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物理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八年级物理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八年级物理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八年级物理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编制仅供参考审核批准生效日期地址:电话:传真:邮编:第三章物态变化检测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2015·江西中考)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A.中考考场的室温为QUOTE B.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QUOTEC.洗澡时淋浴水温为QUOTEX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QUOTE2. 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沸腾),这是因为()
A.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B.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C.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D.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3. 在测量液体温度的实验中,如图1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ABCD图1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体温计在使用前应用力将已上升的水银柱甩回玻璃泡中
B.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C.只有当温度计内液面停止上升(或下降)时才读数,且视线必须与液面相平
D.温度计虽然不能用它来测量超过它最高刻度的温度,但对于低温都可以测量5.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新|课|标|第|一|网C.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D.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6. 炎热的夏天,在阳光的烧灼下,柏油公路会变软,这一现象说明()
A.柏油是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受热后逐渐变软
B.柏油是晶体,受热后未达到熔点,先变软
C.柏油是晶体,受热后达到熔点,已经开始熔化
D.柏油的硬度不够,不能确认柏油是晶体还是非晶体7.图2是冰雕展中“火车头”冰雕作品。展出当地的气温一直持续在QUOTE以下,可是冰雕作品在一天天变小。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图2A.升华B.熔化C.汽化D.凝华8. 如图3所示是某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图像,以下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图3A.该物质是非晶体 B.在QUOTE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wWw.xKboMC.在QUOTE段处于沸腾状态 D.QUOTE到QUOTE是熔化过程9.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现象一,剥开冰棒纸时,冰棒周围冒“白气”;现象二,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以上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是()A.冰棒局部升华;呼出的水蒸气液化B.冰棒局部升华;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C.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呼出的水蒸气液化D.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10. 下列做法利用物态变化放热的是()A.运输食品时,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常放些干冰B.北方的冬天,常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C.夏天,为了凉快,常在地面上洒水D.夏天,为了喝到冰凉的饮料,常在饮料中加冰块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选错的得零分。11. 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
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C.江河湖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D.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12.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图4A.冰熔化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等于0℃B.冷冻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C.通常采用降温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内D.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13.如图所示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新课标第一网图5A.在QUOTE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在QUOTE段,该物质不吸热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4. 在图6中,温度计甲的读数是_______℃,温度计乙的读数是______℃。图615. 小明同学几乎每天都要乘公交车上学,善于观察的他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常常有小水珠附着在上面。那么,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_____;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_____。(均选填“内表面”或“外表面”)16. 在探究冰的熔化规律时,小芳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完成填空。时间/min01234567891011温度/℃00000123冰的熔点是_____℃,从开始加热经过2 min,冰处于_______态(选填“固”或“液”)。17. 北方冬天天气寒冷,人们为了不让菜窖里的菜冻坏,常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会______热,而使菜窖里的气温不至于太低。18.气锅鸡是云南的名菜之一,“舌尖上的中国”曾播放过。其做法是:将盛有小鸡块和佐料的气锅(如图7所示)放在盛有清水的汤锅之上,再放到火上蒸。为了保持鸡肉原汁原味,主要是蒸汽通过气锅中间的气嘴将鸡蒸熟。