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教学大纲_第1页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教学大纲_第2页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教学大纲_第3页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教学大纲_第4页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SolidWasteTreatmentandDisposal课程代码H0810Z30学分3总学时48理论学时48实验/实践学时0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先修课程环境微生物学适用专业环境工程开课学院质量与安全工程学院注:课程类别是指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课程性质是指必修/限选/任选。一、课程的地位与课程目标(一)课程地位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一号文件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该课程涉及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废物和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和资源化等内容,是环境污染物的最后解决措施,该课程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和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该课程为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必修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国内外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等,为今后从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方面的工程技术及研究开发打下初步基础,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毕业要求1.理解固体废物相关的环境、社会、经济等因素,掌握固体废物工程化应用及设计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手段和方法,掌握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发展趋势,尤其我国新形势下新型、复杂、综合性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动向,固体废物技术发展与社会、环境等影响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设计/开发解决方案3-1(能够确定特定水体、大气、固废和物理性因素等环境污染解决的工程方案设计/开发任务和目标。)2.具有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工程知识:掌握固体废物的概念,理论及基本处理方法和技术,能够利用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所需常规技术和方法的原理、影响因素、工艺设备等知识,解决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复杂工程问题的基本专业能力。设计/开发解决方案3-3(能够通过建模计算满足特定需求的单元(部件)、系统或工艺流程,体现创新意识。)3.熟悉与固废相关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具备一定的固体废物污染治理工程专业的评估能力,并能够对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工程提出经济可行的管理方案,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7-1(理解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二、课程目标达成的途径与方法课程目标教学环节对应内容课程目标1讲授第4、5、6、7、8部分及作业4.固体废物的物化处理5.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6.固体废物的热处理7.固体废物的填埋处置8.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与综合利用课程目标2讲授第2、5、6、7部分及作业2.固体废物的收集、贮存及清运5.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6.固体废物的热处理7.固体废物的填埋处置课程目标3讲授第1、2、3、6、7部分知识以及作业1.绪论2.固体废物的收集、贮存及清运3.固体废物的预处理6.固体废物的热处理7.固体废物的填埋处置三、课程目标与相关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课程目标毕业要求(支撑程度H、M、L)3-13-37-1课程目标(1)H课程目标(2)M课程目标(3)H四、课程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1.教学内容结构关系图2.教学内容及要求序号章节教学内容基本要求1绪论1.1固体废物的来源与分类1.2固体废物的危害及污染控制1.3固体废物管理(1)了解固体废物的来源与分类;(2)掌握固废和危险固体废弃物的鉴别标准和方法;(3)了解固体废物管理的相关法规与管理制度;(4)熟悉全过程管理制度及固废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2固体废物的收集、贮存及清运2.1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与清运2.2城市垃圾转运站的设置2.3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及清运(1)了解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贮存及清运方式;(2)掌握城市生活垃圾清运路线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3)熟悉垃圾转运方式及转运站的设计方法;(4)了解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及清运方式3固体废物预处理3.1固体废物的压实3.2固体废物的破碎3.3固体废物的分选3.4固体废物的脱水(1)理解固体废物预处理的作用及意义;(2)掌握压实、破碎、分选和脱水等固体废物预处理的原理及方法;(3)熟悉固体预处理工艺的适用范围。