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与管理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与管理1(优选)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与管理(优选)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与管理2简要回顾200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
----旨在规范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尤其是规范围手术期病人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两网的建设2009年3月下发了《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2009]38号)
----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病人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的管理
----严格控制和规范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
----规定了建立和实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简要回顾200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3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与管理新版课件4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4]300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5]42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促进抗菌药物的规范化使用、遏制耐药菌的产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应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5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与管理新版课件6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与管理新版课件7头孢菌素过敏者,针对革兰阳性菌可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克林霉素;针对病原学以及药敏,选择疗效肯定、安全性好、使用方便、不宜引起菌群失调或二重感染的相对窄谱的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定。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定。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旨在规范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尤其是规范围手术期病人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对某些手术部位感染会引起严重后果者,如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人工关节置换术等,若术前发现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定植的可能或者该机构MRSA发生率高,可选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但应严格控制用药持续时间。头孢菌素过敏者,针对革兰阳性菌可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克林霉素;同一细菌感染,根据不同的药物敏感性,选用不同抗菌药物。噁唑烷酮类(利奈唑胺)在38号文的基础上的手术类型更加全面根据手术切口类别、可能的污染菌种类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药物能否在手术部位达到有效浓度等综合考虑。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夫西地酸等骨组织:林可酰胺类、氟喹诺酮类及磷霉素----旨在规范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尤其是规范围手术期病人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不同手术部位感染常见病原菌血脑屏障:氯霉素、青霉素(炎症时)、头孢曲松(炎症时)中文名称PDR:全耐药,是指对目前所有临床应用的有代表性的各类抗菌药物均耐药的菌株。头孢菌素过敏者,针对革兰阳性菌可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克8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确定了抗菌药物使用的各项指标和要求:如抗菌药物品种数、使用率、手术预防用药要求等。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与管理新版课件9
抗菌药物使用的各项指标和要求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1小时(新的指导原则规定)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在输注完毕后开始手术。万古霉素或氟喹诺酮类等由于需输注较长时间,应在手术前1~2小时开始给药。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抗菌药物使用的各项指标和要求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在10覆盖最可能的病原菌,不是覆盖所有病原菌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病原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第一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定。第四部分疾病部分更多参考了国内外指南;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病原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者价格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宿主(年龄、基础疾病、手术、侵入性因素、激素、免疫抑制剂、既往抗菌药物的使用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应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覆盖最可能的病原菌,不是覆盖所有病原菌药敏结果提示敏感的抗菌药是否都一样?对培养结果阴性的患者,应根据经验治疗的效果,和患者情况采取进一步诊疗措施。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结肠、直肠和盆腔手术,应选用针对肠道革兰阴性菌和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的抗菌药物。噁唑烷酮类(利奈唑胺)预防用药应针对手术路径中可能存在的污染菌。----旨在规范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尤其是规范围手术期病人预防使用抗菌药物[2]胃十二指肠手术、肝胆系统手术、结肠和直肠手术、阑尾手术、Ⅱ或Ⅲ类切口的妇产科手术,如果患者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可用克林素霉+氨基糖苷类,或氨基糖苷类+甲硝唑。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尽可能选择针对性强、窄谱、安全、价格适当的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抗菌谱、抗菌活性、PK/PD、毒副作用、价格因素等)住院医师----(经过抗菌药物规范化培训和考核合格)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指征加强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50%;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80%。
抗菌药物使用的各项指标和要求覆盖最可能的病原菌,不是覆盖所有病原菌加强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1138号文件中关于预警、干预措施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慎重经验用药;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临床应用。38号文件中关于预警、干预措施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12
三年专项整治前后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概况
三年专项整治前后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概况
