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
课标点击
课前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课标点击课前预览互动释疑课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课程标准
课标点击
课前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课程课标点击31.掌握董仲舒儒学思想的内容、特点,评价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2.知道汉武帝尊儒的措施,了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目标分解
课标点击
课前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1.掌握董仲舒儒学思想的内容、特点,评价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4
课标点击
课前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课标点击课前预览互动释疑课51.汉初采用道家“__________”思想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2.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汉武帝加强________、巩固统一的需要。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无为而治中央集权
课标点击
课前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1.汉初采用道家“__________”思想已不适应社会的发61.思想来源:以____________思想为基础,糅合道家、__________、阴阳五行家思想而形成。2.主要内容:(1)提出“春秋________”和“________,独尊儒术”(针对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2)宣扬“________”并提出“天人合一”和“________”(加强君权需要)。(3)提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_________”。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儒家法家大一统罢黜百家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三纲五常
课标点击
课前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1.思想来源:以____________思想为基础,糅合道家71.董仲舒是如何改造儒学以适应时代需要的?应用思考提示:针对当时的王国问题和加强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宣扬“君权神授”;为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而提出“三纲五常”。
课标点击
课前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1.董仲舒是如何改造儒学以适应时代需要的?应用提示:针81.汉武帝尊儒的措施:(1)政治方面:重用儒者参与国政;儒家学说作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主要标准。(2)教育方面:将儒家经典“________”规定为教科书;兴办中央________与建立地方教育系统。2.影响:(1)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________。(2)儒家思想逐渐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地位。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五经太学正统思想
课标点击
课前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1.汉武帝尊儒的措施: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五经太92.汉代儒学是怎样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应用思考提示:董仲舒对传统儒学进行了改造,糅合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思想,建立了一个“儒表法里”的适应了当时封建专制统治需要的新思想体系。汉武帝在思想上全面肯定了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在政治上用儒生参与国家大政;在教育方面兴办大学和郡国学校,使天下文人都学习儒家经典,提高儒学的地位。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课标点击
课前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2.汉代儒学是怎样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应用提示:董103.有人认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的“焚书坑儒”是相同的,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有道理?应用思考提示:有道理。秦朝的“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然确立的统治思想不同,但都是为了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都属于思想文化专制。
课标点击
课前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3.有人认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的“焚书坑儒”11
课标点击
课前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课标点击课前预览互动释疑课12一、如何理解董仲舒的新儒学?方法点拨:理解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要结合当时的现实和内容,剖析其实质、特点和影响。精讲阐释:(1)董仲舒的新儒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糅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增强了儒家思想的生命力。
(2)从实质看:“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实质上是思想文化专制。(3)从特点看:①“君权神授”思想神化了专制皇权。②外儒内法,兼采各家。③“天人感应”思想为儒学披上神学外衣,实际上也是先秦儒学民本、仁政、和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课标点击
课前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一、如何理解董仲舒的新儒学?方法点拨:理解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13
(4)从目的和影响来看:新儒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因此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成为正统思想。特别提示: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体现了儒学的包容性,奠定了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
课标点击
课前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4)从目的和影响来看:新儒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141.《汉书·董仲舒传》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
)A.强调“春秋大一统”
B.糅合了多学派思想C.趋向“三教合一”
D.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应用示例
课标点击
课前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1.《汉书·董仲舒传》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15应用示例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和知识再现能力。根据信息“道、教化、正法度”可知董仲舒新儒学糅合了道家、法家等思想,B项正确;A项在题干没有体现;三教合一是指儒道释三家,C项错误;董仲舒是对传统儒家进行改造,D项错误。答案:B
课标点击
课前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应用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和知识再现能力。根据信息“道、教16二、如何认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方法点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因为董仲舒的新儒学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本质上是一种专制主义文化政策。精讲阐释:(1)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是完全排斥其他学派思想,而是把儒家思想作为其统治的主导思想加以扶植。
(2)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根本目的在于利用新儒学以加强封建专制统治,巩固国家统一,实质上是思想文化的专制。
课标点击
课前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二、如何认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方法点拨:汉武帝“17(3)评价:①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儒学由此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②中国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儒学确立了在统治思想上的主导地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③运用皇权干预思想学术,抑制了民主思想的自由发展,禁锢了思想界的探索精神。特别提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加强专制集权的思想文化措施,体现了治国思想趋向成熟。
课标点击
课前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3)评价:①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儒学由此确立了在中国传182.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给儒学带来的影响是(
)A.儒学功利化B.儒学思辨化C.儒学理论化D.儒学宗教化应用示例解析:本题考查知识迁移运用能力。“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说明指儒家学者地位提高,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重视儒学的道德教化功用,由此很多士人凭借儒学入仕,由此可以看出士人政府给儒学带来的影响是儒学的日渐功利化,故A项正确。答案:A
课标点击
课前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2.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19
课标点击
课前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课标点击课前预览互动释疑课20关键信息一个主题儒学成为正统两位人物董仲舒、汉武帝四大内容“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三纲五常”本课要旨1.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了西汉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2.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系列措施使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课标点击
