:梁箍筋例如:Φ8@100/200(2),表示40箍筋肢数怎么数?箍筋肢数怎么数?41箍筋箍筋42加密区箍筋:Φ6@100mm100mm100mm加密区箍筋:Φ6@100mm100mm加密区箍筋:Φ6@100mm100mm100mm加密区箍筋:43非加密区箍筋:Φ6@200mm200mm200mm箍筋非加密区箍筋:Φ6@200mm200mm200mm箍筋4411G101-1图集规定:梁的箍筋加密区范围11G101-1图集规定:梁的箍筋加密区范围45

第4项: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

在梁上部既有通长钢筋又有架立筋时,用“+”号相联标柱,并将通长筋写在“+”号前面,架立筋写在“+”号后面并加括号。例如:1:当梁配置四肢箍时,用2φ22+(2φ12)表示,其中2φ22为通长筋,(2φ12)为架立钢筋。2:当梁配置二肢箍时,用2φ22表示,2φ22为通长筋,无架立筋。

第4项: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46下部纵筋钢筋一般通长上部通长纵筋上部支座非通长纵筋下部纵筋上部通长纵筋上部支座非通长纵筋47下部纵筋钢筋一般通长上部支座非通长纵筋上部支座非通长纵筋架立筋架立筋与受力筋搭接下部纵筋上部支座非通长纵筋上部支座非通长纵筋架立筋架立筋与受48第5项: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

当梁腹板高度hw≥450mm时,需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所注规格与根数应符合规范规定,纵向构造筋间距≤200mm。此项注写值以大写字母G开头,注写设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且对称配置。如:G4Φ12,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4Φ12的纵向构造钢筋,每侧各2Φ12。第5项: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当梁腹板高度hw49下部纵筋上部纵筋箍筋构造钢筋或抗扭钢筋拉筋下部纵筋上部纵筋箍筋构造钢筋拉筋50第5项: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

当梁侧面需配置受扭纵向钢筋时,此项注写值以大写字母N开头,注写配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且对称配置。如:N6Φ22,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6Φ22的受扭纵向钢筋,每侧各配置3Φ22。构造筋与抗扭筋的搭档:拉筋,思考拉筋有什么要求?第5项: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当梁侧面需配置受扭纵51侧面构造钢筋4φ12侧面构造钢筋或抗扭钢筋侧面构造钢筋4φ12侧面构造钢筋6

14侧面构造钢筋侧面构造钢筋或抗扭钢筋侧面构造钢筋侧面构造钢筋52第6项:梁顶面标高高差

梁顶面标高高差是指相对于该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值,有高差时,须将其写入括号内(当梁顶比板顶低时,注写成“负标高高差”;当梁顶比板顶高时,注写成“正标高高差”),无高差时不注。如:(-0.100)表示梁顶面比同层楼板顶面低0.100m。(0.200)表示梁顶面比同层楼板顶面高0.200m。

一般情况下,需要注写梁顶面高差的梁有:洗手间梁、楼梯平台梁、楼梯平台板边梁等。第6项:梁顶面标高高差梁顶面标高高差是指相对于该结53此跨梁顶部比楼板低10mm(-0.010)此跨梁顶部与楼板相平返回此跨梁顶部比楼板低10mm(-0.010)此跨梁顶部与楼板相54集中标注原位标注当在梁上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同时存在时,原位标注优先,施工时应按原位标注数值取用2、原位标注

集中标注原位标注当在梁上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同时存在时,原位标552、原位标注

(1)梁支座上部纵筋梁支座上部纵筋,应包含通长筋在内的所有纵筋。①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如:梁支座上部纵筋注写为6Φ254/2时,表示上一排纵筋为4Φ25,下一排纵筋为2Φ25。2、原位标注(1)梁支座上部纵筋56(1)梁支座上部纵筋②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相连,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③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去不注。如: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纵筋,2Φ25放在角部,2Φ22放在中部,在梁支座上部应注写为2Φ25+2Φ22。

2、原位标注

(1)梁支座上部纵筋②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57(2)梁下部纵筋

①当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如:梁下部纵筋注写为6Φ252/4,则表示上一排纵筋为2Φ25,下一排纵筋为4Φ25,全部伸入支座。2、原位标注

(2)梁下部纵筋2、原位标注58②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注写时角筋写在前面如:梁下部纵筋注写为2Φ25+2Φ22,表示2Φ25放在角部,2Φ22放在中部。③当已按规定集中注写了梁上部和下部均为通长的纵筋值时,则不需在梁下部重复做原位标注。

2、原位标注

(2)梁下部纵筋②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59下部通长筋为4根直径16mm的II级钢(HRB335)下部通长筋为4根直径16mm的II级钢(HRB335)60下部通长纵筋

416返回下部通长纵筋返回612号框架梁,有两跨,一端有悬挑、梁断面300×650

此梁箍筋是φ8,非加密区间距200,加密区间距100,两支箍筋,梁上部贯通直径为25mm的钢筋2根;梁顶相对于楼层标高24.950低0.100m

表示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纵筋

表示悬挑部分的箍筋

该跨梁下部配筋该跨梁下部配筋,上一排纵筋为225,下一排纵筋为425全部伸入支座2号框架梁,有两跨,一端有悬挑、梁断面300×650此梁箍62(3)附加箍筋或吊筋

附加箍筋和吊筋可直接画在平面图中的主梁上,用线引注总配筋值。当多数附加箍筋或吊筋相同时,可在梁平法施工图上统一说明,少数与统一注明值不同时,再原位引注。2、原位标注

