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_第1页
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_第2页
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_第3页
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_第4页
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测色与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色差及色差计算

作者:刘建勇Email:jianyong1964@126.Tel:02224528430—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页!第三章色差及色差计算过去,工业上使用标准样卡来评定颜色的差别,例如3级色差、4级半(4.5级)色差等。标准色度观察者X、Y、Z三刺激值的建立,解决了用数字表达颜色的问题。能否也用数字来表达色差呢?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页!通常色差是指两个颜色经测色仪器测量后,再经色差公式计算出这两个颜色的差异值,称之为色差。经过视觉估计后,决定出颜色间差异及方向,但并不是指颜色间等级上的差距。比色法:颜色间的差异值。色差值可提供色彩品管、配方计算及修色的应用。

色差的含义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页!

如果能够以两点的距离表示色差,就实现了数字表达。

色差是指两个颜色在颜色知觉上的差异,它包括明度差、彩度差和色相差三方面。心理概念,表示物体表面色而非光色,常用色相、明度、饱和度表示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是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节引言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页!在CIE色度图中,每个点代表一种颜色,但是当这点的坐标变化很小时,人眼仍然认为是原来的颜色。可见,一个颜色在色度图上意味着一个点。但是对于人的视觉而言,一个颜色在色度图中意味着一个范围。这种人眼感觉不出来的颜色变化范围叫做颜色的宽容量。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5页!线段的不同长度,表示人眼对光谱不同部位的颜色辨别宽容度。各线段的相对长度并不代表波长变化(dλ)绝对值的大小,因为色度图中光谱轨迹的波长不是等距离的。莱特线段:人眼对颜色的恰可分辨范围。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6页!从麦克亚当椭圆和莱特线段可以得出结论:在x—y色度图中,距离相等的两个颜色,在人的颜色感觉上,不一定有同等的色差。因此不能以颜色点之间的距离来表示色差。同时说明,CIE1931-XYZ颜色空间是不均匀的。图上相等的空间在视觉上不等差,不能正确反映颜色的视觉效果。若想用颜色点之间的距离来表示色差,必须对原来的CIE1931—XYZ颜色空间进一步修正为能够适应人眼的均匀颜色空间。例如一对黄色色样和一对黑色色样在人眼睛看来色差级别大致差不多,但是在不均匀的色度空间中,用数字来表示时却相差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使颜色空间均匀化。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7页!色差计算的基础是均匀颜色空间的建立。例如:CIE1960均匀色度标尺图(CIE1960UniformChromaticity-ScaleDiagram)简称CIE1960UCS图,或称CIE1960UCS均匀颜色空间。CIE1976L*a*b*均匀颜色空间等。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8页!

从CIE1931—RGB到CIE1931—XYZ系统,只采用简单的数学比例方法,描绘所要匹配颜色的三刺激值的比例关系。

从CIE1931—XYZ到CIE1960—UCS系统,将1931x—y色度图作了线形变换,从而使颜色空间的均匀性得到改善,但亮度因数没有均匀化。

CIE1976—LAB系统一直在向均匀化发展。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9页!为了进一步改进和统一颜色评价的方法,1976年CIE推荐了新的颜色空间及其有关色差公式,即CIE1976(L*u*v*)空间、CIE1976—LAB(或L*a*b*)空间和相对应的色差公式。CIE1976均匀颜色空间1931x—y色度图1976u'—v'色度图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0页!常见色差公式简介以上介绍了几种均匀颜色空间,一般颜色空间均匀性好,计算出来的色差与视觉的相关性就好。研究表明,行业不同,色相、明度、饱和度对总色差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各个行业都对建立在均匀颜色空间基础上的色差公式进行了“加权”处理,以便与人的视觉有更好的相关性,适应本行业的需要。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1页!实际计算时,色差公式有许多种,且各具优缺点,实际使用中与习惯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行业特点有重要关系。1936~1976年为一个阶段,有20多个公式,分三类,一是以Munsell系统为基础,对CIE色度图进行非线性变换;二是对CIE色度图进行线性变换;三是以麦克亚当椭圆为基础。1976年后为一个阶段,多数以CIEL*a*b*色差公式为基础进行修正,实用性大大提高。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2页!色差公式误判比率/%CIE196420.9Cube—Root20.2FMC—219.5Godlove24.4(Visual)17.1CIELAB20.2M&S14.3修正过后的