13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与管理新版课件14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与管理新版课件15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与管理新版课件16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病原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应是已列入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处方集》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收录的抗菌药物品种。
非限制使用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病原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者价格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
限制使用1.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2.抗菌作用较强、抗菌谱广,经常或过度使用会使病原菌过快产生耐药的3.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不优于现用药物的4.新上市的,在适应证、疗效或安全性方面尚需进一步考证的、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特殊使用实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病原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17特殊使用类别的抗菌药物分类三线抗菌药物(特殊使用)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头孢噻利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比阿培南等多肽类与其他抗菌药物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夫西地酸等抗真菌药物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伊曲康唑(静脉),伏立康唑(注射),两性霉素B特殊使用类别的抗菌药物分类三线抗菌药物(特殊使用)第四代18
分级管理办法住院医师----(经过抗菌药物规范化培训和考核合格)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
主治医师以上----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具有严格临床用药指征或确凿依据,经抗感染或有关专家会诊同意,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签名-----特殊使用抗菌药物,
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仅限于1天用量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分级管理办法住院医师----(经过抗菌药物规范化培训19《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5)《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5)20如何定位《指导原则》是抗菌治疗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纲领性文件帮助临床医师、药师等专业人员理解:抗感染治疗的基本原则、思路,各类抗菌药物的定位;具体疾病的治疗,更应依据各部位或各种病原体感染的临床指南;《指导原则》与各种指南的关系,好比宪法与各种下位法的关系;如何定位《指导原则》是抗菌治疗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纲领性文件21更重视循证依据,文字的表达更为严谨;头孢菌素过敏者,针对革兰阳性菌可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克林霉素;高水平氨基糖苷类耐药肠球菌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目的、原则、品种选择、给药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病人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的管理第三部分增加了部分新抗菌药物;主治医师以上----限制使用抗菌药物38号文件中关于预警、干预措施将“内科及儿科预防用药”改为“抗菌药物在预防非手术患者某些特定感染中的应用”(附录1),分述预防用药目的、原则,并增加关于针对某些细菌性感染的预防用药方案和指征在38号文的基础上的手术类型更加全面已被医政管理部门定位规章。多肽类与其他抗菌药物我院耐药率图谱---大肠埃希菌(2015)阳性率(%)骨组织:林可酰胺类、氟喹诺酮类及磷霉素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伊曲康唑(静脉),伏立康唑(注射),两性霉素B手术时间:6月12日9:30~10:10诊断为细菌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病原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PDR:全耐药,是指对目前所有临床应用的有代表性的各类抗菌药物均耐药的菌株。2015年我院前十位细菌分离率噁唑烷酮类(利奈唑胺)2个版本差别主要结构、精神不变:
更重视循证依据,文字的表达更为严谨;第一部分“预防用药”内容变化较大,增加了具体预防方案;第二部分考虑了管理办法要求,总结了近年实践经验,变动较多;第三部分增加了部分新抗菌药物;第四部分疾病部分更多参考了国内外指南;更重视循证依据,文字的表达更为严谨;2个版本差别主要结构、精22变化在38号文的基础上的手术类型更加全面相比2004版基本原则,2015版原则更加细化初始经验治疗的用药选择新版原则在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指征上首次提出多重耐药菌及泛耐药菌感染时,需要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并将“单一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改为“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变化在38号文的基础上的手术类型更加全面23《指导原则》(2015)主要内容第一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第二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三部分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第四部分各类细菌性感染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原则《指导原则》(2015)主要内容第一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24抗菌药物治疗、预防应用原则:有充分循证医学证据;被医学界广泛认可;已被医政管理部门定位规章。抗菌药物治疗、预防应用原则:25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增加一些临床常用的或近年来上市的抗菌药:头霉素类(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头孢米诺)碳青霉烯类中的厄他培南青霉烯类:法罗培南单环β内酰胺类:氨曲南氧头孢烯类(拉氧头孢和氟氧头孢)甘氨酰环素类(替加环素)环脂肽类(达托霉素)噁唑烷酮类(利奈唑胺)多黏菌素类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增加一些临床常用的或近年来上市26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与管理新版课件27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与管理新版课件28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与管理新版课件29各类细菌性感染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原则
第四部分“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改为“各类细菌性感染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原则”增加了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血流感染侵袭性真菌病各类细菌性感染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原则第四部分“各类细菌性感染30细菌性感染细菌性感染31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诊断为细菌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及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定。品种选择给药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次数疗程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诊断为细菌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32
