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含答案_第1页
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含答案_第2页
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含答案_第3页
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含答案_第4页
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出自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的《定盒文集·续集·尊史》。历史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的真实记录,得失的总结,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所以,“出乎史,入乎道”,要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必须返回历史中去把握。在历史中把握大道,①。文化凝聚了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东西,是一个民族历史的载体。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文明没有中断过的国家,我国的历史文化资源之丰富在全球范围内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诸子百家的思想、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多种文化形式,在世界文化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和谐共生,天地涵养万物,同生共存;追求和而不同,与邻国的关系处理上讲究“协和万邦”,强调君子慎独、自强不息等。现今世界中,在重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达到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和谐统一、解决国际冲突等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显示出了超强的整合价值,其和谐、合作的优势,更能发挥包容、平衡的作用。在历史中把握大道,②。中国共产党一路带领中国人民艰苦斗争,从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到富有创造性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从开启改革开放伟大进程到创造新时代伟大成就,真正让全体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共享幸福和荣光。在这个过程中孕育出的以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人优秀品质的象征。历史自觉与文化自信正是源于党的百年奋斗的成功实践以及这一过程中焕发出的精神气概。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深层次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一次实现了大国和平发展,这背后是一种新的人类文明形态的酝酿成长——这种文明不再以争夺、战争、消灭、殖民作为国家间的竞争模式,而是以相互合作、共同发展为根基,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而且为人类文明提供了具有超越性的方案,必将在当下及未来彰显出更大的内驱力和凝聚力。对这种未来性怀有自信和自觉,正是我们学习,把握历史的意义。(摘编自师英杰《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材料二:“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一语出自宋代学者曾巩所撰的《南齐书目录序》。以古视今,不难发现古代深厚博大的史学积累为当代中国文明历史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传统资源,需要进一步挖掘、汲取、品味与借鉴。举其大且要者,中国史学致用传统有三个特质。