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与国际金融中心课件_第1页
上海与国际金融中心课件_第2页
上海与国际金融中心课件_第3页
上海与国际金融中心课件_第4页
上海与国际金融中心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与国际金融中心附件111上海与国际金融中心附件111上海成为国内金融中心的业绩金融市场体系相当完备,辐射功能日益增强金融机构体系趋全走强,集聚功能逐步凸现金融对外开放持续深化,国际化程度继续提高金融生态环境(经济、信用、法律和社会环境)全国第一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已成为中国金融机构最密集、要素市场最完备、资本聚散功能最强劲的金融增长级2上海成为国内金融中心的业绩金融市场体系相当完备,辐射功能日益上海的金融街和金融区金融区金融街3上海的金融街和金融区金融区金344上海与香港的比较上海得分为香港的1/4。上海在港口吞吐量、进出口贸易总额、金融保险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及股票市场等方面的指数与香港相当。上海服务业占全市经济总量48%,低于全球发展中国家50%的平均水平。真正的差距主要体现在银行资产规模、外汇交易和衍生产品交易等。5上海与香港的比较上海得分为香港的1/4。5国内银行与国际银行的盈利能力比较(2003年)我国四大国有银行的人均利润分别为:工商银行:740美元;农业银行:180美元;中国银行:2100美元;建设银行:3150美元。在美国,排名前四位的银行的人均利润:花旗集团:50130美元;美洲银行:47070美元;大通曼哈顿集团:82280美元;第一银行公司50380美元。6国内银行与国际银行的盈利能力比较(2003年)我国四大国有银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三个阶段到2005年为止,是打基础的过渡期。到2010年实现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上海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中外金融机构齐头并进、具有规范交易体系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到2020年,人民币成为世界强势货币,上海依托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向国际金融中心靠拢。此时,上海成为各类人民币产品的开发中心,以及各类金融产品的投资交易中心,并继续做大资本市场。7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三个阶段到2005年为止,是打基础的过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步骤设想第一步:全面缩小与香港地区和新加坡的差距为目标;第二步:以与香港地区、新加坡水平接近或相当为目标;第三步:在发展的基础上,不仅要明显地超过香港地区、新加坡的金融市场水平,而且要进一步缩小与纽约、伦敦金融中心的差距,为第四步最终进入世界级国际金融中心创造条件。8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步骤设想第一步:全面缩小与香港地区和新上海与香港2003年10月上海市长韩正访问香港:“上海只是一个学生,而香港已经是一个成熟的中年人,上海还有许多要向香港学习”。中国官方看法: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是3年以后的事。因此:上海至少在3年内不可能超越香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9上海与香港2003年10月上海市长韩正访问香港:“上海只是一上海金融机构规模2007年底:858家(其中浦东509家)2006年底:706家(保险业:333家;银行:254家;证券119家)营业性金融机构超过3100家2005年底:610家(其中380多家在浦东,348家在陆家嘴)营业性金融机构超过3000家。2004年底:512家2003年底:金融机构总数423家——银行80家、证券公司16家、基金管理公司15家、保险公司41家、信托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公司、中介机构及各类代表处270家。其中,在沪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等机构数量首次超过深圳。10上海金融机构规模2007年底:858家(其中浦东509家)在沪外资银行规模

(截至2006年12月底)上海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100家,占32%;深圳40家,占13%;北京37家,占12%;广州28家,占9%;天津17家,占5%;厦门16家,占5%;其它74家,占24%。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30家,占全国外资银行机构总数10%。11在沪外资银行规模

(截至2006年12月底)上海外资银行营业在上海的金融市场外汇市场全国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全国银行间机构投资者债券市场上海证券交易所(2005年交易规模占全国80%)期货交易所黄金市场钻石市场产权交易所航运交易所2005年8月新突破:央行二总部在上海挂牌2006:金融衍生品期货交易所12在上海的金融市场外汇市场12上海主要金融市场规模证券市场市值银行间同业拆借和债券市场交易金额期货市场成交金额2002年3.9784万亿元17亿元1.9亿元2006年7.1612万亿元39亿元12.6亿元增加1.8倍,占沪深市场总值的79%增加2.3倍增加6.7倍,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1%13上海主要金融市场规模证券市场市值银行间同业拆借和债券市场交易上海的金融从业人数

(2007年12月)上海金融从业人数:16.7万人纽约:72万香港:35万一般而言,国际金融中心的从业人才要占整个城市人口的10%,而上海金融人才目前只占人口的1%。预计:为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海未来每年将增长10万人从事这个行业。14上海的金融从业人数

