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届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届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届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届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9第页三明一中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月考二高三地理科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54分)某地理兴趣小组在整理和研究我国古代航海天文的成就时发现我国古人常用八卦图(下图表示日出日落方位且把十二个月中的日出日落方位用一首歌诀来概括这首歌诀就是《定太阳出没歌,其中一句是“五月出艮归乾上,仲冬出巽没坤方。”歌诀中的月份均为农历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表示正北的卦位是()A.震B.離C.兑D.坎2当阳震位起兑卦落时淮可出现()烈透窗寒,冷月清辉碧树残B.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C.梅子黄时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D.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我国方中学在至日一,测记绘制校旗影轨图(虚线为旗杆影子端点的轨迹;甲、乙、丙、丁表示不同时刻的影长;甲、丁为一天,甲与乙、乙与丁之间的夹角均为117°30',乙与丙的夹角为45°。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甲为该地该日()A.日出时的影长B.日落时的影长C.正午时的影长D.黄昏时的影长4.当旗杆影子位于丙位置时,当地地方时为()A.03时B.12时C.15时D.18时5.图示日期,该地的日落时间(地方时)大约为()A.17:10B.18:10C.19:50D.20:50航向是指飞机或轮船所在位置的正北方向顺时针测量至前行航向线的夹角。国庆期间,4°N,始期周假飞途中,太阳终射他座所靠的窗为该机空信实记录据成下面小题。答案第1页,共9页6.飞机起飞时,西安的太阳高度约为()A.41°B.46°C.53°D.59°7.张老师的座位及13:42看到的太阳方位分别是()A.靠左舷窗、左前方B.靠右舷窗、右前方C.靠左舷窗、左后方D.靠右舷窗、右后方8.该飞机飞向的省会城市可能是()A.沈阳B.昆明C.乌鲁木齐D.福州成都(31°N,104°E)的王老师某月连续三日环湖跑步期间,北京时间18:30经过同看到太阳位于正前方左图为“王老师所见的太阳位置示意图”右图为“王老师跑步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该月可能为()A.1月B.4月C.7月D.10月10.王老师观日时的位置为()A.甲B.乙C.丙D.丁1.这几日成都昼长约为()A.10小时B.1小时C.12小时D.13小时黄蜡石又名龙王玉,因石表层内蜡状质感而得名。是石英岩矿物国为受地质变动影响,与酸土混加性土附有热火等自条长受土壤地火重催化形成黄蜡石黄蜡石按产出状况可分为山科山流水和籽料其中籽料也水料多为圆形扁圆形体温润细腻玉质稳定是雕刻师首选的黄蜡石玉料下图为黄蜡石籽料(左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右图。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2.读右图,黄蜡石主要组成物质属于下列哪种岩石()A.甲B.乙C.丙D.丁13.黄蜡石的籽料形成过程是()A.侵蚀-搬运-堆积-侵蚀B.断裂-侵蚀-搬运-堆积C.侵蚀-堆积-搬运-磨蚀D.断裂-崩塌-搬运-磨蚀14.据材料推断我国黄蜡石广泛分布于()A.西北地区B.南方地区C.华北地区D.青藏地区下图示意某区域地质剖面,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5.图中最有可能形成大理岩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16.图示区域()A.Q岩石形成时间晚于M岩石B.断层因甲岩层弯曲形成C.N岩浆冷凝速度慢于P岩浆D.共发生了两次岩浆活动17.Q岩石形成前,可能发生明显地表侵蚀的过程至少有()A.1次B.2次C.3次D.4次三角是海互用关键带下示珠角洲成河地同剖面的四个阶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8.距今7万年时,该剖面海相沉积物部分缺失的原因是()A.岩层断裂下陷B.向斜槽部凹陷C.河流侵蚀D.冰川侵蚀19.距今1万年至距今0.9万年期间,珠江河口移动方向是()A.总体向海B.总体向陆C.先向海后向陆D.先向陆后向海20.四个阶段中,该河口地带最可能()A.地壳抬升B.降水量增加C.盐度下降D.海水沉积重组成产自害研明包日海内亚是旋动为繁剧烈地下示本海旋数其比例的年内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日本海气旋活动频发的季节是()A.冬春季节B.夏秋季节C.春夏季节D.春秋季节22.日本海气旋活动给沿岸带来的主要自然灾害是()A.海啸B.寒潮C.风暴潮D.沙尘暴23.确定自然灾害范围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遥感B.“5G”技术C.全球定位系统D.地理信息系统梅雨是东亚地区特有的气候现象它的形成与副热带高压的强弱及位置密切相关一般年份,梅雨期持续20多天。2020年的梅雨从6月1日持续到8月初,因时间长、范围广、降雨量大、多暴雨,被网友戏称为“暴力梅”。下图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分布及2020年梅雨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的演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形成“暴力梅”的气团状况是()A.