其一,求“大”。南宋朱熹曾言读史“当观大伦理、大机会,大治乱得失”,意味着研读历史首先要立意高远,关怀宏大。无论治史还是治国,皆须从变动不居的历史进程中探寻时代之大趋势、大方向,提炼大命题,把握大脉动。如司马迁修《史记》,时间纵贯三千年,空间横跨数万里,人物遍布全阶层,体例覆盖各类型,大构思方成就大手笔,无怪乎清代学者赵翼道:“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对比当前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其涉及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毫无疑问是至为关键的课题。其二,贵“通”。先立其大,再贯乎通。具体而言,所谓“通”,首先要“博通”,即大量搜辑考察各类尤其一手材料或原始遗迹,为深入研究奠定坚实基础;其次要“贯通”,即综合研究有关材料或遗迹,通过归纳概括引出结论;再次为“通识”,即注重在综合贯通中求得更全面深刻的认识;最终实现“会通”,既把天,地、人作为整体,又将天道,地道、人道联系起来,反映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历史思维与整体意识。这种思维意识对中华文明探源过程启示很大。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绝非一人、一学科、一团队、一时代之事,迫切需要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久久为功,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其三,崇“德”。可大可通,于是历史自然显露出德之光辉,我们的文明亦因之可亲可久。对待人类的文明历史,要能不抱偏见,不做武断,不凭主观,不谋私利,不求速达,这样我们那些最为珍贵的精神内核和思想精髓才能如玉石般温润可亲,似高山般坚韧可久。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这提示我们在进行中国文明历史研究中注重揭示与阐释自身优秀的思想元素和文化基因,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求其大者,贵其通识,崇尚德性,在蓬勃发展的中国文明历史研究中展现既有史学传统之重光,并赋予其新意,这正是“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的深厚意蕴所在。(摘编自王学斌《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清代龚自珍认为研究历史是掌握大道的重要前提。B.我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因而是文明古国中唯一文明没有中断过的国家。C.无论治史还是治国,都需要从变动不居的历史进程中探寻时代之大趋势。D.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可以借鉴中华民族的某些思维意识,也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强的整合价值,其优势能发挥包容、平衡作用。B.我们学习把握历史的意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性的自信自觉。C.材料二综合运用举例、引用和对比等论证方法来论证研读历史要求“大”。D.不抱偏见、不谋私利地对待一国的文明历史,有益于该国文化精髓的传播。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A.龚自珍《定盒续集》卷二《古史钩沉论二》:“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B.司马迁《报任安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C.恩格斯说:“在德国,达到正确理解的最大障碍,就是著作界对于经济史的不负责任的忽视。”D.季羡林认为:“中国文化对其他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圈内国家有极其深刻的影响。”4.请在材料一第二段和第三段的横线处填入合适的句子,以提炼出这两段的分论点。(4分)5.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大道和治史的关系,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好游戏玩不长[意大利]卡尔维诺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在玩打仗的游戏。