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自救互救 ()课件_第1页
井下自救互救 ()课件_第2页
井下自救互救 ()课件_第3页
井下自救互救 ()课件_第4页
井下自救互救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井下自救互救、止血、创伤包扎、骨折固定知识讲解:矿山救护队本次培训前大家先来了解一下自救互救的定义:

自救:就是井下发生意外灾变时,在灾区或受灾变影响的区域内的每个作业人员进行避难和保护自己的方法互救:就是在有效地进行自救的前提下,如何妥善的救护灾区的受伤人员的方法。大量的事实证明,当矿井发生灾害事故后,矿工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积极正确的采取自救、互救措施,是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损失的重要环节。因此,每个矿工和下井工作人员,必须根据本人的工作环境的特点,学习掌握常见的灾害事故的要点,努力提高自己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抗灾能力。矿井常见的事故类型主要有:顶板冒落、水灾事故、火灾事故、电气事故等。第一节

非煤矿山事故的现场自救互救一、井下自救、互救及避灾的意义

矿井发生灾害时,灾区人员要正确的开展避灾和救灾,能有效的保护灾区人员自身安全和预防灾害的扩大。积极、正确地采取救灾、自救、互救措施。是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损失的重要环节。2、位于火源进风侧人员,应迎着新鲜风流撤退,位于火源回风侧人员,如果距火源较近且火势不大时,应迅速冲过火源撤离回风侧,然后迎风撤退;如果无法冲过火区,则沿回风撤退一段距离后,尽快找到捷径绕到新鲜风流中撤退。

3、如果巷道已经充满烟雾,也绝对不要惊慌,不能乱跑,要迅速辨认出发生火灾的地区和风流方向,然后俯身摸着岩壁有秩序的外撤。

4、如果实在无法撤退,应利用独头巷道、硐室或两道风门之间的条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构筑临时避难硐室,尽量隔断风流,防止烟气侵入,然后静卧待救。5、有条件时应早用电话同地面取得联系,以便救护队前来救援。

6、所有避灾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纪律,听从避灾领导的指挥,团结互助,共同度过难关。7、独头巷道掘进火灾多因电器故障或违章爆破造成,其特点是发火突然,但起初火源一般不大,发现后应及时采取有效果断措施扑灭。井下发生水灾三、井下发生水灾一

、工作面或其他地点透水预兆(1)顶板来压,底板鼓起(2)淋水加大。(3)裂缝出水,发出“嘶嘶”的叫声(4)水色发浑。(5)空气变冷,出现雾气。

(6)出现臭味。积水区的有害气体主要有硫化氢二氧化碳。硫化氢的气味类似臭鸡蛋味。1、发生水灾时的自救、互救措施

:⑴井下突然出现透水事故时,井下工作人员应绝对听从班组长的统一指挥,按预先安排好的避灾退路进行撤退,不要惊慌失措、各奔东西。万一迷失方向,必须朝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面撤退。

⑵事故发生后,如果有人受伤,应积极进行现场急救。出血者要立即止血,骨折者要及时固定和搬运。

(3)被水隔绝在掌子面或上山巷道的作业人员应清醒沉着,不要慌乱,尽量避免体力消耗。全体井下人员还应作长期坚持的准备,所带干粮集中统一分配,不要无谓的浪费掉。关闭作业人员的矿灯,只留一盏灯供照明使用,等待救援。

(4)井下透水事故发生后,应尽快通过各种途径向井下、井上指挥机关报告,以便迅速采取营救措施。2、被矿井水灾围困时的避灾自救措施

⑴当现场人员被涌水隔困无法退出时,应迅速进入预先筑好的避难硐室中避灾,或选择合适地点快速建筑临时避难硐室避灾。

冒顶事故是矿井采掘工作面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的,因此必须掌握自救和互救得知识尤为重要。

