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教育观的若干比较与思考课件_第1页
中西教育观的若干比较与思考课件_第2页
中西教育观的若干比较与思考课件_第3页
中西教育观的若干比较与思考课件_第4页
中西教育观的若干比较与思考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西教育观的若干比较与思考xx1谢谢观赏2019-7-11中西教育观的若干比较与思考xx1谢谢观赏2019-7-11何谓教育观?何谓教育价值观?由于文化传统、社会制度等的不同,中西教育观有着诸多的差异甚至迥异的走向。2谢谢观赏2019-7-11何谓教育观?2谢谢观赏2019-7-11中西教育观的基本差异重社会——重个人重约束——重自由重统一——重多样重教师——重学生重知识——重能力重传授——重引导重复制——重创造重结果——重过程重努力——重兴趣以上差异一脉相承,具有强大惯性(顽固性)。3谢谢观赏2019-7-11中西教育观的基本差异重社会——重个人3谢谢观赏2019-7-1.教育的人性论比较总体上或本质上讲,中国的教育观是以人性恶为预设的,西方的教育观是以人性善为预设的。这是中西教育观人性基础上的差异,它是专制制度和民主制度在教育上的反映,从而使教育呈现出了迥异的价值指向。4谢谢观赏2019-7-111.教育的人性论比较总体上或本质上讲,中国的教育观是以人性恶甲骨文的“教”与拉丁文的“教”的区别。在中国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怀疑大大多于信任,批评大大多于表扬,苛求大大多于宽容,压制大大多于鼓励,约束大大多于自由,求同大大多于求异,“圈养”大大多于“放养”。5谢谢观赏2019-7-11甲骨文的“教”与拉丁文的“教”的区别。5谢谢观赏2019-72.教育作用方向的比较形象地说,中国教育的作用力方向是由“外”向“内”,西方教育的作用力方向是由“内”向“外”。外塑与内生;外铄与内展;积累与生长;收敛与发散;强制与自制。6谢谢观赏2019-7-112.教育作用方向的比较形象地说,中国教育的作用力方向是由“外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孔子与宰我的争论。7谢谢观赏2019-7-11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7谢谢观赏2019-7-113.教学形式的比较中国教学:“形聚而神散”。过于机械、呆板、单调、乏味、严肃、拘谨、沉重,过于技术化、技巧化,过于目的性、计划性、规范性,过于拘泥于外在形式,缺少活力与活性,缺少生成性与随机性。西方教育:“形散而神聚”。杨振宁:中国教育太按部就班了。8谢谢观赏2019-7-113.教学形式的比较中国教学:“形聚而神散”。过于机械、呆板、4.教学结果与教学过程关系的比较何谓教学结果?何谓教学过程?教学结果与教学过程相互决定。9谢谢观赏2019-7-114.教学结果与教学过程关系的比较何谓教学结果?9谢谢观赏20中国教育:重结果轻过程。中国教学重视的是功利性结果,即既定知识的积累和统一结论的获得,教学过程过于线性和简单,强调确定性,省略了大量分析、综合、比较、判断、选择、质疑、试误等教与学的过程,推崇一元化教学,缺少体验与建构,教师习惯于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以教代学。10谢谢观赏2019-7-11中国教育:重结果轻过程。中国教学重视的是功利性结果,即既定知西方教育:重过程轻结果。西方教学重的是发展性结果,即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能力的培养和潜质的开发,教学过程曲折和丰富,强调不确定性,充满了大量分析、综合、比较、判断、选择、质疑、试误等教与学的过程,推崇多元化教学,富有体验与建构,教师习惯于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以教导学。11谢谢观赏2019-7-11西方教育:重过程轻结果。西方教学重的是发展性结果,即学生在掌1+1还能等于几?《乌鸦喝水》“潘金莲的选择”《木兰诗》12谢谢观赏2019-7-111+1还能等于几?12谢谢观赏2019-7-11中西教育的互补与融合中西教育各有利弊与长短,各有特色与精彩,具有较强的互补性。13谢谢观赏2019-7-11中西教育的互补与融合中西教育各有利弊与长短,各有特色与精彩,中国教育有许多长处,但最大的弊端莫过于压制人的创造性,这是我们为其长处付出的最大代价,得不偿失。关于旧教育的性质,钱钟书先生有过精辟见解:“从前愚民政策是不许人民受教育,现代愚民政策是只许人民受某一种教育。”