汤汁是蒸汽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后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图719. (2015·山西中考)如图8所示是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的现象,通过现象可以判定水_____(选填“正在”或“没有”)沸腾;杯口冒出“白气”,这是水蒸气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wWw.xKboM图8四、综合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7分)解题中要求有必要的分析和说明,计算题还要有公式及数据代入过程,结果要有数值和单位。20. (6分)寒冷的冬天,人们在室外活动时经常会长出“白眉毛”或“白胡子”。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该现象形成的原因。21. (6分)端午节,小承和小冬帮妈妈煮粽子。煮粽子的水烧开后,小承认为要继续将火烧得很旺,使锅内水剧烈沸腾,这样会很快将粽子煮熟;小冬则认为,水沸腾后应改用小火,盖上锅盖,让锅内水微微沸腾,同样能很快将粽子煮熟。你认为谁的想法更合理请写出理由。22. (7分)(2015·山西中考)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请你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设计一个实验,对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其中一个因素进行探究,并完成下列自主学习活动报告,在小组内进行展示交流。(1)写出你选用的物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简述实验过程及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得到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 (6分)小英和小芳同学分别在做“观察海波的熔化”实验,使用了如图9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英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新课标第一网时间/min012345678910温度/℃4042444648484848495051图9(1)海波的熔点是________℃,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处于__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2)小芳同学实验时发现海波熔化时间短,不便于观察熔化时的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数据。在不改变原来实验装置的情况下,请你告诉她一种延长海波熔化时间的方法。
24. (6分)(2014·湖北荆州中考)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图10(1)小全同学用的是如图10甲所示装置,该装置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该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2)B、C两组同学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完成实验,他们分别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1乙所示。如果操作及实验器材均无问题,则分析图像可知:当时的大气压______(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B、C组得到QUOTE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可能是水的______不同。XKb1.Com25.(6分)(2015年湖北宜昌4分)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1)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小资料:碘的熔点是QUOTE;碘的沸点是QUOTE;水的沸点是QUOTE。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为什么是错误的: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在试管中放入适量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上有大量白雾。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__________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__________形成的。第三章物态变化检测题参考答案1. D解析: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QUOTE,故A选项错误;冰箱保鲜室中的温度在QUOTE左右,所以放在其中的矿泉水的温度也为QUOTE左右,故B选项错误;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QUOTE,故C选项错误;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QUOTE,故D选项正确。2. D解析:防冻剂与水相比不易冰冻,说明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低;防冻剂与水相比不易开锅,说明防冻剂的沸点比水高。新-课-标-第-一-网3. D解析:A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不正确。B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壁,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不正确。C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充分浸在被测液体中,没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使用方法正确,但读数方法错误。D图中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正确,读数方法也正确。4. D解析:体温计在使用前应用力将已上升的水银柱甩回玻璃泡中,这样才能准确测量病人的体温,选项A不符合题意。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液体充分接触,能准确测量液体的温度,不会偏高或偏低,选项B不符合题意。只有当温度计内液面停止上升(或下降)时才读数,且读数时视线必须与液面相平,这样测量值会更准确,选项C不符合题意。所测温度高于温度计能测量的最大值时,容易损坏温度计,低于温度计的最小值时,温度计也不能使用,选项D符合题意。5. A解析: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既提高了液体的温度,又加快了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能够加快蒸发,故A选项符合题意;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既减小了液体的表面积,又减慢了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减慢蒸发,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可以减慢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减慢蒸发,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可以减慢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减慢蒸发,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6. A解析:柏油是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它是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由硬变软的。