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华山镇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岳麓版_第1页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华山镇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岳麓版_第2页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华山镇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岳麓版_第3页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华山镇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岳麓版_第4页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华山镇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岳麓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年级期末测试必修Ⅰ·必修Ⅱ·必修Ⅲ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农村常可见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年届七旬的老翁,要向三岁稚童称“叔叔”或“爷爷”。永定俗谓:“白头哥,坐地叔”即对平辈的白头老翁仅呼“哥”,而尚在襁褓中的叔辈,即使上年纪老者也要唤其为叔。这一现象反映了宗法制A.强调血缘纽带 B.强调尊老爱幼C.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D.有利于凝聚宗族2.“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欲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能再满足要求。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为此,罗马形成了A.习惯法体系B.公民法体系C.万民法体系D.自然法体系3.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的共同之处是①体现了代议制民主的特征②规定了资产阶级国家政体③资产阶级斗争成果的法律总结④赋予全体公民以充分的选举权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①②④4.追求民主一直是人类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下列关于近代社会民主化进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民主化就是以“法治”取代“人治”的过程B.民主化道路的不同是由各国国情决定的C.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是长期而曲折的D.政治家是民主化进程的决定力量5.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迫使西方列强采取“以华制华”策略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五四运动6.“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这是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它的创作背景是A.五四运动爆发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C.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D.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社会7.图1是1940~1947年中国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其中1946年“民主”出现频率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A.抗战胜利后,民众渴望和平民主B.国共重庆谈判,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C.重庆政协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决议D.全国规模的内战爆发,和平民主的呼声高涨8.参加周恩来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胡锦涛指出:“他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丰富多彩的外交实践、独具一格的外交艺术和外交风格,在国际社会上为党和国家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能佐证胡锦涛高度评价的史实是①中美关系正常化②1953年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1955年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④中苏关系解冻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9.中国近现代史上先后出现两部重要的宪法,其中一部宪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另一部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两部宪法最大的不同是A.制定背景不同 B.性质不同 C.具体内容不同D.颁布机构不同10.鲁迅先生曾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以下“鞭子”与“动弹”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A.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D.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救亡图存11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推动这一模式形成发展的是①耕作工具不断改进②生产组织的小型化③水利设施逐渐完善④土地兼并日趋加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以下对材料中“商人”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A他可以到浮梁草市收购茶叶B他到浮梁买茶时住在“会馆”中C经商使他的社会地位发生根本改变D他将茶叶贩卖到海外,受到“海禁政策”的限制13《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A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B大量商业市镇兴起C生产领域出现私人作坊 D出现东市、西市商业区14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③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④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15谢灵运在其《山居赋》中说:“春秋有待,朝夕须资。既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这说明他的田庄A.主要从事商品生产B.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C.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D.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16下面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这里的“某地区”应该是职业自耕和地主佃农工场工人商人、工场主占人口比例24%36%30%10%A.汉代江南地区B.唐代关中地区C.宋代太湖地区D.明代苏杭地区17.近代历史上被称为“手伸五大洲”、“后发制人称霸世界”的国家分别是A.西班牙、德国B.英国、美国C.荷兰、英国D.日本、德国18.19世纪的欧洲大量人口集中到城市,其主要原因是A.家庭观念的淡化B.手工工场的发展C.工厂制度的确立D.垄断组织的出现19.工业革命使“先进文明以生存威胁迫使其他文明不得不仿效它”。能够反映这一观点的事件有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五四运动20.1912一1919年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其表述不正确的是A.