图11.15附加箍筋和吊筋的画法示例(3)附加箍筋或吊筋2、原位标注图11.15附加箍63

附加横向钢筋与附加吊筋构造附加箍筋或吊筋配置的原因?倾斜度45或60的取定条件?附加箍筋或吊筋配置的原因?倾斜度45或60的取定条件?64

当在梁上集中标注的内容如:截面尺寸、箍筋、通长筋、架立筋、梁侧构造筋、受扭筋或梁顶面高差等,不适用某跨或某悬挑部分时,则将其不同数值原位标注在该跨或该悬挑部位,施工时应按原位标注数值取用。

2、原位标注

(4)其他当在梁上集中标注的内容如:截面尺寸、箍筋、通长筋、架65思考题:梁的主次区分?从附加箍筋或吊筋的平面布置位置可以判断一般来说,次梁就是L,主梁是KL或截面高度较大的梁主次梁是相对来讲,还有一级次梁、二级次梁(如:次梁与次梁相交)思考题:梁的主次区分?从附加箍筋或吊筋的平面布置位置可以判断66课后作业:请将下图中梁的配筋用平法来表示课后作业:请将下图中梁的配筋用平法来表示67中篇——梁钢筋构造KL(及非抗震KL)、L、WKL、XL、JZL等的钢筋构造。中篇——梁钢筋构造KL(及非抗震KL)、L、WKL、XL、J681.抗震楼层框架梁KL钢筋构造(11G101-1P79)通长筋与贯通筋的区别?1.抗震楼层框架梁KL钢筋构造(11G101-1P79)通长69(1)、KL端支座和中间支座上部非通长筋截断位置(Ln/3,Ln/4,多余3排由设计师定;注意Ln的取值)。(2)、KL上部通长筋连接位置(当支座负筋直径>上部通长筋时,在一跨的两端Ln/3的地方与其连接;当支座负筋直径=上部通长筋时,在跨中Ln/3范围内连接;上部非贯通筋与架立筋连接时,其搭接长度为150mm)。(3)、KL下部纵筋在中间支座锚固(一般按跨布置,在中间支座内锚固(直锚),纵筋伸入中间支座锚固长度为max{Lae,0.5hc+5d}。对于大跨度梁,不能在柱内锚固时,在节点外“≥1.5ho”处进行搭接。相邻钢筋直径不同时,在小直径跨内搭接。11G101-1P79~81)(1)、KL端支座和中间支座上部非通长筋截断位置(Ln/3,70(4)、KL上、下部纵筋在端支座锚固要求(端支座锚固形式分3种:弯锚、直锚、锚板锚固;弯锚和锚板锚伸入柱内的水平段锚固长≥0.4Lae)直弯锚判断公式: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d时,锚固长度Ld=Max(LaE,0.5hc+5d)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d时,必须弯锚,hc-保护层+15d(4)、KL上、下部纵筋在端支座锚固要求(端支座锚固形式分371(5)、KL下部不伸入支座筋构造(5)、KL下部不伸入支座筋构造72(6)、KL侧面构造钢筋G(11G101-1P87,两侧面构造筋搭接和锚固长度可取15d;梁腹板高度hw≥450mm时,设置侧面纵向构造筋,间距≤200mm,对称布置)。(7)、KL侧面抗扭钢筋N(锚固方式同KL下部纵筋锚固方式)(8)、拉筋(6)、KL侧面构造钢筋G(11G101-1P87,两侧面构73(9)、KL箍筋的构造(箍筋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第一道箍筋在距支座边缘50mm处开始设置;当为多肢复合箍筋时采用大箍套小箍)。什么是大箍套小箍?为什么要采用?(9)、KL箍筋的构造(箍筋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第一道箍筋在距74(10)、KL变截面处钢筋构造(上下不平、左右不平)11G101-1P84{高差较大(如上)}梁顶有高差:高梁上部纵筋弯锚水平段≥0.4Labe,弯钩长度15d;低梁上部纵筋直锚长度Lae。梁底有高差:下部纵筋锚固同上{高差较小(如上)}梁上部(下部)纵筋课连续布置,即弯曲通过中间节点。对非抗震KL的规定(10)、KL变截面处钢筋构造(上下不平、左右不平)11G175左窄右宽右梁不能直锚的钢筋(或多出的钢筋)弯锚:弯锚水平段长度≥0.4Lae,弯钩段水平段长度为15d对非抗震KL的规定左窄右宽右梁不能直锚的钢筋(或多出的钢筋)弯锚:弯锚水平段长76(11)、非抗震楼层框架梁钢筋构造(11G101-1P81)与抗震楼层KL比较有什么不同与相同点?不是≥Lae且≥0.5hc+5d如果端支座是直锚,要求直锚长度≥La且≥0.5hc+5d不是0.4Lae(11)、非抗震楼层框架梁钢筋构造(11G101-1P81)772、抗震屋面框架梁WKL钢筋构造与抗震楼层KL构造大致相同,除开WKL端支座节点构造、中间支座节点构造与抗震楼层KL不同。2、抗震屋面框架梁WKL钢筋构造与抗震楼层KL构造大致相同,783、非框架梁L钢筋构造(11G101-1P86)端支座上部纵筋两种延伸方式的区别?中间支座延伸长度,如果有第二排,又是多少?端支座上部纵筋弯锚,弯折段15d,弯锚水平段长度要求满足两种方式的规定值端支座、中间支座下部纵筋直锚12d,当为光圆钢筋时,15d上部为通长筋时,上部钢筋连接位置在跨中Ln/3内,下部在支座Ln/4内当L的端支座为剪力墙或柱时,应设箍筋加密区,其长度由设计师定,如无则按框架梁箍筋加密区做。3、非框架梁L钢筋构造(11G101-1P86)端支座上部纵79L中,什么是按铰接设计?什么是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L端支座、中间支座上部纵筋的延伸长度L钢筋的锚固方式L中,什么是按铰接设计?什么是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804、井字梁JZL钢筋构造11G101-1P91(同L)JZL上部纵筋在端支座弯锚,弯折段15d,弯锚水平段长度(铰接:≥0.35Lab;抗拉强度:≥0.6Lab);架立筋与支座负筋搭接长度为150mm;下部纵筋在端支座、中间支座直锚12d,光面钢筋为15d;当梁上有通长筋时,连接位置宜在跨中Lni/3范围内,梁下部钢筋连接位置宜在支座Lni/4范围内,同一连接区段内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50%;距支座边缘50mm处开始布置第一个箍筋;4、井字梁JZL钢筋构造11G101-1P91(同L)J815、悬挑梁XL钢筋构造11G101-1P89悬挑端的箍筋间距一般只有一种长短悬挑梁的判定L»4hb为长XL,反之为短XL。第一排上部纵筋的端部45°弯斜,只适用于长XL上部纵筋第二排伸到悬挑端长度的0.75处5、悬挑梁XL钢筋构造11G101-1P89悬挑端的箍筋82(1)、纯悬挑梁上部纵筋构造当判定纯XL为长XL时,上部纵筋中有在端部附近下弯45°的斜坡,至少有2根角筋,并且不少于第一排纵筋的1/2的上部纵筋一直伸到悬挑梁端部,再拐直角弯直伸到梁底。(注意直弯钢筋排列顺序)

