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页共15页厄尔尼诺现象阅读理解及答案〔共8篇〕篇1:厄尔尼诺现象阅读理解及答案在南太平洋的东岸,即南美洲的厄爪多尔、秘鲁等国的西部沿海,著名的秘鲁寒流由南向北流经这里,与赤道流〔暧流〕相遇,形成了世办上著名的渔场。这里的鱼产量曾占世界海洋鱼类总产量的1/5左右。但是近几十年来,约每隔27年,秘鲁渔场便发生一次海洋生物浩劫,鱼死鸟亡,渔业大幅度减产,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意为“圣婴”,即上帝之子。厄尔尼诺出现时,不仅秘鲁沿岸的气候突然变化,其他许多地方的气候也一反常态:该热的地方不热,该冷的地方不冷;该下雨的地方赤日炎炎,焦土便地,一向少雨的地方却大雨滂沱,洪涝成灾。这是什么原因?原来厄尔尼诺降临是,海洋温度会变得异常高导致海洋上空大气层气温升高,打破了大气环流中热量、水流等动态平衡分布,使全球的气候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厄尔尼诺出没无常,很难找到它的规律。20世纪以来,它出现了17次,每次都使全球许多地方的气候来了个改变。如1972年厄尔尼诺出现时,热带和亚热带许多地方就经历了一场百年少有的寒流,1976年我国东北收回成命反常的.低温气候,造成粮食减产。1982年、1983年,厄尔尼诺再次降临,这次强度大,持续时间长,东太平洋海水升温最高达6°C—9°C,对全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灾害频频发生,如印度出现特大干旱,秘鲁发生雪崩。这一次,厄尔尼诺在全世界造成大约1500人死亡和至少100亿美元的财产损失,进入20世纪90年代,厄尔尼诺更是频频光临,造成全球气候。那么为什么会发生厄尔尼诺现象呢?科学家认为,这是由于太平洋赤道带内海洋和大气互相作用失去了平衡的缘故。这时,赤道洋流和信风减弱,西太平洋暧水向东流动,东太平洋冷水上翻受阻,于是发生海水增温、海水抬高的现象。1、划线局部主要说明厄尔尼诺现象对气候产生什么影响?2、厄尔尼诺现象是如何形成的?3、这篇文章采取的说明顺序是属逻辑顺序,详细就是4、第二自然段“这是什么原因呢?”在文章构造上起作用。5、请概括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6、第四自然段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7、第四自然段中带点的“大约”“至少”能否删去?为什么?8、厄尔尼诺频频光临造成严重影响,试举出近年来你耳闻目睹的一二个事例。参考答案:课外1、答:厄尔尼诺对世界气候会产生反常影响。2、答:厄尔尼诺现象是由于太平洋赤道带内海洋和大气互相作用失去了平衡的缘故。这时,赤道洋流和信风减弱,西太平洋暧水向东流动,东太平洋冷水上翻受阻,于是发生海水增温、海水抬高的现象。3、答:从现象到本质4、答:承上启下5、答:厄尔尼诺出没无常,很难找到规律。6、答:举例子、列数字。7、答:不能删去。“大约”表示估计的数字,因为当时是不就是死亡1500人并没有也不可能作准确的计算,假如删去了“大约”,就表示确实是死亡了1500人,一个也多一个也不少,而这是不符合当时实际的,所以不能删去“大约”。不能删去。“至少”表示估计的最底损失数是100亿美元,表示损失非常沉重。假如删去了“至少”,就表示是准确的计算损失100亿美元财产,而这是不符合当时实际的,因为当时并没有也不可能准确计算出这样的一个数字,所以不能删去“至少”。篇2:《厄尔尼诺现象》阅读答案《厄尔尼诺现象》阅读答案①在南太平洋的东岸,即南美洲的厄爪多尔、秘鲁等国的西部沿海,著名的秘鲁寒流由南向北流经这里,与赤道流(暧流)相遇,形成了世办上著名的渔场。这里的鱼产量曾占世界海洋鱼类总产量的1/5左右。但是近几十年来,约每隔27年,秘鲁渔场便发生一次海洋生物浩劫,鱼死鸟亡,渔业大幅度减产,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意为“圣婴”,即上帝之子。②厄尔尼诺出现时,不仅秘鲁沿岸的气候突然变化,其他许多地方的气候也一反常态:该热的地方不热,该冷的地方不冷;该下雨的地方赤日炎炎,焦土便地,一向少雨的地方却大雨滂沱,洪涝成灾。这是什么原因?③原来厄尔尼诺降临是,海洋温度会变得异常高导致海洋上空大气层气温升高,打破了大气环流中热量、水流等动态平衡分布,使全球的气候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厄尔尼诺出没无常,很难找到它的'规律。20世纪以来,它出现了17次,每次都使全球许多地方的气候来了个改变。