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但是,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伤寒、布鲁菌病、骨髓炎、溶血性链球菌咽炎和扁桃体炎、深部真菌病等需较长的疗程方能彻底治愈,并防止复发。给药途径及疗程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以确保药效;病情好转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口服给药。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给药途径33《指导原则》(2015)主要内容大部分药物经肾脏排泄:β-内酰胺类大多数品种、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在尿中达高浓度;某些药物经肝胆系统排泄: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利福平、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等在胆汁中达高浓度。住院医师----(经过抗菌药物规范化培训和考核合格)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第三部分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某患:行Ⅱ类切口手术:宿主(年龄、基础疾病、手术、侵入性因素、激素、免疫抑制剂、既往抗菌药物的使用等)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伊曲康唑(静脉),伏立康唑(注射),两性霉素B一、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指征AmericanJournalofInfectionControl,1999;27:97-134如大肠埃希菌:头孢曲松、呋喃妥因高水平氨基糖苷类耐药肠球菌抗菌药物(抗菌谱、抗菌活性、PK/PD、毒副作用、价格因素等)药敏结果提示敏感的抗菌药是否都一样?PDR:全耐药,是指对目前所有临床应用的有代表性的各类抗菌药物均耐药的菌株。如抗菌药物品种数、使用率、手术预防用药要求等。第三部分增加了部分新抗菌药物;根据手术切口类别、可能的污染菌种类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药物能否在手术部位达到有效浓度等综合考虑。抗菌药物治疗、预防应用原则: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指征
1.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2.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严重感染,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及2种以上复数菌感染,以及多重耐药或泛耐药菌感染。
3.需长疗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侵袭性真菌病、分支杆菌感染。
4.毒性较大的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时剂量可适当减少,可以减少毒性反应。《指导原则》(2015)主要内容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指征134抗菌药物的联合凡使用一种药物能够达到治疗目的时,不要使用第二种和第三种。有效、简便、经济、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抗菌药物的联合凡使用一种药物能够达到治疗目的时,不要使用第二35关于MDR、XDR、PDR
MDR:多重耐药,是指细菌对于常见抗菌药物中3类或3类以上的药物耐药;
XDR:广泛耐药,是指细菌仅对1~2种抗菌药物敏感(通常指黏菌素和替加环素);
PDR:全耐药,是指对目前所有临床应用的有代表性的各类抗菌药物均耐药的菌株。
关于MDR、XDR、PDR36第一部分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增加3个关于预防用药方案的附录以增加合理预防用药和相应监测、管理的可操作性。主要修订内容如下:将“内科及儿科预防用药”改为“抗菌药物在预防非手术患者某些特定感染中的应用”(附录1),分述预防用药目的、原则,并增加关于针对某些细菌性感染的预防用药方案和指征将“外科手术预防用药”改为“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预防应用的品种选择”(附录2)。对预防用药目的和指征、手术切口分级、抗菌药物品种选择、给药时机、维持时间等作了更为清晰、详尽的叙述。增加“特殊诊疗操作中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建议”(附录3)第一部分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增加3个关于预防用药37附表1:抗菌药物在预防非手术患者某些特定感染中的应用附表2: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预防应用的品种选择附表3:特殊诊疗操作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建议附表1:抗菌药物在预防非手术患者某些特定感染中的应用38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一、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目的、原则、品种选择、给药方案)三、侵入性诊疗操作患者的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391.根据手术切口类别、可能的污染菌种类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药物能否在手术部位达到有效浓度等综合考虑。2.选用对可能的污染菌针对性强、有充分的预防有效的循证医学证据、安全、使用方便及价格适当的品种。3.应尽量选择单一抗菌药物预防用药,避免不必要的联合使用。预防用药应针对手术路径中可能存在的污染菌。如心血管、头颈、胸腹壁、四肢软组织手术和骨科手术等经皮肤的手术,通常选择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药物。结肠、直肠和盆腔手术,应选用针对肠道革兰阴性菌和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的抗菌药物。4.头孢菌素过敏者,针对革兰阳性菌可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克林霉素;针对革兰阴性杆菌可用氨曲南、磷霉素或氨基糖苷类。5.对某些手术部位感染会引起严重后果者,如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人工关节置换术等,若术前发现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定植的可能或者该机构MRSA发生率高,可选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但应严格控制用药持续时间。6.不应随意选用广谱抗菌药物作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鉴于国内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高,应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抗菌药物的选择1.根据手术切口类别、可能的污染菌种类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40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目的、原则、品种选择、给药方案)促进抗菌药物的规范化使用、遏制耐药菌的产生第二部分考虑了管理办法要求,总结了近年实践经验,变动较多;血脑屏障:氯霉素、青霉素(炎症时)、头孢曲松(炎症时)抗菌药物治疗、预防应用原则:血脑屏障:氯霉素、青霉素(炎症时)、头孢曲松(炎症时)三线抗菌药物(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对预防用药目的和指征、手术切口分级、抗菌药物品种选择、给药时机、维持时间等作了更为清晰、详尽的叙述。噁唑烷酮类(利奈唑胺)对培养结果阴性的患者,应根据经验治疗的效果,和患者情况采取进一步诊疗措施。不应随意选用广谱抗菌药物作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在38号文的基础上的手术类型更加全面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慎重经验用药;在38号文的基础上的手术类型更加全面AmericanJournalofInfectionControl,1999;27:97-134对某些手术部位感染会引起严重后果者,如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人工关节置换术等,若术前发现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定植的可能或者该机构MRSA发生率高,可选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但应严格控制用药持续时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诊治涉及众多因素,错综复杂高水平氨基糖苷类耐药肠球菌不同手术部位感染常见病原菌AmericanJournalofInfectionControl,1999;27:97-134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41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注:[1]所有清洁手术通常不需要预防用药,仅在有前述特定指征时使用。[2]胃十二指肠手术、肝胆系统手术、结肠和直肠手术、阑尾手术、Ⅱ或Ⅲ类切口的妇产科手术,如果患者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可用克林素霉+氨基糖苷类,或氨基糖苷类+甲硝唑。[3]有循证医学证据的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为头孢唑啉,第二代头孢菌素主要为头孢呋辛。[4]我国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耐药率高,预防应用需严加限制。[5]表中“±”是指两种及两种以上药物可联合应用,或可不联合应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注:42抗菌药物的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治疗性应用43抗感染治疗感染诊治涉及众多因素,错综复杂包括微生物(评估病原菌、致病性、评估耐药性)宿主(年龄、基础疾病、手术、侵入性因素、激素、免疫抑制剂、既往抗菌药物的使用等)抗菌药物(抗菌谱、抗菌活性、PK/PD、毒副作用、价格因素等)抗感染治疗感染诊治涉及众多因素,错综复杂44经验治疗的目标:覆盖最可能的病原菌,不是覆盖所有病原菌经验治疗的目标:45病原治疗:不同细菌的感染,选用不同抗菌药物同一细菌感染,根据不同的药物敏感性,选用不同抗菌药物。病原治疗:462015年我院前十位细菌分离率