冷气团温度低,势力强B.暖气团湿度大,势力弱C.冷气团比暖气团势力强D.暖气团比冷气团势力强25.2020年,西太平洋副高对“暴力梅”的影响有()①副热带高压空间分布广,南北延伸范围大②副热带高压提前到达华南地区③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④副热带高压在华南地区滞留的时间长⑤副热带高压驱动北印度洋暖湿气流北上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下图意0191月17日至020年3月16日国某流垂断处径流水位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6.2019年12月8日前后几日,该河流垂直断面下游可能出现()A.河床干涸B.水量骤增C.河面封冻D.含沙量骤增答案第5页,共9页27.2020年3月14日前2~3日,该河流径流量和水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河道变宽B.降水增多C.地势变陡D.冰凌消融28.该河段可能位于()A.内蒙古高原B.四川盆地C.长江中下游平原D.东南丘陵露点度示空中汽含不,压定件下使气却饱时的温度。下图为“某日8时我国及周边区域的地面天气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正常年份情况下,该日最可能在()A.1月下旬B.7月下旬C.10月下旬D.12月下旬30.关于图中城市天气状况推测正确的是()A.北京此时正经历雨雪天气B.南京不久后可能会迎来降雨C.乌鲁木齐的气压数值最高D.广州沿海受到风暴潮的影响“烟花”台风于2021年7月18日2时生成于西太平洋区域,穿过舟山群岛,7月26日9.0右浙省登陆之沿江江、安等域路上渤海逐失。下图为“烟花”台风路径(局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1.台风可引发风暴潮。7月25日12时,图中四地沿岸涨潮水位最高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32.从7月25日12时到7月26日12时,舟山市的风向变化是()A.由东南风转为东北风B.由西南风转为东北风C.由西北风转为东北风D.由西北风转为东南风锋后团质旦生变被后的团上形成的新面为副原锋面称为主锋。下图示意我国某日局部地区出现的主锋和副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3.主锋、副锋的锋面类型分别是()A.冷锋冷锋B.暖锋暖锋C.冷锋暖锋D.暖锋冷锋34导主锋气性的要因)A.阴雨天气削弱太阳辐射,气温下降B.阴雨天气大气逆辐射强,气温升高C途高山高拔,气下降地区,气温升高孟加拉湾位于赤道以北,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之间,是印度洋北部的一个海湾。下图示意孟加拉湾3~11月多年平均经、纬向风的变化经向风速大于0代表南风小于0代表北风纬向风速大于0代表西风小于0代表东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5.孟加拉湾经、纬向风的变化特征是()A.纬向风比经向风平均风速小B.西风和南风持续的时间较长C.纬向风比经向风风速变化小D.东风转西风同时南风转北风36.10月~次年3月孟加拉湾经、纬向风的形成原因是()A.亚洲高压减弱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C.印度低压增强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共46分)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尾闾河道是河流水沙入海的最后通道,是河海交互作用的焦点区域同时受径流水沙、海洋动力以及人类活动等多重影响自然状态下黄河尾闾河道频繁摆动出汊改道自1855年来黄河路改出都生津以,此津下约106千的河为黄河的尾闾河道1999年小浪底水库下闸蓄水,2002年开始实施调水调沙进入黄答案第7页,共9页河下游及尾闾河道的水沙通量高度受人工调控,显著影响了尾闾河道和河口海岸地区的地貌演变图左示意黄河尾闾河道及观测断面,图右示意黄河尾闾河道不同河段冲淤强度变(正值代表淤积,负值代表冲刷。(1)分析自然状态下黄河尾闾河道频繁摆动、出汊、改道的原因。5分(2)简述黄河尾闾河道冲淤的空间分布和年际变化特点。3分(3)推测黄河尾闾河道冲淤的年内变化特点,并说明理由。4分3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柴达木盆地为巨大湖泊在地壳抬升和气候变化的双重作用下古湖面积萎缩,形成山抱封性陷盆强的北断剥出的湖积层形雅貌后地气暖盆中部鸭区形了国一水雅丹(所示。(1)简述柴达木盆地形成过程及其对当地气候变化的影响。4分(2)据图说明鸭湖水上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5分(3雅丹地貌向斜槽部地表的风蚀残丘较多但又未形成完整的带状分布试分析其原因。3分答案第8页,共9页3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分雷暴作为一种强对流天气,常伴有雷电、暴雨、冰雹、强风、龙卷风等剧烈天气现象,给人的命产交出行带直或接危航界“杀手下图示意新疆年均雷暴日等值线分布,右图示意新疆平均雷暴日数月变化。(1)概括新疆年均雷暴日空间分布特征。2分(2)说明新疆年均雷暴日季节变化特点及其成因。6分(3)阐释雷暴天气如何影响飞机飞行安全。3分M印度东南孟加拉湾海湾岸的一个天然海湾内该港是一个以出口铁矿石钢铁,等为主的综合性商港年吞吐达200万吨以上港区有内外之分外港由南、东防波堤保护。读该港口城市位置及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1分(1)据左图分析,一月M城市位于迎风海岸,但降水少的原因。3分(2)与七月相比,简析M城市六月气温高的原因。3分(3)从地形和气候角度分析该港口的优势区位条件,并指出设置防波堤的作用5分PAGE13-三明一中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月考二高三地理参考答案1.D

