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7dd78fffd839ee0168dcbec74b621c3/c7dd78fffd839ee0168dcbec74b621c31.gif)
![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7dd78fffd839ee0168dcbec74b621c3/c7dd78fffd839ee0168dcbec74b621c32.gif)
![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7dd78fffd839ee0168dcbec74b621c3/c7dd78fffd839ee0168dcbec74b621c33.gif)
![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7dd78fffd839ee0168dcbec74b621c3/c7dd78fffd839ee0168dcbec74b621c34.gif)
![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7dd78fffd839ee0168dcbec74b621c3/c7dd78fffd839ee0168dcbec74b621c3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西塞罗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就不再配享受自由了。——毕达哥拉斯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强制,一部分靠榜样的效力。——格老秀斯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那么法律作为一件无用之物自己就会消灭。——洛克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西塞罗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西塞罗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就不再配享受自由了。——毕达哥拉斯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强制,一部分靠榜样的效力。——格老秀斯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那么法律作为一件无用之物自己就会消灭。——洛克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西塞罗中等职业学校立体化系列教材(会计专业主编林冬梅副主编王润杰李风芹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财会专业学习并掌握各会计核算岗位技能的专用教材。本课程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本课程的重点放在对经济业务的处理上,教学内容完全以实际工作中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的形式出现,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原始凭证的审核与分析,注意内容的精选和提炼,注意实训的可操作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出纳员岗位、记账员岗位、材料会计岗位、工资会计岗位、固定资产会计岗位等各会计岗位的实践操作技能。着重体现学生会独立审核原始凭证并准确进行账务分析并填制记账凭证,并根据经审核的记账凭证准确规范的登账并结账,并编制会计报表。以提高综合业务处理能力及会计职业敏锐的判断能力。思考一篇课文“教什么”,几乎是所有中学语文教师常常遇到的难题。归根结底,语文教学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教什么”,二是“怎样教”,三是“教得怎么样”。从某种程度说,“教什么”决定了应该“怎么教”,并影响着“教得怎么样”。针对一篇课文设计好“教什么”,这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之一。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教学内容,几乎每堂课都有明确、具体、独立的知识和能力定位,如数学科的“二元一次方程”,物理科的“万有引力”,化学科的“氧化还原反应”,甚至历史科,每一章节都有具体的内容。这种独立、具体、明确的知识都有序地呈现在教材中,与相对独立的课堂教学时间空间相吻合。教师备课,基本上不用考虑“教什么”,而只需考虑怎么教就行了。而语文课则不同,到目前为止,语文科始终未能开发出一套知识点具体、逻辑关系明晰的学科教学内容序列(或者说人们开发的知识序列没有得到社会认可,没有被教育序列所接受),以致长期以来,作为教材层面的语文学习材料,一直保持着其原始形态――以“选文”为基本施教单元,一篇“选文”往往是一个综合、完整的信息系统,既包含作者的思想倾向、审美情趣,又反映着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文化风尚,还具有语言表达的示范意义等多种信息,是语文学习的好材料。但是,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看,这种综合性很强的学习材料其学科知识不够具体明晰,往往很难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不利于有效教学的开展。打个比方,数学、物理、化学、历史教材的章、节内容,就好比超市里出售的“小包装”食品,既方便选择,又便于处理;而语文教材的课文则如自由市场里活着出售的“整鸡”“全羊”,虽然外观生动、鲜活且营养丰富,却让一般消费者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当然,语文教材里的阅读提示、文后练习也有一定的解读和教学线索,但是,这些解读提示普遍显得笼统、粗疏、零碎,从满足教学设计的基本需要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常常需要一线语文教师对一篇篇课文进行二次加工,以确定在这篇课文中,什么是有价值的,通过这堂课的设计和教学,应该达成什么教学目的。语文学习对象(课文)的整体性、丰富性以及隐秘性和单元教学需要的教学内容的单一性、局部性、明晰性无疑是一对矛盾。在一节课或一个教学设计的单位时间里,我们不可能涉及一篇课文中所有含有教学价值的信息,甚至对许多重要的价值,也只能有所选择,有所舍弃。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决定所谓“教什么”的问题,就是他从文本中选择、定位合适的单元内容的过程。一篇课文在存在许多教学价值点的情况下,教学设计不仅应该关注文本的核心价值,更要抓住“语文核心价值”。重点挖掘课文隐含的语文学习价值,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重点完成语文课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而适当弱化文本中可能隐含的其他教育价值,比如科学普及价值,社会生活认知价值,思想品德养成价值,生活能力指导价值等,一句话,尽量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如何判断什么样的内容是一篇课文里的“语文核心价值”?我们不妨从四个维度考虑:(1)具有语文特点。即关于语文的知识,语文技能,或者说只有通过语文课才学到的知识。罗伯特?R马杰在谈到“理想的课程”时认为,“如果已经知道如何做,便不需要教学;如果没有必要知道如何做,也同样不需要教学”{1}。按照这个逻辑,为语文学习进行的设计,就应排减非语文的因素。比如要确定鲁迅的《拿来主义》这篇课文的核心教学价值,首先就应考察我们为什么要学《拿来主义》。是因为“拿来”的思想深刻吗?是“理性对待外来文化”的观点具有独创性吗?是今天我们还缺乏开放的心态吗?我认为主要不是。其实,鲁迅的《拿来主义》写于上世纪30年代,其“拿来”的思想,并没有超越其前辈魏源、林则徐等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蔡元培的“兼容并包”主张和“洋务运动”的实践;甚至在论述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上,早在李斯的《谏逐客书》里,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政策里,已经基本上说清楚、论明白了。再退一步说,如果我们的确要学习这样的思想,到政治课、历史课上去学也许更好,为什么非要通过语文课来学呢?许多人喜欢鲁迅的这篇文章,更主要的不是因其思想深刻,而是因为他的“表达方法”与众不同。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看到的是作为文学家的鲁迅――更精确一点说,是杂文味的鲁迅,因此“形象说理”“个性表达”才是《拿来主义》主要的“语文价值”。(2)具有明显的特征或代表性。这种特征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但是一旦被解读出来,往往能被公认为是该文本的主要特征。比如一提到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人们就会联想到静谧之境、阴柔之美、恬淡之美,同时也能认同作者那种细腻的感受、丰富的联想以及绚丽的描摹。确立这样的教学价值点容易被学生理解、模仿、运用,这样的课文可以成为学生学习语言的样板,其教学价值点也能成为人们讨论文章时所使用的公共符号。(3)具有统领性。从这一特点出发,便于整体把握文章的内涵,走进作家的世界,建构起对文章丰富意义的认识。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是一篇语言风格鲜明的文章,曾经被人教版、上海二期课改版等几种语文教材选入。安塞腰鼓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之一,具有我国西北地区文化和民风的显著特点,粗犷强劲,又有略带原始的荒蛮和野性,文章以一千余字的篇幅,把安塞腰鼓那种磅礴的气势和跃动的生命力生动地描摹出来了。文章写安塞腰鼓的特点,调用了一系列语言表达方式,如短句、排比、比喻、反义词、叠词的运用等,这些手段极具民族语言的特色。