那里有一处干涸的溪流,岸边全是芦竹,河床上都是些灰黄的磐石。既没有敌人,也没有那种会开始然后又会结束的真正战斗。只需要踩着溪流冲到下面去,手里再握着杆芦竹,照着脑子里浮现出的战争场面做就行了。芦付是各种武器:可以是刺刀,乔瓦尼诺在一片流着沙的河滩上做出扑到前面去袭击敌军的动作,同时发出一种从喉部出来的声音;也可以是机关枪,他把它搁在两块礁石间的低坳处,然后把它从一头转到另一头,震得直响。“红十字!”他叫道,“你是红十字的!快过来!没看见我受伤了吗?”到那时为止一直扮演地方机关枪的赛来内拉,跑向他去,在他的额头上碾压上一张薄荷的树叶,充作膏药。乔瓦尼诺猛地蹦起来,横向拿着芦竹跳开了,胳膊伸得老开。“轰炸机!轰炸机对准目标了!嗖……轰隆!”然后就把一手的白砾石撒到赛来内拉的身上来。“你是正在行进中的敌军汽车纵队!我炸了你!”他们从头到脚都湿了,在一段沙滩上滚了一会,乔瓦尼诺决定当坦克了,不行,她是坦克,他来当反坦克雷。他们又玩起了骑兵巡逻队的交锋,乔瓦尼诺撕开了他芦竹上的叶鞘,并把它吹得直颤,还发出刺耳的嘶嘶声。正是那嘶嘶声作响时,出现了三个真正的士兵。溪流间有一片开阔处,山谷是一片倾斜成凹槽的草地,四下里散落着大丛的荆棘。两个士兵的头盔上扎着清绿的树枝,肚子抵在地上,钉着鞋钉的鞋底垂直地顶在地上,另一个战士戴着耳罩,正在鼓捣一台卡带式收音机,收音机上面还有一个环形大天线。两个孩子,大气不敢出一声,拖着芦竹尖,靠到一名战士身边。他正躺在草地上,举着步枪,而头盔,肩包,干粮袋,行军水壶,手榴弹,防毒面具是一个压在另一个之上地堆在他身上,就像是一场由不同物件构成的雪崩,把他给埋没了,在所有这些东西上,是从一株含羞草上扯下并捆在一起的枝叶,树枝上的裂缝露出了木头的红心,还有一片片被剥掉的树皮。那个士兵,从地上把脸转向孩子,几乎都没挪动头盔,只把头在头盔里转着,一直转到把一面脸颊贴在地上。他的眼睛是灰色的,忧郁,唇间含着一片樱桃叶。孩子们蹲伏在他身边;芦竹被他们戳在前面,和战士的步枪平行。乔瓦尼诺说:“你们在打仗吗?”士兵在地上蹭了蹭下巴,张开嘴唇,吹走了那片樱桃叶,什么也没说。他捏住乔瓦尼诺的芦竹的顶端,一手拿过来,把它折弯,想弄断它,但这是一根新出的芦竹,它一层层嫩绿而柔韧的内里中裹的全是叶鞘,所以只是被折弯了,但并没有断裂开:这士兵不得不扭搅着它,并一条纤维一条纤维地把它撕断。乔瓦尼诺看到那架武器就这么被糟蹋了,很不愉快,他对它很有感情,但那个士兵做这些举动时花那么大的劲,搞得他也不敢说什么。在一段斜坡上,一棵桑树投下荫翳,桑树底下,一把折叠椅上,坐着一位将军。那是个臃肿的男人,用望远镜看着什么,用手绢拭去汗水,再把也沾上汗水的眼镜用手绢擦干净,还在膝盖上一张摊开的地图上指指画画的,喘着粗气跟他的参谋长说着什么。“啊呀……敌人的炮火,”将军说,“全部击中了我们的人……啊呀……”他长满了红毛的短小手指在地图上摩挲着,就像是肥大的毛虫。“失去一些弟兄是很痛心的,但是……啊呀……位置……”参谋部的军官们,以那种不舒服的姿势坐在那里,把整个身子的重量撑在自己手上,有时也撑在前臂上,艰难地抵御着想躺在草地上,睡在太阳下的诱惑,同时还在将军周围表现出很活跃的模样: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东西,跟随着地图上的调遣,他们好像在思量着每一处的环境因素,思量着那些掩护得糟糕的队伍。“自然,什么时候能看到葡萄园了,”将军说,“那就是我们的炮火把土地给烧焦了……就在那里,那个露天的地方……啊呀……你们看见敌军的侦察所没有?”“这在地图上标本出来了,将军先生,”一位军热情地说,“‘农居区’……”但将军没有看地图,而是继续指着那个土丘,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知道,那是老头保乌洛的家,那个养蚕人的房子。孩子们看了一阵养蚕人的家,又看了一阵将军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叉的铅笔。又响起一声爆炸。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惊跳起来,他们手中的芦竹也就跟着互撞了一下。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坐在地上,头垂着,缓缓地扯起一簇簇的草。先前玩打仗的游戏很有意思,但现在,他们的脑袋里总想起那个唇间含着叶子的士兵那忧伤的眼神,想起了将军抹掉了葡萄园与农舍的那毛茸茸的手指。乔瓦尼诺尽量去想还有没有别的什么游戏,但在每一缕思绪之间,那些忧伤的眼睛和红色的手指总是不时地回到他面前。他有了一个新主意。