2.B【分析】1.读材料五月出艮归乾上,仲冬出巽没坤方,意思是五月日出艮位,日落乾位;仲冬日出巽位,日落坤位。根据所学,农历五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全球应该东北日出,西北日落(极昼极夜除外),因此可以判断坎是正北方,D正确,排除ABC。故选D。2.当太阳从震卦位升起、兑卦位落下时,也就是说从正东升起,正西落,对应节气应该是春分或秋分。根据“西风渐烈透窗寒,冷月清辉碧树残”,应是秋末季节,不符合题意,A错误;根据“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意思是在莺飞燕舞的日子里春风和煦,春天到来了,花儿却纷纷掉落,说明此时正值春季,B正确;根据“梅子黄时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意思是说黄梅时节来临,淫雨霏霏,说明此时为夏季,不符合题意,C错误;根据“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意思是雪花飘舞着飞入了窗户时,我正坐在窗前,看着青青的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说明此时是冬季,不符合题意,D错误。故选B。3.A

4.C

5.C【解析】3.由“甲、丁为一天中的最长影长,甲与乙、乙与丁之间的夹角均为117°30'”可知,乙为该地该日正午时的影长。该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方向,旗杆的影子朝向正北,则乙指向正北,甲指向西南方向,丁指向东南方向。甲、丁为一天中的最长影长,可知,甲应为日出时的影长,丁为日落时的影长。A正确,BCD错误。故选A。4.由图可知,乙处为正午时的影长,影子位于乙处时,地方时为12时,丙处与乙处相差45°,即相差3小时,因此影子位于丙位置时,当地地方时为9时或者15时。根据上题结论,甲为日出时的影长,丁为日落时的影长,则当旗杆影子位于丙位置时,为午后,因此当地地方时为15时。C正确,ABD错误。故选C。5.地球的自转角速度为15°/小时,由“乙与丁之间的夹角均为117°30'”可知,该地正午到日落经历了大约7小时50分钟,故日落时间(地方时)为12时+7小时50分钟,为19:50。C正确,ABD错误。故选C。6.C