(2)、悬挑梁下部纵筋的配筋构造纯XL和各类梁的悬挑端的下部纵筋在支座的锚固:锚固长度15d。KL的下部纵筋是否能一直伸到悬挑端上去?

(3)、各类梁的悬挑端配筋构造11G101-1P89a~g图(1)、纯悬挑梁上部纵筋构造83平法钢筋翻样一般流程第1步阅读和审查平法施工图纸第2步平法钢筋翻样计划和部署(楼层划分)第3步各类钢筋翻样计算,画出翻样图第4步制作《钢筋下料表》平法钢筋翻样一般流程第1步阅读和审查平法施工图纸第2步平法钢84梁计算项目下篇——梁钢筋翻样梁计算项目下篇——梁钢筋翻样851、楼层KL上下通长筋计算(钢筋图示长度-度量差=下料长度)第1步:判断KL端支座的锚固形式

≥LaE,锚固长度取Max(LaE,0.5hc+5d)

hc-保护层

<LaE,弯锚,锚固长度取hc-保护层+15d第2步:判断KL上部纵筋的连接位置(便于优化下料)

当支座负筋直径>上部通长筋时,在一跨的两端Ln/3的地方与其连接;当支座负筋直径=上部通长筋时,在跨中Ln/3范围内连接;上部非贯通筋与架立筋连接时,其搭接长度为150mm。

第3步:验算锚入支座的水平段长度是否≥0.4LabE包括柱纵筋直径1、楼层KL上下通长筋计算(钢筋图示长度-度量差=下料长度)86上下部通长筋长度=通跨净长Ln+左max(Lae,0.5hc+5d)+右max(Lae,0.5hc+5d);下部非通长筋长度=净长Lni+左max(Lae,0.5hc+5d)+右max(Lae,0.5hc+5d)(1)、两端直锚上下部通长筋长度=通跨净长Ln+左max(Lae,0.5h87(2)、两端弯锚上下通长筋长度=梁长-2×保护层厚度+15d左+15d右-2×90°的度量差;

(3)、一端直锚一端弯锚:上下通长筋长度=通跨净长Ln+左max{lae,0.5hc+5d}+右hc-保护层厚度+15d-1×90°的度量差(2)、两端弯锚上下通长筋长度=梁长-2×保护层厚度+15d88边跨下部非通长筋长度=净长Ln1+左hc-保护层厚度+右max{lae,0.5hc+5d}-2d中间跨下部非通长筋长度=净长Ln2+左max{lae,0.5hc+5d}+右max{lae,0.5hc+5d}3、下部不伸入支座纵筋长度=净跨长Ln-0.1×2净跨长Ln边跨下部非通长筋长度=净长Ln1+左hc-保护层厚度+右ma894、梁上部支座负筋伸入端支座的锚固长度+Ln1/3-一个90°的度量差伸入端支座的锚固长度+Ln1/4-一个90°的度量差支座截面宽度+2×max{Lni,Lni+1}/3支座截面宽度+2×max{Lni,Lni+1}/44、梁上部支座负筋伸入端支座的锚固长度+Ln1/3-一个90905、梁架立筋首跨:Ln1-Ln1/3-max{Ln1,Ln2}/3+2×150中间跨:Ln2-max{Ln1,Ln2}/3-max{Ln2,Ln3}/3+2×1505、梁架立筋首跨:Ln1-Ln1/3-max{Ln1,Ln2916、梁侧面腰筋净跨长Lni+2×15d抗扭钢筋计算同KL梁下部钢筋梁箍筋外围宽度+2×拉筋直径+2×拉筋弯钩增长值6、梁侧面腰筋净跨长Lni+2×15d抗扭钢筋计算同KL梁下927、KL箍筋下料计算箍筋下料长度=(梁宽b-保护层×2)×2+(梁高h-保护层×2)×2+1.9d×2+max(10d,75mm)×2-3×90°的度量差。

箍筋弯钩增加长度分为

箍筋净内尺寸之和+2个135°的弯钩增长值-3个90°的度量差或者=箍筋尺寸+箍筋调整值结构有抗震结构无抗震90°10.5d90°5.5d135°11.9d135°6.9d180°13.25d180°8.25d7、KL箍筋下料计算箍筋下料长度=(梁宽b-保护层×2)×293箍筋的根数计算对于分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梁:

箍筋根数=2×{(箍筋加密区长度-50)/加密区间距+1}+(净跨-箍筋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

对于一种箍筋间距的梁:

箍筋根数=净跨/箍筋间距+1

箍筋的根数计算对于分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梁:

箍筋948、拉筋的计算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2*1.9d+2*max(10d,75mm)+2d

拉筋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间距*2+1))*排数两端端钩同向拉筋8、拉筋的计算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2*1.9d+2*m9596构造一:附加吊筋长度=

次梁宽+2×50+2×(主梁高-保护层厚度)/sin45°(60°)+2×20d-4个度量差构造二:附加吊筋长度=次梁宽+2×50+2×(主梁高-保护层厚度-梁上下纵筋直径-纵筋最小净距)/sin45°(60°)+2×20d-4个度量差9、吊筋96构造一:附加吊筋长度=次梁宽+2×50+2×(主梁高-Page

96附加箍筋根数计算附加箍筋根数计算97计算下面KL的上下部纵筋下料长度柱和梁混凝土等级不一样,故保护层不一样计算下面KL的上下部纵筋下料长度柱和梁混凝土等级不一样,故保981、判断端支座梁上部和下部纵筋的锚固形式:左边支座:梁上下部hc-保护层=600-30=570mm,梁上部Lae=34d=34×25=850mm,梁下部Lae=34×20=680mm。比较hc-保护层<Lae,故左边支座上下部纵筋均弯锚,且锚固长度计算为hc-保护层+15d:上部945mm,下部870mm。右边支座:梁上下部hc-保护层=900-30=870mm,梁上部Lae=34d=34×25=850mm,梁下部Lae=34×20=680mm。比较hc-保护层>Lae,故左边支座上下部纵筋均直锚,且锚固长度计算为max{Lae,0.5hc+5d}:上部850mm,下部680mm.2、判断梁下部中间支座:

每一跨净长在9米以内故可以在中间支座内锚固,锚固长度为max{Lae,0.5hc+5d}=max{34×20,400}=680mm。1、判断端支座梁上部和下部纵筋的锚固形式:99结构设计说明是带全局性的文字说明,它包括:当为多肢复合箍筋时采用大箍套小箍)。L端支座、中间支座上部纵筋的延伸长度每根箍筋的长短差数Δ:

Δ=(lc-ld)/(n-1)4Lae,弯钩段水平段长度为15d转换大梁,有时梁上开有洞口下部纵筋下料长度=L-保护层厚度+12d(为光面钢筋时为15d)下部纵筋下料长度=L-保护层厚度+12d(光面15d)一结构施工图识读概述基础形式,基础尺寸,基础梁的布置柱和梁混凝土等级不一样,故保护层不一样414×弯折高度+10d-2×45°的度量差(有时设计为60°);梁上下部hc-保护层=600-30=570mm,梁上部Lae=34d=34×25=850mm,梁下部Lae=34×20=680mm。第6项:梁顶面标高高差为了保证按平法设计的结构施工图实现全国统一,建设部已将平法的制图规则纳入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1G101-1、11G101-2、11G101-3。Ln1/3Ln1/3Ln1/3Ln3/3Ln3/3Ln3/3Ln1Ln2Ln3结构设计说明是带全局性的文字说明,它包括:Ln1/3Ln1/100纯悬挑梁钢筋下料长度计算1.支座弯锚:上部第一排钢筋下料长度=支座宽hc-保护层+15d+悬挑长度L-保护层厚度+12d-2个90°的度量差;

当L≥4hb时,上部中间纵筋有弯起,此时上部第一排钢筋下料长度=hc-保护层+15d+悬挑长度L-保护层厚度-弯折段水平段长度+0.414×弯折高度+10d-1×90°度量差-2×45°的度量差(有时设计为60°);

上部第二排钢筋下料长度=hc-保护层+15d+0.75×L+0.414×弯折高度+10d-1×90°度量差-2×45°的度量差(有时设计为60°);

下部纵筋下料长度=L-保护层厚度+12d(为光面钢筋时为15d)La(E)纯悬挑梁钢筋下料长度计算1.支座弯锚:上部第一排钢筋下料长度Page

1012.支座直锚时:上部第一排钢筋下料长度=max{La(e),0.5hc+5d}+L-保护层厚度+12d;当L≥4hb时,上部有弯起钢筋。上部第一排弯起钢筋的下料长度=max{La(e),0.5hc+5d}+L-保护层厚度+0.414×弯折高度+10d-2×45°的度量差(有时设计为60°);上部第二排钢筋的下料长度=max{La(e),0.5hc+5d}+0.75L+0.414×弯折高度+10d-2×45°的度量差(有时设计为60°);下部纵筋下料长度=L-保护层厚度+12d(光面15d)2.支座直锚时:上部第一排钢筋下料长度=max{La(e),Page

102外伸悬挑梁上部第一排钢筋下料长度=Ln/3+支座宽hc+L-保护层+12d;

当L≥4hb,上部第一排有弯起钢筋。此时,上部第一排钢筋下料长度=Ln/3+支座宽hc+L-保护层+0.414×弯折高度+10d-2×45°的度量差(有时设计为60°);

上部第二排钢筋下料长度=Ln/4+支座宽hc+0.75L+0.414×弯折高度+10d-2×45°的度量差(有时设计为60°);