“一个新游戏!”他跳起来。那里有一堵被香忍冬爬得密不透风的墙。乔瓦尼诺拽着香忍冬的枝头,拉下来长长的一条,把它向后花着,同时还注个开断它,个把飞从墙上拔掉。“你知道这是什么吗?”“是什么?”“这是一根导火索,和威力无穷的三硝基甲苯炸药相接,藏在军团参谋部地下。”“那应该怎么做?”“你捂住耳朵。我要给导火线点火了,几秒钟以后,军团就会爆炸了。”赛来内拉立刻塞住了耳朵,乔瓦尼诺做出点上一根火柴的动作,并把火柴送到导火索旁,然后发出嘶嘶嘶……的声音,然后用那目光跟着那正在被火苗消耗掉的导火索走。“我们扑到地上去,快,赛来内拉!”他大嘿著,自己也用双手捂住了耳朵,两个人都俯下脸。“你听见没有?这轰隆声这是可怕极了!军团没了。”乔瓦尼诺又拉过那攀缘植物的一根枝藤。“你知道这根导火索又是去哪里的吗?是去参谋部底下的。”参谋部也被炸掉了。“现在你炸什么?”赛来内拉刚从地上爬起来就问。乔瓦尼诺不知道师后面是什么了。“我觉得不剩下什么了,”他说,“所有的都被炸掉了。”于是他们下到海滩边,去做沙堡。(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游戏中的战争敌我双方、作战方式和起止时间完全由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自己掌握,并给他们带来了无限的快乐。B.偶遇士兵的乔瓦尼诺问“你们在打仗吗?”说明他并没有真正见过战争,之前的“战争”完全来自自己的想象,故无法判断士兵的行为是真实还是游戏。C.虽然对战争还处于混沌的认识,但养蚕人家的被毁和士兵忧伤的眼神给了乔瓦尼诺一丝触动,所以在接下来的游戏中,他从之前漫无目的地玩,到有目标地“攻击军团参谋部”。D.因为目睹了真正战争场面的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认识到了打仗的残酷,所以再也不玩打仗游戏了,转而开始去海边玩做沙堡的新游戏。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以“游戏”为线索,串联起“河滩边”“山谷中”“香忍冬墙边”和“海滩上”四个场景中的事件,使小说在虚构和真实之间游走,不仅结构紧凑严密,而且凸显了主旨。B.小说善于动作描写,比如用“蹭”“张开”“吹”“捏”“折”“扭搅”“撕断”等对士兵的动作描写,既表现了士兵的无聊和对自由的向往,也表现了士兵内心的忧郁。C.小说多处运用心理描写,比如乔瓦尼诺对士兵毁了他的芦竹的不满、不解,他对养蚕人保乌洛的家被炸毁的震惊,都是通过心理描写表现的。D.对将军及其参谋的描写,小说不仅运用了第三人称的叙述,客观地表现他们的神情和心理;还运用孩子独特的视角,解构和丑化了他们的形象。8.理解题目“好游戏玩不长”的含义。(6分)9.有人评论卡尔维诺的战争小说是“小说游离战争,这种游离让人感觉似乎和现实走远了,从某种角度正是依靠这种游离才真正接近现实,让人更加认识战争的本质”。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个评论的理解。(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野史杂说,多有得之传闻及好事者缘饰,故类多失实,虽前辈不能免,而士大夫颇信之。姑摭真宗朝三事于左。魏泰《东轩录》云:“真宗次澶渊,语寇莱公①曰:‘虏骑未退,何人可守天雄军?’公言参知政事王钦若。退即召王于行府,谕以上意,授敕俾行。王未及有言,公遽酌大白饮之,命曰‘上马杯’,且曰:‘参政勉之,回日即为同列也。’王驰骑入魏,越十一日虏退,召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②。予案澶渊之役乃景德元年九月,是时莱公为次相,钦若为参政;闰九月,钦若判天雄,二年四月,罢政;三年,莱公罢相,钦若复知枢密院,至天禧始拜相,距景德凡十四年。其二事者,沈括《笔谈》云:“向文简③拜右仆射,真宗谓学士李昌武曰:‘朕自即位以来,未尝除仆射,敏中应甚喜。’”予案真宗朝自敏中之前拜仆射者六人:吕端、李沆、王旦皆自宰相转,陈尧叟以罢枢密使拜,张齐贤以故相拜,王钦若自枢密使转。及敏中转右仆射,与钦若加左仆射同日降制,是时李昌武死四年矣。其三事者,存中④《笔谈》又云:“时丁晋公从真宗巡幸礼成诏赐辅臣玉带时辅臣八人行在祗候库止有七带尚衣有带谓之比玉价直数百万上欲以足其数公心欲之而位在七人之下度必不及己,乃谕有司:‘某自有小私带可服,候还京别赐可也。’既各受赐,而晋公一带仅如指阔,上顾近侍速易之,遂得尚衣御带。”予案景德元年真宗巡幸西京,大中祥符元年,巡幸泰山,四年,幸河中,丁谓⑤皆为行在三司使,未登政府。七年,幸亳州,谓始以参知政事从。时辅臣六人,王旦、向敏中为宰相,王钦若、陈尧叟为枢密使,皆在谓上,谓之下尚有枢密副使马知节,即不与此说合。