如1972年厄尔尼诺出现时,热带和亚热带许多地方就经历了一场百年少有的寒流,1976年我国东北收回成命反常的低温气候,造成粮食减产。1982年、1983年,厄尔尼诺再次降临,这次强度大,持续时间长,东太平洋海水升温最高达6°C—9°C,对全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灾害频频发生,如印度出现特大干旱,秘鲁发生雪崩。这一次,厄尔尼诺在全世界造成大约1500人死亡和至少100亿美元的财产损失,进入20世纪90年代,厄尔尼诺更是频频光临,造成全球气候异常。④那么为什么会发生厄尔尼诺现象呢?科学家认为,这是由于太平洋赤道带内海洋和大气互相作用失去了平衡的缘故。这时,赤道洋流和信风减弱,西太平洋暧水向东流动,东太平洋冷水上翻受阻,于是发生海水增温、海水抬高的现象。1、第②段划线局部主要说明厄尔尼诺现象对气候产生影响(1分)2、厄尔尼诺现象是如何形成的?(2分)3、这篇文章采取了逻辑顺序,详细说是。(1分)4、第2自然段“这是什么原因呢?”在文章构造上起作用。(1分)5、请概括第3自然段的主要内容。(1分)6、第4自然段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2分)7、第4自然段中带点的“大约”“至少”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8、厄尔尼诺频频光临造成严重影响,我们该如何面对呢?(2分)参考答案:1.厄尔尼诺对世界气候会产生反常影响。(1分)2.厄尔尼诺现象是由于太平洋赤道带内海洋和大气互相作用失去了平衡的缘故。这时,赤道洋流和信风减弱,西太平洋暧水向东流动,东太平洋冷水上翻受阻,于是发生海水增温、海水抬高的现象。(2分)3.从现象到本质(1分)4.承上启下(1分)5.厄尔尼诺出没无常,很难找到规律。(2分)6.举例子、列数字。(2分)7.不能删去。“大约”表示估计,说明当时死亡1500人的数目不是准确数字,“至少”表示估计的最底损失数是100亿美元,表示损失非常沉重,表达了说明的客观真实性,假如删去了,就过于绝对化了,与实际不符。这两个词表达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3分)8.围绕进步环保意识和投入到环保行动中概括说也可,详细答复举措有两点亦可。(2分)篇3:厄尔尼诺现象形成的原因东南信风减弱当南半球赤道附近吹的东南信风减弱后,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泛会减少或停顿,从而形成大范围海水温度异常增暖,传统赤道洋流和大气环流发生异常,导致太平洋沿岸一些地区迎来反常降水,另一些地方那么干旱严重。在正常状况下,北半球赤道附近吹东北信风,南半球赤道附近吹东南信风。信风带动海水自东向西流动,分别形成北赤道暖流和南赤道暖流。从赤道东太平洋流出的海水,靠下层上升涌流补充,从而使这一地区下层冷水上泛,水温低于四周,形成东西部海温差。但是,一旦东南信风减弱,就会造成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泛减少或停顿,海水温度就升高,形成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异常增暖。而突然增强的这股暖流沿着厄瓜多尔海岸南侵,使海水温度剧升,冷水鱼群因此大量死亡,海鸟因找不到食物而纷纷离去,渔场顿时失去活力,使沿岸国家遭到宏大损失。地球自转研究发现,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有关,自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地球自转速度破坏了过去尺度的平均加速度分布,一反常态呈4~5年的波动变化,一些较强的厄尔尼诺年平均发生在地球自转速度发生重大转折年里,特别是自转变慢的年份。地球自转速率短期变化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变化呈反相关,即地球自转速率短期加速时,赤道东太平洋海温降低;反之,地球自转速率短期减慢时,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升高。这说明,地球自转减慢可能是形成厄尔尼诺现象的主要原因。当地球自转减速时,“刹车效应”使赤道带大气和海水获得一个向东惯性,赤道洋流和信风减弱,西太平洋暖水向东流动,东太平洋冷水上翻受阻,因暖水堆积而发生海水增温、海面抬高的厄尔尼诺现象。篇4:厄尔尼诺现象形成的原因对厄尔尼诺现象形成的原因,科学界有多种观点,普遍的看法是:在正常状况下,北半球赤道附近吹东北信风,南半球赤道附近吹东南信风。