7.B

8.D【解析】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时间与西安的地方时相差48分钟(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西安与120°E经度相差12°),故飞机起飞时,西安的地方时约为12时(北京时间12时46分-48分),故西安为正午。因此“飞机起飞时,西安的太阳高度”即为10月1日西安的正午太阳高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直射点每月大约移动7.8°,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故10月1日,太阳直射点大约位于2.6°S。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可知,10月1日,西安的正午太阳高度约为53.4°(90°-2.6°-34°),故飞机起飞时,西安的太阳高度约为53°。故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误。故选C。7.根据题干中航向的概念及图中航向信息可知,飞机主要的飞行方向是向东南,该省会城市应该位于西安的东南方向。飞机飞行期间太阳位于西南方向(下午),由于“飞行途中,太阳始终照射在他的座位所靠近的舷窗外侧”,故张老师的座位靠右舷窗的位置;13:42飞机几乎朝正南方向飞行,此时太阳位于西南方向,故太阳在飞机的右前方。故B选项正确,ACD选项错误。故选B。8.沈阳位于西安的东北,昆明位于西安的西南,乌鲁木齐位于西安西北,福州位于西安的东南,根据上题的分析可知,该省会城市位于西安的东南方向,故该飞机飞向的省会城市可能是福州,故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故选D。9.D

10.A

11.B【解析】9.北京时间为120°E时间,成都位于104°E,北京时间18:30,成都时间应为17:26,此时接近日落,成都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应位于南半球,为北半球冬半年。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此时日落时间逐渐提前,太阳直射点应向南运动,所以此时应位于北半球秋分日至冬至日之间,10月符合,D正确;1月、4月、7月不符合,ABC错误。所以选D。10.根据上题分析可知,此时为北半球冬半年,成都日落方位为西南,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地朝向西南,A正确;乙丙丁都不朝向西南,BCD错误。所以选A。11.根据第一题分析可知,此时日落时间为17:26左右,则昼长为(17:26—12:00)×2=10小时52分,接近11小时,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12.A

13.D

14.B【解析】12.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分析可知,图中甲为变质岩,乙为沉积岩,丙为岩浆岩,丁为岩浆,结合材料信息“石英岩矿物国为受地质变动影响,与酸性土壤混合,加上酸性土壤附近有地热或火山等自然条件,长期受酸性土壤和地热火山温度的双重催化,形成黄蜡石”可知黄蜡石属于变质岩,即为图中甲,A正确、BCD错误;故选A。13.黄蜡石的籽料多为圆形、扁圆形体,温润细腻,玉质稳定,结合所学知识变质岩是指受到地球内部力量(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等)改造成新型岩石,黄蜡石的籽料受到内力作用(断裂-崩塌)后受到外力作用搬运,最后经磨蚀成为圆形、扁圆形体,具备温润细腻,玉质稳定的特质,D正确、ABC错误;故选D。14.根据材料信息“与酸性土壤混合,加上酸性土壤附近有地热或火山等自然条件,长期受酸性土壤和地热火山温度的双重催化”说明黄蜡石的形成与酸性土壤有关,我国仅有南方地区为酸性土壤,B正确、ACD错误;故选B。15.B