文中引用的诗句,铺排手法的使用,营造的意象,上追诗经“国风”“汉赋”风骨,下近唐朝边塞诗意境,与中国传统诗歌文化有明显的脉承关系。抓住这一点来设计教学,以文章的词句理解文意,以文意认识安塞腰鼓的特点,以安塞腰鼓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阳刚的一面,教师能说得通,学生悟得透。这就是语文核心价值统领性的意义。(4)便于上升为“类概念”。即可以迁移、用于理解同一类文章、同一种语言现象。比如对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如果把教学价值确定为“我”与命运的抗争,对母爱的忏悔等结论的理解,当然也无大错,但是用一句话就能说明白的道理,为什么需要花许多时间来完成呢?如果把文章价值定位于“精神家园”与“我”的关系,则失之空泛,缺少具体的依据。因此,如果细读文章,会发现“我”对地坛的描写明显选择了三个时间段,这三个时间段中,“我”的处境不同、心态不同,对生命理解的境界也不同,“我”眼中的地坛的景色也不同――“我”观察到的对象、色彩、意义,很多都是随着我的心情而变化着,前面多是衰败的、颓唐的、无意义的,后面多是鲜活的、积极的、有意义的,也就是说“作者的眼中之景,乃心中之景”。于是,本文的教学思路是否可以这样来设计:让学生对比三个阶段中作者的心境与其眼中景物色彩的关系,明白我国古代文论中重要的“境由心生”的美学主张。而这样的一篇文章的学习,就可以归纳为阅读同类文章――借景抒情散文的基本图式,并迁移到对其他文章的阅读理解当中,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由此看来,备课时确定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教学中凸显其语文价值,还关系到语文学习的效率。当然,不同的文体,其教学的价值点可以有所侧重。王荣生教授曾试图用“定篇”“样本”“例文”和“用件”的概念来分别描述、规范不同文本在教学中的功能。{2}其中,被标为“定篇”的文本,如先秦诸子、唐宋八大家的文章,对这样的文化经典,主要教学目标应该定位在传承优秀文化上,那么文章的思想内容就可以直接作为文本的核心价值,也就是可以直接“教内容”。我认为,思想内容固然是某些文化经典的核心价值,但却不一定就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属于主题思想、文化观念、历史结论的东西,只需几句话就可以明白地告诉学生,似乎无需花费很长的时间去学习,所谓涵泳、咀嚼、咏叹者,是针对文本精妙的表达而言的,教学需要通过品味语言来体会思想内涵。比如我们教《过秦论》,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学生弄懂秦亡的原因,而是文章的逻辑关系和表达气势;教《岳阳楼记》不只是让学生懂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理,还应该引导学生学习范仲淹行文起承转合的结构艺术,就是前一个目标也应该在文章结构语言的品评推敲中自然达成。不过,为某一篇课文确定的语文核心价值,并通过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把对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体现出来,这往往不难做到。但是,如果把几篇课文放在一起,把一本教材总和起来,把几年里要学的课文统一在一起加以观照、考察,这些价值点就难免随意、零散,甚至遗漏、混乱了。比如朱自清的《春》和冰心的《谈生命》,我们可能都将生动的语言作为核心价值来教。这自然引出一些深层次问题:哪些语文价值是必须要学的?这些价值以怎样的序列展开?通过哪些课文来获得这些语文价值比较好?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语文研究专家、语文教材编撰人员与第一线教师共同努力,以实现花费最少的学习资源,采用最有效的学习手段,达到最合适的语文学习目标,这才是理想的语文课程。{1}罗伯特?R马杰《有效教学的设计》,《现代教学原理、策略与设计》,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2}参见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6,第315-369页(华东师大中文系200062)散文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主导文学样式,但是散文教学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而散文中的写人叙事类散文(钱理群教授称之为“描写类散文”)教学更是存在小说化教学的倾向。教学中教师常把教学内容聚焦在人物、事件的探究上,希望以此把握文章主题,这显然陷入了散文教学小说化的误区。要想解决写人叙事类散文如何教的问题,首先必须解决该类散文教什么的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角度对此问题进行探讨。一.以情感作为教学灵魂巴金先生说:“我的任何散文里,都有我自己。”冰心先生说:“散文创作必须从真挚的情感出发,抒真情写实境。”两位先生告诉我们散文的核心就是书写真实自我,对写人叙事类散文来说就是书写我所见的真人、真事、真感、真情。我们常说散文“形散神聚”,这里的“神”就是“我”的真情实感。在这点上,小说与写人叙事类散文有着明显不同,小说中的“我”是其中人物,而非作者本人。小说创作的核心是虚构,小说中的人物常常是作者杂取种种人合而为一。而小说的情感也被作者巧妙的隐藏在人物身上。因而教师进行写人记事类散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所见所闻,体会作者所思所感,进而再有所悟,感悟的前提是对作者当时当地情感的理解,而不仅是对所描述的人物或事件的简单把握。对杨绛先生的写人叙事散文《老王》,如果单从老王“送冰块”、“送先生”、“送鸡蛋、香油”几件小事分析,进而将主题概括为对人性善良的歌颂显然就偏离了整篇文章的主旨。而从“我”的角度进一步审视这篇散文,会得到更多的感悟。“我”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老王再客气,“我”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等几件事,再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文革”,不难发现,在文中关心、平等、同情、尊重这些人道主义精神才是文章的情感核心。因而,在写人叙事类散文教学中,从“我”的角度把握文章情感是该类散文教学的灵魂二.以情节和人物作为教学核心小说对情节与人物的处理侧重完整性与真实性。通过环境描写真实再现生活,从开端到结局,各情节之间环环相扣,具有强烈的内部张力,进而通过情节产生矛盾冲突,塑造人物。对人物的塑造也会调动多种手法,如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描写等,让人物动起来,多角度展现人物性格,进而表现小说主题。写人叙事类散文对情节与人物的处理侧重灵活性和情感性,它并不强调情节的完整,而是会选择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部分进行描写,有时甚至只有寥寥数笔,同时写人叙事类散文的各情节之间侧重自由逸出,对人物的描摹也多侧重从某个角度进行。因而在鉴赏写人记事类散文的情节与人物时,应从情节与作者的情感的衔接入手,让学生学会选择最能表现作者主观情感的情节表现人物,同时对各部分情节的结构进行鉴赏时,让学生体会各部分情节之间如何或并列或互补多角度表现情感,进而体会文章在布局上互相配合的艺术。史铁生的散文代表作《我与地坛》的第二部分,对母亲的描写,只写了“母亲默送我拐出小院”、“母亲呆立在院中”、“母亲到园中找我”等几处情节,几处情节之间并没有强烈的因果关系,而是一种并列关系,从几件小事中表现母亲“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而且在具体的情节中也只是抓住最能表现人物的某一方面进行描写,如“母亲呆立在院中”部分,作者只写“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但就是这样一个动作细节,就传神的写出了母亲无尽的忧虑。这正是因为作者饱蘸情感,抓住了最能体现母亲性格的几处细节,就把这种情感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体会、去感悟这种情节处理方式,进而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灵活运用这种对情节与人物的处理方式。三.以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言是情感的载体。要准确把握文章情感,对语言的品味鉴赏是必不可少的手段。朱自清用温婉纯朴的笔触带我们走进月下荷塘,郁达夫用清新明快的笔触带我们品味故都之秋,沈从文用灵动多变的笔触带我们漫游湘西风光。不同的作家都用个性化的语句,描写出自己心中的细腻甚至细微的人和事。要想深入把握作者情感,必须贴近文章语言,通过语言和作者来一次亲密接触。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却常脱离文本,在让学生初读文章的基础上概括归纳情节,进而通过对归纳出的情节进行总结,得出某些思想情感或精神。如教授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时,教师请学生将刘和珍的事迹概括为“预定《莽原》”、“反抗校长”、“听先生授课”、“心忧母校前途”、“徒手情愿”几件事,进而通过概括内容得出刘和珍是一位“渴求知识、追求进步、富有责任感”的学生的形象。但一篇散文的真正的价值在于通过独特的语言表达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如果离开了语言,那这些感悟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行文中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可是我无话可说。”“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通过这欲言又止、欲止又言表现出内心的痛苦之情。通过“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这样长短结合、整散结合的语句,对敌人的暴行进行控诉,这样的语言就像匕首一样,直刺敌人的心脏,充分体现了鲁迅先生语言的战斗性,进而体现出他内心的情感态度。