微生物室提供的数据2015年我院前十位细菌分离率
微生物室提供的数据47耐药菌
中文名称
阳性率(%)MRSA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0.86MRSE
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4.58HLAR
高水平氨基糖苷类耐药肠球菌0VRE
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0ESBL
超广谱β-内酰胺酶2.59我院2015年特殊耐药菌检测情况微生物室提供的数据耐药菌中48我院耐药率图谱---大肠埃希菌(2015)微生物室提供的数据我院耐药率图谱---大肠埃希菌(2015)微生物室提供的数据49药敏结果提示敏感的抗菌药是否都一样?有首选、次选之分如化脓性链球菌:青霉素首选,头孢次选有主打与联合地位之分如β-内酰胺类多为主打药,氨基糖苷类多为联合用药有静脉、口服之分如大肠埃希菌:头孢曲松、呋喃妥因有杀菌、抑菌之分如β-内酰胺类为杀菌剂、红霉素类为抑菌剂肠球菌:氨苄西林、红霉素药敏结果提示敏感的抗菌药是否都一样?有首选、次选之分50药物因素抗菌谱抗菌活性吸收、分布、代谢、排泄PK/PD毒副作用药物因素抗菌谱51品种选择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尽可能选择针对性强、窄谱、安全、价格适当的抗菌药物进行经验治疗者根据可能的病原菌及当地耐药状况选用抗菌药物能拿得到的药物品种选择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尽可能选择针对性强、窄谱52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与管理2015年我院前十位细菌分离率更重视循证依据,文字的表达更为严谨;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骨组织:林可酰胺类、氟喹诺酮类及磷霉素----旨在规范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尤其是规范围手术期病人预防使用抗菌药物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旨在规范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尤其是规范围手术期病人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感染诊治涉及众多因素,错综复杂不应随意选用广谱抗菌药物作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指征覆盖最可能的病原菌,不是覆盖所有病原菌不应随意选用广谱抗菌药物作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仅限于1天用量促进抗菌药物的规范化使用、遏制耐药菌的产生第三部分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慎重经验用药;有效、简便、经济、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噁唑烷酮类(利奈唑胺)抗菌药物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骨组织:林可酰胺类、氟喹诺酮类及磷霉素前列腺: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及SMZ血脑屏障:氯霉素、青霉素(炎症时)、头孢曲松(炎症时)血胎盘屏障:青霉素、头孢、磷霉素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与管理抗菌药物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骨组织:林53抗菌药物的排泄大部分药物经肾脏排泄:β-内酰胺类大多数品种、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在尿中达高浓度;某些药物经肝胆系统排泄: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利福平、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等在胆汁中达高浓度。抗菌药物的排泄大部分药物经肾脏排泄:β-内酰胺类大多数品种、54各代头孢菌素大致比较各代头孢菌素大致比较55病原学及药敏确定后,结合治疗反应调整用药方案;对培养结果阴性的患者,应根据经验治疗的效果,和患者情况采取进一步诊疗措施。针对病原学以及药敏,选择疗效肯定、安全性好、使用方便、不宜引起菌群失调或二重感染的相对窄谱的药物。如临床上治疗反应良好,不论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如何,治疗方案原则上不变。病原学及药敏确定后,结合治疗反应调整用药方案;对培养结果阴性56举例1药品名称剂量溶媒频次给药途径用药时间头孢唑啉2gNS100mlbid静滴6.12~6.15头孢丙烯分散片0.5g/qd口服6.12~6.14举例1药品名称剂量溶媒频次给药途径用药时间头孢唑啉2gNS157对培养结果阴性的患者,应根据经验治疗的效果,和患者情况采取进一步诊疗措施。对培养结果阴性的患者,应根据经验治疗的效果,和患者情况采取进一步诊疗措施。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指征----旨在规范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尤其是规范围手术期病人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4]300号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慎重经验用药;覆盖最可能的病原菌,不是覆盖所有病原菌特殊使用类别的抗菌药物根据手术切口类别、可能的污染菌种类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药物能否在手术部位达到有效浓度等综合考虑。200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中文名称覆盖最可能的病原菌,不是覆盖所有病原菌针对病原学以及药敏,选择疗效肯定、安全性好、使用方便、不宜引起菌群失调或二重感染的相对窄谱的药物。氨曲南1.[4]我国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耐药率高,预防应用需严加限制。一、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XDR:广泛耐药,是指细菌仅对1~2种抗菌药物敏感(通常指黏菌素和替加环素);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定。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主治医师以上----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定。第一部分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增加3个关于预防用药方案的附录毒性较大的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时剂量可适当减少,可以减少毒性反应。XDR:广泛耐药,是指细菌仅对1~2种抗菌药物敏感(通常指黏菌素和替加环素);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尽可能选择针对性强、窄谱、安全、价格适当的抗菌药物----规定了建立和实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促进抗菌药物的规范化使用、遏制耐药菌的产生氨曲南1.住院医师----(经过抗菌药物规范化培训和考核合格)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血脑屏障:氯霉素、青霉素(炎症时)、头孢曲松(炎症时)抗菌药物治疗、预防应用原则:覆盖最可能的病原菌,不是覆盖所有病原菌多肽类与其他抗菌药物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第三部分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病人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的管理针对病原学以及药敏,选择疗效肯定、安全性好、使用方便、不宜引起菌群失调或二重感染的相对窄谱的药物。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目的、原则、品种选择、给药方案)对培养结果阴性的患者,应根据经验治疗的效果,和患者情况采取进一步诊疗措施。