信风带动海水自东向西流动,分别形成北赤道洋流和南赤道暖流。从赤道东太平洋流出的海水,靠下层上升涌流补充,从而使这一地区下层冷水上泛,水温低于四周,形成东西部海温差。但是,一旦东南信风减弱,就会造成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泛减少或停顿,海水温度就升高,形成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异常增暖。而突然增强的这股暖流沿着厄瓜多尔海岸南侵,使海水温度剧升,冷水鱼群因此大量死亡,海鸟因找不到食物而纷纷离去,渔场顿时失去活力,使沿岸国家遭到宏大损失。近年以来更多的研究发现,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有关,自50年代以来,地球自转速度破坏了过去10年尺度的平均加速度分布,一反常态呈4~5年的波动变化,一些较强的厄尔尼诺年平均发生在地球自转速度发生重大转折年里,特别是自转变慢的年份。地转速率短期变化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变化呈反相关,即地转速率短期加速时,赤道东太平洋海温降低;反之,地转速率短期减慢时,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升高。这说明,地球自转减慢可能是形成厄尔尼诺现象的主要原因。当地球自转减速时,“刹车效应”使赤道带大气和海水获得一个向东惯性力,赤道洋流和信风减弱,西太平洋暖水向东流动,东太平洋冷水上翻受阻,因暖水堆积而发生海水增温、海面抬高的厄尔尼诺现象。篇5:厄尔尼诺现象形成的原因ENSO规模显著的年份:1790-93、1828、1876-78、1891、1925-26、1982-83、-98规模较小的年份:1986-1987、1991-1994、1997-、-、-1982年4月至1983年7月的ENSO现象,是几个世纪来最严重的一次,太平洋东部至中部水面温度比正常高出约4至5℃,造成全世界1300~1500人丧生,经济损失近百亿美元。1986年至1987年的ENSO现象,使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外表水温比常年平均温度偏高2℃左右;同时,热带地区的大气环流也相应地出现异常,热带及其他地区的天气出现异常变化;南美洲的秘鲁北部、中部地区暴雨成灾;哥伦比亚境内的亚马孙河河水猛涨,造成河堤屡次决口;巴西东北部少雨干旱,西部地区炎热;澳大利亚东部及沿海地区雨水明显减少;中国华南地区、南亚至非洲北部大范围地区均少雨干旱。1990年初又发生ENSO前兆现象。这年1月,太平洋中部海域水面温度高于往年,除赤道海域水面温度比往年高出0.5℃外,国际换日线以西的海域水面温度也比往年高出将近1℃;接近海面的28℃的暖水层比往年浅10米左右;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的水位比平时上涨15~30厘米。至的ENSO现象,太平洋东部至中部水面温度比正常高出约3至4℃,美洲地区有持续暴雨,东南亚地区那么持续干旱并发生大规模的森林大火。这次厄尔尼诺现象紧接1990-1994年发生,频密程度罕见,但规模较小。同时,ENSO带动的温暖海水,影响鱼类的成群挪动,破坏珊瑚礁的生长。特别的是,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当年,容易在西北太平洋和东北太平洋形成威力强大的台风和飓风,例如:19太平洋台风季当年就曾出现十个威力到达等级最高的五级台风,在1997年太平洋飓风季也出现两个等级最高的五级飓风分别是:飓风琳达和飓风盖勒摩。3月7日,结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发布媒体声明称,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干旱正造成埃塞俄比亚农作物连续欠收和家畜大量死亡,让这个非洲之角国家面临严重的人道危机。为应对厄尔尼诺造成的负面影响,结合国粮农组织正采取灌溉和收入多样化工程等农业援助措施加以积极应对。篇6:厄尔尼诺现象形成的原因厄尔尼诺事件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大范围持续异常偏暖的现象,其评判标准在国际上还存在一定差异。