此外,在写人叙事类散文的语言教学中,我们还要关注作者在记叙的过程中,如何巧妙的进行议论与抒情。相比于小说作者将情感巧妙的隐藏起来,通过小说人物表情达意,散文更强调“心口相应,信口直说”,刘半农甚至认为“散文要赤裸裸地表达”,而这种情感的直接表达很多时候就是通过议论与抒情的语言实现的。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体会这种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语言表达方式。四.以结构作为教学结点冯骥才曾说:“散文就是写平常生活中那些最值得写下来的东西。不使劲,不刻意,不矫情,不营造,更无须‘绞尽脑汁’。”而写人记事散文中的人和事来自于生活,取材十分广泛,大事小情皆可入文,形式也灵活自由,但这并非说此类散文散漫无序,无需作者经营。恰恰相反,由于该类散文的情节不像小说的情节那样围绕塑造人物展开,而是具有“形散”(也有部分散文神聚形也不散)的特点,常选取生活中作者所见的点滴片断串联起来,因而更需作者为其选择一个恰当的容器,通过该容器将作者的思想情感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所以教师在进行写人叙事类散文教学的时候,应注重对文章结构的梳理,通过结构感悟作者的情感走向。首先教学生识文眼。文眼是散文的窗户,是整篇文章的点睛之笔,是全文的结点,透过文眼可以更好把握文章的情感。《金岳霖先生》以“有趣”作为全文的文眼。金先生的有趣既表现在外貌与行为举止上,更表现在其对专业的独特理解、对感情的独特珍惜、对生活的独特热爱上。而散文的文眼常出现在标题、篇首和篇末处。其次教学生抓线索。优秀的散文都有明晰的线索,或以时间为线索,或以空间为线索,或以情感为线索,或以事物为线索。一篇看似“散乱”的文章,一旦抓住线索就能提纲挈领,将全文的结构理顺,从而感受文章主题。同样在《金岳霖先生》一文中,以“金先生有点怪”为线索,串联起了金先生“提问方式别出心裁”、“幽默的答问”、“和教授的孩子比试水果的大小”等几件小事。让我们感受到金先生“怪”的背后的那份单纯、真诚和坦荡。从以上论述不难看出,写人叙事类散文作为散文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除具有散文的共性外,还具有其独特性,与小说更是有着本质的区别。因而在该类散文教学中,我们应从情感、情节与人物、语言、结构四方面入手,去除该类散文教学的小说化倾向,不断探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写人叙事类散文的教学方法。吴守宇,语文教师,现居浙江海盐。责任编校:王玲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1中等职业学校立体化系列教材(会计专业主编林冬梅副主编王润杰李风芹中等职业学校立体化系列教材(会计专业2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财会专业学习并掌握各会计核算岗位技能的专用教材。本课程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本课程的重点放在对经济业务的处理上,教学内容完全以实际工作中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的形式出现,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原始凭证的审核与分析,注意内容的精选和提炼,注意实训的可操作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出纳员岗位、记账员岗位、材料会计岗位、工资会计岗位、固定资产会计岗位等各会计岗位的实践操作技能。着重体现学生会独立审核原始凭证并准确进行账务分析并填制记账凭证,并根据经审核的记账凭证准确规范的登账并结账,并编制会计报表。以提高综合业务处理能力及会计职业敏锐的判断能力。课程性质与任务3实训环境●●●●●060课件资料硬件H实训环境4朱鎔基总理题词不坚操诚做持守信假准为为账则重本朱鎔基总理题词5●●●●模块链接●模块1》(模块2《模块3模块4》模块5》(模块6模块7模块8模块9模块10模块11(返回●●●●6模块1出纳员岗位实训秦出纳员在企业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本模块主要介绍出纳的方法、出纳的职责、出纳教学内容一工作交接的内容,现金与银行存款业务核算程序及序时、总分类核算。教学重点识别与现金、银行存款相关的原始凭证;秦现金收支业务核算;银行存款收支业务核算。教学难点现金收支业务核算与银行存款收支业务核算<RANK模块1出纳员岗位实训7抛出问题设疑导课出纳的方法有哪些?出纳常设的账户有哪些?出纳人员在调动或离职时,需要交接的内容有哪些?填什么表?现金收付款业务的核算程序如何?现金如何进行序时和总分类核算?上一页抛出问题设疑导课8●●J厂1.1出纳概述出纳方法:是指用来反映、监督、考核和管理出纳对象,保证完成出纳任务的手段。它是对各单位的现金和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记录和计算,编制岀纳收支报表,为其他会计核算提供准确、可靠的货币资金信息资料的一种科学方法。出纳方法主要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货币和财产清查、编制出纳收支报表、会计分析。出纳常设的账户主要有现金-人民币户现金-X外币户银行存款—结算户存款。银行存款一Xx专用户存款。上一页●●J厂1.1出纳概述91.1出纳概述出纳工作交接:《会计法》规定:“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者离职,必须与接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需要交接的内容有财产与物资、电算化资料、业务介绍。出纳工作交接要填写“移交表”,移交表主要包括库存现金移交表、银行存款移交表、有价证券贵重物品移交表、核算资料移交表和物品移交表,以及交接说明书等出纳工作原则:《会计法》规定:“会计机构内部应当建立稽核制度。出纳人员不得兼仼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现金收入的原始凭证:在办理现金收款业务时,必须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收款的原始凭证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非经营性收据、内部收据等。上一页1.1出纳概述101.1出纳概述现金支付的原始凭证:现金支付业务的原始凭证可分为外来原始凭证和自制原始凭证。外来原始凭证主要由于向外购货或接受劳务、服务而由供货方或提供劳务、服务所填开的原始凭证,比如购货接受的发票,乘坐车、船和飞机的车票、船票、飞机票等凭证。自制原始凭证则是由本单位在发生现金付款业务时由本单位统一制作并填开的原始凭证。常见的付款原始凭证有以下几种:工资表、报销单、借款借据领款收据、差旅费借款报销单等1、现金收款业务基本程序2、现金付款业务基本程序1.1出纳概述11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2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3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4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5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6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7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8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9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0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1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2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3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4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5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6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7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8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9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30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31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32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33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34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35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36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37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38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39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