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慎重经验用药;如β-内酰胺类多为主打药,氨基糖苷类多为联合用药三年专项整治前后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概况有效、简便、经济、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如大肠埃希菌:头孢曲松、呋喃妥因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4]300号针对病原学以及药敏,选择疗效肯定、安全性好、使用方便、不宜引起菌群失调或二重感染的相对窄谱的药物。预防用药应针对手术路径中可能存在的污染菌。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噁唑烷酮类(利奈唑胺)应尽量选择单一抗菌药物预防用药,避免不必要的联合使用。高水平氨基糖苷类耐药肠球菌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慎重经验用药;对某些手术部位感染会引起严重后果者,如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人工关节置换术等,若术前发现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定植的可能或者该机构MRSA发生率高,可选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但应严格控制用药持续时间。相比2004版基本原则,2015版原则更加细化初始经验治疗的用药选择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1小时(新的指导原则规定)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在输注完毕后开始手术。针对病原学以及药敏,选择疗效肯定、安全性好、使用方便、不宜引起菌群失调或二重感染的相对窄谱的药物。毒性较大的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时剂量可适当减少,可以减少毒性反应。某些药物经肝胆系统排泄: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利福平、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等在胆汁中达高浓度。XDR:广泛耐药,是指细菌仅对1~2种抗菌药物敏感(通常指黏菌素和替加环素);结肠、直肠和盆腔手术,应选用针对肠道革兰阴性菌和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的抗菌药物。覆盖最可能的病原菌,不是覆盖所有病原菌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药敏结果提示敏感的抗菌药是否都一样?抗菌药物(抗菌谱、抗菌活性、PK/PD、毒副作用、价格因素等)举例2
某患:行Ⅱ类切口手术:手术时间:6月12日9:30~10:10
用药情况:氨曲南1.0g+NS100mlQD静滴(
6月12日10:10~6月19日9:00)住院期间体温最高37.2℃,血象不高,PCT、CRP未测对培养结果阴性的患者,应根据经验治疗的效果,和患者情况采取进58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与管理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与管理59(优选)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与管理(优选)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与管理60简要回顾200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
----旨在规范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尤其是规范围手术期病人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两网的建设2009年3月下发了《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2009]38号)
----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病人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的管理
----严格控制和规范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
----规定了建立和实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简要回顾200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61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与管理新版课件62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4]300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5]42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促进抗菌药物的规范化使用、遏制耐药菌的产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应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63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与管理新版课件64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与管理新版课件65头孢菌素过敏者,针对革兰阳性菌可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克林霉素;针对病原学以及药敏,选择疗效肯定、安全性好、使用方便、不宜引起菌群失调或二重感染的相对窄谱的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定。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定。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旨在规范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尤其是规范围手术期病人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对某些手术部位感染会引起严重后果者,如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人工关节置换术等,若术前发现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定植的可能或者该机构MRSA发生率高,可选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但应严格控制用药持续时间。头孢菌素过敏者,针对革兰阳性菌可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克林霉素;同一细菌感染,根据不同的药物敏感性,选用不同抗菌药物。噁唑烷酮类(利奈唑胺)在38号文的基础上的手术类型更加全面根据手术切口类别、可能的污染菌种类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药物能否在手术部位达到有效浓度等综合考虑。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夫西地酸等骨组织:林可酰胺类、氟喹诺酮类及磷霉素----旨在规范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尤其是规范围手术期病人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不同手术部位感染常见病原菌血脑屏障:氯霉素、青霉素(炎症时)、头孢曲松(炎症时)中文名称PDR:全耐药,是指对目前所有临床应用的有代表性的各类抗菌药物均耐药的菌株。头孢菌素过敏者,针对革兰阳性菌可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克66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确定了抗菌药物使用的各项指标和要求:如抗菌药物品种数、使用率、手术预防用药要求等。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与管理新版课件67
抗菌药物使用的各项指标和要求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1小时(新的指导原则规定)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在输注完毕后开始手术。万古霉素或氟喹诺酮类等由于需输注较长时间,应在手术前1~2小时开始给药。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抗菌药物使用的各项指标和要求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在68覆盖最可能的病原菌,不是覆盖所有病原菌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病原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第一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定。第四部分疾病部分更多参考了国内外指南;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病原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者价格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宿主(年龄、基础疾病、手术、侵入性因素、激素、免疫抑制剂、既往抗菌药物的使用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应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覆盖最可能的病原菌,不是覆盖所有病原菌药敏结果提示敏感的抗菌药是否都一样?