一般将NINO3区海温距平指数连续6个月到达0.5°C以上定义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美国那么将NINO3.4区海温距平的3个月滑动平均值到达0.5°C以上定义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为更加充分地反映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整体状况,目前,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在业务上主要以NINO综合区(NINO1+2+3+4区)的海温距平指数作为断定厄尔尼诺事件的根据,指标如下:NINO综合区海温距平指数持续6个月以上≥0.5°C(过程中间可有单个月份未达指标)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假设该区指数持续5个月≥0.5°C,且5个月的指数之和≥4.0°C,也定义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篇7:厄尔尼诺现象形成的原因厄尔尼诺形成的前兆包括:印度洋、印尼与澳大利亚气压上升;大溪地和太平洋中央、东面的海面气压下降;南太平洋的贸易风减弱或往东面吹;秘鲁附近的暖空气上升,令当地沙漠下雨;暖空气由太平洋西岸扩散至印度洋与太平洋东面。同时它令东面较枯燥和有干旱的地方降雨。判断条件判断厄尔尼诺现象的主要条件有气压变化、风向变化、海温变化、海平面高度变化、环太平洋地震火山活动、南极半岛海冰异常减少、屡次日食发生在两极和旱涝反常等。一般认为赤道东太平洋海水表层温度连续六个月高出平均值0.5摄氏度以上,即可认为发生了一次厄尔尼诺现象。形成条件厄尔尼诺形成的前兆包括以下表现。风向变化和海温变化:预示厄尔尼诺的现象之一是赤道太平洋信风逆转,一般来讲赤道太平洋信风应该是从东吹向西,使太平洋外表暖水向西部集聚,而东部深层的冷水上升到外表。但厄尔尼诺发生时频现强烈的西风取代了东风,太平洋外表暖水发生反向的变化,使太平洋东部外表海水变暖。拉尼娜现象发生时情况正好相反。气压变化:气压变化与气温变化和海温变化相关,在厄尔尼诺发生时,印度洋、印尼与澳洲气压由于海温下降而上升;大溪地和太平洋中央、东面的海面由于海温的上升而气压下降,形成东西太平洋气压的“跷跷板效应”。海平面高度变化和环太平洋地震火山活动:由于风力的推动作用,厄尔尼诺和厄尔尼诺的转换使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升降20~40厘米,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平衡,导致海洋地壳反向平衡升降7~13厘米,激发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的地震火山活动。旱涝反常:由于气压变化、风向变化和海温变化,太平洋东部附近的暖空气上升,令当地干旱地区发生洪涝;太平洋西部冷空气下降,令当地潮湿多雨的地方干旱。至的ENSO现象,太平洋东部至中部水面温度比正常高出约3至4℃,美洲地区有持续暴雨,东南亚地区那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混凝土添加剂合作协议书
- 电商直播基地主播合作协议模板
- 2025年发动机基本件:飞轮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地震电磁辐射观测仪合作协议书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禹区四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梳理
-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九年级上学期元调物理试题
- 2025年个人机械加工合同(4篇)
- 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应急指引理论考核试题
- 2025年九年级班主任个人德育工作年度小结(三篇)
- 领导干部报告个人事项
- 9这点挫折算什么(课件)-五年级上册生命与健康
- 价格监督检查知识培训课件
-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家庭教育指导师参考试题库及答案
- 智能广告投放技术方案
- 中国移动各省公司组织架构
- 知识产权保护执法
- 手术安全管理之手术部位标识安全
- 2022年版煤矿安全规程
- 数字化时代的酒店员工培训:技能升级
- 《学术规范和论文写作》课件全套 第1-10章 知:认识研究与论文写作 - 引文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