下部纵筋下料长度=L-保护层+12d(光面15d)外伸悬挑梁上部第一排钢筋下料长度=Ln/3+支座宽hc+L-103框架梁上部纵筋与xl梁上部纵筋直径一样时(11G新增):框架梁上部纵筋与xl梁上部纵筋直径一样时(11G新增):104变截面悬挑梁箍筋应缩尺寸lc为箍筋的最大高度;

ld为箍筋的最小高度;

n为箍筋个数,等于s/a+1;

s为最长箍筋和最短箍筋之间的总距离;

a为箍筋间距

每根箍筋的长短差数Δ:

Δ=(lc-ld)/(n-1)变截面悬挑梁箍筋应缩尺寸lc为箍筋的最大高度;

ld为箍筋的105计算下图的箍筋计算梁斜坡坡度arctg(600-400)/900=arctg2/9=0.226;

悬挑端箍筋根数:n=(1200-300-2×50)/100+1=9根;

最小箍筋高度:400-2×25+2×10+50×arctg2/9=381;

最高处箍筋高度;600-2×25+2×10-50×arctg2/9=559;

相邻箍筋高差Δ=(559-381)/(9-1)=22mm

计算下图的箍筋计算梁斜坡坡度arctg(600-4106

KL15环境描述:楼层梁,一级抗震,C35,保护层厚度25mm,直径≤18,为绑扎连接,直径>18为机械连接。KZ截面600×600,轴对称布置。判断长悬挑还是短悬挑?

KL15环境描述:楼层梁,一级抗震,C35,保护层厚度25107一般楼层KL平法识图与钢筋翻样举例一般楼层KL平法识图与钢筋翻样举例108结构设计总说明结构设计说明是带全局性的文字说明,它包括:1、本工程的概况,建筑物所在地区的自然气候,场地情况。2、选用材料的类型、规格、强度等级,3、应用于工程的构造,详图等。3、对施工的要求,以及对质检的要求。结构设计总说明结构设计说明是带全局性的文字说明,它包括:109414×弯折高度+10d-2×45°的度量差(有时设计为60°);②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注写时角筋写在前面5hc+5d}+L-保护层厚度+0.11G101-1图集规定:梁的箍筋加密区范围为了保证按平法设计的结构施工图实现全国统一,建设部已将平法的制图规则纳入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1G101-1、11G101-2、11G101-3。1、结构施工图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加密区箍筋:Φ6@100mm(11)、非抗震楼层框架梁钢筋构造(11G101-1P81)1、本工程的概况,建筑物所在地区的自然气候,率低下。相邻箍筋高差Δ=(559-381)/(9-1)=22mm90°5.如: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纵筋,2Φ25放在角部,2Φ222、判断梁下部中间支座:3、对施工的要求,以及对质检的要求。加密区箍筋:Φ6@100mm100mm100mm加密区箍筋:Φ6@100mm100mm414×弯折高度+10d-2×45°的度量差(有时设计为60110此跨梁顶部比楼板低10mm(-0.010)此跨梁顶部与楼板相平返回此跨梁顶部比楼板低10mm(-0.010)此跨梁顶部与楼板相1111.抗震楼层框架梁KL钢筋构造(11G101-1P79)通长筋与贯通筋的区别?1.抗震楼层框架梁KL钢筋构造(11G101-1P79)通长1121.抗震楼层框架梁KL钢筋构造(11G101-1P79)通长筋与贯通筋的区别?1.抗震楼层框架梁KL钢筋构造(11G101-1P79)通长113外伸悬挑梁上部第一排钢筋下料长度=Ln/3+支座宽hc+L-保护层+12d;

当L≥4hb,上部第一排有弯起钢筋。此时,上部第一排钢筋下料长度=Ln/3+支座宽hc+L-保护层+0.414×弯折高度+10d-2×45°的度量差(有时设计为60°);

上部第二排钢筋下料长度=Ln/4+支座宽hc+0.75L+0.414×弯折高度+10d-2×45°的度量差(有时设计为60°);

下部纵筋下料长度=L-保护层+12d(光面15d)外伸悬挑梁上部第一排钢筋下料长度=Ln/3+支座宽hc+L-114框架梁上部纵筋与xl梁上部纵筋直径一样时(11G新增):框架梁上部纵筋与xl梁上部纵筋直径一样时(11G新增):1151、结构施工图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一结构施工图识读概述1、结构施工图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一结构施工图识读概述116一结构施工图识读概述1、结构施工图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结构施工图是表达房屋承重构件的图样;实现其他专业,例如建筑,给排水,暖通电气等的功能需求;用来作为施工,质检,及编制预算的依据。

一结构施工图识读概述1、结构施工图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结构1172、结构施工图的内容结构设计总说明2、结构施工图的内容结构设计总说明1182、结构施工图的内容(续)2、结构施工图的内容(续)119结构设计总说明结构设计说明是带全局性的文字说明,它包括:1、本工程的概况,建筑物所在地区的自然气候,场地情况。2、选用材料的类型、规格、强度等级,3、应用于工程的构造,详图等。3、对施工的要求,以及对质检的要求。结构设计总说明结构设计说明是带全局性的文字说明,它包括:120结构平面布置图结构平面布置图是表示房屋中各承重构件总体平面布置的图样。它包括:1、基础平面图;

基础形式,基础尺寸,基础梁的布置

2、梁结构布置平面图;梁截面尺寸、定位,梁配筋

3、板结构布置平面图;板厚,板配筋4、柱结构布置图柱截面尺寸、定位,柱配筋结构平面布置图结构平面布置图是表示房屋中各承重构件总体平面布121构件详图构件详图包括:基础结构详图;梁、柱、板结构详图;(3)楼梯结构详图;(4)其他详图,如雨篷、过梁等。