且既为玉带,而又名‘比玉’,尤可笑。魏泰无足论,沈存中不应尔也。(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有删改)[注]①寇莱公,寇准。②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名。宰相级官职。③向文简,向敏中。④存中,沈括。《梦溪笔谈》的作者。⑤丁谓,丁晋公。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时丁晋公从真宗巡幸/礼成/诏赐辅臣玉带/时辅臣八人/行在祗候库止有七带/尚衣有带/谓之/比玉/价直数百万/上欲以足其数/B.时丁晋公从真宗巡幸/礼成诏赐/辅臣玉带/时辅臣八人/行在祗候库止有七带/尚衣有带/谓之/比玉/价直数百万/上欲以足其数/C.时丁晋公从真宗巡幸/礼成/诏赐辅臣玉带/时辅臣八人/行在柢候库止/有七带尚衣有带/谓之/比玉/价直数百万/上欲以足其数/D.时丁晋公从真宗巡幸/礼成诏赐/辅臣玉带/时辅臣八人/行在祗候库止/有七带尚衣有带/谓之/比玉/价直数百万/上欲以足其数/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而士大夫颇信之”与“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两句中的“信”字含义不同。B.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C.“予案景德元年真宗巡幸西京”与“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项脊轩志》中的“案”字含义不同。D.泰山,文中指五岳中的东岳。有丰厚的文化内涵,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魏泰《东轩录》记载,寇准在宋真宗面前推荐王钦若,王钦若不负圣望,后来王钦若因功官位与寇准同级。这事其实不符合史实。B.《梦溪笔谈》记载,向敏中被任命为右仆射时,皇帝对李昌武说,向敏中一定很高兴。这是错误的,因为向敏中任右仆射时,李昌武已经去世。C.《梦溪笔谈》所说的丁谓凭借小聪明获得真宗“比玉”等事不真实,因为丁谓根本没有跟随皇帝出行过,当时的辅佐大臣也不是八人。D.本文分析了三个典型事例,对两本著作所记载的一些史料进行考证,考证的资料包括沈括的名作《梦溪笔谈》,体现了作者求真务实的治学精神。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退即召王于行府,谕以上意,授敕俾行。(4分)(2)公心欲之,而位在七人之下,度必不及己。(4分)14.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野史杂说中记载的事情?(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诗词,完成15~16题。生查子·诉别[宋]苏轼三度别君来,此别真迟暮。白尽老髭须,明日淮南去。酒罢月随人,泪湿花如雾。后月逐君还,梦绕湖边路。送柴侍御[唐]王昌龄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15.下列对这两首诗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词在上阕中叙写词人与友人已经历多次分别,而这次离别友人已年老迟暮。B.“流水通波接武冈”一句中的“流水”与“通波”蝉联而下,显得江河相连,道无艰阻。C.王诗通过想象来创造各种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语意新颖。D.这两首诗词中的“月”所营造的意境有所不同,但都赋予月以人的情态,使其人格化。16.这两首诗词均写离别,却写出诗(词)人不同的感受。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鲍照《拟行路难(其四)》开头用比喻的手法对当时门第决定人生这一现象发出愤怒的控诉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2)苏轼《石钟山记》中,用“______,______”两句说明了石钟山“窾坎镗鞳之声”形成的原因。(3)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______,______”两句写登天姥仙山的所见所闻,只见东方的海上涌出一轮红日,耳际是山顶的天鸡的叫声。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1997年受邀赴国外录制两张二胡独奏专辑,我选择了《阳关三叠》《牧羊女》等大约20多首颇具民族的作品。