M&S色差约为

11.8%JPC7911.5

CMC(21)11.2常见色差公式的准确性﹕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3页!从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由X、Y、Z变换为L*、a

*、b*时包含有立方根的函数变换,经过这种非线形变换后,原来的马蹄形光谱轨迹不再保持。转换后的空间用笛卡儿直角坐标体系表示,形成了对立色坐标表述的心理颜色空间。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4页!.彩度色相+a表示红色-a表示绿色+b表示黄色-b表示蓝色CIELab

间*

****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5页!色空间的描述CIELAB

色彩空间X、Y、Z

CIELAB公式

L*a*b*C*H*L*:明暗轴(LIGHTNESS),指颜色明暗的强度。a*:红—绿轴b*:黄—蓝轴

C*:彩度,指颜色的鲜艳程度。H*:色相,指颜色的相貌。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6页!

a*:红—绿轴+a*:偏红(不够绿)-a*:

偏绿(不够红)-a 0 +aCIELab颜色空间

a=500(X/Xn)1/3-500(Y/Yn)1/3****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7页!对于有些明暗度相同的颜色,还得考虑用彩度指标来描述颜色的差异。彩度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8页!标准样样品+a-a-b*+bCab饱和度:C*****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9页!L+a-a-b+bE*ab亮度差

:L标准品样品L=-LstdLsp*********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0页!b*+a-a-b+bE*ab色度差:DCa=(DA2+DB2)1/2黄蓝色度差:

b标准品样品b

=b

sp

–b

std********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1页!饱和度

C*C*+a色相

HH*+b颜色空间

L*C*HDCC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2页!h:颜色的色相角度。h:任一颜色在ab图形中,以+a轴为基准,逆时针方向算起之相对角度。h=tan-1

b

/ah=0~360h

0与180在a轴上,90

与270

在b轴上。

CIELAB

色相角的制定

*******°°°°°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3页!标准品+a*-a*-b*+b*C*abh绿

----

A轴

----红180270900°

360°色相角

h。。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4页!色相:

色相的差异以偏红、偏黃、偏蓝、偏绿表示。明度:明暗的差异,以较浅或较亮、较深表示。彩度:在彩度的差异以较鲜艳、较纯表示。色彩工业上的术语

色相、明度、彩度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5页!标准品样品E*ab+a-a-b+b色差

EE*ab****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6页!

X/X0、Y/Y0、Z/Z0要大于0.008856。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极深颜色,色空间变形大,误差大,此时可以将公式修正为:

L=903.3(Y/Y0)

a=3893.5(X/X0–Y/Y0)

b=1557.4(Y/Y0–Z/Z0)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7页!明度差:

L=Lsp-Lstd饱和度差:Cs:表示样品颜色与中性灰的饱和度差,即鲜艳程度。

Cs:“正值”表示样品比标准品鲜艳。

Cs=(asp2+bsp2)1/2-(astd2+bstd2)1/2

色度差:

Cc=(

a2+b2)1/2=[(asp-astd)2+(bsp-bstd)2]1/2

色相差:

H=(

E2-

L2-

Cs2)1/2总色差:

E=(

L*2+

a2+

b2)1/2色相角差:

H

=Hsp–Hstd

H:颜色角(0~

360)H=tan-ba******ºº-1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8页!L*=71.2a*=12.8b*=32.8L*=71.1a*=18.7b*=31.871.1-71.2=-0.118.7-12.8=-5.931.8-32.8=-1.012.82+32.82=35.2-0.12+5.92+(-1.0)2=5.918.72+31.82=36.936.9-35.2=1.75.92-(-0.1)2-(-1.7)2=5.7CIELab色差公式计算举例***_______________ΔL=L

sp-Lstd﹡﹡Δa=a

sp-astd﹡﹡Δb=b

sp-bstd﹡﹡C*ab=C*+b*stda﹡2C*ab=C*+b*stda﹡2ΔC*ab=C*sp-C*std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9页!批次样与标准样之间的差异:

L=Lbat–Lstd

(+表示较浅,

-表示较深)

C=Cbat-Cstd

(+表示彩度较高)

h=hbat–hstd

(色相角度的差异)

E=(

L2+

C2+

H2)1/2(差异值)

H=(

E2-

L2-

C2)1/2(+表示反时针方向)CIELCh

色差公式**************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0页!二、CMC(l:c)色差式1984年F.J.J.Clarke、B.Rigg和R.McDonald在JPC79公式的基础上修改后提出的。并由英国染色家协会(SDC)的颜色测量委员会(CMC)推荐使用。以若干个实际样品(如涤纶色样)的颜色为中心,这些颜色在色空间均匀分布,并由有经验的评色人员进行目测,以目测结果在色空间内建立均匀分布的宽容度椭圆,这些椭圆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分析出CIEL*a*b*色空间与人眼目测结果的对应情况和均匀性。使计算结果和人的视觉更加符合。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1页!CMC(l:c)色差式:△E={[△L/(lSL)]2+[△C/(cSC)]2+(△H/SH)2}1/2其中:蓝色的△L、△C、△H是由CIELAB计算得出的亮度差、饱和度差、色相差。SL=0.040975Lstd/(1+0.01765Lstd)当

Lstd<16,SL=0.511时*********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2页!l:明度加全值,调节明度的相对宽容量。c:彩度加全值,调节彩度的相对宽容量。

行业不同,可以通过调节l、c值,调整明度和饱和度对总色差的影响程度。对于纺织品:l=2c=1即CMC(2:1)对于一般评价,或涂料、塑料行业:l=1c=1即CMC(1:1)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3页!三、CIE94色差公式R.S.Berns于1991年发表的研究成果,于1995年以CIE技术报告的形式发表。全称:CIE1994(

L

Cab

Hab)色差模型正式缩写:CIE1994色差符号:E94

该式是CMC(l

c)的一种改良形式。****: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4页!用于判断产品合格与否时,推荐使用:

KL

KCKH=211用于一般色差计算时:

KL

KC

KH=111::::::::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5页!四、ISO色差式

ISO色差式,是ISO标准对染色纺织品染色牢度进行仪器评价时选定的公式,ISO色差式也是我国国家标准中用仪器评价染色纺织品染色牢度,选定的色差计算公式。它与CMC(lc)等色差式一样,也是在CIELAB色差式的基础上,对明度差、饱和度差、色相差进行加权处理建立起来的色差式。

: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6页!五、ANLAB色差式原始式:L=9.2Vy

A=40(Vx-Vy)B=16(Vy-Vz)

E=40[

(Vx-ΔVy)2+(0.23Vy)2+0.4(ΔVy-ΔVz)2]1/2

Vx

、Vy、Vz——孟塞尔明度。计算时,由X、Y、Z可以查书附录二得出。明度差:

L=9.2(Vysp-Vystd)

E=(L2+a2+b2)1/2***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7页!六、JPC79色差式JPC79色差式是CMC色差式的基础,是以55种颜色的640对染色样品进行色差宽容度的试验结果为基础,在CIELAB的基础上提出的。其特点是根据明度、饱和度、色相分别对纺织品色差的贡献大小,而赋予不同的修正系数,使其与人的视觉之间具有更好的相关性。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8页!Ht=tnCt当