40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41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42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43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44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45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46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47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48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49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50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51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52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53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54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55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56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57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58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59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60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61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62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63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64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65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66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67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68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69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70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71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72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73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74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75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76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77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78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79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80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81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82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83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84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85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86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87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88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89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90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91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92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93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94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95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96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97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98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99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00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01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02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03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04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05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06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07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08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09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10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11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12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13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14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15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16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17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18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19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20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21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22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23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24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25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26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27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28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29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30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31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32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33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34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35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36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37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38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39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40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41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42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43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44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45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46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47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48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49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50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51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52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53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54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55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56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57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58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59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60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61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62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63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64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65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66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67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68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69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70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71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72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73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74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75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76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77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78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79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80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81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82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8351、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52、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卢梭
53、伟大的事业,需要决心,能力,组织和责任感。——易卜生
54、唯书籍不朽。——乔特
5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谢谢!51、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52、184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西塞罗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就不再配享受自由了。——毕达哥拉斯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强制,一部分靠榜样的效力。——格老秀斯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那么法律作为一件无用之物自己就会消灭。——洛克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西塞罗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西塞罗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就不再配享受自由了。——毕达哥拉斯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强制,一部分靠榜样的效力。——格老秀斯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那么法律作为一件无用之物自己就会消灭。——洛克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西塞罗中等职业学校立体化系列教材(会计专业主编林冬梅副主编王润杰李风芹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财会专业学习并掌握各会计核算岗位技能的专用教材。本课程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本课程的重点放在对经济业务的处理上,教学内容完全以实际工作中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的形式出现,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原始凭证的审核与分析,注意内容的精选和提炼,注意实训的可操作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出纳员岗位、记账员岗位、材料会计岗位、工资会计岗位、固定资产会计岗位等各会计岗位的实践操作技能。着重体现学生会独立审核原始凭证并准确进行账务分析并填制记账凭证,并根据经审核的记账凭证准确规范的登账并结账,并编制会计报表。以提高综合业务处理能力及会计职业敏锐的判断能力。思考一篇课文“教什么”,几乎是所有中学语文教师常常遇到的难题。归根结底,语文教学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教什么”,二是“怎样教”,三是“教得怎么样”。从某种程度说,“教什么”决定了应该“怎么教”,并影响着“教得怎么样”。针对一篇课文设计好“教什么”,这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之一。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教学内容,几乎每堂课都有明确、具体、独立的知识和能力定位,如数学科的“二元一次方程”,物理科的“万有引力”,化学科的“氧化还原反应”,甚至历史科,每一章节都有具体的内容。