课前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关键信息一个主题儒学成为正统两位人物董仲舒、汉武帝四大内容“21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22
课标点击
课前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课标点击课前预览互动释疑课23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课程标准
课标点击
课前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课程课标点击241.掌握董仲舒儒学思想的内容、特点,评价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2.知道汉武帝尊儒的措施,了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目标分解
课标点击
课前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1.掌握董仲舒儒学思想的内容、特点,评价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25
课标点击
课前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课标点击课前预览互动释疑课261.汉初采用道家“__________”思想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2.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汉武帝加强________、巩固统一的需要。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无为而治中央集权
课标点击
课前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1.汉初采用道家“__________”思想已不适应社会的发271.思想来源:以____________思想为基础,糅合道家、__________、阴阳五行家思想而形成。2.主要内容:(1)提出“春秋________”和“________,独尊儒术”(针对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2)宣扬“________”并提出“天人合一”和“________”(加强君权需要)。(3)提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_________”。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儒家法家大一统罢黜百家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三纲五常
课标点击
课前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1.思想来源:以____________思想为基础,糅合道家281.董仲舒是如何改造儒学以适应时代需要的?应用思考提示:针对当时的王国问题和加强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宣扬“君权神授”;为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而提出“三纲五常”。
课标点击
课前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1.董仲舒是如何改造儒学以适应时代需要的?应用提示:针291.汉武帝尊儒的措施:(1)政治方面:重用儒者参与国政;儒家学说作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主要标准。(2)教育方面:将儒家经典“________”规定为教科书;兴办中央________与建立地方教育系统。2.影响:(1)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________。(2)儒家思想逐渐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地位。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五经太学正统思想
课标点击
课前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1.汉武帝尊儒的措施: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五经太302.汉代儒学是怎样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应用思考提示:董仲舒对传统儒学进行了改造,糅合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思想,建立了一个“儒表法里”的适应了当时封建专制统治需要的新思想体系。汉武帝在思想上全面肯定了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在政治上用儒生参与国家大政;在教育方面兴办大学和郡国学校,使天下文人都学习儒家经典,提高儒学的地位。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课标点击
课前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2.汉代儒学是怎样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应用提示:董313.有人认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的“焚书坑儒”是相同的,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有道理?应用思考提示:有道理。秦朝的“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然确立的统治思想不同,但都是为了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都属于思想文化专制。
课标点击
课前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3.有人认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的“焚书坑儒”32
课标点击
课前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课标点击课前预览互动释疑课33一、如何理解董仲舒的新儒学?方法点拨:理解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要结合当时的现实和内容,剖析其实质、特点和影响。精讲阐释:(1)董仲舒的新儒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糅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增强了儒家思想的生命力。
(2)从实质看:“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实质上是思想文化专制。(3)从特点看:①“君权神授”思想神化了专制皇权。②外儒内法,兼采各家。③“天人感应”思想为儒学披上神学外衣,实际上也是先秦儒学民本、仁政、和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课标点击
课前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一、如何理解董仲舒的新儒学?方法点拨:理解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34
(4)从目的和影响来看:新儒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因此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成为正统思想。特别提示: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体现了儒学的包容性,奠定了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
课标点击
课前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4)从目的和影响来看:新儒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351.《汉书·董仲舒传》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
)A.强调“春秋大一统”
B.糅合了多学派思想C.趋向“三教合一”
D.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应用示例
课标点击
课前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1.《汉书·董仲舒传》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36应用示例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和知识再现能力。根据信息“道、教化、正法度”可知董仲舒新儒学糅合了道家、法家等思想,B项正确;A项在题干没有体现;三教合一是指儒道释三家,C项错误;董仲舒是对传统儒家进行改造,D项错误。答案:B
课标点击
课前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应用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和知识再现能力。根据信息“道、教37二、如何认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方法点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因为董仲舒的新儒学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本质上是一种专制主义文化政策。精讲阐释:(1)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是完全排斥其他学派思想,而是把儒家思想作为其统治的主导思想加以扶植。
(2)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根本目的在于利用新儒学以加强封建专制统治,巩固国家统一,实质上是思想文化的专制。
课标点击
课前预览
互动释疑
课堂点睛
栏目链接二、如何认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方法点拨:汉武帝“38(3)评价:①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儒学由此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②中国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儒学确立了在统治思想上的主导地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机房温控节能项目发展计划
- 2025版航空航天数据处理设备采购服务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股权转让与联合开发投资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办公场所空调安全使用规范合同
- 2025版离婚子女抚养权及财产分割协议书
- 二零二五房地产策划推广五大步骤效果评估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豪华房产出售广告合同范例
- 2025年度文化艺术场馆保安巡逻与文物保护合同
- 2025年度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托管服务合同样本
- 二零二五年度商砼产品定制化生产及销售合同
- 《森林法》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2年湖北宜昌高新区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招聘24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GA/T 1661-2019法医学关节活动度检验规范
- 园林景区绿化养护投入主要机械设备方案及介绍
- 技术合同认定登记课件
- 《建筑装饰设计收费标准》2019
- 无损检测概论课件
- 大同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 水电解制氢操作手册
- 青年干部培训班入学考试试题
- 土方回填试验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