16.A

17.B【解析】15.大理岩是石灰岩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形成的变质岩,最有可能出现在岩浆通道接触的石灰岩分布区,即乙地,B正确,排除ACD。故选B。16.Q岩石在最上层的砂岩形成之后形成,可判断形成时间晚于M岩石,A正确;断层形成于甲岩层弯曲之后,与其弯曲无关,B错误;N岩浆喷出地表,冷凝速度快于P岩浆,C错误;图中显示的岩浆岩形成于三个不同时期,D错误。故选A。17.图中下部,弯曲的砂岩地层表层被侵蚀过;图中断层的右侧上部石灰岩所在岩层顶部也发生过侵蚀,所以至少发生了两次明显的地表侵蚀过程,B正确,排除ACD。故选B。18.C

19.B

20.D【解析】18.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7万年时,图中未显示海平面,表明海平面位于该地下游地区,该地受流水侵蚀的影响,河流侵蚀强,下切侵蚀海相沉积物,导致海相沉积物部分缺失,故C正确;该地是海相沉积遭受外力侵蚀,与岩层断裂下陷以及向斜槽部凹陷等无关,故AB错误;珠江三角洲区域纬度较低,受冰川侵蚀可能性很小,故D错误。答案选C。19.根据题意,观察图中信息可知,距今1万年至距今0.9万年期间,海平面持续上升,并由海浪上溯过程中携带泥沙沉积形成海相沉积物(浅色阴影),由此推测该时间段珠江河口海浪的向岸作用更强,珠江河口持续向陆地一侧退却,故B正确,ACD错误。答案选择B。20.观察图中四个阶段变化情况可知,河口地带基岩并无抬升,因此地壳并无发生变化,故A错误;材料显示三角洲是陆海相互作用形成,降水量的增加,将导致河流水量增大,导致河口地区流水作用较强,但图中显示四个阶段海相沉积逐渐增加,表明海水作用增强,故B错误;盐度下降对沉积的影响很小,故C错误;四个阶段变化,显示主要是海相沉积(浅色阴影)部分逐渐增加增厚,因此河口地带最可能是由于海水沉积形成的,故D正确。答案选择D。21.D

22.C

23.A【解析】21.由图可知:春季和秋季日本海气旋的频数个数和频数比例均较高,由此可以判断日本海气旋活动频发的季节是春季和秋季,D正确;夏季和冬季气旋的频数个数和频数比例均较低,不是气旋活动频发的季节,A、B、C错误。故选D。22.海啸主要由海底的地震、火山等地壳运动所引起,A错误;寒潮是陆地上冷空气入侵,带来的气象灾害,B错误;日本海的气旋活动会带来大风天气,大风驱动海水形成风暴潮,C正确;沙尘暴主要发生在陆地上,主要是由大风带来的沙尘天气,D错误。故选C。23.遥感可以快速的获取大面积的图像信息,因此可以用来确定自然灾害影响的范围,A正确;“5G”技术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B错误;全球定位系统无法获取图像信息,C错误;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灾情进行评估,但是无法确定自然灾害发生的范围,D错误。故选A。24.A

25.C【解析】24.根据材料可知“暴力梅”是指2020年的梅雨从6月1日持续到8月初,因时间长、范围广、降雨量大、多暴雨,梅雨天气主要是受准静止锋影响形成,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雨带徘徊不前,而一般来说持续时间大概是半个月到一个月(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随后随着副热带高压的到来,雨带向北推移。而2020年从6月1日持续到8月初,雨带徘徊不前,一直在南方停留,说明此时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暖气团温度较低,势力较弱,冷气团温度低,势力较强,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梅雨的形成是准静止锋的影响,冷暖气团势力应该相当,C、D选项错误。故选A。25.2020年从6月1日持续到8月初副热带高压位置应该东西延伸范围大,南北延伸范围更小,①错误。副热带高压提前到达华南地区使江淮地区提前进入梅雨时期,②正确。根据右图可知,2020年从6月1日持续到8月初大部分时间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③错误。副热带高压在华南地区滞留的时间长,使雨带在江淮地区长时间停留,④正确。副热带高压驱动北印度洋暖湿气流北上,促使江淮地区降水增多,⑤正确。因此②④⑤正确,故选C。26.C