选项A正确。7. A解析:当地的气温一直持续在QUOTE以下,达不到冰的熔点,故冰不会熔化,而冰雕作品在一天天变小,是因为冰由固态升华为气态,成为水蒸气,故选A。8. B解析:由题图可知,该物质在物态变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是QUOTE段温度保持不变,说明该物质属于晶体,故A选项错误;QUOTE段是该物质的熔化过程,此过程固态物质变少,液态物质变多,两种状态同时存在,故B选项正确;液体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所以QUOTE段处于沸腾状态,故C、D选项错误。9. C解析:冰棒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冰棒液化成的小水珠;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的“白气”是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空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所以选C。10. B解析:干冰升华吸热,使温度降低,从而可以防止食品腐烂变质,A选项不符合题意;北方的冬天,在菜窖中放几桶水,水结冰时放热,能使菜窖的温度不至于太低,B选项符合题意;夏天,洒在地面的水容易汽化吸热,从而降低周围的温度,C选项不符合题意;夏天,饮料中加冰块的目的是冰块熔化吸收热量,从而使饮料的温度降低,D选项不符合题意。新课标第一网11. ABD解析:水蒸气液化是放热的,A选项错误;积雪也可以直接升华为水蒸气,B选项错误;水吸热汽化变成水蒸气,C选项正确;积雪吸热熔化成水,D选项错误。12. AB解析:冰的熔点是0℃,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故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等于0℃,A选项正确;“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B选项正确;液化石油气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储存在钢罐内的,C选项错误;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舞台上的云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D选项错误。13.AD解析:从题图看,QUOTE段是晶体的熔化过程,在此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在时间QUOTE时,有一部分晶体已经熔化,但熔化还没有结束,所以此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从题图中可以看出,该物质在温度降低到45℃时,从第12min开始凝固,到第15min凝固结束,共持续了3min,故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14. QUOTE解析:温度计甲越往下数字越大,表示的是0 ℃以下的温度,分度值是1 ℃,液柱在0 ℃以下4小格处(视线和液柱的上表面相平),示数为QUOTE。温度计乙分度值是 ℃,液柱在37 ℃以上3小格处,示数为 ℃。15. 外表面内表面解析: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夏天,装有空调的公交车车内温度比车外的温度低,外面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后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窗的外表面;冬天,车内温度比车外温度高,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后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窗的内表面。16. 0固解析:由实验记录可知冰从吸热开始温度升高,当升高到0 ℃时,在持续5 min的时间里,温度保持不变。在晶体的熔化阶段,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固态的物质越来越少,液态的物质越来越多,处于固液共存状态。从加热开始经过2 min,冰的温度达到QUOTE,达不到它的熔点,还没有开始熔化,所以仍是固态。17. 凝固放解析:冬天在菜窖中放几桶水,水受冷就会凝固,凝固要放出热量,使菜窖的温度不至于过低而将菜冻坏。18. 放热液化解析:汤汁是蒸汽液化形成的,在液化过程中会放出热量。19. 正在液化解析:水在沸腾前,由于烧杯下方水温高,气体热胀冷缩,所以水中下方的气泡较大,越向上气泡体积越小;在水沸腾后,烧杯中水温上下都相同,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变大,所以从烧杯中水的气泡大小变化可以断定烧杯中的水正在沸腾。杯口冒出的“白气”是烧杯中冒出的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20. 人呼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放热,(3分)凝华成小冰晶,形成“白眉毛”或“白胡子”。(3分)解析:根据生活经验可知,“白眉毛”或“白胡子”实际是眉毛或胡须上结了霜(小冰晶),霜是在寒冷的冬天人呼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时凝华形成的。21. 小冬的想法更合理。(3分)因为水沸腾后,继续加热,不论大火还是小火,只要能保持水沸腾,水的温度都相同且不变,而且小火烧还能节约能源。(3分)22.(1)两个相同的碗、保鲜膜、水、勺子(2分)(2)在两个相同的碗中用勺子加入等量的水,把其中一个碗用保鲜膜封住口,并将两碗水放在通风过道处,过一段时间后,比较两个碗中水量的变化。观察到没有封口的碗里的水变干,而封口的碗里仍有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户外大型玩具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巯基乙酸铵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夜光礼品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塑胶钢刷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合金轴瓦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双金属镶嵌自润滑轴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双工位气动烫画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压力自动检定系统软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单柄黑金钢复合铁锅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化妆箱包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二年级下册科学不断发展的人工产品鄂教版课件
- 小学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4、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一课时说课稿
- DB11T 1340-2022 居住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 保险市场调查与分析实训三任务一2.3.1任务一运用Excel整理市场调查问卷数据
- 中央空调(多联机)施工方案
- PKPM砖混结构抗震及其他计算全攻略
- “育鲲”轮转叶式舵机工作原理和电气控制以及故障分析
- 流动资金自动测算表(内自带计算公式)
- 最新.尔雅批判与创意思考--冯林答案
- 宿州光伏玻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模板)
- 10KV变电站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