结构平面图不能表达清楚的内容,往往采用详图的方式来表达构件详图构件详图包括:结构平面图不能表达清楚的内容122纯悬挑梁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抗震楼层框架梁KL钢筋构造(11G101-1P79)构造筋与抗扭筋的搭档:拉筋,思考拉筋有什么要求?15附加箍筋和吊筋的画法示例hc-保护层1、结构施工图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右max(Lae,0.下部通长筋为4根直径16mm的II级钢(HRB335)第一排上部纵筋的端部45°弯斜,只适用于长XL什么是大箍套小箍?为什么要采用?JZL上部纵筋在端支座弯锚,弯折段15d,弯锚水平段长度(铰接:≥0.加密区箍筋:Φ6@100mm600-2×25+2×10-50×arctg2/9=559;平面注写方式2.(4)、KL上、下部纵筋在端支座锚固要求(端支座锚固形式分3种:弯锚、直锚、锚板锚固;上篇——平法识图梁平法、柱平法、板平法、基础平法等学习资料:图集11G101-1~11G101-3等纯悬挑梁钢筋下料长度计算上篇——平法识图梁平法、柱平法、板平123第1章平法钢筋翻样基础知识1.1平法基础知识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简称为平法,其表达形式,概括来讲,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相应的“结构设计总说明”和梁、柱、墙等构件的“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构成一套完整的结构设计。改变了传统的那种将构件从结构平面图中索引出来,在逐个绘制配筋详图的繁琐方法。第1章平法钢筋翻样基础知识1.1平法基础知识124平法施工图的表达方式的特点

平法的优点是图面简洁、清楚、直观性强,图纸数量少,图纸层次清晰,图纸节点统一,识图、记忆、查找、校对、审核、验收较方便,图纸与施工顺序一致等。广泛用于设计、监理、施工、翻样和造价。为了保证按平法设计的结构施工图实现全国统一,建设部已将平法的制图规则纳入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1G101-1、11G101-2、11G101-3。

平法施工图的表达方式的特点平法的优点是图面简洁、清125用平法表示钢筋混凝土梁用平法表示钢筋混凝土梁126用详图法表示钢筋混凝土梁用详图法表示钢筋混凝土梁127详图法:优点:识图方便,结构尺寸,配筋,构造都能够通过图形表达出来。缺点:绘图工作量很大,出图量大,且某一张图出错,就会影响与之相关的其他图,修改繁琐。导致设计效率低下。适用范围:常用于基础详图的配筋,雨篷,阳台,女儿墙等结构构件的配筋表达,以及形状复杂的结构构件,如设备基础等。详图法:128平法:优点:用数字化,符号化来表达结构。图面简明,清晰。设计绘图工作量小。缺点:需要掌握平法知识才能够读懂施工图。钢筋的锚固,搭接等构造,需要查看平法图集,才能够得知。适用范围:广泛采用,用于表达,梁,板,柱,剪力墙等结构构件的配筋。平法:129平法将结构设计分为创造性设计内容

设计师采用的制图规则中的标准符号、数字是创造性的设计内容。平法是推荐性标准不是强制性标准,在施工和预算时,图纸与平法图集有冲突的部分应以图纸为准,设计者可以不按平法设计,但必须遵循《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创造性设计重复性设计平法将结构设计分为创造性设计内容创造性设计重复性设计130重复性设计内容

传统设计中节点详图、搭接、锚固值、加密区范围等都是大量重复表达的内容。平法中重复设计的内容以“广义标准化方式”编制成国家建筑标准构造设计,以国家标准图集和正式设计文件从个体中剥离出来,减少设计师的工作量和图纸量。钢筋混凝土之结构施工图的识读课件1311.3钢筋翻样基础知识什么是钢筋翻样?钢筋翻样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分为两类,一类是预算翻样,是指在设计与预算阶段对图纸进行钢筋翻样,以计算图纸中钢筋的含量,用于钢筋的造价预算;第二类是施工翻样,是指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图纸详细列示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构件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重量等内容,以形成钢筋构件下料单,方便钢筋工按料单进行钢筋构件制作。

清楚谁是谁的支座?1.3钢筋翻样基础知识什么是钢筋翻样?132梁是板的支座柱是梁的支座基础基础梁是柱的支座梁是板的支座柱是梁的支座基础基础梁是柱的支座133第2章钢筋通用构造砼保护层新规范调整: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是混凝土最外层钢筋外边缘到混凝土构件表面的最小距离。第2章钢筋通用构造砼保护层134当支座负筋直径=上部通长筋时,在跨中Ln/3范围内连接;纵筋自上而下分开两个侧面共配置4Φ12的每一跨净长在9米以内故可以在中间支座内锚固,锚固长度为max{Lae,0.结构设计说明是带全局性的文字说明,它包括:边跨下部非通长筋长度=净长Ln1+左hc-保护层厚度+右max{lae,0.+右max(Lae,0.如:梁下部纵筋注写为6Φ252/4,则表示上一排纵筋为2Φ25,下一排纵筋为4Φ25,全部伸入支座。当梁腹板高度hw≥450mm时,需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所注规格与根数应符合规范规定,纵向构造筋间距≤200mm。1:当梁配置四肢箍时,用2φ22+(2φ12)表示,上部第一排钢筋下料长度=max{La(e),0.此项注写值以大写字母N开头,L端支座、中间支座上部纵筋的延伸长度2、选用材料的类型、规格、强度等级,梁斜坡坡度arctg(600-400)/900=arctg2/9=0.环栅(用于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当支座负筋直径=上部通长筋时,在跨中Ln/3范围内连接;环栅135钢筋的基本锚固长度:LabE=ζaELab(抗震)ζaE抗震锚固长度修正系数,对1.2级抗震等级取1.15;对三级抗震等级取1.05;对四级抗震等级取1.00。