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独立发展B.民族工业的地区分布严重不平衡C.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D.实业救国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21.1915年陈独秀提出:“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作者要求变革的是A.军事技术B.思想文化C.经济体制D.教育制度22孔子在担任鲁国大司寇期问,大力打击市场_上的假冒伪劣行为,羊贩子吴狱氏再“不敢朝饮其羊”(早上卖羊前先让羊多喝水以增加重量。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孔子依靠法制维护市场秩序B.孔子关注民生,主张诚信C.孔子反对商业欺招D.当时商品经济有一定发展23词起源于唐代,到了宋代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词成为宋代文学主流形式的社会基础是A.士人群体的形成B.市民阶层的壮大C.资产阶级的产生D.农民文化需求的增加24.从唐诗、宋词到元代的杂剧再到明清的小说,说明我国古代文学A.反映了教育的普及B.逐渐通俗化C.有利于白话文的推广D.在发展中,高雅文化消失25.15世纪中期,阿拉伯商人到意大利经商,他发现当地人热衷于讨论A.知识与美德B.人性与神性C.民主与法制D.教会与上帝26.某思想家说:“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上的”这体现了A.天赋人权说B.人民主权说C.社会契约论D.三权分立学说27古希腊一位哲人说:“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这位哲人是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普罗塔哥拉28“西洋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西洋人在思想领域里拥护德、赛两先生的重大事件是指A文艺复兴运动 B宗教改革运动C启蒙运动 D新文化运动29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产业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 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30二十世纪上半期,欧洲发生这样的文化变迁:“巴黎、柏林或伦敦的嗜好和说话腔调,传播到国内最遥远的乡村,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开始被全国性文化取代,各国生活方式也愈来愈受到国际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列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媒介是A广播和电影 B铁路与飞机 C报纸和杂志 D网络与漫画二、材料解析题31、(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亲躬自断之。------清康熙帝(1)据材料一概括清朝政治体制的特点并指出其弊端。(4分)材料二毛泽东说:“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怎样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带有革命性、民主性”(4分)材料三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3)据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怎样的原则其根本目的是什么(3分)(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你对我国政治制度发展的认识。(3分)32、14分政府的经济职能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清朝奉行“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的政策,多次颁令实行矿禁,并用“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限制商业活动。对“客商资本稍多者’’又行“劝借”,稍有不从,“轻则痛行笞责,重则连船拆毁,客商狼藉,号哭水次”,最终“多致卖船弃业”。(1)依据材料一,归纳清政府采取的经济政策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3分材料二美国19291937年失业率变化图(2)依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失业率有何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政府采取的哪些具体举措导致了这一变化4分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图(3)上图反映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GDP增长率出现三个峰值,分别是1957年、1985年和1995年,请概括指出这些峰值出现的关键因素。3分(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政府的经济职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分28.13分人类文明在交流中相互借鉴,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伏尔泰在谈及孔子思想时叹言道:“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的与物质的世界。”——伏尔泰《礼俗论》材料一中“新的精神……世界”指什么1分“新的精神……世界”中的哪些主张有利于欧洲启蒙思想家进行反封建专制的宣传2分材料二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政治制度不如人,而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2)依据材料二,归纳胡适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2分为改变上述状况,胡适等人提出了怎样的主张。4分材料三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斗争实践,谈谈毛泽东是如何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的4分高三期末历史答题纸一、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二、材料解析(31题13分,32题14分,33分13分,总计40分)31、(13分)⑴(3分)⑵(4分)⑶(3分)⑷(3分)32、⑴(3分)⑵(6分)⑶(3分)⑷(2分)33、⑴(3分)⑵(6分)⑶(4分)高三历史期末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60分)12345678910ACBDCBCBBC11121314151617181920AAACCDBCBA21222324252627282930BABBBCCCDA二、材料解析(31题13分。32题14分,33题13分)31、(13分)(1)特点:皇权至上。(1分)弊端:容易产生腐败;阻碍社会进步。(2分)(2)革命性和民主性:从法律上否定了君主专制,确立了民主共和制。(4分)(3)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2分)根本目的:保证人民当家作主。(1分)(4)认识:从专制到民主;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完善;必须符合本国国情;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们才能当家作主。(3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32、14分(1)政策:重农抑商。1分影响:一方面促进了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另一方面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了中国近代的落后。2分(2)趋势:由升到降。或:1929~1933年失业率提高,1933~1937年逐渐降低。2分举措:胡佛采用自由放任的政策;1分罗斯福采用调整恢复工农业生产、以工代赈、保护劳工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利等政策,大力干预国家经济。3分(3)1957年: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确立计划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