采面冒顶的避灾自救措施

⑴迅速撤退到安全地点,当发现工作地点有即将发生冒顶得预兆,而当时又难以采取措施防止采面顶板冒落时,最好得避灾措施就是迅速离开危险区,撤退到安全地点。

⑵遇险时要靠岩帮贴身站立躲避。

⑶遇险后立即发出呼救信号。冒顶对人员得伤害主要是砸伤、掩埋或隔堵。

2、营救被冒顶埋压遇险人员的措施

.(1)营救埋压人员。要指派专人观察顶板,同时清埋被埋压人员附近地冒落岩石等,直到把遇难矿工从埋压处营救出来。(2)被救出地人员身上有外伤时,把他抬到安全地点,脱掉或剪开他地衣服,先止血,再缠上绷带。如果被救出地人受伤较重或有骨折,只要情况允许要按骨折伤员处理:先包扎固定,然后正确搬运送医院治疗。

(3)如果救出地人员已失去知觉,或停止了呼吸但时间不长,可将其平放躺下,解开衣服和腰带,撬开嘴、鼻孔中的岩粉,用毛巾拉出舌头,进行苏生器输氧或人工呼吸。一、止血术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成年人血容量约占体重的8%,即4000~5000ml,如出血量为总血量的20%(800~1000ml)时,会出现头晕、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出冷汗、肤色苍白、少尿等症状,如出血量达总血量的40%(1600~2000ml)时,就有生命危险。外伤出血分为内出血和外出血,外出血是现场急救重点。理论上将出血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动脉出血时,血色鲜红,有搏动,量多,速度快;静脉出血时,血色暗红,缓慢流出;毛细血管出血时,血色鲜红,慢慢渗出。若当时能鉴别,对选择止血方法有重要价值,但有时受现场的光线等条件的限制,往往难以区分。现场止血术常用的有5种,使用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可选用一种,也可以把几种止血法结合一起应用,以达到最快、最有效、最安全的止血目的。(一)指压动脉止血法1、头面部指压动脉止血法与四肢指压动脉止血法如图:(二)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各种伤口,是一种比较可靠的非手术止血法。先用无菌纱布覆盖压迫伤口,再用三角巾或绷带用力包扎,包扎范围应该比伤口稍大。

如图:3、使用止血带的注意事项:(1)、松紧度:应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脉搏为合适。过松这不到止血目的,过紧会损伤组织。(2)时间:一般不应超过5h,原则上每小时要放松1次,放松时间为1~2min。(3)标记:使用止血带者应有明显标记贴在前额或胸前易发现部位,写明时间。如立即送往医院,可以不写标记,但必须当面向值班人员说明扎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

▲绷带包扎①手部“8”字包扎它也同样适用于肩、肘、膝关节、踝关节的包扎。②螺旋包扎适用于四肢部位的包扎,对于前臂及小腿,由于肢体上下粗细不等,采用螺旋反折包扎,效果会更好。▲三角巾包扎①头顶帽式包扎:适用于头部外伤的伤员。③胸背部包扎:适用于前胸或后背有外伤的伤员④腹部包扎:适用于腹部或臀部有外伤的伤员。

⑤手(足)部包扎:适用于手或足有外伤的伤员,包扎时一定要将指(趾)分开。三、骨折固定术1、固定术是针对骨折的急救措施,可以防止骨折部位移动,具有减轻伤员痛苦的功效,同时能有效地防止因骨折断端的移动而损伤血管、神经等组织造成的严重并发症。2、急救固定的目的不是让骨折复位,而是防止骨折断端的移动,所以刺出伤口的骨折端不应该送回。3、固定时动作要轻巧,固定要牢靠,松紧要适度,皮肤与夹板之间要衬垫适量的软物,尤其是夹板两端骨突出处和空隙部位更要注意,以防局部受压引起缺血坏死。1、固定材料(1)、木制夹板;有各种长短规格,外包软性敷料。是最常用的固定器材(2)、钢丝夹板(3)、充气夹板(4)、负压气垫(5)、塑料夹板(6)、其他材料如特制的颈部固定器、股骨骨折的托马固定架,紧要时就地取材的竹棒、木棍、树枝等。四肢骨折固定如图:注意事项1、发现伤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