钢筋锚固长度:LaE=ζaE

La(抗震)Lab(E)与La(E)的关系:前者一般用于弯锚的直段长度,后者常用于直锚时的锚固长度。钢筋的基本锚固长度:Lab(E)与La(E)的关系:前者一般136钢筋的连接钢筋接头形式:

绑扎搭接(钢筋搭接长度就是指:钢筋在连接时,其相互重叠部分的长度。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不同的钢筋级别和砼标号及是否抗震等,规范都对钢筋的搭接长度有相应的要求,但不能小于300mm。(纵向非接触性搭接)

机械连接(直螺纹连接、锥螺纹连接、套管冷挤压)或焊接(对焊、单面焊、双面焊、电渣压力焊);接头长度:绑扎:LlE或Ll;单面焊:10d双面焊:5d其他连接:计算接头个数。工厂生产出来的钢筋均按一定规格(如9米和12米)的定长尺寸制作的。而实际工程中使用的钢筋均是有长有短,形状各异,因此需要对钢筋进行处理(下料长度还可取3m、4.5m、6m、13.5m、15m、18m)。钢筋的连接钢筋接头形式:工厂生产出来的钢筋均按一定规格(如137钢筋采用绑扎搭接钢筋采用机械连接钢筋采用绑扎搭接钢筋采用机械连接138钢筋弯曲调整值含义:弯曲点两侧外包尺寸与中心线之间的个长度差值。钢筋弯曲调整值的大小取决于钢筋弯曲内径。(又称度量差值)。钢筋的图示长度与下料长度:钢筋的下料长度=钢筋的图示长度-度量差钢筋弯曲调整值含义:弯曲点两侧外包尺寸与中心线之间的个长度差139第3章梁平法与钢筋翻样梁的平法标注方法1.平面注写方式2.截面注写方式第3章梁平法与钢筋翻样梁的平法标注方法1401、梁集中标注

梁集中标注的内容,规定如下:第1项:梁编号第2项:梁截面尺寸b×h(宽×高)第3项: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第4项: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第5项: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第6项:梁顶面标高高差

1、梁集中标注梁集中标注的内容,规定如下:141屋面框架梁(两端为柱)此跨梁顶部比楼板低10mm414×弯折高度+10d-2×45°的度量差(有时设计为60°);当在梁上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同时存在时,原位标注优先,施工时应按原位标注数值取用此项注写值以大写字母G开头,注写设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且对称配置。构造筋与抗扭筋的搭档:拉筋,思考拉筋有什么要求?此项注写值以大写字母N开头,井字梁(垂直相交的梁尺寸相同,无主次之分)绑扎搭接(钢筋搭接长度就是指:钢筋在连接时,其相互重叠部分的长度。箍筋下料长度=(梁宽b-保护层×2)×2+(梁高h-保护层×2)×2+1.边跨下部非通长筋长度=净长Ln1+左hc-保护层厚度+右max{lae,0.当支座负筋直径>上部通长筋时,在一跨的两端Ln/3的地方与其连接;拉筋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间距*2+1))*排数414×弯折高度+10d-2×45°的度量差(有时设计为60°);拉筋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间距*2+1))*排数KL-1(3)300×600—

梁编号(跨数)截面宽×高。φ8@100/200(2)—

箍筋直径、加密区间距/非加密区间距(箍筋肢数)。2Φ25——

通长筋根数、直径。G2φ12——

构造钢筋根数、直径。(-0.05)——

梁顶标高与结构层标高的差值,负号表示低于结构层标高。————————————集中注写的形式屋面框架梁(两端为柱)KL-1(3)300×600—梁142第1项:梁编号

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是否带有悬挑楼层框架梁KLXX(XX)、(XXA)或(XXB)屋面框架梁WKLXX(XX)、(XXA)或(XXB)框支梁KZLXX(XX)、(XXA)或(XXB)非框架梁LXX(XX)、(XXA)或(XXB)悬挑梁XLXX井字梁JZLXX(XX)、(XXA)或(XXB)第1项:梁编号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是否带有悬挑楼层框架梁K143楼面框架梁(两端为柱)KL屋面框架梁(两端为柱)WKL非框架梁(两端为梁)L楼面框架梁(两端为柱)屋面框架梁(两端为柱)非框架梁144框支梁框支梁KZL框架柱不落地柱的力传递到下方的梁框架柱不落地柱的力传递到下方的梁框支柱KZZ框支柱KZZ框支柱KZZ框支梁框支梁框架柱不落地框架柱不落地框支柱框支柱框支柱145占据一层的转换大梁,有时梁上开有洞口两层楼板混凝土剪力墙不落地框支梁KZL框支柱KZZ框支柱KZZ占据一层的两层楼板混凝土剪力墙不落地框支梁框支柱框支柱146混凝土剪力墙不落地框支梁KZL框支柱KZZ框支柱KZZ混凝土剪力墙不落地框支梁框支柱框支柱147井字梁井字梁(垂直相交的梁尺寸相同,无主次之分)JZL框架梁KL井字梁井字梁(垂直相交的梁尺寸相同,无主次之分)框架梁148井字梁JZL框架梁KL井字梁框架梁149井字梁JZL框架梁KL井字梁JZL井字梁框架梁井字梁150第1跨第2跨一端悬挑框架梁2,2跨,一端悬挑第1跨第2跨一端悬挑框架梁2,151第1跨第2跨右端端悬挑框架梁1,2跨,两端悬挑左端悬挑返回第1跨第2跨右端端悬挑框架梁1,左端悬挑返回152第2项:梁尺寸宽度b高度h第2项:梁尺寸宽度高度153悬挑梁不等高截面尺寸注写示意加腋梁截面尺寸注写示意悬挑梁不等高截面尺寸注写示意加腋梁截面尺寸注写示意154第3项: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钢筋直径与间距,钢筋肢数。当为抗震设计时,用斜线“/”区分梁端箍筋加密区与梁身非加密区长度范围内箍筋的不同间距。