(2007年12月)上海金融从业人数:1金融从业人员量和质的考核标准量的标准已从传统意义上的“绝对量”的概念引申至了“流动量”的概念,金融从业人员的“即时获得”与“简易辞退”,从量上看,上海金融从业人员仅为伦敦、纽约的十分之一;质的标准已从传统意义上的“适合岗位”,“胜任岗位”的工作要求扩展至了“享受工作”、“创新工作”的文化理念。从质上看,缺乏通晓国际惯例,娴熟金融工具,精通国际语言的高层次金融从业人员。15金融从业人员量和质的考核标准量的标准已从传统意义上的“绝对量上海的金融监管环境传统意义:“监管”广度、“监管”深度、“监管”频度现代意义:“监管哲学”、“监管理念”、“监管文化”。当然监管机构的多寡以及在存有多机构情形下,这些机构间的协调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因素。伦敦、纽约在这一指标上的领先得益于:“管活管好”的理念;“服务优于管制”的价值取向;“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监管文化。16上海的金融监管环境传统意义:“监管”广度、“监管”深度、“监上海的金融监管环境上海作为非监管总部所在地,既面临总部纵向性的监管,又面临跨业横向性的监管,纵横交叉的监管格局、监管机构间的失调,监管文化的缺位令上海的金融监管环境不容乐观。17上海的金融监管环境上海作为非监管总部所在地,17《2006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蓝皮书》无论是区域还是全球级的金融中心,必须符合的条件:每日外汇成交额不少于$100亿;外资银行和代表处不少于100个;外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代表处不少于200个跨境银行间同业债权和负债均不少于$1000亿海外银行贷款总数不少于$200亿不少于200家的外资公司(包括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选作区域总部所在地上海的金融市场规模离国际金融中心距离还很远18《2006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蓝皮书》无论是区域还是全球级的北京能否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目前全球性和区域性金融中心约40个——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有2/3是首都——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1/2是首都——一国国内金融中心中4/5是首都19北京能否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目前全球性和区域性金融中心约4首都的优势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特殊的地位优良的经济基础畅通便利的交通网络和发达的通讯系统传递着全球丰富的经济与金融信息20首都的优势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20上海的劣势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型金融机构的管理总部主要聚集在北京上海缺乏“信息腹地”和“信息源”“一行三会”:央行、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加上目前国内金融业的同行竞争,造成金融资源相对分散,使上海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与其他国际金融中心抗衡21上海的劣势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型金融机构的管理总部主要聚集在北上海可走“迂回”道路将一些直属于总部的业务吸引过来,例如:各大银行的信用卡中心、数据中心、票据中心可参照央行上海总部的模式,构建各大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上海总部建议设置上海金融法院,专门审理上海地区的金融案件,确保上海金融安全22上海可走“迂回”道路将一些直属于总部的业务吸引过来,例如:2发展国际金融中心的模式自然形成模式——有贸易和经济的发展带动起来,如伦敦、纽约和东京等政府主导模式——经济发展尚未到特定的水平,但是抓住了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某一契机,政府利用本地优势推动,如新加坡23发展国际金融中心的模式自然形成模式23上海和北京发展为

国际金融中心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金融自由化金融体系的健全和成熟金融监管利率和汇率市场化微观经济人民币自由兑换24上海和北京发展为

国际金融中心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金融自由化2上海与国际金融中心附件1125上海与国际金融中心附件111上海成为国内金融中心的业绩金融市场体系相当完备,辐射功能日益增强金融机构体系趋全走强,集聚功能逐步凸现金融对外开放持续深化,国际化程度继续提高金融生态环境(经济、信用、法律和社会环境)全国第一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已成为中国金融机构最密集、要素市场最完备、资本聚散功能最强劲的金融增长级26上海成为国内金融中心的业绩金融市场体系相当完备,辐射功能日益上海的金融街和金融区金融区金融街27上海的金融街和金融区金融区金3284上海与香港的比较上海得分为香港的1/4。上海在港口吞吐量、进出口贸易总额、金融保险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及股票市场等方面的指数与香港相当。上海服务业占全市经济总量48%,低于全球发展中国家50%的平均水平。真正的差距主要体现在银行资产规模、外汇交易和衍生产品交易等。29上海与香港的比较上海得分为香港的1/4。5国内银行与国际银行的盈利能力比较(2003年)我国四大国有银行的人均利润分别为:工商银行:740美元;农业银行:180美元;中国银行:2100美元;建设银行:3150美元。在美国,排名前四位的银行的人均利润:花旗集团:50130美元;美洲银行:47070美元;大通曼哈顿集团:82280美元;第一银行公司50380美元。30国内银行与国际银行的盈利能力比较(2003年)我国四大国有银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三个阶段到2005年为止,是打基础的过渡期。到2010年实现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上海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中外金融机构齐头并进、具有规范交易体系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到2020年,人民币成为世界强势货币,上海依托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向国际金融中心靠拢。此时,上海成为各类人民币产品的开发中心,以及各类金融产品的投资交易中心,并继续做大资本市场。31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三个阶段到2005年为止,是打基础的过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步骤设想第一步:全面缩小与香港地区和新加坡的差距为目标;第二步:以与香港地区、新加坡水平接近或相当为目标;第三步:在发展的基础上,不仅要明显地超过香港地区、新加坡的金融市场水平,而且要进一步缩小与纽约、伦敦金融中心的差距,为第四步最终进入世界级国际金融中心创造条件。32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步骤设想第一步:全面缩小与香港地区和新上海与香港2003年10月上海市长韩正访问香港:“上海只是一个学生,而香港已经是一个成熟的中年人,上海还有许多要向香港学习”。中国官方看法: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是3年以后的事。因此:上海至少在3年内不可能超越香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33上海与香港2003年10月上海市长韩正访问香港:“上海只是一上海金融机构规模2007年底:858家(其中浦东509家)2006年底:706家(保险业:333家;银行:254家;证券119家)营业性金融机构超过3100家2005年底:610家(其中380多家在浦东,348家在陆家嘴)营业性金融机构超过3000家。2004年底:512家2003年底:金融机构总数423家——银行80家、证券公司16家、基金管理公司15家、保险公司41家、信托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公司、中介机构及各类代表处270家。其中,在沪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等机构数量首次超过深圳。34上海金融机构规模2007年底:858家(其中浦东509家)在沪外资银行规模