对培养结果阴性的患者,应根据经验治疗的效果,和患者情况采取进一步诊疗措施。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结肠、直肠和盆腔手术,应选用针对肠道革兰阴性菌和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的抗菌药物。噁唑烷酮类(利奈唑胺)预防用药应针对手术路径中可能存在的污染菌。----旨在规范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尤其是规范围手术期病人预防使用抗菌药物[2]胃十二指肠手术、肝胆系统手术、结肠和直肠手术、阑尾手术、Ⅱ或Ⅲ类切口的妇产科手术,如果患者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可用克林素霉+氨基糖苷类,或氨基糖苷类+甲硝唑。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尽可能选择针对性强、窄谱、安全、价格适当的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抗菌谱、抗菌活性、PK/PD、毒副作用、价格因素等)住院医师----(经过抗菌药物规范化培训和考核合格)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指征加强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50%;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80%。
抗菌药物使用的各项指标和要求覆盖最可能的病原菌,不是覆盖所有病原菌加强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6938号文件中关于预警、干预措施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慎重经验用药;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临床应用。38号文件中关于预警、干预措施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70
三年专项整治前后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概况
三年专项整治前后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概况
71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与管理新版课件72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与管理新版课件73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与管理新版课件74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病原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应是已列入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处方集》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收录的抗菌药物品种。
非限制使用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病原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者价格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
限制使用1.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2.抗菌作用较强、抗菌谱广,经常或过度使用会使病原菌过快产生耐药的3.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不优于现用药物的4.新上市的,在适应证、疗效或安全性方面尚需进一步考证的、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特殊使用实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病原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75特殊使用类别的抗菌药物分类三线抗菌药物(特殊使用)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头孢噻利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比阿培南等多肽类与其他抗菌药物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夫西地酸等抗真菌药物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伊曲康唑(静脉),伏立康唑(注射),两性霉素B特殊使用类别的抗菌药物分类三线抗菌药物(特殊使用)第四代76
分级管理办法住院医师----(经过抗菌药物规范化培训和考核合格)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
主治医师以上----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具有严格临床用药指征或确凿依据,经抗感染或有关专家会诊同意,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签名-----特殊使用抗菌药物,
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仅限于1天用量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分级管理办法住院医师----(经过抗菌药物规范化培训77《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5)《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5)78如何定位《指导原则》是抗菌治疗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纲领性文件帮助临床医师、药师等专业人员理解:抗感染治疗的基本原则、思路,各类抗菌药物的定位;具体疾病的治疗,更应依据各部位或各种病原体感染的临床指南;《指导原则》与各种指南的关系,好比宪法与各种下位法的关系;如何定位《指导原则》是抗菌治疗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纲领性文件79更重视循证依据,文字的表达更为严谨;头孢菌素过敏者,针对革兰阳性菌可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克林霉素;高水平氨基糖苷类耐药肠球菌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目的、原则、品种选择、给药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病人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的管理第三部分增加了部分新抗菌药物;主治医师以上----限制使用抗菌药物38号文件中关于预警、干预措施将“内科及儿科预防用药”改为“抗菌药物在预防非手术患者某些特定感染中的应用”(附录1),分述预防用药目的、原则,并增加关于针对某些细菌性感染的预防用药方案和指征在38号文的基础上的手术类型更加全面已被医政管理部门定位规章。多肽类与其他抗菌药物我院耐药率图谱---大肠埃希菌(2015)阳性率(%)骨组织:林可酰胺类、氟喹诺酮类及磷霉素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伊曲康唑(静脉),伏立康唑(注射),两性霉素B手术时间:6月12日9:30~10:10诊断为细菌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病原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PDR:全耐药,是指对目前所有临床应用的有代表性的各类抗菌药物均耐药的菌株。2015年我院前十位细菌分离率噁唑烷酮类(利奈唑胺)2个版本差别主要结构、精神不变:
更重视循证依据,文字的表达更为严谨;第一部分“预防用药”内容变化较大,增加了具体预防方案;第二部分考虑了管理办法要求,总结了近年实践经验,变动较多;第三部分增加了部分新抗菌药物;第四部分疾病部分更多参考了国内外指南;更重视循证依据,文字的表达更为严谨;2个版本差别主要结构、精80变化在38号文的基础上的手术类型更加全面相比2004版基本原则,2015版原则更加细化初始经验治疗的用药选择新版原则在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指征上首次提出多重耐药菌及泛耐药菌感染时,需要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并将“单一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改为“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变化在38号文的基础上的手术类型更加全面81《指导原则》(2015)主要内容第一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第二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三部分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第四部分各类细菌性感染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原则《指导原则》(2015)主要内容第一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82抗菌药物治疗、预防应用原则:有充分循证医学证据;被医学界广泛认可;已被医政管理部门定位规章。抗菌药物治疗、预防应用原则:83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增加一些临床常用的或近年来上市的抗菌药:头霉素类(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头孢米诺)碳青霉烯类中的厄他培南青霉烯类:法罗培南单环β内酰胺类:氨曲南氧头孢烯类(拉氧头孢和氟氧头孢)甘氨酰环素类(替加环素)环脂肽类(达托霉素)噁唑烷酮类(利奈唑胺)多黏菌素类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增加一些临床常用的或近年来上市84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与管理新版课件85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与管理新版课件86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与管理新版课件87各类细菌性感染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原则