Cstd<0.638、tn=1时

tn=

tf+1-f

f=﹝Cstd4/(Cstd4+1900)﹞

当Cstd

≥0.638时

tn=0.36+|0.4cos(θstd+35)|当θstd=164º~345º时

tn=0.56+|0.2cos(θstd+168)|½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9页!第三节色差单位1939年,美国国家标准局采纳了贾德等的建议而推行Y1/2、a、b色差计算公式,并按此公式计算颜色差别的大小,以绝对值1作为一个单位,称为“NBS色差单位”。一个NBS单位大约相当于视觉色差识别阈值的5倍。如果与孟塞尔系统中相邻两级的色差值比较,则1NBS单位约等于0.1孟塞尔明度值,0.15孟塞尔彩度值,2.5孟塞尔色相值(彩度为1);孟塞尔系统相邻两个色彩的差别约为10NBS单位。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0页!对于纺织品通常的判断准则:DE:指两块色样彼此之间的差异比例指标。

DE=0.00 完全对色DE=0.3~0.5 有一点差异DE=0.7~1.1 可接受的差异DE>1.5 完全不对色

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1页!正确判断颜色的优点:对颜色的控制稳定;符合ISO9000的规范;减少专业人员的对色压力和强度;降低客户投诉。不正确判断颜色的结果浪费多次打色样的时间;化验室给车间提供不准确的配方;增加修色次数;增加客户投诉的概率。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2页!NBS色差单位的来源贾德(Judd)最先建立UCS色度图,后由Scofeld–Judd–Hunter修改为a—b色度图,并且与x—y色度图建立了转换关系。以上述色度图为基础,利用其色度坐标按照公式计算色差。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3页!新颜色供应商/工厂

否核可标准色样E-mailE-mail核对,可以小时计算,不是以

周否是颜色确认一、来样确认的快捷途径——计算计机化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4页!b*a*标准样批次样色差接受范围

≤1.2色差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5页!CIELab色差公式计算举例*L

*=71.2a*=12.8b*=32.8L*=71.1a*=18.7b*=31.871.1-71.2=-0.118.7-12.8=5.931.8-32.8=-1.012.82+32.82=35.2标准品样品-0.12+5.92+(-1.0)2=5.918.72+31.82=36.936.9-35.2=1.75.92-(-0.1)2-(-1.7)2=5.7————————***△C*ab=C*sp-C*std△b*=b*sp-b*std△L*=L*sp-L*std△a*=a*sp-a*std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6页!会谈联系了解设定质量标准跟单顾客与供应商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7页!可接受色差

E或

E以及L、a、b、C、h

染色样品资料报告产品色差必须低于双方确认的色差值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8页!标准样样品+a-a

*-b+b通过可接受性***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9页!二、染色牢度的评价染色牢度:沾色牢度(容易)变(褪)色牢度(难)常用于评价牢度变色的色差公式:CIELAB、JPC79、CMC(l:c)方法:测试计算查表,得对应的牢度级别ISO105—A04《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贴衬织物沾色程度的仪器评级法》ISO105—A05《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试样变色程度的仪器评级法》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50页!总色差EF牢度级别>11.858.41~11.855.96~8.404.21~5.953.06~4.202.16~3.051.27~2.150.20~1.26<0.2011~222~333~444~551992年中国国家计量院和纺织部标准研究所联合制定方法、标准和公式总色差EF牢度级别≥11.608.20~11.595.80~8.194.10~5.792.95~4.092.10~2.941.25~2.090.40~1.24<0.4011~222~333~444~55CMC(lc)色差式(1:1)中国标准EF: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51页!SSR沾色级别<1.251.75~

1.252.24~

1.752.74~

2.253.24~

2.753.74~

3.254.24~

3.754.86~

4.25>4.8711~222~333~444~552.沾色牢度的仪器评价SSR值与沾色牢度关系:SSR=7.05-1.43ln(4.4+ECIE)另外有计算方法:EGS=E-0.4(E2-L2)1/2SSR=6.1-1.45ln(EGS)(SSR≤

1~

4级)SSR=50.23EGS(SSR>4级)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52页!º寺主一成公式(日本京都纤维工艺大学)提出公式:

Ns=5.5-lg[(C*/0.125)+1]/lg2

C*=21.72×10CtanH/2V/2

tanH=0.01+0.001H5P

H5P:在100等分的孟塞尔色相环上样品色相与5P色相之间的最小差值。

V:孟塞尔明度。计算完Ns值,查教材中表3-10得沾色牢度级别。º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53页!白度评价的困难: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54页!