27.D

28.A【解析】26.读图发现,2019年12月8日前后几日,虚线下降,即径流量变少,实线上升,即水位上升,河流水少了但水位却上升了,说明水被聚集起来了,选项中能起到这个结果的只能是河面封冻,相当于在下游筑堤,把水储存起来了,符合题意,C正确。其他选项与题意不符,A、B、D错误,故选C。27.读图发现,2020年3月14日前2~3日,虚线上升,实线下降,说明径流量增大了,但水位下降了;降水增多水位上升,B错误。河道变宽、地势变陡不是形成河流径流量和水位变化的主要原因,A、C错误。冰凌体积较大,消融以后径流量增大,水位变低,与题意符合,D正确。故选D。28.从前面分析可知,该河段出现河面封冻后造成的凌汛现象,即该河流具有结冰期,因此该河段应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内蒙古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四个地形区中,只有内蒙古高原位于秦岭淮河以北,河流才具有结冰期,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29.C

30.B【解析】29.根据图中某日8时哈尔滨气温是14.6℃,太原气温是7.6℃,北京11.3℃,广州19.9℃,说明此时的气温既不是夏季的高温,也不是冬季的寒冷,应该在春、秋季节,西北太平洋上出现台风,因此该日最可能在秋季,10月下旬,C正确;不可能是1月、7月、12月,ABD错误。故选C。30.我国北方存在一个锋面气旋,锋面气旋控制下的冷锋后、暖锋前、低气压中心的位置可能降水,南京位于冷锋前,冷锋即将过境,即将降水,B正确。北京可能冷锋已经过境,降水已结束,天气转晴,排除A。广州离台风中心远,无风暴潮影响;乌鲁木齐与南京气压值都在1020百帕与1025百帕之间,排除C、D。故选B。31.C

32.D【解析】31.台风会影响潮水,形成强烈的风暴潮。如果风暴潮恰好与天文高潮相叠(尤其是与天文大潮期间的高潮相叠),加之风暴潮往往夹狂风恶浪而至,溯江河洪水而上,则常常使其影响所及的滨海区域潮水暴涨,酿成巨大灾难。甲地距离台风较远,水位不会最高,A错误;乙地位于台风北部地区,风向离岸,潮水水位较低,B错误;7月25日12时丙地位于台风西部,受河口形状、河流径流等的影响,涨潮水位较高,C正确;丁地深入河道,涨潮水位不如丙地高,D错误。故选C。32.从7月25日12时到7月26日12时,舟山市由位于台风中心西部变化到位于台风中心东部,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由向东变化到向西,考虑地转偏向力,风向由西北风转为东南风。33.A

34.D【分析】33.上图示意的是局部地区出现的主锋和副锋,结合图示信息可知,该锋均是西北侧冷高压推动冷空气南下与东南部暖气团相遇导致,均属于冷锋。早期冷气团南下形成冷锋的过程中,冷气团逐渐变性,被后期南下的更冷的冷空气追上,形成新的冷锋(即是副锋),故选A。34.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早期冷气团南下形成冷锋的过程中,由于途经地面辐射更强地区,冷气团空气获得地面辐射而增温,气温升高,原先的冷气团逐渐变性,D正确。气温下降则冷气团不会向相对温暖的气团变性,AC错。阴雨天气云层削弱了太阳辐射,气温不会升高,B错。故选D。35.B

36.D

【解析】35.从图中可以看出,无论是经向风还是纬向风,其风速数值大部分时候都大于0,故表明西风和南风的持续时间较长,B正确。纬向风的风速和变化频率显然大于经向风,A、C错误。在0风速处作一条水平线,会发现其与经向风和纬向风曲线的交点并不重合,故东风转西风和南风转北风的时间存在差异,D错误。故选B。36.从图中看出,10月到次年3月孟加拉湾的经纬向风为东北风,属于南亚季风中的东北季风,其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D正确。10月到次年3月亚洲较为寒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