例如:Φ8@100/200(2),表示箍筋为HPB235级钢筋,直径8mm,为2肢箍。加密区间距为100mm,非加密区间距为200mm。第3项:梁箍筋例如:Φ8@100/200(2),表示155箍筋肢数怎么数?箍筋肢数怎么数?156箍筋箍筋157加密区箍筋:Φ6@100mm100mm100mm加密区箍筋:Φ6@100mm100mm加密区箍筋:Φ6@100mm100mm100mm加密区箍筋:158非加密区箍筋:Φ6@200mm200mm200mm箍筋非加密区箍筋:Φ6@200mm200mm200mm箍筋15911G101-1图集规定:梁的箍筋加密区范围11G101-1图集规定:梁的箍筋加密区范围160

第4项: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

在梁上部既有通长钢筋又有架立筋时,用“+”号相联标柱,并将通长筋写在“+”号前面,架立筋写在“+”号后面并加括号。例如:1:当梁配置四肢箍时,用2φ22+(2φ12)表示,其中2φ22为通长筋,(2φ12)为架立钢筋。2:当梁配置二肢箍时,用2φ22表示,2φ22为通长筋,无架立筋。

第4项: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161下部纵筋钢筋一般通长上部通长纵筋上部支座非通长纵筋下部纵筋上部通长纵筋上部支座非通长纵筋162下部纵筋钢筋一般通长上部支座非通长纵筋上部支座非通长纵筋架立筋架立筋与受力筋搭接下部纵筋上部支座非通长纵筋上部支座非通长纵筋架立筋架立筋与受163第5项: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

当梁腹板高度hw≥450mm时,需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所注规格与根数应符合规范规定,纵向构造筋间距≤200mm。此项注写值以大写字母G开头,注写设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且对称配置。如:G4Φ12,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4Φ12的纵向构造钢筋,每侧各2Φ12。第5项: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当梁腹板高度hw164下部纵筋上部纵筋箍筋构造钢筋或抗扭钢筋拉筋下部纵筋上部纵筋箍筋构造钢筋拉筋165第5项: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

当梁侧面需配置受扭纵向钢筋时,此项注写值以大写字母N开头,注写配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且对称配置。如:N6Φ22,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6Φ22的受扭纵向钢筋,每侧各配置3Φ22。构造筋与抗扭筋的搭档:拉筋,思考拉筋有什么要求?第5项: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当梁侧面需配置受扭纵166侧面构造钢筋4φ12侧面构造钢筋或抗扭钢筋侧面构造钢筋4φ12侧面构造钢筋6

14侧面构造钢筋侧面构造钢筋或抗扭钢筋侧面构造钢筋侧面构造钢筋167第6项:梁顶面标高高差

梁顶面标高高差是指相对于该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值,有高差时,须将其写入括号内(当梁顶比板顶低时,注写成“负标高高差”;当梁顶比板顶高时,注写成“正标高高差”),无高差时不注。如:(-0.100)表示梁顶面比同层楼板顶面低0.100m。(0.200)表示梁顶面比同层楼板顶面高0.200m。

一般情况下,需要注写梁顶面高差的梁有:洗手间梁、楼梯平台梁、楼梯平台板边梁等。第6项:梁顶面标高高差梁顶面标高高差是指相对于该结168此跨梁顶部比楼板低10mm(-0.010)此跨梁顶部与楼板相平返回此跨梁顶部比楼板低10mm(-0.010)此跨梁顶部与楼板相169集中标注原位标注当在梁上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同时存在时,原位标注优先,施工时应按原位标注数值取用2、原位标注

集中标注原位标注当在梁上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同时存在时,原位标1702、原位标注

(1)梁支座上部纵筋梁支座上部纵筋,应包含通长筋在内的所有纵筋。①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如:梁支座上部纵筋注写为6Φ254/2时,表示上一排纵筋为4Φ25,下一排纵筋为2Φ25。2、原位标注(1)梁支座上部纵筋171(1)梁支座上部纵筋②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相连,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③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去不注。如: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纵筋,2Φ25放在角部,2Φ22放在中部,在梁支座上部应注写为2Φ25+2Φ22。

2、原位标注

(1)梁支座上部纵筋②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172(2)梁下部纵筋

①当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如:梁下部纵筋注写为6Φ252/4,则表示上一排纵筋为2Φ25,下一排纵筋为4Φ25,全部伸入支座。2、原位标注

(2)梁下部纵筋2、原位标注173②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注写时角筋写在前面如:梁下部纵筋注写为2Φ25+2Φ22,表示2Φ25放在角部,2Φ22放在中部。③当已按规定集中注写了梁上部和下部均为通长的纵筋值时,则不需在梁下部重复做原位标注。

2、原位标注

(2)梁下部纵筋②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174下部通长筋为4根直径16mm的II级钢(HRB335)下部通长筋为4根直径16mm的II级钢(HRB335)175下部通长纵筋

416返回下部通长纵筋返回1762号框架梁,有两跨,一端有悬挑、梁断面300×650

此梁箍筋是φ8,非加密区间距200,加密区间距100,两支箍筋,梁上部贯通直径为25mm的钢筋2根;梁顶相对于楼层标高24.950低0.100m

表示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纵筋

表示悬挑部分的箍筋

该跨梁下部配筋该跨梁下部配筋,上一排纵筋为2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