(钱钟书:《围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38页)14谢谢观赏2019-7-11中国教育有许多长处,但最大的弊端莫过于压制人的创造性,这是我杨振宁曾指出:“美国学生兴趣广泛,亚洲学生往往钻入狭窄的专业;美国学生东跑西跑,亚洲学生按部就班;美国学生活力充沛,亚洲学生安安静静。美国文化培养学生勇敢,亚洲文化培养学生胆怯;美国学生有自信心,亚洲学生则没有自信心;美国学生傲慢,亚洲学生谦逊……”(《杨振宁谈亚洲学生与美国学生的区别》,《扬子晚报》,2000年10月1日)。15谢谢观赏2019-7-11杨振宁曾指出:“美国学生兴趣广泛,亚洲学生往往钻入狭窄的专业近二三十年来,世界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东西方教育出现了明显的相互接近和相互融合的趋势,各自在弘扬和保留自身优良传统和特色的基础上都在学习和借鉴对方的长处。16谢谢观赏2019-7-11近二三十年来,世界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东西方教育出现美国《新闻周刊》1999年9月6日的一篇题为《大考》的文章指出:“在教育成就曾使西方羡慕的亚洲,一场改革运动正在对最初的原则提出置疑,过去两代教育工作者强调秩序、纪律,以及对基本技能的掌握或许是错误的,他们没有认识到有必要培养学生突破常规进行思考的习惯,即培养‘创造力’。相比之下,美国的情况正好相反。在美国,教育改革对吵吵嚷嚷的美国学校能否使孩子们准备好迎接成人生活的挑战提出了置疑。于是乎,巨大的变革正在席卷美国各地的学校,现在,对学生知识的系统检测贯穿着每一个学年。”17谢谢观赏2019-7-11美国《新闻周刊》1999年9月6日的一篇题为《大考》的文章指我国《环球时报》驻联合国特派记者陈风丽与美国一所高中的副校长汤普金斯女士就中美中小学教育比较的一段对话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陈凤丽讲:中国教育太看重考试,大学升学考试几乎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所以中国目前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而汤普金斯认为:考试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正在向你们学习。陈凤丽讲:在中国,家长急于望子成龙,拔苗助长,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汤普金斯则认为:我们的问题也许是给孩子的自由太多了(《今天,谈谈我们的孩子——中美小学教育比较对话》,《环球时报》1999年4月9日)。18谢谢观赏2019-7-11我国《环球时报》驻联合国特派记者陈风丽与美国一所高中的副校长中国教育虽不能妄自菲薄,但更重要的还是要从善如流,认真学习和借鉴西方教育的长处,实现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转变。19谢谢观赏2019-7-11中国教育虽不能妄自菲薄,但更重要的还是要从善如流,认真学习和20谢谢观赏2019-7-1120谢谢观赏2019-7-11谢谢!21谢谢观赏2019-7-11谢谢!21谢谢观赏2019-7-11中西教育观的若干比较与思考xx22谢谢观赏2019-7-11中西教育观的若干比较与思考xx1谢谢观赏2019-7-11何谓教育观?何谓教育价值观?由于文化传统、社会制度等的不同,中西教育观有着诸多的差异甚至迥异的走向。23谢谢观赏2019-7-11何谓教育观?2谢谢观赏2019-7-11中西教育观的基本差异重社会——重个人重约束——重自由重统一——重多样重教师——重学生重知识——重能力重传授——重引导重复制——重创造重结果——重过程重努力——重兴趣以上差异一脉相承,具有强大惯性(顽固性)。24谢谢观赏2019-7-11中西教育观的基本差异重社会——重个人3谢谢观赏2019-7-1.教育的人性论比较总体上或本质上讲,中国的教育观是以人性恶为预设的,西方的教育观是以人性善为预设的。这是中西教育观人性基础上的差异,它是专制制度和民主制度在教育上的反映,从而使教育呈现出了迥异的价值指向。25谢谢观赏2019-7-111.教育的人性论比较总体上或本质上讲,中国的教育观是以人性恶甲骨文的“教”与拉丁文的“教”的区别。在中国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怀疑大大多于信任,批评大大多于表扬,苛求大大多于宽容,压制大大多于鼓励,约束大大多于自由,求同大大多于求异,“圈养”大大多于“放养”。