第四部分“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改为“各类细菌性感染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原则”增加了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血流感染侵袭性真菌病各类细菌性感染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原则第四部分“各类细菌性感染88细菌性感染细菌性感染89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诊断为细菌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及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定。品种选择给药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次数疗程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诊断为细菌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90
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但是,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伤寒、布鲁菌病、骨髓炎、溶血性链球菌咽炎和扁桃体炎、深部真菌病等需较长的疗程方能彻底治愈,并防止复发。给药途径及疗程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以确保药效;病情好转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口服给药。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给药途径91《指导原则》(2015)主要内容大部分药物经肾脏排泄:β-内酰胺类大多数品种、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在尿中达高浓度;某些药物经肝胆系统排泄: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利福平、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等在胆汁中达高浓度。住院医师----(经过抗菌药物规范化培训和考核合格)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第三部分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某患:行Ⅱ类切口手术:宿主(年龄、基础疾病、手术、侵入性因素、激素、免疫抑制剂、既往抗菌药物的使用等)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伊曲康唑(静脉),伏立康唑(注射),两性霉素B一、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指征AmericanJournalofInfectionControl,1999;27:97-134如大肠埃希菌:头孢曲松、呋喃妥因高水平氨基糖苷类耐药肠球菌抗菌药物(抗菌谱、抗菌活性、PK/PD、毒副作用、价格因素等)药敏结果提示敏感的抗菌药是否都一样?PDR:全耐药,是指对目前所有临床应用的有代表性的各类抗菌药物均耐药的菌株。如抗菌药物品种数、使用率、手术预防用药要求等。第三部分增加了部分新抗菌药物;根据手术切口类别、可能的污染菌种类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药物能否在手术部位达到有效浓度等综合考虑。抗菌药物治疗、预防应用原则: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指征
1.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2.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严重感染,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及2种以上复数菌感染,以及多重耐药或泛耐药菌感染。
3.需长疗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侵袭性真菌病、分支杆菌感染。
4.毒性较大的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时剂量可适当减少,可以减少毒性反应。《指导原则》(2015)主要内容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指征192抗菌药物的联合凡使用一种药物能够达到治疗目的时,不要使用第二种和第三种。有效、简便、经济、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抗菌药物的联合凡使用一种药物能够达到治疗目的时,不要使用第二93关于MDR、XDR、PDR
MDR:多重耐药,是指细菌对于常见抗菌药物中3类或3类以上的药物耐药;
XDR:广泛耐药,是指细菌仅对1~2种抗菌药物敏感(通常指黏菌素和替加环素);
PDR:全耐药,是指对目前所有临床应用的有代表性的各类抗菌药物均耐药的菌株。
关于MDR、XDR、PDR94第一部分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增加3个关于预防用药方案的附录以增加合理预防用药和相应监测、管理的可操作性。主要修订内容如下:将“内科及儿科预防用药”改为“抗菌药物在预防非手术患者某些特定感染中的应用”(附录1),分述预防用药目的、原则,并增加关于针对某些细菌性感染的预防用药方案和指征将“外科手术预防用药”改为“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预防应用的品种选择”(附录2)。对预防用药目的和指征、手术切口分级、抗菌药物品种选择、给药时机、维持时间等作了更为清晰、详尽的叙述。增加“特殊诊疗操作中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建议”(附录3)第一部分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增加3个关于预防用药95附表1:抗菌药物在预防非手术患者某些特定感染中的应用附表2: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预防应用的品种选择附表3:特殊诊疗操作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建议附表1:抗菌药物在预防非手术患者某些特定感染中的应用96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一、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目的、原则、品种选择、给药方案)三、侵入性诊疗操作患者的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971.根据手术切口类别、可能的污染菌种类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药物能否在手术部位达到有效浓度等综合考虑。2.选用对可能的污染菌针对性强、有充分的预防有效的循证医学证据、安全、使用方便及价格适当的品种。3.应尽量选择单一抗菌药物预防用药,避免不必要的联合使用。预防用药应针对手术路径中可能存在的污染菌。如心血管、头颈、胸腹壁、四肢软组织手术和骨科手术等经皮肤的手术,通常选择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药物。结肠、直肠和盆腔手术,应选用针对肠道革兰阴性菌和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的抗菌药物。4.头孢菌素过敏者,针对革兰阳性菌可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克林霉素;针对革兰阴性杆菌可用氨曲南、磷霉素或氨基糖苷类。5.对某些手术部位感染会引起严重后果者,如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人工关节置换术等,若术前发现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定植的可能或者该机构MRSA发生率高,可选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但应严格控制用药持续时间。6.