录音师非常有经验,用模拟录音的方式记录现场演奏声音,一部作品从头到尾不做任何剪接,①。后来,其中一张专辑在国际唱片大赛中荣获“最佳世界传统音乐奖”。21世纪以来,我多次到世界各地举办独奏音乐会。记得在一个国际顶级音乐厅演出时,台下②。音乐会结束时,全体观众起立鼓掌,我把3首乐曲全部拉完后,又在③的掌声中多次谢幕,观众依然不愿离去。中国民族乐器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有④的优势,在与世界其他文化交流合作时,很容易弥合语言和审美习惯的差异。二胡这件乐器无论是文化内涵、审美高度、风格特质,还是技术运用和情感表达,与世界任何乐器相比都足够出色,作曲家、演奏家可以尽情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传承精粹,创造新声。走过千山万水,方知来路峥嵘。我越来越感觉到,拉动琴弦的,不只是演奏者之手,更是积淀数千年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距今8000多年的贾湖骨笛到公元前1000多年的“八音分类法”,从战国曾侯乙编钟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音乐典故,从隋唐以后琵琶、胡琴、扬琴等传入中原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催生新文艺新音乐……数千年来,中国民族乐器的演奏实践和艺术积淀,书写了我国灿烂的音乐文化,表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音乐智慧。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1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4分)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台风带来的主要灾害有暴雨、大风和风暴潮等。作为一个较多受台风影响的国家,几乎年年夏天,我国沿海省份的居民都会紧张地关注着台风动向,各部门严阵以待。气象专家建议,①,居民要及时收听、收看或上网查阅台风预报预警信息:储备好食物和水,备好移动电源、手电筒等应急物品;检查电路,炉火、煤气等设施是否安全;居住在各类危旧住房、厂房、工棚的居民,要及时②;沿海地区的居民最好在窗玻璃上用胶布贴成“米”字图形,以防窗.玻璃破碎。台风来临时,需继续关注台风动态信息,尽量减少外出。③,千万不要在临时建筑物、广告牌、铁塔、大树等附近避风避雨;如果你住在帐篷里,应立即收起帐篷,到坚固结实的房屋中避风;如果你在水面上(如游泳),则应立即上岸避风避雨。21.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咳,你问什么不行呀!”凤娇替香雪挎起篮子说。B.领导将于下个月初到你校检查指导,请做好各项准备工作。C.当你走在绿意盎然、花团锦簇的山中,一定会流连忘返。D.瞧你热得这一脸的汗,赶紧进屋里喝点水凉快凉快。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布局、中局,残局”是一盘象棋博弈过程中的三个阶段。布局又叫开局,是象棋整个对局的战略部署阶段;中局是中间阶段,是一局棋中所占时间最长、攻守冲突最尖锐、变化最复杂的阶段;残局则是通过中局的战斗,暂告段落,尚须进一步部署子力决定胜负的最后阶段。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残局开始学起,精通残局,棋力才能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精巧布局,掌握大量布局套路,而忽视对残局的琢磨。残局是基础,残局精熟进而贯穿至中局、开局,达到对棋局的自由驾驭;否则,难免落个高开低走的局面,水平也不易提升。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B(“……,因而是文明古国中唯一文明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强加因果)2.C(没有使用对比论证)3.D(论述的是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与史学无关)4.①须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须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和革命文化。