这种独立、具体、明确的知识都有序地呈现在教材中,与相对独立的课堂教学时间空间相吻合。教师备课,基本上不用考虑“教什么”,而只需考虑怎么教就行了。而语文课则不同,到目前为止,语文科始终未能开发出一套知识点具体、逻辑关系明晰的学科教学内容序列(或者说人们开发的知识序列没有得到社会认可,没有被教育序列所接受),以致长期以来,作为教材层面的语文学习材料,一直保持着其原始形态――以“选文”为基本施教单元,一篇“选文”往往是一个综合、完整的信息系统,既包含作者的思想倾向、审美情趣,又反映着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文化风尚,还具有语言表达的示范意义等多种信息,是语文学习的好材料。但是,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看,这种综合性很强的学习材料其学科知识不够具体明晰,往往很难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不利于有效教学的开展。打个比方,数学、物理、化学、历史教材的章、节内容,就好比超市里出售的“小包装”食品,既方便选择,又便于处理;而语文教材的课文则如自由市场里活着出售的“整鸡”“全羊”,虽然外观生动、鲜活且营养丰富,却让一般消费者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当然,语文教材里的阅读提示、文后练习也有一定的解读和教学线索,但是,这些解读提示普遍显得笼统、粗疏、零碎,从满足教学设计的基本需要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常常需要一线语文教师对一篇篇课文进行二次加工,以确定在这篇课文中,什么是有价值的,通过这堂课的设计和教学,应该达成什么教学目的。语文学习对象(课文)的整体性、丰富性以及隐秘性和单元教学需要的教学内容的单一性、局部性、明晰性无疑是一对矛盾。在一节课或一个教学设计的单位时间里,我们不可能涉及一篇课文中所有含有教学价值的信息,甚至对许多重要的价值,也只能有所选择,有所舍弃。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决定所谓“教什么”的问题,就是他从文本中选择、定位合适的单元内容的过程。一篇课文在存在许多教学价值点的情况下,教学设计不仅应该关注文本的核心价值,更要抓住“语文核心价值”。重点挖掘课文隐含的语文学习价值,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重点完成语文课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而适当弱化文本中可能隐含的其他教育价值,比如科学普及价值,社会生活认知价值,思想品德养成价值,生活能力指导价值等,一句话,尽量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如何判断什么样的内容是一篇课文里的“语文核心价值”?我们不妨从四个维度考虑:(1)具有语文特点。即关于语文的知识,语文技能,或者说只有通过语文课才学到的知识。罗伯特?R马杰在谈到“理想的课程”时认为,“如果已经知道如何做,便不需要教学;如果没有必要知道如何做,也同样不需要教学”{1}。按照这个逻辑,为语文学习进行的设计,就应排减非语文的因素。比如要确定鲁迅的《拿来主义》这篇课文的核心教学价值,首先就应考察我们为什么要学《拿来主义》。是因为“拿来”的思想深刻吗?是“理性对待外来文化”的观点具有独创性吗?是今天我们还缺乏开放的心态吗?我认为主要不是。其实,鲁迅的《拿来主义》写于上世纪30年代,其“拿来”的思想,并没有超越其前辈魏源、林则徐等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蔡元培的“兼容并包”主张和“洋务运动”的实践;甚至在论述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上,早在李斯的《谏逐客书》里,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政策里,已经基本上说清楚、论明白了。再退一步说,如果我们的确要学习这样的思想,到政治课、历史课上去学也许更好,为什么非要通过语文课来学呢?许多人喜欢鲁迅的这篇文章,更主要的不是因其思想深刻,而是因为他的“表达方法”与众不同。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看到的是作为文学家的鲁迅――更精确一点说,是杂文味的鲁迅,因此“形象说理”“个性表达”才是《拿来主义》主要的“语文价值”。(2)具有明显的特征或代表性。这种特征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但是一旦被解读出来,往往能被公认为是该文本的主要特征。比如一提到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人们就会联想到静谧之境、阴柔之美、恬淡之美,同时也能认同作者那种细腻的感受、丰富的联想以及绚丽的描摹。确立这样的教学价值点容易被学生理解、模仿、运用,这样的课文可以成为学生学习语言的样板,其教学价值点也能成为人们讨论文章时所使用的公共符号。(3)具有统领性。从这一特点出发,便于整体把握文章的内涵,走进作家的世界,建构起对文章丰富意义的认识。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是一篇语言风格鲜明的文章,曾经被人教版、上海二期课改版等几种语文教材选入。安塞腰鼓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之一,具有我国西北地区文化和民风的显著特点,粗犷强劲,又有略带原始的荒蛮和野性,文章以一千余字的篇幅,把安塞腰鼓那种磅礴的气势和跃动的生命力生动地描摹出来了。文章写安塞腰鼓的特点,调用了一系列语言表达方式,如短句、排比、比喻、反义词、叠词的运用等,这些手段极具民族语言的特色。文中引用的诗句,铺排手法的使用,营造的意象,上追诗经“国风”“汉赋”风骨,下近唐朝边塞诗意境,与中国传统诗歌文化有明显的脉承关系。抓住这一点来设计教学,以文章的词句理解文意,以文意认识安塞腰鼓的特点,以安塞腰鼓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阳刚的一面,教师能说得通,学生悟得透。这就是语文核心价值统领性的意义。(4)便于上升为“类概念”。即可以迁移、用于理解同一类文章、同一种语言现象。比如对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如果把教学价值确定为“我”与命运的抗争,对母爱的忏悔等结论的理解,当然也无大错,但是用一句话就能说明白的道理,为什么需要花许多时间来完成呢?如果把文章价值定位于“精神家园”与“我”的关系,则失之空泛,缺少具体的依据。因此,如果细读文章,会发现“我”对地坛的描写明显选择了三个时间段,这三个时间段中,“我”的处境不同、心态不同,对生命理解的境界也不同,“我”眼中的地坛的景色也不同――“我”观察到的对象、色彩、意义,很多都是随着我的心情而变化着,前面多是衰败的、颓唐的、无意义的,后面多是鲜活的、积极的、有意义的,也就是说“作者的眼中之景,乃心中之景”。于是,本文的教学思路是否可以这样来设计:让学生对比三个阶段中作者的心境与其眼中景物色彩的关系,明白我国古代文论中重要的“境由心生”的美学主张。而这样的一篇文章的学习,就可以归纳为阅读同类文章――借景抒情散文的基本图式,并迁移到对其他文章的阅读理解当中,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由此看来,备课时确定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教学中凸显其语文价值,还关系到语文学习的效率。当然,不同的文体,其教学的价值点可以有所侧重。王荣生教授曾试图用“定篇”“样本”“例文”和“用件”的概念来分别描述、规范不同文本在教学中的功能。{2}其中,被标为“定篇”的文本,如先秦诸子、唐宋八大家的文章,对这样的文化经典,主要教学目标应该定位在传承优秀文化上,那么文章的思想内容就可以直接作为文本的核心价值,也就是可以直接“教内容”。我认为,思想内容固然是某些文化经典的核心价值,但却不一定就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属于主题思想、文化观念、历史结论的东西,只需几句话就可以明白地告诉学生,似乎无需花费很长的时间去学习,所谓涵泳、咀嚼、咏叹者,是针对文本精妙的表达而言的,教学需要通过品味语言来体会思想内涵。比如我们教《过秦论》,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学生弄懂秦亡的原因,而是文章的逻辑关系和表达气势;教《岳阳楼记》不只是让学生懂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理,还应该引导学生学习范仲淹行文起承转合的结构艺术,就是前一个目标也应该在文章结构语言的品评推敲中自然达成。不过,为某一篇课文确定的语文核心价值,并通过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把对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体现出来,这往往不难做到。但是,如果把几篇课文放在一起,把一本教材总和起来,把几年里要学的课文统一在一起加以观照、考察,这些价值点就难免随意、零散,甚至遗漏、混乱了。比如朱自清的《春》和冰心的《谈生命》,我们可能都将生动的语言作为核心价值来教。这自然引出一些深层次问题:哪些语文价值是必须要学的?这些价值以怎样的序列展开?通过哪些课文来获得这些语文价值比较好?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语文研究专家、语文教材编撰人员与第一线教师共同努力,以实现花费最少的学习资源,采用最有效的学习手段,达到最合适的语文学习目标,这才是理想的语文课程。{1}罗伯特?R马杰《有效教学的设计》,《现代教学原理、策略与设计》,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2}参见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6,第315-369页(华东师大中文系200062)散文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主导文学样式,但是散文教学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而散文中的写人叙事类散文(钱理群教授称之为“描写类散文”)教学更是存在小说化教学的倾向。