白色在色度图中的位置白度可以通过建立公式,像颜色一样用数据表达,并以理想白为基准并计算出与样品白度的差别。但是目前公式太多,尚未统一。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55页!白度公式超过100个,但是各个行业有各自的标准方法,CIE在1982年的出版物也首次对白度评价做了正式推荐。纺织行业内往往采用了几个不同的评价公式。由亨特Lab系统建立的白度公式由

,β色度坐标建立的白度公式

CIE1982白度公式由样品的反射率导出的白度公式我国于1987年也采用该评价公式制定了“纺织品白度的仪器评定方法”(GB8425—1987)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56页!2.由、色度坐标建立的白度公式W(Y,,)=100-{[(100-Y)/2]2+K2[(-P)2+(-P)2]}1/2、:试样的色度坐标;K2:常数,原则上取900;P、P:理想白的色度坐标。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57页!W=Y+800(xn-x)+1700(yn-y)W10=Y+800(xn10-x10)+1700(yn10-y10)W、W10——2º和10º视场白度,W值越大,白度越高。对于完全漫反射体,W和W10都为100。Y、x、y——样品的亮度指数和色度坐标。xn、yn——理想白2º视场的色度坐标,对于C照明体xn=0.3101,yn=0.3162。xn10、yn10——理想白10º视场的色度坐标,对于D65照明体:xn10=0.3138,yn10=0.3310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58页!CIE1982白度公式注意事项:明显带有颜色或颜色不同的样品,不能用来评价,TW>

-3或TW10<3。样品之间荧光增白剂用量和种类无大差别。测色仪器应该相同,并且时间间隔短。当两对样品的W相等,仅表示计算数值相等,并不代表色知觉也相等。

W1-W2=W3-W4

但是在视觉上W1、W2的白度差不一定与W3、W4的白度差一致。原因是该白度计算式的色空间是不均匀的。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59页!荧光物质的特点:吸收波长较短的光(包括紫外线和短波长的可见光),激发出波长较长的光。如增白剂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激发出波长较长的蓝紫光。

仅从可见光范围讲,反射光增强了。纺织工业中的荧光物质应用:荧光涂料荧光增白剂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60页!装置1测定荧光样品时,荧光样品激发的荧光的强弱与照明体光源中的波长较短的光的能量分布有关。所以若想正确测得D65光源下的三刺激值。光源的能量分布必须与D65标准光源完全一致。另外,需要研究开发与照明光源能量分布无关的新方法——双单色光器的方法和单单色光器的反光路测定法。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61页!用含有荧光的样品替换白板测试时,以波长μ的单色光照射样品时,不仅有μ=λ的反射光,而且有μ>λ的荧光,此时受光器检出的光通量大于不含荧光的样品。准确反映了样品的荧光强弱。例如: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62页!二、单单色光器的反光路测定法已经分析过,右图中的I型装置,使用D65标准照明体时,可以测量含荧光样品。但是若光源与D65有差异时,测量结果有误差。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63页!CIELabLabLCHaXYZxyYCbEL5R5/10色度学中的数据*********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64页!问题1:色差是知觉色的差异,是以人对物体颜色的感觉为基准的。问题2:CIE推荐的XYZ系统是以光的混合为基础建立的。那么,在x—y色度图中距离相等的两个颜色,在人的颜色感觉上,是否能够有同等的色差呢?让实验来证明吧!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65页!λ±Δλλ490nm和600nm一带,视觉分辨颜色能力很高,只有1nm变化就可分辨出来。430nm和650nm一带,视觉分辨颜色能力很低,Δλ=5~

6nm才能分辨出来。实验方法及结果:选取不同波长(λ)光谱色视场分两半,一半波长固定,另一半改变波长,直到观察者分辨出颜色不同。两半视场亮度保持相等。结果是:

莱特(W.D.Wright)和彼特(F.H.G.Pitt)通过实验对人眼对光谱色的差别感受性进行了研究。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66页!麦克亚当椭圆结论:椭圆大小不一,说明在色度图的不同位置,颜色的宽容度不同。椭圆长轴方向不同,说明不同的颜色,引起颜色宽容度变化的因素不同。注25个椭圆是经过适当放大的(10倍)。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67页!第二节均匀颜色空间与色差计算为了方便色差的计算,CIE从1960年开始进行均匀颜色空间的建立和相应色差式的建立。均匀颜色空间建立途径不同,计算色差的公式就不同,计算出来的色差和视觉的相关性也不同。行业不同,色相、明度、饱和度差对于总色差的影响大小是不同的。印染行业中,色相和饱和度(鲜艳或暗淡)的影响要大于明度(颜色深浅)的影响。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68页!均匀的色彩空间在不同位置,不同方向上,相等的几何距离在视觉上有对应相等的色差,用易测的空间距离作为色彩感觉差别量的度量。有了这种均匀颜色空间,颜色匹配和色彩复制(如配色染色)的准确性就得到加强。

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69页!这个CIE1931色度图对于人的视觉并不是一个匹配的系统。对于色度图的改变将试图修正失真,归整出一个唯一近似均匀的色度空间。CIE1931颜色空间和CIE1960UCS均匀颜色空间1931x—y色度图1960u—v色度图这个是CIE1960—UCS均匀颜色空间色度图,用CIE1931色度图的x,y坐标可以转换为该图的u,v坐标。同样,也可导出用于计算机CIE1960—UCS图标准观察者光谱三刺激值u(λ)、v(λ)、w(λ),当然1976的色度图在适用性上有更好的改进。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70页!虽然CIE1976(L*u*v*)颜色空间比CIE1960—UCS颜色空间更加均匀,但是在计算物体色的色差时,仍然不能与人的知觉相匹配。为了获得物体色在知觉上均匀的空间,并能够反映准确的色差,1976年CIE还推荐了第二个均匀颜色空间和与之相对应的色差的计算方法。即CIE1976—LAB(或L*a*b*)空间及其色差公式。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71页!

计算颜色间的差异值以(DE或ΔE)表示D:希腊字母,表示某方面的差别。E:德语单词Empfindung(感觉)的个字母。DE:两个颜色彼此间的差异值。ΔE:色彩空间内表示两个色样彼此间的距离差距。色差的表示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72页!常见色差公式CIEL*a*b*CMC(l:c)

l=c=1或l=2,c=1ANLABFMC—2

1936~

1976蓝色JPC79

1976后红色MS89CIE1976—LUVCIE94HUNTERLab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73页!CIE1976—LAB(或L*a*b*)系统,现在已被世界各国正式采用并作为国际通用的测色标准。它适用于一切光源色或物体色的表示与计算方法。

CIE1976—L*a*b*色彩空间由CIEXYZ系统通过数学方法转换得到,转换公式为:

式中X、Y、Z是物体的三刺激值;X0、Y0、Z0为CIE标准照明体的三刺激值;L*表示心理明度;a*、b*为心理色度。一、CIE1976—L*a*b*(CIELAB)色差式

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74页!CIEL*a*b*色

彩空间.

如图所示。在坐标系统中+a表示红色,-a表示绿色,+b表示黄色,-b表示蓝色,颜色的明度由L的百分数表示。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75页!*C*+h*+L+a-a-b*+b***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76页!L*:明暗度L*:愈接近0,颜色愈暗。

L*:愈接近100,颜色愈亮。L*=116(Y/Yn)1/3-16颜色

越来越亮

(L)CIEL*a*b*颜色空间——L*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77页!

b*

:黄—蓝轴

+b*:偏黄(不够蓝)-b*

:偏蓝(不够黄)+b0-bCIELab颜色空间

b=200(Y/Yn)1/3-200(Z/Zn)1/3****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78页!彩度越来越高(C)C*

:彩度指标C*=(a*2+b*2)1/2C*=色样在a*b*色彩图形位置距中心点的距离。低彩度的颜色(灰色):