(每处2分,意思答对即可)5.①材料—论述重心是“治史”“把握大道”的具体做法,即“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和革命文化”等;(怎么做)②材料二论述重心是中国史学研究的三大特质,即“求‘大’”“贵‘通’”“崇德?”。(是什么)(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6.D(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并没有完全意识到养蚕人家被毁是真正的战争,他们之所以去做沙堡是因为他们认为“军团参谋部”已经被他们摧毁,战争已经结束了)7.A(小说没有在虚构和真实之间游走,是战争在“孩子的游戏间”和“真实之间”游走)8.①表层含义是指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玩战争游戏,玩得愉快时,因为碰到真正的战争而不得不中断。(3分)②深层含义是指给世界带来深重灾难的战争在儿童眼里也像游戏一样,并且终究会结束。(3分)9.①小说不断地在孩子们的战争游戏和真实的战争之间摆动,更多的笔墨用于渲染孩子们的真正游戏,弱化真实的战争场面,使得文章似乎游离战争,远离现实。②小说更多地以孩子的视角来看待真正的战争--人物滑稽、无能、随意,也以孩子有限的知识认知来看待战争——炸完师和参谋部一切就结束了,来解构战争,消解了战争的严肃性,表现战争的虚无性。③作家正是以文学的笔法畸轻畸重,旁逸斜出,来揭示战争的本质,体现了反战的主旨。(每点2分)10.A[(原文标点)时丁晋公从真宗巡幸,礼成,诏赐辅臣玉带。时辅臣八人,行在祗候库止有七带,尚衣有带,谓之‘比玉’,价直数百万,上欲以足其数。]11.B(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这些都还是正确的,但又说他们“职位很高”,是不准确的。虽然这些近侍有些时候对帝王影响大,甚至有不小的实权,但历代政权为了防止他们胡作非为,都要限制他们的职位,否则将会影响政权的稳定)12.C(“因为丁谓根本没有跟随皇帝出行过”与原文不符)13.(1)寇莱公退下来就在行府召见王钦若,把皇上的意思告诉他,授予他令符让他前往(2)丁晋公心中想要这个比玉,但他的地位在七人之下,估计自己一定得不到。[第(1)小题的关键点:“退即召王于行府”状语后置句;“谕”意为“告诉”;“俾”意为“使”。第(2)小题的关键点:“欲”意为“想”;“位”意为“地位”;“度”意为“估计”。每小题关键点各1分,大意1分]14.野史杂说,有许多是来自传闻和好事的人的夸大之辞,所以很多和事实不符。(1分)我们对待野史杂说记载的事情,应该仔细考证,以确定其真伪。(2分)【参考译文】野史杂说,有许多是来自传闻和好事的人的夸大之辞,所以大抵很多和事实不符,即使是记载前辈名人的事情也不能幸免,但士大夫很相信野史杂说的记载。在此姑且摘取真宗朝的三件事来佐证。魏泰《东轩录》记载:“宋真宗驻扎在澶渊时,对寇菜公说:‘敌人的骑兵没有退去,什么人可以守住天雄军?’寇菜公说参知政事王钦若可以。寇莱公退下来就在行府召见王钦若,把皇上的意思告诉他,授予他令符让他前往。王钦若还没有来得及说话,寇莱公就急忙倒上一大杯酒喝干,命令说‘这杯是饯行酒’,并且说:‘参政努力,你班师回朝的时候,咱们就是同级别的官员了。’王钦若骑马进入魏郡,过了十一天,敌兵退去,王钦若被召见任命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我考查澶渊这一战役,是在景德元年九月,这时寇莱公任副宰相,王钦若任参政;闰九月,王钦若兼管天雄,景德二年四月,王钦若被免职;景德三年,寇莱公被免除次相,王钦若又掌管枢密院,到天禧元年才被任命为宰相,距离景德元年已经十四年了。第二件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向文简被任命为右仆射,真宗对学士李昌武说:‘我从登位以来,未曾任命过仆射一职,向敏中应该非常高兴。’”我查证,真宗朝在向敏中之前被授予仆射之职的有六人:吕端、李沅、王旦都是从宰相转任的,陈尧叟因为撤除了枢密使一职后转任,张齐贤因为旧相被任命为仆射,王钦若从枢密使转任仆射。到向敏中转任右仆射,和王钦若任左仆射同日降下诏命,这时李昌武已经去世四年了。第三件事,沈括《梦溪笔谈》又记载:“当时丁晋公跟随真宗巡幸各地,巡行各地的仪式完成,下诏赏赐辅臣玉带。当时辅臣有八人,天子所在的地方库存只有七条玉带,皇上衣服上还有一条玉带叫作‘比玉’,价值数百万,皇上想用它来凑足那数目。丁晋公心中想要这个比玉,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