教学中教师常把教学内容聚焦在人物、事件的探究上,希望以此把握文章主题,这显然陷入了散文教学小说化的误区。要想解决写人叙事类散文如何教的问题,首先必须解决该类散文教什么的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角度对此问题进行探讨。一.以情感作为教学灵魂巴金先生说:“我的任何散文里,都有我自己。”冰心先生说:“散文创作必须从真挚的情感出发,抒真情写实境。”两位先生告诉我们散文的核心就是书写真实自我,对写人叙事类散文来说就是书写我所见的真人、真事、真感、真情。我们常说散文“形散神聚”,这里的“神”就是“我”的真情实感。在这点上,小说与写人叙事类散文有着明显不同,小说中的“我”是其中人物,而非作者本人。小说创作的核心是虚构,小说中的人物常常是作者杂取种种人合而为一。而小说的情感也被作者巧妙的隐藏在人物身上。因而教师进行写人记事类散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所见所闻,体会作者所思所感,进而再有所悟,感悟的前提是对作者当时当地情感的理解,而不仅是对所描述的人物或事件的简单把握。对杨绛先生的写人叙事散文《老王》,如果单从老王“送冰块”、“送先生”、“送鸡蛋、香油”几件小事分析,进而将主题概括为对人性善良的歌颂显然就偏离了整篇文章的主旨。而从“我”的角度进一步审视这篇散文,会得到更多的感悟。“我”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老王再客气,“我”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等几件事,再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文革”,不难发现,在文中关心、平等、同情、尊重这些人道主义精神才是文章的情感核心。因而,在写人叙事类散文教学中,从“我”的角度把握文章情感是该类散文教学的灵魂二.以情节和人物作为教学核心小说对情节与人物的处理侧重完整性与真实性。通过环境描写真实再现生活,从开端到结局,各情节之间环环相扣,具有强烈的内部张力,进而通过情节产生矛盾冲突,塑造人物。对人物的塑造也会调动多种手法,如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描写等,让人物动起来,多角度展现人物性格,进而表现小说主题。写人叙事类散文对情节与人物的处理侧重灵活性和情感性,它并不强调情节的完整,而是会选择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部分进行描写,有时甚至只有寥寥数笔,同时写人叙事类散文的各情节之间侧重自由逸出,对人物的描摹也多侧重从某个角度进行。因而在鉴赏写人记事类散文的情节与人物时,应从情节与作者的情感的衔接入手,让学生学会选择最能表现作者主观情感的情节表现人物,同时对各部分情节的结构进行鉴赏时,让学生体会各部分情节之间如何或并列或互补多角度表现情感,进而体会文章在布局上互相配合的艺术。史铁生的散文代表作《我与地坛》的第二部分,对母亲的描写,只写了“母亲默送我拐出小院”、“母亲呆立在院中”、“母亲到园中找我”等几处情节,几处情节之间并没有强烈的因果关系,而是一种并列关系,从几件小事中表现母亲“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而且在具体的情节中也只是抓住最能表现人物的某一方面进行描写,如“母亲呆立在院中”部分,作者只写“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但就是这样一个动作细节,就传神的写出了母亲无尽的忧虑。这正是因为作者饱蘸情感,抓住了最能体现母亲性格的几处细节,就把这种情感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体会、去感悟这种情节处理方式,进而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灵活运用这种对情节与人物的处理方式。三.以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言是情感的载体。要准确把握文章情感,对语言的品味鉴赏是必不可少的手段。朱自清用温婉纯朴的笔触带我们走进月下荷塘,郁达夫用清新明快的笔触带我们品味故都之秋,沈从文用灵动多变的笔触带我们漫游湘西风光。不同的作家都用个性化的语句,描写出自己心中的细腻甚至细微的人和事。要想深入把握作者情感,必须贴近文章语言,通过语言和作者来一次亲密接触。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却常脱离文本,在让学生初读文章的基础上概括归纳情节,进而通过对归纳出的情节进行总结,得出某些思想情感或精神。如教授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时,教师请学生将刘和珍的事迹概括为“预定《莽原》”、“反抗校长”、“听先生授课”、“心忧母校前途”、“徒手情愿”几件事,进而通过概括内容得出刘和珍是一位“渴求知识、追求进步、富有责任感”的学生的形象。但一篇散文的真正的价值在于通过独特的语言表达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如果离开了语言,那这些感悟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行文中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可是我无话可说。”“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通过这欲言又止、欲止又言表现出内心的痛苦之情。通过“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这样长短结合、整散结合的语句,对敌人的暴行进行控诉,这样的语言就像匕首一样,直刺敌人的心脏,充分体现了鲁迅先生语言的战斗性,进而体现出他内心的情感态度。此外,在写人叙事类散文的语言教学中,我们还要关注作者在记叙的过程中,如何巧妙的进行议论与抒情。相比于小说作者将情感巧妙的隐藏起来,通过小说人物表情达意,散文更强调“心口相应,信口直说”,刘半农甚至认为“散文要赤裸裸地表达”,而这种情感的直接表达很多时候就是通过议论与抒情的语言实现的。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体会这种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语言表达方式。四.以结构作为教学结点冯骥才曾说:“散文就是写平常生活中那些最值得写下来的东西。不使劲,不刻意,不矫情,不营造,更无须‘绞尽脑汁’。”而写人记事散文中的人和事来自于生活,取材十分广泛,大事小情皆可入文,形式也灵活自由,但这并非说此类散文散漫无序,无需作者经营。恰恰相反,由于该类散文的情节不像小说的情节那样围绕塑造人物展开,而是具有“形散”(也有部分散文神聚形也不散)的特点,常选取生活中作者所见的点滴片断串联起来,因而更需作者为其选择一个恰当的容器,通过该容器将作者的思想情感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所以教师在进行写人叙事类散文教学的时候,应注重对文章结构的梳理,通过结构感悟作者的情感走向。首先教学生识文眼。文眼是散文的窗户,是整篇文章的点睛之笔,是全文的结点,透过文眼可以更好把握文章的情感。《金岳霖先生》以“有趣”作为全文的文眼。金先生的有趣既表现在外貌与行为举止上,更表现在其对专业的独特理解、对感情的独特珍惜、对生活的独特热爱上。而散文的文眼常出现在标题、篇首和篇末处。其次教学生抓线索。优秀的散文都有明晰的线索,或以时间为线索,或以空间为线索,或以情感为线索,或以事物为线索。一篇看似“散乱”的文章,一旦抓住线索就能提纲挈领,将全文的结构理顺,从而感受文章主题。同样在《金岳霖先生》一文中,以“金先生有点怪”为线索,串联起了金先生“提问方式别出心裁”、“幽默的答问”、“和教授的孩子比试水果的大小”等几件小事。让我们感受到金先生“怪”的背后的那份单纯、真诚和坦荡。从以上论述不难看出,写人叙事类散文作为散文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除具有散文的共性外,还具有其独特性,与小说更是有着本质的区别。因而在该类散文教学中,我们应从情感、情节与人物、语言、结构四方面入手,去除该类散文教学的小说化倾向,不断探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写人叙事类散文的教学方法。吴守宇,语文教师,现居浙江海盐。责任编校:王玲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185中等职业学校立体化系列教材(会计专业主编林冬梅副主编王润杰李风芹中等职业学校立体化系列教材(会计专业186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财会专业学习并掌握各会计核算岗位技能的专用教材。本课程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本课程的重点放在对经济业务的处理上,教学内容完全以实际工作中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的形式出现,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原始凭证的审核与分析,注意内容的精选和提炼,注意实训的可操作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出纳员岗位、记账员岗位、材料会计岗位、工资会计岗位、固定资产会计岗位等各会计岗位的实践操作技能。着重体现学生会独立审核原始凭证并准确进行账务分析并填制记账凭证,并根据经审核的记账凭证准确规范的登账并结账,并编制会计报表。以提高综合业务处理能力及会计职业敏锐的判断能力。课程性质与任务187实训环境●●●●●060课件资料硬件H实训环境188朱鎔基总理题词不坚操诚做持守信假准为为账则重本朱鎔基总理题词189●●●●模块链接●模块1》(模块2《模块3模块4》模块5》(模块6模块7模块8模块9模块10模块11(返回●●●●190模块1出纳员岗位实训秦出纳员在企业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本模块主要介绍出纳的方法、出纳的职责、出纳教学内容一工作交接的内容,现金与银行存款业务核算程序及序时、总分类核算。教学重点识别与现金、银行存款相关的原始凭证;秦现金收支业务核算;银行存款收支业务核算。