C*

略大于0。高彩度的颜色;C*在70~

90。CIELAB彩度值的制定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79页!+a

-a-b+bCC饱和度差:

C*标准样样品

Cab=Csp

-Cstd*********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80页!a+a-a-b+bE*ab色度差:DCc=(DA2+DB2)1/2红绿色度差-a*标准品样品Δa=aSP-astd********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81页!饱和度差:

DCs=(Asp2+

Bsp2)1/2-(Astd2+

Bstd2)1/2

色相差:

DH=(DCC2-DCS2)1/2

或DH=(DE2-DL2-DCs2)1/2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82页!可感知的颜色,如红色、黄色、绿色、蓝色和紫色等。无色,如黑色、灰色或白色。色相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83页!色相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84页!b+aa+b颜色空间Lab标准样样品*****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85页!X、Y、Z

CIELAB公式

LCH (a,b)ΔE=(ΔL2+Δa2+Δb2)1/2色差理论公式********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86页!*a*=A

b*=B

X0、Y0、Z0标准照明体常数CIELab

色差描述

DE=(DL2+Da2+Db2)1/2******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87页!CIELabab--abCMCSPACECIELab与椭球容差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88页!作业:计算下面两个颜色的色差(包括

H、Cc

CS

E、

L):D65,10光源。

Xsp=12.01Ysp=30.24Zsp=14.76

Xstd=13.20Ystd=28.34Zstd=13.43

X0=94.825Y0=100.000Z0=107.381将计算结果与书上ANLAB色差式计算结果做比较。º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89页!批次样与标准样之间的差异:

L=Lbat–Lstd

(+表示较浅,

-表示较深)

a=abat–astd

(+表示偏红,

-表示偏绿)

b=bbat–bstd

(+表示偏黄,

-表示偏蓝)

E=(

L2+

a2+

b2)1/2

(差异值

)CIELab

色差公式*************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90页!

CIE色差公式因下列因素,在纺织品评价过程中准确性受到一定影响。

在色相、明度、彩度方面它与人眼的允合度较差。在同等的色彩空间内,某一颜色与临近的颜色差异会较大。CMC色差公式改善了上述的缺点,因此较能符合人眼的要求。CIELab

色差公式的准确性评价***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91页!CIELabCOLORSPACECMC椭圆容差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92页!SC=[0.0638Cstd/(1+0.0131Cstd)]+0.638SH=SC(tf+1-f),

其中f=﹝Cstd4/(Cstd4+1900)½﹞当164º≤Hstd<345º时:

t=0.56+|0.2cos(Hstd+168)|当345º≤Hstd<164º时:

t=0.36+|0.4cos(Hstd+35)|

********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93页!CMC(l:c)色差式比其他公式具有更好的目视一致性,目前得到了广泛应用。在1989年美国AATCC(美国染色化学家协会)采用,形成AATCC试验方法173—1989,后修订为173—1992,并于1995年成为小色差计算国际标准(ISO105J03Calculationofsmallcolourdiffernce)。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94页!C*:标准样的彩度值;当不明哪个是标准样时,两个样品的彩度几何平均值作为C*。即C*=(C*1

C*2)1/2公式:DE94={[DL/(KL

SL)]2+[DC/(KCSC)]2+(DH/KHSH)}1/2

SL=1

SC=1+0.045C*

SH

=1+0.015C*****2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95页!作业:用CIE94色差式计算下列两个样品的色差。

X1=61.13Y1=47.34Z1=31.57

X2=62.57Y2=48.35Z2=34.36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96页!——总色差——色相差——ISO纯度差

ΔEF=(ΔL*2+ΔCF*2+ΔHF*2

)1/22**aboabrNCCC+=ΔΔΔΔΔΔΔ△HK=△H*ab-D△CK=△C*ab-DD=△C*abCNe-x/100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97页!计算举例:见书查表时,有时需要用内插法计算。作业:看懂后,计算下面两个颜色的色差(包括h、ΔCC、CS、E、L):