26谢谢观赏2019-7-11甲骨文的“教”与拉丁文的“教”的区别。5谢谢观赏2019-72.教育作用方向的比较形象地说,中国教育的作用力方向是由“外”向“内”,西方教育的作用力方向是由“内”向“外”。外塑与内生;外铄与内展;积累与生长;收敛与发散;强制与自制。27谢谢观赏2019-7-112.教育作用方向的比较形象地说,中国教育的作用力方向是由“外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孔子与宰我的争论。28谢谢观赏2019-7-11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7谢谢观赏2019-7-113.教学形式的比较中国教学:“形聚而神散”。过于机械、呆板、单调、乏味、严肃、拘谨、沉重,过于技术化、技巧化,过于目的性、计划性、规范性,过于拘泥于外在形式,缺少活力与活性,缺少生成性与随机性。西方教育:“形散而神聚”。杨振宁:中国教育太按部就班了。29谢谢观赏2019-7-113.教学形式的比较中国教学:“形聚而神散”。过于机械、呆板、4.教学结果与教学过程关系的比较何谓教学结果?何谓教学过程?教学结果与教学过程相互决定。30谢谢观赏2019-7-114.教学结果与教学过程关系的比较何谓教学结果?9谢谢观赏20中国教育:重结果轻过程。中国教学重视的是功利性结果,即既定知识的积累和统一结论的获得,教学过程过于线性和简单,强调确定性,省略了大量分析、综合、比较、判断、选择、质疑、试误等教与学的过程,推崇一元化教学,缺少体验与建构,教师习惯于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以教代学。31谢谢观赏2019-7-11中国教育:重结果轻过程。中国教学重视的是功利性结果,即既定知西方教育:重过程轻结果。西方教学重的是发展性结果,即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能力的培养和潜质的开发,教学过程曲折和丰富,强调不确定性,充满了大量分析、综合、比较、判断、选择、质疑、试误等教与学的过程,推崇多元化教学,富有体验与建构,教师习惯于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以教导学。32谢谢观赏2019-7-11西方教育:重过程轻结果。西方教学重的是发展性结果,即学生在掌1+1还能等于几?《乌鸦喝水》“潘金莲的选择”《木兰诗》33谢谢观赏2019-7-111+1还能等于几?12谢谢观赏2019-7-11中西教育的互补与融合中西教育各有利弊与长短,各有特色与精彩,具有较强的互补性。34谢谢观赏2019-7-11中西教育的互补与融合中西教育各有利弊与长短,各有特色与精彩,中国教育有许多长处,但最大的弊端莫过于压制人的创造性,这是我们为其长处付出的最大代价,得不偿失。关于旧教育的性质,钱钟书先生有过精辟见解:“从前愚民政策是不许人民受教育,现代愚民政策是只许人民受某一种教育。”(钱钟书:《围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38页)35谢谢观赏2019-7-11中国教育有许多长处,但最大的弊端莫过于压制人的创造性,这是我杨振宁曾指出:“美国学生兴趣广泛,亚洲学生往往钻入狭窄的专业;美国学生东跑西跑,亚洲学生按部就班;美国学生活力充沛,亚洲学生安安静静。美国文化培养学生勇敢,亚洲文化培养学生胆怯;美国学生有自信心,亚洲学生则没有自信心;美国学生傲慢,亚洲学生谦逊……”(《杨振宁谈亚洲学生与美国学生的区别》,《扬子晚报》,2000年10月1日)。36谢谢观赏2019-7-11杨振宁曾指出:“美国学生兴趣广泛,亚洲学生往往钻入狭窄的专业近二三十年来,世界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东西方教育出现了明显的相互接近和相互融合的趋势,各自在弘扬和保留自身优良传统和特色的基础上都在学习和借鉴对方的长处。37谢谢观赏2019-7-11近二三十年来,世界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东西方教育出现美国《新闻周刊》1999年9月6日的一篇题为《大考》的文章指出:“在教育成就曾使西方羡慕的亚洲,一场改革运动正在对最初的原则提出置疑,过去两代教育工作者强调秩序、纪律,以及对基本技能的掌握或许是错误的,他们没有认识到有必要培养学生突破常规进行思考的习惯,即培养‘创造力’。相比之下,美国的情况正好相反。在美国,教育改革对吵吵嚷嚷的美国学校能否使孩子们准备好迎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