(截至2006年12月底)上海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100家,占32%;深圳40家,占13%;北京37家,占12%;广州28家,占9%;天津17家,占5%;厦门16家,占5%;其它74家,占24%。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30家,占全国外资银行机构总数10%。35在沪外资银行规模

(截至2006年12月底)上海外资银行营业在上海的金融市场外汇市场全国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全国银行间机构投资者债券市场上海证券交易所(2005年交易规模占全国80%)期货交易所黄金市场钻石市场产权交易所航运交易所2005年8月新突破:央行二总部在上海挂牌2006:金融衍生品期货交易所36在上海的金融市场外汇市场12上海主要金融市场规模证券市场市值银行间同业拆借和债券市场交易金额期货市场成交金额2002年3.9784万亿元17亿元1.9亿元2006年7.1612万亿元39亿元12.6亿元增加1.8倍,占沪深市场总值的79%增加2.3倍增加6.7倍,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1%37上海主要金融市场规模证券市场市值银行间同业拆借和债券市场交易上海的金融从业人数

(2007年12月)上海金融从业人数:16.7万人纽约:72万香港:35万一般而言,国际金融中心的从业人才要占整个城市人口的10%,而上海金融人才目前只占人口的1%。预计:为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海未来每年将增长10万人从事这个行业。38上海的金融从业人数

(2007年12月)上海金融从业人数:1金融从业人员量和质的考核标准量的标准已从传统意义上的“绝对量”的概念引申至了“流动量”的概念,金融从业人员的“即时获得”与“简易辞退”,从量上看,上海金融从业人员仅为伦敦、纽约的十分之一;质的标准已从传统意义上的“适合岗位”,“胜任岗位”的工作要求扩展至了“享受工作”、“创新工作”的文化理念。从质上看,缺乏通晓国际惯例,娴熟金融工具,精通国际语言的高层次金融从业人员。39金融从业人员量和质的考核标准量的标准已从传统意义上的“绝对量上海的金融监管环境传统意义:“监管”广度、“监管”深度、“监管”频度现代意义:“监管哲学”、“监管理念”、“监管文化”。当然监管机构的多寡以及在存有多机构情形下,这些机构间的协调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因素。伦敦、纽约在这一指标上的领先得益于:“管活管好”的理念;“服务优于管制”的价值取向;“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监管文化。40上海的金融监管环境传统意义:“监管”广度、“监管”深度、“监上海的金融监管环境上海作为非监管总部所在地,既面临总部纵向性的监管,又面临跨业横向性的监管,纵横交叉的监管格局、监管机构间的失调,监管文化的缺位令上海的金融监管环境不容乐观。41上海的金融监管环境上海作为非监管总部所在地,17《2006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蓝皮书》无论是区域还是全球级的金融中心,必须符合的条件:每日外汇成交额不少于$100亿;外资银行和代表处不少于100个;外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代表处不少于200个跨境银行间同业债权和负债均不少于$1000亿海外银行贷款总数不少于$200亿不少于200家的外资公司(包括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选作区域总部所在地上海的金融市场规模离国际金融中心距离还很远42《2006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蓝皮书》无论是区域还是全球级的北京能否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目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