Xsp=18.01Ysp=13.12Zsp=15.03

Xstd=16.52Ystd=14.03Zstd=15.14将计算结果与书上CIELAB色差式计算结果做比较。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98页!DE=[(DL/Lt)+(DC/Ct)+(DH/Ht)]1/2DL、DC、DH由ANLAB色差式计算得到的明度差、饱和度(非色度)差、色相差。

Lt=0.08195Lstd/(1+0.01765Lstd)

Ct=[0.0638Cstd/(1+0.0131Cstd)]+0.638222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99页!七、FMCⅡ色差式八、亨特色差式早期由Hunter公司提出,应用于色差计算。计算简单。九、CIE1976LUV色差式由CIEx—y色度图进行线性变换推导而得,目的是改善与目测对比的均匀性。主要用于光的加法混色,如彩色电视机和图像处理等场合。—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00页!NBS单位色差值感觉色差程度0.0~0.50

0.5~1.51

1.5~3

3~6

6以上感觉极微(trave)

感觉轻微(slight)

感觉明显(noticeable)

感觉很明显(appreciable)

感觉强烈(much)NBS的色差单位与人的色彩感觉的差别的描述见下表。NBS单位在工业应用上是有价值的。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01页!“NBS色差单位”与色差公式单位的关系上述开发的色差公式,往往有意识地把单位调整到与NBS单位相接近,例如ANLAB40、HunterLab以及CIELAB、CIELUV等色差公式的单位都与NBS单位大略相同(不是相等)。因此,我们不要误解以为任何色差公式计算出的色差单位都是NBS。甚至有些公式的结果与NBS单位相差甚远。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02页!E与符合人眼视觉习惯的接受概率E

接受概率10.0 1%..1.3 25%1.0 50%0.7 90%..0.2 100%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03页!第四节色差计算的实际意义纺织品生产过程中与色差有关的因素:来样确认来样和生产样品(生产质量控制)染色牢度的评价目测的问题:心理、年龄、环境、经验解决办法:仪器评价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04页!b*a*标准样批次样色差接受范围

≤1.2色差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05页!b*a*标准样批次样定义出色彩空间允拒收范围=1.2E=1.2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06页!同色异谱现象XX=XX==XXXX=L*=68.5a*=8.6b*=29.2L*=71.2a*=12.8b*=32.8L*=71.1a*=18.7b*=31.8L*=68.5a*=8.7b*=29.7ΔE=0.5ΔE=6.0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07页!光源

D65、

A、

CWF应满足日光、商店、家庭等不同照明条件观察者

2°或

10°色差公式测色的几何条件

0/8°45/0等客户与供货商必须就以下问题达成共识,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08页!内衣:

ECMC0.6~0.8饰物:

ECMC0.8~1.0外衣:ECMC1.0~1.2曼彻斯特布:ECMC1.0~1.2色卡:

ECMC

0.2~0.4汽车内饰物:

ECMC0.4~0.8色差举例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09页!标准样样品+a-a-b+b失败可接受性****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10页!总色差E牢度级别≤13.6≤11.6≤8.2≤5.6≤4.1≤3.0≤2.1≤1.3≤0.411~222~333~444~55总色差E牢度级别>11.838.37~11.825.92~8.364.90~5.913.01~4.892.14~3.001.27~2.130.20~1.26<0.20011~222~333~444~551.总色差值与常用变色牢度级别之间的关系

CIE1976—Lab色差式JPC79色差式

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11页!除了查表外,还可以通过下列函数关系计算得出牢度级别。

EF≤3.4时:Gs=5-

EF/1.7

EF>3.4时:Gs=5-lg(EF/0.85)/lg2举例:当EF=0.6282时

Gs=5-

EF/1.7=5-0.6282/1.7=4.6305测色及计算机配色第二版第三章共124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12页!总色差E牢度级别≤36.2≤30.4≤21.9≤15.5≤10.9≤7.9≤5.7≤3.4≤1.1511~222-333~444~55CIE1976—Lab色差式对沾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