不应随意选用广谱抗菌药物作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鉴于国内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高,应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抗菌药物的选择1.根据手术切口类别、可能的污染菌种类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98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目的、原则、品种选择、给药方案)促进抗菌药物的规范化使用、遏制耐药菌的产生第二部分考虑了管理办法要求,总结了近年实践经验,变动较多;血脑屏障:氯霉素、青霉素(炎症时)、头孢曲松(炎症时)抗菌药物治疗、预防应用原则:血脑屏障:氯霉素、青霉素(炎症时)、头孢曲松(炎症时)三线抗菌药物(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对预防用药目的和指征、手术切口分级、抗菌药物品种选择、给药时机、维持时间等作了更为清晰、详尽的叙述。噁唑烷酮类(利奈唑胺)对培养结果阴性的患者,应根据经验治疗的效果,和患者情况采取进一步诊疗措施。不应随意选用广谱抗菌药物作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在38号文的基础上的手术类型更加全面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慎重经验用药;在38号文的基础上的手术类型更加全面AmericanJournalofInfectionControl,1999;27:97-134对某些手术部位感染会引起严重后果者,如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人工关节置换术等,若术前发现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定植的可能或者该机构MRSA发生率高,可选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但应严格控制用药持续时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诊治涉及众多因素,错综复杂高水平氨基糖苷类耐药肠球菌不同手术部位感染常见病原菌AmericanJournalofInfectionControl,1999;27:97-134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99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注:[1]所有清洁手术通常不需要预防用药,仅在有前述特定指征时使用。[2]胃十二指肠手术、肝胆系统手术、结肠和直肠手术、阑尾手术、Ⅱ或Ⅲ类切口的妇产科手术,如果患者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可用克林素霉+氨基糖苷类,或氨基糖苷类+甲硝唑。[3]有循证医学证据的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为头孢唑啉,第二代头孢菌素主要为头孢呋辛。[4]我国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耐药率高,预防应用需严加限制。[5]表中“±”是指两种及两种以上药物可联合应用,或可不联合应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注:100抗菌药物的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治疗性应用101抗感染治疗感染诊治涉及众多因素,错综复杂包括微生物(评估病原菌、致病性、评估耐药性)宿主(年龄、基础疾病、手术、侵入性因素、激素、免疫抑制剂、既往抗菌药物的使用等)抗菌药物(抗菌谱、抗菌活性、PK/PD、毒副作用、价格因素等)抗感染治疗感染诊治涉及众多因素,错综复杂102经验治疗的目标:覆盖最可能的病原菌,不是覆盖所有病原菌经验治疗的目标:103病原治疗:不同细菌的感染,选用不同抗菌药物同一细菌感染,根据不同的药物敏感性,选用不同抗菌药物。病原治疗:1042015年我院前十位细菌分离率
微生物室提供的数据2015年我院前十位细菌分离率
微生物室提供的数据105耐药菌
中文名称
阳性率(%)MRSA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0.86MRSE
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4.58HLAR
高水平氨基糖苷类耐药肠球菌0VRE
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0ESBL
超广谱β-内酰胺酶2.59我院2015年特殊耐药菌检测情况微生物室提供的数据耐药菌中106我院耐药率图谱---大肠埃希菌(2015)微生物室提供的数据我院耐药率图谱---大肠埃希菌(2015)微生物室提供的数据107药敏结果提示敏感的抗菌药是否都一样?有首选、次选之分如化脓性链球菌:青霉素首选,头孢次选有主打与联合地位之分如β-内酰胺类多为主打药,氨基糖苷类多为联合用药有静脉、口服之分如大肠埃希菌:头孢曲松、呋喃妥因有杀菌、抑菌之分如β-内酰胺类为杀菌剂、红霉素类为抑菌剂肠球菌:氨苄西林、红霉素药敏结果提示敏感的抗菌药是否都一样?有首选、次选之分108药物因素抗菌谱抗菌活性吸收、分布、代谢、排泄PK/PD毒副作用药物因素抗菌谱109品种选择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尽可能选择针对性强、窄谱、安全、价格适当的抗菌药物进行经验治疗者根据可能的病原菌及当地耐药状况选用抗菌药物能拿得到的药物品种选择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尽可能选择针对性强、窄谱110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与管理2015年我院前十位细菌分离率更重视循证依据,文字的表达更为严谨;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骨组织:林可酰胺类、氟喹诺酮类及磷霉素----旨在规范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尤其是规范围手术期病人预防使用抗菌药物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旨在规范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尤其是规范围手术期病人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感染诊治涉及众多因素,错综复杂不应随意选用广谱抗菌药物作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指征覆盖最可能的病原菌,不是覆盖所有病原菌不应随意选用广谱抗菌药物作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仅限于1天用量促进抗菌药物的规范化使用、遏制耐药菌的产生第三部分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慎重经验用药;有效、简便、经济、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噁唑烷酮类(利奈唑胺)抗菌药物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骨组织:林可酰胺类、氟喹诺酮类及磷霉素前列腺: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及SMZ血脑屏障:氯霉素、青霉素(炎症时)、头孢曲松(炎症时)血胎盘屏障:青霉素、头孢、磷霉素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与管理抗菌药物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骨组织:林111抗菌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加强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策略
- 台州2025年浙江台州临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招聘编外聘用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厦门2025年福建厦门市公安文职人员服务中心招聘1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定制设备租赁合同范本
- 其他地区2025年新疆伊犁州直检察机关招聘聘用制书记员2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佛山广东佛山三水中学附属初中招聘一名合同制语文教师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Ro4368554-生命科学试剂-MCE
- 科技引领未来移动医疗应用的发展探索
- 2025新疆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伊宁管理分公司招聘(10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临沂2025年山东临沂市教育局部分事业单位招聘综合类岗位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幼儿园开学教师安全知识培训
- 《会展经济与策划》课件
- 工厂厂区道路拆除实施方案
- 新课标背景下的跨学科学习内涵、设置逻辑与实践原则
- 公寓管家培训课件
- 新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 《民间工艺美术》课件
- 车站值班员(中级)职业鉴定题库(含答案)
- 2025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 分娩前的准备
-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教学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