4固体废物的物化处理4.1浮选4.2溶剂浸出4.3固体废物稳定化/固化处理(1)了解浮选、溶剂浸出等固体废物物化处理方法的原理与工艺流程;(2)掌握固体废物稳定化与固化处理的工艺及评价指标。5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5.1固体废物的好氧堆肥处理5.2固体废物的厌氧消化处理5.3固体废物的微生物浸出5.4固体废物的其他生物处理技术(1)掌握固体废物的好氧堆肥处理原理及工艺;(2)掌握工艺参数的设计;(3)掌握固体废物厌氧消化处理的原理及工艺;(4)了解固体废物的微生物浸出和其他固废生物处理技术。6固体废物的热处理6.1热处理6.2固体废物的热解处理6.3固体废物的其他热处理方法(1)掌握焚烧处理的原理及工艺(2)了解焚烧工艺的设备;(3)掌握固体废物热解原理及工艺;(4)了解典型固体废物的热解过程;(5)了解其他固体废物热处理方法7固体废物的填埋处置7.1填埋场的规划与设计7.2填埋场的防渗7.3渗滤液的收集与处置7.4垃圾填埋场气体的收集与利用(1)熟悉填埋技术发展史和填埋场类型;(2)熟悉填埋场的选址和衬层系统类型;(3)掌握渗滤液收集和填埋气(LFG)的收集系统设计;(4)了解渗滤液和LFG的处理方法8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与综合利用8.1工业固废综合利用8.2矿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8.3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利用8.4农林固废综合利用8.5污泥综合利用(1)熟悉高炉渣、钢渣的分类及性质,粉煤灰的性质;(2)废石膏、煤矸石、农林废物、污泥等固废的性质及综合利用;(3)废塑料、废纸、废橡胶及废纤维的综合利用;五、课程学时安排章节号教学内容学时数学生任务对应课程目标第一章绪论2作业:危险废物的鉴别程序课程目标3第二章固体废物的收集、贮存及清运6作业:垃圾收运路线设计课程目标2/3第三章固体废物的预处理4作业:论述废物预处理方法课程目标3第四章固体废物的物化处理4作业:论述危险废物稳定化/固化技术课程目标1第五章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8作业:生物堆肥参数计算课程目标1/2第六章固体废物的热处理8作业:焚烧时空气量、烟气产生量等计算课程目标1/2/3第七章固体废物的填埋处置8作业:渗滤液产生量估算课程目标1/2/3第八章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与综合利用8作业:论述废物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课程目标1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1.课程目标的考核方式序号课程目标考核内容考核方式1理解固体废物相关的环境、社会、经济等因素,掌握固体废物工程化应用及设计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手段和方法,掌握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发展趋势,尤其我国新形势下新型、复杂、综合性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动向,固体废物技术发展与社会、环境等影响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固体废物的物化处理;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固体废物的热处理;固体废物的填埋处置;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与综合利用。习题、考试2具有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工程知识:掌握固体废物的概念,理论及基本处理方法和技术,能够利用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所需常规技术和方法的原理、影响因素、工艺设备等知识,解决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复杂工程问题的基本专业能力。固体废物的收集、贮存及清运;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固体废物的热处理;固体废物的填埋处置。习题、考试3熟悉与固废相关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具备一定的固体废物污染治理工程专业的评估能力,并能够对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工程提出经济可行的管理方案,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绪论;固体废物的收集、贮存及清运;固体废物的预处理;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固体废物的热处理;固体废物的填埋处置。习题、考试2.习题作业评分标准考核内容A(90-100)B(80-89)C(70-79)D(60-69)E(<60)知识及概念掌握程度(权重30%)知识及概念掌握全面,运用得当知识及概念掌握较全面,能正确运用知识及概念掌握较全面,能够运用,但没有考虑约束条件知识及概念掌握程度一般,并不能正确运用没有掌握知识及概念,不会运用公式解题过程的正确性、完整性(权重70%)解题过程正确、完整,逻辑性强,答案正确率超过90%,书写清晰解题过程较正确、完整,逻辑性较强,答案正确率超过80%,书写清晰解题过程较基本正确、完整,答案正确率超过70%解题过程中存在错误,答案正确率超过60%解题过程错误且不完整,答案正确率低于60%3.总成绩构成序号课程目标评定标准(依据)占总成绩比例达成度课堂讨论+作业(A)实验(B)期末考试(闭卷)(B)1课程目标130%35%33.5%(计算:30%*30%+35%*70%)(A*30%+B*70%)/33.52课程目标240%45%43.5%(计算:40%*30%+45%*70%)(A*30%+B*70%)/43.53课程目标330%20%23%(计算:30%*30%+20%*70%)(A*30%+B*70%)/23考核方式占总成绩比例30%70%考核类别考察成绩登记方式百分制七、推荐教材与主要参考书(一)推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