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_第1页
经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_第2页
经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_第3页
经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_第4页
经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铃薯遗传育种学授课教师:康俊经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共2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页!章经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

节遗传变异与环境一概念1.遗传:2.变异:3.形状:4.单位形状:5.相对性状:经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共2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页!一、遗传性

遗传在生物界是一个基本的现象,这是自从有了生命现象以后就伴随着的。正是由于有了遗传才使得生物的种性得以稳定,才使得这个世界“大马生小马”。经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共2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页!(一)古代遗传学知识的积累(二)近代遗传学的奠基

1.拉马克:器官用进废退与获得性状遗传2.达尔文:泛生假说3.魏斯曼:种质连续论4.孟德尔:遗传因子假说(三)遗传学的建立和发展

1.初创时期(1900-1910)2.全面发展时期(1910-1952)3.分子遗传学时期(1953-)遗传学的发展史

经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共2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页!三、遗传学的应用1.对生命本质的探索2.生物进化理论的基础3.指导动植物、微生物遗传改良工作提高育种工作的预见性创造新的遗传变异提高选择可靠性与效率定向创造和重组遗传变异等经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共2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5页!

可遗传的变异: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导致的变异是能够遗传的,也正是育种工作所要利用的。在不可遗传的变异:外界环境条件是导致生物体产生变异的重要原因,

变异分类:经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共2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6页!

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生物进化就是环境条件(选择条件)对生物变异进行自然选择,在自然选择中得以保存的变异传递给子代(遗传),变异逐代积累导致物种演变产生新物种2.遗传、变异和选择经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共2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7页!1、遗传是指生命在世代间的延续,也就是亲代和子代间的相似现象。金丝猴的后代还是金丝猴梅花鹿的后代仍然是梅花鹿经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共2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8页!3、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的外部形态特征及内部生理生化特性以及行为方式。豌豆的圆粒与皱粒番茄的红果与黄果经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共2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9页!5、相对性状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单位性状的不同表现)兔的白毛与黑毛经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共2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0页!1.拉马克:用进废退和获得性状遗传

拉马克认为:生物物种是可变的;遗传变异遵循“用进废退和获得性状遗传”规律

器官用进废退和获得性状遗传假说①用进废退:生物变异的根本原因是环境条件的改变②获得性状遗传:所有生物变异(获得性状)都是可遗传的,并在生物世代间积累经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共2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1页!3.魏斯曼:种质连续论

种质连续论多细胞生物由种质和体质组成:种质指生殖细胞,负责生殖和遗传;体质指体细胞,负责营养活动种质是“潜在的”,世代相传,不受体质和环境影响,所以获得性状不能遗传;

新达尔文主义在生物进化方面支持达尔文的选择理论,但在遗传上否定获得性状遗传,魏斯曼是其首创者经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共2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2页!1.初创时期(1900-1910)

(1).1900年,狄·弗里斯、柴马克和柯伦斯分别重新发现孟德尔规律,是遗传学学科建立的标志。1906年,贝特生提出以Genetics作为该学科的学科名(2).1901-1903年,狄·弗里斯发表“突变学说”(3).1903年,Sutton和Boveri分别提出染色体遗传理论,认为:遗传因子位于细胞核内染色体上,从而将孟德尔遗传规律与细胞学研究结合起来(4).1909年,约翰生发表“纯系学说”,并提出“gene”的概念,以代替孟德尔所谓的“遗传因子

经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共2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3页!3.分子遗传学时期(1953-)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DNA分子双螺旋(doublehelix)模型,是分子遗传学及以之为核心的分子生物学建立的标志;20世纪70年代以来,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及其实验技术得到飞速发展。经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共2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4页!经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共2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5页!主要的认识过程是:

细胞→细胞核→染色体→遗传物质(DNA)→基因基因与细胞的关系:生殖细胞或体细胞中,细胞核内都存在着一些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染色体。染色体有遗传物质(DNA分子),遗传物质上有许多基因。它们之间的包容关系如下:

经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共2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6页!二、变异性变异是广泛存在的事实。如果仅有遗传而无变异,现在世界上的生物仍然是远古时期的那些古老的物种。

经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共2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7页!三遗传变异与环境

“适者生存,劣者淘汰”。从进化的角度来看,遗传与变异是进化的材料,环境决定进化的方向。考察生物遗传与变异应该在给定环境条件下进行经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共2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8页!3小结1.遗传、变异、性状、单位性状、相对性状的概念2.遗传、变异的含义及其与环境的关系;2.拉马克、达尔文、魏斯曼、高尔顿及孟德尔的遗传观念及其在遗传学发展中的作用。3.生物进化与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经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共2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9页!2、变异变异: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不同的小鼠梅花鹿的后代仍然是梅花鹿经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共2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0页!

4、单位性状

把总体的性状区分开来,作为一个一个的单位进行研究,这区分开的单个性状即称单位性状

孟德尔在研究豌豆等植物的性状遗传时,把植株所表现的性状总体区分为各个单位作为研究对象,这样区分开来的性状称为单位性状。豌豆的花色、种子形状、子叶颜色、豆荚形状、豆荚(未成熟的)颜色、花序着生部位和株高等性状,就是7个不同的单位性状。经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共2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1页!(一)古代遗传学知识的积累18世纪中叶以前,遗传学基本上属于萌芽时期。

人类在利用和改造生物的过程中,逐渐积累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的认识以及对遗传本质的探索和猜测。

具有明显的朴素唯物主义和经验性质,在方法上比较直观,并更多地注意生物的形态特征在欧洲,宗教神学的统治使遗传知识带上了浓厚的神学、神秘主义色彩。集中表现为生物物种神创论和不变论经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共2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2页!2.达尔文:泛生假说

达尔文在解释生物进化时也对生物的遗传、变异机制进行了假设,并提出了泛生假说,认为:遗传物质是存在于生物器官中的“泛子/泛生粒”;遗传就是泛子在生物世代间传递和表现(无解剖学依据)达尔文也承认获得性状遗传的一些观点,认为生物性状变异都能够传递给后代经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共2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3页!4.孟德尔:遗传因子假说遗传因子假说认为:生物性状受细胞内遗传因子(hereditaryfactor)控制遗传因子在生物世代间传递遵循分离和独立分配两个基本规律这两个遗传基本规律是近现代遗传学最主要的、不可动摇的基础经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共27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4页!2.全面发展时期(1910-1952)

(1).细胞遗传学/经典遗传学摩尔根等:性状连锁遗传规律

(2).数量遗传学与群体遗传学基础费希尔等:数理统计方法在遗传分析中的应用(3).微生物遗传学及生化遗传学1941,比德尔等:一个基因一个酶

1944,阿委瑞:肺炎双球菌转化

1952,赫尔歇和蔡斯:噬菌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