教学难点现金收支业务核算与银行存款收支业务核算<RANK模块1出纳员岗位实训191抛出问题设疑导课出纳的方法有哪些?出纳常设的账户有哪些?出纳人员在调动或离职时,需要交接的内容有哪些?填什么表?现金收付款业务的核算程序如何?现金如何进行序时和总分类核算?上一页抛出问题设疑导课192●●J厂1.1出纳概述出纳方法:是指用来反映、监督、考核和管理出纳对象,保证完成出纳任务的手段。它是对各单位的现金和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记录和计算,编制岀纳收支报表,为其他会计核算提供准确、可靠的货币资金信息资料的一种科学方法。出纳方法主要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货币和财产清查、编制出纳收支报表、会计分析。出纳常设的账户主要有现金-人民币户现金-X外币户银行存款—结算户存款。银行存款一Xx专用户存款。上一页●●J厂1.1出纳概述1931.1出纳概述出纳工作交接:《会计法》规定:“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者离职,必须与接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需要交接的内容有财产与物资、电算化资料、业务介绍。出纳工作交接要填写“移交表”,移交表主要包括库存现金移交表、银行存款移交表、有价证券贵重物品移交表、核算资料移交表和物品移交表,以及交接说明书等出纳工作原则:《会计法》规定:“会计机构内部应当建立稽核制度。出纳人员不得兼仼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现金收入的原始凭证:在办理现金收款业务时,必须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收款的原始凭证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非经营性收据、内部收据等。上一页1.1出纳概述1941.1出纳概述现金支付的原始凭证:现金支付业务的原始凭证可分为外来原始凭证和自制原始凭证。外来原始凭证主要由于向外购货或接受劳务、服务而由供货方或提供劳务、服务所填开的原始凭证,比如购货接受的发票,乘坐车、船和飞机的车票、船票、飞机票等凭证。自制原始凭证则是由本单位在发生现金付款业务时由本单位统一制作并填开的原始凭证。常见的付款原始凭证有以下几种:工资表、报销单、借款借据领款收据、差旅费借款报销单等1、现金收款业务基本程序2、现金付款业务基本程序1.1出纳概述195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96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97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98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199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00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01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02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03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04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05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06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07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08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09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10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11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12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13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14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15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16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17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18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19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20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21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22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23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24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25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26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27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28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29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30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31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32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33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34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35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36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37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38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39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40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41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42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43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44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45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46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47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48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49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案(精选)课件250会计岗位实训电子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婴幼儿保育员职业资格认证聘用合同
- 2025年度茶叶出口退税代理服务合同-@-3
- 2025年度防盗门安装工程安全生产责任合同
- 2025年度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协议
- 2025年度董事任期考核及聘任合同
- 2025年陈设艺术陶瓷制品项目发展计划
- 动手实践小班农业劳动体验计划
- 秋季学校社团活动规划计划
- 促进幼儿积极参与的活动设计计划
- 建立职业目标与价值观的统计划
- DB31∕T 1043-2017 暴雨强度公式与设计雨型标准
- 多学科视域中的历史动物研究综述
- 知名企业建筑工程抹灰工程标准规范图示手册
- 诊所信息保密和安全管理制度
- 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解读
- 护士临床护理组长
- 2025保安部年度工作计划
- 土建、装饰、维修改造等零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标
- 宠物猫护理教学
- 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安全培训内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