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省常州市统招专升本语文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1年江苏省常州市统招专升本语文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1年江苏省常州市统招专升本语文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1年江苏省常州市统招专升本语文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Version:1.0StartHTML:0000000107EndHTML:0000087965StartFragment:0000000127EndFragment:00000879472021年江苏省常州市统招专升本语文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5题)1.鲁迅小说《风波》的线索是()

A.辫子事件B.赵七爷的竹布长衫C.九斤老太的唠叨D.张勋复辟

2.要字句是公文常用的一种特定句式,用以表示应该必须之意。下列对要字句理解正确的是()

A.表示商量B.语气委婉C.常用于上行文中D.使行文具有坚定性、原则性

3.中国文学史上被誉为诗圣的诗人是()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欧阳修

4.《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中贺新郎是()

A.词调名B.曲牌名C.宫调名D.旁白

5.老舍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

A.《骆驼祥子》B.《断魂枪》C.《茶馆》D.《月牙儿》二、填空题(5题)6.白居易《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____

7.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____,葫芦提一向装呆

8.出不入兮往不反,____

9.李清照《声声慢》:____,最难将息

10.鲁迅的《秋夜》所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____

三、判断题(5题)11.《神女峰》一诗中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既映衬贞节主义的陈陋,又象征着新道德的觉醒()

A.否B.是

12.李斯《谏逐客书》以秦国历史上四位国君重用客卿的事实作为论据()

A.否B.是

13.行政公文的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应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A.否B.是

14.屈原的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宏伟壮丽的长篇抒情诗()

A.否B.是

15.《古诗十九首》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成熟()

A.否B.是四、简答题(2题)16.结合《郑伯克段于鄢》一文,简析《左传》叙写战争的特点

1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何意境内涵?

五、阅读理解(2题)18.解释词语

①人生代代无穷已穷已:

②但见长江送流水但见

1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龙洞山记

张养浩

历下多名山水,龙洞为尤胜。洞距城东南三十里,旧名禹登山。按《九域志》,禹治水至其上,故云。中有潭,时出云气,旱祷辄雨,胜国尝封其神①,曰灵惠公。其前,层峰云矗,曰锦屏,曰独秀,曰三秀,释家者流居之。由锦屏抵佛刹山,巉岩环合,飞鸟劣及其半②。即山有龛屋,深广可容十数人,周镌佛像甚夥。世兵,逃乱者多此焉。依上下有二穴,下者居傍,可逶迤东出,其曰龙洞,即此穴也,望之窅然。

窃欲偕同来数人入观。或曰是中极暗,非烛不能往,即遣仆燃束茭前导。初焉,若高阔可步;未几,俯首焉;未几,磬折焉③;又未几,膝行焉;又未几,则蒲伏焉;又未几,则全体覆地蛇进焉。会所道火灭,烟郁勃满洞中。欲退,身不容;引进,则其前愈狭,且重以烟,遂缄吻、抑鼻、潜息。心骇乱恐甚,自谓命当尽死此,不复出矣。余强呼使疾进,众以烟故,无有出声应者,心尤恐然。余适居前,忽得微明,意其穴竟于是,极力奋身,若鱼纵焉者,始获脱然以出。如是,仅里所。既会,有泣者,恚者,诟者,相讥笑者,顿足悔者,提肩喘者,喜幸生手其额者,免冠科首具陈其狼狈状者。惟导者一人年稚,形瘠小,先出,若无所苦,见众皆病,亦阳慑为殆。其宴于外者,即举酒酌穴者,人二杯。虽雅不酒,必使之酹,名曰定心饮。

余因默忆,昔韩文公登华山,穷绝顶,梗不能返,号咷连日。闻者为白县吏,遂遣人下之。尝疑许事未必有。由今观之,则韩文公之号为非妄矣。呜呼,不登高,不临深,前圣之训较然④,而吾辈为细娱,使父母遗体几同压溺不吊⑤。其为戒,讵止殁身不可忘。窃虞嗣至者或不知,误及此,故记其事以告焉。游洞中者七,某官某;洞之外坐而宴饮者四,某官某,凡十有一人。时延祐龙集丁巳八月也。

(选自《钦定四库全书·归田类稿》,有删改)

【注】①胜国:前朝。②劣:仅仅,才。③磬折:弯腰。④较然:明显的样子。⑤吊:悲伤

文中间接表现龙洞艰险的句子有哪些?(请用原文作答)

六、现代文阅读(2题)20.下列推断与文意一致的一项是()

A.把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的人不都是学者

B.如果不欣赏形象本身,就不能得到美感经验

C.在考据学者们自己看来,文学批评也是一种考据

D.法官式文学批评者不认为《麦可白》是一部悲剧

21.结合文章的内容,分析作者为什么要谈对毒品的痛恨和生命的思考这一主题

参考答案

1.AA辫子是封建势力复辟与旧的思想意识束缚的象征,也是小说《风波》贯串始终的线索

2.D公文中使用要字句,是为了使行文具有坚定性和原则性

3.B

4.AA《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中贺新郎是词调名,又名《金缕曲》《贺新凉》等,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唱和词

5.A老舍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代表作有《月牙儿》,短篇小说代表作有《断魂枪》,话剧代表作有《茶馆》等

6.梨花一枝春带雨

7.莫笑巢鸠计拙

8.平原忽兮路超远

9.乍暖还寒时候

10.象征

11.Y

12.Y

13.Y√行政公文的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除了法律法规名称中应该加书名号

14.Y

15.Y

16.《左传》叙写战争的特点:(1)将主观的道德评价加入客观的史实上面,试图把历史的成败归于道德高下和人心向背,具有早期儒家的民本思想。(2)描写战争并不专力于战争过程本身,而是详细描写出战争的因果关系,揭示某种历史必然性。(3)注意气氛的调节和节奏的张弛,常常在紧张的战争氛围中插入轻松的笔致。如《郑伯克段于鄢》一文,先交代了兄弟交恶的原因,继而写事态的恶化,只用很少的篇幅写交战的过程,最后却细致入微地描写母子和好的细节,既完整展现了战事的始末,又在紧张的战事之后插入轻松的场面,从而调节了气氛

1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句蕴含着丰富的意境内涵:远离纷争、喧嚣、危险的官场,过着轻松自在的生活,采菊做酒,悠然远望,何等惬意。表现出一种静穆淡远,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想

18.穷已:穷尽、终了。但见:只见、只看见、只看到

19.①心骇乱恐甚。②有泣者,恚者,诟者。③喜幸生手其额者

20.BBA项,对应的是第①段的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的,就是把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由此来看,A项说法不符合文意。B项,对应的语句在第④段,只就欣赏说,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题外事,因为美感经验全在欣赏形象本身。B项是作者从欣赏的角度分析所得。C项,对应的语句在第⑥段,在考据学者们自己看来,考据就是一种文学批评。C项的说法不符合文意。D项,对应的内容在第⑦段,亚里士多德明明说过坏人不能做悲剧主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